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福表哥今年十三,也定亲了,他也不喜欢,两人商量要一起出门学徒,哪怕做个账房什么的也好,原来他们都曾读过几年书,不过对考秀才什么的压根就没指望,所以学了三两年就没再去了,些微认得字,会简单的算学,所以想出去学打算盘,记账。
    金福表哥也去过两年私塾,子晴觉得沈家的孩子好像都开过蒙,所以沈家的孩子留在家里种地的很少,看来外公很有头脑,把日子经营得不错,比一般的农户还是强多了,要不也不能给母亲二十两银子压箱底。
    四个人干了好半天,都有些出汗了,子晴看看太阳正在头顶呢,一看也只干了一半,棍子也不够了,便回去看看午饭好了没有。进屋一看,许氏和赵氏都在帮着包包子,子禄在灶台烧火蒸着呢,沈氏用另一个锅烧了一大锅开水,正往里头甩鸡蛋呢。看见子晴来了,便吩咐子晴去叫大家吃饭,包子要趁热吃。
    子晴先去叫的她大舅他们,看看西瓜栽了不到一半,估计下午能干完吧。子晴喊:“大舅,二舅,万福哥哥万福嫂子,吃饭了。包子熟了。”
    沈建山一听便起身,撸撸手上的泥,其他的人也跟着出来了,子晴便去叫长福表哥他们,一喊全过来了,洗完手,沈建山把桌子搬到外头,沈氏已经把蒸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端出来,又盛好一碗碗的小葱蛋花汤端出来,家里一共就十个碗,何氏他们刚好来了十个人,沈氏让他们先吃,何氏也说:“都别推来推去的,吃完把剩下的活都做完。”
    沈建山边吃边说:“娘,我说还是玉梅做的包子好吃吧,我都十来年没吃了,真香。对了,玉梅,你家的菜是怎么种的?长这么大了,我家的才出苗。以前在家你也没怎么下过地,跟谁学的?还有那个洋薯,听三弟说过,外边有不少种的了,产量极高,回头你给我们留点种子。”
    沈建水也说:“给我也留点,还有西瓜,你今年要打理好了,明年跟我说说,我也种点。”
    “对对,那个要弄好了,是个挣钱的物件,咱家周围还没人敢种过。你也够胆大的,妹夫的主意吧。”沈建山接着问道。
    于是沈氏就把年前子福几个卖对联挣钱的事说了,说这些菜和西瓜都是几个孩子捣腾出来的,卖完对联在安州府里就把种子买回来了,所有的秧苗都是三个孩子育出来的,那洋薯是子晴的主意,她告诉怎么种的,这孩子聪明,知道问卖洋薯的掌柜如何摆弄。
    何氏他们听了惊奇不已,沈建山更是把子禄和子晴一把搂过去,笑道:“我家的外甥外甥女就是不一样,来,跟大舅仔细说说,你们怎么做的?”子晴让二哥先说,反正所有的事情他都参与了,除了温水浸种。她在旁边稍微补充了点,不过温水浸种她可没说出来,实在没法解释。
    饭后,他们都去干活了,沈氏把子禄和子晴叫过来,给了子禄一个篮子,里头有个葫芦,说:“禄儿,你带你妹妹去一趟杂货店,用这葫芦打五文钱的酒,买五个咸鸭蛋,再买十文钱的海带,买十个最便宜的碗,二文钱一个的,十双筷子,一共大概是四十七文钱,娘给你们五十文,怕万一不够。记住了没?早去早回,娘还等着炖汤。”
