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两人谁也不肯出来作证,毕竟,这是曾家的家务事。
可是不管怎么样,这事有了一个明确的答复,实在不行,可以上门求证,她们总不会当面再反复。
“你爹说了,如果你大爹什么也不说,还是像以前那样奉养你阿公阿婆,你爹也不提往事,可如果真要把老人推过来,这些事情肯定是要拿出来当面讲清的,他都做了二十多年的傻子了,总要一个说法的。他说,感觉你两个姨娘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没说,可是,看样子,是问不出来了,这事还是你爹说,你都在外面听见了,前几年是不想让你爹伤心才没说的,如今见了你大爹的行事,不说也不行了。”
“可不,那次大爹盖房子的时候我就想说的,可是后来听说大爹同意了一直奉养阿公阿婆,我就不想节外生枝了,可是,两位老人到底还有什么事情没说呢?”子晴也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谁知道,现在问也问不出来,也许,到时候了,自然有人会翻出来,就像你大姑爹的事情,谁能知道从他媳妇嘴里说出来?不然,我们可不一直蒙在鼓里,可见老话是没错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子晴一想,也是这理,纠结下去也没个结果,该到自己知道的时候,总会知道的。
子晴的孩子满月后,子晴搬回了正房,曾瑞祥给孩子取名书彦,说彦是有文采的意思。
子晴把暖香苑打扫出来,让子禄白天过来看书,天冷了,陈氏也不能总带着孩子出来,可孩子在家,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子禄的。
冬天的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小岛上的梅花也含苞待放了,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子禄还是有几分喜欢这环境的,欣然同意了。
林康平这段时间忙翻了,康庄那边又找了些乞丐来,还有两个年岁大的老人,是从破庙里捡回来的,大概有个五十来岁,无儿无女的,逃难过来的,身子倒还硬朗,庄稼人,原本想这个冬天过不下去,就把自己卖了,谁知主家都嫌他们年纪大,看着木讷,谁也没要。
林康平买下了围着康庄的三座小荒山,康庄的居民闲了下来,都帮着收拾荒山,这边,王花匠开始预备桂花树苗,林康平说还是这边的气候适宜种桂花,北方那边,冬天的树根部都得用麦秸稻草围住。因而,林康平准备用一整座山来种桂花,等秋后收了做成干花送到京城去。
另两座山还没想好种什么,暂时就没动,反正一时也忙不过来。
曾瑞庆这边这一个多月都没什么动静,曾瑞祥倒也不着急,一动不如一静,听沈氏的意思,曾瑞祥猜曾瑞庆大概在等子福,子福开春就该派官了,没准会打子福的主意,帮他在衙门说说话,或是帮他再找一份文书的工作。
这个沈氏和子晴都不担心了,子福不可能会同意帮这个忙的,他是长子,曾瑞祥和沈氏遭的罪受的苦,他感同身受,从小就想着要努力念书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子晴还记得那个总是抿着嘴暗自咬牙的少年,还有那个过继的事件,大概这一辈子,他都不会忘记。
第二百五十八章、子福派官
