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出来了,少爷们睡安稳了?”小蓝问道。
    “嗯,好像听到爷回来了,这大热的天,爷又去庄里了?也太忙了些,连中饭都没回来吃?”小青问道。
    “没有,去书房呢。听林安说,康庄夏收,大家伙都忙着割稻子呢,爷自然不能闲着,这不,刚从庄里回来,见主子睡觉了,又忙忙赶去书房处理事情了。”小蓝说道。
    “我的天,这天可怪热的,爷可不能中暑,吩咐小紫送碗解暑汤去吧,庄里能有什么好吃的?爷也真是的。”
    “爷想早些做完,好腾出时间来,没看爷最近都是上午出去巡视,中午抽空处理事情,下午之后,都陪着奶奶和孩子,轻易不出门。”小蓝又说道。
    “你这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爷这段日子怎么了?好像比以前还黏着奶奶,一进门要没瞧见奶奶,就问奶奶做什么了,高不高兴,连两个小少爷都没奶奶的分量重。”小青问道。
    “可不,恨不得一进门就抱着奶奶不撒手,也就是看奶奶午睡或回娘家的功夫,爷才做点事,没看奶奶一睡觉,就让我守着,说一醒了,就告诉他。”小蓝说完叹了口气。
    “你叹什么气?你的心事,奶奶肯定知道了,奶奶自有安排,没听奶奶说,让林安二十岁才娶亲呢,可不就是等你长大呢,咱们才十五岁,怎么也要好好帮奶奶几年。”
    两人正说着,林康平走了进来,问道:“奶奶还没醒么?”
    子晴在床上听着,林康平对子晴的心意,不单晴园的人看出来变化了,就连沈氏和陈氏也看出来了,没少打趣子晴,子晴想起这些日子,林康平的表现,也不禁甜丝丝的。
    “想什么呢?醒了?”林康平已经掀开了帐子,见子晴惺忪的眼睛,一副慵懒的模样,不禁靠了过去。
    “在想幸福是什么?”
    “想出来了没有?”
    “想出来了,幸福就是外面烈日炎炎,自己能躺在清凉的屋子里,幸福就是外面凄风苦雨,冰天雪地的,自己能坐在一个温暖的床上,当然,还要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儿女。”子晴掰着手指说道。
    “这是不是提醒为夫,咱们还缺一样呢,为夫还要继续努力。”林康平说完放下了帐子。

    第二百七十六章、甲鱼窝

    康庄的夏收忙完了,林康平说,洼地的水田亩产达到了二石二斗,也就是现在的四百斤左右,应该还算不错的,因为上等的水田也就是才五百斤,这刚第一年,看来还是那个淤泥和红花肥地的效果,比康庄的荒地第一次的出产相对来说高多了。
    这样一来,康庄和晴园的米粮就足够了,八十亩的水田,两季能有六万多斤稻谷,子晴让林安磨成精米,谷糠留着喂猪,自己吃不了的精米,还可以做米粉出售,正好接上了面条的缺,卖完面条卖米粉。康庄的原则是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再往外兜售自己的产品。
    话说子晴来这以后,才发现这个米粉原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都不知道从哪朝开始的。说实在的,子晴觉得米粉的口感比面条要好了很多,可能是物以稀为贵吧,当地人习惯了自家吃米粉,各种各样的煮粉和炒粉,可是家里有客人来了,尤其是正月里的来客,中午都会上一碗面条来待客。
    所以,亲友间的相互往来送迎也多半是面条而不是米粉。当然,也有真的好这一口的,比如说老爷子,就不爱吃米粉爱吃面条。
    子晴想着,沼泽地的淤泥要是收拾好了,用来肥地,产量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古代劳动力低下,自己家的好田地都收拾不过来,也没这个人力财力去收拾这一大片的荒地,只在家门口开几亩地也就顶天了,这也是为什么子晴能接二连三买到这一大片荒地的缘由,穷人忙不过来,地主家看不上,子晴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说到沼泽地,子晴听说新买的荒地先开垦出来了。沼泽地还没开始收拾,看来要等晚稻插播以后,这五六十亩沼泽地的淤泥,可是要花费不少的人工,子晴还是比较期待淤泥的底下。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宝贝?几十年的水库。那鱼虾都哪去了?
