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晴记得那时小姑偷偷给二姑拿吃的,于是也找了些精致糕点。趁人在外面议论时,偷偷端给新嫂子,说:“大嫂,我是子晴。先吃点东西垫垫,一会还有不少事,我帮着你看着外面。”
“谢谢妹妹,我不饿。”新娘说道。
子晴也不好说什么,把糕点放在她身边,自己出去了。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有人来催。说吉时已到,准备拜堂,拜完堂,新娘又送入新房,一堆客人围在一旁看子福掀起新娘的盖头,说笑打趣,新娘子很漂亮,看起来很端庄娴雅。
没一刻钟。酒宴开始,第一桌的正位坐着沈建山和沈建水,说是什么一席二席的。男人的桌子是推杯换盏,热闹异常,因为旱灾,很多人家都吃不饱饭,今日的筵席如此丰盛,还有海味,是他们内陆小山村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女人的桌子也热闹异常,不过是因为分菜,那墨鱼丝和鱿鱼丝都恨不得一根根数清楚。子晴见了感慨心酸,对林康平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能吃上点好东西,自己巴巴地瞅着,也不舍得动筷子。”
“所以我一定要努力挣钱,让我的晴儿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让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快乐平安地长大。”
子晴听了脸一红,刚想回两句,这时,听得外面有喧闹声。
原来是村里一个男子的大红肉不小心掉地上了,正好被一只鸡叼了去,男子见了心疼不已,跑着把鸡撵上了,鸡为了逃命,红肉从鸡嘴里掉了出来,那男子忙捡起来,吹吹尘土,说要带回家洗洗给孩子们解解馋。
子晴见了很是感动,周围的人没一个笑话他,甚至还有人帮他撵鸡,这种最质朴最原始的父爱深深打动了子晴和林康平。林康平亲父早逝,从小被卖,根本就没有感受过这种看似简单实则深沉的父爱,除了震惊,恐怕更多的是羡慕吧。子晴偷偷地握了一下林康平的手,林康平反应过来子晴的心意,心下一暖。
片刻,子福带着新娘来敬酒,沈氏让子晴拿个蒲团跟着,遇到长辈跪拜时放地上,新娘的身边有一个伴娘陪着,用托盘接着长辈给的红包。
沈氏交代子福说这一次岁数大的平辈就不跪了,自然红包就免了,今年年景不好,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子福自是没意见,要不是风俗使然,估计他连长辈都想免了。
跪拜结束了,新娘又送回新房。客人也三三两两地告辞,老爷子走的时候,沈氏说明日辰时子福带新娘过去磕头。田氏说道:“不用麻烦,横竖我们是要过来吃饭的,就在这边磕也是一样的。”
沈氏听了还要说什么,曾瑞祥拉住了她,子晴在一旁偷着问何氏,“外婆,为什么我娘不愿意明日阿公他们过来,这样多省事。”
“那哪能一样,那边是祖屋,论理你大哥大嫂还不得过去磕个头,你阿公阿婆备一份礼,预备一桌酒席,给新娘子认认家人。”
何氏一说子晴就明白了,田氏哪里会舍得花钱治酒,加上姑姑们三家,怕是两桌还搁不下,到这边来,可不全都省了。难怪沈氏不愿意,每年送过去那么多的银子,就是扔水里也能听个水响,这算什么?
