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女思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煜想着宋景行是和自己一道长大的,而自己的登位之路,他也的确功不可没。说起来自己的心里也是极愿意信他的。
  只是,人都是会变的,周煜不敢也不能冒这个风险去百分百信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他又想起前段时间宋景行的变化,陷入了深思。他想不明白,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变故。
  皇帝的脸说变就变,他心里有些不痛快,叫人传话退朝,便沉着脸走了。留下一屋子的朝臣不知所以。恐怕满屋子的人,只有宋景行一人是喜悦的。
  其他人心里都忐忑的很,只是姜修远和别人内心的忐忑有些不一样。加军饷这事其实前几日大哥在朝堂上也提过,宋景行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异议,但也没有接话。怎的今日自己重提此事,他竟如此急切的站出来帮自己说话。
  姜修远又想起了前几日自己的猜测,眼神复杂的看了宋景行一眼,便逃似的跟着父亲和大哥一道离开。
  宋景行坐着马车来到鹅湖书斋,刚抬起脚要跨进去,又把脚收了回来,整了整衣袍,吐了一口气,才迈了进去。
  他环视了一圈,店内只有一个伙计正拿着鹅毛掸打理着柜面,另一个伙计拿着本小册正面对书架核对着什么,看起来也是刚开门不久。
  打扫着的伙计听见动静抬起头,看见来人有点吃惊。
  “相爷怎么的这个时辰便来了。”伙计以为宋景行约莫是着急要取东西,忙撩开后面的帘子叫后头的人去库房取那古籍来。
  “相爷您先请去后面雅间坐会儿,您要的东西昨儿下午就到了。只是咱们刚开门,库房怕是还没清点完,您喝口热茶休息会儿,东西便就给您送过来了。”另一个伙计走过来招呼他道。
  “无事,你们不用着急,我在这里坐着等便是。”宋景行走到稍靠里面的一对扶椅前坐下。
  伙计面露为难之色,说道:“相爷,这外头人来人往的,着实烦人,您还是里面请吧。”
  “不碍事,都是些百姓生活,百态各样,看着倒也颇有滋味。”宋景行说道。
  “……”这掌柜说过,但凡宋相来都要好生伺候,提的要求都要尽量满足。只是如此怪异让人不解的要求……伙计顿时也没了主意,只好去转身去准备茶水由他在外间坐着。
  这伙计还没走几步,就听见宋景行叫住了他。
  “你刚刚说,你们才开门不久?”
  伙计也不知宋景行这问题所谓何意,略木讷的点了点头:“是,是刚开门不久。”
  “那我可是今日第一个来的客人?”宋景行接着问。
  “是,您是今儿来咱们书斋的第一个客人。”伙计也不明白他究竟想问什么,说完这句便反问道:“相爷,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并无不妥。极好。”宋景行点了点头,身体又往后靠了靠,看起来似是又放松了些。
  伙计见他没有其他的吩咐,带着满肚子疑问就退下了。
  这读书人,莫不是连来书斋都讲究个第一?
  过了两刻钟,伙计就拿着一个雕花红木盒走了出来,恭敬的摆放在宋景行一旁的桌子上。
  “相爷,这是您先前定下的东西。”
  “何安,收起来吧。”宋景行甚至没往旁边看一眼,便吩咐道。
  何安上前打开盒子,查验了一番,没问题后又盖上了盒子,拿给跟着来的仆人收着。
  等东西拿了下去,也不见宋景行起身,只是又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双眸盯着外边街上人来人往。
  伙计见宋相没有要走的意思,也不知是不是还有事情没办好,赶忙问道:“相爷可是还有其他的吩咐?”
