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这些,鞭炮响过,子军和子新又正式给曾瑞祥磕了三个头,酒席才开始,沈氏给子军和子新各送了一套天青色的细棉布长衫,连夜赶出来的,进州学正好穿上,子禄是一套笔墨纸砚,子晴是一家一匹粉蓝色厚棉布,做一身冬衣富富有余。
    周氏和田氏盯着子晴几个送上的礼物,实在不能理解怎么对外人能做到这么大方,他们要点东西就推三阻四的。
    今儿沈氏被安排在主位,子晴只好自己找了一个位置,陈氏因为怕孕期反应大,就没出来,子雨已经过十岁了,沈氏也没让她出来。
    不像上次周氏做上梁酒,能和自己相熟的家人坐一块,这回,旁边的都是村子里的妇人。还好,子晴知道不能太脱节,特地也换了身家常农家衣裳,坐在人堆里,倒也不显突兀。
    谁知好巧不巧的,子晴的旁边坐了里正家的媳妇,大概二十五六岁,一身上好的薄棉布衣衫,头上还插了根雕花银步摇,眉眼还算秀气,就是有些倨傲。
    众媳妇围着她凑趣,平常子晴不大出门和她们在一块串门子聊天,所以,村子里的妇人基本不认识子晴。
    子晴对面的一个新媳妇看了一眼子晴,笑道:“你是谁家的媳妇,我瞅着你面生,不过,你的脸可真是好看,细皮嫩肉的,倒不像我们庄户人家。”
    里正家的媳妇冷眼一瞧子晴,也是一身棉布衣服,发髻上还是一根木簪子,便哼了一声,说道:“那有什么用,还不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光脸长得好,可有什么用?有本事嫁的好才是好。”
    子晴听了笑笑,说道:“还是这位大嫂说的对,女人可不是就图能嫁个好男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个好男人,这辈子就省心了。”
    “说到这个,我听说,咱村最有福气的是曾秀才家的大女儿,就是围了一大片地建了个什么晴园的那个,听说,她家的男人对她可不是一般的疼爱,可惜,我没亲眼进去过瞧瞧,他家的房子上梁的时候,是我家当家的去的,说是家里跟个大花园似的,可漂亮了。”
    “那个是没法比的,人家曾秀才家的几个儿子哪个不是秀才,老大还是什么进士,听说要做大官的,那是咱们村子里的头一份。好了,上菜了,咱先把菜分分吧。对了,这妹子,你的碗呢?”一个年岁大点的妇人说道。
    子晴这才想起来,村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妇人吃饭都是先把荤菜分了,带回家给孩子大人吃,对面的新媳妇笑道:“只怕是不知道规矩吧,头一次来也是难免的,不如我去帮你借一个,周嫂子你等会再分。”
    “谢谢你了,不用了,我家儿子还小,才刚半岁,也吃不了什么,我家的男人也过来了。”子晴回道,不由得多看了对方两眼,这新媳妇一看就是个好相与的。
    “哼,人家不稀罕,你又乱充什么好人?你不知道有的人就是爱死要面子活受罪吗?我分了啊,一会菜该凉了,咱们也该开动了。”周嫂子原来就是里正家媳妇,子晴想起了那个曾经帮助过她的少年,如今只怕也是有了妻小了。不过,旁边的这个明显年龄不对。
    周家媳妇把荤菜全分了,也没给子晴留一点,等众人把自己的碗都端到面前,新媳妇说道:“周嫂子,你忘了给这位妹子留点吃的。”
    “呀,我给忘了,每次都是把碗放一块,谁知道今天少了一个碗,这位妹子,你不会怪我吧,你看,这多不好意思,不然,你从我碗里夹一点去吃吧,好容易来一趟。”周家媳妇故意笑着说道。
    “周嫂子客气了,还真不用,我随便吃点就行了。”子晴看了一眼对方的神情,暗自好笑。