一到腊月,沈氏和子晴都比较忙,子晴更是,虽说康庄有了管事,帐房,可一年的账目子晴还是要过目一下的,还有橙园晴园,家里的下人越来越多了,又是月钱又是过年的新衣,即便现在不用子晴亲手做了,可还是要预备出来。
所以,子晴的月子一坐完,就开始有事做了,可巧康庄的老周相中了灶房的黄婆子,两人凑成了一家,子晴问过针线房的赵婆子,本想再凑一对,可惜她没有这方面的意愿。这是康庄第一次办喜事,再简单子晴也跟着忙了几天。
接下来就是子寿和子喜都回了家,今年子福来信说要到小年才能回家,因为各地官员年底回京,统一等待调派,子福也在等待派官,年后直接上任。
曾瑞祥和沈氏刚接到信,不免喜极而泣,从昔日的贫门寒祚之家到今日的小富出仕,两人一路相携走来,个中甘苦自知,不足为外人道。
一家子围绕子福的派官开始猜想,子福能分到什么地方,留京是不可能的,可是沈氏也不希望儿子离自己太远了,到时见一面还得一年时间。
“福儿还年轻,好男儿志在四方,再说了,这事自有上面裁决,咱们尽好自己的本分即可。”曾瑞祥说道。
“虽说如此,可有个爹娘不挂念自己的孩子,要是去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这日子可怎么过?你说不当官吧都盼着当官,可真到了这节骨眼上,我心里又没底了,怕分到了不好的地方,可见人都是贪得无厌的。”沈氏说完自己也笑了,自嘲。
“娘,放心吧,大哥再怎么不好过,也是七品知县。不比老百姓好多了,兴许大哥还能真为地方百姓做点实事,比如说像晴儿似的开垦荒地,如今也有模有样。”子禄说道。
“可不。大哥要这样,没准还能造福一方百姓呢?这是好事,越是穷的地方,变化对比才明显。”子寿也说了一句。
“哎,说到这个,姐夫,我倒是想问问。你和我姐都打算在这里定居了,怎么还会在京城置产?多不方便?难不成你们将来打算回去?可是此间的产业你们也置了不少,我还真是没弄明白你们的意思?”子喜问道。
沈氏听了也问道:“可不,小四不说我还忘了,康平不就因为在京城忙什么庄子作坊的才没赶回来?那几天就想问问你们来着,一打岔就忘了。”
沈氏说完,大家也都看着子晴和林康平,子晴看了看林康平。说道:“康平是答应陪着我在这乡野之间做个逍遥土财主,可如今我都有两个儿子了,总得为孩子们打算。将来他们愿意回去就回去,横竖林家的根就在京城附近,难保小四将来不留在京城,还能有个相互照应。”
“你倒是想得太远了,差点唬我一跳,以为你们厌烦了这乡下,打算回京呢。”沈氏说道。
“哪能呢?我不是说过了,要陪着爹和娘的。”子晴笑着抱住了沈氏的胳膊。
十五日开始,曾瑞发就开始来叫大家去吃饭,说是厨下的人试灶。这是当地的习俗,以前曾瑞祥家做好事的时候,也是如此,这些亲友都是全家出动,也能摆个五六桌的,而且还都是白吃的。不去就是不给面子,主人家脸上无光。当然像燕仁达那样的主家基本是找不出几家的。
沈氏听了笑道:“倒是省事了,家里可以两天不开伙,我也松散松散两天。对了 ,晴儿,我大外孙的生日可怎么过?依我说,晚上回来,我亲手给孩子做一碗长寿面?”
子晴本有些不大想去,一堆陌生的妇人,也吃不上点东西,子晴也不能真个拿个碗去分点菜,可一则曾瑞祥于子军不光是堂伯父,更是他的启蒙先生,子军几个能有今天,全仗了曾瑞祥,二则,子晴自己那边和三婆婆这几个儿子也走得比较近,因而,这面子还是得给,不然,子晴和林康平以后也不好做人。
“就依娘说的。孩子我就不带过去了。睿儿还自己吃不好饭,不大会使筷子呢。”
