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妾乃蛮夷-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乐这么果断,何劲反而不适应了。

    “小儿,你应该实地探访一番再做决定不迟。”平乐摇头。“我相信你……”

    简单四个字,何劲竟然发现自己无话不可,平日那些牢骚似乎根本不值一提,那些心焦为难仿佛从未发生。何劲抹了一把脸,悄悄抹掉眼中的涩意。“你这小儿,凭的心宽,如果粟米还不上,某可不负那责任。”何劲掩饰般的道。

    平乐笑着应下。

    “好。”

    二人坐下又细细商量一番,平乐交代何劲尽快将粟米收进仓里,并吩咐他一个月后再开售,然后又拜托何劲帮她在郢阳寻个院子,她既然不打算与殷裔牵扯太深,自然不方便再回殷氏别院,何劲满口应下。帮这楚国小儿选宅子简单多了,只要安静便可。

    何劲点头后出去为平乐寻宅子,去商量铺子租金,平乐便暂时落脚在‘有客来’。

    何劲的办事效率很高,三天后,便为平乐寻了一处宅子,那宅子在城西,因为位置稍偏,房主要的价钱还算公道,平乐便决定买下来,只是提出一条,先租住一月,然后再付全款。

    时下也有人如此,怕宅子不干净,要先试住一段时间,房主没有多想,点头应下。

    平乐做这些决定的时候,一直很镇定,透出一股杀伐狠绝的劲头,这让何劲很佩服,因为他清楚这小儿手中根本没那么多银箔,就连这小儿租铺子的银钱,都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推托到了一个月后,并承诺租金加一成。

    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套成功。

    反正何劲觉得心里没底,他有心回殷家和自家郎君说项一番,可又想到这小儿说相信他时的表情,何劲登时没了回殷家的力气。

    五天后,平乐搬进了‘自己’的院子。

    朱红色的大门开向两边,门旁有一对石狮子,虽有些破旧,可也能遥想这家前主人曾经的辉煌。院子分前后两进,前院平乐给了何劲,让他随意安排,平乐住进了后院。后院有五间正房,搭配着几间耳房,应是前女主人的居所,所以装饰摆设都很恬静。

    纯木色的罗床,搭配着天青色的帐子,秋水潋滟般的舒服。

    屋中一桌一榻。

    榻设在窗边,铺着素色的织锦,窗外是一株蜿蜒的桃树,三月桃花灼灼时,倚榻而眠,三两花瓣顺着窗棂飘进,那该是何等的趣味悠闲。

    平乐很喜欢屋子的陈设,不打算再添什么。

    何劲见平乐竟然喜欢这样的布局,唯有在心中扼腕。他不可敢再给这小儿寻女郎了。

    喜欢女人的屋子便任由他喜欢吧,只要不再惦记那个叫阿映的便好。

    平乐安心的住下,每日里晒晒太阳,偶尔倚在榻上小睡一会,懒洋洋的任太阳缓缓西垂,然后晒到身上,不觉暑热,只觉舒畅。

    何劲反道整目的在外头忙碌,又是运粟米,又是安置淮阳的随从,虽然名义上住在这里,反道十天有八天歇在铺子中。便在这暑热将尽之时,便是在平乐的悠闲与何劲的忙碌成正比之时,一个消息如平地惊雷般传进郢城。

    晋国遭遇蝗灾,秋粮几近颗粒无收……

    接到这个消息时,何劲简直是飞奔回来。还没进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己经响起。

    “小儿,小儿……你真真神人也。”眼看着离交租金与付房款的日子越来越近,何劲简直愁的吃不下饭,郢阳的粮价虽然比淮阳高了一成,可再加上自淮阳运来一路的花费,现在卖出,反而亏了三成。两间铺子都在闹市,租金要的很高,又是先用后付,租金更是高,眼见着银钱如流水般花出,却只出不进,何劲不由得考虑如果那粮还不上,自己是卖身呢还是回郎君面前请罪。