客人都走后,沈氏单热了几样饭菜,用托盘端着,让子福送去新娘吃,只怕一会有人就会去闹洞房了。
子晴一听闹洞房,就要跟去,沈氏拉住她说道:“都是一群小伙子,你个大姑娘凑什么热闹,也不害臊。”
林康平在一旁也劝,子晴一想反正自己也看过了,不去就不去吧,让林康平去,回头说给她听也一样的。子晴打定了主意,正想去休息,沈氏叫住了她。
沈氏说子晴正好留下来替她核计收的贺礼。这种酒宴就家里亲戚会送礼,近亲的族人和村民都是白吃的。子晴接过子禄记的账,三个舅舅是一人二两银子,三个姑姑是一人一串钱,夏玉私底下又添了一块红缎子。曾瑞庆那里果真没有表示,也不知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子晴估计老爹又要伤心了。
何氏还给了一份,五两银子,子晴知道这几年何氏手里比较宽松,每次送她回村,沈氏都会给她些碎银,说是二舅娘赵氏好像有时会有点拎不清的,扣扣索索的,沈氏如今有这条件了,自然不愿委屈了老太太,吃的穿的用的,基本全包了。其他的就是几家远亲了,基本上就是二十文钱,也有八文十文的,一共也没一串钱。
次日一早,新妇刚把早饭做好,老爷子和田氏三位姑姑几家全都过来了,老爷子和田氏在东边正位坐好,下手是曾瑞祥和沈氏,西边正位是何氏,三位舅舅,子福领着新娘跪拜敬茶,老爷子和田氏的见面礼是银镯,沈氏的是一柄玉如意,何氏自是银簪了,三位舅舅的是玉饰,都不大,可以作吊坠挂胸前或腰前。新媳妇给老爷子和田氏、何氏的都是一身细棉布新衣。
子晴没漏了田氏掏出银镯来时,春玉两口子的眼光,似有些委屈,还有些不甘,子晴当然不知道昨日他们回去后,老爷子事先跟他们打过招呼,强调了这银镯是沈氏特地给田氏撑脸面的,他就怕春玉到时眼皮子浅闹僵起来。
吃过早饭,子福就带着新妇熟悉院里的情况,沈家几个舅舅带着家人出去逛逛了。堂屋里剩下老爷子和几个姑姑三家留下来吃中饭。
子晴正要出门,只听得春玉对田氏说道:“娘,你看今日子福的外婆和几个舅舅都拿出了这么体面的见面礼,等我家大毛成亲时,你们也预备点好东西。”
“你还是先看看你送了些什么?还真是跌股了,听你的话,为了顾忌你的面子,我们才出了一串钱,人家三个舅舅昨日各送了二两银子,今日又一人出了一块玉佩,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单送,说实在的,二哥二嫂也没亏待我,子福一向和我较亲,我都没脸来吃这顿饭。”秋玉抱怨道。
“秋玉,我知道,你也嫌弃你姐穷,你也想贴二哥的热脸,我也没拦着啊,你贴去,何苦来埋怨我?我如今是到哪哪讨嫌,连爹娘和亲哥亲妹子都看不上,要踩一脚,还别说什么外人了?”春玉喊道。
子晴笑了笑,正好子福带着新妇进院门了,田氏忙喝止了她们几个的争吵。秋玉出来热切地拉着新妇的手,说道:“参观完了吧,我是子福的小姑姑,子福从小跟我好,有什么用着我的地方跟我说说,别外道了。看看这手,一看就是个有福的,不像我们乡下人的手,我就羡慕你们城里的小姐,不用下田做农活,绣绣花,认认字就把时间打发了。”
“小姑,你什么时候下过田做农活,我怎么不记得?”子福问道。
秋玉还待要说什么,沈建山他们回来了,子福带着新妇重新泡茶,陪着几个舅娘表嫂们说话。
饭后,老爷子他们先走了,何氏也要跟三个儿子回家,说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沈氏感念娘家的厚意,打点了许多吃食布料分送,子晴知道这几年,大舅和二舅跟着自家种西瓜和洋薯,日子比先前强了许多,每年至少也有一二百两的银子入账,又置了些田地。所以出手自是大方了许多。
等所有客人都走了,沈氏居然也伸伸懒腰,说这些日子都累坏了,要好好松快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主母
次日,子福回门后,子禄也跟着去了州学。子晴想起那一家人,拿了些菜蔬要过去看看,跟沈氏打个招呼,因有林康平陪着,沈氏倒也没拉着,只是嘱咐了一句,“早去早回。”
子晴想了想,又拿上纸笔,和林康平来到岭上村,子晴站在大门外,说道:“这里应该刻两个字,‘橙园’,以后这里就专种橙子,你说好不好?”