    子晴搬入新家后几乎没机会出来,所以这次蹦蹦跳跳的跟在子禄后头,到了杂货店,老板还认识他们两个,笑着说现在的红纸可卖不出去了,子禄笑了笑,就说了今天要买的东西,子晴就在一旁套近乎,一个劲让老板便宜点,最后筷子没花钱,白搭的,子禄拎了东西就要回去,子晴看到旁边的肉铺,非要进去看看,花了二文钱买了四根棒子骨,让老板敲折了,用稻草捆好了递给子晴,回到家跟沈氏说了,沈氏倒也没说什么,洗了骨头就扔进锅里。子禄烧火,沈氏打理晚饭。子喜睡觉,何氏看了没什么事,便领了子晴出来帮忙搭架子。
    子晴估计四点多钟的时候,都收工了,沈氏的晚饭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还是摆在外面,凳子不够,万福他们站着吃,沈建山喝酒,沈建水不爱喝,骨头汤的香味飘出来,沈建山说:“玉梅,给哥来碗汤,闻着挺香。”乳白的浓汤,上面飘着绿绿的葱花,很是诱人,子晴看每个人都喝的挺香。
    大家快吃完的时候,曾瑞祥回来了,沈建山打趣说:“妹夫,你挺会赶时间,事情都做完了,饭也做好了,你回家了。”
    瑞祥笑着致谢,何氏他们也没多耽搁,怕天黑了回家的路不好走,关键还有何氏一个老人。送客人出门时子福也回来了,子福依次问候了一声,他们也就走了。
    回屋后,沈氏把丈夫和大儿子的饭菜端上桌,才陪着细细地跟丈夫说了何氏他们今天做的一切,又说了她大哥二哥他们也打算试种洋薯等物。
    曾瑞祥吃完饭,急忙到院子转了一圈,回来看着沈氏,很激动,“玉梅,辛苦你了,你做的真好,比我想的好太多,真的。”沈氏的脸上闪过一阵羞涩,似乎没习惯丈夫的表扬。
    晚上在床上,子晴又听见她娘和爹在商量子喜百天请客的事情,只听曾瑞祥说:“算了,还是不请了,反正今天你娘家已经来过了,剩下的就是爹娘那边和大哥一家以及春玉一家,还有我姑家,还有本家几家,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刚分家手里不宽裕,等以后盖新房了再好好请请吧。”
    又听沈氏说养猪的事情,曾瑞祥没同意,一是没地方,二是太辛苦,三是目前也没什么喂的。接着听他感慨外家的三个大舅哥的确够意思,还是沈家的家教好。听着听着子晴就入梦了。

    第二十六章、卖菜

    第二日子晴起床先去看看西瓜秧活了没有,沈氏笑她太心急了。曾瑞祥吃完饭说要去老爷子那边转转,沈氏让子晴跟着去买几根大骨头,到了老房,曾瑞祥问过好,便告知老爷子说不摆百日酒了。
    “不摆就算了,反正也分家了,我们也不指着吃你这一顿饭。你妹子那还正好省几个大钱。”田氏说道。
    曾瑞祥没法接这话,问老爷子:“爹,家里的麦苗要施肥了,我想从家里的粪坑里挑几担去。我那边也没攒下多少。”
    “那可真不巧了,你大哥那挑了些用去了,我以为你们不要,就把剩下的卖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没给麦子追肥,也不知道一天都在家忙些什么?”田氏接过了话。
    曾瑞祥听了说道:“没了就算了,我再想别的办法吧。”说完就带着子晴往外走,老爷子在后面加了一句“实在没有就用点草木灰凑合吧。”
    曾瑞祥一把抱起子晴,说道:“晴儿乖,一会回家娘要问你在阿婆那听了什么,你就说阿婆没说什么好不好?”