    这个夏天感觉过的特别的快,康庄的事情多。林康平忙的团团转,做米粉还没找不到合适的人,黄婆子只会做面条。子晴的二舅会做。可是一则老人家岁数大了。也不可能留在康庄帮子晴忙这个,二则,沈建水家里还有一大摊子的事情呢,子晴哪里好意思开口求助。
    后来。还是林安问过了康庄所有的人,居然是宝凤的丈夫。周来福会做。子晴可真没想到,偶然的一次善缘,居然还找到了一个能人,肯出力,心思还巧,还有点手艺。这样的人太值得子晴拉一把了。
    沈氏这段时间也是忙的够呛,八月子寿成亲,要预备的东西还是很多的,虽说已经做过不少场好事了,可沈氏还是不愿被人诟病,凡事总想力求尽善。可惜,陈氏这一段日子也帮不上什么忙,本来就是怀孕的身子,还要照看两个儿子,小桔要分担不少的家务,哪里忙得过来?
    幸好,送到学堂的石婆子能过来帮点忙,学堂毕竟只有两个老人,事情还是不多。这样,沈氏才能腾出功夫来做点针线活,子晴揽了沈氏和曾瑞祥的衣服,还有老爷子和田氏的,子雨也是忙着做荷包,子寿的鞋袜等。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没几天,林康平出了门,再没几天,子寿和子喜又回了学堂,子晴才惊觉,这一个夏天可是又溜走了。
    沈氏给夏玉送信,就便把夏玉接了过来住一段日子,陪着老爷子和田氏。
    子寿在八月初八特地请了假回来,送聘礼去女方家,子晴跟着忙乎了几天,基本上早起吃过饭就回娘家了,晚上天黑方回,帮着沈氏打点衣料、首饰、家具、打赏的荷包、待客的糕点糖果、席面的菜式等等。
    这日好容易松快点,留在晴园睡了个懒觉,小青小蓝不时地进来看看,见子晴醒了,忙道:“奶奶,林管事在外面等奶奶半天了,说是有急事。”
    子晴收拾好了到了前院,林安正蹲在地上在摆弄一只大甲鱼,看起来直径足有一尺多。子晴三步两步地到了跟前,问道:“哪里来的甲鱼?”
    “沼泽地的淤泥。奶奶,咱还没往深里挖,这是来福大哥抓来的,这淤泥清理了一半,他看了半天,说,里面可是一个大的甲鱼窝,让我回奶奶一声,把雇来的人辞了,剩下的事情咱们自己做,不然,大家都知道了这里面有甲鱼,只怕会存了别的心思,白天不好来偷,晚上来偷,一个不错眼,陷进了泥潭出不来,岂不是咱们的过错?所以,还是不让人知道的好。再者,一只五年以上的甲鱼能卖一两银子,十年以上的能卖二三两银子,来福说咱们沼泽地里的甲鱼,只怕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也有不少,保不准打主意的还不少呢?”
    “可是,这破淤泥里,甲鱼能吃什么呀?”
    “泥鳅,小鱼小虾,那个地方已经被别人遗忘了好多年,老人们说,以前是个大水库,后来用不着了,塘泥没及时清理,又死了人,谁也不敢进去了。”
    子晴想了想,说道:“既这样,就听他的,先把人辞了,正好也该过八月节了,这甲鱼,也别卖给什么牙行了,咱自己打发人,一天挑个十来只,去安州城里自己卖,价钱就听来福的。等等,你现在走不开吧,玉米该收了吧?”
    “还有禾笋也该收了。正好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不如找几个嘴紧的,跟着来福,一边挑塘泥,一边抓甲鱼?”
    “也行,抓到了放干净池子里养两天,等爷回来了,让林福和我表哥带着人去卖甲鱼,不然,庄子里的小孩就是卖了银子,只怕也不一定能拿回来。”子晴说道,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在市场卖了几十两银子,是够招贼的。
    林安听了就要走,子晴想跟着去看看,忙问道:“今天那里有人干活吗?”
