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定是,你到底能不能找到师傅?”子晴问道。

    “能,我家就有银楼。你要着急我下午带你过去。”文三说道。

    子晴听了正要欢呼,子福进来了,问道:“你们要去哪里?晴儿你怎么不去灶房帮忙?”

    “大哥,文三家就有做玉的师傅,咱们下午就去找他好不好?哥,你陪我去吧,我怕回来晚了担心。”子晴抓着子福的胳膊摇晃。

    “没关系的,回头我们再送你回来就是了。”文三说道。

    “那倒不用,已经够麻烦你们了,我陪着我妹妹去吧。”子福说完又转身对子晴说道:“好了,我答应你了,赶紧去帮娘准备午饭吧。”子福说完习惯性地揉了揉子晴的头发,便把她推了出去。

    子晴跑出去帮着摆好饭菜,招呼大家上桌。白斩鸡受到大家一致的欢迎,尤其是文三,听说是子晴的手艺,很是给面子,一个劲地夸好吃。

    田氏最喜清淡食物,抱怨道:“这么多人,还有两个孕妇,这什么白斩鸡一人一块就没了,也不知多做一只。”

    因有外人在,沈氏只得答应着。子晴忙说道:“阿婆什么时候想吃了,我再做就是了,今天没想到家里来了客人,大家又都这么喜欢,准备得有些不足。”

    田氏这才想到家里还有外人,忙换了一张笑脸对文三说道:“这位小少爷,乡下地方自然比不得京城,实在太过简陋,真是对不住了,没好好招待一番。

    文三和林康平正对辣炒田鸡埋头用功,还有香浓的火腿泥鳅汤,听了田氏的话忙说道:“哪里,曾家婶婶的饭菜做的真香,这辣椒炒的什么田鸡我在家还没吃过呢,还有这火腿汤,浓浓的真好喝。”

    连小小的子雨也跟着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好喝。”引得大家一阵笑声。

    子晴见此趁机说:“爹、娘,我一会要和大哥去趟城里,文三给我找了个师傅,我要切割那块石头做点东西”

    “你哥该准备准备去州学了,你没正事少拉着他。还有,要叫文少爷,文三也是你能叫的。”沈氏说道。

    子晴正要说话,子福先开口了:“娘,你放心吧,我陪着晴儿,早去早回。她也是有正事。”

    “是呀,曾家婶婶,你放心吧,我给他们找好师傅就会送他们回来。”文三补充道。

    沈氏听了不再说什么,饭毕,子晴帮着沈氏收拾完了,才匆匆拉了子福,催着文三就要走。这次子晴预备就带一块石头过去,想先做几个镯子试试。车上,文三仔细地问了子晴买玉的经过,他说要是上等的玉不可能那么便宜。

    “这是从外国运来的,这边还没有人认识,那个卖玉的急等着用银子,所以才会卖了,我还从他手里买了个西洋钟,现在看时辰特方便。”子晴解释说。

    “那个西洋钟我家倒是有,不觉稀奇,就是这个玉,算了,还是等师父看过了再说。”文三还是不大相信这是玉,可又不忍心泼子晴的凉水。毕竟这阵子跟着子晴,他也知道十两银子对农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

    半个时辰后,文三带着他们到了街里最大的银楼,文记,直接从后门进去,找到正在工房磨玉的师傅,说道:“李师傅,这块石头烦你长长眼,是玉吗?”

    李师傅抬头一看文三,恭谨地问好,然后再摸着石头左看右看,说道:“从手感上来说差不多,好像比白玉硬一些。这颜色没见过,是要做什么吗?”