“对了,子晴,子军成亲我们不用随礼,你要按曾家的姑奶奶走,就是嫁出去的女儿,要随一份礼,要是按东塘村民走,就不用随礼了,还有要预备一份拜钱。”曾瑞祥突然提醒了子晴一句。
“我们就按姑奶奶走,横竖大家也帮了我们不少,也别坏了规矩。”林康平笑道。
“也别过高了,拜礼我们预备一支银簪,没跟你大娘他们走,你们看着减些。不如礼金和拜钱都随一两银子也使得,既拿得出手,也不会太打眼。”沈氏说道。
在三婆婆家的院内,碰到了老爷子和田氏,周氏和曾瑞庆,周氏上前笑眯眯地对曾瑞祥一家说道:“二弟,爹娘说了,年前就不回学堂了,年也就在我家过了,你们要看爹娘来,不用去学堂了,直接来我家就成。还有,今年的大年初一轮到你家吃饭了,我们不跟姑奶奶搀和。”
田氏听了瞪了周氏一眼,皱了皱眉,倒也没说什么,毕竟还有一大堆的外人。
子晴还是有些纳闷,这唱的哪一出?田氏居然认可了曾瑞祥这边的年礼可以拿去周氏这边,这不是说,周氏可以支配这些东西,两人什么时候又好上了?子晴想起那回两人携手一块来借银子,张嘴就是一百两,当然,最后,谁也没借给她们。只能说,两人之间又达成了什么协议。
曾瑞祥看了看周氏一眼,说道:“大嫂,我会跟大哥说说,也没几个人,就夏玉和秋玉两家,还是合一块吧。”
曾瑞庆的意思要和子福几个亲近,曾瑞祥的意思左右也没春玉一家,何必害沈氏又累一天。
周氏听了帕子一甩,丢下句话:“这就是你哥的意思。”
曾瑞祥和田氏打过招呼,便和老爷子坐到一旁说话,找沈氏也去找几位妯娌说话,子晴和陈氏找了个地方,小声说道:“明年的大年初二,只怕还有一场麻烦,到时,我阿婆他们要来了咱家,我大姑家的孩子没地方去,来咱家,还得撵出去。”
“那,不如咱家初一请了他们,初二爱上谁家就上谁家,横竖跟咱家没关系。”陈氏说道。
“算了,回去咱跟爹说一声,看爹的安排。”
二天后,子晴正跟沈氏提此事,沈氏想了想,说道:“我倒要看看你爹能不能硬下心来撵人,总要过这一关的。”
“不行,我这借几人给娘使,晴儿生书彦的时候,她大姑也来了,门房直接打发走了,后来才跟我说了一声。”林康平说道。
子晴看向林康平,问道:“我怎么不知道此事?什么时候来的?”
“也不是什么好事,我也是忙糊涂了,就忘了,就在小姑来的第二天还是第三天。”
三人正说着,子喜和子寿领着周天清过来了,周天清手里拎个竹筐,还有个布包,见到沈氏先说道:“二嫂,我来给岳丈送年礼,特地也来看看你们。没什么好东西,也是我们的一点小意思。”
说完,把筐子放下,把布包给子晴,说道:“你二姑知道你生了孩子,可是想着年底了要跑这一趟,就没有早来看你,这是她给你孩子做的小衣裳。”
子晴打开来一看,还是大红的暗纹福字绸子棉袄,还有一个小银片锁头,忙道了谢。
子晴张罗留饭,周天清说要赶回去,“二姑爹,明年正月你不当你家待客,不如年后闲了一家子都过来住几日,等紫儿出嫁了,只怕我姑就没得闲了。”
“可不是这话,你二姑也是这意思,你小姑家如今房子也宽敞了,不拘谁家都能住个几日。”周天清乐呵呵地说道。
因周天清执意要回曾瑞庆那边吃饭,说理应如此,子晴也不懂,只是打点了些东西吩咐林兴林福送他一趟,主要是怕林兴回来找不到路。
子福一家是在小年晚上进家的,子喜过来通知的子晴,子晴忙和林康平赶了过去,一年没见,感觉子福又成熟稳重了好些,子晴的眼泪就这样落了下来,子福也不说什么,过来抱了一把子晴,说道:“晴儿别哭了,大哥也想你,以后,大哥离你们就近了,想看大哥随时可以过来。”
子晴听了喜的忙抬头问道:“真的,大哥分了哪里?”
“姐,你猜猜,很近的。”子喜在一旁笑道。
“莫不是就是安州?”
