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所以,这家先暂时这样分开,我和你们娘决定,每个孩子成亲了先分出去二个铺子,一百亩水田,外加二千两的银两。二个铺子一年租金是一百两,一百亩水田只要不是大灾年,也能有二百五十两左右的租金。这够一般富裕些的人家好好过几年的了,所以你们一年靠着租金应该还能有些剩余。咱家现在的家底是铺子有十个,水田有四百二十亩了,家里还有银两三千多两。先给子福二千两,外加两个铺子一百亩的水田,铺子的租金明日你们就自己收去。”
“爹,我是长子,哪有刚成家就分家的道理。弟弟妹妹都还小,我还没为这个家做点什么,哪能就先过起自己的小日子来,爹。我不同意分家,一分家,感觉我和弟弟妹妹就疏远了。”子福忙说道。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和你娘早就想好了,这家是一定要分的,早分开了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这么多年的经历早就明白了这一点。”曾瑞祥说道。
“既如此。爹,要不,先不用给我这么多的银子,家里多留一点吧。万一有什么急用呢?还有,今年小二也该成亲了,还是要多预备些银两。”子福说道。
刘氏一脸呆呆的表情,像做梦一样,打死她也没有想到曾家会有如此厚的家底。就像天下掉下来一个大大的馅饼,把她砸晕了。
“不用,家里的银子够花了。每年都有进项的。你们远去京城,手里还是要有点银子傍身。旧年没赶上好年景,减产了好多,早稻是一文租子没收上,西瓜和橙子都减产了。饶是这样,一年的银子收了也够小二用的了。”沈氏说道。
“对了,明日先找里正把你们的户籍分出去,把田契和房契都过给你们,没有户籍,你们也没法置产。以后。就靠你们自己了。我们只希望,今后,你们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了,互相之间多顾念点今日的兄弟之情,但是,万不可去算计自己家人。我和你娘也没别的要求了。”曾瑞祥说道。
“还有一件事,这份家业主要靠晴儿倒腾出来的,所以以后晴儿和雨儿跟你们一样的对待,也是二千两的银子和二个商铺一百亩的水田,我把话先说在明里,你们有意见吗?别到时说我做娘的偏向女儿。”沈氏问道。
“没有,没有,应该的。要我说,应该多给妹妹一份嫁妆,妹妹毕竟嫁到别人家,多一些银两傍身也是应该的。”子福说道。
“多给就不用了,一家子倒也不用分那清,分家前挣的是这个家里共有的,分家后你们挣的银子就归你们自己了。不过,你们素日多惦念点晴儿的好也就是了。”沈氏摆摆手说道。
“娘,晴儿不给也没关系,我能养晴儿的,你们放心吧。我们将来肯定差不了,把家产给底下的弟弟妹妹留着吧。”林康平说道,并碰了碰发呆的子晴。
子晴沉浸在自己的伤感中,大哥成亲了,有了他要疼爱的人,如今还要远去京城,家里又分家了,以后,自己恐怕再难享受到他的疼爱了,下一个就是二哥了,子晴的眼泪一滴一滴地下来了。