  “并无,很好。你们自管忙自己的去,不用招呼我。”宋景行淡淡的说道。
  “这……”伙计一时手足无措的很。
  “怎么?我们相爷还不能在你们这儿坐着休息会儿喝口茶?”何安出口替主子质问道。
  “怎么会!怎么会!”伙计一听何安所言,吓坏了,连忙赔笑:“相爷能在咱们店里休息是咱们店的福气。这不是怕相爷坐在这外间多有怠慢嘛。”
  宋景行放下茶杯,终于转头看着伙计:“里头闷的很,今日天儿好,我更愿坐在这外头。”
  这贵人都这么说了,他们做下人的还能说什么呢。伙计便行礼告退。走到后头,赶紧找来一人,把情况一说,让人带话去东家那里,问问意见。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东家那边才派人来回话,只说宋相想干嘛应下便是,其余不必理会。
  **
  姜思之今天整个人都懒懒的,明明早早就醒了过来,但就是躺在床上蒙着被子不愿意起来。
  而主院的钟氏早早就起了,知道女儿的脾气,也不着急叫她起,只叫身边的陈妈妈又去清点了一遍要带去钟府的东西。
  眼见己时已过一刻了,漪澜苑也没人来传话。钟氏便吩咐人去那边叫起。
  叶蓁许是有点明白小姐在为今日不能出府而不高兴,但是想着钟氏看重娘家人,又听到主院派人来传话。便走近屋子,站在外间朝里喊:“小姐该起了。今儿还要和夫人去钟府,可别误了时辰。”
  “叶蓁~我今早好像略有些头疼脑热的,你帮我去秉了母亲,就说我要留在府里歇息,便不去了吧。” 姜思之捏着被角,翻了个身面朝里小声的说着。
  叶蓁见主子醒了,冲外头打了个手势,让下人去准备东西,便和桃夭一同走进了里屋。
  “小姐说什么傻话呢,你便是装病,咱们今儿也不可能溜出府。”叶蓁心里算是确定了自家小姐真是为了出府之事别扭着,分析给她听:“夫人要是知道您病了,定要着急,唤上两三个大夫来为您诊看。弄不好,连夫人自己都要留在这里看着您。”
  听到这里,姜思之明白自己再垂死挣扎也是枉然,缓缓起了身,由着两人扶着下了床。
  换了昨日向钟氏提起的那件鹅黄色窄袖纱裙,外头穿着一件丝织的缃色罩衫,腰间系着一根牙白色锦织绣花腰带,墨黑长发散在身后。
  她坐在梳妆台前,任桃夭在身后摆弄着,一脸兴致不高的样子:“随意梳个发髻便是了。”
  桃夭听了,看了叶蓁一眼,使了个眼色。
  叶蓁从架子上拿了一盒首饰打开盖子端到姜思之面前。
  “小姐您看,这都是少爷们这次从北方给您带回来的,都是咱们京里少见的好东西。”
  姜思之双眸一瞥,连头都懒得转,手指往盒子里拨弄着,也不见挑出什么了。
  桃夭在后头见了,不免有些想笑:“小姐您看那支簪子,这松石多好看呢。”她指着姜思之刚巧翻到的一支嵌绿松石掐丝镂空金簪。
  姜思之伸手递给桃夭,由着桃夭插到她发间:“那就戴这个吧。”
  “小姐可是为了不能去书斋之事而不高兴?”桃夭不知那日书斋发生的事情,只当她是为了早点看到新话本而着急出府,“那书是死物,又不会跑,晚一天也无事。”
  是啊,书不会跑,可人会啊。她那天可听到说宋相也该是今日去取东西的,姜思之心道。她抬眼冲镜子里笑了笑,整理了下表情。
  等收拾完起身,便见叶蓁从柜子里找出一块镂雕葫芦纹青玉佩,蹲下身,戴在姜思之的腰间,一边说:“这几日外头风大的很,小姐的纱裙轻便,还是带上这玉禁步的好。”
  “叶蓁真是想的周全。”姜思之说。
  前厅钟氏隐隐听见带着规律的玉石珠清脆的相碰响声儿,正是姜思之身上的玉禁步发出来的声音。见女儿来了,又看了看时辰,拉过她的手。
  “你可用了早膳?”钟氏问她。
