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原本应去桥村拜年,因为夏玉在这边,所以一家子都在家,子晴找了把小锯子,要把木块锯成大小厚薄相当,刚锯了一块,子福就接过去了。
沈氏知道家里今天要来客人,招呼子晴帮忙洗菜择菜,子晴让子禄帮着打磨木块,然后让子寿先雕四个一饼,子寿对雕刻有些兴趣,一直想要拿子晴的翡翠练手刻章,子晴没同意。这次正好让他过瘾,红木也是很硬的。
客人进门时,子晴看了一下十点钟,忙着泡茶摆点心茶果,今天来的是大舅家的表哥和孩子,三表哥沈万福看了子福的活计,忙接过来,几下就锯好了一块,比子福的齐整多了,子晴要求弄一百四十四张,等下午客人走时都锯好了。几个人帮着打磨,就子寿一个人雕刻。
“大哥,要找点清油刷上才好一些吧。”子禄问道。
子福说道:“这事只能去找漆匠李师傅,大过年的谁好意思?”
“咱买一点自己刷就行,应该不难吧。”子晴问道。
子福一想也是,自己带了子喜出门去买清油,几个人花了三天的功夫做好了一副麻将,子福、子禄和子寿轮换着雕刻的,子晴按捺不住的兴奋,曾瑞祥也有些好奇,说他曾经见识过别人抹过骨牌,就是没这么多张,不知如何玩法。
子晴把规矩都讲明白了,子禄说道:“我要温书去,已经耽误好几天的时间了。”
曾瑞祥说道:“不要一味地读死书,该有的休息还是要的。”
“就是,玩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休息好了学习的进益自然就高了。”子福说道。其实今年是乡试之年,八月份子福也要下场的。
总之,几个人非要把子禄拉下水,曾瑞祥也是看他最近有些太紧张了,想让他放松些。子禄到底拧不过大家,不过他自己也是有几分好奇的。
四个人坐上桌子,刚开始时因为子晴熟悉规矩,一圈下来,子晴的面前堆满了铜板,子禄一见真掏钱,便问:“还来真的呀?”
子福笑道:“假的谁跟你玩,先说好了,输了可不许哭。你要没钱了就下去,后面还有排队的。”
子禄笑着反驳:“我都多大了。再说了,指不定还谁先下去呢。”
第二圈下来,铜板都跑到子福那去了,四圈下来,子禄的压岁钱就输光了,子寿见了赶紧起哄:“没钱了就下去啊,我可等半天了。”
子喜也举着个荷包,晃着里面的铜板笑道:“快点啊,我可等不及了。”
子福一把推开他笑道:“十岁以下禁止上桌。”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连饭也忘了做。等发现外面天黑了肚子也饿了时,沈氏笑着说:“还以为你们有的玩就饱了,不用吃饭呢。”
子晴这才觉得过年有些意思,否则,一家子光坐着,也没有那么多的话说。
这时,曾瑞祥的一句话引起了子晴的注意,说:“这个比骨牌简单多了,骨牌才三十二张,就是牌多了些,不过也蛮有意思的。子晴从哪里学来的?”
