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妾乃蛮夷-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还是想要回晋国,就算是死,我也想死在自己的国家。死在楚国,我会变成孤魂野鬼的……”

    楚溯很反感平乐这样说。这话听在楚溯耳中,便是平乐宁愿死,也要回晋,意思再转一转,便是平乐宁愿死在殷裔身边,也不愿留在他身边……楚溯想笑,想大笑,他一生唯一一次对女郎动心,便被对方彻彻底底的拒绝。

    不仅拒绝,对方还满心装着另外一个男人,而且还时刻提醒他,他宁愿陪那男人死。

    真讽刺不是吗?

    楚溯冷冷的看着平乐,最终下了决定。

    “阿乐,你很想陪殷裔死是吗?那朕便成全你。明日,楚国会出兵助晋平乱。朕会御驾亲征,而阿乐你……做为朕的爱姬,便陪在朕身边伺候朕的饮食起居。”

    “楚溯,你是个疯子……”平乐失声道。

    疯子吗?

    就算是疯子,也是被她逼疯的,他会让她亲眼看到殷氏的覆灭,看着殷裔葬身在晋帝刀下。让她彻底绝望……

    平乐似乎真的被吓到了,而平乐这幅异于平日的样子似乎愉悦到了楚溯,他大笑着离去。

    直到楚溯的身形消失在平乐的视野中。

    平乐才缓缓敛起脸上那可以称为绝望的表情……重生后,她对于关于自己的记忆记忆犹新,可对于旁的事,便很是模糊。

    关于楚溯有个孪生兄弟的事,她也是到了楚境后渐渐想起来的。

    至于上一世,殷氏有没有被逼谋反,她记不清了。只记得平琅曾为阿芷向殷氏求过情,最终被殷氏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那之后,阿芷便一病不起,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

    她记忆中有关殷氏的记忆唯有这一桩。

    可昨夜楚溯告诉她殷氏反了之后,她仔细的想了一夜,头也疼了一夜,终于想起一些端倪……

    上一世,似乎殷氏也是反了的。只是时间不是此时。

    好像是她尚在人世时,那时她被关在姬氏别院,很少有机会听到外面的事,也是几个婢女闲聊,被她无意中听到,似乎晋帝下令所有氏族都要助皇族匡扶正义,将殷氏彻底打压在濮阳,让他们一步也无法得出……

    所以姬氏不得不出人出银。虽然不愿,可也不敢真的忤逆圣意,不想被晋帝扣上一顶里通殷氏,谋朝篡位的帽子,所以姬氏的婢女们私下议论过。

    那一世的直到平乐身死,殷氏与朝廷到底谁胜谁负还没有定论。

    只是有一件事……

    当时,殷氏虽然没有落败,可殷裔……却是传来身死的消息。死在濮阳城头,据说是毒剑所伤。当时姬氏有很多婢女都落了泪。

    她因阿芷欢喜殷氏嫡子,便觉得殷氏嫡子不过如此,也未上心。现在想来,平乐才觉得平芷的眼光委实不错。

    只是这样重要的事,她竟然全无印象,还是昨夜隐约间一梦所得,梦里的场景那般清晰,仿佛历历在目……

    平乐不由得暗怪自己为何不早些梦到此事。虽然这样的梦境后会头疼欲烈,尤其是本就太上心的回忆,忆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可她还是该早些让自己知晓,以做筹谋。

    时间虽然不对,可以平乐亲身的经验。

    那些事还是会发生了的。如果上一世,殷裔真的死在毒箭之下,这一世,也必会如此,所以她要快些赶回晋国,她要在平乐中箭前赶回,一定要。

    哪怕与虎谋皮。

    楚溯的动作很快,三天后,大军誓师,由楚溯亲领,前赴晋国‘平乱’。平乐不知道楚溯如何说服那些中庸的老臣的,也许,他根本不用说服,在楚国,楚溯的权威确是无人撼动。

    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拔。

    楚溯走在队首,一身暗银的盔甲在一众黑甲中甚是耀眼。而平乐,则由护卫护送着走在大军后面。

    对于帝君携着‘宠姬’出征,楚人似乎全无惊讶,甚至觉得自家帝君着实是个风流郎君,连出征,都少不得女郎陪同,尤其是那些盼着楚溯早些生个皇嗣延续楚国正统,更是乐见其成。

