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荣华之神医世子妃-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如此,红包拿来!”周静雪伸出手,俏皮地道。

    苏陌颜轻轻在她手上拍了下,摇头道:“没钱!”

    两人彼此对视,忽然间都笑了起来,银铃般的笑声串串洒落。

    许久,周静雪却突然叹了口气,道:“其实,即便陌颜你今天不找我来看天然居,我也要找你。有件事……我对不住你。”

    “怎么了?”苏陌颜一怔。

    周静雪叹道:“只怕父亲很快就会放苏锦玉回府了。”苏锦玉在周府,陌颜有她这层关系,对李清芬便多了几分筹码,如今周光潜要放苏锦玉回府,等于让陌颜失去了这份优势,因此她才会道歉,认为对不起陌颜。

    “说什么呢?这件事做主的是你父亲,又不是你,你有什么好对不住我的?”苏陌颜恍然,立刻洒脱地笑道,“周府扣留苏锦玉这么久,已经为我争取了不少时间。再说,苏锦玉毕竟是户部侍郎之女,周府也不可能永远口留着她,总是要放她回府的。”

    周静雪摇摇头:“倒不是因为这个。”

    原本,以周府的身份,可以再扣留苏锦玉更长时间的,只是……

    “那是为什么?”见她面露忧色,苏陌颜忍不住关切地问道。

    周静雪叹息道:“因为这段时间,我父亲既失了圣心,又在朝堂中失了声望,而李府入宫的那个李倩敏,却被晋封为婕妤。父亲审时度势,不愿再和李府作对,才会做出这个决定。”

    “周相失了圣心,又在朝堂失了声望,是为的什么?”苏陌颜询问道。

    周静雪无奈地摇摇头:“因为辅国公秦墨渊。其实,我真的不明白,好端端的,父亲怎么会牵扯到辅国公秦墨渊,以至于现在局面难以收拾。”

    “辅国公秦墨渊?”苏陌颜眉头轻皱,这个名字她是听过的,当初德明帝想要封她的乡君封号,便是辅国公之女才能有的封号,“这位辅国公不是很早之前就过世了吗?周相怎么会牵扯到他,又又怎么会因此失了圣心,又失了声望?”

    周静雪黛眉轻蹙:“因为大将军元毅即将凯旋,皇上下令廷议大将军的封爵,我父亲莫名其妙地提出,以大将军的功勋,当封辅国公,便因此捅了篓子。”

    “不过是一个封号,怎么会闹得这么严重?”苏陌颜不解。

    周静雪一怔:“陌颜你难道不知道辅国公秦墨渊在大华的地位吗?”随即释然,“不过,也难怪,你一直被拘在苏府,那位苏夫人想必也不会用心教你,加上又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也难怪你会不知道。”若非她年幼时,曾听母亲说过,只怕也不会知道。

    “这位辅国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苏陌颜也好奇起来。

    周静雪的脸上浮现出一种端庄郑重的神情,点头道:“非常特别,大华王朝的国名,便是因辅国公秦墨渊而来。”

    一国之名,因辅国公秦墨渊而来;已经死去二十多年前的人,静雪提到时,却是一派端华肃穆,满脸敬重;堂堂右相,只因为提议封大将军元毅为辅国公,便失了圣心,失了朝堂的声望……这位辅国公,究竟是何许人物,居然有这样的魔力?

    对于这位和她有着那么一点点遥远交集的辅国公,苏陌颜难得的好奇心浓厚起来。

 第033章 倾世之恋

    提及那位辅国公秦墨渊之事,周静雪眼眸里流露出一种极为复杂的神色,变幻万千后,化作一声叹息,似乎不知该从何说起,最后问道:“陌颜,关于大华的国史,你知道多少?”