“这个不用争了,你的是你的,嫁妆是嫁妆,难不成我的儿子还会为了一份嫁妆跟自己姐妹过不去?我说过了,儿女都一样的。等我们百年后,这份家产你们再均分了去吧。”曾瑞祥说道。
林康平见碰了一下子晴没反应,还低着头,却见一滴一滴的眼泪落了下来,林康平知道子晴的心思,忙掏出自己的帕子递了过去,要不是人多,林康平早替她擦上了。林康平附在子晴的耳边低声说道:“放心,咱们以后不走,就留在爹娘身边,大哥他们回来,咱们还是可以在一起吃住的。”
“姐姐,你怎么了哭了,好了,别哭,是不是嫌爹娘给你的嫁妆少了,你放心,等弟弟以后挣了钱,肯定送你一份大礼。”子喜就在子晴的身边,见了子晴的动静,笑着打趣了一句。
“小四胡说什么呢,没见你姐正伤心。”林康平瞪了子喜一眼。
“你知道什么,我这是为了逗我姐笑呢。姐,以后我到哪,你就到哪,我不和你分开。”子喜说道。
子晴一听扑哧笑了,“你胡说什么呢?你怎么不说我在哪里,你就在哪里,为什么非要我跟着你,你就不能就和我?再说了,等将来你娶亲了,你再来说这句话吧。”
“看看吧,还是我把我姐哄好了。咱们两个谁跟谁还不是一样的,肯定能吃香喝辣的。”子喜嚷道。
子福见子晴的心情好些了,说道:“爹娘,你们放心吧。无论我将来在哪里,也无论我将来做什么,我都会记得我这一家子的弟弟妹妹。也会记得我身为长子的责任。”子福说完,领着刘氏给父母磕了三个头。
沈氏用手捂着嘴,呜咽着说:“一定要记得娘说过的话,每年过年都要回家,让娘好好看看你们。”
子晴一看沈氏的眼泪,自己又忍不住了,林康平这回倒大大方方地给子晴拭泪,另一只手还握住子晴的手,要不是人多,他真想把子晴抱在怀里好好哄哄,这眼泪一滴一滴的,都滴在了他的心尖上,钝痛钝痛的。别人还没大在意,倒是刘氏羡慕坏了,这妹夫可真疼这小姑子。
沈氏说完又拉着刘氏的手,刘氏忙收了心思,只听沈氏说道:“孩子啊,这些日子娘冷眼看着,你也是个能干勤快的,好好过日子。等有了小娃娃,忙不过来,就买个丫头帮帮你,不要怕花银子。咱家这一大家子的日常花销有二十多两就够了,算上米钱和穿着有五十两就够够的了。你心里要有个成算,这银钱应该如何打理。这次让你们去京城,主要为了子福的学业,你们在京城买一个小院子,或租一个都成,剩下的银子就在京城买个铺子租出去也行,收着那份租金过日子也有富余。孩子啊,子福是你丈夫,是你一辈子的依靠,他好了,你才能好,所以,素日多留心替我多看顾他一些。”
“是,娘,我记住了。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您放心吧。我也会提醒他,多给家里捎信来。”刘氏回道。
“大哥在京城不若买个院子,要在京里待好几年,有个住的地方也方便。以后要租或卖都随你们的意。我和你们一同走,你们先在我那个院子住下,再慢慢寻摸,倒也不着急,一定要买一个可心的。过两年,带爹和娘去京城逛逛。”林康平说道。
“那就再好不过了,一路也有个照应。”子福说道。
“你明日办户籍时,顺便带你媳妇回娘家住一天。这一去,要一年才能回来。”沈氏对子福说道,顿了顿又对刘氏说:“家里的事,我没瞒你,是把你当作了家里的一份子,可能不往外说的,就不要往外说了。我的意思你懂了吗?”