    子晴心里一酸,想必曾瑞祥也是不愿意让沈氏跟着伤心罢了,便抱着曾瑞祥的脖子说:“好,爹爹,咱们买骨头去,娘给晴儿钱了,咱们回家熬香香的骨头汤喝。”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的农活也多,子晴借口骨头汤好喝,让沈氏拿了几个铜板,打算今日再买几根回去。
    到家后,曾瑞祥说要去给麦苗施肥,家里还有点大粪,沈氏知道不够,压根就没指望过老房那边,早预备好了草木灰,两人一个挑着大粪,一个挑着草木灰走了。
    看着爹娘弯腰挑担的背影,子晴的眼泪夺眶而出,仿佛看到了前世自己爸妈劳作的背影,这一刻,子晴迫切希望能早日改善家里的困境,让他们不再如此辛苦。
    曾瑞祥在家时,总想着多干点活,减轻点沈氏的负担,可是这几天地里的活确实也多,也不是一下子能做完的。沈氏心疼丈夫,不常做事,一下做多了怕吃不消,所以沈氏能推的活尽量往后推推,而曾瑞祥则是能赶的尽量往前赶赶。子晴则尽量在家把饭菜做好。
    子福也休三天假,带着子禄说搂松毛去,子晴也想去,可是子寿太小,不能独自承担看子喜的任务。子晴只好作罢,告诉子福看到金银花还是挖回来。
    子晴打听好了,干金银花五十文钱一斤,湿的五文一斤,虽说守着大山,可是子晴认识的草药只有金银花。这院墙要是爬满金银花,不光养眼,还能卖钱,多好。
    曾瑞祥在家的日子沈氏还是很开心的。三天很快就过去了,送曾瑞祥走时,他说水稻的秧苗跟大舅哥家说好了,他们帮着育,油菜过几天该割了,实在不行还是找娘家的侄子来帮衬帮衬,沈氏一一答应了。
    曾瑞祥走后第二日,沈氏出门摘了不少小豌豆回来,沈氏说这季节青菜正接不上,炒点豆吃也不错,子晴想起来上辈子就爱喝小豌豆汤,便让她娘做了,就着这事,子晴让沈氏教她炒菜,要是地里的活忙起来,到家有现成的饭吃能轻松不少。沈氏听了寻思了一下,同意了,不过交代要千万小心火,要等子禄也在家的时候才能做。
    晚饭是一碟素炒小豌豆,一钵豌豆汤,里面放了几块腊肉,上次何氏他们拿过来的,汤很鲜,沈氏说她小时候也爱这样吃,要老了晒干的再做汤就没有这股清甜味道。听到这个,子晴马上想到一个好主意。
    子晴说:“娘,咱家种了多少小豌豆?”
    “一亩地吧,不少。”
    “娘,咱家现在就摘小豌豆卖吧。也许大多数城里人都爱吃这样新鲜的小豌豆,娘你去安州府卖,肯定很好卖。”子晴提议道。
    “现在卖?有人买吗?家家都种呢。”
    子福也说:“娘,我也觉得有人买,安州城里哪有几家种菜的?肯定有人买。现在菜少,还能卖个好价钱呢。再说,现在都摘了卖,割油菜时就不着急了,正好现在麦子也追过肥了,能有几天空。反正镇里去安州府的驴车,牛车每天都有,娘下午带着弟弟妹妹一块去摘,第二天一早就去安州,应该中午前就能回来。”
    “听我儿子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行,听你的,明天下午就去摘。”子福的话让沈氏很动心,子晴翻了一下白眼,明明是自己先想到的好不好?
    第二天下午,沈氏用篮子装着子喜,让子禄拎着,她挑了对小箩筐,全家出动,到了地里,子晴是第一次来,沈氏仔细地教子禄和她挑饱满的,子寿还是在一边陪着子喜。因为要挑,所以速度有点慢,不过三个人一起做,子晴也不知多久,反正时间不短,挑满了就回家,子晴找了点杂草铺在上面,让人看不出是什么,沈氏一看就明白了,笑了。
    次日一早,沈氏带着子禄一起走了,子晴开始坐立不安,把平日干的活如喂鸡,打扫院子等都做了一遍,交代子寿后,又拿了小锄头去给西瓜松松土,除除草,翻到蚯蚓和虫子就喂鸡,做做歇歇,等沈氏带着子禄回来时,才刚松了两畦,子晴开门看见空着的箩筐,就知道都卖出去了,很是开心。
    “娘,多少钱一斤卖的啊?”
    “四文钱一斤,我都没想到。现在的菜少,新菜还没下来,城里也有卖这个的,只是比较少。看了别人的菜蔸都卖到三文钱一斤,娘就想卖四文肯定行。没想到卖的还挺快。”
    接下来几天,沈氏又去了几次安州府,家里的小豌豆也差不多卖光了。那天晚上沈氏和子福商量,说卖了不到二两银子,用这银子再贴补点,打口井正好,趁现在还能空下来几天,抓紧打了,紧接着没两天要割油菜,稻田要插秧,小豌豆的地要翻了种花生,说完沈氏叹了口气。
    “娘,打井的事明天就办吧,你天天挑水儿子看着也心疼,插秧的事看能不能找大娘搭伙,毕竟家里就一亩地的水田,实在不行就找舅舅他们,院子里的事情您就不要操心了,有我带着弟弟妹妹做呢。”子福说道。

    第二十七章、打井

    第二日一早,沈氏关照好孩子就去镇上找打井的师傅,说好价钱和时间,沈氏又拐去老房,找到周氏,结果周氏说她已经和她娘家弟弟说好了合伙。
    沈氏听了便想走,家里还有一堆事等着呢,结果周氏拉住她问道:“爹这几天有没有去你那帮你干点活?”
