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世家女-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七皇子说这个话,就可以看出来,七皇子是个冷心冷情的人,五皇子的皇位能不能落到他手里
  还是个问题呢。
  曾令宣被接回府上的时候,这京城的混乱已经结束了,最后是被人传的已经失踪或者死亡的皇帝
  出现了,五皇子和七皇子最后被拿下,因为皇上已经出现,那些以为皇帝死亡的想跟着搏个荣华富贵的,也在皇上的现在放下兵器,那就既往不咎的话里,没有了动静了。
  毕竟如果皇帝是真的死亡了,那这还是属于争夺皇位,不算是谋逆,但是现在皇帝都好好的出现在大家面前,你还是要跟着做对,那就是真的谋反了,何况这城外的兵马到时候也能把城里的兵给灭掉,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点儿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
  何况人家皇上也会说话,只说他们是被人给蒙蔽了,属于不知情,现在知情了,放下屠刀,照样是好臣子。
  所以说当皇上的糊弄人也是一流,虽然这些人到以后皇上会面子上既往不咎了,但是暗地里的手段不是多的是?起码不会重用这个是肯定的。
  曾令宸回到镇国公府,镇国公靠西边的墙已经有烧过的痕迹,幸好抢救及时,不然整个镇国公府都会毁了的,那是五皇子和七皇子最后慌不择路,知道杀不了人了,让人放的一把火。
  而镇国公府,镇国公世子也受了伤,当初七皇子想要抓了镇国公去威胁曾令宣,刀都要到胸膛了,镇国公世子上前替自己的父亲挡了一刀,还好伤的地方是胳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用家眷逼迫人的,这样的人最后都成功不了,五皇子和七皇子狠劲儿是有了,但是却失了人心,即使勉强的成功了,也不会长久,正因为他们这样,又兵力有限,就有人专门是抓了他们的家眷是反过来也威胁他们,只是他们却一点儿也不在乎。觉得死了妻儿,还会再来。
  而随后三爷曾令哲也回了府上,大家才知道皇上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儿。皇上这次祭陵确实是想试探试探自己的皇子,看看有没有人蠢蠢欲动,其实该安排的早就安排好了,只是没想到皇上身边的心腹太监竟然被人收买了,引了十来个人闯进了皇上的寝宫,想要杀了皇上,最后还是恭王府的六爷秦睿替皇上挡了一刀,并且坚持着把人给杀光了才倒下去的。
  而皇上此刻却想着将计就计,让人放出自己失踪的消息,单看这京城里的反应,自己在曾令哲的护送下快马加鞭的赶回来了,也多亏赶回来的快,镇国公府才没有遭受惨重的损失。
  而曾令哲,是功过相抵,不罚也不奖励,毕竟虽然是皇上的心腹太监把人给引过来了,但是曾令哲是近卫军统领,这里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来护送皇上回来,这又是意见功劳,两项一抵消,就没有曾令哲什么事儿了。
  何况皇上也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被自己的心腹太监出卖的才面临险境,皇上也是很要面子的人,被自己人给捅了一刀,那感觉很不好,所以一切的说法,就是皇上高深莫测,故意装成失踪的样子,好引蛇出洞。最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曾令宸觉得这皇上够阴险的,就因为想除掉那些蠢蠢欲动的人,这得多少人陪葬啊,但是谁也不敢有二话,这就是皇权,说一不二。而那些造反的都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当然这个动乱中,镇国公府再次证明了,他们是忠君的人,毕竟那时候五皇子和七皇子用镇国公府的人的性命来威胁,曾令宣都忍痛不受威胁了。
  其实曾令宸是理解哥哥们的做法,但是感情上怎么也拐不过弯来。如果是自己,一边是自己的亲人,一边是责任,她到底该如何取舍呢?