刘氏忙答应了。沈氏又让她把东西早些收拾出来,不用的就放箱笼里锁好。
“爹,娘,分家这事用跟阿公阿婆说一声吗?我走之前肯定要过去一趟,户籍分开了,他们迟早会知道的,这么大的事情不说一声,要是从别人嘴里知道了,阿公阿婆会怪罪我们的。”子福问道。
曾瑞祥想了想,说:“明日我们一起先过去说一声,然后就去找里正,早点办完早点动身吧。”
子福点点头。
大家又接着说了会闲话,知道子福要远去京城,而且也算分家单过了,大家的心里都有些酸酸的,子晴更不用说了,要送走子福,还要送走林康平,离别的愁绪涌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第一百五十二章、国子监
次日一早,曾瑞祥带子福和林康平出门,先去的老房,果然,老爷子听到子福分出去的消息动怒了,骂道:“哪有刚成亲就把孩子撵出去的道理?你这样做,让子福如何想,让新媳妇怎么想?这过日子就是要人多,人气旺才能家旺,听我一句劝,要分家也等子喜以后成亲了再分。”
子福解释说是为了让他在外置业方便,本朝律法没有户籍就不能有自己的产业。
老爷子听了这个一愣,沉吟半响,曾瑞祥趁机说:“爹,分家了不还是我的孩子,我想好了,以后子禄他们成亲了都分出去,自己出去闯闯,个人凭自己的本事,过好过坏了都是自己的事情,谁也怨不了别人,省的一大家子在一起,成天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别扭,时间长了连兄弟的情分也淡了。万一他们能闯出点名堂,也不辱没了祖宗的名声,不枉我们教导一场。您放心,每年春节我都要求他们回家,到时大家仍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老爷子听了这才缓和过来,想到了自己的几个孩子,四分五裂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可这一切究竟错在了哪里呢?小的时候也是一起吃过苦的,老大还尤其懂事,知道护着弟弟妹妹,怎么成亲了一个个变得都让自己不认识了?尤其是大女儿,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居然连一点亲情都不顾念,亏自己这些年还一直偏着她,老爷子十分不解,这个问题困惑了他很久。想来想去,就是没想到问题的根源在他自己身上。
田氏拉着子福的手,说:“你阿婆年岁大了。一年不如一年,这个京城阿婆也不知有多远,你要多回家看看,阿婆能多看你一眼是一眼。”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子福听了也不是滋味,虽然这阿婆做事偏心,因为是第一个孙子。凭心而论。对他还是不错的,虽然很大因素是子福表现的太过优秀,让他们意识到了子福值得投资,更何况子福如今已经是举人了。看得见的前途。如果田氏能把对子福的心分一点到沈氏和其他的几个孙子孙女那,子福会真心地感念田氏的这一份情意,可惜。田氏永远想不到这些。
曾瑞祥和子福陪着老爷子说了会家常事务,也就告辞了,没搭理一旁眼巴巴的春玉和燕仁达。他们没想到因为听了这一番话。大毛媳妇回去也鼓动大毛和他爹娘闹分家。这是后话。
晚上曾瑞祥他们回家,说该办的事情都差不多了,老爷子说了,十八是吉日,一早出行。子晴的眼泪立刻滚了出来,哽咽道:“还是小时候好,我今天才认识到。成长的代价就是无数的聚散离别。”
这话很突兀,让大家一愣。各自思索,回味,认同。屋内一时很安静。唯独林康平拉着子晴的手躲在一旁低低地劝道:“别哭,晴儿,你一哭,我就特难受。不要伤心,再等我一年,我很快就回来,你放心,我成长的代价就是娶你,然后守着你,再也不分开。”
送走子福他们,子晴抓着子禄、子寿和子喜去橙园栽了二天树苗,这大半个月,王铁山一直没闲着,已挖了二百多个坑,子晴不得不承认林康平还是很有眼力,的确找了一个勤快人。
橙园的小鸡也养得不错,子晴陆陆续续买了好几百只的鸡仔,除了冻死了十来只,其余的都褪去了那层乳毛,第一批买的那八十多只差不多有一斤左右了。子晴估算这橙园的总投入差不多三百两,应该很快就能收回。
子禄、子寿和子喜是十九日下午走的,刚送走他们,夏玉带着儿子过来了,还带了些她自己做的板鸭和两只活鸭子。