    “据说前朝皇帝昏庸无能,宠信奸佞酷吏,弄得民不聊生,终于自取灭亡,被揭竿而起的义军所颠覆,最后是由先帝平定乱局,一统天下,即位称帝,便是如今的大华。”苏陌颜回想起自己从苏府的书里看到的资料,照搬了过来。

    周静雪微微摇头:“其实,在前朝皇帝被义军所杀,到大华建国,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乱世。那时候,群雄割据,战火连天,经过数年的竞逐,最后是北方的赵氏和南方的秦氏脱颖而出。”

    “那位辅国公,难道是秦氏的人?”苏陌颜一怔。

    她还以为秦墨渊类似萧南陵,是先帝麾下的大将,却没有想到,双方原本竟然是敌对关系。难道说,后来秦墨渊被招安了?

    但若是如此,他对大华,又怎么能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周静雪点点头:“不错,北方的赵氏便是如今的皇室,先祖原本是前朝的开国大将,是流传数百年的世家大族,与各大世家交好,底蕴丰厚。而秦氏少主秦墨渊出身寒微,却是一位天纵奇才,在军事上有着无人能比的天赋,战场上从未有过败绩。据说他也很有领袖魅力,手下聚集着一批能人将士,南方的百姓对他更是拥戴有加。双方隔江对峙,胜负难以预料,甚至很多人说,秦氏的胜算可能比赵氏还要更大一些。而这时,却又出现意外,使得赵氏的情形更是危急。”

    “什么意外?”苏陌颜问道,心头更加不解。

    照这样说,明明是秦氏的胜算更大,为什么最后赢得却是赵氏?而秦墨渊摇身一变,从秦氏少主,变为大华的辅国公?

    “北方有强敌。”周静雪卖了个关子,“陌颜你猜猜,是谁?”

    苏陌颜摇摇头:“我又没有研读过史书,怎么会——”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脱口道,“难道是北狄?北狄王!”

    周静雪目瞪口呆:“你不是不清楚这段开国历史吗?怎么会知道是北狄?”

    “胡乱猜的。”苏陌颜浅笑道。

    若非之前偶遇那位大名鼎鼎的岚湫公主,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时之间,她也未必能够联想到北狄头上。算算时间,那位年迈却被岚湫公主美色所迷的北狄王,在三十年前正是少壮精干,威名赫赫之时。

    周静雪噘嘴道:“我真服气你了,胡乱猜也能猜这么准,看来你不止聪明,运气也好。”随即继续道,“北方游牧民族民风彪悍,骑兵更是悍勇无敌,又一直对我大华的富饶虎视眈眈,从古至今都是心腹之患。尤其,那时候北狄新推举出来的北狄王,年轻少壮,却威名赫赫,以铁血的手腕,将整个北方游牧民族都聚集在他的麾下。他看准了秦氏和赵氏对峙的局面,强势南侵。”

    赵氏在北,秦氏在南,北狄这一入侵,赵氏便腹背受敌。

    想想六年前北狄王年近五十,向德明帝求娶豆蔻韶华的岚湫公主,素来疼爱岚湫公主的德明帝都不敢拒绝,只能让心爱的女儿远嫁,何况是三十年前年富力壮的北狄王?而赵氏那时候甚至还未一统天下,还在与秦氏南北对峙?

    难怪周静雪会说,这场意外让赵氏情形越发危急,这情形确实凶险。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秦氏的胜算应该更大才对,为什么最后却是先帝称帝?苏陌颜心头疑惑,忽然间隐隐产生了一个念头,砰然一震,难道说……

    “北狄入侵,从某种程度来说,对秦氏是好事。他甚至不必落井下石,只要袖手旁观,任由北狄强势摧毁赵氏,再等其势弱之时,一举渡江,定然能够将北狄驱逐出境,到时候再也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抗衡,一统天下可谓易如反掌。”周静雪的语气也突然激动起来,眼眸中满是崇敬和震撼,“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时候,秦氏少主秦墨渊却主动与赵氏议和,提议联手对抗北狄。”

    果然!

