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傲世医女-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可真把姜老太接走了,他可就更没理由去姜府,渐渐的淡着淡着他再想巴上姜府就更难了。
  如今姜方家不只有钱,还出了个做官的,就算这个官只是芝麻绿豆大,说出去他也有面子。而且都说姜方背后有岐王支持,虽然进京这么久也没见岐王对姜家人如何亲近,但空穴不来风,姜方能这么快就补上实缺,难保没有岐王给出的力,姜宏当然明白,若真能抱上岐王的大腿,就算是一点点肉渣渣,那也够他一辈子受用无穷了。这时候哪能不想着跟大哥一家将关系缓和了呢?
  二婶站在姜宏身边,望着越发意气风发的姜方和在他身边如小鸟依人般的夏氏,心里的妒恨也越来越多,听了姜方的话,忍不住酸道:“大伯说的哪里话?自小阿娘最疼的就是大伯,而且身为长子,阿娘跟着大伯一家过也是天经地义之事,若我们接回阿娘,可不是要外人笑话大伯做了官就忘了本,连阿娘都不想养了?”
  姜方听了怒极反笑,“弟妹说的哪里话?当年分家时可是白纸黑字地写着,家产都分给二房,阿娘也由二房养老送终,如今怎么倒成了阿娘跟我们是天经地义?还是说弟妹想要将当年分得的家产也一并交出来,我们再分一次家?”
  二婶被噎的一时无语,看姜方冷漠的眼神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但垂头之即还是恨恨地瞪了夏氏两眼,总觉着若不是她,今日她就会是这个县令夫人。
  姜老太怕事情挤兑到最后姜方会让她跟姜宏两口子回去,朝姜宏和二婶道:“你们家里没事了吗?有事就赶紧回去做事,阿娘还没老到走不动,不用你们送。”
  姜宏和二婶便顺着台阶往下下,姜宏对姜老太道:“阿娘,您先跟着大哥去饶县,待我这边忙完就过去看您。”
  姜老太摆摆手,她是真心不愿姜宏去看她,万一再说些什么不该说的话,姜方一怒之下让姜宏把她领走怎么办?而她敷衍的态度也让姜宏心里不痛快。
  自小姜老太就偏疼姜方,他一直就想要得到姜老太的关爱,直到姜方的腿坏了,姜老太才注意到他这个儿子,如今老大有本事了,老太太眼里又只有老大,置他于何地呢?
  姜家的马车出了城,姜方和夏氏也没把姜宏夫妻放在心上,不然总跟他们计较,日子还能过吗?反正姜老太自从上次打姜家宅子的主意没成后,她也老实了很多,没事的时候就带着姜兴祖在京城里逛,只要不碍着别人什么,大家都乐得不去理会。
  王南将珍珑阁的生意丢下,亲自送姜云浅一家去饶县,虽然也有多年没去过饶县,王南对饶县也不算陌生,曾经饶县可是囤积了不少京畿重兵,虽不是顾家掌管,但掌管兵权的彭将军也是与顾武侯交情莫逆,王南在京城里闯了祸就会来饶县避难,对这里都熟悉的很。
  只是如今彭将军因当年想要为顾家喊冤,被皇上迁怒,饶县掌兵权的将军也换了太子的人,也就只有一无所知的姜家人还会满心欢喜地期待风光上任。
  姜云浅和王南都不由得叹气,外人都说姜方这次上任饶县是岐王给出了力,他们却知道,若真是岐王给出了力,又岂能让姜方到饶县来做官?难保不是太子的阴谋啊。
  可圣旨已下,也不是姜方说不做官就不做官的,姜云浅已经下定决心,若这次的饶县之行真有危险,她不介意使些手段让姜方不淌浑水。
  若太子真想对付姜家,她也不介意做前世陈家做过的事,送他一颗药丸,替岐王清除障碍。
  饶县本就不远,到了下午就到了县城外,看着县城外面站着几排迎接新县令上任的当地乡绅和官员,姜方真是豪情万丈。与众人一一见礼之后被带往县衙。
  又是一番忙碌,夏氏带着同来的下人将东西都从车下解下,摆放在各自屋中,看着有些破败的县衙,虽然知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即使再有钱当官的也不会愿意修整衙门,可这一间间房子破败的真让她看不过眼。可除了尽可能地让下人们好好整理一番之外,不出意外这里就是要住三年的家了。
  老太太这段日子在京城也享受惯了,一进衙门就各种报怨,阴暗潮湿的屋子哪里及得上京城宽敞的大屋?又听说上一任县令是因为得罪了人被毒杀的,就死在这个宅子里,老太太更觉得这里哪哪都阴森森的,倒有些后悔跟着过来,不然真就留在京城,她只要不说搬去跟姜宏同住,姜方还能把她赶出去?那么大的宅子就她和姜兴祖两个主子多好?