“哦,我就是看闲书看的,也不知从哪里看到的,还是听别人说到的,我也记不得了。”
子晴想着原来骨牌还不是麻将啊,要不要把它推广出来呢?自家打麻将早晚有人知道,与其学会了让他们回家做去,还不如自己找人把它推广了,好歹能挣一笔银子,子晴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这两年跟林康平合伙做生意,利润还是不错的,可惜就是启动资金少,而且,发生了大毛求亲事件,子晴心里更没安全感了。子晴想到这个,合作的人选除了文家也没别人。可是要多少银子合适呢?子晴有些发愁了,要是林康平在就好了。
初八这日,正好周掌柜过来拉油菜条,子晴家每年种十五亩的油菜,也能卖个三四十两银子,掐完了油菜条就翻来肥地,这荒地经过了几年的打理,肥沃多了,西瓜的产量比最初的两年增长了一些,抵消了降价的亏差。
子晴问周掌柜东家可在?周掌柜说要过完元宵才能从京城回来,到家也就二十四五了。
“那麻烦您跟东家说一声,我这有笔别的生意跟他谈,他一定会感兴趣的。”说完,子晴就走了。
周掌柜跟曾瑞祥闲聊似的说道:“我们老夫人要给三少爷定亲,是京里的名门闺秀,据说还是一品大员家的千金,可三少爷不肯,非说要找自己喜欢的,闹腾得厉害,老太太只好答应了,说:‘先娶了正妻,外面喜欢的女人可以抬来做妾。’又追问三少爷喜欢的什么样的女子,三少爷倒是不肯说。”
曾瑞祥一听就明白了,说:“谢谢周掌柜了,可是真巧,小女也将会在近日择亲,到时一定请周掌柜的来喝杯喜酒。”
周掌柜听了满意地走了。
这边子晴还在考虑这单生意该要多少银子而苦恼,哪里会想到即将发生的事。
第一百一十七章、一笔大财
子晴到底还是没忍住,拉着子福问道:“大哥,你说我要是把麻将的玩法和样式卖给文家,卖多少银子合适?”
子福看了她许久,揉了揉子晴的头发,说道:“你这脑子怎么长的,什么都可以想来换银子?不过你说的也对,早晚会传出去,还不如你偷偷地挣一笔。只是你为什么会想到文家呢?”
“大哥,我认识的人里除了文家有点势力,别人我也不认识啊,随便找一个人,谁知道靠不靠谱?再说了,咱家和文家打交道好多年了,他们家嘴好紧,我并不想让外人知道是从咱家传出去的,到时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你说的有点道理。我听子雨说,你在和文家的小厮来往,娘说你们好像在合伙做什么生意,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为什么从来没跟我说过?”
“大哥,我就是让她卖点绣品,他在粤城和外国人做生意,外国人出的价高一些,你别听子雨瞎说,她那么小,知道什么?”
“晴儿,你也不小了, 那小子毕竟是外人,大哥担心你,你要用银子可以跟娘说的,再说了,你也不怎么出门的,要那么多的银子有何用?”
“大哥,哪有人嫌银子多的?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最多我答应你,以后少跟他们来往,只不过这件事我还是想把它做成,毕竟我都花了这么多心思,你也知道,我不常出门的,尤其是不一个人出门,你只需帮我想想,大概能卖上多少银子?”
“嗯。大哥想想,大哥也没做过生意,至少应该可以要五百两吧。富贵人家闲着无事的太太小姐太多了,正好可以消遣。你用红木做的,一副一两银子是最少的了。或者你还可以找他们合作。要二成股份什么的。”
子晴说道:“哥,我知道了。我懒得与他们家打交道,一次性了结比较好。哥,还有一种纸牌游戏,是西洋人玩的,林康平也说过,下次找西洋人带回来。”
子福听了前一句,刚把心放下来。就听见后一句,皱皱眉问道:“你不是答应我最后一次了吗?怎么又说话不算数?”