  大哥没有做错,因为即使他放下武器了,难道五皇子和七皇子就能饶了整个镇国公府吗?绝对不会的,那样只能加快镇国公府的灭亡,而最能救镇国公府的大哥也许也会被杀了。
  曾令宸还觉得自己忽略了一个事儿,既然是皇上安排大哥这样做的,那大哥肯定是知道皇上会及时赶到,那么自己家就肯定没有多大的事儿了。
  镇国公说:“你大哥是以后这府里的继承人,不能只顾着这些,他要顾的是全族的人,既然我们这些嫡支享受了别人享受不到的荣华富贵,那么在危险面前,也要学会承受。你不要怪你大哥,祖父是宁可死,也不会让我们镇国公府被人说成是贪生怕死的。”镇国公了解自己的孙女,见孙女这几天情绪都不对劲儿,就开导的说道。
  而且他也自私了一回,把几个重孙都先送到郊外去了,所以府上的这些人,早就做好了要为国捐躯的准备了。


☆、99、处置

  身为臣子,这都是本分。镇国公府之所以能长久下去;靠的不就是这个?
  曾令哲也说道:“你这几天不搭理大哥;大哥心里不好受啊;其实在那个时候;要是我;我也会那样做的。至少,我能把你们救下来。大哥身负皇命,如果那个时候倒戈;不仅救不会祖父他们,甚至以后镇国公府都不会存在了。其实大哥的心里未尝不痛?”
  “三哥,你说的我都明白;其实我也知道大哥这么做是不得已的;是我自己有些小心眼。”
  “那你还怨不怨大哥?”曾令哲问道。
  曾令宸摇摇头,“我相信大哥是我心目中的好大哥。”从五皇子和七皇子的家眷被挟持,这里面也肯定有大哥的一份功劳,只是没想到五皇子和七皇子那么的狠绝。
  “大哥,你都听到了,咱们小九不怪你了。”
  曾令宣从里面出来了,“三哥!”曾令宸气恼的瞪了曾令哲一眼。
  曾令哲笑道:“这有什么?大哥要是不听见,肯定是心里难受的,咱们兄妹,说这些话还有什么害臊的?”
  曾令宣道:“小九也是担心祖父他们,是我的不好,小九,大哥给你赔不是了。”为自己开脱的话,他不想多说,事实上确实是他当时没有顾着自己的亲人,在为人子女这方面确实是不孝。
  “大哥,你再赔罪下去,就显得我还是小心眼了。”大哥身上不仅是儿子和孙子,还是镇国公府
  以后的主人,是曾家以后的支柱,他本身承当的压力就大,她还在这里给他添烦恼,这当妹妹的当的还真是不像话。
  大哥是从来不屑于别人怎么误解他的,但是因为自己不高兴了,就心里不好受,她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大哥啊,越想越觉得自己是太不像话了。
  曾令哲笑着说道:“好了好了,你们就不要相互赔罪了,咱们亲兄妹,有误会了就解开,以后我要是跟你们有了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也要找我说。”
  两兄妹和好如初,李氏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小九这丫头把亲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老大的做法肯定是让小九有些适应不过来,但是这都是必须做的,她当时都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了,也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为难。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皇上要赏赐,被令宣给推掉了,交回了兵权,又去兵部呆着了。
  而打乱之后,就是各种奖赏惩罚了,曾令宣自己推掉了赏赐,因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皇上安排好的,他不过是做了自己当臣子应该做的,做的好是本分,做的不好那就是失职。
  有些投靠五皇子和七皇子的臣子当然也是被投进了牢里,只等着定下罪行。皇上这次倒是说了,罪不及家人。
  对于拼死保护自己的堂侄秦睿,皇上等秦睿回了京,还亲自去恭王府探病了的。只是秦睿怎么受伤的,皇上给出的官方说法是被二皇子派去的人给弄伤的,当然皇帝虽然要面子,但是还是对能护着自己的堂侄的功劳不会忘记的,随后让恭王爷进了宫,礼部就开始准备册封恭亲王世子了。
  孙氏虽然为儿子的伤势担心,但是却因为世子之位尘埃落定而欣喜。
  那些以前想和恭王府结亲,但是还处在观望态度的人家,见恭王府六爷的世子之位已经定下来了,就有些迫不及待了。不过恭王爷吩咐孙氏不要随便就答应了,秦睿的婚事非得他这个当父亲的点头才成。
  二皇子和五皇子,七皇子都被圈禁了起来,二皇子的生母惠妃娘娘直接被一杯鸩酒给赐死了,要不是她,这宫里面也不会死那么多人,皇上听说惠妃在那段时间,还羞辱过自己的皇后,并且借机除了好几个皇子的生母,怎么可能会留她在世上?一杯鸩酒都是便宜了他。
  而惠妃娘娘的娘家则是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既然敢谋反,那就要承担起后果来,这也没有什么怨恨老天不公的,如果人人都要谋反而不受惩罚,这个世道不是都乱了吗?