    “大嫂说什么呢?爹怎么会帮我干活?”
    “你知道爹又去春玉家干活吗?你说,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的,两个儿子都没在家,就剩你我两个女人,地里的活是一点也不伸手,妹夫一个大男人还在家闲着呢,老婆子心疼女儿,非要老头子去帮衬,还把菜地的菜弄了整整两大框走了,说那边人多地少,连菜都吃不上,不知还带了别的什么没有?好在分家了,带什么也跟我们没关系了。”
    沈氏听了笑笑,这些她从来就没指着过。
    “对了,我还跟你说,好像老婆子要杀猪了,说马上要插秧了,猪肉比较好卖。等杀了我告诉你一声,他们要不给你送点去,你寻个由头过来一趟,还能让你空手回去?再不济也能落点猪杂。”周氏久不见沈氏,现在又没什么利益冲突,一肚子的抱怨正好说给沈氏听。比如秋玉成天绣花,卖的钱都自己攒着,田氏只知道问儿子们要钱,又操心二女儿的婚事,身体不好,怕嫁不出去,等等。这时沈氏无比庆幸自己搬走了,眼不见为净,过自己的小日子少生多少闲气。
    下午打井的师傅就来了,说先看地形,核计需要买的东西,沈氏就提了三个要求,井台垒高点,再做个辘轳,配上井盖。这活足足干了三天才好,花了快三两银子,井边铺上了青砖,子晴一家都很高兴,沈氏再不用早晚走那么远挑水,子晴也不用到村里洗衣服洗菜,省事多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忙的不可开交,打镰刀,买晒垫,拔豌豆藤,这些都是沈氏带着子禄在做,子福负责回家后给菜地浇水,偶尔施点肥。子晴只能在家摘点遗漏的豌豆做种,兼着照顾孩子,做好饭菜,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子晴才六岁,不到五周岁的年龄,放以前那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居然要做这么多事。
    好在沈万福过来一趟,急急忙忙把那一亩豌豆地翻了,没来得及平整就回去了。说是过几天再来帮着割油菜。
    这日曾老爷子过来通知沈氏油菜可以割了,顺便拎了几根骨头和一小块猪肉过来,子晴给开的门,一见面还挺高兴,晃了晃手里的东西,对子晴说道:“子晴,阿公给你们送肉来了,你娘呢?没在家?”