    就在他满心焦灼之时,传来了晋国诸城皆遇蝗灾的消息,何劲知道自己不该如此愉悦,即是灾,自有受苦受难的人,可他实在是忍不住,想着只有说与这小儿听,接到消息后,便马不停蹄的赶了来……

    ***

    求收~~~打滚求,膜拜求,滚床求~~~亲,您就收了吧。

 【第五二章】孰轻孰重

    【第五二章】孰轻孰重

    反观这小儿,竟然倚在榻旁饮茶,那恣意姿态,真真与自家郎君一般无二。

    这样大的‘好’消息,小儿竟然无动于衷?大家也。

    何劲顿时觉得自己太过轻狂了,赶忙敛起脸上狂喜的表情。一本正经的问道:“小儿,我们何时开始售粮?”铺子虽然早己租下,却没正式营业。

    “不急,半个月后再开始售。”平乐道。

    何劲点头,现在他对这楚国小儿的话再不怀疑,小儿怎样吩咐,他便怎样执行。如果一天前,他对偿还三万石粟米有疑问,那现在,就算小儿说一万赚十万他也信了。

    这小儿,真的有些异于常人的奇异之处。

    晋国遭遇蝗灾的消息传的简直比蝗虫飞的还要快,第二天,街头巷尾便传开了,有人开始担心,有人奔走相告;第三日,茶楼酒肆议论的皆是蝗灾;第四日……第六日,毓帝贴了告示,言蝗灾只在小范围肆虐,郢城不会被波及。

    因朝廷下了安民告示,舆论很快被压下。

    虽然大家心底都有了些许阴影……

    何劲再次急急的来寻平乐。

    “楚国小儿,皇帝下了告示,告示上说蝗灾不会波及郢城……这可如何是好?不会涉及郢城,咱们的粟米岂不连成本都收不回……”何劲天天守在铺子里,盼着粟米涨价,眼见涨了两万,可安民告示一出,粟米开始大跌。

    何劲眼见赚钱无望,急匆匆的回了宅子。

    平乐这次倒没饮茶,她在赏花……

    见平乐还是这么悠闲,何劲实在不知是自己太过紧张,还是这小儿非人也。

    “阿劲勿急,回铺子守着便是……”平乐悠悠的道。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任皇帝,出了事首先想到的都是辟谣,而不是想方设法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为了安抚民心,皇帝当然会告示安民。

    只是这民不是几句话便能安的。该发生的总会发生,皇帝根本无法控制蝗虫的翅膀。同样的,他也无法靠几句话便让人填饱肚子。

    何劲垂头丧气的走了。也不知道他还是不是相信平乐的一万石赚三万石的豪言壮语。

    午后,平乐迎来了搬来此处后的第一位客人。

    何劲将从淮阳跟来的人分成几拔,有在铺子帮忙的,还有留在家里看家护院的。吃过晌午饭,有护院来禀。

    “郎君,殷五公子来了。”“请。”

    殷裔的到来对平乐来说无疑是蓬荜增辉,她因为在路上赶出了那几个欺负阿映的人,以至一路跟随她的人有些怨念,他们虽然不至于背离她,可待她再无淮阳时的仰慕,可在他们心中,殷裔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嫡仙般的存在,殷裔竟然亲自登门,可见这楚齐确实有几分本领。

    殷裔依旧一副万事下品,唯他清高的云淡风清模样,见到平乐,浅浅一笑,不用平乐引路,自顾自进了院子,平乐尖殷裔身后摸摸鼻子,觉得殷裔这人真真自来熟的很。

    她浅笑的跟上。

    平乐在院中桃树下接待了殷裔。两张小张,一壶香茗……殷裔品茶的姿势很飘逸,一手执杯,尾指微微勾起,他今天穿了件天青色千丝锦漂染,下摆绣着祥云的长衫,乌发用一根墨玉簪挽就,一垂首间,几丝发顺着耳边滑下。

    青衣,墨发,玉肤,雪颜……

    平乐觉得自己的心跳有些快。

    她有些掩饰的端起茶,眼观鼻,鼻观心的开口问道:“郎君亲自来,可是有事吩咐楚齐?”