    “李师傅,你就拿它当成最好的白玉来做,我想问问能做几个手镯?剩下的能做成步摇就做步摇,做不成步摇就做簪子,吊坠,平安扣,戒指的戒面,总之,你就当成上好的羊脂玉,千万别浪费了,工钱我照白玉给。”子晴说道。

    “你懂什么,它要是一碰就碎了怎么办?”李师傅问道。

    “你放心,不会的,碎了算我的。”子晴信心十足的样子令文三侧目。

    李师傅在文三的交代下,不得不接了这趟活,子晴担心他赶时间,又没拿这当好东西,胡乱给自己把玉糟蹋了,特地交代说不着急,先可银楼的活做。

    从银楼出来,文三要送他们回家,子福拒绝了,带着子晴倒也很快上了个驴车,文三目送他们离去,才和林康平掉头走了。看到车里的盒子,忙问:“我不是把这玉蝴蝶的盒子放在她家书房了吗?怎么又在车里?”

    “我也没看到她什么时候放的。看来她是真不想要。”林康平说道。

    “家里的女孩子不是都喜欢这些吗?她怎么会不喜欢?我看她对你比对我还好,你看她都叫你平哥了,对我则是开口闭口的文三,梨瓜也是先递给你的。”文三抱怨道。

    “少爷,她不是家里的那些女孩子。少爷,接下来回家吗?”林康平似乎并不想谈论这个话题,看到少爷这样对她,他的心里酸涩酸涩的。

第一百零八章、白鹭书院



    子晴当然不会想到这些,她正沉浸在欢喜中,算着要给人的礼物,镯子要多少只,吊坠最好一人一个,子福听着她嘀嘀咕咕的自问自答,爱怜地揉了揉她的头。

    子晴忽然问:“大哥,你喜欢什么样的吊坠?要不,你自己画一个,让李师傅给你雕刻出来。”

    “嗯,我要好好想想,晴儿喜欢什么样的?”

    这一下给子晴也问住了,到家了也没想出来。饭后,一家子坐在书房,沈氏做子福的长衫,曾瑞祥和子福在看书,子禄、子寿和子喜在练字,子晴在学描花样。

    子福突然说道:“爹、娘,有件事想跟你们说。”

    大家见子福说的郑重,不由得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抬头看着

    “我不想去州学,我思虑再三,我想去白鹭书院,虽说白鹭书院的束要高一些,可那里的先生都是饱学之士,比起州学来还是强一些。再者,白鹭书院的管教也严格、全面,据说琴棋书画都有涉猎,我一直梦想去白鹭书院,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三年的时光,爹娘,你们就让我去吧。要是以前我肯定不能张口,如今咱家也不缺这点银子了。”

    “不是银子的问题,白鹭书院的考试相当严格,你想去的话还必须经过他们的入学测试,不是你有秀才身份就可以的,还有,他们书院一年就放两次假,夏天一次,过年一次,你能忍受半年不回家吗?你能照顾好你自己吗?这些你考虑过了吗?”曾瑞祥问道。

    “爹,你放心吧,我这几年在县学锻炼出来了,洗衣服打扫什么的都没问题。白鹭书院有饭堂的,我肯定能习惯。我打听好了,本月二十就是他们的入学考试时间,我准备好了。就是琴一点基础都没有,棋也只会一点。别的我还是有些把握的。”子福说道。

    “那难不难考?要考不上,还能去州学吗?”沈氏问道。

    “当然可以,你放心吧。好生准备子禄明日上学用的东西吧。”曾瑞祥拍拍她的手说道。

    “去把围棋拿来摆上,我陪你再下几局。”子晴对围棋略知一二,也陪着瞧了一会,甚至还胡乱支了几招,惹来两人的怒目侧视。

    “大哥,你们考算学吗?”子晴忽然想到。

    “考啊,算学当然很重要,每个学子都要懂一些的,你忘了你小的时候我还教过你呢。如果不懂算学,今后中举做官,连基本的农业、工商业的各项收入都看不明白,怎么管理?”子福说道。

    子晴一听这个来兴趣了,说道:“那我辅导你们算学吧,我从西洋钟上学会了西洋的数字,那个加减起来很方便的。”

    家里的几双眼睛狐疑地盯着子晴,子福笑道:“才刚说你的算学还是我教的,这会你又教起先生来了?”