    子晴看了一眼那肉,估计一斤左右,还以为是买来的呢,心想今天太阳从哪边出来的呢,早上没注意看。“谢谢阿公,我娘在里面干活呢。”
    看见院子里新打的井,老爷子劈头就责问沈氏:“打井这么大的事你居然没和我们说一声,你说你一家子,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多走几步路就有水挑,花这冤枉银子干什么?村子里除了地主家,谁家不是挑水吃?你可倒好,败家的玩意,有钱也糟蹋了。亏我们还记挂着你们,杀了猪就赶紧给孩子们送点肉吃。”说完气呼呼地放下东西就走了。
    沈氏气的抹眼泪,子禄只会瞪着老爷子的背影,咬着嘴唇生气,子晴只得上前说道:“娘,不哭,挑水好累的,打了井娘就不辛苦了,晴儿也不用每天害怕掉进水塘里了。”沈氏抱着孩子痛哭一场,才把眼泪擦干。
    转身没多久,田氏就过来了,满院子看了一圈,说:“老二家的,平日里总说你是个老实人,孩子多,总哭穷,分家时你爹还说呢,你们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可谁知,你们一个个的都会藏心眼,这些年,怕是老二的钱没全交到我手里吧,指不定昧下了多少,要不能买起这么大的院子?当着我们的面哭穷,没两天又有钱打井了,难怪才刚你爹回去生那么大的气,我看也是,亏我们还一心惦记你们日子苦,家里一杀猪了,巴巴地给你们送点骨头和肉来。指不定你们天天都瞒着我们吃什么好东西呢。真是儿大不由娘啊。”说着说着,就抽出了手帕擦眼泪。
    沈氏已经平静多了,想了想,说:“娘,您要这样说,媳妇可真是冤死了。孩子他爹一年的银子是有数的,年底一到,哪回不是全数交给你,昧下没昧下的,娘您心里清楚,媳妇在你家也不是一天两天,十来年了,娘您还不了解?这买地的钱是说实话是我的嫁妆银子,这些年我一直没敢动,就等着今天派上大用场,可是买完了地也没剩下啥,盖院子的银子还是我小哥借的,这井,还是前几天子喜百天我娘他们都来了,看见我还要去村子里这么远挑水,子晴要走那么远洗点菜和衣裳,我娘心疼我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不易,让我两个哥先借我几两碎银应应急,等以后有钱了再还。”
    田氏听了有点讪讪,不过还是嘀咕了一句,“谁知道真的假的,这还不是你说了算。再说了,你还有娘家哥哥可以帮衬,可怜你大妹春玉一家,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没个好哥哥惦记着。”
    “娘,你看我这,也是孩子一堆,又小,分家没分到一粒粮,日日都要买米,晚上都是稀粥,你看这天一天天暖和了,孩子们的夹袄都破的不成样子。”沈氏忍气分辨道。
    田氏说:“不是给了你们一吊钱吗?好了,好了,你也别跟我这诉苦了。谁知道你有几句真话?”说完看了一眼院子里的鸡,又说:“过几天有人来相看夏玉,家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我抓两只鸡走吧。”
    “娘,你看这鸡还没长成,大的都不到二斤,抓了有点可惜了,要不,娘,您还是把那只老鸡婆抓回去,那个还可以下蛋的。”沈氏知道今日田氏若没捎带点东西走,心里肯定气不平。
    “那也行,就依你吧。”田氏终于还是带着那只老鸡婆回去了。
    子晴深感无奈,看来想清清静静地过自己的小日子是不大可能的,以后要有银子盖新房了,还会过来打秋风的。本来还指望老爷子帮忙犁地,现在不行了。

    第二十八章、春忙

    三月初九日是子禄的八岁生日,沈氏一早起来给二儿子煮了一个荷包蛋,又拿出一双新鞋,说道:“娘本还想给禄儿做一身新衣服,等忙过这段日子,娘给补上,等明年条件好点了,娘一定让你去读书。”子禄红着眼睛答应了。
    “二哥,你放心,明年你一定可以上学的,我说到做到。不过,嘿嘿,你还是要帮我把该干的活干了。”子晴说道。
    “你个臭丫头,你凭什么保证?怎么哪都有你?到时你要没挣上银子,看你怎么羞?好了,娘该出去做事了。”
    沈氏看这天天晴,就自己带着子禄去割油菜,她说慢慢割,能割多少是多少,挑回来放在院子里的晒垫上,让子晴看着不让鸡踩了,并时常翻动,子晴让子寿拿着根竹竿在旁赶鸡,这样的日子忙了两天才收了一半。
    好在春耕假开始了,曾瑞祥和子福都沐休了,曾瑞祥回来看见院子里的水井忙问:“玉梅,怎么我每次回来都有惊喜,这次又是哪里的银子?”