    殷裔放下茶不,似笑非笑的窥向平乐。“怎么?无事便不能来看小儿吗?”最后的语调微微上扬,听在平乐耳中,便向六月急雨满池莲齐绽,让人不由自主的觉得不妥,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妥。

    “郎君说的哪里话,郎君能来,楚齐很高兴。”

    “小儿为何高兴?”殷裔似乎没听出平乐说的只是场面话,竟然追问道。

    平乐表情一怔,有些瞠目结舌,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觉得最近殷裔似乎变的和以前有些不同了,明明还是他,却又不是他。

    就像刚刚那句话,凭殷裔的见识,怎会不知只是句客套话。可他却真的就坡下炉的问她为何高兴。真真的难答啊。

    “郎君美名天下传,楚齐只有仰慕的份。从未想过有一天郎君可以亲临寒舍,自然高兴。”

    “小儿此话虚也……”

    “……郎君想听什么?”

    “说你想我……”就在平乐蹙眉之时,殷裔坏坏的接着道:“想我吩咐你做第三件事……”

    平乐的心这才缓缓放下。

    她觉得自己决定与殷裔保持距离是个很明智的决定。如果跟在他身边,她早晚被他这恶趣味的断句方式吓死。

    “郎君请吩咐。”既然是为正事来,平乐收起了脸上的随意。

    殷裔的脸上也露出几分凝重。

    “小儿,你卜地动,治瘟疫,杀敌奸,件件都是常人所不能为,不敢为之事。我身边幕僚无数,却没有一个可以与小儿这般遇事果断,杀伐狠绝。该出手时绝不手软,该了断时便了断,绝不拖泥带水。小儿……如果殷氏与朝廷让你选一个,你做何取舍?”最后一句话出口,殷裔直直盯着平乐,如果眼神可以看穿一个人,平乐觉得自己的灵魂仿佛都被殷裔看透。

    平乐深吸一口气,她曾听过一些谣言。说殷氏势大,隐隐暗指殷氏有改朝换代的雄厚背景与实力。

    只是她没想到殷裔便这么直接的问她?

    他什么意思?殷氏要与朝廷撕破脸面了吗?还是这只是一个试探?抑或……他在怀疑她。

    “郎君,楚齐之所以来到晋国,便是因为楚国连年内乱民不聊生,郎君问我取舍,我只取民,就像楚齐甘愿冒着性命危险留在淮阳疫地,宁愿自己背负三万石粟米的巨债,也要给百姓一条生路。郎君,请恕楚齐不能仅忠于殷氏……”

    平乐干巴巴的说完,有些内疚,又有些忐忑的看向殷裔……

    ***

    各方帅哥要陆续登场了,亲,收藏下下呗,看在帅哥的份上。

 【第五三章】一夜富贵

    【第五三章】一夜富贵

    平乐干巴巴的说完,有些内疚,又有些忐忑的看向殷裔……

    她以为会在殷裔眼中看到愠意,看到失望,或看到厌恶嘲讽,诸如一切负面的情绪……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他还是那么闲适的看着她,仿佛她刚才说的只是今天天气不错之类无伤大雅的话语。

    平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呐呐的道:“郎君。”

    “小儿坦荡,乃真性情,我很欢喜。”

    他说他很欢喜,平乐的心前一刻还飘满在空中,下一刻己安然落地,真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鸣。“郎君。”平乐再唤,声音中不知不觉间带了一丝撒娇的味道,平乐没发现,殷裔的眼睛却突然间亮了。

    小儿,他午夜梦醒总会忆起的小儿。

    现在小儿便在他面前,虽然依旧着男装,虽然他依旧看不清她的脸,可她就在他面前,而且对他语出娇憨,这一刻,殷裔的心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小儿的话并不出他的意料,甚至在情理之中。