“依你,你说怎么好就好。种地我还真不在行,等有空了你教我。”
两人进了大门,那家人正闲坐着,林康平领着子晴走过去,说道:“这就是你们以后的当家主母,我不在的时候,有事都找她,以后,你们都要听她的吩咐。”
“是。”夫妻俩弯腰恭恭敬敬地答道。
“我想知道你们是哪里的人,多大年岁了,以前在家做过什么?”子晴问道。
原来两人是昌州附近的莲山县人,家中种地为生,王家贫困,王铁山今年二十五,家中老大,亲娘生他难产去世,后娘生了好几个孩子,从小他就是个没人管没人疼的,好不容易熬到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后娘也不肯分家,一直指着这两口子干地里的活呢。这不,赶上今年天旱,嫌他家人吃的多,底下几个小的也长大了,便撵了他们出来。
“我在家一般的农活都会做,我老婆主要是做饭养鸡喂猪种菜的。”王铁山答道。
子晴见这两人的手,的确是常年劳作的手,便问:“你们是愿意签死契还是愿意签活契?”
两人抬头看着子晴,不明白子晴的意思,子晴只好解释说:“死契就是你们一家都卖给我们了,活契就是你们两口子,至少卖给我十年,给我干十年的活,没有卖身钱。只付给你们工钱。十年后如果你们想走了,要提前告诉我,当然愿意长期做下去,我也非常欢迎。”子晴的骨子里毕竟还是一个现代人。希望人人平等,再加上想起林康平的遭遇,还是给这家人的孩子留点希望吧。
“我们还是签活契吧,你放心,我们两口子一定好好干,我们能吃苦,什么苦都能吃。孩子将来大了,让他们自己寻一条出路吧。我们一辈子都念你的大恩大德。”王铁山一听可以不用卖身,直接留下来干活拿工钱,忙不迭地点头保证把事情做好。
林康平把契约写上,说:“那就先签十年,这样就不用去官府立档。你们一月的工钱是一吊钱,这院子里你们可以自己种菜吃,将来养鸡了。鸡蛋也可以随便吃,做的好,年底给一两银子的红包。”说完。让两人按了手印。
子晴递过去半吊钱说:“这月刚来,你们也要安置,先给你们半吊钱,以后,每月的初一,发上月的工钱。这月我会给你们找点事做,贴补你们。对了,你们当家的跟我们出去一趟,买些农具。”又问王铁山挖树洞会用到的工具,然后带着他去铁匠铺买齐锄头、镐头、铁锹等物。
送王铁山回橙园后。子晴俩回家,子晴找了块大木板,让林康平收拾整齐了,刷上油漆,央曾瑞祥给写上橙园二字,又找了些沈氏和子雨、子喜的旧棉布衣服。满满的两大包,又找了菜籽,想了想,又进灶房找了块肉和骨头,拉着林康平回到橙园。
子晴把肉和骨头递过去,说道:“孩子们还小,这些日子一路担惊受怕的,恐怕都没有吃一顿饱饭,好好给孩子们做一顿饭吃吧。四季衣服我都给找了一些过来,是我家人穿过的,你看看,先将就着吧。缺什么,山下有卖的,你家男人也知道地方了,明日就是当墟,你可以去看看。菜地先翻出来,你们也能省点菜钱。菜籽我给你拿了一些。”
李氏接过肉和骨头,顿时嚎啕大哭,说孩子们早就不记得肉是什么味道,又见子晴打开的包裹,里面的衣服还都有五、六成新,一个补丁都没有,眼泪更是止不住地往外流。两个孩子也一直陪着流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子晴记得刚来时,七八岁的子禄一天到晚地和沈氏在外头忙活,实在没有农活还要上山打柴搂松毛。
李氏搂过两个孩子,让给子晴磕头谢恩,子晴忙躲了开去。
子晴对王铁山问道:“挖过树洞吗?”