  至于五皇子和七皇子的生母的娘家,倒是临阵倒戈,帮着人把五皇子和七皇子的家眷给捉住了,皇上只是饶了他们的性命,不过却让他们回家荣养了,皇上觉得这样的人也不值得重用,临阵倒戈的人是最要不得的,特别是他们的荣华富贵还是和两个皇子紧密相连,如果说一开始他们就反对,或者是劝说,那么这还不算为过,但是眼看着形势对这方不利了,就背叛过去,想来谁都不会喜欢。
  “这就是所谓的今天他能背叛你,明天他都能背叛自己的现身说法吧。”曾令宸听说了这件事说道。皇上的这个性子还真是难以琢磨,真是伴君如伴虎。
  镇国公世子这次能英勇的救自己的父亲,倒是让人刮目相看了,李氏别的什么都不做,只负责照顾养病的镇国公世子,几个嫁出去的姑奶奶事后都过来看望自己的父母,这确实是差一点儿就生离死别了。没有娘家的他们,以后怎么能过的好呢?不过这次以后,他们在婆家的地位无形中又提高了,毕竟镇国公府这次立了功了,虽然皇上没有奖赏,但是在皇上的心里,镇国公府可是信任有加了。
  二太太楚氏受了惊吓,好几天才回过神来,她从嫁到这镇国公府还没有遇到这么惊天动地的事儿,也是,她嫁过来的时候,人家皇上正值壮年,皇子们也不多,还没有现在的人脉,如今二十来年过去了,可不就是皇子们蠢蠢欲动的时候了?
  见大姑奶奶曾令云过来了,就说道:“差点就见不到你了!你说说,这大房的人把我们瞒得死死的,得亏是最后没有事儿了,要是有事儿了,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大姑奶奶忙劝道:“大哥那也是听从皇命,要是说出来,岂不是一切都完了?那咱们镇国公府哪里有现在的荣耀?”
  “荣耀也是大房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二太太楚氏不忿。
  大姑奶奶说道:“怎么和我们没有关系?不说别人,就说我吧,现在在婆家,谁不高看我一眼?都说咱们镇国公府是顶顶好的呢,以前我那几个妯娌,还不服气我管家,现在也不敢说什么了。我出去做客,人家知道我是镇国公府的姑奶奶,都跟着我说话呢,娘,你说,和我们有没有关系?要是我们镇国公府不是现在这个光景,谁乐意搭理我呢?”
  “娘,咱们别计较那么多好不好?现在大家不都好好的?您这样不高兴,对你有什么好处?”
  “我也不是不高兴别的,只是你看看大房,令宣人家肯定没有事儿,被皇上安排差事了,令哲呢,人家跟着皇上,更是安全,还有令宸,也去了郊外,这大房的嫡出走了三个,这不是偏心是什么,我们这边,你二哥可是还留在府里呢,要是万一有个事儿,你让我们怎么办?”说来说去,还是觉得老爷子偏心。
  大姑奶奶道:“那不是还留了六弟吗?现在大伯父还受了伤呢,大伯父可是世子,祖父还不是留下来了?再说,大哥和三哥干得都是那么危险的差事,谁乐意去干啊,娘你偏要钻牛角尖干什么?处处都要别人一样,那你让二哥也去带兵打仗去?”
