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荣耀-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一个转身,出兵保宁。然后南下与东路明军会师。要是保宁一失,吴友仁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邹兴和戴寿在担心成都有失的情况下,也在担心重庆的少主。成都一失,地处山区的重庆就会陷入缺粮的境地,但是率兵回去驰援成都,夔州又怎么办?几路援军与莫仁寿部合在一起与东路明军对敌都打得十分吃力,要是援军全部抽走,莫仁寿能顶住多久?一旦夔州有失,重庆就危在旦夕。虽然平日里他们俩没少为自己谋利,但是到了紧急关头,他们依然念及先主明玉珍的恩情。不能弃他的嫡子于不顾。

吴友仁第二日便向莫仁寿告辞,率所部火速回援保宁。而戴寿和邹兴却在为谁留下来发生争持。他们俩都知道,去成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留在夔州绝对是九死一生。最后戴寿拗不过邹兴,留下三千精兵,自率一万兵马回援成都。

过了两日,翟塘关的南北城寨被轰得七零八落,江上的铁索也因为岸边的石柱被击毁,全部断落江中。

“思本,你来看看这东西。”朱亮祖将一块木板递给了李文忠。

李文忠细细一看,上面书着某月某日明军攻取德阳。

“朱将军,难道傅将军在西边得手了?”李文忠惊喜地问道,他早就对朱亮祖这些日子来慢慢吞吞地攻势产生了疑惑,现在他对明军作战方式的理解,枢密院参军总署的那帮人不会傻到只让一路明军西征伐蜀。现在巴蜀的北边也是大明的地盘,最好的战略就是东边牵制,北边奇兵南下,或沿江直趋重庆,或西入成都,动其根本。

“是的。”傅友德、徐达会分兵南下这一战略枢密院参军总署只告知了朱亮祖一人,但是他相信,凭借李文忠的聪明,应该猜到这些。

“朱将军,该是我们总攻的时候了,末将愿为前锋。”李文忠略一思量便建言道,既然自己这方都能从“漏网”顺江而下的木板知道西边的动静,夏军也应该早就知道了,这个时候他们不仅士气大落,而且肯定会分兵西援,加上明军这几日用火药和钢铁进行“土木工程”,翟塘关固如金汤的防御已经被摧毁大半,该是趁机下手的好时机了。

“明日总攻,思本,你率第十六师为主攻,全力攻击南城寨,第二十师攻取羊角山,第二十二师长江第一舰队一部取墨叶渡夏军水寨。那两艘火炮战舰和刚抵达的甲三百五十六重炮团归你指挥。”

七月二十一日清晨。江面的浓雾刚刚散去,只见翟塘关两岸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红色,数万明军开始整队,而江面上的战船也开始划动船桨,并在民夫的拉动下,缓缓地向前行驶。

由于地势狭窄,第十六师无法完全展开,而是以纵队形势向南城寨缓缓推进。

不到一个时辰,两艘火炮战舰到位,离南城寨不到三百米的地方下锚,并用绳索固定,而且它们抢占了上游顺风顺水的有利位置,甲三百五十六重炮团先是用船只运送至离南城寨不到两里的地方,然后靠肩扛人抬,将十门两千多斤的野战重炮和两门一千多斤重的臼炮抬到早就勘探好的炮兵阵地,忙碌了近半个时辰,终于全部布置完毕。

看到城下站得整整齐齐的明军步兵,还有他们身后忙碌的炮兵,莫仁寿和邹兴看了一会不由叹息道:“明军治军森严,兵器犀利,诚不欺我,能败在他们手里,我等还有何话可说?”

突然间,刚才还频繁响起的号子声、传令声一下子全消失了,南城寨一下子变得无比的寂静,只有奔流不息的江水还在哗哗作响。

莫仁寿和邹兴眼睛一眯,异口同声地说道:“开始了!”