    这时,对面的新媳妇站了起来,非要把碗里的菜分给子晴一些。

    第二百三十四章、骗婚挨揍

    “真的不用了,不过,我能问一声,你叫什么名字吗?”子晴问道。
    “子晴,你怎么坐这了,没跟你娘坐一块?”子军的娘和子新的娘过来敬酒,问道。
    “我娘不是和几位婶娘在一块吗?我不拘哪里找个位置就成了,刚好我也能认识下村子里的人,婶娘也知道,我平日很少出来的。”子晴说道。
    “那也成,你自己随意。”两位婶娘敬过酒就到下一桌了。
    子晴见婶娘已经敬过酒,胡乱吃了两口饭,便下了桌子,,后面有人低声议论,说道:“她到底是谁家的婆娘,看着她吃东西细嚼慢咽的,倒像有钱人家出来的,可是穿着又不像,还有,头上也是光秃秃的,只用了根木头簪子。”
    “我觉得她真的好漂亮,脾气看着也好。她刚才还问我名字,我还没告诉她呢。”新媳妇说道。
    “好看什么,不过仗着年轻了几岁,我那会刚嫁过来时也不差。好了,好了,我们快吃吧,孩子们在家该等着急了。”周家媳妇说道。
    子晴刚从院子里出来,林康平正站在门口张望,笑道:“再留下来只怕要拼酒,村民们太热情了,我还真招架不住。”林康平常和雇工打交道,自是相熟。
    “我可是一个人也不认识呢,她们还问我怎么没带碗来分菜?倒是有一个小媳妇挺面善的,可惜,她也不认识我。”两人一同进屋来给三婆婆打个招呼。告辞回家。
    二日后,子喜收到了白鹭书院的信函,可以直接进白鹭书院就读,曾家因为此事又高兴了好几天,沈氏说要把子喜名下的田产先分给他,这样一来,就可以免税。子喜过完户回来,笑着说道:“咱也是有产业的人了。可惜,要是能多带一些就好了。把咱家的田产都带上,能省不少吧?”
    “可不,一百亩水田差不多能省十两银子呢。”子禄说道。
    子晴这才知道。为了防止读书人钻空子,一个秀才能免五十亩地的税收,一个廪生能免一百亩,一个举人能免五百亩,一个同进士能免一千亩地的税收,最多是一万亩田地,那可是要官居一品了吧。
    “可是,大哥手里也没有一千亩的水田?”子晴问道。
    “留着他慢慢置去。”沈氏说道。
    子晴一想也是,个人名下的指标都有定数,一千亩其实也不多。子晴名下的土地加一块也有六百多亩了,这才刚成亲一年多。
    快乐的时光总是眨眼就过,子晴觉得子喜他们几个刚回来没几天,又要开学了,子晴打点送给子喜开学用品。陈氏这次没有跟去安州府,主要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着想,子禄不放心她,毕竟饭馆里人多眼杂的。
    子禄他们刚走,林康平也带着林福和沈宝福出门了,子晴又回复了冷清的日子。好在天气渐渐凉爽,小青小蓝又开始织毛衣了,林安仍负责收鸭毛,子晴主要是看孩子。
    这大半年,小红的女红进步了不少,家里下人的衣服基本能独自做完,裁剪还是要子晴亲自动手。小紫则每日由王婆子训练洗菜,切菜,一应打杂的活基本都接手了。可是,子晴仍是觉得人不太够用,桃林那的篱笆茅屋有一个单独的灶房,原是给小厮们预备的,可还是没请到人。
    这日,午睡醒来,子晴照例推了孩子回娘家看看,秋玉正和沈氏在说什么,子晴一看秋玉的眼睛都红了,便坐到一旁,一边跟陈氏闲聊几句,一边听着秋玉的话。
    “真是没见过她这样养孩子的,只会生,从来不好生管,谁说也听不进去,出了事情,就知道回娘家来哭诉,咱娘就是心软,见不得她吃一点苦,流一点泪,我是招谁惹谁了,娘还要我借银子给她,明知道我家的房子就要动工了,我哪里来的银子给她?我是不管了,爱怎么地就怎么地。”秋玉哭道。
    见了子晴,秋玉把眼泪一擦,说道:“子晴,你也评评这理,你大姑家的三毛出事了,你知道吗?对了,说起来还跟你有些关联。”