子晴暗自吐了下舌头,说了句:“口误,大哥。”就跑开了。
正月二十八日,周掌柜亲自来拉菜,说他们老爷今日在家,可以见见子晴,子晴跟沈氏一说,沈氏有些不放心,要亲自跟着去。可家里还有子雨,也不能把子雨一人扔家,带子雨去吧有些不方便,想了想。沈氏说道:“不如你下回再去,让你爹爹陪你一块去。”
子晴听了有些为难,大户人家的老爷哪里那么清闲好约,下次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况且这银子子晴还想拿来投资呢,沈氏见子晴不乐意,想了想说道:“不如我们把子雨放到你爹的学堂,娘陪你走这一遭。”
周掌柜听了忙说道:“不必如此麻烦,依我说,大嫂也不必跟去了,我会亲自送子晴姑娘回家,大嫂,咱们好几年的交情了,不会连我都不信吧。”
子晴也再三保证,谈完生意就回家。沈氏才放行,子晴带着麻将跟着周掌柜上车了。
这次去的是文家,子晴还是第一次进到如此富贵大家,不过电视里见多了,故宫也看过了,也就没什么稀奇,子晴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房子的结构,花园的布局上,有钱人家的房子就是面积大,从游廊走过去,放眼都是花花草草的,正房是正宗的江南建筑,比一般的房子要高一些,似乎有好几进,正中有一个大大的天井,池子里居然是雨花石和锦鲤,还有几株睡莲,厅堂是一溜的雕花高背靠椅,质朴中透着厚重,像是楠木的,还镶嵌着云石,一看就不是凡品。
子晴见丫鬟穿梭不停的,便停止了打量,对满屋子的陈设倒是没太在意,自然也就没看到别人讶异的目光,子晴不知道的是,今日是文老爷特意安排她来文家的,不然以他的身份怎么可能让子晴一介村姑轻易进文家的大门,一是文夫人想见见子晴,有几分好奇,想看看什么样的乡下丫头能迷了她宝贝儿子的眼,二是想让子晴见识一下真正的富贵大家,然后知难而退。在他们的认知里,一直以为是子晴缠住了文三,毕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家里的丫鬟还成天惦着想爬主子的床,何况是一个乡下丫头,能见了多少世面?还不早被富贵迷了眼,只是他们压根没想到,子晴对文家一点兴趣也没有。
无欲则刚,所以子晴见到文家的人很是坦然。恭恭敬敬地打过招呼,子晴打开手里的小木箱子,要求文老爷找三个人过来,说教他们玩一种新游戏。全然无视文家的老爷和夫人都在以一种挑剔的眼光打量她。
“这不是骨牌吗?怎么这么多张?”文老爷问道。
“当然不是骨牌,骨牌我就不过来找您了,这个叫麻将,是四个人一桌玩的,比骨牌张数多一些,但比骨牌有趣。从骨牌演变过来的。我们也是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得知了这种玩法,想来应该可以拿来换几个银子。老爷,我还是那个要求,希望外人不知是从我家传出去的。”
于是子晴,文老爷,以及文老爷的太太和一位貌似如夫人上桌了,子晴讲好规矩,拿出几个铜板,说道:“赌注可大可小,我就意思一下。”
陪着玩了两圈,子晴见大家都学会了,便问道:“东家老爷,这生意可还做的?”
“我考虑考虑,不过我想先知道你的想法。”
“好几年的交情了,文家对我们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的。我这人干脆,一口价,一千两银子。您可以把麻将做成精致些,比如用象牙,用玉石等,这样一来就显得高档多了。像太太这样的富贵夫人们定不会在意这点小钱的,京城、省城、安州城里请几家相熟的太太一坐,既联络了感情,又消磨了时间,何乐而不为?只怕到时城里富贵人家到处寻摸,这麻将很快就能推广出去,我这边自然是不会张扬出去的。您想必也了解的。”子晴说道。
文老爷想了有十来分钟,似乎是随口一问:“你这样聪明的女子不知将来谁能有福得了去?今年多大了?夫人,不如你看看你周围可有合适的人家?”
“子晴今年虚岁刚十三,先谢过老爷和夫人,不过,夫人认识的都是富贵大家,哪是我一个乡下丫头可以高攀的?没得反辱没了人家。我娘经常教导我说,自古门当户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勉强得来也不会长久的,更不会幸福的。”子晴冰雪聪明,猜到了文家的意思,故意说了这番话。
果然,文老爷和夫人听了相视一笑,均是一喜,文老爷说道:“没想到你娘还是个老脑筋,我也就这随口一说,一番好意倒招来你长篇大套的说辞,夫人,看来咱们还是别操这心了,人家不领情。”
“是子晴放肆了,子晴谢过老爷和夫人。”
“好了,也不能让你白跑一趟,这生意还是做的,至于契约,我看就不用签了吧?还信不过我们吗?”