首先开炮的是两艘火炮战舰,炮声撕裂着江面上的空气,一发又一发的炮弹呼啸而出,向南城寨飞来。由于是总攻,舰炮和重炮都不再吝啬了,全部换上了囤积多日却数量不是很多的开花炮弹。

十二斤重的爆炸弹准确地落在了南城寨里,轰得一声便炸开了,旁边措不及防的夏军军士顿时被炸得血肉横飞。而重炮团也同时开火,十几发炮弹准确地落在了目标位置上。炮兵指挥官早就将南城寨摸得一清二楚,也做好了火力配置图,重炮团和火炮战舰只需按照命令逐区覆盖射击就是了。

第一轮炮击下去,南城寨便笼罩烟雾之中,空中乱飞的碎石许久才噼里啪啦地落下,其中不少还带着红色血迹,也有一些残肢跟着跌落在地上。

莫仁寿和邹兴的脸色苍白,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明军的火药和钢铁究竟犀利到了何种程度,难怪武昌城、元大都城那么坚固的雄城在明军面前都是应声而落。南城寨由于地势问题,修得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它位置重要,夏军集中了大约四千兵马在里面,而且由于横江铁索飞板已经废掉了,上面的守军也尽数撤到南城寨,兵力一下子增加到五千,他们原本是绝对有信心坚守一段时间。但是刚才一轮的炮击却严重地动摇了他们的信心。

由于兵力过于集中在这么一个小区域,数十发开花炮弹几乎都打了个大满贯,城墙上,寨子里,到处看到黑色的大坑和横七竖八的尸体伤员。

没等莫仁寿和邹兴做出调整,第二轮炮击又开始了。此时,北岸和墨叶渡也响起了炮声,只是比起这里来声势要小很多,明军对夏军北岸和水寨的进攻也如期展开了。

足足十轮,让人喘不过气的炮击终于告一段落,莫仁寿从一处废墟中走出来,发现自己几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到处都是坑,到处都是断木碎石,到处都是尸体和伤员。幸存下来的夏军将士的脸上都是灰扑扑的,但是从他们的眼睛里,莫仁寿可以看到一种绝望。

走了一段路,莫仁寿看到几位将士正围在那里,他走了过去,发现刚才为了躲避炮击跑散的邹兴躺在一堆碎石上。他的眼睛无力而空洞地看着天空,胸口上有一大血迹,露出了小半截铁片。莫仁寿知道这爆炸时乱飞的碎铁片是最危险的,曾经有一块从他的鼻子尖飞啸而过,将旁边一位亲兵的半边脑袋削去了。

莫仁寿伸手在邹兴早无气息的脸上一抹,将他的眼睛合上,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城墙走去。

明军已经将南城寨围得水泄不通,数十个云梯开始往城墙上搭,回过神来的夏军赶紧冲上去,用弓箭和滚石进行还击。可是他们刚一冒头,一排子弹打过来,又让他们缩了回去。而时不时的有冒着烟的铁疙瘩被扔了上来,轰得一声又扫倒一片。

但是夏军还是很顽强,他们躲在跺墙后面,用长枪将刚爬上来的明军捅下去,或者拼命地往下丢火把和冒着生命危险往下射箭,用血肉之躯挡住明军的进攻。

半个时辰过去,明军伤亡了数百人,但是进展却非常缓慢,一直没有占据城墙上的一个立足点,而且南城寨的城门修在山路上,它展示给明军的全是城墙,如同一个乌龟壳让人无从下嘴。

李文忠立即下令转换战术,两艘停止炮击的火炮战舰立即起锚,向岸边驶来,然后在岸边明军的接应下靠了岸。南城寨紧靠着江边修建,而且修得也不高,战舰一靠过来,当即与城墙齐高,而且相隔不到十几米。

莫仁寿当即明白明军的用意,连忙招呼手下的将士往江边聚集,可是四处都有明军的进攻,夏军完全被黏住了,加上刚才一轮炮击,它的有生力量被消耗过半,已经没有预备队了。

战舰船舷当即响起一排火枪声,接着数十块长木板被架在船舷和城墙之间,数百挥舞着水兵刀,手持短铳的水兵从木板上向城墙上冲去。上百迎上来的夏军被一排短铳打得东倒西歪,空出一大块。数百上了城墙的水兵迅速占据一段城墙,接应城下的步兵上来。