    可是——”为什么?秦墨渊为什么要这么做?”

    苏陌颜虽然有所猜测,却更加不解,明明秦氏与赵氏是敌对,正好坐收渔翁之利,为什么秦墨渊却要与赵氏议和?

    “北狄虽然凶悍,但是善攻不善守,更不可能长时间侵占大华的土地,所以,他们的行事作风,一向是烧杀劫掠,将所攻占之地的子女布帛洗劫一空,然后放过焚烧,所过之地必然焦土千里,哀鸿遍野。”

    周静雪目露沉痛之色,随即又眸光湛然,以极为钦佩和感恩的语调道:“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秦墨渊说,自家人关起门来打架,怎样都好,却不能够容忍外敌入侵,占领我们的土地,欺凌我们的子民,所以,他愿意和赵氏联手,共抗北狄。而为了使双方能够彼此信任,坦诚合作,他宣布向赵氏臣服,等到驱逐北狄后,尊先皇为帝。”

    “他……没有必要这样做……”苏陌颜有些迟疑地道。

    秦墨渊能够在那时候向赵氏伸出援手,已经仁至义尽,为何还要步步退让?

    “大华和北狄那一仗,极为惨烈,最后大华虽然赢了,却只能算是惨胜。这还是赵氏消除戒心,和秦氏坦诚合作的结果,如果当时双方的合作中再勾心斗角,彼此欺瞒诈骗,最后的胜负实在很难说。也许就是清楚这一点,秦墨渊才要这么做。”周静雪美眸中带着些许迷离凄茫。

    “大华和北狄那一仗,大华虽然只是惨胜,但是,北狄王赫赫凶名,从未有过败绩,却在秦墨渊手中栽了大跟头,身负重伤,北狄也深受重创,返回北疆休养生息,数年内再也无力南侵。这一战,为大华扬名,声震周遭列国,更让秦墨渊成为大华上下心中的英雄,救世主。原本他是南方的霸主,但这一战后,北方的民众却比南方的民众更加感恩拥戴他。”

    周静雪眼眸中光华更盛,显然心中对秦墨渊也极为敬服拥戴。

    “那一战,秦墨渊凯旋之际,正是赵氏建国之初,原本国名应该为赵,但是,先皇说,没有秦墨渊,便没有这场开国大典,因此,这天底下再没有人比秦墨渊更有资格为国命名。秦墨渊说,他是在乱世中成长起来的人,深知乱世的可怕,毕生之愿,便是要看到一片盛世繁华,使百姓永不再受战火之苦,于是取国名为大华。先皇帝连称了三声好,就此定论,这便是我大华王朝国名的由来!”

    说到秦墨渊那番话,原本温文秀雅的周静雪言辞也变得慷慨激昂起来。

    其毕生之愿,便是要看到一片盛世繁华,使百姓永不再受战火之苦,因此取国名为大华!一时间,苏陌颜似乎看到一位意气飞扬却又心怀仁善的年轻男子,有着明亮湛然的眼眸,用掷地铿锵的语调,说出这番话语。

    如果换了别人,这番话或许显得空虚浅薄,但是,秦墨渊他有资格这么说!

    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个国家牺牲退让那么多的秦墨渊,只有他,有资格这么说!

    正因为他深爱着这个国家,所以为了这方热土和其上的子民,他才会做出那么大的退让,放弃唾手可得的帝位,坐拥天下的权势,向赵氏称臣。

    因为,赵氏和秦氏双方总有一方要让步,彼此才能够竭诚合作,或许秦墨渊就是知道,赵氏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让步,所以只有他让了这一步,才能够让北方的土地子民免遭北狄铁骑的荼毒凌虐。