  晚上没睡好,姜老太起早就头晕,让人请了郎中来瞧着,又让青莲玉书给煎了药,吃下姜老太又睡了个回笼觉才觉得舒服。
  至于说为什么不让姜云浅来给她看诊,实在是姜老太不放心姜云浅,别人都说她医术如何如何好,她却没亲眼见着,谁知是真是假?
  再有,姜老太也知道这几个孙女对她有心结,万一姜云浅在她喝的药里动点手脚,她这么大年纪了,真有个三长两短别人也不会怀疑姜云浅,好日子就在眼前,她还想好好地多活几年呢。
  王南把饶县的一些现状都跟姜云浅交待了,又留下雪茑,这才带着担忧离开饶县,临走时还千叮咛万嘱咐,就怕一眼看顾不到,姜云浅一家就出了事。
  姜云浅知道雪茑是会功夫的,就让雪茑跟着姜方,毕竟做了县令就不同以往,应酬总是难免,真有人想要对姜方下手,还是身边放了人放心。
  与夏氏说明白后,夏氏虽然觉得让这么美的一姑娘跟着姜方,多少不太放心,可同时也想到,有雪茑这样的绝色美人跟着,就算有人想要送些庸脂俗粉给姜方,姜方也未必看得上眼。而雪茑是王南的人,做女婿的应该不会坑岳母吧?
  观察了些日子,发现雪茑不但聪明、机灵,对姜方也没任何想法,夏氏这才放心下来,可转眼又开始替姜云浅担忧了。
  “浅丫,你跟阿娘说实话,雪茑与王南到底是什么关系?”
  姜云浅眨巴着眼睛,假装听不明白,“就是主仆关系啊,阿娘想问什么?”
  夏氏咬了咬牙,“虽说雪茑比王南大了几岁,可实在是长得太美了,阿娘担心将来王南移情别恋。”
  姜云浅知道夏氏是关心她,也不好跟夏氏说王南不会,这样只会让夏氏觉得她被王南迷惑的什么都看不清,拉着夏氏的手道:“阿娘,你的女儿优秀吗?”
  夏氏听了颇为自豪地点头,“阿娘的女儿是最优秀的,这还用问吗?”
  姜云浅听了笑的露出八颗小牙,“那阿娘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若王南敢对我不起,我就给阿娘换个女婿,以女儿的本事,还怕嫁不到好人家吗?”
  夏氏听了不由笑道:“你这丫头脸皮倒是厚,这话也是能随便说的?不过话说回来,王南若真敢对不住你,阿娘一定给你出气,咱们就不要他了。”
  姜云浅忙不迭地点头,她也知道单凭这几句话,不可能让夏氏打消忧虑,可有些事情还是接触的久了才能真正懂得,她说的再多也没用。
  晚上,带着雪茑出去赴宴的姜方回来的很晚,带着一身酒气,夏氏让人送来洗澡水,姜方洗过之后躺在床上就不愿再动了,“夫人,从前一直以为做官风光,真做了官才知道,这官还真不是好做的啊,得亏了有雪茑姑娘在旁提醒,不然你家老爷我今儿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夏氏坐到床边,替姜方扇着扇子,脑子里还在想着雪茑的事,虽然她不希望姜方对别的女人赞扬,但同时她更希望姜云浅过的幸福。
  如今姜方初来饶县,有雪茑从旁协助省了不少麻烦,若是雪茑必定要成为她或是姜云浅心头的一根刺,她还宁愿让姜云浅过的快乐一些。
  想了半晌后,夏氏对姜方道:“老爷,你看雪茑这姑娘如何?”