随着步兵越来越多,明军控制的城墙也越来越长,并开始向城内进军。一个多时辰后,南城寨飘起了浴火凤凰的大明陆军旗,在一片欢呼声中,南城寨被攻陷,莫仁寿却躺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听着那响彻天地的呼声,最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七月二十六日,朱亮祖率水陆大军进至铜锣峡,距重庆不过二十里。夏国后主明升大惧,右丞相刘仁劝其逃往成都,彭太后阻止道:“现势已至此,成都也旦夕可落,有何处可逃?”于是明升遣使求降,二十八日,朱亮祖率军进驻朝天门,接受了明升的投降。

八月初十,刚赶至成都不久的戴寿得知明升已降,失声痛哭,最后也举城投降。八月二十九日,负隅顽抗的吴友仁在保宁城陷时自杀,巴蜀之地迅速平定。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百二十五章 陈孝闵一

第二百二十五章  陈孝闵一

被刘浩然谓之为用牛刀杀鸡的伐蜀战争迅速结束。刘浩然也很快地做出了善后安置。明升被封为归义侯,与其母彭太后迁居南京,降臣刘仁、戴寿也一并随行,先安置在国史馆和资政院。

随后,在越陈立下灭国之功的蓝玉获得擢升,授陆军上将衔,被任命为成都卫戍区大都督,伐蜀功绩卓著的李文忠授陆军中将衔,被任命为成都卫戍区同知大都督,汤和擢升授中将衔,依然留在安南省镇守,傅友德、徐达、朱亮祖暂时没有擢升军衔,不过被再一次授予金龙勋章,也算是荣耀一时。

成都卫戍区此后的任务首先是安定新设的四川省,做好向云南进军的准备,在完成消灭云南残元任务后它还要承担向西藏、缅甸地区进军的任务,可以说是任务艰巨。而蓝玉在越陈已经历练出来了,虽然他背上了“灭户将军”的恶名,但是他对于如何消灭异族势力很有心得和手段,轻重缓急拿捏得都到火候了,因此刘浩然也将西南方面的重任交给他。

九月初五。当刘浩然刚送蓝玉去成都上任便接到一个让他万分高兴的消息,陈孝闵所率的终于从欧洲回来了。

经过两天休息,身穿大明海军大校军服的陈孝闵向刘浩然、内阁五位大学士、海军部尚书俞廷玉、枢密院军政司录事总长刘存孝、外务部尚书杨宪汇报这三年多的行程。

当年陈孝闵趁着明历四年最后一期的西北风行驶到了马六甲,然后按照外务部、海军部从阿拉伯、印度、阿比西尼亚船长手里收集的和大明商船船长勘探的海图一路前行,先抵达锡兰岛,在那里细细考察了一番,接着沿着印度半岛前行,勘探了一番这里的海岸线和航线情况,最后调头向西南,于明历四年八月抵达阿比西尼亚。在这里,陈孝闵与教皇使团分手,他们按照原路从陆地先回去,而陈孝闵则一头向南扎去。

越往南,情况越是模糊,从马六甲到阿比西尼亚,好歹还有不少情况可以参照,向南则很少有船只过来,连阿比西尼亚的商船也只是到莫诺莫塔帕王国(今东非莫桑比克),再南就多是传说了。

陈孝闵带着船队赶到了莫诺莫塔帕王国的最大港口苏法拉,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前往其首都布韦(即石头城),拜访了国王挈帕塔二世。这位拥有九位王后,数千位嫔妃和女奴的国王在其国内拥有无上的权力,他是王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全国臣民的生杀予夺大权。挈帕塔二世和他的前辈们已经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行政和组织机构,包括精锐的国王特别卫队和类似大明内政巡检的警察机构。王国的一切皆属于国王,臣民的一切财物都被认为是国王贷予的,国王有权随时收回。