    子晴这才知道,周氏做上梁酒那天,春玉说三毛要成亲,还真是八字有一撇,三毛是相看了一户人家,女方家在子晴二嫂的娘家,陈村,同时也是周氏的姐姐嫁过去的村子。
    三毛吹嘘是曾家的外甥,大表哥是进士,就要做官,二表哥三表弟都是秀才,还有个表姐是村子里的首富,只怕也是梧桐镇的首富。三毛的话一传出来,女方家动心了,毕竟子晴的二嫂陈氏的娘家这两年的变化谁不看在眼里,还有成亲时的聘礼和嫁妆,可是有好几十抬,还都是值钱东西。
    这事本来说的女方心动了,也去春玉家相看了,一看大新房子,又听着三毛也念过几年书,还在城里找了份事做,成亲后也可以分家单过,哪有不愿意的?就等着媒婆上门了,两家刚换了八字,准备找人算算合不合,这日,春玉一家就上周氏这边吃上梁酒了。
    周氏的姐姐自然也在,当时,子晴穿一身家常乡下衣服,被周氏和田氏呼来喝去地干活,还有,春玉张口跟子晴要东西,子晴没同意,周氏的大姐一看,也不像传说的那有钱,拉着子晴旁敲侧击了几句,周氏大姐家的媳妇又是个嘴快的,回家就把这事传了出去。
    女方家听了一细打听,知道春玉家根本就不招娘家人待见,尤其是和这有钱有势的二哥家,除了孩子成亲,基本没来往。不光这些,还打听出来,二毛因为偷盗进了牢房,这样一来,就不同意这门婚事了。
    三毛知道了不干,他还真一眼相上了那个姑娘,也知道如果这个不成,下一个不定要到猴年马月了,便偷偷地来找这姑娘,三天两头送些吃食,尺头,小首饰,谁知这姑娘也是个眼皮子浅的,又懒又馋,见三毛长的也是一表人才,听的三毛吹的天花乱坠,哄得这女孩子心花怒放的,哪里知道他只是有一副空皮囊。一来二去的,两人在野地里成就了好事。
    这事不知被谁偷偷地通知了女方家的哥哥,当场捉奸,女方没敢声张,倒是把三毛打了个半死,如今还不能下地呢。
    “你大姑有了仗持,还拿捏上了,说是爱嫁不嫁的,不嫁,就等着浸猪笼或沉塘,你说,这说的是人话吗?女方家也有三个哥哥,扬言说就是浸猪笼,也要拉一个垫背的,把三毛直接打死了陪葬。”秋玉说道。
    “这事不挺好的,大姑不是一直愁找不到好人家,这白捡一媳妇,你哭什么呀?”子晴问道。
    原来女方说成亲也行,提的条件是二十两银子的聘礼,一开始说的是五十两,燕仁达砍了好几天的价,砍到二十两,这不,回娘家借银子来了。
    “你阿婆哪里还有银子给她,你大姑哭了半日了,我看着就嫌烦,就跑到你家躲清静来了。这都办的什么事呀?这纸哪里能包住火,桂花的亲事更难了,你大姑还抱怨说,桂英的亲事没说好,日子艰难,如今有了身孕,还要下地做活。所以,桂花那,要早些寻摸,找一户好人家,这样子家庭教出来的人,谁能看得上?桂花今年已经十五了。”秋玉说道。
    沈氏听了没接言,她对春玉家的事情,早就当是闲话听听,不往心里去了,还有,曾瑞祥那也早明白过来,绝对不会再对春玉心慈手软了。
    秋玉见说了半日,沈氏和子晴都不接话,心知是不可能借出来银子了,看上次子晴几个对周氏就知道了。她此行的目的也不过是趟趟路,不过,她也烦恼,如果这银子没人掏,逼急了,只怕她要出一点血,不过,她也不相信,春玉家连二十两银子也拿不出。
    沈氏和子晴也不相信,就他们家这过日子的小气程度,只怕也是借机哭穷,能从娘家套出来一文是一文。
    秋玉哭了会,说道:“二嫂,我家定在八月初八破土动工,到时只怕要在娘这边住一段日子,学堂那还有一间空屋子,我先跟二嫂打个招呼。”
    “你跟你二哥说一声,孩子们上课时别弄出太大的动静就行,我们是没事的。”沈氏忙道。
    秋玉刚走,子晴说道:“只怕阿婆在学堂就跟爹哭诉上了,一会爹回来,看他怎么说?娘,爹手里有银子吗?”