“挖过,三尺见方。”
“好,我这块地都要栽树,一个树洞两文钱,你挖吗?”
“主母,你不是给我们工钱了吗?干活是应该的,咋还能要钱?”
子晴听了一愣,横了林康平一眼,也懒得解释,说道:“好,既然你这么说,这活我就交给你夫妻了,明日把菜地先开出来,然后再挖树洞,从最里边上开始挖,隔十五尺挖一个,我会找人来帮你们划线,二文钱一个树洞,两三天我会过来种树,到时就给你们结算。我知道,你们手头现在肯定很紧。”
夫妻两听了对视一眼,都是惊喜和不可置信,这干活还单给工钱呀,这可真是没有听过的便宜的事。其实子晴也想过请外人挖树洞,一是这事不是很着急,树苗有大有小,二是主要看这两人老实厚道,便想帮一把。
回来的路上,子晴坐在车里,林康平在外头赶车,子晴把手伸出帘子掐了林康平几把,林康平大笑道:“主母,我错了,小的错了还不行吗?小心,再掐马车要翻了。”
次日,午饭后,子晴和林康平带着子寿、子喜去划线了,子晴学工科的,做起来自是顺手,用稻草绳子拉直,白石灰划线做好标记,子晴先划了四分之一,中间是砖房和一块空地,空地先做了菜地,子晴想留下来,万一将来自己要过来住也有地方盖房子,主要子晴还想盖一个别墅式的房子,等橙子花飘香的时候过来闻几天的花香。
“姐,你真厉害,对着一个点,就能画出那么齐整的方形。”子喜夸道。
“这才哪到哪啊,姐姐厉害的你还没见识过呢?想当年我…”子晴一高兴就差点忘形。
“想当年什么了,说啊?”子喜听了催道。
“想当年,我五岁就会替你洗屁股,擦屁股,都是臭粑粑,还要给你洗尿布,大冬天的害的我手都成胡萝卜了。”子晴说道。引来大家的哄笑和子喜的追打。
画完线,子晴让王铁山挖一个树洞试试,看看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土质如何。他们几人则在旁边嬉闹。
过一会儿,子晴听见王铁山叫:“主母,我挖好了,你过来看看。”
“哈哈,主母,笑死我了,姐姐,你也太心急了些,这么想当人家的主母啊。姐夫,麻烦你快点把你家主母收了吧,别留在家里祸害我们了。”子喜笑道。
子晴追上去就要掐他,骂道:“你个臭小四,再嚼蛆,看我的九阴白骨爪。”
“什么破九阴白骨爪,听都没听过,你就别现眼了,你也追不上我,注意形象,要端庄,要笑不露齿,你看你的泼妇样子,哪里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别还没当成主母就把姐夫吓跑了。咱娘要看见你这样,就该骂你了,回去我就跟娘说说,让她好好给你念念经。”子喜总在子晴的前几米处笑着说道。
子晴追着子喜嬉闹,累了半天也没追上,林康平过来抱住她道:“咱先干正事,看你跑得都是汗,仔细风一吹着了凉,横竖他要和咱一块坐车回家,在马车上收拾他不就行了。”
子晴听了只得放手,看看树洞,还别说,这王铁山就是块干活的料,这树洞挖的又快又齐整,子晴见基本都是红土,没有沙石,红土比较松软,比家里后山那个好挖多了。
“行,还真不错,后天下午我过来栽树。你们忙吧,我们走了。对了,那边的小门出去可以打柴火,记得每次出去从外头把门锁上。”子晴对王铁山说道。
回家后,子福带着大嫂刘氏已经先进门了,晚上一家子吃了顿团圆饭,刘氏本想站着侍候,沈氏让她坐下了,说道:“我们乡下地方,没那些个讲究,以后也不用如此,你们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都是女人,都打那时过来的,知道做人媳妇的不易。你就把这当做自己的家,有什么想吃的,自己夹,我们家也没有替别人布菜的习惯。”
刘氏听了眼圈有些红,子晴逗乐道:“大嫂,你眼圈怎么红了,是不是辣椒给辣的啊?”