“姐,你可真蠢,安州是知府,大哥还要等几年。”子寿笑道。
“好了,大哥告诉你吧,是昌州下属的花莲县,一天就能回来。”
“那这算好事了,恭喜大哥。娘还一直担心你去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这花莲应该比咱们这里要富庶些,好歹那是昌州属下,还是一大片的平原,虽比不上江南,也勉强算的上鱼米之乡了。”林康平说道。
“你对那里很熟吗?”子福问道,有些奇怪。
第二百五十九章、装
“嗯,还算可以,我每此出门都从那里路过,我在那里还买了些水田,以后大哥去了,我收租子时倒是可以去看看大哥。”林康平说道。
“姐夫,你怎么到处买水田买铺子?岂不是每个县你都有产业,最好从这到京城这一路,你家都有房产,我们以后出门就方便了。”子喜笑道。
“你当我家开客栈呢?还一路都有?”子晴回道,子喜的话提醒了她,还真可以考虑开一个连锁的客栈,可是,目前的精力和财力都做不到。
子晴几个说笑了一会,刘氏已经洗漱好了,特地来换子福,子晴几个也就散了。
次日,子晴安排给子福一家接风,打发了小粉去请人,回来说,“亲家太太说,亲家老爷要带着几位爷去看老爷子,顺便把年礼送过去,招呼咱爷一块去呢。”
子晴听了,打发了她下去,笑着对林康平说:“可惜了,又一场好戏看不到。”
林康平捏捏子晴的小脸,笑道:“都两个孩子的娘了,还是这么好奇,这么淘气。准备东西吧。”
“准备什么,点心鸡蛋什么的捡点,带上一两银子,看看他们的意思。”
子晴跟着林康平一块回了娘家,沈氏也在预备东西,两套衣裳和鞋袜是固定的,见子晴的点心鸡蛋,说道:“一块去,这些东西带一份就成,多了你大娘也不说咱好。你爹的意思,你们几个还是一人一吊钱或一两银子,不然,到时你阿公他们要搬出来,手里没一个银钱也不是这么回事,你大哥就在花莲做官,可别像你大爹似的,闹出什么有损名声的事情来,可就有些因小失大了。”
子晴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曾瑞庆的事情还真能上门来调查,而且还在村子里查访了,说道:“我们知道轻重。左右也不过是一年一回。”
曾瑞祥几个早打点妥当了,就等着沈氏把东西备好就出门了,子晴歪在床上和沈氏说说话,天气晴好,子雨在院子里和永莲玩,刘氏带着小桃收拾东西,陈氏说在她院子里晒被子和棉袄。
话说曾瑞庆那边。看见曾瑞祥带着四个儿子一个女婿上门,又是点心又是猪肉又是鸡蛋面条的,倒也高兴,尤其是周氏,忙笑呵呵地迎了上来,接过东西,子福、子禄和林康平也把准备好的银两交给了老爷子,老爷子自是欣慰。嘴挪动了几下,最终只是说了几个“好,好。”
这个是在家曾瑞祥特地交代好他们几个的。不管从哪方面说,老爷子的心态比田氏还是要摆得稍正一些,至少对这几个孙子,还是有一些真感情的,而且,曾瑞祥度老爷子的心思,应该不会再把银两给春玉那送去,所以,这次就破例把银子给了老爷子。
田氏没拿到银两,脸就有些阴了。扭着手帕,林康平和子福是最早发现的,当然,还有曾瑞祥。曾瑞祥也不明白,同样是做娘的,为何只在问他要银子时才能看见田氏的一丝笑意和温柔。曾瑞祥一直以为是小的时候跟着他阿婆长大伤了田氏的心。所以,田氏才一直不喜他。及至后来出了春玉的事情,田氏把一切错全推到了曾瑞祥身上,更是难得有一个笑脸了。
“阿婆,你老人家怎么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太高兴,不会恼我们把银子给了阿公没给你吧?嗐,阿公和你有什么分别,他的不就是你的,我们几个也就是让阿公乐呵乐呵。”林康平故意问道。
田氏勉强笑了笑,也就是嘴角扯了几下,说道:“一样的,一样的。”
周氏检查了一下东西,似乎不是很满意,拢共加起来也就不超过五百大钱的东西,六斤肉,六十个鸡蛋,六斤面条,六封各式点心,以前,她可是见过沈氏和子晴给夏玉那送东西,猪肉都是一整只的猪腿,面条什么的都是十斤二十斤的,还有那个什么羊肉和点心,这才多少?