    “三毛说的那户人家我也认识,她家本就是个难缠的,那女孩比我小三岁,今年应该十六了,这事,只怕不好了结,大姑家这二十两银子可省不下来,他们家仗着女孩子长得标致,想找户好人家,多要点聘礼。这要进了大姑家,以后两家有的打了。”陈氏说道。
    正说着,曾瑞祥进来了,一脸怒容,想必也是为了三毛的事情生气。
    曾瑞祥见子晴也在,说道:“子晴,你小姑或阿婆来跟你借银子,别答应他们。”
    “娘去找过你了?”沈氏问道。
    子晴一想,田氏只怕早就打算好了搬进学堂吧,离曾瑞祥近一些,有事也方便,随喊随到,毕竟曾瑞祥再怎么转变,比起曾瑞庆来说还是要好说话一些,天性在这摆着呢。

    第二百三十五章、两个小广东

    “就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把人家姑娘祸害了,一点银子不想出,就想坏了人家的名声,进门好拿捏人家,她怎么不想想,自己也是有儿有女的人,底下的几个孩子还要不要成亲?过了大半辈子的人,眼睛里除了银子看不到别的,居然还想让我出面说和,我可丢不起这人,趁早有多远滚多远。”曾瑞祥的气还没消,沈氏站起来侍候他更衣,顺便帮他平复了好几下胸口。
    子晴等见状忙告辞出来,顺脚跟着陈氏到禄苑坐了会,一进门就见厅堂里挂了一幅子禄写的字,苏轼的《定风波》,这首词子晴还是比较喜欢的,“一衰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是子晴想要追求的人生境界。
    拐过厅堂,就是书房,一整面的墙都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子晴最熟的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说来也是惭愧,大学几年没少和同学们去滕王阁,看赣江的落霞与秋水,以及远处的山峦重叠的青翠,这一刻看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难免勾起了子晴对往事的怀念,怀念亲人,怀念朋友,怀念年少激情飞扬的青葱岁月。
    如今的子晴虽说比那会还小几岁,可成亲做母亲了,被圈在一方狭小的晴园,没有朋友,没有知己,没有恣意挥洒的青春年少,又经历了离丧之苦,这心境自然有了千差万别。子晴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滚了下来,陈氏唬了一跳。忙问:“好好的,妹妹这是怎么了?”