  本来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房的人在外面拼着,别的房里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得到好处,为什么还要想要一样对待?大姑奶奶早就不是以前未出阁的大姑娘了,也知道自己在娘家过的好,主要是靠大房的人,所以见娘转不过弯来的,当然是要给她说通透了。
  就算是祖父偏心,那人家是长房,以后可是要继承镇国公府的,谁不是重点培养的?难道还培养的二房比大房强,然后让二房支撑门户?
  这个先不说,问题是自己的爹他能支撑的起来吗?要真是靠爹和二哥他们,那自己在婆家过的肯定没有现在好了。“娘,你以后少说那种话,什么偏心眼,什么不公平,你还没有见识到真正的偏心眼和不公平呢,你看看别的府里的二房,过的能有娘你这般舒坦?”
  大姑奶奶觉得自己个的娘是过的太安逸了,要是真换到别的府里,苛刻你庶子媳妇没商量,最后分家也给你分的是没有出息的产业,让你哭爹找娘都没有办法。大姑奶奶觉得自己以后要多打听打听那些嫡出压着庶出的例子了,有了对比才知道自己现在过的如何如何好了,不然娘这样下去,早晚是要坏事。
  府里人对二太太的抱怨是早就知道了,也没有人还专门找她理论理论,觉得没有必要,这二太太也就只能嘴上说说,干不出什么大事儿来,当初太夫人胡氏给二老爷娶这个媳妇,可不就是想到了这些?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有那个贼心没有那个贼胆,但是唠唠叨叨的让人心烦。
  就九姑娘曾令宸,这从小到大,都有意无意的听过好几次二婶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你说她有坏心吧,但是又不大,因为她本身胆子就小,要不然也不会说说而已。
  镇国公府的门风在世家里面还算是很好的,没有庶长子,各房之间斗得也不厉害,不像有的府上,大家斗得跟乌鸡眼一样,甚至下药下毒,谋害人命的都不是少数。
  曾令宸觉得吧,关键是长辈们分得清,就说这管家吧,一直是让大房在管,就是大房不方便的时候,也是让人暂代,一旦大房的人好了,那就直接又把管家权给收回来了,这样做才是为大家好呢,不然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不就乱起来了。


☆、100、二房之说

  “你说说你,把自己弄成了这样;你觉得划算不划算?”俞墨过来看养伤的秦睿;见他这个样子;就忍不住气着说道。皇上那边还要面子;不说秦睿是救驾才弄成这样的。
  秦睿淡声说道:“这样很好。”
  “好什么啊;你这也太憋屈了!”俞墨叫道。
  “那怎样才不憋屈?我这样确实是很好。”起码这府里的人事情不明白,只以为是跟着皇上,学艺不精才受了伤。而皇上那边;见自己识趣,如果这府里真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坏话传到他耳边,那也就是那背后告自己的人被皇上所不喜了。
  “我知道你说的意思;别人会拿你学艺不精;没有用处来做文章嘛,最好把你的差事给弄没了,就趁了他们的意了,只是我看着你这样,做兄弟的心里难受不行吗?”俞墨想到,这小子竟然是拿命去拼的,堂舅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可是就这一个嫡子,真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
  不过那个时候,皇上遇到了危险,如果秦睿不下死命的保护,那以后也没有好下场,算了,看在这家伙如今受伤的份上,就不和他计较了。
  两个人又说了这次京城的动乱,文乐长公主府幸亏是人家人手不够,所以倒是没有遭到什么毁坏,也是与文乐长公主不怎么参与那些政治事情有关,俞墨的父亲平安侯也是一个闲散的侯爷,没有什么实权。
  “镇国公府也算是运气好,就是死了几个家丁,镇国公世子受了伤,府里也被烧了一些,不过曾家大爷可真是好样的,难怪皇上那么信任他呢。”少年人都崇拜英雄,曾令宣现在就是成了俞墨崇拜的对象。
  “等我过几天,去镇国公府看一看去。”秦睿说道。
  俞墨道:“你这还严重着呢,不用那么着急,镇国公府也不是就要搬走了。”从那次见面了,秦睿就找过曾令宣请他指教指教,所以虽然没有师徒之名,但是也是当成师傅一样尊敬的。
  “听我的没错,你带着伤去看去,别人还觉得把你给弄得更严重了呢?怎么现在你倒是变得磨磨唧唧了?嘿嘿,难道受一次伤就会变了性情?”俞墨笑道,“你看咱们两玩得好是吧,我就替你过去一趟,看看大表哥好了,你有什么话要带给他的?”