周氏从灶房走了出来,看着林康平笑道:“怎么没从你家的池塘里捞两条鱼过来,年夜饭没有鱼也不能成席?”
“大娘,出门了后院的门,对着就是墟市,想要什么样的鱼没有,我家的鱼大的旧年卖了,这一年能长多大,何况我还有一大家人要吃饭,哪天不捞个一条两条的?”林康平说道。
周氏听了一愣,这林女婿什么时候变脾气了,上次要鳝鱼的时候不是很痛快吗?还有后来上梁要的鱼,不是也没说什么?难不成是受了子晴的挑拨?对了,上次乔迁时他们几个就是空手来的,一看就是子晴搞的鬼,没准还有沈氏。周氏的脸立刻有些阴了。
林康平是什么人,从小在高门大户里,学得就是察言观色,跟在文三后面几年,见到的都是戴着面具的人,哪个不比这些人复杂的多,再后来,自己出去跑生意,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看人的心思的本事,越发长了几分。
“大娘,你可别怪晴儿,她如今弄着两个孩子,这些事情哪里顾得过来?家里一般的事情都是丫鬟帮着打理,我呀,只希望她开开心心给我多生几个孩子就知足了。”林康平说道。
周氏心里一愣,被林康平说中了,忙笑道:“看林女婿说的,谁不知道子晴最是个心慈的,怜贫惜老,我哪里会怪到她头上去,我心疼她还不及呢。”
子喜一扫,田氏正搂着子全不知说什么,这样爱怜的目光可是从没有在他们几个身上停留过,子寿和子禄子福几个也都发现了,不过,都没表现出来,老爷子倒是慈祥地看向了他们几个,拉着他们几个坐在他身边说话。
曾瑞庆一直想找机会和子福单独说话,子福除了进门招呼他一声,便一直陪着老爷子,曾瑞庆又还放不下身段,还是周氏知道他的心思。
听到老爷子问子福派官的事情,曾瑞庆和周氏都坐了过去,得知子福被派在花莲,曾瑞庆忙道:“花莲我去过,好地方,离昌州这么近。”
“子福呀,你大爹的事情知道了吗?你大爹如今闲在家里快半年了,我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老的小的,哪张嘴不得吃呀?你快帮帮你大爹吧,呜呜。”周氏的眼泪说来就来。
“我大爹出什么事了?我昨晚到家太晚,奔波了一路,早起吃过饭就上这来了,我爹还什么都没跟我说呢。”子福问道。
其实,这事,子福是知道的,林康平在京城的时候就跟他沟通了,两人在收拾大毛的时候就心有默契了,子福也是个护短的,以前不过是没这能力,只能出出主意。这么大的事情,康平自然要和他商量一下,子福还给出了不少主意。
曾瑞祥自然不知道这些,此刻也说道:“还没来得及跟他说呢,说了,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还没说怎么知道子福帮不上忙?子福都是县太爷了,这点事情还能难倒他?”周氏有些不满地说道。
“大爹倒是说说,我看看是什么事情。”子福很诚恳地问道。
林康平鄙视地飞了他一眼,暗道:“比我还能装。”
曾瑞庆没有开口,还是周氏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却总抓不住重点,总而言之一句话,子福要么就帮曾瑞庆恢复原来的文书工作,要不就给他找一份类似的,不然,这个家就过不下去了,一家子要饿死了。
子福直接对曾瑞庆说道:“大爹,不好意思,你这事,我还真帮不上忙,你看,安州是知府,不说官大一级,我们也素昧平生,这个我肯定没法张口,还有,我还没去赴任,也不知花莲什么情况,不可能带大爹同去。再说了,我觉得大爹年岁也不小了,这么多年把我大娘一人扔在家里,也该回来陪陪大娘了。哪里就像大娘说的,你们人口简单,这两亩水田种的粮食就够你们吃的,还有两亩沙地,一年还能剩下几两银子,以前那一大块的菜园子,如今都归了大爹和大娘,不卖菜,留着喂猪喂鸡也行,不比当年我们搬出去那会强太多了,大爹这大新房子和院子,将来子全的新房都有了,还有什么可操心的,何苦来,这大岁数了,还去外头看别人的脸色,不知大爹觉得我说的有几分道理吗?”