一句话给刘氏整的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站在那里,更显局促,子福忙扶她坐下,说道:“都说了我家没这些规矩吧,你还不信?”又横了子晴一眼,说:“我家人说话都爱开玩笑逗趣,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慢慢就习惯了。”
“我明天就要走了,我走了你们可不许欺负晴儿,回来我可是不依的。”林康平看见子福瞪子晴一眼,忙说道。
“快给你家主母带走吧,她不欺负我们就不错了,我们可不敢欺负她。”子喜笑道。
“主母,什么主母?”曾瑞祥问道。
“小四,你再胡说,看我怎么收拾你。爹,没什么,小四和我逗乐呢。”子晴解释说。
曾瑞祥见如此,倒也没有在意了。饭后,刘氏要收拾洗碗,子晴帮着一同干完了,依子晴的意思早就想买了丫头或婆子做饭洗衣,无奈沈氏不依,说地都不种了,这点活算什么?再说了,买了丫鬟别人还不得更眼红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橙园雏形
饭后,林康平拉着子晴在后山消食,子晴没想到他才回来两天就要走,心里闷闷的,“晴儿,我真的是非回去不可,我答应你,一定早点回来陪你过年。你放心,最多还有一年,我就自由了,少爷的亲事已经下定了,估计最晚明年秋天就会完婚。我办好移交就回来娶你,你不知道,在外头,我有多想你,想我的晴儿有没有吃好?有没有着凉咳嗽?有没有又被人欺负?有没有想我?”
“你放心,我在家一切都好,轻易也不出门,更不会一个人出门。倒是你在外头,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确定明年你真的可以自由了吗?”
“放心吧,五年过去了,我已经把翡翠生意做成那么大的产业,少爷也不会总放在外人手里的,文家的事太复杂,文家的大老爷要调离京都,就任两广总督,文老爷沉寂了这么多年,看来不打算出来做官了,要培植少爷的势力,少爷如今正努力苦读,已过了秀才。我也跟你一时说不清楚,总之,你相信我就是,少爷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
子晴对文家的事情没什么兴趣,她所关心的也只不过是林康平能否顺利地脱离文家而已。
林康平见子晴不说话,想了想又说道:“橙园的事不要自己一个人去做,不行就等着我回来再说,不着急的。对了,有个好消息告诉你,芦苇淀我已买下来了,园林师傅明年春天会过来帮我整治。”
“是吗?可是他不是没看过地形吗?怎么突然就决定买了?”
“我给他大致说明白了,那地方很便宜,一两银子一亩,就是整治起来麻烦些。你们里正生怕我反悔。麻溜地带我办好了手续。说起来那次你出事,还真多亏了他儿子,不过,他后面也出了几分力,正月里我让爹爹陪着我去他家走了一趟,所以我这次买地他倒还真是痛快。”
两人说了些闲话。林康平一直握着子晴的手。这感觉还真有几分热恋中男女约会的情形,想到这里,子晴抬头身旁的人,林康平是北方人。所以身材高大,差不多该有一米八了吧,五官偏冷。眉目狭长,用现代的话讲,很有男人味。子晴是越来越喜欢了。
“看够了吗?我们该回去了。”
“康平,谢谢你。让我遇见你真好。”
“傻瓜,这话应该是我说,当时一看见你,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说话伶俐的小姑娘。后来,在街上碰到你,你不知道。我有多惊喜,我一眼就认出了你。及至后来,我陪着少爷来找你,我是少爷的长随,可你眼里的我和少爷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一种被平等对待的尊重,渐渐地,我也渴望见到你,再后来,因为你,我脱了籍,我的晴儿也长大了。”林康平徐徐道来,这些年的经历一幕幕地回放,当年梳着包包头,穿着棉布衣服的小女娃子如今长成了眼前明艳动人的少女,而他,居然握着这少女的手,这一刻,林康平不得不感谢命运对他的垂怜。
