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流武状元-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也没什么。”
    李隆基轻咳一声,故作正经:“昨天吧,为了大哥的官爵一事,我父王与太平公主商议了许久,最终决定……”


    秦霄直直的看着李隆基,也不追问。李隆基满以为卖了个关子很是得意,不料秦霄全不买账,不由得有些恼火,忿忿的说道:“决定封大哥做皇城御率司大都督。”
    “皇城御率司大都督?”
    秦霄甚感新鲜:“这是个什么官儿?怎么没听说过?”
    “新出地官名,位在十二卫大将军之上,兵部尚书下,正三品。”
    秦霄哂笑一声:“不至于吧,为了我还新开个官名?这个什么‘皇城御率司’听着名字像是北衙和南衙差不多,干些什么事情?”
    “就是,将南衙和北衙整合一下,全由你来统领。”
    李隆基侃侃而谈:“当初太宗皇帝功高社稷,实在是没有跟他相符的官位,于是新开天策府,封他作了天策上将。现在大哥也是功高无量,新开了皇城御率司,啧啧……”
    秦霄微皱了皱眉头:“你地意思是,皇城御率司,将统领万骑、羽林卫、千牛卫、东宫六率,以及前来上番的府兵?”
    “是呀,就是这意思。”
    李隆基连连点头:“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将整个大唐的京都武装都交到你手上了。”
    黍霄心里咯噔一声响,不由得髭瞢了:这算是什么意思?你们对我秦霄,就真的那么信任?整个皇城的戒备都交到我手上,要我一不小心跺跺脚,岂不是连皇帝也要怕上我三分?这……也太离谱了一点吧!不对,相王和太平公主,应该不是这么卤莽和感情用事的人。这个新衙门会不会根本就是个空头衙门呢?我这个大都督,会不会像是‘太子太师’这样的职位一样,名头够大,实权全无?
    李隆基看着秦霄脸色变幻,不由得笑了起来:“我知道大哥在想什么。本来么,这个皇城御率司地大都督,是内定只能由皇族最受信任的人担任的。但是我对父王和公主说,这样一个重要的衙门,德、才那才是最重要地。就拿眼下来说,这个职位上除了大哥,就没人敢坐上去了。”
    “你呢,你不会自己坐上去?”
    秦霄有些没好气的说道:“非要把我推到火堆上烤,你好狠地心!”
    “嘿,嘿嘿!”
    李隆基怪笑起来:“我哪里懂什么军事,在军队里也没什么威望。再说了,大哥坐,和小弟做,还不是同一回事么?有什么区别没有?”
    秦霄略偏了一下头,看着一脸诡笑的李隆基,不由得也呵呵的笑了起来。
    两个人就这样相视而笑,秦霄感觉,这简直就是现世版的‘狼狈为奸’。
    “那南衙和北衙呢?还设这两个衙门么?”
    “还是有的。”
    李隆基说道:”
    这一次政变中有功的人,都有升赏。大哥麾下的李嗣业,提升为左威卫大将军;万雷,万骑使。王易从,右威卫大将军,程伯献,北衙大都督。”
    “我靠!……”
    秦霄不由得骂了出来,这次李旦还真是大方,自己手下的这些人,官升得有够猛的:“那南衙大都督呢?”
    李隆基讪笑了笑:“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好处占尽吧?南衙大都督,薛崇简。就是我的好表弟,太平公主的儿子。还有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也分别做上了羽林卫和千牛卫大将军。”
    “呵,不错呵!”
    秦霄笑道:“分赃挺均匀的。”
    “还有一件事,我想找大哥商量商量。”
    李隆基的神色,变得十足的委琐起来。
    “你想干什么?”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秦霄义正严词,就怕他打什么歪主意。
    “你紧张个毛呀!”
    李隆基大笑:“我又不会找你要老婆,真是!”
    “讨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嘿嘿!”