    苏陌颜默然,她应该算是冷血无情的人,她可以为了她在乎的人拼尽一切,牺牲所有,却绝对不可能像秦墨渊这样,为了不认识的人,牺牲那么多,退让那么多。

    但正因为做不到,所以,她更敬服这样的人。

    说到这里,周静雪神情却又有所变化,眸光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微笑道:“不过,还有一种传说,据说秦墨渊深爱一名女子,而这名女子是赵氏这边的贵女,因为双方属于敌对的阵营,立场不同,虽然彼此情深却难携鸳侣,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既成全了天下人,也成全了他自己。”

    苏陌颜失笑,有些不以为然:“人们总觉得,这样绝世的英雄,总要有一段倾世之恋来配才算完美,所以总要添加一段英雄美人的戏码。”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秦墨渊一人足矣,不需要任何点缀。

    “那倒也未必全然是假。”周静雪摇摇头,道,“建国后,先皇亲封秦墨渊为辅国公,随即,便为秦墨渊赐婚,并为他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那时候,辅国公才二十六岁,年少有为,又抱得如花美眷,本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却谁都没有想到,他在会在自己那场空前绝后的繁华婚礼上倒下,倒在他所深爱的人怀中。”

    苏陌颜心头一震:“他……”

    虽然是个年代相隔极远,从未见过的人物,但从周静雪寥寥数语中,她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鲜活的辅国公。

    “旧伤复发,缠绵月余后中终究英年早逝。”周静雪怅然道,“他成亲那日,举国为他披红挂绿;而他出殡那日,整个大华王朝都是一片素白,百姓将臣都恸哭不已,就连先皇也亲自送他最后一程,在他的棺椁前说,秦墨渊之后,再无辅国公!”

    苏陌颜咬咬唇,犹豫许久,道:“会不会是……”

    她没有说出口,但相信周静雪能够明白她的言下之意。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样的戏码在历朝历代都不罕见,尤其秦墨渊曾经与赵氏争夺天下,又这般有人望,却在击退北狄后突然暴毙,实在很难不让人心生疑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虑,先皇也知道,因此并没有遮掩辅国公的病情,而是召集天下名医为其医治,所有大夫的诊断都是重伤,而秦墨渊的亲信也证明,他曾在一次战役中身负重伤,当时九死一生,虽然救得性命,却始终存有隐患,想必是和北狄的那一战,牵动旧伤,才会因此丧命。”周静雪神情凄然,“听说,京城来了一位神医,名叫赵天一,医术如神治好了忠勤侯的不治之症。如果他能够早生三十年,或许辅国公也不会英年早逝。可惜……”

    文武可定疆国,却无奈,星陨如流火。

    这天底下没有如果,终究是天妒英才……

    “这么说,辅国公曾经成婚,是否有子嗣留下呢?”苏陌颜下意识地问道。

 第034章 遇险,路遇世子

    “应该没有吧?”周静雪微微皱眉,“辅国公大婚之日就已经病倒,不到一月便过世了,如果有子嗣留下,定然会继承辅国公的封爵,就不会留下辅国公府零落空寂了。再说,如果有血脉流传下来,单凭辅国公对大华的恩德,那也该是京城首屈一指的权贵,人人知晓才对。”

    苏陌颜想想,也觉得有道理。

    不过,想想辅国公为大华牺牲一切,付出良多,如今却被湮灭在时间的洪流之中,许多年轻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再过些年,那些曾经的老人都过世了,只怕更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辅国公秦墨渊这个名字,想来也不免令人唏嘘。

    时间,真的是很可怕的东西。

    “那那位辅国公夫人呢?还有,辅国公难道都没有亲人吗?再者,当初能够与皇室分庭抗礼,应该会有亲信大将,怎么会像现在这样,几乎都没有人提起辅国公呢?”苏陌颜追问道,不知为何,一向淡漠的她,却对这位辅国公的事情格外感兴趣。

    周静雪想了想,有些不确定地道:“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些事情还是我娘在我小的时候告诉我的。”