    子晴摸了摸头,低头想了一会,从旁边的博古架上把西洋钟拿下来,给大家指着一一辨认,“这个是那个卖钟的告诉我的,午时三刻是12点,子时三刻也是十二点,从一到十二依次类推,不是都学会了吗?”子晴从一到九十九的加减法用等式列出来,让他们自己慢慢练习,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比汉字直白多了,子福又习惯性地要揉子晴的头发,被子晴躲过去了。

    “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曾瑞祥问道。

    “一部分是,最开始的时候是那个卖玉石的教的,他从西洋人那学了一点点,我学会了,就把后面的补充全了。不过,你们可别到外头去吹嘘,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自己知道了就行。要不是因为大哥要考试,我没打算说出来。”子晴想了想,还是叮嘱几句。

    曾瑞祥也知道这事可大可小,也跟着吩咐了几句。

    送走子禄后,子福忙着备考,几天的时间都扎在书房里,子晴也不敢轻易去打扰。二十日那日一早,曾瑞祥说要送他去白鹭书院,子福婉拒了,笑着说:“人总是要长大的,就当我去县学了,不用担心。”

    白鹭书院位于安州的城东,就在东门外的一个小岛上,子福到的时候,正看见三三两两的人群结伴进去,里面古木盎然,绿草如茵,鲜花怒放,青砖青瓦的校舍爬满了藤蔓,幽静中带着勃勃的生机,子福看着向往已久的“白鹭书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凝望了许久,才走向门房登记。

    沈氏则一早带着子雨去娘家送信,子晴独自一人在家,坐在书房的地板上,来了四年多了,觉得前世的很多东西都渐渐远去了,模糊了,甚时候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这种念头一闪,子晴害怕了害怕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再也想不起前世父母的容颜,想不起曾经的欢笑与眼泪,子晴拼命地回忆,在回忆中潸然泪下,很是痛哭了一回。

    哭过之后,子晴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跑到后山从大白鹅的身上拔了几根鹅毛,回来蘸着墨汁,用简笔汉字记录些东西。她想着等将来有机会还是开个玻璃厂,反正自己也不是第一个,不会掀起太大的风浪。

    几个小时过去了,子晴的心情也沉淀得差不多了,刚把东西收拾藏好,曾瑞祥带着孩子们回家了。饭后送走他们,子晴闲来无事,便画起了自己将来想要盖的房子,子晴是很喜欢现代的那种欧式别墅,不过北京的四合院也还不错,要是有银子就都盖上,想到艮子,子晴觉得自己需要想法挣点私房钱,好将来做点什么,比如再有机会淘换些翡翠或西洋物件,省的每次问沈氏要银子都要劳心费力的解释。绣帕子和荷包好几年子晴才攒了三四两银子,太慢了。

    话说子晴在家冥思苦想,子福在白鹭书院的考试到了最艰难的琴棋,都是他的弱项,贫民子弟哪里有闲工夫和闲钱学这个。琴是只能放弃了,前面的书画都过得很轻松,都是优。好在最后还有一门算学,子晴这几日给他恶补了,估计拿优没什么问题。白鹭书院当场判决,两门不合格就拒收,所以当先生宣布子福险险过关时,子福的后背都湿透了,也长松了一口气。

    因着子福要离家好几个月,曾瑞祥还是在子福临走前把老爷子和田氏请来吃一顿饭,同请的还有里正和三婆婆、四婆婆,夏玉和秋玉自然也跟来了,老爷子知道子福考进了白鹭书院,连说了几个好。

    田氏则拉着子福的手一个劲地嘱咐,说道:“你这孩子,前几次出门也不跟阿婆说一声,这次也是要走了才来告诉阿婆一声,阿婆什么也没为你准备,你自己出门在外,一切要小心,照顾好自己,将来阿婆可就指着你了。

    “是啊,子福,曾家这一辈里你是老大,你可给下面的弟弟们带了个好头,老曾家将来光宗耀祖可就指着你了,你可一定要记得你是从曾家走出去的,因为你和你爹,我家那些个孙子也开始用功了,你们兄弟们一定要团结,拧成一股绳,外人才不会轻易欺负了你去。还有,为了你娘吃过的那些苦,你也一定要争口气。”三婆婆说道。

    子福忙应了,田氏斜眼看了三婆婆一眼,说道:“我孙子自然知道谁远谁近,什么曾家,那么一大家,我孙子顾得过来吗?”