    李隆基怪笑道:“与皇城御率司一样,东宫也增设了一个六率大都督,正缺人手。我想把邢长风……”
    “没得商量!他也不会愿意干这种差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秦霄飞快打断他的话,毫不留情的拒绝。
    李隆基一脸菜色:“那我只好退而求其次了——郭子仪吧!不会这也拒绝吧?那我真的不活了,太没面子了!”
    “……果然够奸!”
第四卷 万里黄沙 第294章 风光无限;好处无边
    几天以后,盛世大典。
    皇宫内已经被清扫干净,恢复了往日的气派和瑰丽。长安城中,也渐渐的恢复了一些生机,总算有些商铺打开了门,走商的人被关在城中数日都快要急得发疯了,这时候全都跑了出来开始南北贩卖。西市里的各大商号,也相继恢复营业,丝路上贩来的商货也开始进入长安,如同新鲜的血液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机。
    那一场血腥政变虽然让所有人心存余悸,但是毕竟没有太多百姓受到伤害,总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奸党被除,现在登基的是相王,百姓们心中也都略略安稳了几分。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的大唐帝都,终于焕发出活力来。
    一生起落不定的相王李旦,终于隆登宝鼎再次登上了皇位,改元景云,大赦天下。少帝李重茂被废为温王,好歹留住了一条性命。其他的有功之臣,张说、刘幽求、钟绍京等人,全都获得重用官居要职。过年前请病归田的唐休璟,因为威望甚高,新组建的朝堂少不得他这样的老臣,于是再被召了回来,任少子少师、宰相。军队方面,皇城之内自然是无人再能出秦霄右者,几乎是只手能遮天了。南北二衙,都归他统,率,而且其中不乏和自己铁杆的将领。张仁愿统领朔方军击退突厥,现在又坐镇北庭都护府可谓是功苦功高,自然是官居宰相遥领兵部尚书,还加了食邑。
    这么多年来,虽然很抢眼,但是一直不是很出头太平公主,被加为‘镇国太平公主’。食邑达到惊人的一万二千户——按例。唐朝公主的食邑,是不超过四百户的。与此同时,她的儿子薛崇训、薛崇简也纷纷封王官居要职,连与武攸暨生有地二子武崇敏和武崇行,也得了好处被封为郡王。声势显赫,达到了空前地地步。
    南、北二衙和各皇城卫率的大将军们都还没有上任。秦霄就带着朔方军进城,负责了庆典的戒严。
    庆典仪式热热闹闹的举行,百官们的欢呼之声此起彼伏。朱雀门前百姓们也是跪拜高呼,欢庆这一盛世。
    秦霄却感觉有些麻木,只盼着早点完事了回家睡大觉。到太极殿上去听了一下封赏后,就屁颠屁颠的溜了出来,说是亲自打理皇城禁卫,其实是四下蹓哒闲逛去了,懒得去管那些无聊地事情。
    不知不觉的这就出了皇宫,秦霄心念一动:不如去自己以前住的老宅看看?好主意!
    于是骑上马儿,朝金光门而去。
    回到长安后。不管是在城外驻防,还是进城戒备,‘无家可归’地秦霄,还都一直住在军营里。虽然也算是习惯了,但总感觉像个没根的浮萍一样。尤其是身边还带着一个女人。
    跑到了金光门的老家前,远远就看到停着好多辆马车儿,许多人在忙进忙出的搬着东西。大块的石料、木料被搬进搬出。大院内传来一阵阵轰响,像是在拆房子。秦霄有些疑惑,正准备拉住一个人问问,门口出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秦霄凝神想了许久,不由得轻声叫道:“卢大海?”
    门口那个四五十岁的男人也转眼过来看到了秦霄,慌忙就跑过来对坐在马上的秦霄行了一礼:“卑职卢大海。拜见大将军!”
    “呵,真的是你。”
    秦霄不由得轻笑一声,卢大海,之前帮他打造凤翅镏金铛和一些装备地卢大匠的儿子,现在顶了老头子的班,任将作监大匠。
    卢大海面露喜色:“卑职父子蒙受大将军厚恩,一直无以回报。现在终于有机会,能为大将军做一点事情了。”
    “哦?”