  秦睿想了想,就说道:“那你替我谢谢大表哥。”
  谢谢?俞墨眨了眨眼睛,然后笑着点头了。
  秦睿心道,是该谢谢曾家大爷,如果不是这次他暗示自己要贴身保护皇上,说不定自己就没有这个机会呢。这样的人情他是记在心里不会忘的。
  曾令宸家里热闹了起来,也不知道从那天起,竟然有许多人家上门来说亲,说的都是那些庶女,而说亲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大哥。
  也是,这次动乱,虽然大哥没有得到什么奖赏,皇上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在城外围攻叛贼的丰功伟绩也被人传开了,那些想着要巴结镇国公府的人自然是少不得要动脑子,这别的不说,姻亲关系才是最方便和快捷的。
  而曾令宣已经娶了正妻了,那少不得要纳些美妾,所以这时候庶女的作用就来了,做个二房那还是够格的。
  钱诗语过来看望钱氏这个姐姐,当然少不得要来看看闺中好友曾令宸。大家见面说了一下自己当初在动乱时候的心情,钱诗语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令宸,我,我今天来,是我娘让我问问,问问那个,”她都不好意思说了,虽然钱家也是世家名门,但是也管不着女婿纳不纳二房了,现在姐夫身边也就最开始跟着他的两个通房,可是一个姨娘也没有。如今就是姐夫要纳妾,这也说的过去。
  但是为人父母的,还是要想着自己的女儿,他们不好过来说什么,但是钱诗语和曾令宸关系好,
  想通过她来看看曾家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曾令宸说道:“我娘说,大哥他们房里的事儿,她不会掺合,娘还说了,纳妾不过是为了繁衍子嗣,她现在有三个嫡孙,是不差孙子的。”
  也就是说曾家伯母是反对纳妾的,钱诗语心里高兴,说道:“伯母人可真好。”
  曾令宸心道,也是自己的大嫂争气,这几年连续生了三个儿子,还有大哥的心思不在这些上面,如今想把自己家的庶女纳进来的,还不是看着曾家现在水涨船高,想跟着沾光?这样的人家也不是什么多好的人家,说不定还要拖后腿呢,哪里能让他们进门?还二房呢,是想当个贵妾?成为能走动的亲戚?这些卖女求荣的人家,还是少沾惹好了。
  “反正我是只喜欢大嫂的,别人要是进来,那就等着瞧吧。”曾令宸故意说的很跋扈,也是为了安钱家的心,表示自己是站在大嫂身边的。
  “唉,我姐姐就是有福气。”女儿家嫁过去,要是婆婆和小姑子都好,那这日子就过的差不离了,钱诗语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婆家在哪里,但愿能有姐姐一半好的运气就好了。
  送走了钱诗语,曾令宸去找娘李氏,李氏身边的丫头锦绣悄悄的对曾令宸说道:“九姑娘,姨太太来了!”
  她来干什么?曾令宸对自己的那个小姨母没有好感,应该说是对他们母女没有好感,据说在京城动乱的时候,他们好像是有投靠五皇子过去的意思,如今没有被皇上清算,但是谁知道皇上是不是记在心里了呢?