“老爷,不是信不信得过的问题,规矩是不能轻易改了的。”在子晴的坚持下,写上了双方不得说出麻将的出处。
子晴签好字,文夫人从内堂取了一千两的银票,子晴把麻将装好带走,夫人有些不乐意,说道:“好容易我们的兴致来了,你这一拿走,我们不还得等好几天才能玩上?”
子晴早把提前写了牌数,图案,规则的纸张拿了出来,说道:“我家兄弟几个好不容易自己动手做出这个来,实在粗糙,放您这也不合适,我相信老爷现在一吩咐下去,今晚上你们就能玩上的。”
子晴告辞出门,周掌柜的还在外面等着。子晴不知道她离开后,文老爷对夫人说道:“见过了吧,我早说过,是个通透的,就可惜家世太差了些,做妾吧,看着也是个不甘心的,以后家宅难宁,再说,我看人家也未必愿意做妾,聪明心性又高的有几个愿意屈居为妾的?我看这事保不准是三儿的一厢情愿,以后就别提了。”
“你要不说,还真看不出是个乡下丫头来,这通身的气派,这穿着,谈吐,还有这落落大方的气质,这长相和肤色还真属上层,我看做妾倒也不错,只怕如你所说,是个不甘心的。”
“你没看到她以前的穷样,我第一次见她的样子,就是一身粗布衣服,梳着个乡下的包包头,倒也眉清目秀的,见了我也不怯场,那一双眼睛,又黑又亮的,透着聪慧,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觉得特有趣。”
“那这麻将,可值一千两?还是你故意的多给了?”
“放心吧,我从不做亏本的事,这单生意,咱家可以大挣一笔的,我还担心她跟我要股份,没想到要了一千银子,以她的聪明,想必也不愿意跟我们牵扯过多。”
子晴回到家里,并没有跟沈氏说具体的数额,主要是怕他们知道吓坏了,再则,如果沈氏知道有这么多银两,肯定要收回去,不能给子晴当私房,子晴还想着大干一场呢。
第一百一十八章、痘疹
这一次进文家,文家的态度令子晴有些不爽,有钱人就可以高高在上,可以不顾别人的感受,随意安排别人的命运,这也是子晴心中缺失的安全感,所以子晴想尽快地让自己富起来。
这笔银子子晴早打算交给林康平,经过两年的磨练,他跟洋人打交道娴熟了许多,生意也做成了好几笔,茶叶丝绸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只不过以前子晴的本金太少,子晴又无法跟沈氏张口。有了这笔银子,子晴觉得可以做瓷器的生意,毕竟这里离景德镇不远,交通还很便利。
完成了这一件大事,子晴安心在家打理家务,空闲下来,要么绣花,要么看书练字,有时兴致来了,也会锯些楠木块,准备做一副楠木麻将,不过,这次子晴就不着急了,当做消遣来做。
日子悠悠一过,进入三月份了,这日,曾瑞祥到家说,安州城里有几个孩子出痘,担心传到乡下来,他已经把学堂暂时关了放假,要沈氏带着孩子尽量不要出去,弄得一家人紧张不已,不知道子福他们怎么样了?