    “这会还有,奶奶要去的话,还是等爷回来吧。不然,我们又要挨骂了。”林安回道,说完立刻就要走。
    “等等,先问问,这个是多少年的?”子晴指着地上爬的问道。
    “说是有年了,送给奶奶先尝尝,昨天别人都走了,来福偷着逮的。”
    子晴等林安走后,用根棍子把它拨拉进桶,放了点水,送回娘家了,正好何氏年岁大了,沈氏又忙累了一阵,好好补补。
    沈氏见了这么大的甲鱼,自然要问怎么来的,子晴说了,沈氏笑道:“打小你的运气就好的出奇,这不,买个没人要的破泥塘,还能有这些个好东西。不过,可真要看紧了,千万别因为几只甲鱼闹出了人命,可就太不值当了,到时,人家还要上门找你的麻烦。”
    “可不是这话,所以,现在林安去吩咐他们停工,我打算让宝福表哥和林福两个换着帮我卖甲鱼去,省的有人打主意,有他俩在也好一些。说是这样说,我还不晓得到底有多少呢?对了,娘,我家的禾笋也可以卖了,小三的酒席上要不要上这一道菜?”
    “也行,只是又偏了你家的东西,索性鱼也从你家抓几条大的。”沈氏说道。
    “行,回头让人给娘送来。”子晴回道。
    正说着,陈氏挺着大肚子过来了,“二嫂,你这胎感觉跟以前的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嗯,真的不一样,我现在特别想吃辣的,肯定是个女娃,而且,她动起来也不一样,以前,感觉是小脚踢我,现在好像就屁股拱我,娘说了,八成是女娃。”陈氏一提这个就开心,她连着生了两个儿子,也是盼着有个女娃。加上这一年,子禄天天在她身边,饭馆的分红也是越来越厚,日子过的真是顺心顺意。
    “真好,要是大嫂今年也能如愿生个儿子,就更完美了。”子晴还记得刘氏生第二个女儿时没少偷着流泪。
    “你大哥说了,等中秋时把你大嫂送回来,一是来参加小三的婚礼,二是回家来生产,等过完年再跟着你大哥去花莲。”沈氏说道。
    子晴又陪着大家说了会话,才回了家。
    林康平是在八月十二晚上才进的家,次日,等林康平稍稍歇息过来,子晴便拉着他要去看沼泽地弄成什么样子了。
    两人仍是从康庄的大门进去,为了安全,康庄只开了这一个大门,三三两两的小孩正在掰玉米,见了子晴和林康平,只是行个礼,仍旧做事。
    沼泽地那边,有林安亲自看着,子晴第一次见到了宝凤家的男人,一身灰布短衣,头发也是用一块灰布包了起来,给人感觉瘦小精干。这一片沼泽地的边缘,连着铺上了木板,他和老赵正坐在木板上挖着脚下的淤泥,另外还有二个工头在挑塘泥。他们是沿着连荒地的一边开始收拾的,还看不见底,只看见周边塘泥下陷的印记才看出来他们干活了。
    林安见林康平扫了一眼干活的人,便解释说老周带着人收禾笋,说是今天必须收完,天黑前要送到牙行。

    第二百七十七章、子寿成亲

    子晴看了半天,也没看到半只甲鱼,更别说甲鱼窝了,林安见了子晴的神情,忙道:“主子,来福大哥已经抓了二十多只了,这个现在还看不出来,有时挖塘泥能挖出来一个两个,但是更多的是来福大哥从淤泥里捞出来的,要等最后弄完了,才能知道大概有多少只甲鱼。”
    “我就说没什么看头的,你还以为一窝甲鱼挤在一处等着你瞧呢。”林康平笑着打趣了一句子晴。
    两人找到沈宝福,沈宝福一听让他卖甲鱼去,一跳三尺高,说道:“妹妹,好妹妹,哥哥才刚回来,怎么也要歇几天,你也知道,哥哥最是坐不住了。林福去也一样的,一般人也欺负不了他。”