“我累了,你背我出去好不好?”子晴站住了,一手扯着林康平的衣襟,另一手还在对方的手里。
“求之不得呢。”林康平说完就蹲在了子晴的面前,子晴趴在他宽厚的背上,听着他有一句没一句的问话,这一刻,只觉无比温暖,无比安心。
林康平走后,子晴闷了一天,子喜一直陪在她身边,第三日下午,子晴抓了子寿和子喜去挖树苗,挑了五十棵最大的,又从菜地里摘了些青菜,拿了一串钱,三个人种树去了,子福见了也说去瞧瞧。
“那就带上大嫂吧。要不她一人在家没意思,谁也不熟。”子晴说道。
“我不去了,留在家里帮娘做饭,你们早去早回。”刘氏说道。
四个人挑着树苗到了院门口,喊了半天的门,子晴想这里也应该有个门铃,进去后一看,这王铁山正在挖坑,菜地已整治了两畦,子晴把青菜放下,就指挥大家栽树,子福、子喜培土,子晴扶着树苗,子寿和王铁山浇水,五十棵树苗栽完了,还剩有几个树坑。
看来林康平看人还是挺准,这夫妻俩还真是肯干的人。子晴递给李氏一串钱,说道:“这是今天五十棵树洞的,以后我两三天来一回。你们干活也别太辛苦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完的,再说了我一时也没那么多的树苗,这几天生活还习惯吗?”
“习惯,这就很不错了,孩子们也能吃饱饭,还有这么好的衣服穿,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活,绝不偷奸耍滑,要是早些能遇上你们,我家的老三也就不会没了。”说着李氏就开始抹泪了。
子晴这才知道,她还有一个孩子路上没能熬过去,子晴叹口气说:“王嫂子,以后慢慢会更好的。你也一定还会有孩子的。”
几天后,子寿他们走了,子福每天上午在家看看书,下午就陪着子晴去橙园,两人每天都抬着二十棵树苗过去,有时也带刘氏过去,看着眼前成行的树苗立起来,子晴的心里很有成就感。也许再有个三四年,这里就该绿树成荫,鸡羊成群,野兔出没,子晴仿佛已经看见自己数银子数得眉开眼笑的了。
“晴儿,想什么呢?还美滋滋的,当心口水流了出来。”子福见子晴又神游了,忍不住敲了她一下。
“大哥,好讨厌,我正梦着我这园子丰收了,我数银子呢,你这一敲,这银子都跑了,你赔我吧。”
“真真娘说的没错,你从小就是个财迷,知道银子是好的,所以连白日做梦都是数银子。咱家还真多亏你这财迷性子,不然,今天还不定怎么一回事呢。”子福一开始还笑着,说到后面却叹了口气。
刘氏不知底里,只会抿着嘴笑,这几日生活在曾家,原以为会有很多不便,不适应,出嫁前娘也教导了不少,要如何跟家婆家翁相处,曾家孩子多,小叔子小姑子一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肯定少不了,初来咋到,一切要先忍着。谁知嫁过来才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家婆家翁自不必说,连规矩都免了,几位小叔子虽然相处时间不长,可一个个的都知书识礼,这个小姑子更是,看得出来,集家里所有人的宠爱于一身,却一点也不娇纵,每次看她做家事,都会伸手帮忙。想到这里,刘氏的嘴角也露出了几分笑意,庆幸自己嫁到了曾家。
子晴正和子福逗笑,忽一眼瞥到了刘氏的神情,忙道:“大哥可别笑话我,嫂子不定也梦到了什么好事,也流口水呢。”
一句话给刘氏闹了大红脸,子晴笑得更开心了。
转眼就进入到十月中旬,子晴见果树已栽了好几百棵了,便问王铁山会不会搭鸡窝,得知他会,子晴告诉他在已经栽好的树苗间,每十棵树苗间做个鸡窝,上次盖房子还有些废弃的砖头和石块,瓦片,先搭几个再说,子晴在地上画了鸡窝的大小,告诉他应注意的地方,鸡窝搭好后,撒上石灰,再铺上稻草。
“还是那句话,这活不赶,你一个人慢慢做,一定要照我说的做,第一个我会过来检查的,一个鸡窝五十文。”子晴补充了几句。
王铁山听了一个鸡窝五十文,搓着自己的两手问道:“主母,你不是给我们定了工钱吗?怎么挖树洞给钱,搭鸡窝也给钱,那工钱还给不给?”