    里正听了忙说:“子福不仅是曾家的荣耀,也是整个东塘村的荣耀,今日原本还想带着我家那个臭小子过来,好好跟你学学,可是临到出门,他居然不好意思了,说要等着将来学好了再来跟你比拼比拼,这臭小子,可真不知天高地厚的,不过,他能安心坐下来念书我还真是得好好感谢你家。”

    子晴没什么兴趣听长辈聊天,一眼瞅见夏玉和秋玉在屋里研究新换的窗纱,也没多心,还是进灶房帮沈氏忙活了。

    晚上,一家子坐在书房,子福整理自己需要带走的书籍等物,沈氏打点衣物鞋袜等。子寿一脸羡慕地看着大哥,说将来他也要去考白鹭书院,子喜已经五岁了,也跟着学了几个月,说道:“等我有银子了,我自己办一个白鹭书院。”

    子喜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也冲淡了些离别的愁绪。毕竟子福这一走,要到腊月十五才能放假回家了,沈氏的心里很是不舍,总担心孩子吃不好,穿不暖。

    “娘,你放心,我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照顾弟弟妹妹,哪里不会照顾自己?再说了,咱家以前那样的穷日子都过十来年了,连饭都吃不饱呢还别说菜了,这才几年,我哪能这么快就忘本,还会吃不惯学院的饭菜?您且宽心,好好照顾您自己吧。”子福劝道。

    沈氏听了子福的话,眼泪更是止不住了,曾瑞祥见了,只好哄着她进了卧房,喁喁低语了许久。

    子晴把头靠在子福的膝盖上,心里也是酸酸的,很是不舍。这个大哥给妫‘的关爱,一点也不亚于前世的大哥,子晴的心里常常恍惚,把他们当做是同一个人,这份骨肉亲情早就融进了血液里。