曾瑞庆还没回话,周氏先叫嚷上了:“哎哟,子福,你可是不知道,造这新屋,就刮干了我们所有的家底,如今还有子全要念书,还有你阿公阿婆要养,你是不知道,这人老了,病痛也多,这药钱,饭钱哪样不要多花一些?”
“大嫂,爹娘的药费可一直是我在负担的,你既这样说了,以后, 两家一家一半。”曾瑞祥说道。
“哎呀,二弟,我知道是你在花的,我就是随口一说,如今我们连吃饭的钱都没了,哪里还付得起药费?”周氏忙摆手说道。
子福见曾瑞庆不说话,便问道:“大爹,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我能想什么?自然是能回安州最好,不是有一句话,叫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我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错的又不是只我一人,凭什么要我回家,官越大,捞的越多。你一定要帮我回去出了这口恶气,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曾瑞庆愤愤说道。
“好吧,你若执意要回安州去,我只能等我上任后,看看有没有机会找找相熟的人。”子福见说不通,叹口气说道。
老爷子、曾瑞祥和子禄几个都看向了子福,唯有林康平暗自腹诽,子福要做坏事比他还能装无辜。
第二百六十章、拒之门外(一)
“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有大侄子这一句话,比我们求爹告娘的好使多了,哎哟哟,这下可真阿弥陀佛了,什么都不用愁了。”周氏喜的两手交叉喊道。
“大娘,八字可是没一撇呢,现在说什么都还早,人家给面不给面的,咱可说了不算,大娘可别嚷嚷的外人都知道,到时办不好,可就让人看了笑话。”子福忙正色说道。
“哦,放心吧,大娘知道轻重的。”周氏忙道。
“老大家的,孩子们难得来一趟,不如留他们吃顿饭吧,也是你们的意思。”老爷子看了一眼周氏,说道。
“哎呀,可不是的,我光顾着高兴了,子福,大娘这就去做饭,你们都留下来,好好陪你大爹喝几杯,半年了,你大爹就没松快过,好容易你回来了,你大爹才有个笑模样,你们等着,大娘很快就能弄好。”周氏这一高兴,也不计较年礼少的问题了。
“大嫂,我们这就走,家里已经预备好了,晴儿一早就说要给子福接风的。”曾瑞祥说着就先站了起来。
“那倒也是,我这的饭菜肯定是不如子晴家的,那我就不弄了。”周氏说完就看看大家,最后又看向林康平。
可惜,林康平没开口请她,带头先往外走了,曾瑞祥也是想着每次大家一块吃饭都不痛快,所以,也就没吱声,倒是对老爷子说了一句:“爹,初一拜祭结束后,你和娘还有大哥一块到我那吃饭吧。”
老爷子点点头。颇有些失望,原以为今天也能跟着大家一块去子晴家聚聚,可是谁也没开口请他们。
曾瑞祥几个走了之后,田氏在一旁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瞧瞧。现在连饭都懒得叫我们吃去了。你还成日里夸他老实厚道,有这样老实厚道的?”