  “还未来得及。”姜思之摇了一下头。
  “你啊~”钟氏忍不住用手戳了一下小女儿的额头。“无妨,我早已叫人备下一盒糕点在马上里,一会儿你吃上两块。”
  “是,母亲。”姜思之乖巧的应下。便和母亲出门了。

  ☆、第 7 章(捉虫)

  这一天过得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就是有些不寻常。
  鹅湖书斋的伙计只见清冷如月的当朝右相在他们店里从早上坐到了晚上打烊。
  连午膳晚膳都不见他出去用。要不是期间见他偶尔用些茶水,吃上两块糕点,还站起来到后头解手了两次。那入定的样子,真是差点让人以为他已经羽化升仙。
  宋景行坐着等了一天 ,心情从一开始的兴奋,到渐渐而来的失望,后来看见日头西下,心里头也明白今日那人怕是不会来了。但他还不是死心的等到了天黑店家挂上了灯笼。
  许是今日那姜府的大小姐安排她去做别的事耽搁了吧,明日再来等便是了,他心想。
  宋景行做了决定,便站起身来,离开了书斋。
  **
  第二日早上,难得辰时刚刚过半,姜思之便醒了过来,她坐在床上等着丫鬟们进来服侍。
  叶蓁刚伺候完姜思之洗漱完,就见桃夭匆忙的走了进来行礼。
  “小姐……”桃夭为难的开口。
  “怎么了这是?”姜思之不解的问。
  “小姐……今儿个您怕是也不能去那鹅湖书斋拿话本了。”桃夭说道。
  “为何,今日爹爹和哥哥们下朝都要去军营操练,待用过午膳后就到娘那边就说我在练字不让打扰便是了。”姜思之不明白:“咱们前儿个可是说好了的,桃夭姐姐你怎么反悔了。”
  桃夭一听自己姑娘那一声姐姐,可把她叫的心慌:“小祖宗,你可别这样唤我,并不是奴婢要拦着您啊。只是表公子到京里了,已经在咱们府里坐了快一个时辰了。夫人见天儿还早,也没差人来叫您。”
  姜思之一听三表哥来了,小脸顿时耷拉下来。
  她一想,既然三表哥已经到府里了,今日定是得去前头陪着的,的确不可能再有机会溜出府。只是鹅湖书斋那边……
  “唉~”姜思之轻轻的叹了口气。
  “姑娘这是叹的哪门子的气~”叶蓁看着小主子的样子,好笑的很,说道:“书斋明儿再去吧,这迟一日两日的有何要紧。”
  “是啊,姑娘。你赶紧收拾完去前头看看表公子吧。夫人见到表公子很是高兴呢。”桃夭也附和着。
  “也是,说来也已经快三年没见过言表哥了。”姜思之想着左右再着急也没有用,便安下心来。
  等姜思之到前厅时,就看见母亲坐在那儿笑着,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而下面坐着一身穿靛青色绣暗纹锦袍的男子,墨发玉冠,侧脸看去面容温和,想来定是江南赶来的三表哥钟璟言了。
  “是袅袅来了啊。快来看看你三表哥,几年未见,竟学得些花言巧语来哄我。”钟氏看见女儿过来,忙唤她到跟前。
  姜思之走上前,稍稍屈膝行了礼:“三表哥。”
  座上男子见此,也站了起来弯腰回了礼:“表妹。”
  姜思之抬头这才看清来人,倒是和自己记忆中的表哥变得不大一样了。印象中表哥身姿并没有那么高,面前人的脸也更纤瘦,脸庞带着些许线条。
  “袅袅可是不认得我了?”钟璟言细心地发现表妹的打量,笑着打趣她道。
  姜思之看着年轻男子笑了起来,见他嘴边显出浅浅的酒窝,一双桃花眼的眼角微微上扬,眸中似带着光。倒是有几分记忆中的样子。
  “是呢,三年未见,怎知表哥竟变得如此俊秀。如今来了这京里,叫别家小姐看见了,定是叫她们要暗许芳心呢。”她和钟璟言年纪相差不大,小时候一起干过的坏事不少,和他亲近,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