    哪怕平乐全身是嘴,也解释不清了……

    ps:

    第二更……

    感谢榜:感谢‘永远闹书荒’亲亲的平安符。感谢‘薛馨’亲的平安符和香囊。

    谢谢……

 【一九零章】内乱(三年之功)

    【一九零章】内乱(三年之功)

    平乐能理解楚溯的心思,他是那种做事喜欢剑走偏锋之人。或许是自幼的遭遇让他凡事都渴求那种极致的掌控。小时被人欺负,看人脸色,现在终于掌权了,便想将一切抓在手中。

    而平乐,却是他无法掌控的。

    不仅无法掌控,还一门心思想要离开。这对旁人来说,无非是有些失了郎君面子,可对楚溯来说,却是让他借此想起了从前,所以他不会放平乐离开。不仅不会放平乐离开,因为她说想要回到晋国,他便想当然的以为她想要表达的是回到殷裔身边。

    所以,他出兵,他要打败殷裔,他要让平乐眼睁睁看他打败殷裔……

    就像一个战斗疯子,无时无刻不想着发动战争……

    半个月后,队伍到达楚国湘郡,那个平乐前世唯一到过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记忆也是模糊的。

    平乐发觉,随着时间,她脑中关于前世的记忆渐渐变得模糊,有时努力回想,脑中也是一片浆糊,她只隐约记得姬三与湘郡郡守关系很好,所以被其所邀,携带姬妾前往,那也是平乐自从被送往姬氏后,唯一一次远行。

    半月间,不断有兵马加入,出邺城时,仅有数万人马,现在平乐凭借目测,知道人马不少于五万。五万楚人,一旦入了晋地……平乐觉得那会是一场灾难。

    晋帝不会真的相信楚溯这样大动干戈的来晋真的只是为了助晋国安内吧。这种讨不到好处的事,楚溯会做?

    就算是此次出兵,表面上看似乎是楚溯一时怒意,其实……平乐远远看着马上那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不由得轻轻叹息。

    不管有没有她,他都会出兵的,而她,只是给了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至于他是不是真的打算助晋帝安内?平乐想,如果是她,一定会隔山观虎斗的。然后一旦晋国内部明朗,不管是晋帝占了上风,还是殷裔占了上风,楚溯才会出手,自然,出手不是白出手,不管是晋帝还是殷裔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果楚溯帮晋帝,很有可能会提出将淮阳划入楚国版图。毕竟如果掌握了淮阳,便等同于掌握着晋国的门户,楚国若有一日想要吞并晋国。便可以长驱直入……

    晋帝若拒绝。楚溯会调头找殷裔合作。也许会提出推翻皇族,平分晋地……自然这是疯子才会有的想法,平乐相信殷裔不会答应的。

    只是殷氏家主和几位长老……

    虽然身处殷氏时间不长,和几位长老也不算相熟。可平乐觉得,若楚溯真的提出这样的合作条件,几位长老或许真会答应。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完成祖宗的遗愿,哪怕是与楚溯平分天下,也是好的。

    如果那样,殷裔又该何去何从?