    第一百零九章、子萍出事

    送走子福后,日子飞快地进入到八月,夏玉的胎儿稳定了,要回婆家待产,虽然距产期还有几个月,但是越往后越不安全,在娘家生孩子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她索性打算回家和丈夫过八月团圆节。
    沈氏得知了,又送了好些鸡蛋、干果吃食,以及几块布料,最后还拿了两张羊皮,让她坐月子时做一件皮袄,千万别凉着了,又说了等腊月送肚子礼再去看她,沈氏亲自给雇了个驴车让曾瑞祥送她。连田氏见了都有些动容。
    等夏玉走后,沈氏想到不如干脆趁过节前去趟城里,买点东西准备过节,沈氏沉思了一会,吩咐子晴去捡一篮子鸡蛋,说看看周氏去。
    “娘,大爹大娘那么对咱们,还看她干什么去?”
    “你以为娘想去吗?也就情面上的事,一篮子鸡蛋也不值当什么,别让他们挑了理去。”
    子晴听了也要去,子晴是想去看看李师傅的玉镯做出来了没有。
    子晴捡了篮鸡蛋,换好衣服,这时门铃响了,居然是林康平和文三两人,文三见子晴的穿戴,也知她要出门。
    原来他俩特地是来送玉镯的,李师傅花了一个月,才抽空刚做好了一只镯子,效果不错,李师傅很是惊喜,告诉文三,这绿玉的硬度居然比白玉还大,色泽水润透亮,应是上品。文三听了动了心思,文家的生意好几房把着,自家这边自己也不是长子,将来的事情还很难说,莫若趁此机会。自己单独做绿玉的生意,抢得先机,定能挣个盆满钵满。所以这次过来也是想找子晴打听些事情。
    “去,你不是不信我吗?这会儿又上赶子了?”子晴还记着仇呢。
    “好晴儿,算我有眼无珠还不成。”文三脱口道。
    “晴儿也是你能叫的?我就不明白了。你们家那么有钱了,你还这么费尽心思地划拉,累不累啊?”
    “你不明白我们家的事。总之,这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跟文家没有关系。你帮不帮吧?”文三这时的表情倒不像那个纯良的少年了。带了几分不自觉的凌厉。
    “帮,可是你自己不是要读书吗?哪里有功夫管这些?再说了,你们家的生意是不是什么都做啊?大的就不说了,小的如我家西瓜、鸡、洋薯等,按说是看不上眼的?”子晴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傻丫头,你家西瓜上市早,稀奇些,是用来打点省里、京里的。后来你家的西瓜多了,才在京城卖了一部分,你家的鸡肉口感好。也是用来自家吃和送人的,洋薯是杂货铺子就便卖的。我当然不能出门。康平会帮我处理一切,我手底下总有两人,这次也是等中秋后让他们出门找找路子。”文三解释说。
    子晴听了便把这玉的来源说了,粤城是这个国家唯一开放的港口,码头有不少番邦的船只,应该还会有机会的,只要有人长期购买,肯定就有贩卖图利的。
    子晴正和文三他们说着,沈氏拎着东西领着子雨出来了,问道:“怎么不请客人进屋?我还以为你干什么呢?大半天的不进屋。”
    “娘,咱们干脆搭他们的马车去城里吧,娘,你看,我送你的翡翠镯子,漂亮吧?”子晴把镯子举到沈氏的眼前。
    沈氏接过来对着太阳照了照,说:“还真是漂亮,要是玉的就更好了。”
    子晴边让沈氏上车,边说:“娘,这本来就是玉的一种,这种玉叫翡翠,红翡绿翠,红的叫翡绿的叫翠,是绿玉,你看玉不是有白玉有红玉,还有墨玉吗?只不过这是绿色的玉,这种玉原产地不在我国,所以我们一直没见过,但是并不等于它不存在,你也不能否认它就是玉的一种。怎么跟你说呢,就好比养鸡,鸡毛有黑的,红的,白的,麻色的,也有绿色的,你不能因为鸡毛是绿色的就说这不是鸡。”子晴一说完,就听见哈哈的大笑,除了文三还有谁?林康平也是咧着嘴。
    沈氏见了说:“好了,又显摆了不是?净让人看笑话。”
    文三听了赶紧说:“曾家婶婶,我不是看笑话。我就是觉得好笑就笑了,没有恶意的,您一定要相信我。”
    几个人说笑很快就到了周氏家的巷口,文三本来还说要来接,子晴婉拒了,对林康平说出远门之前来一趟。