    子晴这才惊觉自己失了态,忙抽出手帕拭了泪,强笑了一下,打起精神,装作仔细研究子禄的字体来,这一看倒是也看出点门道来了。
    子禄的字练的是柳体。这个子晴是见过他临摹的字帖才知道的,子福就常说子禄的字比他的要好,子晴不会看字的人也觉得子禄的字看起来刚劲有力。骨架很美,便说道:“二哥的字越发写得好了,什么时候也帮我写一幅。我也找人装裱下,在书房里挂起来。”
    “别人我是不知道,只要是妹妹开口了,相公定有所应。”陈氏忙回道,见子晴开口说话,脸色的哀戚之色好了些许,总算松了口气。
    这禄苑还是子禄成亲时来过一趟,当时也就是一般新房的布置,这会子晴有功夫细打量下,书房除了这一幅字。还有几幅山水画,画上还都有题字,墙角的大肚子青花瓶还插了几支桂花,书桌上还摆着子禄常看的书籍,翡翠镇纸。这样一看,整个书房显得颇为雅致,至少比子晴那的书房强多了,读书人和不读书的果然是有差距的,子晴暗想。
    “二哥的字画再好好练练,将来只怕会一字千金。二嫂是不用愁的了。”子晴笑道。
    “哪里有你说的这么好?大哥倒是也夸过,可相公自己还不是特满意,他一写起字来,总是特别的专注,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喜欢在他写字的时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哪怕什么也不做,也觉得肚子是饱的。”陈氏的脸色闪过一丝羞涩的幸福。
    子晴一看陈氏的表情,俨然一副坠入爱河的小女人模样,看这书房收拾的一尘不染的,应该是用了不少的心思。这几年的婚姻生活,两人应该磨合的差不多了,陈氏的起点虽低了些,难得是肯用心。
    “大哥写字的时候,没叫你帮他磨墨?”子晴打趣道,不是说文人都爱红袖添香。
    “没有,我怕打扰到他。他倒是指点过我写字,说我写的跟鸡扒似的。”说到这个,陈氏低下了头。
    子晴一听哈哈大笑,笑够了才说道:“他不记得他小的时候跟小鸡一块学写字,比鸡扒还难看。二嫂不用往心里去,我也写不大好,他们也常常笑话我,咱们不是他们,一天到晚练这个,咱一天又是孩子又是家务的,哪里顾得过来?要我说,会认会写就不错了。”
    看着陈氏守着一屋子的寂寞,子晴想了想说道:“二嫂,不如中秋后,你还是回安州住吧,至少,中午的时候你还能给我二哥做顿饭吃。”
    陈氏听了眼睛一亮,说道:“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可他非说我怀了孩子,怕一个人在那边不方便。”
    “其实有什么不方便,小桔跟着你,还有你爹娘不就在旁边,对了,你弟弟也该说亲了吧?”
    “已经说了一个,家是白江镇那边的,她爹常来安州城里卖菜,我爹娘他们跟她家熟了后,直接把菜送到馆子里来,就这么定下了这门亲事。”
    两人又说了几句别的,子晴从禄苑出来,直接回了家。把孩子交给了小蓝,自己回房歪着了,小蓝见子晴神色不似往常,低声问小青:“奶奶今日为何情绪有些低沉?出什么事情了?”
    小青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说道:“偏生今天没跟着奶奶一块出门,只怕是亲家老爷的亲戚又出了什么幺蛾子,老太太也是,放着我们奶奶这么好的一家人看不见,非要去管那么坏的大女儿一家。以后,***身边还是不能离开人,不然,爷知道了又该心疼了。”
    不说两个小丫鬟在这里揣测子晴的心思,子晴躺在炕上,也是前世今生地轮番煎熬,往事一幕幕,点点又滴滴,好像有一个声音在问子晴,“如果给你个机会,你回不回去?”
    这一刻的子晴有些迷失了自己,纠结在自己的臆念中,特盼望林康平能在她身边,能紧紧地抱着她,告诉她,他就是她这一辈子坚定的依靠。
    迷迷糊糊中,子晴睡了过去,连饭也没起来吃,还是小蓝察觉到了子晴的不对劲,进房一看,子晴居然就和衣歪在炕上睡着了,这八月初的天说凉不凉的,可也不能这样睡觉。忙推了子晴醒来,果然觉得头疼鼻塞的。
    小蓝小青慌了神,忙报给了灶房的王婆子,端了一碗姜糖水进来,子晴只是喝不进去,及至见了小青小蓝的眼泪,才勉强灌了进去。
    子晴这一病,倒也说不上多厉害,不过,晴园里的人可都紧张上了,请了大夫,说是无碍,只好轮番地围着子晴,灌了好几天的姜糖水发汗。子晴两天没回娘家,沈氏还特地过来瞧了瞧。