    命运对她和殷裔似乎永远那么苛刻,相识三载,幸福的日子只有数日。

    就连她亲生的小团子。她也只陪了他几天,想到孩子,平乐鼻子酸酸的,不知何时还能与孩子再见。

    在湘郡休整三日,随后大军启程。

    这次平乐被大队人马远远甩在后面。被几百护卫护送着缓缓走着,似乎楚溯对平乐另有安排,并不急着让她见识殷裔的惨败……

    此时楚溯己带人走到吞云山下。

    早有斥候前去探路,这么多年楚国与晋国之所以没有大动干戈,吞云山是很大一个原因,此山即高且险,而且山路难行,平乐经此来楚时,可是险象环生。

    楚溯驻马远望,这时有心腹打马上前。

    “陛下,密道历时三载己贯通,由密道过吞云山,仅需一日。”楚溯点头,随后下令:“今日便过吞云山,明日午时前,围住淮阳……”

    “诺。”

    看着属下去安排兵士经密道过吞云山,楚溯不由得扬起浅笑。

    以前历代楚君之所以有伐晋之心,最终却没有如愿,不过是因为这吞云山乃是天堑,若想翻越,很难不被晋人察觉,晋人以逸代劳,楚人必败。

    自三年前,他第一次乔装入晋地后,便琢磨着怎么才能即平安,又不被晋人察觉翻过吞云山,与属下商议后,最终决定凿一条密道,将吞云山贯通。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楚君凿路……

    历时三载,密道终成。这是老天在相助他楚国吗?

    祖宗逐鹿天下的梦想,也许会由他楚溯来完成……

    至于对平乐所说,前去助晋帝安内的话,不过是吓她罢了。难道真的为了一个女郎,而不顾万千大好楚儿的性命,即使要打仗要死人,也要死得其所。晋国,己是他的囊中之物。

    虽然晋人氏族自诩出身高贵,可那所谓的高贵在他们楚人眼中根本一文不值。楚人信奉刀剑,认为刀剑才是世上最高贵的存在,成者王,败者寇。

    那是酸儒的,只认出身的晋人无法理解的。他此次入晋,便要让晋人看一看什么才是真的王者……

    至于殷裔,他会让他心甘情愿将平乐双手送上的。

    他不相信哪个郎君可以为了一个女郎而放弃权势,放弃唾手可得的天下……到那时,平乐心灰意冷,当她无处容身之时,自然不会再想着离他而去。

    此入晋,可谓是一举数得,楚溯沾沾自喜的想着。

    可他不知道,世上真的有男人,可以放弃唾手可得的一切……

    ***

    濮阳,殷氏。

    浮香苑中传来阵阵笑语,走近才发现,竟然是几个妇人围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孩,那孩子生的唇红齿白,笑起来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虽然尚小,可己能预见将来该是如何的倾国倾城。

    “大嫂,你看这孩子生的像不像裔儿小时候?白白胖胖的,见谁都笑……真是心疼死人了。”说话的是个有些年纪的妇人,她是殷氏二长老的正妻。

    她喊大嫂的那人,己经两鬓斑白,是大长老的发妻。此时,那襁褓便被那两鬓斑白的妇人抱在怀中,周围数人围成一圈,都在探着头看那伸着两个小拳头嘴里吐着泡泡的奶娃。

    “恩,确实有些像。裔儿说孩子唤什么了吗?”妇人问。

    “说了,说是唤个玮字……”

    “殷玮。倒是个响亮的名字……”大夫人点头道。

    这时,一个年轻的妇人小声嚷嚷道:“名字响亮有什么用,这孩子的生母都不知道是哪个?母不详,也亏得裔儿心善,将孩子抱回来直接入了族谱。这事若是放到旁的氏族,哪里会让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入族谱……”

    那妇人说完,四下一片沉寂。

    “丁氏,小心祸从口出。”

    “大伯母,翠娘没有乱说,其实裔儿把孩子抱回后,家主也是不同意孩子入族谱的,可裔儿坚持,大伯母也知道,只要裔儿想做之事,家主是无论如何拦不住的。

    大伯母,翠娘斗胆在这里求大伯母主持公道。这孩子,无论如何不能入族谱啊,即使入了,也不能尊为裔儿嫡子啊。”丁氏想着自己的儿子十郎,殷延之注重血脉,有言在先,待殷裔娶妻生子后才允许十郎娶妻。