谁知曾瑞祥刚说没几天,村子里就有人感染了,还是在学堂念过书的,这下曾瑞祥和沈氏心急不已,碰巧这时子禄、子寿也回家了,也说学堂暂放半个月的假了,县城有几个感染的,好在子禄的县试已考完了。
沈氏听了有些吓坏了,说道:“晴儿当年就是因为出痘才被关进猪圈,至今想起来还心疼,小四可千万不要有事。”
曾瑞祥安慰妻子说不要慌,好好观察着,当晚就把东厢房的客房收拾出来。安排子喜住过去,子禄和子寿住到西厢房的书房,怕万一过到子雨的身上。沈氏要亲自照料,子晴说道:“娘,还是我来吧。横竖我已经出过痘了,出过痘的不会再被传染了。你一天到晚看顾这家。还要照顾妹妹呢,可不能把你再累着了。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小四的。”
沈氏听了忙说道:“那哪行?你还是一个孩子呢。保不准再有点什么事情,娘可受不了。还是娘来吧,娘毕竟岁数大一些,还经得住。”
曾瑞祥听了说道:“要我说,你也不行。一天到晚就够你忙的了,雨儿还小,也需要人照顾,不如还是我陪着他吧。你们也别争了。”
“爹,娘,书上都说过,我出过痘疹了不会再出,不信你们去问周大夫,娘要照顾一家大小,爹还要外出找人干活。万一把病菌带出去就麻烦了,我一天到晚可以不用出门,就我照顾小四最合适。”
曾瑞祥去问过周大夫,总算同意了子晴陪着子喜。于是子晴就一起跟到东厢房住了。当晚,子喜果真发热了,子晴记得以前看过《大长今》里好像说过,只要把痘出透了,人就会慢慢好起来的,所以不要轻易用药压制,周大夫也来过几次,子晴以前出痘就是他治好的,开了些发散的汤药,以及些子晴不认识的草药,子晴喂着子喜喝了。子晴能做的就是陪着子喜,每日喂他些清淡有营养的吃食,还要防止他抓挠。
哪知没两日,子雨也被感染上了,两人一块放在东厢房。子晴的负担陡然重了好多,精神高度紧张,觉也不曾安生睡过,身心俱疲,生怕子喜、子雨有什么意外,几天下来,人瘦了一圈。好在子禄和子寿那没什么事情发生,听沈氏的口气,以前好像也出过什么痘。
沈氏每日过来探视好几遍,忧心忡忡的,曾瑞祥出门打听说镇里也有几家孩子出痘呢,据说已死了二人了,现在外面都人心惶惶的,基本看不到小孩。
沈氏听了更是心窄,偏生田氏过来,说不知春玉家和夏玉家的孩子怎么样了,让曾瑞祥过去看看。
“娘,我家里也有两个孩子感染了,我哪能在这时候丢下他们不管,您要实在担心,就和爹赶着牛车亲自去一趟吧。我真的脱不开身。对了,你们要去,就便去一趟安州大哥家看看,我听说安州城里出痘的孩子最多了,子福那也没有什么消息传来。”曾瑞祥说道。
“你不去就算了,说了这一大堆有的没的,以前子晴出痘还不是随随便便就治好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凶险?”
“娘,那是晴儿福大命大,她如今还在屋子里熬着,照料着两个小的,我不能扔下他们不管,你要觉得不凶险,那还去妹妹家干什么?”曾瑞祥第一次对田氏的偏心有些心寒,上次为了让大毛娶子晴,曾瑞祥就对他娘的胡搅蛮缠有些伤心,可那毕竟是为了春玉家能过得好一些,曾瑞祥事后倒也没有过分责怪田氏,可这一次是人命关天,孩子生死未卜,田氏居然让他撇下自己的孩子去两个妹妹家看看,曾瑞祥有些寒心了。
“你,那你就留下来好生照顾子喜他们吧,有事给我们送个信。”田氏说完甩手就走了,她有些不明白,以往不管她说什么,儿子都能照办,如今怎么越来越拿不住了呢?