而且这位挈帕塔二世秉承着其王室的传统。生活十分神秘,大部分时间深居宫中,就算偶尔出行也是将道路清理一空,其臣民想见到他就如同想见到神灵一般。不过由于陈孝闵代表着遥远古老的东方大国,又在苏法拉地区与一股由阿拉伯人、当地土著人组成的海盗交火,展示了强劲的实力,因此获得者这位国王的额外“开恩”,给予亲切接见。

陈孝闵向挈帕塔二世和其九位王后献上了精美的瓷器、丝绸、棉布、首饰、珍宝等物品。陈孝闵除了向挈帕塔二世示好之外,还极力巴结拉拢其九位王后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九位王后拥有决定王位继承人的权力,而且日常时从各方面干涉到朝政。

挈帕塔二世和其王后对陈孝闵献上的非常满意,而且他也想拉拢一支外来势力对抗北方桑给巴尔岛波斯和阿拉伯人越来越强势的威胁。

“孝闵,你是说波斯和大食人已经深入到那里了?”刘浩然听了陈孝闵的介绍,想了半天,结合自己此前的地理知识,估计莫诺莫塔帕王国应该在东非的中部,加上中间还有一个桑给巴尔岛,应该是偏南地区。他能够理解,阿比西尼亚应该是另一个世界的埃塞俄比亚,再往南他就有点糊涂。不过据陈孝闵一路南行所获得的情况来看,在阿比西尼亚以南东非沿海地区。重视经商的阿拉伯人已经建立起一些港口城市,一直延续到莫诺莫塔帕王国,所以他更加搞不懂这些地区究竟是哪里。

不过大明现在与阿拉伯、阿比西尼亚商贸往来甚密,通过他们的水手知道,在阿比西尼亚以南的东非地区有阿拉伯人建立的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基尔瓦(即今坦桑尼亚的基卢瓦与基西瓦)等港口城市,控制着金、银、珍珠、香料等物资的出产。

“是的陛下,根据当地人的传说,波斯人在数百年前就航海到了东非,自称设拉子人,而大食人后来居上,幔八萨、基尔瓦和桑给巴尔岛是其重要的中转港口。他们不仅控制着当地丰富的金、银等矿产,还有如桑给巴尔岛出产的丁香等香料。此外臣与当地的海盗交过手,根据俘获的俘虏交待,大食人还在从事着贩卖当地土著人的勾当。”

“大食人用物品向当地土著首领购买青壮,或者是挑起他们之间的战争,趁机收购战俘,然后转运至港口,再运至大食等地向四处贩卖。据俘虏交待,光桑给巴尔岛每年会运进2~3万土著人。大食人通过虐待等手段淘汰这些土著人中的老弱病残,挑选精壮的土著再转运贩卖。”

听完陈孝闵的介绍,在座的几位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露出不忍之色,此前有大食人运着黑不溜秋的“昆仑奴”前来大明贩卖,由于路途遥远,数量不是很多,加上大明对这类“商品”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后来也便绝迹了,想不到大食人在遥远的西洋居然将这种生意做得如此红火。

刘浩然心里不由沉思了,以前学历史只知道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这些兴起的航海国家才干这种万恶的贩奴行当。想不到阿拉伯人却是急先锋,老早就操持着这个行当来了。看来商人逐利,在没有什么约束下什么罪恶都干得出来。

“这个事情我们暂且不提,孝闵,你先说说当地的物产和大食人的实力。”刘浩然开口道,做为一个穿越者,他对贩奴有一种天生的厌恶,再说了,黑奴在大明不会有什么市场,就算国内急需劳动力,大明也只会就近去南海、甚至日本去抓,跑到遥远的东非去抓黑不溜秋(不是种族歧视,呵呵)奴隶回来,有那工夫,还不如多贩几船物品到西洋去。所以刘浩然更关心东非的物产和现在占据这一地的大食势力。