    “表哥,你看着办,我可是觉得你最合适,你带着林福一块去,就你一人,我还不放心你呢。被人骗了,你还不得帮人数银子。你去不去吧?小舅舅可是说了,你要不听话,就把你撵回林山去。小舅舅他们过两天可就到了,别说我没提醒你。”子晴知道沈宝福的性子,说话一直比较随意。
    “妹子就求你这点事,你要不去,我都不依,别等着我给你做红烧肉吃。要没有妹子给的银子,哪来的肉?”余氏从灶房里探出头说道,她正用烧红了的火钳在烫猪皮上的毛,沈宝福每次出门回来就是馋红烧肉。
    “好好,我去,真受不了你们女人,那银子可不是妹妹的,是我辛辛苦苦从妹夫处挣来的。”沈宝福摸着自己的脑袋说道,其实,他还真就是一个心思简单的人,好处。
    林福回来说,带去的二十多只甲鱼很快就抢购一空,中秋节都等着要点新鲜东西呢。
    中秋过后,没两天就到八月十八。子晴也是起了个大早,又吩咐林安林福守着大门口,不要让春玉一家进门,听沈氏的意思。曾瑞祥已经跟老爷子提过了此事,现在就看春玉能不能知趣。
    曾瑞庆倒是明确表示过他不会来,曾瑞祥曾带着子寿上门送过信,不管怎么样,该做的也做了,这样,外人知道了也说不出曾瑞祥的不是来。
    十点多钟。子寿已经拜过祠堂出发了,家里的亲友该来的也差不多来了,子喜站在大门口迎客,远远的真见了春玉两口子带着二毛、五毛和桂花来了,大毛一家和三毛一家没有跟来。
    子喜带着林安林福早早迎了上去,说道:“大姑,我爹我娘说了,我家不欢迎你们。大姑还是请回吧。别等闹出来大家没脸。”
    “子喜,我可是你亲大姑,我们一家上门吃侄子的喜酒。被拦在了门外,今天的人齐全,说出来大家评评这理,我倒要看看,是谁没脸?”春玉指着子喜说道,摆明了想闹开来。
    林安上前说道:“姑太太,我们爷吩咐了,今天我们一切行动听亲家老爷的,得罪了,请别见怪。依小的说。姑太太还是请回的好,姑太太难道不想想,亲家老爷为了什么不让姑太太进门?”
    “姑太太,我们爷还说了,姑太太要执意进去的话,先问过我们哥俩让不让?我们两个可是没什么怕的。姑太太,你身边还有谁,可要想清楚了?”林福也上前一步,站在林安身边。
    “你们是哪个狗娘养的,一口一个爷,这是谁家?你们知道吗?这是我小舅家,我五年没回家,你们是哪里蹦出来的杂种,竟敢拦着爷我的路,我倒要瞧瞧,你们想拿我怎么样?”二毛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并一瘸一拐地直往前走,他不相信这两人真的敢动手。
    春玉也是推推囔囔的,她今天打定了主意,要进曾瑞祥的家,只要她进去了,曾瑞祥自然不好当着众亲友和全村人的面撵她,以后,她再想法子求得曾瑞祥的谅解,如果连大门都进不去,以后,可就真的断绝关系了。
    林福一出手,就把二毛的手捏住了,二毛动弹不得,哇哇乱叫,林安手里捏了块石头,说道:“大姑太太,你要再往前走了,我这石头可是长眼睛的,也不多要,也就瘸一条腿吧。”
    春玉见二毛一下就被制住了,到底有些胆怯了,这时,曾瑞祥得信也赶了出来,说道:“你们要是再不听劝,逼得我没法,我也学大哥,拿扫把来把你们扫出去。你们不就觉得我软弱好欺吗?今天不如就试试,春玉你也想想,你可是四十岁做阿婆的人了,还有你身边这几个儿女。”
    “二哥,千错万错都是你妹妹妹夫的错,可这几个孩子能有什么错,好歹他们也叫你一声舅舅,你忍心绝了他们的后路吗?”