    不想与平氏的婚事告吹,殷延之一气之下,不再管殷十院中的女郎……

    这近一年的时间,殷十院中的女郎己经有几个有了身子,若是能一举得男,便是他殷氏一脉中的长孙。

    却不想裔儿出去数月,却抱着个孩子回来,说是他的血脉。

    那孩子确实生的人见人爱,可不知生母为何人,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做殷氏嫡孙。要知道将来,整个殷氏都要交到这孩子手中啊。丁氏如何以甘心。

    这辈子,她被一个死人压制着,虽然被尊为二夫人,可却是偏房,连带着她的儿女也是庶出。自己的女儿阿珂偶见周悠一面,进而心仪,可便是因为庶出,周氏无论如何不松口。

    害得女儿隔三差五的到她屋里抹泪。

    现在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轻易抢走了殷氏嫡孙的名头,丁氏如何能甘心。

    大长老的正妻听完丁氏的话,眉头几不可见的蹙了蹙。想着自家夫家吩咐过,勿与这丁氏走的太过亲近,此妇私心甚重,当日在祠堂外,不顾殷氏名声,口无遮拦的一席话险些毁了殷氏,现在又来编排裔儿……

    她也不想想眼下是什么节骨眼。

    皇家逼得殷氏无路可走,最终不能不反。眼下重要的是如何能保得殷氏,保住性命。

    这孩子母亲是谁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裔儿的血脉。在这个关头,裔儿有了血脉该是如何的鼓舞人心,这丁氏却只顾着自己的儿子,总想要儿子风头盖过裔儿……真真是痴人说梦。

    丁氏见自己的话没有引起共鸣,不由得再次扬声道。

    “像我们这样的氏族,血统有多么重要……怎么能容裔儿这样胡闹,大伯母,无论如何不能混淆血脉啊……”

    丁氏便是这么个人,一直觉得自己可怜委屈,觉得自己早该是殷氏主母了,而殷裔的存在,便是阻止她晋升的阻碍,现在又多了一个小的……

    ps:

    第一更~~~

 【一九一章】内乱(殷裔的苦心)

    【一九一章】内乱(殷裔的苦心)

    其实丁氏之所以这么多年还是偏房,道理殷氏很多人都知道。便是因为丁氏全无大家主母的心胸与魄力。

    所谓大家主母,并不是只是管理好内务便可以胜任。

    她要有一颗可以包容一切的心,要有远见,可以助其夫让殷氏更上层楼,殷氏家主一年中大半时间都要出门巡检商铺,外出洽商。这时,做为主母,便要担当起守护殷氏的职责。

    不仅如此,还要教养好下一代,让殷氏的继承人名动天下,以彰显殷氏显赫……

    这些,丁氏没有一样能做到。

    所以,殷延之不会扶正丁氏,殷氏几位长老也不会同意丁氏扶正。只是这些道理,丁氏从未察觉,或许不该说未察觉,而是她从来看不出自己的缺点,她只觉得自己入殷裔近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她为殷氏生儿育女,自己的儿子却被人说成败家子。自己的女儿想嫁周氏却因庶出而被拒……

    全天下的霉运似乎都让她碰到了。

    好容易打发走那个平七,现在又来了一个更要命的……

    “翠娘,珂儿老大不小了,也该许人家了……前些时候姬家派人来为三郎提亲,我看那姬三郎不俗,人品样貌都无可挑剔,珂儿若嫁姬三为正妻,便是未来姬氏主母。你觉得如何?”大长老夫人突然话锋一转,一边逗弄着怀里的奶娃娃,一边状似商量的道。

    丁氏真的惊到了。

    姬三虽然也算是晋国四公子之列。

    可他与平氏那二郎发生争执,最终被伤了手臂的事可是传的天下皆知。这样与不如自己的氏族发生争执,还被人所伤,在氏族中,是件很丢脸面的事,据说姬三最终收了平氏的嫡子为妾,这才算了结了此事。

    若珂儿真的嫁进姬家,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何况。那姬三己娶了陈氏嫡女为妻,珂儿若嫁,也只能是平妻……这怎么能行?