    秦霄下了马来,疑惑道:“此话怎讲?”


    “是这样的。”
    卢大海说道:“大将军调离长安后,这座宅子也被一个武三思的心腹占了。前些日子,这个官员不是被……然后嘛,前两天户部拨下了一大笔银子,说是要将此宅推倒全部重建,用作大将军的府第。”
    “呵,原来是这样……”
    秦霄不由得有些好笑起来:前几天,自己无意间在李隆基面前,提起过一次自己在长安的宅子地事情,当时李隆基就说,要把安乐公主在通化门附近置下的超级豪宅送给秦霄。秦霄一想,这样太过张扬,而且怕是住进去以后,李仙惠若是来了,左右不自在,于是就拒绝了。没想到,李隆基一回去,就动手开始张罗这件事情。将自己的老宅椎倒全部重建,弄个新宅子。还真是挺有心的。
    卢大海继续说道:“大将军,正巧卑职还想去找您。现在您来了,要不指点一下,看有哪些地方不满意地?这是我亲自设计的住宅图纸,要不您先看看?”
    “也好。拿来我看看。”
    卢大海展开一张大羊皮纸给秦霄看了看,布局很是宏大,除了之前地前院花园、正厅大堂、主次卧房,和后堂的回廊庭院、两座跨院以及那栋小木楼和仆奴们住的杂间,还另外多了四庭大宅厢房,还有一个球场(自然是马球场)和后院花圃。凉亭、雅阁、假山流水多了七八处,二座跨院增至了六座。
    秦霄不由得微微咋舌:“你这么设计,哪里有这么大的面积可用?”
    卢大海微微笑了笑:“这个大将军就不必操心了。整座府院的面积,被增大了十倍不止,之前所有的房屋、过道和庭院,都要放大一倍。户部最初的意思,要设计的面积比现在还要大。只是苦于这个里坊里的其他临舍实在不易搬迁,才设计成这样了事。大将军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么?卑职好即刻修改。”
    “好是好,就是太大了一点。”
    秦霄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我家里才几口人,哪里用得了这么大的宅子。若是在这样一处大宅里逛上一圈。怕是都要骑马了。”
    “哎呀。对!对对!你看我这记性!”
    卢大海连连拍额惊叫:“大将军是将门之家,如何能够没有跑马道与练习骑射武艺的场所?大将军提醒地是!看来这面积还是小了一点。后院球场这里么,还可以朝东、西各扩上二三百步,增设一个跑马场。嗯,对,这样才极好。我说怎么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呢!”
    秦霄眨巴着眼睛看着自言自语地户大海。一时无语。
    卢大海继续自言自语:“估计还要增加百余名工人,嗯,将作监里最近没有重大工程。好在调人不难。”
    秦霄苦笑说道:“这么大个工程,得要多久完成我才能住进来?又得花多少银子才算完?”
    “大将军别急,卑职一定全力赶工,保证三个月之内全部完成,大将军就可以住进来了。”
    卢大海拍着胸膊信誓旦旦的说:“这银子嘛,地皮是户部回收征剿来的,算不得花了多少钱。材料人工,初期户部是拨了五十万贯。”
    我靠,不算地皮还五十万!秦霄心里惊道——又是一个楚仙山庄!
    卢大海看秦霄脸色微变。不由得有些忐忑的说道:“怎么,大将军不满意?那好吧!我再多调人手,日夜赶工,争取两个月之内完成,恭迎大将军入住新宅!”
    秦霄彻底无语,只得随意的搪塞道:“卢大人随意,随意。你忙着哈。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罢就骑上马,有些木然的走了。
    没要安乐公主地宅子,却又大刀阔斧的在这里开新居……这岂不是更张扬了?李隆基。你还非把我推到风口浪尖啊?真是毁人不倦!