  这些日子得雪茑相助,姜方也渐渐融入官场,对雪茑自是满口赞叹,夏氏听的又是嫉妒又是无奈,谁让她就是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妇人,真让她陪着姜方出入官场,她只会给姜方丢人。
  虽然心里发酸,夏氏还是强颜欢笑,“雪茑姑娘既然如此得老爷器重,我想着她一个姑娘家总跟在老爷身边没名没份也不是那么回事,要不回头我跟雪茑姑娘说说,老爷收她做个妾室如何?”
  姜方一听从床上‘腾’地坐了起来,“你混说什么?这话也是能随便出口?若是被雪茑姑娘听到了可是要误会的。”

  ☆、第244章 相处都很融洽嘛

  夏氏脸顿时就红了,她也知道自己有些小心眼了,可那么美的姑娘又有哪个男人不喜欢?这些日子她没少听到别人对姜方的羡慕。大街上的百姓都在传言,新来的县令艳福不浅,身边跟着那样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侍候,放眼整个饶县也没见过比雪茑再美的姑娘了,她心里怎么能不多想?
  而且,姜方都对雪茑赞不绝口,她也有自知之明,与其等姜方自己提出,还不如她主动一些,这样还能骗自己说姜方没变心,是她自己要给姜方纳姜也免得夫妻俩脸上不好看。
  而且,也算是为了姜云浅把不愉快留在自己身边。
  不只一次想过若是姜方不做官,他们的日子会不会平静一些,可科举是姜方的梦想,她爱的就是姜方的才气,自然不会阻止他的前途。
  姜方见夏氏垂着头一言不发,叹了口气,伸手揽过夏氏,“都说患难见真情,这些年你跟着我受了多少苦,我心里都有数,哪会日子一好过就做对不住你的事?你也莫要多想,雪茑姑娘于我来说就是帮手,我对她没有半点非分之想。若你实在不放心,我这就跟雪茑姑娘说说,让她回京城吧。”
  夏氏一听顿时惊叫道:“不可!”
  姜方哭笑不得,“你看你,我留雪茑姑娘在身边帮忙你不放心,让她回京城你又不让,那你说怎么着?”
  夏氏明白姜方的心意后,也不再似之前的小意儿,白了姜方一眼,“你傻啊?那么美的姑娘就放在王南身边,你和浅丫放心,我还不放心呢,就是为了咱们浅丫,也不能让她回京城去。”
  姜方哼了声:“王南他敢!若让本老爷知道他有对不住浅丫的地方,回头看本老爷怎么收拾他。”
  “得得,这才当了几天官,就摆上官威了,也不怕被人笑话。”
  “这就咱们俩夫妇,谁笑话?”