  “你这孩子,怎可这样跟表哥说话,哪里是个闺阁女子该有的样子。”钟氏听完女儿的话,气她那不争气的样,美目一瞪。
  “表妹性子率性可爱,姑母何须说她。”钟璟言连忙出来打圆场。“再说,我与表妹也算是自家人,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姑母这是要与我生分了。”
  钟氏本就不是真的生气,又听完外甥的话,脸上就差笑出了花,接上他的话便说道:“哪儿就生分了,姑母可巴不得你来当姑母的儿子,你可要比你那两个表哥贴心的多。”
  说完又看着女儿:“你好歹也是我将军府千金,今儿是在自家表哥面前放开些也就罢了,以后在那旁人面前可不能这般胡言乱语。”
  姜思之见娘没有生气,便拉着她胳膊撒娇道:“娘~我上哪儿去见旁人呢。我这不是见着表哥高兴嘛。”
  钟氏欣慰的拍了拍挽在自己胳膊上的小手。
  “我见着袅袅也高兴的很。许久未见表妹,表妹竟出落的如此标致叫我都不敢认。想来姨母这门槛儿都要被踏破了吧。”说到后面半句话,钟璟言的声音不自觉的小了些。
  想着小时候姨母带着袅袅回江南探亲,祖母怪姑母嫁到京中甚远,曾开玩笑的说道以后要将袅袅嫁回钟家给他媳妇。那时候他才六岁,也没听出大人们间玩笑的语气,当了真。便打心底里认下了当时三岁的小不点姜思之。
  后来哪怕姑母和袅袅并不时常回来探亲,自己也会跟着祖母几次北上进京,来看看自己的小媳妇过得怎样。
  等后来明事理后,虽然也知道那年大人所说许是玩笑做不得数,但自己一颗心早就放在了这京城里的将军府里。
  “一说起这个我就头疼。这些年家里三个孩子竟然无人定下亲事。修能修远时常要带兵出征,说是要等朝中安定下来才做打算。”钟氏面露难色,又看了一眼女儿继续说道:“而袅袅,叫她爹和两个哥哥护的太紧。前几年还有一两户人家来说亲,叫你姑父赶出去后,外头惧着这爷仨,竟也再无人来问了。”
  “姑母何忧,两个表哥都是心有乾坤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姑母还害怕找不到好儿媳不成。”听到钟氏所说,钟璟言心里激动的很,笑容更是灿烂。
  “至于表妹姑母就更不用担忧。表妹貌若仙子,性格纯良,岂是外头凡夫俗子所配的上的。”说完,钟璟言的眼神直愣愣的朝姜思之看去。
  钟氏也快是近四十岁的人了,怎会看不出自己乖外甥的想法。看着外甥相貌好,学识好,又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此番进京极有可能就此留在京中,若袅袅真与璟言结亲,倒是省下许多事情。
  于是钟氏坐直了身子,拿着帕子掩着嘴轻笑了一下,说:“这三个孩子留在府里也是让我日日操碎了心。我听你母亲来信说你如今竟也未定亲,我看倒不如将袅袅嫁与你,倒也省了我一桩心事。”
  说完这话,钟氏也有些不好意思,拿起一旁的青瓷茶杯喝了一口茶,掩着自己的神色。
  姜思之听完,立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她可还从未想过嫁人之事,此时一听,都吓坏了。
  “娘你说的什么胡话呢!竟似把我比作小猫小狗般要送人!叫我好不伤心!我可是要留在姜府一辈子的,就叫爹娘养着。”
  钟氏没有理会自己的女儿,只当她是小女子的娇羞。眼神只往外甥身上望去。
  就见向来伶俐的外甥,一下子失了语,面色看着倒还算平静,只是那耳尖竟透着几分红。