    沈氏抱着子雨,子晴拎着篮子,进了周氏住的小院,周氏正在整理打包东西,边收拾边骂人,“你这短命鬼,怎么就这么糊涂啊,娘说你多大了,怎么能做这种事情,要不是我拦着,你爹一准把你的腿打折了,我这命怎么真苦啊,你这狠心的短命鬼,你这不是拿针戳你娘的心窝啊…”
    子萍带着子荷站在一旁,似是在生气,没有回嘴眼圈还红着呢。沈氏见了问道:“大嫂在干什么呢?是要搬回家去住吗?”
    周氏听了两眼一红,抹了眼泪让沈氏帮忙,说今日就雇车走,曾瑞庆下了值就走。
    沈氏见状也不好多问,只是帮着把东西归类打包,子晴见这架势,势必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而且是不好的大事,看来跟自己以前的猜测有些关联,可惜没法问出口,沈氏帮着打包完就带着孩子告辞了。
    回到家,沈氏琢磨半天,心里很不对劲,可这事又没法对人说,毕竟姑娘家的名声是相当重要的。谁知二日后,周氏居然上门了,和沈氏在屋里哭诉,原来真的是子萍出事了。和隔壁的男子两人单独在屋,被出门回家的妻子发现了,闹将起来,周氏这才唬了一跳,一直以为自己女儿在隔壁乖乖学着针线,哪成想是这个状况,还不如早些搬离。
    “弟妹呀,嫂子悔不当初啊,当初你还劝过我,说女娃子大了,要看紧些,我怎么这么糊涂呀,怎么就没听进你的话,当初要听了你的话,早搬开了那鬼地方。”
    子晴进屋时,正听见周氏哭着说:“那孩子就像鬼抓了她的脚,见天往隔壁跑,一开始我还挺欢喜的,以为这孩子爱上了绣花,横竖家里事也不多,小时候在家也是过够了苦日子的,你也知道,见天不是打猪草就是上山搂松毛打柴,好容易到城里松快些了,我就不拘着她了。后来见去的委实有些太勤了,我不过问一两次,她就不耐烦,说做针线、绣花、看花样等等,敢情都是在蒙骗我,这也太离谱了吧。那男的比子萍大了十来岁,我做梦也想不到啊,弟妹,我该怎么办啊?你大哥打了她一顿,也不顶事,这孩子怎么也太糊涂了,怎么就不知道女孩家的名声要毁了,可怎么嫁人啊?如今之计,只好想着赶紧把她嫁了了事,你上次说的那个刘大姐家,我看他家就行,要不你再去跑一趟。”
    沈氏很是头疼,只好劝道:“大嫂,你还是要好好保养,为了你肚子里的孩子,你也要多多注意。至于那个刘大姐家,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许是人家也找好了不定,再则人家当初有心求娶,咱没应,如今上赶着再去,也不是那回事,有心人一打听,就会知道的,他家离你那也不远。”
    周氏听了一想,确是如此,复又哭求沈氏去找别人打听谁家有可意的男子,沈氏着实为难,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不管这事,可这当口也不好直说,只好虚应着。子晴见此,退出门外,然后再喊“娘”,周氏见子晴回来也不好久待,起身告辞。
    周氏走后,沈氏不知想到了什么,盯着子晴看了半天,子晴摸摸自己的脸,问道:“娘,你没事吧。看着我干什么?”
    沈氏叹了口气,说道:“一个女娃子,要是走错了一步,这辈子就全毁了,娘是担心你,千万不要走错路。有什么事情都跟娘说,人这一辈子,不是光有银钱就行,有的家庭表面看着光鲜,其实内里根本不是咱们想象的那样好,自古婚姻讲究的门当户对,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你还小,有的东西还不懂,记住一条,千万不要羡慕别人家的钱财。”
    “娘,你放心吧。想要钱财我会自己去挣的,我什么时候羡慕别人家的东西?女儿从小知道,别人家的东西再好,不是自己的,也不能要。萍姐的事情您不是早跟大娘提过了吗?她不听,咱也没办法。”
    没几天,沈氏去老房送八月节礼,听周氏说最近在给子萍找媒婆,一时还没有可心的,沈氏想了想问道:“不知大嫂想找什么样的家庭?依我说,先跟子萍商量好了,别到时候这边人是找好了,可孩子不想嫁,闹腾出来就不好看了。”
    “你说的也在理,回头我问问她。辛辛苦苦养了她十多年,总要挑个家底殷实点的,人老实点的,当娘的还不就是这点心思,舍不得孩子吃苦。子荷还小,我肚子里的还不知是男是女,我能帮衬子萍多少?你大哥一年就十两银子。”周氏说完又拿起手帕抹眼泪。
    沈氏见了只好拿别话劝慰,略呆了呆便告辞出来。