  见姜方说的不像是违心的话,夏氏的心痛快不少,既然姜方对雪茑没那心思当然最好,这样把雪茑留下来不用怕会成自己和姜方之间的大石,又不用怕她回到王南身边让姜云浅不舒服。
  话说开了就没有隔阂,姜方对夏氏的感情经过这些年的相依相伴已经很深厚了,自然也不会因她的怀疑而生气,不过,既然知道夏氏心里怎么想的,姜方当然就会想着与雪茑相处的时候注意一些了。
  想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姜方起床时,见夏氏已经坐在床边缝药带,这么久了他也习惯了,完全可以假装看不到,自己穿好衣服,让丫鬟端来洗漱用的水,等开饭的工夫姜方对夏氏道:“夫人,我昨晚想了一下,你说的也不无道理,虽然我对雪茑没什么想法,但别人怎么看却无法阻止,不如我们认雪茑为义女吧,这样也免得别人再说闲话。”
  “老爷此意甚好!”夏氏听了大喜,这样还真是个好的解决办法,虽然只是义父义女,但在虽然风气开放,但十分注重人伦的大周朝,义父义女间与亲生父女也没多少差别,倒是可以堵住别人的悠悠众口。
  知道姜方也是为了打消她的猜忌,夏氏虽然觉得有些涩然,却也不会说违心的话。
  事情决定下来,就等着跟雪茑商量一下,万一人家姑娘不愿意做他们的干闺女,他们也不能强人所难,当然,若是雪茑同意了,他们自然也会把她当成亲闺女一样疼。不管是雪茑这可人疼的模样,还是她为人处事的手段,即使曾经是丫鬟的身份,也不会让人看低了。
  事情很顺利,夏氏跟雪茑一说,雪茑就满心欢喜地叫了声义母,把夏氏高兴的拉着她的小手直叫女儿,姜云冬打趣道:“阿娘有了雪茑姐姐,眼里就没我们几个了。”
  夏氏笑的嘴都合不拢了,“那可真就是这么回事,谁让你这小皮猴子没有雪茑姐姐乖巧懂事了?怎么吃醋了?知道吃醋往后就跟你雪茑姐姐多学学,别整天连个姑娘家的样子都没有。”
  姜云冬过来,依到雪茑身边,朝夏氏挤了挤鼻子,“我才不吃醋,多了个姐姐就多了个人疼我,往后再有人欺负我,雪茑姐姐会护着我。”
  雪茑揽过姜云冬的肩头,“那是当然了,看谁敢欺负我们家的三小姐,雪茑姐姐拿大刀堵他家门口去。”
  姜兴家听的猛地咳了起来,在他看来,不说姜云冬本来就是个女霸王的性子,想不到阿娘新收了个姐姐比姜云冬还霸王,拿大刀去堵别人家门口?亏得她想得出来。
  看来雪茑之前表现出来的温婉端庄都是装出来的啊,骨子里还真叫暴力。
  姜兴家这一咳更引得全家人都大笑不止,本来还对雪茑的到来,怕她勾走阿爹的心,姜云娘对她心有芥蒂,如今瞧着雪茑这性子还真是对了她的胃口,看雪茑也越看越喜欢。
  从前她是家中长女,阿娘病弱,阿爹又是个愚孝的,她一直就强迫自己要担起这个家,虽然后来家中赚钱都是姜云浅的本事,可没有她在后面支持着,姜云浅也不可能没有后顾之忧。
  如今突然多了个姐姐,姜云娘觉得新鲜的同时,也有些轻松,至少将来有什么事她多了个能帮她拿主意的人。
  姜云浅本来就对雪茑姐妹俩个敬重的很,与她做姐妹当然不会不乐意,姐妹们对雪茑都亲近的不得了,倒显得姜方怪孤单的。
  家中的两个弟弟还小,哪里体会得到那种兄弟情深的深厚感情?有个堂弟又是连看都不想拿正眼看的,突然就想,在京城的日子也不是不好,至少王南没事的时候会来家里,哪怕他一直看王南不顺眼,王南也多半让着他,说起来王南还真是不错,当初他怎么就没看出王南的好呢?
  姜县太爷认义女不是件小事,虽然没有对外宣扬,但得了信过来道贺的人还是不少,姜方原本是不想招待这些人,都是带着贺礼来的,他这是收还是不收?