    丁氏忘记了,此时非彼时,他们殷氏现在可是自身难保,就算现在想将殷珂嫁给姬三,哪怕为妾,姬氏躲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应。

    大夫人如此说,不过是吓一吓丁氏罢了。

    果然。丁氏瑟缩到一旁。再不敢对殷玮评头论足。

    场面这才再次恢复热闹。大家再次将目光放到奶娃身上,想着不管这孩子母亲是谁,这孩子生的确实不俗,一脸的富贵相。也许这真是殷家的福星也未可知。

    此时园子外站着两个人。

    是一身白衣负手而立的殷裔和一身墨衣抱剑而立的何劲。

    自从传出殷氏谋反,何劲还是星夜赶回了殷氏,不管郎君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他发过誓,一定要誓死保护郎君。

    “郎君,那丁氏恁的可恶。”想当初,如果不是这丁氏,平乐会少受很多磨难。

    “善恶到头终有报,老天不报。我会替阿乐报……”殷裔冷声道。

    何劲闻言,如打了鸡血。

    “郎君,你是不是想起来了,想起曾经把那阿乐当成心肝……郎君,你忒也过份。竟然能把阿乐忘记,你不知道阿乐暗中流了多少泪,想在淮阳隐居时,她看似将郎君你放下了,还说什么缘份即没了,强求无用。可她每天夜里都会默默流泪的。她以为我听不到,却不知习武之人,耳朵比旁人好用。郎君……阿乐到底在哪里啊?你真的不知吗?”想着家中那个疯女郎一个劲的让他打探平乐的下落,何劲最终只得求问于殷裔……

    以为殷裔会像往常那般沉默。

    不想殷裔竟然开口道:“在楚宫。”

    “什么?”何劲惊讶的道。声音似乎大了些,吵到了园子中抱着孩子的妇人们。诸人抬头,看向殷裔,有人笑着点头,有人躬身行礼。殷裔回礼,向诸人走去,唤了声‘大奶奶’然后将孩子接到怀里。

    奶娃识得自家爹爹,很是亲切的挥舞着小拳头。

    “裔儿,你最近憔悴了很多,要注意身体,殷氏全依仗你了。”大夫人叮嘱道。

    殷裔笑笑,对这位老妇人是真心的尊敬。自己幼时,因爹爹不在,多数时都无人理会,什么叫漠视,那才叫彻底的漠视。

    殷氏诸多同龄孩童,没有谁会理他,就算看到他,也只当他是透明的。

    后来偶尔被大夫人看到,自此后,只要父亲不在,大夫人都会把他接到自己的院子。在殷裔心中,大夫人便像他的亲奶奶……

    “是,裔儿会注意,大奶奶也要注意身子。万事有裔儿在,大奶奶只管宽心便是。”

    大夫人满意的点头,觉得自幼喜欢这孩子不是没有道理的,看,生的那般好,待人那般亲切,就算没有母亲,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长成了一个伟岸的郎君,现在又有了自己的孩子……

    他们父子二人可是殷氏的希望。

    “听说你还是亲自带玮儿?”

    “是。”殷裔点头。

    “给玮儿寻个奶娘吧。孩子夜里哭闹,你怎么能休息好?”殷裔自从带着孩子回来,便直接把孩子安置在了自己的房间,这也算是一件奇葩之事了,哪有郎君自己带孩子的,何况还是他们殷氏的嫡子。

    只是,裔儿坚持。

    大夫人有些理解殷裔为何如此坚持,或许他想到了自己吧。他自幼失母,父亲又总不在身边,为此吃了很多苦,他的孩子,就算没有母亲,他也想将他照顾好。这样一想,这个娃娃,很是幸运。