    好在没几天,林康平就回来了,此时,子晴的病也好了,只是仍是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林康平一进园子门就听林安说了子晴生病的事情,忙丢下人和东西,飞跑了进来。
    子晴一见林康平,从没有过如此深切的想念,眼泪夺眶而出,林康平也顾不得洗漱,忙抱住了子晴,说道:“都是我不好,害晴儿生病了,乖,别怕,我回来了,我就在你身边。”
    子晴痛哭一场,心里舒畅了些,又见康平一直在她耳边喃喃低语,几天的疲倦席卷而来,子晴睡着了。
    林康平轻轻地放好子晴,自去找小青小蓝问清楚,小青小蓝自是一头雾水,只说是那日下午睡觉着了凉,林康平见问不出什么来,洗漱后,便上床抱着子晴沉沉睡去,这些天出门在外,他也是一直记挂着家里,吃不好睡不好的。
    两人一觉酣眠,已是次日清晨了,子晴清爽了好些,看到康平,倒有几分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未免有些矫情了。夫妻两个腻歪够了,从屋子里出来,小青在二门上笑道:“奶奶,小少爷饿了,我们才给喂了些米糊和蛋羹,这会玩得可好了。”
    子晴才想起来居然把孩子忘了,不觉有些红了脸,好在这时,小蓝笑道:“奶奶,快来看爷带回来的两人,叽里呱啦的,我们可是一句也听不懂,笑了一早上了。”
    林康平说道:“忘了告诉你,我从粤城带了两个人回来,家里都是孤儿,才十岁的孩子在码头帮着搬点东西,我见到他们的时候,正被货主打得半死,说是摔坏了主家的东西,我见两人可怜,想着咱家的门房该换人了。”
    “啊,爷,林安犯错了?”小蓝问道,问完就后悔了,忙低下了头,主子们谈事,哪是一个奴才能插嘴的?
    子晴抬眼看小蓝的紧张模样,心里一动,想到以前的事情,难不成这两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弄出什么故事来了?
    “林安林福也大了,能帮着我做点别的事情,就看这小子的本事了,要是能拿得起,我也能省好些心。”林康平说道,倒是没有注意到小蓝的问话。
    子晴见到了这两个小孩,十来岁的孩子,典型的广东人特色,前额饱满突出,单眼皮小眼睛,已经清洗干净,换上了林山林风的旧衣,只是空荡荡的,越发显得孩子干瘦干瘦的,见到林康平扶着的子晴,忙跪了下来,说道:“neihou ,dai ya ci gen mian ,duo hai, e di hou zhong yi nei dou,”(你好,第一次见面,多谢了,我们很喜欢这里。)
    子晴看向了康平,“你好,多谢”子晴还是听出来了,别的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林康平也摇摇头,他也只会几句简单的问候语。
    “这下可好,找了这两个门房来,谁进咱家来也得给拦在门外。让林安先带着几天吧,怎么也要能听懂咱们的话才好?”子晴笑道。
    大家笑够了,林安把人带了下去。

    第二百三十六章、生日礼物

    “呀,这两人叫什么名字还不知道吧?”子晴突然想起来。
    “奶奶,他们能听懂一下简单的官话,我们爷问了半天,才知道一个叫阿土,一个叫阿水。”林福说道。
    “这要什么时候才能沟通?鸡同鸭讲的也蛮有趣的。”子晴笑道。
    “没关系的,我刚来这边时也听不懂你们说话,后来慢慢也就学会了,用不了半年,应该就能听懂了。”林康平说道。
    饭后,林康平要去康庄和橙园看看,说是康庄的绿豆该收摘了,还得到村子里雇人,便带了林福出门,子晴则抱过孩子,回了娘家。
    沈氏见了子晴,忙问:“可是好透了,好好的这八月天,你也能着了凉?康平哪天能回来?”
    “娘,康平昨晚回来了,今天先去地里了,说晚上叫大家过去吃饭。”
    “娘,你看妹夫一回来,妹子的病就大好了,可见是妹夫没在家,没人照顾妹子的缘故。”陈氏笑道。
    “二嫂,说什么呢?还不赶紧去城里给我二哥做饭去?不知道我二哥在学堂里吃不好呢?”子晴笑着回了一句。
    沈氏见子晴的精神的确是大好了,看来还是林康平的功劳,看着子晴的小儿女样,沈氏也不由得裂了嘴。
    中秋之前,老爷子陪着春玉来送信,三毛定在九月二十八成亲,子晴还有些纳闷,有些不合常理,两家刚打的不可开交。连聘礼都没凑齐,怎么突然就要成亲了?