    “你娘?她认得辅国公吗?”苏陌颜好奇地问道。

    提及亡母,周静雪眼眸中闪过一抹伤感,随即逝去:“我娘是世家之女,当初北狄意欲南侵,最惶恐的就是北方的世家大族和百姓。谁都知道,北狄烧杀抢掠成性,一旦北方沦陷,男子会被屠杀殆尽,女子被掠夺为奴,那种亡国奴的生活,凄惨得难以想象。”

    她顿了顿,道,“陌颜你应该听说过岚湫公主,五年前大华还是很强盛的,岚湫公主又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和亲到北狄为皇后,尚且是那样的下场,何况是被掳为奴婢的人呢?所以,辅国公放弃唾手可得的帝位,向皇室伸出援手,最感激他的,莫过于这些世家大族。”

    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想想那种背井离乡,为奴为婢的亡国奴生活,都让人不寒而栗。

    “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初辅国公付出了什么,牺牲了什么,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都记着他的恩德。我娘也是,她跟我讲辅国公的事,就是要让我牢牢记住,我如今的一切,都是辅国公牺牲了性命和一切换来的,这份恩德绝不能忘。”周静雪缓缓地道。

    她生母过世时,她年纪还小,能记住的东西不多。

    但是这些话,却是她的亡母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讲给她听,让她要牢牢记住的。

    苏陌颜默然,好一会儿才道:“你现在的生活似乎也不是很如意?”

    “我的这些不如意,和辅国公毫无关系,但是,我能够在这样的盛世之中成长,却是辅国公的恩德,是非恩怨要分明。再说,在周府就算有再多不如意,总比做亡国奴,被北狄欺凌羞辱要好得太多太多。”周静雪微微笑着,神情平静,“没有经历过乱世的人,永远不知道乱世有多可怕,也不会知道,现在的平静安宁有多难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她面向着窗户的方向,光亮从窗户照进来,照在她洁白明艳的脸上,泛起一层淡淡的柔光,而她脸上那种宁静平和的微笑,更不是伪装出来的,使得她整个人都显得格外动人。

    苏陌颜一怔,神情有些惊讶。

    处在周府那样的环境,周静雪非但没有诸多不满和怨怼,相反,她却是如此的容易感恩,这种心态,实在很难得,这不由得让苏陌颜对她更增几分好感。

    “没想到,你心态竟然如此洒脱,实在令人佩服。”苏陌颜微笑道。

    周静雪摆摆手,有些羞赧地道:“前面那些话是我娘说的,后面那些话,是别人对我说的,他还说,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不如意,少些怨怼,多些努力,多些感恩,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怨天尤人是最没有用的。所以,令人佩服的是我娘和他,我只是记住了他们的话而已。”

    提到那个“别人”时,她的眼睛分外明亮,脸颊微微晕红,酡然如醉,嫣然如梦。

    苏陌颜心中一动:“是谁啊?”

    “什么……谁啊?就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啦……”周静雪突然变得磕磕绊绊的,神情也有些惊慌,急忙转过话题,道,“还是说我爹吧!辅国公对大华有大恩,世家大族都念着他的好,只怕到现在,很多人家里还供有他的长生牌位,这样的人物,怎么能够招惹呢?我真不明白,无缘无故的,我爹怎么会想到,将元大将军的封爵定为辅国公呢?”

    她明摆着是在转移话题,不过,既然她不肯说,苏陌颜也不再追问,而是和她一起思索起来。

    忽然间,苏陌颜心中一动:“会不会和我之前差点被封乡君的事情有关?”

    “为什么?”周静雪不解。

    苏陌颜原本以为乡君就是一个封爵,因此并没有多想,但现在知道了辅国公的事迹后,那件事不免就多了几分蹊跷。

    “你想啊,辅国公曾经救万民于倒悬,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女儿才能够被封为乡君,和皇室之女一样有封地,享爵禄。而我只不过是在白莲庵一案中,有些许举报的功劳,又怎么可能与辅国公那般的功绩相比?虽然皇上当时只是随口一提,被张贵人拦阻后便作罢了,但是,你难道不觉得这其中有古怪吗?”