    秦霄蹓着马儿回到皇城里,庆典仪式仍在进行。祭告天地。叩拜宗庙,忙个没完不亦乐乎。秦霄暗自庆幸,还好自己不是什么当朝文僚重臣,不然跟着这样混一天,非活活站死、跪死不可。进了朱雀门后,走在承天门大街上,正经过司农寺,又看到大批的工匠忙里忙出。一张八马大车拉了过来,两座巨大地狻猊石雕被放在了门口,‘司农寺’的牌子也被摘了下来,正要将门楣拆掉重修。
    秦霄不由得纳闷:这又是要搞什么,司农寺都拆了?
    司农寺的位置很特殊,与尚书省隔街相望,再往北朝皇宫走,就是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左右千牛卫等十二卫大将军办公坐镇的地方,东面隔着含光门街,就是大理寺与将作监。
    那些里外忙碌的人当中,秦霄又逮到了一个熟人——候洗。将作监中校署的署承,三连臂弩就是他的杰作。秦霄纳闷的问:“候大人,这皇城之内的署衙也这么大动静,是要干嘛呢?”
    候洗呵呵笑道:“大将军,哦不,得称呼您大都督了不是?朝廷新开了一个署衙,叫‘皇城御率司’于是就将司农寺搬迁到了西南,与司农寺草场合到了一起。这里么,就是秦大都督地署衙所在了——皇城御率司呀!一个时辰前皇帝刚刚下旨,要将作监即刻开始准备。这不,卢大匠有事外出,只好小人和一些署承同僚前来这里忙活了。”
    “这样啊,明白了。你忙吧。”
    秦霄骑上马,悠哉游哉的朝太极宫走去,心里暗自道:我说为什么要‘改换门楣’呢,原来是给我修办公室……啧,啧啧,动静真是挺大的。这地方用来做皇城御率司衙门还真是挺合适的,和十二卫大将军办公室挨得近,直接面对皇城第一道防线——朱雀门,六部尚书省也近在咫尺,天生就是个设置重要衙门的地方,之前居然一直是司农寺……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秦霄进了太极皇宫走过太极门,远远看到太极殿上还是人山人海礼乐不停,旌旗飘飞鼓角连连,这庆典还在折腾。秦霄骑着马,象征式的绕着大殿逛了一圈,算是巡视警戒情况,然后又清闲无事了,索性到太极殿前去看看热闹,看有谁开官,有谁倒霉了。
    过了不久,开始表彰朔方军一旅的有功之臣。秦霄和张仁愿,之前早就封授过了,于是这时李旦只做了隆重地‘口头表扬’,顺便撒给秦霄三千两黄金和五百缎布匹。
    秦霄心里暗笑:这会是给老婆孩子挣的,买姻脂水粉尿布糖葫芦去!仙儿她们在江南还做什么生意,赚点钱多辛苦。看我这里,来得多容易呀!价值巨万的豪宅,随便受个赏赐得来的巨款,就是别人八辈子也见不到地天文数字。三千两黄金说多不多,折合二干多万文铜钱。京师物价虽然极高,一个烧饼也只卖两三文钱。这要是全换成烧饼的话……
    秦霄满脑子胡思乱想正暗自发笑,听到朝堂之上大喊:“宣——女中豪杰,虎墨衣!”
    秦霄身上一阵轻颤:搞什么鬼?把墨衣也拎上来干嘛?
    可不是,墨衣一脸茫然地从龙尾道走了上去,还就从秦霄的眼皮底下走过。一身银甲白袍,分外醒目。戍卫的将士和满朝文武,纷纷向这个巾帼须眉大美人行注目礼。
    秦霄心里好一阵哭笑不得:准是那李隆基干的好事吧?居然也没跟我说一声……
    太极殿里传出宣旨太监高亢尖锐的声音:“虎墨衣,皇城御率司大都督秦霄之妻,朔方军帐前使。于朔方军中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擢为为六品英瑚将军,赏钱千贯,绢百匹,御赐剑甲一副,钦此!”
    秦霄不由得好笑起来:英翊将军?明显是个杂号将军的名头,没有实权的,荣誉头衔罢了。不过……说起来还真是有点意思了。老婆都当了将军,嘿!