沈氏忙接她进屋,问何时来的,预备待多久,又要张罗留饭,见了夏玉手里的东西,说道:“大老远的,又这么沉,难为你带过来,以后可别拿了。我家里什么也不缺,留着自己吃多好,你可别再苦着自己和孩子们。”
“嫂子放心,嫂子送来了那些东西我还没吃完那,我也没什么好东西,我知道你家没养鸭子,这不给你们带两只过来,我知道子晴爱吃,还有这板鸭,也是自己做的,嫂子和二哥尝尝,也是做妹子的一点心意。”夏玉说道。
沈氏听如此说,忙接了过来,又听夏玉说道:“二嫂,真不好意思,大过年的,让孩子们就这样走了,我心里很不得劲,特来说一声,想接你和二哥去我那住两天。”
原来初三那日,子福他们早早回来,是因为看到大毛他们都要留宿,争着占房间占床,子福不忍让夏玉太过操劳,加上又有马车,就带着自家人回来了,本来林康平看到大毛和桂英几个就不想呆了,看在夏玉的面上才吃了顿饭。
“这有什么,还值当你特特说一回,孩子们回来什么都没说。我还以为他们是为了打麻将才早早回家的。你二哥的学堂明日就要开学了,我也不得空,正要回娘家瞧瞧。你既然回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再走。好好养养,我瞧着气色倒比往年强一些了。”沈氏说道。
“还不多亏了二嫂,那羊奶一直喝着,下了羊羔我养不过来给卖了,如今自己单住着,也省心多了,去年老院那四棵柑子树还让我卖了好几百文。旧年一年的药钱比往年也略省了些。你又给我捎了那些东西,倒替我省了好些。这一年下来头一回有点结余了。”夏玉说道。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夏玉走时,子晴让她给秋玉捎信,让小姑爹周云江次日下午过来栽树苗。
半个多月后,子福托文家捎来了一封信,一路很顺利,暂住在林康平那里,只是一到京城,就发现刘氏有喜了。
沈氏听了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念佛上香的,又打发子雨去给老房送信,下午曾瑞祥回家,又逼着立刻写了回信,嘱咐子福买一个丫头或婆子好生照顾刘氏。又说如果晚几天再走,就可以留在家里了好生照顾了。说完就忙着要找布料给孩子准备衣物鞋袜,打点婴儿的各色用品。
曾瑞祥见了妻子这样放不下,便说道:“当年你怀孩子生孩子时,我都没在你身边,你还要侍候爹娘,还要照顾孩子,不也都过来了吗?放心吧,他们总要学着长大的。”
沈氏听了瞋道:“那能一样吗?正因为我受够了做媳妇的苦,所以我才更要心疼我媳妇,不要让她跟我一样。不是你常教我的一句话,叫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才早早把他们分出去,趁着年轻,好好过几年甜蜜日子,等有了小孩,女人的心思大部分被孩子占了,哪里有什么精力去享受别的。”
“还不错,学了几天就会用了,没白费我一番心思,居然能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令我刮目相看那,可惜,要早些时候教你,没准你也成才女了。”曾瑞祥笑道。
“那是自然,晴儿就随我。”沈氏笑道,夫妻两个又说了些笑话,沈氏方把预备给孩子做衣服的东西放下。
子禄的新房盖好了,家具才刚开始打,沈氏有一大堆的事情要照应,要找媒人去请陈家答应今年成亲请求,叫请期,又要找人推算吉日,又要预备聘礼,又要买首饰衣料,好在有子福在前面摆着,倒也不用再费神琢磨了,依例再来一样的就行。
子晴见沈氏如此忙碌,只好把灶房的活接过来了,后山就交给子雨了。橙园那边有小姑爹日日跑一趟,子晴白天忙着绣屏风,晚上忙着做针线。旧年年底,林康平回来的时候带了两匹素白的丝绸和细棉布,是用来做内衣的,子晴的胸部有些发育了,很不习惯用那个所谓的抹胸,裹了一圈又一圈,很不利于长大成型。所以子晴偷偷做了几个文胸,上面还绣了点海棠花,又不敢穿出来,怕沈氏责难,想留着成亲以后穿。子晴把两人成亲需要的内衣都慢慢先做着,长袖的短袖的,还有洗澡用的大浴袍以及冬天的棉家居服,每件衣服都花了点心思,绣了花。
二月底的时候,子福又有来信,说自己考上了国子监,并在国子监附近买了一个二进的小院,花了五百多两银子,买了一家人,男的看院子,女的照料家务,又在附近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兑了一个书店,一年的租金有一百两,够日常花销了。