  如今过来,不会是要让爹娘她们求求情吧。
  曾令宸对丫鬟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自己悄悄的走近听了去,只听见自己那位姨母是一个劲儿的夸自己的一个庶女,什么长得好看,为人也温顺,如今也正当年,多少人家都瞧不上,还不是想着这边是姨母家里。
  这个姨母也来凑热闹了,竟然把自己的庶女介绍给自己的哦大哥,简直是太可恶了!说的好像不纳她家的庶女,那就是天理不容一样,好像自己大哥捡了多大的便宜,不要就是愚蠢,这都是什么人啊,简直是胡说八道,明明是你们害怕以后成为破落户,所以想借着这个机会沾自己家的光,到了小姨母的嘴里,就成了是她在帮我们的忙了!
  这安定侯府派这个小姨母过来,可真是白瞎了,没有说成的迹象,反而是直接说崩了都有可能。
  曾令宸看了看,见李氏气定神闲的喝了口茶,然后说道:“你说完了?那好,我现在说了,你们家的姑娘这么好,那还不赶紧给她找户好人家去?我们是亲戚,你在我面前夸也不起作用啊,我没有给人说媒的本事,不如你另外找人去?”
  按照以前小姨母的性子,肯定立刻就要暴起,这也是被宠坏了的后遗症,在自己姐妹面前还以为自己是那个受宠的庶女呢,可惜谁都没有把她放在眼里,顾李氏忍住了一口气,笑着说道:“这不是好东西都想着姐姐你吗?你看看,这令宣是不是也要开始纳妾了?别人家的你也不放心,谁知道是什么阿猫阿狗,还是我们这些知根知底的好啊。”这个姐姐,不说明白了,她还装糊涂是不是?那我就直说了,看在亲戚的面子上,你也不能拒绝了!
  李氏说道:“小妹,不管庶女还是嫡女,可都是你的女儿,哪里有把自己的女儿给人家当妾的,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个嫡母多么的不好呢?想当年,要是母亲也有这样的心思,你说说你怎么办?”
  庶女出身一直是顾李氏的一个心病,尽管最后嫁到了安定侯府当侯夫人,但是也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是个庶女。现在竟然被自己的这个嫡姐又拿出来说,真是恨不得咬她一口,要不是当初姨娘和父亲心疼自己,还不知道被她们给压迫成什么样呢。
  “我也是为了她好,姐姐是个仁慈的人,自然不会亏待她。”顾李氏干巴巴的说道。
  “呵,这成了妾室了,那就是不能用亲戚来走动了,谁家会把妾室的娘家当亲戚的?就是来人了,也只能走后门,小妹手底下也有妾室,不用我说也知道这个规矩吧。”
  既然你还想说,那就说明了,以后你就是妾室的母亲,自然就不是自己的亲戚了,好要让你从后门进入。
  这怎么可以?顾李氏站起来说道:“姐姐不乐意就算了,说这些话,是欺负我现在没有爹了吗?”
  “姨母,你怎么还哭上了?刚才说什么没有爹了?姨母的爹不是我娘的爹吗?您没有了爹,我娘不也是没有了爹吗?就是我也没有了外祖父,要是没有了爹就成了受人欺负的,那我们可都是要被人欺负的啊。”说着也红着眼圈要哭出来。
  顾李氏被噎的难受,这个丫头,尖嘴俐齿,简直是让人忍受不了。顾李氏直接就站起来,连声告
  辞都没有说,就直接给气走了。
  李氏不赞同的摇摇头,“小九,以后不能这样了,要是让人传出来你厉害,那可就不好了。”
  曾令宸道:“传出去就传出去,姨母的话也就是跟她一样的人才会听得进去,明白事理的人绝对不会像她那样,凭着别人的一两句闲言碎语就给人定论了。”耳根子软的人家,她还不稀罕呢。
  世家贵女要是没点脾气,那怎么成?只准她欺负人,不准别人反抗啊,这是什么道理?在说了,她要是敢传自己的坏话,她也让她吃不了兜着走的,不信就试试看。
  来破坏自己家安定团结的坏人,给她面子干什么?真是还说亲戚呢,哪里有这样拆台的亲戚?既想利用人家,还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别人又不是你的奴才,由不得你随便糟蹋!