  刚刚到任,姜方也不想给人留下敛财的印象。可是不招待吧,这些人都到了门口,他不让人进门又说不过去,往后在饶县办事再给他使绊子。
  问雪茑的意思,雪茑笑道:“如今他们来家里送贺礼,若是他们家中有事,阿爹不也是要备上一份礼物?自古以来便是礼尚往来,阿爹又怕什么呢?若是不让人进门,倒显得阿爹不尽人情了。”
  姜方一听也是这个理,让人打开大门将道贺的人请进来,又吩咐人去外面采买,原本只想一家人摆桌席的事,这样一来便凑了十几桌,好在衙门虽然破败了些,地方倒是足够大,后园里树影茵茵,席面就摆在这里。
  可采买也需要些时候,总不能让人就在园子里干坐着,姜云浅便吩咐人就近买了些瓜果点心,又亲自煮了些适合夏日喝的药茶,只是因为今日来的人体质都不尽相同,姜云浅也没做那种药效很有针对性的药茶,都是些温温和和,少量饮用也不会有影响的。
  早就听说姜府的二小姐医术精奇,当知道这些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的解暑药茶是出自二小姐之手,大家边喝边赞叹,都说如此好茶,若能每日喝上一些夏日也不会觉得难过。
  姜云浅知道后也不小气,就让如意去寻师爷,由她口述师爷执笔,写了几张药茶的制作方子让师爷带到后园,药茶的方子写了几种,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饮用。
  一时间平日男人们饮宴时都会谈论的话题就变成了研究这些药茶,从前喝茶谁会想到不同体质的人要喝不同的茶?如今瞧了姜二小姐让师爷送来的药茶方子,才明白,原来茶还不是随便喝的,这里面的学问可真是大了。
  姜方虽然认为那些药茶的方子若是做成药材弄间铺子卖能赚大钱,但女儿都舍得拿出来送人情,他再心疼脸上还要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也知道姜云浅是想拿这些药茶的方子替他拉拢人心。
  虽然只是小小的药茶,但大家了共同话题,自然就更能融入在一起,于他的为官之道大有裨益。
  后园中,男人们因几张药茶的方子高谈阔论,而在后堂就成了女人的天下。因今日登门道贺的有男有女,男子都在后园喝茶聊天,女子就在后堂跟夏氏话些家常。
  因初来乍到,饶县的官员和乡绅们都对这位新上任的县令持着试探的态度,而女人们关注的自然是县令的妻女,知道姜云浅医术好,连皇上都夸赞过,他们更是对新上任的县令及家眷不敢轻视。
  虽然县令的官不大,但在饶县也算是最大的文官了,而且人家有后台,他们更得另眼相看。
  来之前女人们就恶补了一些医药知识,本来能做到夫人位置的,不管是为了防家中的小妾还是平日调养身子,就多少懂些药理,如今为了迎合闻名天下的姜二小姐,更是铆足了劲,见了面不过几句话,就都引到了医理上面,若不是夏氏这两年在姜云浅的影响下也多少懂一些医理,还真应付不来。
  但好在有了共同话题,也不至于冷场,夏氏也松了口气,她之前还一直担心与这些夫人们相处不来,看来大家的相处都很融洽嘛。

  ☆、第245章 银子多了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几句话,夫人们的话题就很巧妙地引到姜云浅身上,其实今儿过来除了是道贺姜方收了义女,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看这位被皇上都夸赞过的姜二小姐,尤其是知道姜二小姐才十二岁,很多家中有适龄男孩的就都想与县令一家攀上亲戚。
  姜县令有后台,这才考中进士就能补上实缺,待三年任期满了升迁是早晚的事。姜二小姐也名满天下,真娶了这样的媳妇,对家里也能提携。虽然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但有这样一门好亲事摆在眼前,难道要错过不成?