    周静雪一愣,苏陌颜险些被封乡君的事情,她也有所闻,当时只以为皇上是为了嘉奖她的纯孝,以及白莲庵一案中的功德,却没有更深入地想,如今被她这样一提点,不由得也觉得古怪起来。

    “陌颜你的意思是……”周静雪沉吟着道,面色微变。

    苏陌颜点点头:“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算算时间,德明帝和辅国公年纪差不多,当年辅国公纵横天下,名扬四海的时候,德明帝也正值年少,但声明却远远不如,以德明帝的性情,只怕对这位年少扬名的辅国公很有心结。而当年辅国公过世后,先帝金口玉言,称秦墨渊之后,再无辅国公,而这些年来,辅国公的爵位也一直空悬……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宣示着辅国公秦墨渊的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只怕德明帝心里头更加不是滋味。

    在大华的心中,辅国公有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因此关于他的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冒犯。

    而德明帝之前意欲封她为乡君,正是想要打破这样一种情形,让辅国公秦墨渊的一切,渐渐被人取代。而周光潜正是出于这样的揣摩,所以提出将元大将军的封爵定为辅国公。

    而正因为牵扯到德明帝的这种心理,所以苏陌颜和周静雪两人都不便点明。

    “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他居然还是这样斤斤计较——”周静雪不屑地道,随即意识到不妥,急忙住口,但神色中难免还是流露出几分对德明帝的不满。

    这也说明,她的确将苏陌颜当做可以信任的人,否则绝不会在她面前流露出这样的情绪。

    苏陌颜本就不像大华的对,对皇权有那么多的敬畏,再加上秦墨渊和德明帝的鲜明对比,她此时的心情倒是和周静雪相符,因此并没有说什么。

    周静雪神色又黯然下来:“若是如此,情形反而更加不妙。”

    虽然说的是假设,但她心底已经有九成相信了。

    苏陌颜点点头,能够揣摩到上意,但是,猜到了德明帝的心意,却无法做到,反而被众臣群起而攻之,只会在德明帝心中留下“无能”的印象。加上群臣的反对,又会让德明帝想到秦墨渊的那层光环,心头越发不喜,不能发泄在群臣身上,自然会记在周光潜身上;而另一方面,感念秦墨渊恩德的群臣也会厌恶周光潜那种想要别人取代辅国公秦墨渊的心思,自然会厌恶周光潜的为人。

    可以说,这次周光潜实实在在地走了一步臭棋,弄得里外不是人。

    想到这里,苏陌颜又是一阵庆幸,当初德明帝想要封她为乡君时,幸好有位张贵人开口为她挡了,否则只怕是祸不是福。

    毕竟是父女,想到周光潜现在的处境,周静雪也不禁叹了口气,神色黯淡。

    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周光潜不像左相。林咏泉本身是治国之才,这些年来,他推行新政,辅助德明帝将大华治理得井井有条,才能有如今的盛世太平,这些功绩,大家都看在眼里,加上林咏泉不党不群,为人又精明强干,从未违逆过德明帝的心意,任何帝王都会喜爱这样的能臣。

    但周光潜不同,他能够坐上右相的位置,一方面是因为之前有周静雪母亲娘家的扶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和德明帝自小的交情,沾了是德明帝心腹的光。但随着妻子娘家的坍塌,以及时间的流逝,这些优势早已经不复存在,而林咏泉的能够更衬托出了他这的无能。因此,虽然身为右相,比之林咏泉的隆宠,周光潜却是远远不如,地位更是日渐没落。