    “先干活吧,晚上再细说。趁这两天天好,把油菜赶紧收了,要不,这心里总不踏实。还要抓紧把花生种上。”沈氏说完就忙乎去了。
    在曾瑞祥和子福的帮忙下,地里的油菜很快收回来了,子晴和子禄留在家里翻晒,并拿个木槌时不时捶捶晒干的枝桠,等都爆干了沈氏再用手使劲把枝桠上的豆荚揉开来,瑞祥把水田犁了一遍,沙地平整了,子晴还很意外她爹爹居然所有农活都会干,并没有被培养成书呆子。
    有一天瑞祥去了一趟老房,回来脸色不愉,沈氏也没有问什么,只是温柔地摆上晚饭,一人盛碗骨头汤,自从上次子晴买回的棒子骨熬汤后,沈氏总隔三差五的炖上一回。吩咐大家开饭了。
    曾瑞祥看着眼前的孩子,大的知道照顾小的,小的知道让着大的,有谦有让的,吃完饭,大儿子主动收拾碗筷,二儿子帮忙,女儿扫地,于是对沈氏说:“玉梅,辛苦你了,你把孩子们都教得挺好。”
    上床后,子晴听了他爹和娘的对话,才知道她爹今天去老房,老爷子没怎么搭理他,还生着气呢。田氏又哭诉了一遍日子的艰难,原来夏玉的亲事没成,人家嫌弃夏玉的身体不好,要五十两银子的陪嫁,这些年曾瑞祥的薪俸一个铜子也没留下,全给田氏了,以为不管怎样都在一处过日子,自家也不需要银子,免得生事端,可就这样,孩子们依旧吃不饱穿不好的,分家后,自己家又是这种状况,总要在冬天来时把房子盖上,总不能大冬天的还让孩子们挤在木房里受冻,可田氏一点也不体谅这些,又是自己的亲娘,曾瑞祥也不好说什么。沈氏便把那日老爷子和田氏来的事说了一遍,曾瑞祥也没有再说什么。
    次日下了一天雨,沈氏说幸好油菜籽都收进来了,子晴趁机问:“娘,咱家收了多少油菜籽啊?”
    “一石多一点。”
    子晴换算了一下,二百来斤,产量还是偏低,“那这些油菜籽能出多少菜油呢?”
    “六十来斤吧,咱家今年不用买油了。娘这半天就送去榨油,剩下的渣饼还能赶在插秧前扔去做肥料。”
    子晴发现,不管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沈氏总是耐心地解答,可能她潜意识也是希望灌输给孩子更多的生活常理吧,所以子福小小年纪便很是沉稳,懂得也很多,子晴一比,除了自己所学专业外,其他方面也就堪堪打个平手,自己可是活了二十二岁啊,子晴内心很是愤愤不平。
    闲话少叙,雨停了,子晴去自己的菜地看看,蕹菜长高了不少,前世子晴就喜欢吃空心菜,换了一个叫法而已,小白菜早就吃上了,这一下雨,拥挤的厉害,子晴拔了一些回家,晚饭时跟沈氏说可以拔一些小白菜和摘一些蕹菜去卖,现在不是菜少吗?蕹菜应该还没有卖的,可以卖个好价钱。
    “行倒是行,可是娘想先把花生点了,(就是种的意思)下过雨点花生正好,再不点,娘怕来不及。”沈氏说。
    “那明天就去点花生,我也去,带着小弟一起去。”子晴说道。沈氏说了要出太阳才能把小子喜带出去。否则着了凉就不好了。
    可巧第二日偏是个阴天,曾瑞祥带着沈氏他们都去点花生了,子晴只好自己拿了小锄头去除草连带松土再连带挖蚯蚓,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情总是很愉悦,今年能否盖上房子,就指着这西瓜。所以子晴伺弄得很精心。不光是鸡粪,每天的淘米水,洗骨头的血水都往里一倒。当然鸡粪要先放一段时间腐烂发酵了稀释了才可以用。
    曾瑞祥和沈氏带着两儿子足足忙了一天,总算把花生点完了。
    次日,等子晴早上起来,家里比她大的都出门了,桌子上摆着早饭,还有一小碗米汤坐在热水里是给子喜的,子晴出门看到井台边的泥土,再去菜地一看,蕹菜基本都掐了一截,猜到沈氏肯定去城里卖菜了。子晴回屋看二个弟弟都还没醒,就把井台先收拾干净了。
    也就现在的十来点钟,沈氏和子禄就回来了,沈氏还买了一块天青色的棉布和一块粗白布,说要给家里的男子做一件夹衣,“今天卖菜的钱全花了还不够,幸好我还带了点,子晴,这次钱不够了,娘没给你买花布,你爹常年在外头,也不能总穿旧衣服,你大哥过几天要过十岁生辰,娘先给他做,下次卖菜了,娘一定给给晴儿买块漂亮的花布。”