    “二舅,我可是五年没回家,二舅啊,你就让我进去给你老人家磕个头,认个错吧,二舅,救救我呀,疼死我了,二舅,我是二毛呀。”二毛哭喊道。
    “小四,去拿扫把来,今天我要亲自动手。”曾瑞祥吩咐子喜道,今天,他不拿出些厉害来,春玉是不会轻易离开的,这时,已经有几个在门口看热闹的。
    子喜飞快地跑回去拿扫把,倒是把老爷子招了出来,老爷子对大家拱手说道:“各位,大家都是冲着我孙子的好事来的,请进屋先喝杯茶。”
    有人挪步了,有人还是留了下来,老爷子冲春玉和燕仁达说道:“不是说了不让你们过来,回家去吧。踏踏实实地过你们自己的日子,别再想动什么心思了。”
    老爷子这一开口,春玉和燕仁达的面上可就有些不好看了,大概他们没想到,一向站他们一边的老爷子今日怎么站错了队,燕仁达眼珠骨碌了一下,笑道:“岳丈,我们可是诚心来向二哥道喜的,真的没别的意思,三侄子成亲,做大姑的不来,说出去也不好听,听说孩子他大爹一家也不来了,外人知道了,兄弟姐妹五个,有两家没来,总不是什么好事,我们可是诚心为二哥着想的。”
    老爷子听了不语,看向曾瑞祥,曾瑞祥把扫把一摆,说道:“到底走不走?今天我豁出去斯文扫地了。”说着就往春玉面前扫去,扬起的灰沙立刻迷了春玉的眼,春玉往后退了几步,桂花立刻扶住了她。
    “五毛、桂花,还不带着你们的娘走,还等着让别人看笑话呢。”老爷子对五毛桂花说道。
    “爹,娘,咱们走,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进就不进,等老子挣了大钱,也给你们做大房子,买地主婆穿的衣服,气死他们去。”二毛挣脱了林福的手,过来拉着春玉要走。
    老爷子目送他们一家的离开,没有看一眼曾瑞祥,进去了。
    彼时,秋玉和夏玉正围着田氏说话,田氏就算知道了春玉一家来过,秋玉和夏玉也不会让她出去的,除了生一肚子闲气,也不能改变什么。
    下午三点半,新娘的嫁妆进门了,外人只是看了个热闹,沈氏和子晴几个扫了一眼,就知道,这嫁妆其实还不如陈氏当时丰厚,克扣了一半值钱的聘礼,正经回礼的嫁妆都是些占地方不值钱的被褥、衣料和小家具,要知道,陈氏家里的条件还不如杨家呢,杨家可是还多要了八十两银子的压箱底礼金。
    沈氏心里虽不喜,面上倒是没显露出来,笑着迎了送嫁妆的姻亲,并送上打赏的荷包,这时,新娘也就进门了。
    送亲队伍还真是浩大,从不足一岁的奶娃到十七八的小伙和十五六的姑娘,大概有点粘连的亲戚都上门了,饶是沈氏已经有了思想准备,这打赏的荷包还是没预备足,子晴几个赶紧叠红纸包红包,送给五岁以下的孩子。
    子喜走到子晴身边,偷偷地嘀咕一句:“三哥怎么相中了一户这样的人家?这成亲后不能三天两头上门来吧?”
    “谁知道呢?娘给三哥找了好几个,你三哥非认准了她,我可告诉你,你要挑一个刁蛮任性的,可别说我不认你这个弟弟。”
    “哪能呢?姐,你放心,你要不同意,我决计不娶她。”子喜笑嘻嘻地说道。
    子晴用手使劲戳了下子喜的脑袋,咬牙说道:“你要记不住这话,你试试?”