沈氏听了自是欢喜,说总算安顿好了,她可以一心操持子禄的婚事了。陈家同意了成亲的要求,因为陈家女儿今年十六了,日子就定在腊月十六,要可着子禄的假期,也要可着子福的假期,一合计,婚期也只能是腊月或正月了。
子晴这才知道,原来大哥去京城是为了考国子监,每年年初,都有各地学子,主要是落第的举人,进京考国子监,在国子监学几年,考进士的成功率自然就大一些。
第一百五十三章、晴园
今年闰四月,所以二月下旬了,日子比往年同期要冷多了,桃花的花苞还没有长出来,子晴培育的瓜苗也迟迟长不出来,刚露点白尖,子晴只好在西厢房空着的南屋,找了些木盒子装上土,把温水浸泡过的西瓜子埋进土里,再在旁边烧一个火盆,白天有太阳时就把木盒端出来,过了二十天,居然比外面的瓜苗长得还好,可以移栽了。
这日,子晴正和几位堂叔在后山移栽瓜苗,家里就沈氏和子雨在家,田氏过来了,说春玉家的房子已盖好了,三月初八要上梁,又说大毛媳妇如今正闹着要分家。
“还不是你们分家闹得,那日要不是子福他爹说了那番话,大毛媳妇听进去了,哪有今天的闹腾?春玉家情况和你们家不一样,还指着大毛挣点银子养家,这可倒好,娶了媳妇立马不要爹娘了。”田氏埋怨道。
“娘,各家有各家的过法,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哪能都可着自己的心意?孩子大了,愿意自己出去闯闯,不靠爹娘,也不是什么坏事。都挤在一处,天天吵吵闹闹的,要我说,还不如分出去呢。”沈氏答道。
“分出去底下还那么多的小的,他想撇开他们自己过小日子,倒是好算计,二毛眼瞅着也今年也要成亲了,桂英比子晴还大半岁,还没说媒。一大摊子的难事,要我说,子晴那果园左右要雇人干活,不若让桂英和三毛来帮帮她,好歹也能贴补一点。都是一家人,能有多大的仇?如今大毛也成亲了,子晴明年也该出嫁了,哪能还记着以前的事情?没得一年倒拿十多两银子贴补外人。不就看果园吗?让他们看着。不比外人还放心些?”
“娘,这个别说我还真做不了主,那果园是林康平买的。子晴如今帮他打理着。那人也是康平买来的,听说已签好了十年的契约,再说了。那一大片的地,每天的活也不少。要挖树坑,还要栽树,浇水,施肥什么的,讲究多着呢。退一步说,就是我能做了主,我也不会同意让桂英他们留下来的。我就看着那么好欺负?这才几天,又算计上了我们了?”沈氏说道。
“这怎么是算计,又不是让子晴白给钱,只是雇他们干活而已,左右也是花钱,雇谁不是雇?我问过云江了,挖树坑是单算的钱,一个树坑二文钱,云江说了,已挖了上千个了。这不好几两银子出去了,还一个月一吊钱的养着,眼瞅着自家亲戚困难不帮,倒拿银子贴补那不相干的外人。这怎么是欺负你呢?我又没有和你白要银子?你和子晴说说吧。康平也没在,还不她说了算的。子晴哪去了?”田氏说完,看一眼子晴没在屋子里,问道。
沈氏见和田氏说不通,横竖心里已打定主意,便说了子晴正在后山忙着,田氏想了想,还是先走了。
晚饭时,曾瑞祥忽然问沈氏:“今日娘又过来说什么了吧,你千万别放在心上,你放心,我不会同意的。”
子晴听了一愣,看着沈氏,沈氏把田氏的来意说了。
“那不可能。我要雇了他们,那才是真的引狼入室了呢。一个个又懒又馋的,心地还不正,成日里不务正事,只知道一心算计别人。这才几天,我阿婆和大姑就忘了她们答应过我们的。”
“可不是,昨儿我就问着她,我看起来就那么好欺负?不过我也看了,跟她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横竖我心里有了主意,就是不行。她爹,你可别忘了,你答应过我的。”沈氏说道。
曾瑞祥听了忙说:“这个自然,我已回绝了我娘。凭她闹去吧。”
子晴想了想,说道:“爹,娘,不如你们就把事情推到林康平那去吧,大姑他们还是更怵林康平一些,再说了,即便林康平不答应,阿婆那也不好对林康平如何,倒是爹爹那,还是少惹阿婆为妙。爹爹遇上他们,可是真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不如林康平的拳头好使。爹爹也别恼,爹爹斯文惯了,哪里能横下心来和他们撕破脸,可林康平不同,有大毛在那摆着呢,他们还不得好好琢磨琢磨。再说了,林康平毕竟只是孙女婿,还是没成亲的,阿婆能说些什么?”