“回禀陛下,臣为了避免与当地大食发生冲突,影响前往欧巴罗的使命,所以避幔八萨、基尔瓦和桑给巴尔岛而不入,只是通过间接途径了解到这些地方。幔八萨是建在离海岸不远的一个岛上,其正好位于南北要道上,又背靠着大片肥沃的陆地,物产有黄金、象牙、毛皮和木材;往南便是桑给巴尔岛,最出名的是丁香香料。极其丰富;再往南是基尔瓦港,它位于一个河口处,还包括附近的几个岛,物产有金银、珍珠、象牙。据说在三四百年,波斯人在基尔瓦建立了一个国家,名为僧诋国,后来败落了,被大食取而代之,波斯人大部分已经同化在当地土著人之中,分为数个部落而已。”

“大食人多出自阿曼和也门,听说他们与西部大食在教义上多有纷争。因此便全力在东部发展,不过他们多以家族势力或几家联盟的形式在经营着海外贸易,每一家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北至波斯,东至天竺,南至基尔瓦,都有他们的船只在穿行,平日并不过多往来,只是在发生商贸或者遇上海盗时会互相携手,臣也听说过他们为了互相争利,各自暗斗的事情。”

听完陈孝闵的介绍,刘浩然觉得情况与自己知道的历史知识相符合。阿曼和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而且历史悠久,在默罕默德出世上千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来虽然被并入阿拉伯帝国,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的缘故,一直游离于已经迁移至叙利亚、两河流域的阿拉伯帝国中心地区。而且他们受阿拉伯帝国的压制,已经无法再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所以才会以家族或几家联盟的形势经商,这也与外务部都知司此前获得的情报一致。

“孝闵,你再说说那个莫诺莫塔帕王国。”

“是的陛下,莫诺莫塔帕王国最大的港口是苏法拉,物产是铁、黄金、象牙和铜,尤其是黄金和铁矿石。臣在当地细细了解过,莫诺莫塔帕王国控制着好几个金矿和产金区,每年的黄金出口数以百斤计;而其出产的铁矿石品质非常好,臣让随船的工匠官看过,比天竺、南海出产的都要好,现在被大食人控制着,运往天竺、大食等地高价出售,据闻大马士革刀就采用此矿石打造。”

刘浩然不由点点头,真是出产丰富啊,黄金、白银、象牙、皮毛、丁香,可都是大明需要的物品啊,而且那里既然已经“开化”也可以成为大明瓷器、丝绸、棉布等物品的倾销地。开始的时候,刘浩然以为非洲做不了什么生意,他一直以为那里还是土著人众多的“荒蛮之地”。大明的物产再好也没有办法倾销。现在才知道,原来那里已经是文明之地,有国家、王室、贵族等等,要不然大食人跑到那里去干什么。如此说来,这里可以发展成为一条获利丰厚的新航线。

“孝闵,你对我大明占据此地有何建言?”刘浩然开门见山地说道,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忌讳的,大明建立庞大的海军不是用来搞排场和检阅用的,而是为大明谋取更多的利益,这在大明上下已经达成共识。

“回禀陛下,臣以为,东非此地我大明必须占据,一来这里可商贸获利丰厚,二来这是通往欧巴罗的必经之路。欲取东非,必先赶走大食人。臣根据航海所得各种情报,斗胆建言,先集中强大海军攻打阿曼和也门。”

“直捣黄龙?”刘浩然不由眼睛一亮,“为何要如此?”

“陛下,大食人虽然在东非势力强大,根深蒂固,可是多是各自为营,如果我们直取东非,他们说不得会联手,利用地利人和与我海军周旋,只怕到时我海军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我大明离东非远,大食离东非近,他们耗得起,我们耗不起,所以不如直取其老窝,先将其打服。此来可以造成对其最大的威胁,迫使其将海外诸多船只调回增援,我海军可于适当的地方给予集中伏击和歼灭,以一劳求永逸。”

“陛下,主要阿曼、也门主力船队被歼灭,其港口就是我大明海军囊中之物,我军可严密封锁,不准一板入海,迫使其退出东非。而我大明为避免狗急跳墙,可给其留出一条后路,在其完全退出东非势力之后,完全保证其在天竺、波斯的商贸正常和利益。”

刘浩然已经大致明白陈孝闵的建议所想表达的意思,不由连连点头。旁边的李善长微微皱眉道:“保证阿曼、也门大食人在天竺、波斯的利益,孝闵,这是为何?”