    这也就不难理解周光潜急欲挽回帝王的宠信,巩固地位的心理。

    可惜,他虽然猜到了德明帝的心思,却无力实现,最后弄巧成拙,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这些细节的东西,苏陌颜自然不甚清楚,但看着周静雪愁眉不展的模样,不由得安慰道:“静雪你也不要太担心了,虽然说右相如今处境不算很好,但是,这是他的困境,却是你的机遇。如果你能够帮他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他必然会倚信你,到时候你在周府的地位便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周光潜的困境,便是她的机遇,这句话震动了周静雪,让她不由得望向苏陌颜。

    浅蓝色的面纱下,仍然能够看到些许伤疤的痕迹,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她被毁容的脸。但是,这却无法遮掩她眼眸中的光芒,那样的明亮,那样的坚定,璀璨得几乎令人失神。

    周静雪不由得被这种目光感染,微微振作,随即去还是叹道:“谈何容易?”

    “富贵险中求,虽然我们真正求的并非富贵,但道理是一样的,越是艰难的困境,越能得到的利益越多,如果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又怎么能够凸显你的重要呢?”苏摩呀握住了她的手,坚定地道,“你不去做,那永远都不可能,试了,至少还有机会。”

    从来没有人对她说过这样的话,周静雪不由得又是一怔。

    她忽然想起了关于苏陌颜的事情,不由得有些汗颜。她虽然处境不好,但至少还有原配之女的身份,还有一母同胞的弟弟,还有她母亲的教导,以及为她挑选的人手,还有京城第一美人的美貌和才华,而苏陌颜呢?妾室之女,没有任何的背景和依靠,连她的姨娘也软弱不堪,又不得宠,就连唯一的美貌,也在一场大火中焚烧殆尽。然而就是这样一无所有,却还是能够将背景雄厚,手握大权的嫡母扳倒,一步一步在府中站稳了脚步。

    想必她所依靠的,就是这样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眸光吧?

    如果说,连陌颜这样的处境都能够做到,她又有什么资格放弃呢?

    少些怨怼,多些努力,怨天尤人是最没有用的……周静雪在心中默念这句话,突然间振作起来,点点头道:“陌颜你说得没错,这是我的机遇,我要努力抓住才对!”

    见周静雪精神抖擞,苏陌颜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经过这一场谈话,两人之间的友情又深厚了一层。用过药膳后,周静雪又对天然居的装潢摆设提出了几点意见,眼看着天色不早,两人便在天然居门口互相告辞,准备各自回府。

    然而,谁也没想到,两人的马车却突然坏了,车夫检查了半天,仍然没有修好。

    看着车夫吞吞吐吐的模样,这马车显然一时半会儿是修不好了,苏陌颜微微皱眉,望着旁边同样黛眉深蹙的周静雪,叹道:“静雪,你若不急着回府,就派人回周府通知一声,让他们派马车来接你,或者就近在附近的车马行租借一辆马车送你回府?”

    “一来一回要耽误不少时间,还是去车马行租借一辆马车吧!”周静雪想了想道,“不如我们同乘一辆马车,先送你回苏府,我再回周府,如何?正好我们也能够多聚一会儿。”苏府在外城,周府在内城,自然是先经过苏府,后回到周府,否则便要绕一大圈。

    苏陌颜点头道:“也好。”

    周静雪对京城人事物比较熟悉,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苏陌颜则跟她讲述各种药膳的效用,如何保养身体,美容护肤等女子都会感兴趣的话题。两人都是没有多少朋友的人,难得遇到能够看得入眼,又能够交心信任的人,越谈越是投契。

    马车驶过一处巷子时,忽然一阵微风拂来,将马车的帷幕掀起。

    听到风声中夹杂着一丝衣袂拂动的声响,苏陌颜微微皱眉,正自警觉,却听得几声闷哼,紧接着,只见一道身影如闪电一般飞入马车,然后,一柄雪亮的长剑便架在了她和周静雪的脖颈上,耳边响起一声低低的轻喝:“不许出声,否则,我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