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想起来了,你是东家的少爷。”子晴摸了摸自己被敲的脑袋,有些不高兴地答道。
    “既然想起来了,你好像有些不高兴见到我,为什么?”华服少年追问道。
    “你让我先用车撞你一下,吓你一跳,再拿扇子敲你一下,你再满脸笑容地对我笑笑试试?”子晴嘟囔。
    “呵呵,你还是那么伶牙俐齿的,本少爷敲你一下是看得起你,你以为谁都有这个荣幸啊?”华服少年打开扇子扇了几下,一副很拽的样子。
    子晴翻了个白眼,正想说话,周掌柜迎了出来,热情地对华服少年陪笑问道:“三少爷今日来是路过?还是特地来找老周?”
    “无妨,也没什么大事,你先问问这小丫头有什么事?”三少爷说道。
    周掌柜这才注意到子晴也在,子晴也不矫情,怕耽误人家的时间,便三言两语把自己的事情说了,周掌柜也没有立即答复,只说须问过才知。
    子晴见此忙告辞出来。没注意到三少爷给赶车的长随使了个眼色,长随便跟了出来,说要送送子晴,子晴婉拒不成,只好说道:“这位大哥,您贵姓?我还要去市场买条鱼,耽误了您的时间,误了少爷的事就不太好,再说,我如今就住在城里,很方便的。”
    “没关系,少爷让送的,我必须做到。我姓林,叫我林康平就好。”
    子晴见无法拒绝,只好匆匆买了条大鳙鱼,路上,林康平问子晴为何搬到城里住,子晴便把缘由告诉了他,两人也没有过多的交谈,林康平不是个话多的,子晴也怕自己言多有失,到家后,忙着收拾鱼头炖汤,子晴很快就把这事忘了。
    谁知两天后,子福正在家里温课,子晴正准备烧排骨,林康平带着三少爷上门了,三少爷一见子晴就乐了,问道:“你穿的是什么衣服,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还怪有趣的。”
    子晴一瞅身上,是自己做的白色西式围裙,带荷叶边的,又单做了对同色套袖,围裙的兜上还绣了只可爱的鸭子。
    “你没见过的多着呢,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做饭时穿着方便,省得把衣服溅上油污。”
    “那倒也是,这一看还蛮好看的,有几分俏皮。没想到你这小脑袋瓜还有几分聪明劲。”
    子晴正想说话时,子福在里面听到动静,出来一看,问道:“晴儿,哪来的客人怎么不让进屋?堵在门口是何道理?”
    子晴忙解释说:“是周掌柜的东家家的三少爷。”还真是拗口。
    “我姓文,叫我文三即可,你好,你是子晴的大哥吧?我们见过,那一年你和令妹卖灯笼的时候,我就在旁边。”
    子福一听立刻就想起来了,“哦,你好,我记起来了。这几年承蒙你父亲的关照,很是感谢,只是不知你们今天来是因为…?”
    “谈不上什么关照,也是你家的西瓜种的好,上市的早,各取所需罢了。我今天来是看看令妹,前天在街上不小心撞倒了她,也不知有没有伤到哪里?今日特来看看。”说着从林康平的手里接过一串纸包递过来。
    子福和子晴都没有伸手接,子福拉着子晴上下打量着,又用手摸了摸,得知妹妹确实没事,才放下心来。
    “确实没事了吧?那天我见她从地上爬起来,光顾着认出她来高兴,忘了问她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害我在家还直担心了两天,这不,今儿还是过来看看才安心。”文三举着手里的东西又说道:“只是些点心,不用客气。”说完自己进屋放下了。
    子福见状只好吩咐子晴上茶,因着子福的客气疏离,稍坐了片刻,文三主仆告辞而去,子福仔细地问过了子晴事情的经过,子晴见大哥一脸的担忧,便说道:“大哥,真的只是偶然撞到了这一回,我也没伤到哪里。以后我走路一定注意了就是。况且没几天等你考完,我们就回东塘了。我现在也不怎么出门。”
    子福听了一想,许是自己多心了,妹妹如今还小,听她的话里的意思,并没明白自己担心的究竟是什么,许是还没有开窍,左右没几天就回乡下了,两人也不可能有机会再见,便很快放下了此事,一心备考。

    第一百零一章、孕事(一)

    几天后,子福一考完,就赶紧打发子晴回家,说自己独自等着看榜即可,还要去找同学商谈院试事宜。子晴一想也确实出来不少天,没有多想,收拾东西回家。
    回到家后,正赶上秀水的定亲,子晴感叹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自己到这都已经四年多了,身边的女孩都要嫁为人妇了,看着秀水素日大大咧咧的性子说起自己未来的夫君含羞带喜的眉目,想来心里对他还是有几分满意的,子晴也不禁替她高兴。
    放榜的那日,沈氏早早起来,催着丈夫雇了个车去城里,到衙门前的公示栏前,已是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两人在外围等了足足有半个时辰,才见子福姗姗而来,沈氏一见儿子就赶紧问:“怎么样了,过了没有?”