    第一百一十章、合作

    中秋很快过了,八月十六那日,林康平过来了,子晴早查看了自己的私房,才区区不足五两银子,这还是子晴最近卖了好几件小宗的绣品才攒下的,子晴盘算了半天,很是后悔自己没早些开始攒私房。
    于是子晴把自己绣好的那双面绣包好,前一天子晴就问过沈氏了,应该能卖到十两纹银,画中的两个小人都是低着头,也看不出是谁,子晴想托林康平带出去卖了,兴许卖给老外还能多卖点银子呢。
    林康平问道:“这不是你第一次绣的吗?留作纪念不好吗?卖了多可惜,我猜你原本也是打算留作纪念的吧?”
    “咦,你怎么知道我想留作纪念的?”子晴问完又觉得有些不礼貌,见林康平没有生气,只是笑了笑,便继续说道:“你听我说,东西没了以后还可以绣的,我也不舍得,只是仓促间也凑不到银子,我这里有不足五两,连带卖这绣品的银子,你买些茶叶或小件绣品,捎去粤城那边,洋人来我国,多半也是奔着买这些东西回去,对了还有瓷器,丝绸,可惜我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做本金。要不你直接把我这幅绣品卖给洋人,看能否卖个高价?你要自己有银子也可以捎带着做点这些生意,毕竟搭顺风车的机会难得。还有,到了那边,要是有好的玉石帮我挑几块回来,要是遇到一种闪闪发亮的小石头你也可以带些回来,或者什么新奇的种子,物件你都可以带些回来。”
    “你叫我过来就是因为这个?为什么不跟少爷直接说?少爷家的路子很广的,你想要什么都能帮你弄来的。”
    “那多麻烦,一点小事而已,那么兴师动众的干什么?你帮我不是一样的吗?”
    “可是少爷那也不麻烦。一句话而已,而且,我猜想少爷想必很乐意你去麻烦他的。”
    子晴盯着林康平看了半天。问道:“你今天说话怎么这么不痛快,婆婆妈妈的,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要不愿意就当我白说了,何必推三阻四的。一点也不像个男人。”子晴说完就要转身走。
    林康平一把拽住了子晴,又立刻松开了手,问道:“少爷给你的蝴蝶你为什么不要?”
    “你今天可真奇了怪,怎么问题这么多?我为什么要白拿别人的东西,何况还是那么贵重的东西,我是那眼皮子浅的人吗?”子晴不高兴地问道。
    林康平听了满眼含笑,主动去接过子晴手里的荷包。才问道:“这几两银子你攒了多久?”
    “你怎么知道是我自己攒的,还别说,真攒了好几年,绣荷包和帕子攒的,咦,你不是不愿意吗?怎么又接了过去?反反复复的,我不想勉强你。还我荷包。”
    林康平把荷包放进自己贴身的口袋,双眼凝视子晴良久,才问道:“你为什么如此信任我?”
    子晴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便道:“谁信任你了?我还不是白信任你了?那么啰嗦。问东问西的一大堆。信任就是信任,难不成你还能贪了我这区区几两银子。要是运气好的话,回来就能翻一翻了,再不济也能有五成的利。放在我这也是死钱。快些走吧,耽搁就不好了。你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要不是怕沈氏问东问西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子晴都想跟她娘借一些银两了。
    “这个还说不好,看事情的顺利程度,要是能买到玉石就好了,找到买玉石的路子少爷说让我赎身,开个户籍,以我的名义在京城开一家玉石店,从文家脱离出来,我帮他打理生意。这机会对我来说实在难得,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你呢。就是不知这一趟顺利否?”
    子晴见他似乎有些黯然,便安慰说:“你放心,事在人为的。这次要买不到,你往西南方向走,翻过那边的山,过了边境线,就该能找到原产地,只是那里相当的危险,不到万不得已你不要去冒险。”
    “这话你可不能随便说出去,有那捕风捉影的贪婪之辈知晓了,会给你招来大祸的,切记。这话,你还对别人说过吗?”林康平紧张地望着子晴。
    子晴被他的表情吓坏了,忙摇头道:“没有,真的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我刚才是见你伤心担忧,才脱口而出的,你也不要告诉别人好不好?咱们把它埋在肚子里,你也不要去,我听人说过的,九死一生。出门在外,你一定要记得,任何东西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