  钟氏见两个孩子都不自在的很,便也不为难他们:“开个玩笑罢了,怎的你俩刚才还说自家人什么话都可说的,现下倒是这般小家子气。”
  “娘你可真是~”姜思之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觉得叫表哥看了笑话。
  而钟璟言也放松了一下面容,攥紧了手心的汗,朝钟氏行了一晚辈礼,朗声道:“人生大事,但凭家中长辈做主。”
  钟氏倒是听出了言外之意,不可置信的一笑。没想到这外甥竟也有几分真心,只是不知是何时对袅袅起的心思。
  “你们且先坐下,两个人都站着作甚。”钟氏心里高兴,越看两人越般配,想着晚上回房也该是和夫君提上一提。
  等快到午时,就见姜正则带着两个儿子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
  “拜见姑父,拜见二位表哥。”钟璟言见到姜家爷仨,又因着先前姑母说的话,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格外认真。
  姜正则平时里虽也不是那么重规矩的人,但是看到妻子的娘家外甥如此懂礼的一拜,心里还是舒服的很,觉得这是妻子娘家对自己的重视和尊重。
  而姜修能和姜修远也很喜欢钟璟言这个表弟。表弟虽然是个标准的读书人,但是性子外向又健谈,儿时对哥俩又时常显出崇拜之意。此次知道表弟进京,以后甚至可能同朝为官,心里都很欢喜。
  “都是自家人,璟言何须行如此大礼。” 姜正则上前扶住钟璟言。
  “姑父是璟言的长辈,二位表哥也是璟言的兄长,行大礼是应该的。”钟璟言一改先前对钟氏的放松的态度,表情格外认真的回答。
  “璟言下月便要进殿面圣了吧。”姜正则问道。
  “回姑父,下月二十。”钟璟言答。
  “嗯,凭你的才华,往后我们怕是会在朝堂上经常碰面了。”姜正则拍了拍钟璟言的肩。“好!以后我们便一同为皇上效力!保我大周朝太平!”
  听到这里,钟氏有些埋怨的看着自己的夫君:“璟言一早便直接来咱们府里,都不曾先回去修整,老爷何故现下说这些扫兴话。”
  姜正则听见自家夫人的娇嗔,小声赔罪:“夫人说的是,是我的不好。”
  他又转头对着钟璟言说:“乖侄儿快坐下,一直站着你姑母该心疼怪罪与我了。”
  “你们爷仨先赶紧下去换洗一番,我早叫厨房备下了宴席。今儿璟言定要用过晚膳才许走,下午咱们好好说说话。”钟氏见一家子也到齐了,怕外甥劳累,便吩咐下去准备开席。

  ☆、第 8 章

  姜府一家人平日在家里相处并不讲太多规矩,席间彼此偶尔也会交谈几句,钟璟言也不跟他们客气,大家也都用的高兴。
  用完午膳下人端了茶水上来解腻消食。钟璟言就叫自己的奴仆端上几个做工繁复的檀木盒上来,起身亲自打开盒子,送到姜正则和钟氏的面前。
  “这是我这次从江南带来的东西。除却祖母要我一并带来的,眼下这些都是平日我自己寻的一些稀奇物件。姑父姑母看看可有喜欢的。”钟璟言说道。
  姜府也是朝中重臣,先帝在世时就极为重视,平时的赏赐也不少,府里其实并不少见奇珍异宝。
  只是听钟璟言提到面前的这些个物件都是他自己寻来的,孩子一片心意才是最难能可贵的。钟氏感动的很,连声道了好几声欢喜。
  “你瞧你姑母高兴的,竟像是我平时怎的亏待她了,倒叫你看了笑话。”姜正则见妻子高兴,连带着自己看钟璟言也格外顺眼的很。
  “这些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姑母只是跟我客气,不好掉我这小辈的面子罢了。”钟璟言说道。