    “姐,我去看过三嫂了,还真好看。说话也细声细气的,可好听了。”子雨挤过来说道。
    晚宴后,刘氏陈氏陪着沈氏送女客,子晴子雨收拾茶具酒具等器皿,子喜、林康平帮着拣拾碗筷归置东西,该还的要还。累了一天,子晴想去瞧他们闹洞房,也被林康平拖了回家。子晴知道他的小心思,嫌一屋子大都是男的,也有杨家留下来的,他不愿意子晴见外男。
    “娘今天好像不大高兴,这杨家,还真不知该怎么形容,虽说是读书人,怎么看着行事还不如二嫂的娘家?你说小三怎么就瞧上了她家?”子晴想起沈氏的表情,多少有些替子寿不值。
    林康平很是拿话劝慰了子晴一番,夫妻两个早早安歇,一夜无事。

    第二百七十八章、内外勾结

    子寿三朝回门后,便回了州学,杨氏自己一人住在了寿苑,沈氏到底还是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丫鬟送她,主要是怕她一人住着孤单,有个人说说话也是好的,加上家里的事情也渐渐多了,沈氏有些忙不过来。
    康庄那边的玉米还没收完,沼泽地的淤泥进展也比较慢,每日倒是总能抓到几只甲鱼,还有黄鳝,泥鳅,林安曾经给子晴送来一条足有刚出生的婴儿胳膊粗细的老鳝鱼,肚皮金黄金黄的,一看就很有年头了,子晴送去给何氏进补了。
    林康平有心想再去安州城外的破庙里再找几个人,最好是年岁大一些,新买的这一大片地,就是日常拔草松土也是需要不少人手的。
    谁知还没等林康平出门,居然有人找上门来,四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后生,衣衫褴褛,说是家里没有活路了,不是爹娘病死的就是被后娘虐待打骂被卖的,总之,最后四人混到了一起,听说康庄专门收留无家可归的乞丐,这才一路打听着寻来。
    林康平问了对方些话,听说倒也合情合理,康庄又委实需要人,即便有什么不好的,到时再打发也是一样的,就让这四人留了下来,跟着收玉米。
    书彦满十个月后,子晴忙着给孩子断奶,晚上要醒来好几趟,给孩子喂水喂羊奶的,直折腾得子晴苦不堪言,天天两只眼睛像个大熊猫似的,整天哈欠连天,好容易等孩子适应了,堪堪一个月的时间又过去。
    今年子晴满二十虚岁,俗称双十年华,林康平早就想带子晴出去住几天,好好补补觉,这不,等子晴的生日一到。放下孩子,两人独自到了橙园,也算给自己放放假。
    次日,正是子晴的正日子。两人一觉醒来,林康平摸着子晴的脸,柔声问道:“今天一天都听你的,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子晴窝在林康平的怀里,嘟囔了一句:“我还没睡够呢,等我醒了,你还带我去山里转转。”
    林康平闻言。只应了一句“好”,便把子晴拥紧了些。
    这时,外面传来轻微却急切的敲门声,子晴没听见,迷迷糊糊的,林康平练武之人耳目灵敏,却是知道了有事发生,林安肯定是处理不了。才会急着找上门来。
    林康平小心地抽出了自己的胳膊,打开门,林安一见林康平。忙道:“爷,康庄出事了,粮库里的大米面粉少了几袋,银库里也被人翻过了,有点铜钱和碎银拿走了。”
    “怎么发现的?庄里的狗呢?”
    “应该是内贼,狗没叫唤,庄外应该是有接应的,有牛车的痕迹,还有,有一袋大米应该是划破了。漏了些下来,要不是我进庄大门的时候看见了,只怕一时还发现不了。循着这大米找去,应该是往安州方向,可惜,只在陈村附近没影了。”
    “你没声张吧?”
    “没。爷,我一发现了,就赶紧进庄看看损失,叮嘱了帐房的沈二爷几句,就赶紧过来了。”
    林康平琢磨了一下,问道:“你有怀疑的人吗?”
    林安看了看林康平,欲言又止的。
    “有话快说,什么时候了,还吞吞吐吐的?”