“行了,你就少说两句。没看你把老二伤成什么样了?”老爷子不耐地冲田氏喊了一句。
“怪我,没我,他能有今天?他…”
“我不跟你吵,我出去转转了。”老爷子说完就两手交叉插进衣袖里,出去了,从镇子里的官道往南走到头,就能看见学堂。更远一些也能看见曾瑞祥家的院子,老爷子对着那方向默默地看了好久,才叹了口气转身回家。
年根底下,王财王喜带着阿土和阿水回来了,林康平拢帐的方法实在太慢。子晴接了过来,京城的铺子今年因为有香皂和别的一些西洋玩意,所以有了一千一百多两的净利润,倒是头一次,加上两处铺子的租金,还是抵不上今年在京城的投入。康庄那边,如今也还是负数,因为今年新买了芦苇地和荒山,又投入了五百两银子。橙园倒是净收入有了上千两,加上各处的租子和铺子的租金,倒是抵扣了今年两处的投资。子晴拢了一下帐,今年能剩的也只是林康平出门两趟挣的三千两银子。
年前,曾瑞祥问过子晴的意思,想不想大年初一回家和他们聚聚。子晴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既然风俗使然,还是尊重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吧,不要被人诟病,就连春玉那样喜欢占便宜的人,也没在大年初一回来过。
初二,子晴一家回娘家,子晴见沈氏和刘氏还有陈氏几个在说笑,刘氏见了子晴先笑道:“妹妹,昨日怎没来?爹说他叫你了,你不肯,你大哥还说了一句,你什么时候变得矫情了。”
“我还不是怕你们埋怨我么?可真是好心没好报。今日准备给我做点什么好吃的?得拿出点诚意来。”
“这可不怪我,娘说了,今年人不多,家里就我们几个女的,不用准备太多的东西,就你和小姑一家还有二姑几个,也吃不了多少东西。不信你问你二嫂,是不是?”刘氏笑道。
“娘,昨日大家一块吃饭,阿公他们搬到学堂去了吗?”子晴问道。
“不知道,你问这个做什么?”沈氏问道。
“娘,你想啊,我大姑是那么容易死心的人么?一会她家要来人了,咱几个不开门,大爹那边也不让进,那他们去哪?我阿婆能忍心见她心爱的外孙一个新年在外头流荡。”
“操心那些做什么?不如我们几个摸摸牌,好容易安生一年。你姑他们还要先去那边拜过了再过来。”沈氏笑道。
“对了,摸牌,今年我要把旧年输的赢回来,你二嫂如今肚子里没有财神庇护的了,运气是大不一样啰。”刘氏笑着响应,子晴想起去年的陈氏,也确是不可思议,打了一个春节的麻将,居然没输过,就好像子晴看的香港电影里的抽老千,运气好的不是一般的邪门,太过瘾了。
几个人刚在桌子上摆上了麻将,“娘,我还是不放心,要是我大姑爹同跟小姑他们几个一块过来,咱们这门开不开?或者,大姑爹不来,打发了几个毛过来,咱还真给他们打出去?”子晴心里实在是没底,就春玉一家无孔不入的性子,子晴生子都能找上门来,大年初二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才不会白白放过。
“你爹和你大爹去你舅公家了,一会儿就回,已交代了你小姑,还有你二姑爹,放心吧。”其实沈氏也不是很有底,以前也不是没把她关门外过,问题是,她转身就找了老爷子和田氏相陪,总不能把自己的爹娘关门外吧?这传出去,曾瑞祥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娘,要说,还不如从大妹妹家把林安林福叫来,家里就我们几个女人,也不好同他们拉扯。”陈氏说道。
“那不太好,一拉扯起来,没准他们撒泼,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仗势欺人。兴许他们也就不来了,不行还有我呢。”沈氏想了想说道。
刚把麻将码好,门铃就响了,沈氏要亲自开门去,子晴几个也忙跟着,沈氏先拨拉门上的小窗户看一眼,自从子晴家换了这种大门上带猫眼的门,就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