    墨衣平举着皇帝赏赐的铠甲、宝剑,一脸通红拘促不安了退了出来,朝宫外走去。秦霄骑上马儿跟了上去,在承天门前追上了她。
    秦霄走到她身后笑道:“喂,前面可是英翊将军,要搭顺风车一起回家么?”
    墨衣简直哭笑不得,对秦霄说道:“老公……你就别取笑了。说来真怪,要被封赏了,我事先都毫不知情!刚刚才有人将我叫了过来。”
    秦霄笑道:“还不是太子干的好事,我也毫不知情。”
    秦霄拉了她一把提上马来,二人堂而皇之共骑一马,在皇宫里招摇过市,朝宫外走去。
第四卷 万里黄沙 第295章 香火鼎盛的新衙门
    几天以后,刚刚回朝勤王的朔方军宣布解散。右威卫王从易被调到北都太原驻防,左威卫李嗣业部上番京师,由南衙统领安排长安驻防。原本住在军营里的秦霄,这下真的无家可归了,于是只好‘委屈’的住进了大唐‘超星级’国宾馆——鸿胪寺,专职接待外宾、贵宾的地方。
    整个鸿胪寺,顿时热闹了。大名鼎鼎的‘皇城御率司大都督’住了进来,外邦使节纷纷大感兴趣,要来拜见一番。鸿胪寺的官员们,算品阶也不比秦霄低,可是他们清楚,这个秦霄,现在在皇城之内,怕是一般的王公见了他都要忌惮三分,所有十二卫大将军都要叩拜行礼的主,自然是不敢怠慢。每天来端茶送水的,说不定就是一个鸿胪寺少卿,四品大员。那个三品鸿胪寺卿,每天早晚各来拜见一次,生怕有什么地方让秦霄不满意了。弄得秦霄不厌其烦,又不好拂了人家的颜面拒之门外。
    锦衣玉食,自然也是精细到了极致。连洗个澡,也是十几个人伺候。墨衣大大的不习惯,沐浴的时候旁边十几个丫鬟盯着,不停的往池里洒些鲜花香粉,擦个身子也用上数条毛巾丝绢。梳妆起来,身边递头钗、唇纸的人就有五六个。偏偏她又不喜欢这种打扮,常常是将这些人轰出去,自己随意的扎上发髻,一身胡服套在身上了事。
    为了这些事情,墨衣没少郁闷,还找秦霄报怨了一下,说能不能别搞得这么夸张,太不习惯了。秦霄也是哭笑不得——这不是没办法么!你若是表现得太过清高。拒人于千里之外什么都不按规矩来。人家还以为你不领情、有意见,会有矛盾的。
    皇城御率司大都督府正在搞装修,办公室临时设在了鸿胪寺里。将作监大匠卢大海,一连几日带着将作监最高明的裁缝——或者说服装设计师,来找秦霄商量皇城御率司的官袍样式设计。按照大唐的规矩,三品以上的官员、十二卫将军的官袍将军服,上面都绣有有瑞兽图文,比如王爷的袍服上,饰以盘龙和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左右卫将军饰以对麒麟,左右武卫饰以对虎,左右千牛卫饰以对牛。而皇城御率司的瑞兽,则是选作了‘螭吻’。
    对于这个选择,秦霄只能感觉好笑:螭吻,是佛经中雨神的坐骑,一般用来镇邪、僻火。选螓吻作皇城御率司的‘吉祥物’。那还不就表示,这个衙门就是个皇城‘消防队’么?还真是挺贴切的。
    几个高级服装设计师,将秦霄翻来覆去的细细量了尺寸后,连日赶制出了十几套不同式样的紫色袍服,让秦霄选择。还非得要选出平服、朝服、祭祀礼服和军中戎服。弄得秦霄好一阵头大,最后甩手交给墨衣去定夺了,好歹将这些事情摆平告一段落。
    将作监的人刚刚搞定。兵部、吏部的人一起涌了进来找秦霄商量皇城御率司的人员搭配。因为是个新开的衙门,之前无例可循,于是什么事情都要商量着来。
    对于这个,秦霄丝毫不敢含糊了。这个是与他息息相关的大事!