“当然给,你放心吧。我就是见你们现在困难些,给你们找些贴补,以后,做完了这些活,每日照顾小树苗和养鸡养羊什么的,我就不给你们单算工钱了,那是你们份内的事。”
王铁山一听这个,才松了口气。这些日子穷怕了,陡然见到子晴这样的主母,还真不适应。
两天后,子晴拉着子福陪他从墟市上买了所有的鸡仔,有八十多只,放进了第一个鸡窝,并告诉他们,小鸡还小,晚上要捉进鸡窝,过几天大了就会自己进出了,随后,子晴又从家里抱了四只狗崽一只小猫,交代他们好生喂养。
“主母,你放心,这些我们都会,在家做惯了的,养鸡养鸭,喂猪,哪样不得做,我家男人除了会做农活,也摆弄过果树,还会阉鸡,以后你都不用请外人了。”李氏说道。
“是吗?这可太好了,不然这么多的鸡,将来要请人来做也是一件麻烦事,没想到还真捡到了宝。”子晴觉得可真是意外之喜。
李氏见子晴开心,便说道:“只是,有一件事,我们想跟主母商量,这山下就是私塾,我家男娃能不能送去念两年书,这一个月,托主母的福,手里也有一吊余钱了,我们寻思孩子想去,就送去吧。左右孩子也干不了什么,我们每个月也有一定的进项了,也不差那一百个大钱的学费。”
“行,这是好事,你要愿意送去,孩子念几年书,再不济,将来孩子帮着你们记个账,管个事什么的也方便。”子晴满口应承,也想过让孩子去自家的学堂,又想着离这橙园还是远了一些,一个外地小孩,终究有些不方便。
第一百四十八章、子禄说亲
这日子晴和子福刚从橙园回到家,在门口碰到三婆婆正往外走,子晴打过招呼,送走客人,赶紧上前问沈氏,得知三婆婆是来给子禄说亲的。
原来沈氏最近一直在打听谁家有女孩子,好让子禄今年把亲定了,明年秋天成亲。
“娘,二哥还小呢。着什么急?”子禄才比子晴大两岁,今年虚岁十六,明年成亲才周岁十六,放到现代,也就一高中生而已,却要过早地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你二哥是不着急,可有人着急呀,总有个先后次序吧,不然,你二哥倒还真可以等两年。我就怕康平到时不干。”沈氏说道,还特意地瞧了一眼子晴。
子晴没注意到沈氏的眼光,这一刻的子晴恍然觉得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不经意间,一个个都长大了,要成亲了,以后,就是一个个单个的小家庭了。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亲密无间地向两个哥哥撒娇,哄着他们围着自己转了,子晴心里很有些不舍,有些酸涩,子福察觉了子晴的心情,摸了摸她的头发。
这次三婆婆说的人家是离此不远的陈家村,是家中长女,底下还有三个弟弟,家境稍差了些,不过,据说,这女娃很是能干泼辣,能当大半个家,沈氏听了这个有些动心,她一直认为子禄太过于老实,心里没有算计,读书没有太大的天分,再说,他也不适合出去做官,将来只能守着这份家业,要是能找一个厉害精明些妻子帮他把持这份家业,固然能使沈氏安心。
沈氏托人悄悄打听了一下,这女娃长的还不错,可惜就是不会识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