  就算姜二小姐眼光高,姜县令家不是还有三位小姐?据说大小姐已经十五了,再不找婆家就要迟了。还有姜县令家的大公子,也到了定亲的年纪,就算他整日不学无术,可架不住人家姜县令家有钱啊,听说在京城里的贵妇们来月事时都用一种药带,价钱很不便宜,据说就是姜县令家作坊里做的,姜家有钱那是肯定的,女儿嫁进姜家绝对不会受穷。
  只是姜兴家在后园跟着姜方,她们今儿是见不着了,可姜家的几位小姐却都在后堂,一个个真是人比花娇,长的美的赏心悦目,模样不是太美的皮肤又好的让人嫉妒,而且,一个个乖巧可人,完全不像外面传闻原先是从乡下来的。
  于是,说着说着药理,便说到姜家的儿女身上,夏氏初时还笑着一一答复,可后来脸笑僵了才品味过来,这些人合着过来是要相看她的闺女啊。
  不过,她也没有不满,一家有女百家求,谁让她生了这几个如花似玉的好闺女?说起来都是她的骄傲。
  好在夏氏也不是人家几句好话就找不着北的,不管那些夫人们说的再天花乱坠她也不上当,有人开玩笑似的说家中若能娶到像姜家小姐这样的好媳妇就是烧了几辈子的高香,夏氏也只是笑笑不说话,她可不想一时脑热就把闺女给卖了。
  夫人们说了半天见夏氏也没说要相看的意思,一个个都难免失望,却又斗志更盛,夏氏不是谁都没应嘛,那大家的机会都是相同的,看来这些日子回去得动作一下,最好是让县太爷和夏氏听到一些关于自家儿子的溢美之词,到时再请媒人登门提亲就容易了。
  目光在屋中陪着客人们聊天的几位小姐身上转过,心里对姜家的几位小姐都有了数,贤淑稳重又貌美如花的姜大小姐;见人先笑三分,谈吐却很有大家风范的姜二小姐;活泼爽利又聪明的姜三小姐,虽然年纪小却娇憨可爱的姜四小姐。
  哪一个都让人甚是喜爱,回头一定要赶紧请媒人登门,免得被抢走了再后悔不及。
  有几位夫人借着问医理之便,拉着姜云浅不放,姜云浅只好替她们诊了诊脉,年纪到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妇人病,只是当着这许多夫人的面,姜云浅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挑不紧要的又普遍的说一些。
  初时夫人们还有些羞涩,总以为这些妇人病是不能说出口的闰,但姜云浅温和轻柔的语气完全让人忽略了她才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见她说起这些妇人病和平日保养都不羞涩,她们觉得是自己小题大作了,本来有病就是要看大夫,倒是她们小家子气了。
  有一个给诊了脉,就有另一个也想请姜云浅看,其中还真被姜云浅诊出一些严重却又不易被发现的病症,好在通过调理也都能治好,但若是耽误下去就不好说了。
  就像城南王记绸缎庄的王夫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却因长期饮食过于肥腻而身宽体胖,时常眩晕头疼耳鸣,又有很严重的消渴症,若不早些调理,也没几年的寿命了。
  姜云浅原本就立志医好天下人,既然被她发现有人得病,当然不会藏着掖着,除了劝诫王夫人要注意饮食,又给她开了个方子,让她回家制成茶饮,每日当水喝。
  王夫人见姜云浅将她身子的症状说的一般无二,对姜云浅的话虽然还半信半疑,到底是怕了,连连谢过姜云浅。姜云浅又为她制定了几餐食谱,让她每日照着吃,不些日身子就能轻减下来。
  王夫人听说她还能瘦下来,自然是欣喜不已,这些年因她越来越胖,男人都不爱看她,在家里有时小妾都能欺负到她头上,若真能瘦下来,就算不能夺回老爷的心,她不被这身肥肉拖累着,也能有心力治理王府,还会被小妾骑到头上。
  之后又为几位夫人诊了脉,或是开了药方,或是建议她们回去喝些茶饮,问题倒都不大,待宴席准备好时,这些夫人还都围着姜云浅舍不得放她走。
  天气本就热,姜云浅被围的一身是汗,脸上的笑容都有些维持不住,等开席等的多辛苦啊。只是那些还想等姜云浅替她们诊脉的夫人有些不甘心,围了半天也没抢到,难得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好在往后她们可以借着诊脉来县衙跟姜夫人和姜小姐们拉近关系。
  宴席上的菜都是沈氏带人做的,沈氏的厨艺本就不错,在姜家这么久了,姜云浅又指导她一些药理,沈氏做出的药膳那是相当不错。
  只是今日来了这许多客人,沈氏一个人忙不开,又在饶县的凤祥楼请了两位大厨,沈氏便专门做了些姜家的独门药膳,男人那桌以补养为主,女人这桌就以滋阴养颜为主。
  吃的时候有如意在旁一样样菜的介绍,倒是把夫人们吃的连连点头,像这种色香味俱全,据说还能让女人越来越美丽的食物,真是让她们吃了就忘不掉,只可惜这样好的厨娘不属于她们家。
  既然都知道厨娘的药膳本事是跟二小姐学的,大家看姜云浅的目光就都跟看到猎物的狼似的,恨不得把姜二小姐就给抢回家。
  也就是姜云浅前世见过世面,不然真是才十二岁的少女,还不得被这些女人的目光吓坏了。
  姜云浅心里不住感叹:这女人太优秀了也是麻烦事,瞧瞧一个个想要做她婆婆的女人们,可惜她们来晚了,谁让她都定给王南了呢?嗯,真是便宜王南那小霸王了。
  因这些夫人们对姜云浅太过热情,倒显得今日的主角雪茑不那么引人注目,哪怕雪茑的相貌曾让这些夫人羡慕嫉妒恨过,此时她们的眼里也只有姜云浅了。
  雪茑长得再美又如何?在姜家她不过是个义女,姜夫人再疼她还能越过亲闺女去?而且长得太美的媳妇娶回家未必是福,万一儿子被她迷的颠三倒四,连当娘的话都不听了,她们找谁哭去?