    商量的结果,皇城御率司的头把交椅自然毫无疑问的不会旁落他人。按品阶下来,就是南、北衙的都督(因为秦霄是大都督了。所以他们只能是都督)南北衙之下,就是万骑、左右羽林卫、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和左右监门卫几个大将军。这些人的人选,是已经由朝廷定制好了的。最需要动脑筋商榷的,就是新开的皇城御率司亲翎府,也就是秦霄直缔亲勋领导班子。这个亲翎府的官员,地位比较特殊了,品阶最高的中郎将虽然只有四品,但是做为皇城御率司这个要害部门的分职统帅,职能作用反而在那些千牛卫和羽林卫将军之上。
    中郎将的人选,秦霄不再作他想——邢长风!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同不同意了。不过邢长风在得知还是和以往一样跟在秦霄身边之后,倒也还乐意接下这个差事。只是李隆基就有些郁闷了,他找秦霄要邢长风没要得到,没想到秦霄自己给霸占了。而且好不容易耍尽手段要去的郭子仪,死活不肯当什么‘东宫六率都督’,最后只好让他继承了有着光辉传统的左卫率大率之职。
    长史,自然是一直跟随秦霄的范式德。虽然是个五品的小官,可是主管皇城御率司所有的文官,南、北二衙的文官,也都得听他的。皇城御率司有什么指令、命令,都要由他发出来。所以,也是个位低职重的角色。
    左、右郎将的人选,秦霄甚是苦恼了一阵。现在李嗣业成了左威卫大将军,万雷当了万骑使,田珍还在岭南没回来,回来后也极有可能当上东宫六率的都督。秦霄手下,还真的没有什么可用的心腹和高级人才了。最后秦霄将北衙的程伯献找来,找他要人。
    程伯献向秦霄推荐了一个人,之前右威卫里的中候——石秋涧。秦霄马上想起了这个人来,那天在陈仓县的时候,给他打开寨门放他进来的,不就是这个人么?
    秦霄心里好一阵欢喜,当场拍板就将这个墙角给挖了之前,这个石秋涧也是被程伯献从右威卫调到了北衙都督府带到身边听用。现在秦霄开口说说话了,他只得苦笑着将这个大好青年拱手相让。


    就这样,野战将军出身的七品中候石秋涧,一跃成了香火鼎盛衙门皇城御率司的左郎将。
    右郎将?先空着。秦霄暗自想道:我还有个好徒儿桓子丹在江南窝着呢,怎么能让这个忠良之后就此埋没呢?等过不了多久,朝廷肯定为桓彦范等五王平反昭雪。到那时候,就将桓子丹弄到长安来,带到手边好好调教。将来也是个人才。
    至于亲翎府参照其他卫率设置的其他官员。两个司阶、三个中候、五个司戈、五个执戟、五个奉车都尉,那不用说了,一个不缺都不能外流,全部由特种营的人接任。管他是五品六品还是七八品;另外分管重要部门的仓曹、兵曹、骑曹、胄曹,也不能放过,一一如法炮制让特种营的人钻了进去。旗使,左威卫的那个罗羽枫用得顺手,依旧调过来,让他再跟着自己到皇城里显显摆。黄冲是个好厨子呀,皇城御率司少不得要摆摆宴席腐败腐败,弄个新官——亲翎府膳作执事让他来当当。嗯,刘迪也是个好用的军医,而且这小子够机灵,和黄冲一起调过来吧,也当个执事好了。
    兵部和吏部的官员们将秦霄说出的名单、官名一一详细的记了下来,心里都暗自想道:这个皇城御率司,看来外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而且他们清楚,朝廷对于这个新开的衙门。那是极为重视,李旦好几次都亲自过问衙门的进展情况,屡屡叮嘱户部,不要舍不得花银子,这个皇城御率司可是代表着皇家的威仪和权望,任何地方都不能马虎!