    “只怕是有了孩子,不然,女方哪这么轻易能让步,三毛还没大好呢,也不知你大姑凑了多少聘礼过去,后来你在病中。你小姑也没好意思去找你,你爹是没掏一文。”沈氏说道。
    “啊?这要村里人知道了,还不得要沉塘了。难怪急匆匆地要成亲,可明眼人一瞧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难怪大姑那日来,心里有底气。原来是拿住了对方的短。”陈氏说道。
    “先别说去,我也只是这么一猜,没有根据的,好歹也是一条人命。不过她家的事,我也不想知道。”沈氏说道。
    “我肯定是不去参加婚礼了,以后大姑家的事情我都不参与,不如娘帮我带五十文礼金去,省得阿婆挑我的刺。”子晴说道。
    “那天还是你的生日呢,你打算怎么过?”沈氏问道。
    “还能怎么过,跟往年一样。左右也不过多一碗寿面,又不是小的时候,吃不到好东西,巴巴地等着娘给煮一个荷包蛋。倒是你和爹,从来不见你们过生日。”子晴说道。
    “我们那时候也没那条件。老一辈人说了,从来不过生日的,还是等着六十大寿再做。”沈氏笑道。
    正说着,子雨和何氏从后山回来,子晴忙迎了上去,扶着何氏说道:“外婆的身子越发好了。每日还都从后山转一大圈,要我说,不如搬到我那边去,每日在园子里走一大圈,也就蛮够了。”
    “康平回来了吧?住这边和你那边也没多大区别,你每天抱着小东西过来看看外婆就成,外婆要真想你了,抬脚也就过去了。”何氏笑着到小推车的跟前逗弄书睿了,每次只要看见小书睿冲她一笑,何氏的脸也成了一朵花,说是还能好好活一年。
    中秋前后,林康平着实忙了好几天,秋玉家的房子动工了,周云江顾不过来给康庄送猪食,林康平正好让他回家了,林安先接过了这活,林康平见他做事还算稳当,一个月后,提了他做内管事,主要负责康庄和晴园的事务,月钱提到了八百铜钱一个月,林福是跟着林康平跑外边的,各处田产租子和铺子租金,算外管事,月钱和林安一样,这样一来,林康平和子晴也省了不少事。
    原本,秋玉还想让林康平帮着他跑跑外头的事情,以康庄忙着收绿豆为由被林康平拒绝了。不过,秋玉的上梁酒,子晴倒是备了一份薄礼送过去了,房子盖得比曾瑞庆的还大一些,院子倒是差不了多少,周氏和春玉似乎都有些不平衡,不过,秋玉倒是接了老爷子和田氏过去住了几天。
    秋玉的乔迁之喜刚完,也就到了九月下旬,这日,曾瑞祥有事出门了,沈氏带着何氏和子雨在晴园吃饭,陈氏在中秋后带着永松和小桔回安州了。
    小书睿也有十个月大了,会发简单的咿咿呀呀的声音,常弄了子晴一脸的口水,扶着子晴的手,也能站一会。
    “孩子十个月断奶最好,把孩子抱到我那去住两天吧,孩子看不到你,自然就想不起来吃奶了。”沈氏突然说道。
    “娘,不用了,正好等子晴过生日时,我带她去一个地方住两天,书睿就交给小蓝和小青,还有王婆婆几个,娘要不放心,可以替我来看看。”林康平说道。
    子晴听了忙问道:“怎么没听你说,你要带我出门?孩子还小,要哭闹起来怎么办?”
    “你们几个都是十个月断的奶,放心吧,我都养大了你们六个。”沈氏说道。
    “不是出远门,再说,还有娘和外婆呢。”林康平摸着子晴的头说道。
    “姐夫,你们去哪?能带我去吗?”子雨眼巴巴地问道。
    沈氏正好坐在子雨的身边,就手戳了子雨的头说道:“你也老大不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