    果然,殷裔摇头。

    “裔儿不累,玮儿只认我这个爹爹,换了人带,会哭闹的。”殷裔轻车熟路的颠着怀里的团子,团子似乎也很是享受,半眯着眼睛,一幅昏昏欲睡的表情。

    大夫人一声轻叹。

    “裔儿,孩子要睡了,抱去房里睡吧。殷氏还有我,你且放心去做该做之事……”大夫人的话似乎让殷裔很意外,随后,他笑着点点头,抱着殷玮回房。

    他们身后。

    二夫人感慨着,看来这丁氏让人忍无可忍了,明明己经放手不管殷氏内务的大夫人竟然主动请缨……殷氏,要变天了。

    丁氏初时没明白大夫人的意思,待她回房后,管家来禀,说让她交出库房的钥匙,说是从此后,殷府内务由大夫人暂管。丁氏呆怔在当场……

    回到卧房,将团子放到榻下,又仔细为他盖好小被子。

    殷裔看着睡的香甜的团子,不由得借此思念团子的娘……

    不知阿乐可想通,他相信她己经想通其中关节,知道他不得不如此安排。当日遇袭,以他的功夫,确实可以带着阿乐暂时脱身。

    可他白日时收到了消息,晋帝言殷氏嫡子,也就是他一直没有踪迹,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可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所以晋帝决定再次派出人手去楚国寻找。

    只是楚地遥远,所需银箔颇多。

    所以晋帝提议将殷氏在邺城的资产做为军费,充入国库……

    这简直就是明抢,殷氏怎会答应。

    先不说殷氏在邺城的资产有多少?便是殷氏在邺城的铺子每年的进账己足够让邺城那些氏族们眼红。何况殷氏在邺城还有数个园子,田庄……

    殷氏的犹豫似乎给了晋帝发难的理由。

    最终晋帝一旨圣意,殷氏大门紧闭,拒不接圣旨……于是,晋帝以殷氏藐视皇族为由,下令封了殷氏在邺城的产业……

    并且派兵直赴濮阳,想要兵行险招,不动声色的将殷氏主家擒下。

    殷氏这些年在邺城不是白经营的,消息泄露,殷氏提前做了准备,最终与晋帝派来的人马在濮城城门相遇,二者一言不和,大打出手。最终朝廷人马败退,而殷氏,也不得不反……

    殷裔接到消息时,便己将利益关系想了透彻。

    正好赶到阿映带人来袭,他在暗中己看清带队之人是那个曾经被阿乐视为知己的阿映,并且跟踪了那队人马数日,看到那些人对阿映表面恭敬,但并不真心听命于她,而且他们对平乐很是照顾,衣食方面都不苛责,这才放心任那些人将平乐带回邺城。

    而他也在第一时间赶回濮阳。

    至于将团子带在身边,自是为了团子和安全。殷裔曾经研究过楚溯。

    那是个吃过苦的皇子,阿乐的存在,或许对楚溯来说,是救赎……就像阿乐陪在他身边,他的心便会安宁一般。所以楚溯不会真的伤害阿乐,与其带着她被一路追杀,回晋国后又面临与皇族征战来说,将平乐暂时留在楚溯身边,虽有惊,却无险。

    以楚溯的骄傲,阿乐若不愿,他自是不会强迫她。这些,殷裔还是可以确定的。所以他只得如此安排。

    他相信,阿乐会明白的。

    明白后,她会做什么呢?

    这个殷裔却是不敢想的,他自认可以分析出楚溯的性子,分析出晋毓的性子,甚至可以预测晋帝此时己接到他安危回濮阳的消息,此时正在捶足顿胸。却无法猜测出平乐会做什么……

    因为平乐的性子,是那种静时可以一直那般安静。可若是动起来,却又敢将天捅个窟窿的那种。可无论她会做什么,他相信,她总不会加害于他。

    ps:

    第二更~~~

 【一九二章】内乱(楚国战表)

    【一九二章】内乱(楚国战表)