沈氏听了也说是,曾瑞祥倒是没点头,大概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吧,说道:“再说吧,没个我这个做爹的有事反倒要女婿出面的道理,我能做的尽量替你们做了,以前是爹爹不对,所以凡事都是你们吃亏,以后爹爹不会了,你放心吧,孩子。”
子晴听了只得作罢。
次日,周掌柜带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进门了,周掌柜交给子晴一封林康平的来信。原来此人就是林康平找的园林师佟先生。
林康平在信上说:“…我已经想好了,咱俩的新居就叫晴园,晴园,情缘,晴儿,你喜欢吗?有你的名字,又暗合我们有一生一世的情缘,不,一世还不够,我要在佛前许愿,许我们有三生三世,有生生世世的情缘。晴儿,晴园的规划,我已全权委托了佟先生,佟先生是这方面的行家,你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可跟佟先生商量。佟先生说先要开始整理芦苇淀,我走之前留给你的银两应该足以应付,剩下的等我回来再说。”
送走周掌柜,佟先生留了下来,沈氏让他住到了西厢房的客房。刚安顿好了,佟先生就要去看看芦苇淀,子晴不方便陪着,只能等午饭过后,让曾瑞祥带着地契领着佟先生过去了。足足有两个多时辰,佟先生才回来。
“你对房子有什么想法吗?”佟先生问子晴。
“嗯,有一些,园子里种点桃树或杏树,春天可看花开烂漫,落英满地,水塘里种点荷花,夏天可夜下赏荷,秋天金桂飘香,冬天可雪中闻梅,内院要一个吊椅,一个秋千,最好也有个水池,养一些锦鲤,外院的水塘养鸭子和白鹅,留几块空地种点菜蔬和西瓜。至于房子,内院里要有一条鹅卵石铺的甬道,卧房铺木地板,卧房旁边套一个小净房。”子晴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忽然发现佟先生正张大嘴巴盯着他,一副呆样。
见子晴停下来了,他才恍然,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村姑,居然还知道不少,说实在的,要不是欠了林康平的一个人情,他才不会千里迢迢跑到这乡下来设计庭院,要知道,他一向只给达官贵人或大户人家设计的,最基本的出场费也要一百两银子,一般的农家哪里请得起。一开始听闻林康平要娶一个村姑,他还是比较惊讶的,为此,他劝过林康平,“都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你可倒好,堂堂的文家三少爷的贴身长随,居然娶了一个村姑,我就不明白了,文家放出来的丫头就没有你相中的?”
谁知林康平听了他的话,只是笑笑,并不答言,今日见了这女主人,他才知道自己竟然大错了,他以为的村姑自是那粗鄙不堪,庸俗难耐的,可眼前的女子不仅清秀可人,看那一双眼睛,也知是个灵气逼人的孩子,难怪林康平宁肯放弃京城的繁华,把家安在了这偏僻的乡村。
佟先生见子晴打量着他,才想起来自己盯着人家失礼了,忙问道:“你说完了吗?”