    于是,皇城御率司从户部领来的日常经费用度。是其他十二卫大将军府的五六倍,连南北衙之前那样吃香的大衙门,能领到的经费支出加起来还只有皇城御率司的一半。另外,亲翎府暂定五千人,任由秦霄在十二卫和皇城禁卫里挑选精壮之士,好马全由皇城禁苑马厩里提供。
    五千铁甲,差不多就是秦霄的私人产业了,而且是整个皇城里最精锐的五千勇士!秦霄自然在自己关系最铁的左、右威卫和东宫左卫率里挑的人最多,加起来超过了七成,全都是敢跟着自己豁出性命去玩的角色。李旦特别下旨,五千亲朝府的亲兵,不受三省六部节制,进出长安不必有铜鱼府这种东西,连皇宫也可以进出自由——只要有秦霄带队,或是由他签发的公文。
    虽然这个亲翊府只有五千人,相对于南衙上番的数万府兵,和北衙的万骑、羽林卫等部队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是转过来想一想,这些衙门和部队,那都是秦霄的属下。只要自己驾驭得好,不被架空,那南北衙也就是皇城御率司的。
    本来设这个亲翊府,就是与南北二衙平起平坐的——虽然品阶差上了那么一点,但是实际职能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整个皇城御率司,从成立的一开始,就成了京城各个武装的头目们玩弄权术的地方。相互制约、相互利用、谋求平衡、利益共享。而坐在这个尖端的人,就是秦霄。如何驾驭南北衙,调和矛盾和均摊利益,成了他的首要任务。玩得好么,整个皇城之内唯他独尊,连皇帝李旦都要靠他维护皇权统治;玩得差了,那就是一个被架空的绣花枕头,能用的,也就是手下的五千亲翊府亲兵了。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北衙都督程伯献,那是一个战壕里出来的铁哥们;万雷,不用说了,万骑使,皇家第一精锐护卫队的头头。羽林卫和千牛卫以及监门卫里,暂时没有自己的心腹,看来都是太平公主提拔起来的人物,比如说这次政变中立下大功的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南衙那边的都督是薛崇简,虽然是太平公主的儿子,可是跟李隆基的关系似乎更铁,跟秦霄也算是见过面,要跟他相处得好应该不难。而且南衙的兵源流动性比较大,上番而来的府兵是从十二卫里抽调而来的。现在就是李嗣业的部队在负责京城戍防。
    李嗣业,这个大头鬼!秦霄一想起他就有些好笑。自从那天在凌烟阁前分别后,就一直没见过他。敢情他因为砍了韦后和李裹儿,还担心秦霄会有什么隔阂,有些心虚的躲起来了。
    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秦霄只感觉一阵焦头烂额,灰头土脸。
    几天以后,皇城御率司大都督府终于装修完了。秦霄在一众人等的簇拥之下,穿着新设计出的紫色戎袍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大都督府。三重门,九落院,依次进去就是长史、郎将们的办公室,最里间,才是大都督书房。正堂大厅设计得有够气派,大都督宝座高高在上,背后水银屏风,一只鱼身怪龙状的螭吻张牙舞爪,嘴里喷出水柱。案桌上放着将作监刚刚刻制的大都督玺印,和南北衙所有卫率以及亲翊府兵符。
    秦霄往那太师椅上一坐,很舒服,很惬意,爽极了。
    办完这些事情,这个新衙门就开始运作了。最忙碌的倒不是秦霄,而是老夫子范式德。他要将南北衙所有的文档资料都收集过来进行整理。包括所有士兵的军档、所有马匹和器械也要集中统一管理,还有户部拨下来的经费钱银,今后也不会交到南北衙,而是由皇城御率司再拨下去了。南衙前来上番的府兵,今后也要由皇城御率司这里盖了玺才能动兵,皇家什么时候有重大朝会、祭祀,还要安排左右金吾卫派出杖队。
    范式德一向办事老道熟练,可是有些慢条斯理。这些事情扑面而来,险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