    “爷,你上次收的那四个人,我就觉得蹊跷,这么长时间咱庄里都没出事,他们一来,刚一个多月,就出了这档事,而且,有人说,他们四人来了好打听,什么都想问问。要不是这些天收稻子,沼泽地没人做事,只怕也转到那边去了。”
    林康平踱了几步,想了想,说道:“这样,你让来福抓几只大甲鱼,用网兜放水塘里养着,然后放话,说是我买来给你们奶奶补身子的,一只甲鱼要二两多银子,花了二十多两银子,说奶奶的意思一个月吃一只就够了,剩下的先养着,你们特地每天抓点小鱼小虾地去喂,然后,找人盯着他们几个。重点让宝爷盯着,别打草惊蛇了,你也找个借口,悄悄地把林福带去,在康庄住下。抓着了立刻来报我。”
    林安听了自去安排,这边,林康平轻手轻脚地回了房,还好,子晴还在熟睡。
    晚上,林康平的意思是回晴园,子晴还有些意外,问道:“那年我想回家看睿儿,你非要我住一晚,今日怎么又想起来回家了?”
    林康平想了想,说道:“就依你吧,再住一晚。”
    林康平的本意是怕今晚康庄有事,他不能把子晴一人扔在这屋子里没人照管,可一见子晴不愿离开,他不忍拂了子晴的心意,又不想说出实情在子晴过生日时给她添堵,想着这内贼今天未必能把消息送了出去,索性留下来再陪子晴住一晚。
    林康平的心不在焉子晴自然感觉到了,问道:“昨天来的时候还好好的,今天怎么有心事了?”
    林康平正要找个什么借口的时候,林安上门了,这下,林康平想瞒也瞒不住了,只好对子晴说了。
    “爷,奶奶,今儿下午晚饭时,有一个叫顺子的装肚子疼,说要出去抓药,天黑前回来了。我觉得今晚应该会有动静。”
    林康平说道:“你让宝爷在里头盯着,你和林福带林山林月找个地方在庄外盯着,抓到了人捆起来扔个屋子里,今日是你们奶奶的生日,不宜见血。我明日一早过去,让庄子里的人都来看着,背叛我的人有什么下场。”
    林安去了之后,林康平抱着子晴说道:“这下可以好好睡个安稳觉了,睡足了,明日好有精神想想怎么罚他们。”
    “可是,偷盗不是应该报官的吗?”子晴问道。
    “嗯,咱们先收拾他们一顿,再报官也不迟。”
    这一来,子晴倒是辗转反侧,这康庄才几年,就招人惦记上了,可是看对方的架势,又不像来头很大,只是小偷小摸的蟊贼。
    林康平见子晴心事重重,索性抱着子晴可劲折腾了大半夜,直到把子晴累得沉沉睡去,再也没有精力想别的。
    不说子晴和林康平的这一夜,单说林安林福几个,叫了沈宝福和沈新福聚一块,偷偷商议,沈宝福听了林安的话,气得把桌子一拍,骂道:“他娘的,谁吃了豹子胆,居然敢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弄鬼,不想活了吧?你放心,不用找别人,我一人就能收拾了这几个蟊贼,否则,我堂堂沈宝福,沈二爷,说出去我还怎么在江湖混了?”
    “沈二爷是我,我先来的,你换一个,别害我名声受损。”沈新福对着沈宝福踹了一脚,鄙视了一番。
    “那我换一个,宝二爷,看我宝二爷今晚怎么活剥了这几个蟊贼?”沈宝福扬着胳膊说道。
    可惜,这话子晴没听见,否则,肯定要笑场的。沈宝福,排行老二,这人高马大粗俗不堪的宝二爷跟大观园里整日吟风颂月的宝二爷可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闲话少说,沈宝福本就个习武之人,半个江湖人,对这种事情自然有着比让他去卖甲鱼的热情高多了,当下就找好了地方要藏好。
    林安林福等则在庄外的芝麻地里猫了起来,九月下旬的夜晚还是比较凉的,最难挨的是还有最后的秋蚊子,叮一口,一个大包就起来了,痒的难受。
    “这该死的鬼贼,我要抓到了他非得好好扒了他的皮,害小爷我吃了这些苦。”林安和林福抱怨到。
    沈宝福那自然也好不了多少,也是咬牙切齿的,直后悔没把沈新福拖来一块有难同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