  他又拿过一个小点的盒子打开,只见一块鹅卵石般大小的粉色碧玺放置在一块月白色缎面上。这块瓜形粉碧玺上雕着些祥云纹,整块碧玺色泽干净清透不带瑕疵,是个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这块粉碧玺是我去年机缘巧合下从一名商人手中所得,据他说是越洋从海外寻来的。原石本也有卵蛋般大小,我托匠人打磨雕刻后,得了如今这般花样。”说道这,钟璟言眼神却有些闪躲。
  “想来……”他迟疑了一下:“想来,定是极衬袅袅的。”
  众人见着碧玺果然漂亮,也没注意到他的称呼有何不妥。
  姜思之向来是喜欢稀奇物件的,往日里见多了各式各样的玉石器件,这粉碧玺也的确是少见,很是喜欢。但她也知道这必定价值不菲,推脱了一下:“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好收。”
  钟璟言见姜思之喜欢这东西,不枉他特地寻来哄小姑娘高兴。
  “袅袅如何与我这般客气,咱们从小相识的情分竟收不得这一件身外之物?”钟璟言说道。
  姜思之还是有点犹豫。
  “璟言有心了。”钟氏开口帮女儿接下话,“你若觉得不好意思,过几日等你表哥在京里安顿好了,你便带着你表哥多在京里转转,别叫你表哥一个在京里念着家觉着冷清了。”
  “是了。许久未进京,变化太大,表妹可愿带我到处走走。”钟璟言见姑母愿意给自己创造机会,怎会任由其错过。
  “这有什么问题,等表哥休息够了,便叫人来府里唤我。”姜思之想到带着表哥还能光明正大的出府玩,高兴的应了下来。
  钟氏看了看盒子里的东西,又看了看女儿,建议道:“我见你今日带的禁步的花样也是去年时兴的了,一会叫人把这碧玺下面穿几串青玉珠,这两日风大,你正好佩戴,定是好看。”
  “是,母亲想的周到。”姜思之笑着说。
  等一壶茶见了底,钟氏就叫人安排钟璟言去客房歇息一会。
  这一天建威将军府里其乐融融,钟璟言同他们一家子用完晚膳,更是留到了戌时才离开。
  而那边鹅湖书斋的宋景行却又是一个人干坐了一天喝了个水饱。
  眼见太阳又要西下,宋景行是打从心底里感到有些泄气。怎么今日还是没有来,也不知明日还会不会来,自己这样子等下去究竟等不等得到人。
  宋景行又坐了一会,招呼伙计过来。
  “你们这儿可还有多余的修仙狐妖与富家小姐的话本?”他问。
  伙计听得一头雾水,又找了个人去后头查了一番,等那人带着书册回来,伙计端到宋景行跟前。
  “相爷,这就是您说的那话本子,除去别的客人订下的,店里正巧还余一套,一共三册都在这儿了。”
  宋景行拿起面上第一本站起身走了,留下何安结账。
  伙计见他只拿走第一册,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剩下的两册书。
  “何大人您看,这剩下的两册……”伙计看向何安发问。
  “这两册也一并要了,且先存放在你们店里吧。”自家主人的性子变幻莫测,谁知道剩下的两册主子什么时候会想起来。何安自作主张的都买了下来,免得改日相爷真要寻,他也倒拿的出来。
  这一夜,宋景行靠在软塌上翻看着装订精致的话本。宋景行一目十行,看的也快,但等他待翻到最后一页时,外面的梆子声竟也提醒着已是三更时分。
  他把话本合上放在一边,手指指腹不由的搓揉着。
  宋景行决定明日下朝还是继续去鹅湖书斋等着。这狐妖的故事,连他都想看下一册。
  除非那姜府小姐还没有开始看,不然怎么忍得住一直不叫人来取书!