    不管这小儿如果逞凶斗狠,可本性难移,她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才是最可贵之处。

    如果她刚刚信誓旦旦的回他必不负殷氏。或直言两不相帮,他都会失望的。因为她缺少迎难而上的勇气,那样的她,与普通人何异。

    可她答,不能仅忠于殷氏。一个‘仅’字,己让他喜上眉梢。

    他看中的小儿,果然不俗也。

    “我殷氏并无争雄的野心,却也要防备着有心人的暗算。小儿,你即不愿生灵涂炭,便时常对我耳提命面一番吧。”

    见殷裔说的诚恳,即无怒意亦无浮夸。平乐应下:“是。”

    随后殷裔又问了关于蝗灾的看法,平乐便将自己打算将粟米囤积到缺粮时再出售,定获利颇丰。殷裔只是笑,眼底分明闪过‘小儿真狡猾’的字眼。

    “郎君莫笑,楚齐这院子还是租来的呢。还有那铺子,租金都欠着呢,还有这些跟着楚齐从淮阳来此的护卫,伙计们,楚齐这个家可不好当,能赚银子,楚齐自然无所不用其及的赚了。”平乐似直似假的抱怨。

    殷裔浅笑出声。

    他觉得这小儿当真有趣,明明一幅奸商的嘴脸,他非但不觉厌恶,还觉得有几分可爱。殷裔离开时心情似乎不错,虽然平乐不知自己何时愉悦了他……

    自从殷裔亲自拜访过平乐以后,院中的护院明显对她恭敬许多。

    这让平乐不由得感叹世风日下……不管如何,总算是对自己有利。只是到离开时,殷裔也没有说所谓的第三件事是什么?

    或许是忘记了,或许是觉得她不能胜任,所以干脆提也不提。

    他不提,平乐便佯装不知。这之后的几日,平乐在家闭门谢客,有不少殷氏幕僚听说殷裔亲自来拜访,都慕名而来。

    无非是想看看这楚国小儿有什么了不得,才离开几天殷五便亲自登门拜访。也有的想打打秋风,看能不能从这楚国小儿口中套出些什么,以娱自家郎君。

    却都吃了个闭门羹。

    私下便有人传楚国楚齐恃宠而骄。

    平乐听后只是淡淡一笑,恃宠而骄?这算是褒义词,而且是前世她想都不敢想的美好夙愿。

    这几日,被告示压下的蝗灾消息再次扑天盖地的席卷而来,紧跟而来的是哄抢,抢用的,抢吃的,抢穿的,仿佛蝗虫过境后不仅粮食被啃光,连丝娟树木也随着一起被毁。

    然后坏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

    英城,曲城,汾阳,濮阳……甚至是离郢城百里一处叫梧桐县的地方,都传来蝗虫过境的消息,一时间,郢城一派风雨欲来之势。

    一个月间,毓帝连下三道安民告示。可最终还是没能挽回郢城因蝗灾而至的动荡。

    《晋国治》载:

    毓帝五年,蝗灾肆虐。远至及远淮阳之地,近至百里梧桐小县皆无幸免。

    ……

    一时间,全国各地要粮的折子雪花般的飞进了晋皇宫。皇帝招群臣议事,最终决定,粮先拔给各地驻军,消息传出,一时间群情激愤。

    有幕僚为皇帝出谋,令各地氏族捐粮,响应者寥寥……

    不过十几天,粮价己涨了五倍不止,何劲己按照平乐的命令开始少量售粮,按平乐所说,财不外露,这粮也如是,如果一下拿出太多,难保被人惦记,一次拿出少量,细水长流,这才是升财之道。何劲笑呵呵的点头,最近他数银箔数到手软,不管平乐吩咐什么都会乐呵呵的接受。