    “娘,榜还没放出来呢,你们来这么早?吃早饭了吗?要不我领你们先吃早点去?这会就是放榜咱们也挤不进去哇。”子福说道。
    “我都劝你娘半天了,她也不听,非要赶来。走吧,过过半个时辰再来吧。”曾瑞祥劝道。
    正要走时,只见前面一阵涌动,原来官差出来张榜了,沈氏两手交叉紧握,等人群渐散,子福才要挤过去,看见他的一位同窗挤出来了,告诉子福排在二十二名,沈氏一听眼泪又出来了,曾瑞祥扶着她退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让她痛快地流了个够,这时子福也找来了,三人去把子福的房子退租,又去买了些布料和点心,才张罗雇车回家。
    一家子进门,曾瑞祥说要带子福去老房看看,沈氏递给他两包点心,两人到老房那,正赶上老爷子一脸笑意送周大夫出门,原来前几天夏玉觉得身子有些不舒服。浑身乏力,嗜睡。胃里还总觉得堵得难受,偏生昨日她家婆以为她躲懒,说成亲三年无所出,要给儿子娶平妻,夏玉听了一生气让她丈夫送她回娘家看看。想在这养一段时日,谁知今日请周大夫一把脉,居然是有喜了。
    曾瑞祥父子进去时,田氏正搂着夏玉在抹眼泪。两人又哭又笑的,田氏见到曾瑞祥俩进门,说:“子福。你去趟你小姑家,告诉她你二姑回来了,有喜了,让她过来看看你二姑。”子福答应着去了。
    曾瑞祥看自己母亲的心思满满的都是妹妹的孕事,寻思着便没把子福府试的消息说出来。干脆等六月份院试结果出来再说吧。想到这,便一心一意地替夏玉高兴,一家人说了会家务闲话。
    田氏忽然想到,这次女儿回娘家没有把奶羊带回来,这怀孕了。羊奶是万万不能断的,便开口说:“祥儿。你妹妹这次回家匆忙,如今有了身孕,这羊奶还是不要断的好,你回头打发子福再牵一头来吧。”
    曾瑞祥听了立即答应了,这时,秋玉和子福进门了,又陪着坐了片刻,便带着子福告辞回家。
    沈氏听了这好消息,由衷地替小姑子高兴,说了句“总算等来了这一天。就像你常说的,叫什么云什么月?”
    “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看来为夫要多加督促娘子的学业才会进步。”说完搂着妻子的肩膀进屋了。
    次日一早,曾瑞祥才想起奶羊一事,跟沈氏一提,沈氏忙说:“应该的。”说完便又打点些适合做婴儿衣服的零散布片,拎了一篮子鸡蛋,牵了只羊,亲自送到老房,叮嘱夏玉,每日一碗羊奶,一个鸡蛋,一定要把身体养好。
    谁知两天后,沈氏正在准备子福上省城的备考的衣物,田氏派大毛过来说,曾瑞庆送信来说,周氏也怀孕了。沈氏听了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又赶一起了?千万别再在同一天生了。有心想看看去吧,冲着如今两家的关系,实在不想走这一趟,不去的话,田氏那边也不好交代。
    沈氏心里委屈,便跟母亲何氏说了这些,何氏听了劝道:“这么多年你都忍过来了,还在乎这一次。如今你们也没住在一起,你也犯不着跟她置气,情面上的事,你就走一趟吧。求个心安,别让外人见了还以为咱日子好过了,眼里就没人了。东西也不用太多,一篮子鸡蛋,一块布就满够了。”
    沈氏听了,看来这趟安州之行是免不了的,便想着干脆在端午之前去一趟,看看端午需要置办的东西,还有子福去省城要带的物件,一并采买齐全。所以初二这日沈氏带着子福一早走了。
    子晴带着子雨在院内玩,子雨走路还有些不大稳当,子晴正低头看着,忽然一阵风过,掉下来点零星的小碎花,子晴一抬头,发现院内的柑子树不知什么时候开花结果了,喜得子晴忙叫:“外婆,你看我种的柑子树结果了。”
    “我早看见了,还以为你知道呢。那应该不是柑子树,没准是桔子树,柑子树要五年才能开花结果。”
    子晴听了,把子雨留给何氏,自己拎了个篮子上后山来了,转了一大圈,已经开始结果的桔子树有个十几棵,今年的桃子倒是长的不错,还有个十来天也该红了,拎了一篮子满满的鸡蛋,正要下山,看见山下隐约来了两个人,走近一看,原来是文三少爷和林康平。“怎么是你们?你们怎么找到这里?”