“回禀李相,天竺、波斯地域广袤,人口众多,我大明是无法将其独吞,不如将其放开,各做各的生意,我大明物产丰富,也不惧与阿曼、也门竞争;而阿曼、也门虽然失去东非,但是他们还要依靠转卖我大明物产至大食、埃及等地牟取巨利,与我大明彻底撕破脸皮弊大于利,所以只要有一个台阶下,他们也好顺势答应;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臣虽然是从天竺、阿曼、阿比西尼亚沿海岸线绕行而下,但是根据臣测量的海图和纬度推算,我大明船只可从锡兰直至东非,而且缩短了不小的航程。因此属下认为,东非更比天竺重要,在我大明通往欧巴罗、西非等广袤的海域,天竺、波斯可以绕过去,东非却绝绝绕不过去。”

听到这里,刘浩然不由抚掌大笑道:“孝闵建言甚善,枢密院、海军部,当以此建言为基础,好生筹划一番。”

看到自己属下出彩,获得皇帝陛下的赞誉,俞廷玉的一张老脸都乐开花了,坐在那里连连点头道:“回禀陛下,我海军部当竭力参赞此事。”

海军部当然只能参赞此事,因为行动策划、战舰调遣、战略部署等大权在枢密院手里。

一旁的冯国用也点头道:“此事对我大明来说是件获利甚丰的大事,我会让参军总署诸军司细细策划。只是由于此前北伐和漠北战事影响,海军建设一度停滞,而如果要远征也门、阿曼,其两地海外经商多年,海上力量雄厚,恐我海军现在的实力还不够。”

冯国用的话说到底就是想要钱,没有钱怎么造船造炮?

李善长、汪广洋、陈遇、周祯四位大学士互相看了一眼,最后李善长出头开口道:“启禀陛下,冯大人所言极是,只是未来三年我大明钱财度支已经做了统筹安排,而且现在巴蜀新入,也需要一大笔钱。所以内阁能够挤出一笔钱来,只是缺额可能会与冯大人、海军所需相差甚远。”

刘浩然知道李善长说的是实话,大明刚搞了一个五年计划,很大一部分的钱都投到里面去了,而且大明每年用于教育、基础建设、支援北方诸省的开支也很大,现在又刚收复四川省,也需要一笔钱去恢复当地生产,而且又还要准备对云南和南海进一步的攻略,这也需要钱。

沉吟一会,刘浩然当即决定道:“内阁能挤出多少钱算多少钱,其余的空额向民间集募。我们要好生宣传一下,一旦我们打通东非,将会获利丰厚,是个生钱的好门路。这样吧,不如成立一家商社,内阁将东非的商贸授予给它全权经营,每年获利可按参股分红。这等发财的好事,内府一定会参与的,诸位爱卿也可以拿些闲钱投进去。”说到这里,李善长等人都笑了,他们这些老臣子跟着刘浩然可没少发财,听到又有新门路,心里早就盘算开了。根据陈孝闵所言,东非的确是个发财的好地方,要是真的参股其中,说不得日久就要财源滚滚来。

“该商社就叫东非商社吧,一股一圆,总股本按照枢密院算出的军费用度定个总额。东非商社需要投入的就是为大明海军贷款建造战舰,装备火炮,他们自己也可以建造武装商船,招募水手,聘请船长、军官,协助海军作战。打下东非后,再按照海军耗费进行折算,算是支付给海军的费用。此后再按照南海等地惯例进行合作。”

刘浩然一锤定音,此前大明各大商社没少与海军合作,早就形成了一整套袭用的协议和规矩。

“内阁一定要将此事操办好,首先要商议确定好给东非商社的授权,即要保证商社能够最大限度的赚钱,也要保证一个度。商务部负责商社参股集募,海军部负责造舰,枢密院军情司要加强情报收集。对了,杨爱卿,”刘浩然点到了外务部尚书杨宪的名。

“臣在!”