    他现在看这小儿越看越像财神爷。

    经此一灾,有些小的氏族由于存粮不多,不得不依附大的氏族。

    如濮阳殷氏,便是人竞相投奔的对象,何劲说,殷氏己数次催殷裔回转,殷裔概不理会,依旧悠闲的住在郢城别院,与平乐一样闭门谢客。

    粮荒如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

    朝廷顾得了驻军,便顾不了平民,郢城还好些,毕竟是天子脚下,有几家粮店始终开门售粮,平乐便是其中的一家。据闻别的城镇,粮店早己关门歇业,城门盘查严格,许出不许进。

    一万石粮食除了留下一百石自用外,很快售尽。何劲看着手中的帐薄,眼睛简直要瞪出来……竟然卖了这么多银两,别说买宅子付租金了,便是把店铺盘下来也不是问题。

    平乐却摇摇头,她选的两处店铺位置并不适合长久做生意,一来是租金虚高。二来,那处领着高官府邸的店铺,出入经过的都是些官宦随从,粮灾的时候他们自然舍得出银两买救命粮,可平常时候,他们却不会过多关照一间随处可见的铺子,便因为铺子与官家府邸靠的近些,租金便水涨船高,至于那门离城门近的铺子,优点是人流多,缺点同样是人流多,人流太多,却是看的多买的少,做普通生意,更是得不偿失。

    这两间铺子只是应急,平乐心中己经计划好新铺子的位置。

    见平乐态度坚决,何劲难掩失望的按照平乐的吩咐退了铺子,然后开始在宅子里数银子盼安定。

    ***

    求收~~~

 【第五四章】牢狱之灾

    【第五四章】牢狱之灾

    只有平乐知道,这场粮荒要历时数月,直到第二年春粮下来才算真正的度过危机,倒不是晋国的粮库存粮真的这般少,而是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官官相护让这场本可遏制的危机演变成真正的灾难。

    大家都怕自家的粮不够吃,从而用尽全力多屯些。将领们怕自己手下的士兵因饿肚子引起兵变,因而吃一石要十石,一家两家……再多的粮也不经这样消耗。

    毓帝高居殿堂之上,他的应对措施并无大错。

    先是发告示辟谣;然后是号召氏族接济平民;最后开仓放粮;只是到真的打开粮仓之时才发现,存粮己少了十之*。

    官员们当然不敢将真正的消息据实以报,所以上的折子一律是民心安定,百姓富足。以至最后晋国因此次粮荒丧命近十万人,几乎动摇晋国根本。

    这些都是前世平乐在粮荒过后听人说起的。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天灾,而是*。

    灾荒闹的再严重,那些大的氏族也安全无虞,灾难过后,那些平民的走投无路便被当成笑话说起,前世平乐听后也只是淡淡一笑,觉得人有贱有贵,自然也有卑贱的死法和尊严的死法,那些被饿死的人,便该卑贱的死去。

    那时她觉得自己好歹是大家女郎,定会有一个适应自己的尊严的死法,像是慢慢老去,最后牌位被立在祠堂里被后世瞻仰,永供香火……

    可事与愿违,她死的才是最最卑贱,低贱到尘埃里。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死,才能理解在生死面前,本就没有尊卑,任何人都有活在世上的权利,所以她倾尽全力,哪怕将自己置身险境,也尽力挽救那些或许命中注定早夭的人。

    上次淮阳疫症时她可以出面。因为天高皇帝远,即使她做了什么,也大可寻个名目掩饰,可这是在郢城,在天子脚下。

    她一个假借楚人身份的女郎,能做的实在太少了。

    世上相信她的人或许真的只有一个殷裔,想再寻一个,简直是痴人说梦。

    最近下了几场小雨,带来了几丝凉意,不知不觉,己经初秋,她己差我去打探平氏的下落,只说想寻当初与她有些情谊的平氏嫡子。希望像上一世般,平氏可以安然躲过。

    就在平乐悠闲的望着院角那株桂花,想着是否采些来做糕时,何劲匆匆而来。

    他现在进平乐的院子和进自己院子一般无二,平乐庆幸自己没因为闲适便卸掉易容。“阿劲,何事如此慌张?”