    肉团子睡的很沉,吧唧着小嘴,殷裔看着,心都软成一团。这时,门被轻轻叩响,殷裔轻轻起身,门外是何劲……

    殷裔示意二人门外说话。

    何劲猫着腰,生怕动静大了吵醒奶娃子。

    那样一个大男人,却做出这样幼稚的动作,殷裔的眼中不由得带出一丝浅浅的笑意。二人走到廊下。

    何劲搓着手,一副不知如何开口的样子。

    “想说什么?尽可直言……”最终,殷裔问道。

    “……郎君,阿乐怎么会在楚宫?难道是被楚溯那厮捉到了……郎君,某带人去救女郎,某就算拼了性命,也一定将女郎带到郎君身边。”自从那次淮阳失散,何劲与平乐己经有一年多未见了,可何劲并未因此而疏远平乐,在何劲心中,这世上能让他为之拼命的人除了殷裔便是平乐了……

    而且今天白天,殷裔终于告知殷裔孩子的生母是平乐。何劲大惊之下,又大喜。

    在他心中,女郎和郎君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现在二人连孩子都有了,平乐自然便是郎君的正妻了,只是郎君回来了,女郎为何身陷楚宫……惹真是楚溯那厮派人将女郎捉去的,何劲想,就算拼了性命,也定要救回女郎。

    不想,何劲问完后,殷裔摇摇头。

    “不是?难道是阿乐自己想留在楚宫……难道阿乐看上了楚溯那厮?”何劲惊呼。

    殷裔揉揉头,觉得何劲这智商确实是硬伤,尤其是跟那个唤阿湘的女郎在一起后,智商更是与日俱下。

    有他在,阿乐怎么会看上别的郎君。

    “不应该啊,阿乐是个死心眼的,她既然欢喜郎君。便会一直欢喜郎君的。郎君,你是不是误会了,所以不管身陷楚宫的阿乐……郎君。一定是楚溯那厮强迫阿乐的,阿乐一定不会甘愿留在楚宫的。”何劲拍着xiong膛保证道。

    殷裔简直哭笑不得。

    “别胡思乱想。是我让阿乐暂时留在楚宫的……那里安全。”不等何劲发问,殷裔己未雨绸缪的答道。何劲点点头,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郎君会把女郎留给自己的敌人,也不怕以后楚溯死不认账,若是不把女郎还回来可如何是好?

    按郎君那话,平乐身陷楚宫,却暂时安全。

    知道这些他便知道如何应对平湘那疯女郎了。那女郎每日里bi问他阿乐的下落,他都快被那女郎bi成失心疯了。

    “郎君放心,某一定好好保护小郎君,某用项上人头担保。”暂时救不得阿乐。何劲觉得心里有些憋屈,可想到能保护好郎君和女郎的孩子,何劲又觉得人生充满希望。

    孩子啊……

    真是老天送来的最好的礼物。

    “郎君,某听那些幕僚说,毓帝下令各大氏族出战平乱。平氏……也派了人。”这话并不是从幕僚口中听来的,而是平湘说的,平湘偷偷跟着平乐送亲的队伍离开了邺城,最后被平乐派了几个护卫护送来濮阳投奔他,虽然平琅扬言己将平湘赶出平氏。可平湘的母亲却舍不得女儿,偶尔会与平湘通信。

    平氏派人出战的消息便是平湘母亲在信中提及的。

    平湘自然不想自己的亲人与何劲在杀场相见。可又知自己人微言轻,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阻止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

    所以何劲才这样说,算是试探吧。

    殷裔何人,自知一个小小的平氏,还不至于让幕僚们如坐针毡的提及,必须是那个叫阿湘的女郎。

    听说她虽是阿乐的族姐,与阿乐的性子却是南辕北辙。

    大大咧咧的心无城府,所以殷裔才故做不知的任她留在濮阳。至于平氏……

    殷裔冷冷一笑。

    他们并未在意过阿乐,他又何必在意平氏。“战场之事,不是女郎可以过问的,阿劲,女郎不能一味的纵容……”

    何劲红着脸应着‘诺’。

    虽然郎君什么也没说,可他却觉得郎君什么都知道了……正在何劲转身告退之时,护卫匆匆前来。

    “禀郎君,楚国溯君派人送来了战表……”

    殷裔闻言,半眯的眸子中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