☆、101、一计不成

  李氏笑着摇了摇头,这丫头;有时候也太嫉恶如仇了些;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娘;我觉得你和大嫂说清楚一些;不然大嫂那边心里也肯定惶恐了。”
  这也是为了两人的婆媳关系。李氏笑道:“看你这小大人的样子;知道了,肯定和你大嫂说清楚。”钱氏给自己生了三个嫡孙,还陪着老大在江北五年;回来又把家里打点的顺顺当当的,她何必当那个恶人?非要给大儿子纳个妾?要知道她自己就是正妻,也见不得妾室这种物事呢。
  钱嬷嬷急忙赶回来;笑着对钱氏说道:“大奶奶;没有事儿了,姨太太被后来赶去的九姑娘给气走了!”要说九姑娘,那就是好,看看,多省心的小姑子啊。给大奶奶省了多少事儿?要说姑爷好了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那是明显的,坏事就是人好了,有人惦记,本来别人也没有什么,只是今天过来的是那位姨太太,要是大夫人看在亲戚的面子上同意了,那以后进门了仗着是亲戚关系,就来为难大奶奶,岂不是太难受了?还好有个九姑娘给搅局了。
  钱氏道:“九妹妹一直很好。”上次自己的妹妹诗语也和她说过那些话,但是毕竟今天来的是那位姨母,她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如今九妹妹给解了围,那真是帮了自己大忙了。
  她倒是不在意纳妾什么的,但是不能是良妾,如果是从丫环里面提出来,那身契还在自己手里呢,谅她们也翻不出什么花来,但是如果是外面的妾室那就是良家出身,以后麻烦事儿多了去了,正因为是良妾,有自由,就会想着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后家里肯定会起波澜。
  钱嬷嬷说道:“奶奶,要不如,您主动把那二位提为妾室如何?也堵了外面人的嘴,说咱们大爷连个妾室也没有。”
  反正那二位都跟了大爷这么多年了,如今大奶奶都有三个嫡子了,也不怕他们什么,还避免了外面人进来。
  钱氏道:“也行,那我等大爷回来跟他提一提。”早晚的事儿,不过是个名分,通房和姨娘也没有什么区别。
  再说顾李氏,被一个小姑娘给气得回府了,还没有坐稳呢,就被上头的老太太给请过去了,这个死老太婆,看自己一向不顺眼,要不是因为这次要用着自己,也不会这么客气,但是凭什么每次都是她呼来喝去的?
  顾李氏见到了自己的婆婆顾老太太,那顾老太太一见面,就问道:“说成了没有?”现在的她记得要命,这次自己的儿子差点站错队伍,还留得有书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查出来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儿子能保住爵位,她必须要尽可能的博得皇上的好感,那么对能够勤王的曾令宣就报以很大的希望。看大家都想着跟曾家结亲,她这不就想起来了,自己的儿媳妇可是曾令宣的亲姨母,儿子的庶女也多,随便送出去一个,能保住儿子的爵位,那不是很划算?所以就让儿媳妇去说了,等她回来,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结果。
  顾李氏生气的说道:“人家说他们家不纳亲戚,说要是那样妾室就不能当成亲戚走动了,我还能说什么?平白的被个小丫头给说了一顿,简直是丢人死了,以后这样的事儿,我再也不去了。”
  顾老太太骂道:“为你自己的丈夫奔波,受点骂又怎么了?你现在能有这样的地位,还不是你丈夫给的?要是没有了爵位,你以为你还能当上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