  **
  这日起床没多久,姜思之特意到前院与母亲一道用早饭,旁敲侧击的问了问母亲,知道今日应该不会再有事出来耽搁她的出府大计。
  等她回到自己院中,便和自己两个丫鬟商量了起来。
  依旧是桃夭留在府中,姜思之与叶蓁一道出去。姜正则和钟氏宠爱幺女,漪澜苑里都给她备着自己的小厨房。平时姜思之有时犯懒或者冬日里天气凉,她便在房中吃小厨房单做的饭食。
  姜思之让桃夭一会儿对外头说她今日要在房中抄佛经,午膳准备一碗素羹汤和素糕点端到屋里就行,不许其他人来打扰。
  她换了一身藕粉色烟纱裙,梳着双挂髻,不带任何配饰。正要准备要出去,就听见外头风声吹得叶子哗哗作响。于是脚步一转又回到桌前,拿起才解下的碧玺禁步,系回了腰间。
  “走吧!”姜思之高兴的往屋外走去。
  **
  算上今日已是宋景行在书斋干坐着的第三日了,店里的伙计像也是习惯了右相奇怪的举动,不再凑上前去讨嫌,只老老实实的端上茶水便去忙活自己的去。
  接连两日坐着不动,昨夜休息的又晚,宋景行有些犯困,精神也不比前两日那样好。眼瞅着已经过了午膳的点,也没见着姜府的人进来,他对昨夜的自信有些怀疑。
  拿起一片桌上的云片糕放进嘴中咀嚼着,什么滋味他也无心辨别。正准备拿起第二块时,他余光看见街对面站着两个衣着明显很旁人不同的姑娘,正和卖艾草团的摊子前站着买东西。
  那衣着藕粉裙的姑娘又叫住一个走街叫卖冰糖葫芦的小贩,从荷包里掏着钱。
  外头的春风吹着那女子的衣袖和耳边的碎发。
  那几缕头发吹上嫣红发亮的小嘴,叫那小嘴的主人颇有些烦恼,两手却又拿着东西不得空,只好噘着嘴像是吹着气想把头发给撇下去。
  她本是侧着脸,见与她同行的石青色衣衫的女子买完了东西,便唤她转身往书斋的方向走了过来。
  宋景行这才看清了街对面女子的样子,可不正是那让他记了好几天的小猫妖嘛。
  三日的守株待兔终于等到了让人满意的结果,宋景行有些激动,右手一攥,把那云片糕捏了个粉碎。
  对面的女子踩着小步子慢慢的走过来,眼见已经迈上了书斋的台阶,就见一旁突然冲出四五个小乞丐,围在她跟前。
  “姐姐~姐姐~行行好,给点银钱吧。”几个小乞丐上蹿下跳的闹着。
  姜思之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怕耽误事,也是心软,便唤叶蓁拿出了些散银铜板分了下去。
  这些小乞丐得了钱,便一起又往大街上冲了出去。
  这时,像是有一股子劲儿拽着姜思之的腰间,而她本就站在台阶上也没人扶着,一个重心不稳就要往后面的大街摔下去。
  一旁的叶蓁看见自家小姐的身影,想伸手去拉,奈何手中还有两包碍事的艾草青团。
  叶蓁急的想喊人,可连声儿都还来不及发出来,眼前便闪过一道蓝灰色的身影。
  宋景行的注意力一直在姜思之的身上,在看到那群小乞丐围过去时便想站起来过去给她解围。
  他还注意到那个个子最小的孩子,在其他人闹着的时候,一只小手往她的腰间伸着。
  事发突然,他还没来得及喝退那小贼,就看见小丫鬟因为小乞丐往她腰间那用力的一拽而要倒下去。
  身体的反应快过脑袋,来不及想自己恐会因此暴露会功夫的事情,右手撑桌借力一下跃了出去,一把拉住小人的胳膊往里带。
  姜思之的身子已经倒了一半,又被一股大力抓着胳膊往前带,一落一起的力气着实不小,带的她整个人又向拉她的那个方向栽过去,落入一个满是竹香的怀里。
  她的脑袋嗡嗡作响,都没让她反应过来,于是一动不动的继续那样靠着。
  而宋景行也被眼下的状况打了个措手不及,他只是想拉住她,也来不及想那男女大防。
  可这小姑娘如今因此靠在他怀中,可是如何是好。他的左手还扶在怀中人的胳膊上,小姑娘的纱衣虽穿了好几层,但掌心还是感到底下肌肤透出的温热。右手尴尬的垂在身侧,也不知该作何动作。

  ☆、第 9 章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叶蓁,这一连串的事儿,简直就要把她的七魂八魄吓了个精光。扔下手中的东西,小跑了两步过去把姜思之从那蓝灰色衣衫男子的怀中拉出来。
  “小姐你没事吧!”叶蓁上下打量着主子,生怕主子磕了碰了:“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