    “楚国小儿,不好了,某刚接到消息,官府己经派人封了几家粮铺,不知到底出了何事?我们要不要去殷氏避避风头……”一大草何劲的房门便被敲响,管事的告诉他一早便有大批官差陆续查封了几家粮铺,何劲便担心那些官差会不会找上自家铺子。

    竟然己经到了这般穷途末路了么?

    平乐有些吃惊,查封粮铺,迁怒旁人这等事,发生的时间与前世不同。她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年前才发生的。她记得十五元宵节时,仆妇怜女将探听到的外面消息告诉她。按消息传送的时候,传到英城姬氏别院,大概需要半月时间……可此时才初秋。

    虽有些惊诧,可平乐还是很快安定下来。

    “不用,我们的铺子早己关门大吉,官府此时查铺抓人也只是恼怒那些商人太过唯利是图,我们抽身及时,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自然也不用寻求殷氏庇佑。”何劲虽然不明白这楚国小儿为何一幅与自家郎君桥归桥,路归路的架式。

    可他高高提起的心还是缓缓安定下来。

    这楚国不儿自相遇后,不管说什么做什么,还没有出错的时候。信他,不会错。

    何劲很放心的回自己的院里继续数银子度日去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当晚,便有官差砸开了大门……

    ***

    殷裔接到消息时己是子时,他匆匆起身,马上召集幕僚,那些幕僚平日里一个个能说会道,死马恨不得说死,可真遇到事情,一个个却没了主意。最后,竟然劝殷裔以静制动。

    直白些的说,便是什么都不做。

    殷裔挥手将诸人屏退,眼底深处缓缓升腾起血色暗光。

    他惦记的小儿出了事,他怎能无动于衷……找那些幕僚商议,只是做给有些人看的,而他,早己在第一时间部署了一切。

    小儿,且等他。

    来擒平乐的官差足有百人,砸开门,开口便要找楚人楚齐。

    何劲上前相询,被人用剑推搡开来,何劲登时急了,便要抽剑砍人。平乐赶忙上前按住何劲的手,不管如何,如果何劲真的动了手,便是授人以柄。

    何劲心里也明白此时不是逞强之时,强压下怒意。

    那些官差也不费话,问清平乐的身份,押上她便走,何劲再次上前,郎君即吩咐他护这小儿周全,不管这小儿去哪,他都舍命相陪。

    平乐哪里会答应。这又不是什么好事,还赶趟着去。

    “阿劲,你去找郎君。”平乐想方法想把何劲支走,她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奢望殷裔会在第一时间救她,她只是想为何劲找一个庇佑之所,不管为了什么擒她,抽丝剥茧的,何劲总是难逃牵扯……平乐相信,只要殷裔愿望,定能护何劲周全。

    平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何劲待她一分真,她还何劲十分情。

    谁想到万事听命的何劲这时竟然眉头一梗。

    “不,郎君吩咐我需用命护小儿周全,小儿即身陷囹圄,某岂能置身事外。某是楚齐的随从,愿随楚齐一同被擒。”

    见何劲一幅势不相让的姿态,官差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上头只吩咐抓这楚人一人,可多拿个人也不算什么大事,而且看这人还是个剑士,能不惹,还是不惹的人。

    最终,官差点头,命人将何劲一同绑了押走……

    ***

    抱歉,更新晚了。

    不过偶还是很讲信用的,说不断更就不断更。如果亲们觉得尚能入眼,拜托收藏一个呗。谢谢。

 【第五五章】循循善诱

    【第五五章】循循善诱

    官差从大门离开之时,后院角门打开,有个小厮打扮的人扬长而去……

    夜深沉。

    平乐以为自己一定是被牵连了,或许是官员们觉得人抓的少不足以平毓帝怒意,便将所以开粮仓的人全部抓了了事。这种事情以往也有发生,等时间一久,没人再在意,花些银箔也就出来了。