  何况雪茑美则美矣,年纪也真是大了,据说明年就是双十年华了,在这个年纪还没嫁人,谁家也没有年龄相当又没婚配的儿子啊,以她县令义女的身份,又不能娶回去做妾,除非给人做填房。
  如此一想,倒都觉得雪茑这姑娘也有些可怜,真不知道当初为何就把婚事给耽误了。
  酒席吃的很热闹,难得吃上一顿如此花心思的药膳,即使都注意着身份,难免就多吃了些,本来一桌吃完了能剩下一多半的菜量,竟然有好几道菜都见了底,夏氏一看都是沈氏做的,心里得意的同时,又吩咐丫鬟去告诉沈氏再做些出来,客人登门总得让人家吃好吧。
  夫人们虽然有些难为情,却都没阻止夏氏,谁让她们是真喜欢这样的药膳,若是姜家肯在饶县开酒楼,她们却是会捧场的。
  可惜夏氏表示药膳都是姜二小姐的独门秘方不可外传,沈氏又要顾着一家老小的饮食,而姜二小姐平时为人诊病就很劳碌了,哪里还能再开酒楼?
  夫人们都有些遗憾,纷纷表示往后要来县太爷府上叨扰了,夏氏都表示欢迎,她不能帮姜方处理政务,但拉拢些夫人倒是可以,谁都知道枕边风的厉害,她能为姜方做一些,当然就不会推辞了。
  送走客人,夏氏带人整理今日收上来的贺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喊姜方时连喊老爷都忘了,“孩子他爹,你快来看下,只今儿这一次就收了这许多东西,会不会惹来麻烦?”
  姜方过来看了礼单也够惊悚的,长长的礼单就写了三页,东西倒不是多的吓人,而是价值都很不菲,甚至光王记绸缎庄就送了一千两的白银,更别提那些像南珠都是论盒的。
  姜方心里忐忑不安,虽然当初他考中解元时就收了不少礼,可真跟今儿收的礼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多了,若是被皇上知道了会不会认为他一上任就敛财?
  从前家里穷时,为了一文钱都能让他愁眉苦脸,如今家里不缺钱了,收了贺礼都让他为难,银子是好,可也得是正途来的,这许多都是别人送的,越多越是压在他心上的大石。
  毕竟是初次为官,姜方对于受贿这种事做的还不是驾轻就熟,银子多了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第246章 像小狗狗

  雪茑笑笑,“前些日子我听闻城外拦河坝年久失修,虽去年那场洪灾没有波及到京城这边,可若是有水患发生,百姓定当受灾。义父嫌这些贺礼太过贵重,不如就用这些贺礼都以送礼人的捐赠名义,都用来修缮大坝,到时即使是皇上知道义父收了贺礼,也只会嘉奖义父心系百姓。”
  姜方听了大赞雪茑的主意好,当即就去前面衙门找师爷,让他立马就按着礼单拟个告示,将送礼人都写成捐赠人,回头这些贺礼也都要折成现银,全部用于修缮河坝,即使这些送礼人得知此事也不会觉得姜方太过孤高难以结交。
  只是修缮河坝到底是个大工程,若是还有缺失,姜方就只能再想办法了,也不能总靠着这些人送礼吧。
  告示挂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