“你记住了吗?我的要求是不是有点多啊?总之,要美观实用,康平说你是大家,按你自己的设想增减吧,不过,灶房和净房要设计好一些。”说完子晴带他参观了自家的灶房和净房。
佟先生看了心里暗自惊诧,面上却没有显露半分,只是不敢再有分毫轻视。
“这些都比较粗糙,先生要有好的想法尽管提,我希望还能更好一些,只是能力有限。”
“小姐太客气了,佟某自当竭尽全力,这些东西还要容佟某仔细参详参详。”
此后,佟先生是每日去两趟芦苇淀,每次至少一个时辰回来就把自己关在书房,涂涂画画的,连饭都是催了又催。子雨曾经小声问过子晴:“姐姐,我怎么觉得这人有些魔症了,就那么一个破芦苇淀子,还用得着天天去吗?”
“你懂什么,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胸有成竹,就像你绣花,不是要先打底细描的?你以为随随便便就能规划出一个好园子来,你也不看看那地方,不多用几分心思能行吗?”子晴趁机教育子雨。
总算在半个月后,他对子晴说,要找人开始清理芦苇淀子,还要找一人做他的助手,管理杂事。子晴自是把此事仍旧委托了曾瑞玉,仍找了罗师傅他们。正值四月初,春耕结束,麦收还未开始。
子晴想曾瑞玉要忙自家的事情,又多又杂,不若让小姑爹周云江来统计人工,需要采买的东西,列了单子,都交给曾瑞玉,果园那边,等秋后再说,左右现在也没有大的树苗了。这么想了,子晴就跟佟先生商量,佟先生说:“有两个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是再好不过了。”于是子晴就把曾瑞玉和周云江交给了佟先生。
第一百五十四章、雇用三毛
子晴刚刚把事情安排好,老爷子和田氏过来了,见曾瑞祥和沈氏都不在,田氏劈头就问子晴:“不是和你说了吗?给三毛他们找些事做,我说的话不管用,你爹的话也不管用?现成的家人你不派,却派了八竿子远的外人。再怎么着,你爹和你大姑都是我肚子里出来的,不比外人近多了?我不管,给你爹叫来,今日要不把此事说清楚了,我就不走了。”田氏说完就坐在了厅堂的圈椅上。
老爷子瞪了一眼田氏,说道:“有话不会好好说,每次非要被你弄得一个个都跟乌眼鸡似的,就冲你这语气,孩子能心里愿意吗?”
老爷子说完又对着子晴说道:“子晴,不是阿公不向着你,三毛确实和大毛桂英不一样,他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而你大姑家的日子也确实艰难了些,不如,你听阿公的话,让他在你这试试,要不好,你再撵他。”
子晴见老爷子看着他,想了想,有了主意,说道:“阿公,阿婆,不是我不想着三毛,只是小姑先说在先,再则,小姑爹以前做记账的,这些事做起来就顺手。三堂叔也不是什么外人,这么多年一直帮着我们忙乎,我这里里外外还真离不开人家。要不,就让三毛过来帮着清理芦苇,也就这个还需要人,我还要跟罗师傅他们打声招呼。”
“清理芦苇很累人的,他还是一个孩子,做不了那重的活,就让他跟在你小姑爹身边做做跑腿的事,跟着历练历练,以后出去也能学点东西。”田氏说道。
子晴知道今日这事再不答应了,自己爹娘那日子只怕也不好过,田氏还不得三天两头地闹,好歹三毛至今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不如自己就给他个机会试试,看他能不能吃了苦,烂竹子到底能不能长出好笋,如果真是个好的。也就罢了,要和大毛几个一样的偷懒耍滑,子晴也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