田氏走后,沈氏问道:“你不去这一趟,真的行吗?我看娘有些生气了。才刚你说到子福,也不知他那怎么样了,真是揪心。你说别的学堂都知道放假,怎么唯独他们还死撑着,真是太不近人情了。”
“你知道什么,他们不放假,说明他们书院没有被感染的,这是好事,白鹭书院的管理一项严格,基本学生们进去了不到放假不让出来。至于娘那边,你也不要过于担心,一切有我呢,倒是几个孩子,真让人心焦。”
沈氏听了总算松口气,其实内心里她当然不希望曾瑞祥离开,只是不好这当口说出来而已,说道:“可不是怎地?你说也没有大面积的爆发,怎么咱家的孩子就都赶上了呢?不过也亏得没有大面积的爆发,不然还不知死多少人呢。好在周大夫治疗这个还有什么偏方,十个倒能治好个七八个,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如此过了七八天,子喜、子雨身上的痘都发的差不多了,脸上有好些小麻坑,子喜和子雨总是可怜兮兮地说道:“姐姐,我好痒。”
子晴没办法,只能给他俩的手上套上东西,说道:“痒也要千万忍着,要是抓破了,以后就不好看了,成了一个大麻脸。小四,你是哥哥,也是男子汉,你不光要自己忍住,还要随时提醒妹妹注意。”子晴摸着他俩不发烧了,曾瑞祥又请周大夫看过了,说没问题了,沈氏听了忙念佛,跪在厅堂上了一支香。
这日太阳充足,天气甚好,沈氏说把子喜、子雨搬回正房西屋,正在院内晒被褥,洗床单被套,子晴在外院把子喜俩用过的东西和衣物焚烧。
这时门铃响了,原来是林康平来了,见是子晴开门,上下端详一遍,问道:“听说安州有痘疹了,好几个孩子没了,你没事吧?好像瘦了好些。”
子晴回说自己在五岁那年已经出过痘了,林康平听了说那就好。子晴领着林康平进屋了,才知林康平这次回来准备在安州住一个月再去粤城,和他打交道的洋人叫什么大卫,每年来两趟粤城,一次端午一次中秋。
子晴听了说道:“我小姑没事经常做些绣活,不过她常做的是荷包,我已经帮你预定了,到时你一块带过去,我替你出价九文一只,觉得你应该有些赚头。你不会怪我多事吧?我只是觉得这是双赢的好事,就替你做主了。你还需要什么,我在村里找人帮你收集些?”
“不用了,你一天的事情够多了,我看你好像很疲倦的样子,我直接从铺子里买就成,当然,如果是亲戚做的就另当别论了。”说完,林康平把上次中秋的账拿给子晴看。
子晴已有了一百零八两银子了。看着这账,子晴估计每次差不多将近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这是十分可观的。正想告诉他自己有一千两银子的私房,可沈氏在一旁忙着,子晴也不好说,恰巧曾瑞祥从后山回来,拎了一篮子的鸡蛋,看到林康平有些意外。
曾瑞祥让沈氏和子晴张罗做饭,然后把林康平带进书房,沈氏和子晴都有些奇怪,但也没有问为什么。
书房里,曾瑞祥先是客气地问了林康平最近忙些什么?然后说:“听说你们少爷要定亲,可他自己不愿意,你一直在他身边,应该知道他是为什么吧。”
“知道,因为子晴,可少爷也说了,他不想委屈子晴。这是他自己单方面的意思,子晴没有这心思。”
“这个我当然知道,可是,周掌柜给我递话了,怕将来老太太拧不过孙子,要求娶子晴做小,我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所以我跟周掌柜说,会在近期给子晴定亲。你等我们找到合适的人家,麻烦你告诉文家少爷,也不必特意说,就当闲聊时聊起的,你懂我的意思吗?”
林康平听了突然跪在曾瑞祥的面前,曾瑞祥唬了一跳。
第一百一十九章、康平求亲
话说曾瑞祥见林康平突然跪在自己面前,忙要把他搀扶起来,谁知林康平执意不肯,曾瑞祥问道:“孩子,这如何使得,你为何行如此大礼?”