“东非当地还有几个国家,此外我们与阿曼、也门开战,可以会涉及大食、波斯、天竺等国的关系,外务部要及早筹划。都知司也要与军情司合作,尽快收集相应的情报,为将来的战事做准备。”刘浩然可不担心攻打阿曼和也门会与大食撕破脸,现在的大食主力和重心集中在西部,而且国内是四分五裂,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不到万不得已,怎么敢与大明翻脸,使大明与欧洲基督教世界东西夹击阿拉伯。

“臣遵旨。”

“好了,都记下了吧?”刘浩然转头问了一句在一旁忙碌记录的国务秘书,得到确定回答便转过头对陈孝闵道:“孝闵,继续你的航程!”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百二十六章 陈孝闵二

第二百二十六章  陈孝闵二

“回禀陛下,臣率船队在苏法拉港附近盘旋了三个月。将莫诺莫塔帕王国、基尔瓦、桑给巴尔等地的情况细细摸清了一遍,后又听说苏法拉以东有一大岛,如世外桃源,于是我便率船向东行驶了数日,发现了一座岛屿,此岛非常大,我等航行了十几日也没能将其绕行一圈,但是当时北风渐盛,为了不影响继续的航程,臣等便放弃了对该岛的勘探,向西驶回了苏法拉,然后正式向莫诺莫塔帕王国挈帕塔二世辞行,向南继续前行。”

“一个大岛屿?你给它取名了吗?该岛情况如何?”非洲东边的大岛,应该是马达加斯加,自己能记住这个不出名岛屿的名字,还要拜那部很出名的动画片所赐。

“回禀陛下,该岛东南部终年湿热,多密林;中部为低矮山脉,多有草原;西部干燥少雨,多为草原。臣看此岛绿树成林,芳草遍野。上面还有不少怪异禽兽,尤其是有一种臣从未见过的猴子,被毛鲜艳,嘴脸却长得像狐狸,臣便斗胆将此猴取名为狐猴,此岛取名为狐猴岛。”

刘浩然和众人一听便笑了,陈孝闵毕竟是武夫出身,虽然在南京海军军官学堂学习过,又受大明军队的风气影响,读过一些书,但是却完全没有文人那种儒雅的气质,起个名字都是直白的很。众人的笑声让陈孝闵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这个名字取得是差了些,只是他当时也想不出什么如蓬莱、方丈之类的文雅名字。

刘浩然摆摆手,止住了众人的笑声,微笑着说道:“此岛是你发现的,如何取名,是你的权力,狐猴岛就狐猴岛吧,不过你要是觉得不雅,在去格物院地理学会备案前再换个名字就是了。”

受发现美洲新大陆影响,刘浩然在格物院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地理学会,它由地理研究所、勘探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组成,主要事务是一,负责绘制新发现和已发现地区、海域的坐标地图;二,为新发现的岛屿、陆地地区、河流、海域等命名,同时也包括对新发现的动植物进行命名。一般发现者拥有命名权,地理学会只是做正式的确认和公布;三,研究新发现地区、海域的人文、气候、地理环境等,包括对新发现的动植物物种进行研究。而这些发现和命名都是根据官方和民间探险家、商人、军人等大明军民有计划或者是无意中获得的发现和命名而得,地理学会将根据这些发现和命名进行登记,然后再组织相关的学者或者是委托军方和专业探险队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最后给予正式认可并加以公布。

陈孝闵低着头应了一声,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去地理学会登记前先请人改个好名字,只是转念一想,陈孝闵的心理迅速转回他对航程的继续讲述。

“臣等沿着海岸线徐徐南下,一路看到看到的都是高地草原,一条山脉横陈在其上,臣等在那里找到两处港湾,可以做为停泊之用,分别命名为龟山港和望东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