    “没事的,娘,大哥的衣服又破了,他上学理应要穿好一点的。不过,娘,下次买花布我要和娘穿一样的,娘也要做新衣服。”子晴常洗衣服知道,棉布根本不结实,多洗几次就掉色,多捶几次就破了,而穷人家的孩子不可能总做新衣服,所以,衣服总是补丁撂着补丁,基本到最后都看不出来衣服的原样了。

    第二十九章、子福生日

    三月十五是子福的生日,因为曾瑞祥在家,家里只有一亩地的水田,麦收还得半个多月,所以这次曾瑞祥说好好给大儿子过个生日,毕竟是十整岁。
    生日那天上午,子福穿上了沈氏做的新衣服臭美,一家人正说着笑话逗乐呢,子晴没想到夏玉和秋玉过来了,夏玉给子福做了一双新鞋,秋玉给做了个荷包,看来二位姑姑是看中了子福是只潜力股,提前投资了,要不然子禄过生日的时候怎么没人问津。
    沈氏见两位小姑子都上门送礼了,好歹也要留着吃顿饭再走,想了想,干脆也不差那两个,又吩咐子福去请阿公和阿婆一起过来,结果大娘周氏带着子萍也一起来了。
    曾瑞祥见沈氏如此明理还是很欣慰的,高兴地把桌子搬到外头,请老爷子和田氏坐了,子福帮忙端菜,田氏看见大孙子的新衣服,又是不喜,说:“老二家的,上次我来,你还跟我哭穷了半天,说孩子们的衣服破,这才几天功夫,子福就穿上了新夹袄。”
    “娘,这不是子福过生日了,再说他的衣服都小了,也破了,孩子还要上学呢,玉梅才给扯了几尺布。”曾瑞祥解释道。
    周氏听了,眼睛扫视了院子一圈,说:“是啊,弟妹啊,有什么挣钱的法子可要知会嫂子一声,嫂子是个蠢人,只会蛮做瞎做。哪像你,连这么大的院子都买下来了,真是羡慕死我了。瞧瞧,养这些鸡,这要都下蛋了一天能捡个二三十个吧,一月还不得卖好几百个铜子?一个月好几百,一年可就有好几吊钱啊,还是弟妹你行。”
    子晴听了暗笑,这目光可真够短浅的,难得她自己还知道自己是个蠢人,只会蛮做瞎做。子晴低头闷笑。
    沈氏听了赶紧说:“看嫂子说的,我能有什么法子,要有,我还能一家子挤在这小木屋里。就这还不都是娘家人帮衬的。”
    “不可能吧,这地,这院子,这井,不得二十多两银子,你娘家能帮你这么多,难不成,还是爹娘偷偷给你家银子了。唉,这事可得说道说道,亏我还拿你当个自己人。”周氏的脸说翻就翻。
    “大嫂,这饭可以瞎吃,话不可瞎说,买地的银子可是我的嫁妆银子,我娘家当时什么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盖院子的银子是我三哥借的,打井的银子是我大哥二哥借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沈氏直问周氏道。
    “就是,老大家的,你瞎说什么呢,我们哪里有钱贴补老二家,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每年能剩几个子,你二妹上次说亲,不就是拿不出嫁妆银子才没成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会还来戳我们的心。”田氏听了急忙分辨道。可是这话却伤了夏玉,夏玉眼圈立马红了。
    “老婆子,瞎咧咧什么,也不看看场合,二丫头还在呢。”又对周氏说:“老大家的,你信不信都是这样,我们没有拿钱出来贴补老二一家,再说,我们也没有这些银子。吃饭吧,分家后还是头一次聚在一起吃饭。”
    周氏听了,把筷子伸向菜碗里,专挑肉菜夹到子萍碗里,边夹还边吮筷子边说:“多吃点,子萍,咱家好久没吃肉了,也不像人家有钱摆谱过什么生日,再说了,谁叫你不争气,你要是个男孩,你就是长孙,你阿公阿婆也会偏向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