“曾家叔叔,请您听我说,原本这话我今日不打算说的,想过两年子晴姑娘大些再说。只是才刚听到您说要给子晴找一户人家定亲,我这才着急了。我很喜欢子晴姑娘,几年前就喜欢了,为了她,我才答应了我们少爷,我用五年时间帮他打理京城的生意,五年后少爷放我自由,我已经做了两年多了,本想等积累一些银两再托人来说亲,可您今日一说,我也顾不得许多了,再等下去,子晴姑娘就是别人的了,求叔叔成全。”
“可是,你是奴籍啊,我怎么可能让我女儿嫁给一个奴才?休得再提此事,要不是看在你一向还规矩的份上,我立刻撵了你出去。我看,以后你也不必来找我女儿了。”曾瑞祥有些恼怒。
“叔叔,您先别急,我已经在两年前脱了奴籍,不信,下次我来把我户籍拿给你看。要不,我怎么可能开口?我就算再喜欢子晴姑娘,我也不能害了她。这两年我用我的月例银子从这里买些茶叶绣品到粤城卖给西洋人,如今我手里也有一百多两的银子,虽然不多,但我相信,再做三年,我一定可以买些地,盖栋房子,给她想要的生活。为了子晴,我一直在努力挣钱,真的。请您相信我,我会对她好的。”
曾瑞祥听了后面的几句话,站起来急问道:“难不成是我的女儿答应了你什么?或是你们瞒着我们私定了终身?”
“叔叔想哪里去了?子晴并不是那种不自重的姑娘,再者,她一个小女娃子。只怕还没有开窍呢,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我守着她长大,好几年了。说起来,她还是我的恩人呢。原本我以为我们少爷喜欢她,我只能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她。关心她就足够了。可我们少爷并不能给子晴姑娘一个好的身份,而叔叔家也不想让子晴去攀那份富贵。只想给子晴姑娘找一个对她好的人,我怕我今天不说,以后就没有机会再说出口了,这才斗胆向叔叔敞开了心扉,求叔叔念在我对子晴姑娘一片痴心的份上,成全了我。”
曾瑞祥听了沉吟一会,问道:“你念过书吗?家里有些何人?还有来往吗?”
原来林康平老家在京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自小体弱多病,家里担心养不活,又不愿把银钱浪费在他身上,五岁那年卖到文家,一直跟在文三的身边。家中排行老三,最初,母亲还会每月来看看他,顺便把月钱拿走。几年后,他跟着少爷来到安州,才和家里断了联系。托人打听过,说他们的日子宽松些了。自己脱籍后也回去看过一次,可是家里人一听他不再做少爷的长随,以为没什么油水了。很是冷淡,他一气之下就离开了。
“那你成亲后打算如何?”
“我想在附近买一片荒地,也像您似的盖一个大院子,种些果树,买一些水田。然后每年跑一趟粤城送货,挣了银子买几个铺子租出去,我知道子晴想过简单悠闲的日子。”
停了一下,林康平又接着说:“至于我父母,这些年不在一起,他们也都习惯了,我会带子晴回去看望他们的。”
“胡说,哪有人不要自己爹娘的?即便你爹娘当年不得已把你卖了,那也是因为生活所迫,你怎可心存恨意?从此不认爹娘,我怎么能相信你会晴儿好,我怎么放心把晴儿交给一个连自己亲身父母都不要人?既如此,你走吧,我还是那句话,以后不要再来我家找我女儿了。”
“叔叔先别恼,我家的情况有些特殊,原本我不想说这些的,毕竟他们也养育了我几年。叔叔既然疑心,我少不得交代清楚了。其实,我并不是他们亲生的,我亲生父母早就不在人世了,我娘因为生我而难产,撒手归去,我爹伤心之下一病不起,不到半年就支撑不住了,临终前把我托付给他大哥,嘱咐他们一定把我抚养长大。因先天不足,我身子较弱,三天两头的闹病,我大娘终究还是把我卖了。我也是脱籍后回村子里去看望他们才知道这一切的,我大娘知道我脱了奴籍,怕我回家分他们的家产田地,说了实话。我这才知晓了自己的身世,我如今也不怨他们了,穷人家哪有多余的银子养一个病人,何况还是别人家的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