    可平乐没想到,官差并没有把她押往城外典狱司,而是直接进了内城外的一处院子,自进了院子,平乐的眼睛便被蒙上,她觉得被推搡着七拐八拐,最后的方向是向下,最最足了一柱得向下的石阶,平乐终于听到一阵哗啦的铁索声音。

    突然间,蒙眼的黑布被扯去,突如其来的光线让平乐眼睛一阵刺痛,她赶忙闭上眼睛,适应了好久才敢睁开四下看去。

    这是间石室,无窗,只有身后一扇厚重的石门。四周墙壁都是脏呼呼的,上面挂着各种刑具,有的刑具上还挂着血肉似的东西。血色沾染上墙壁,让那被污了不知多久的墙壁染上了一抹丽色,更彰显出石室的阴森。

    离平乐两步远的墙角摆着一张小案,案边有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正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平乐,见平乐目光扫向他,那人露出阴冷的笑。

    “你便是那楚国小儿?卜出淮阳地动的那个楚国小儿?”那人的声音有些嘶哑,仿佛破旧的风霜,听在耳中,只觉得周身暖意尽去。

    平乐的身子僵了僵,最终还是镇定的点头。

    “你这小儿满口胡言,你年纪还未到弱冠,黄口小儿一个,便敢扬言能卜出地动。你既然来了这里,如果不口吐实言,小心性命不保。”那人威胁道,似乎很乐意看着平乐的脸转成惨白,唇角的冷笑更甚。

    “大人何意?楚齐不明白?”

    平乐以为是因为粮铺之事被拘,不想竟然是过问她淮阳之事?

    这事与朝廷有什么相干?

    即使要追究,应该也是嘉奖啊,毕竟她救人为实。为何这人竟然话中有话的逼问她。

    那人见平乐神情虽有惶恐,却并没被这里吓破胆,冷冷一哼,听到平乐反问,更是满心怒意。

    他自从建造这所地下监牢,但凡进来过的,没有一个不被吓破胆,尤其墙上挂着这些血淋淋的刑具,可威慑力量十足,有的人才看到,还没等用刑,便乖乖竹筒倒豆子,想要他招什么他便招什么。

    就算骨头硬些的,也挨不过三两日。

    这楚国小儿生的这般瘦弱,不想倒是个硬骨头。

    进了他郢城地牢,再硬的骨头,他也有办法给敲软,想着顶头上司的吩咐,那人看平乐的眼神不由得透出杀意。

    “不明白?你一个楚国小儿有什么本事卜出地动?那卜卦不过是个幌子,背后的幕后黑手便是殷氏……据传殷氏早有不臣之心,这几年更是在濮阳招兵买马,那殷氏是不是收买了你,从而为殷氏造势?什么楚氏小儿擅卜?无稽之谈,一切都是殷氏的毒计。

    他们妄图趁着地动之机混水摸鱼,意欲放进楚国奸细,以期合谋颠覆朝廷……是也不是?”

    听完这人一大篇话,平乐简直要拍手称赞。

    这人不去写话本子真是浪费了。好一出舍身取义,毒辣阴险,割肉喂鹰,九曲十八弯的侵略大戏啊。

    平乐也终于听出了点味道。原来,擒她来的目的竟然是……

    见平乐半晌无语,那人似乎觉平乐被他一席话唬住,不由得成就感大升。晋人本就对楚人诸多诋毁,觉得楚国人皆无胆无种,看来这楚国小儿也只是有幅空架子,其实是锈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那人不由得循循善诱道:“阿齐且放心,你若如实招供,本官定保你周全……你若担心那黑心殷氏报复,本官可以送你一笔银两,让你寻个地方隐姓埋名。”

    想明白其中缘由,平乐不由得自嘲一笑。

    她己下定决心与殷裔分道扬镳,不想竟然因为殷氏身陷囹圄。而且这地方一看便是进来易出去难之所。保她周全?给她银两?

    就算是前世,她也不会相信这种看似美好的许诺,更何况己经经历过这许多事的现在。

    “楚齐不明白大人何意?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