    “你外婆说的。我们就来看看。我们是和周叔来的,周叔来你家拉鸡和鸡蛋,我们就跟过来了,顺便看看你家的桃林。”文三说道。
    林康平走近什么也没说,先接过了子晴手里的篮子,文三看见什么都很好奇,都要问问,连鸡窝里的鸡蛋都要找找摸出来,子晴知道他这样富贵家庭的孩子素日哪里有机会接触这些,不忍扫他的兴,只好由着他自己的兴致了。
    “你不用念书吗?怎么有空天天闲逛?”子晴想到了就问。
    “怎么不用念书?我一直在京城里念来着。这两年随着我父亲在安州,家族的私塾有些乱,爹爹在家里单请的先生,前几天有事,我才能出来逛逛。”文三说这些的时候,眼里仿佛有一丝哀伤划过。

    第一百零二章、孕事(二)

    话说子晴见文三眼里的哀伤,想他这样的家庭,毕竟有很多东西不为外人道,自己也就没有再深谈。拿些乡野趣事来活跃气氛,在桃林里挑了几个冒红尖的桃子,指挥他们把所有的鸡窝都捡了一遍,用小铁锹把鸡粪埋到树下等等,子晴见文三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又带他们去了趟瓜地,可惜挑了半天还是没有成熟的西瓜,只好作罢。
    三个人玩了半天,才想到正经事鸡还没抓,子晴回去找了些谷糠,拌了些剩饭,撒在山上,林康平和文三的身手很是敏捷,一问才知两人均是从小练武,用来抓鸡还真是大材小用了。
    周掌柜过来找的时候,文三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额头上有些细汗,眼睛亮亮的,站到子晴跟前问道:“我下次还可以来你家找你吗?我今天玩的真开心。”
    子晴看着眼前的小正太,黑漆漆的眼睛直视自己,子晴觉得自己要说出拒绝的话来,那眼睛里的委屈似乎能把自己淹没了,算了,就当哄孩子吧,子晴点点头说道:“当然可以了,但是必须在你没课的时候,千万不可逃课跑来,也不能自己偷着来,要跟家里人打好招呼,最好是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过来。”
    刚送走了他们,田氏陪着夏玉和秋玉两人过来了,原来秋玉也有了身孕,想吃些酸的,让子晴去摘些桃子来。何氏听了连忙说:“恭喜亲家妹子了,今年真是大喜之年,三喜临门啊,亲家妹子就等着抱孙子抱外孙了。”
    “可不是,借亲家嫂子的吉言了,我就这么点念想,果真如此,我就烧高香拜佛了。尤其是我这二丫头,三年没开怀,都愁死我了。还有老大媳妇,都这个岁数了。再不生个儿子,还不知得闹腾些什么呢。”田氏说道。
    子晴摘完桃子回来,曾瑞祥带着子寿、子喜也进家了,子喜已经三周岁半了,家里忙时。曾瑞祥时常带他去学堂跟着一块听听课,提前感受一下念书的氛围,没想到他还真能坐住了,一点也不吵闹。颇得曾瑞祥的欢心。
    曾瑞祥看见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尤其是知道秋玉也有喜了,高兴得忙张罗着留饭。又要给秋玉一只奶羊,秋玉说:“二哥,羊我就不要了,我也不会挤奶,再说了。我也没分家,我自己也不方便去割草喂养,拿回家去还真是不方便。左右离得也近,我每日回家从二姐那喝一碗也就够了。”
    曾瑞祥听了只好作罢。田氏要赶回去给两个外孙煮饭,夏玉和秋玉闻到灶房传来的骨头汤的香味。便留下来了。席间,曾瑞祥看着两个妹子大快朵颐。便笑着问了一句。“看你们的样子,难不成你们平日都吃不饱饭?”
    夏玉听了没做声,何氏见了带着子雨出去了,秋玉说道:“我们又没分家,一大家子的人在一起,他家的条件还不如咱们家,哪有什么好吃的,我还是前段时间我老公回家来插秧,闻了点肉味,他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大了,正是能吃的时候,我只能回娘家偷偷吃点东西。如今家里养了大毛和三毛,大姐夫那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一个子不出,两人吃的比我们四个人都多,见了好菜就抢,娘要给我们做点好吃的,还得趁他们不在家的时候。”
    子晴听了暗爽,难怪大家都说,出来混的,总有一天要还的,这不,当年自己母亲所受的委屈如今秋玉也体会到了,不过看情形,她并没有反思过自己,因为子晴从她嘴里只听到了抱怨,并没有歉意。
    曾瑞祥听了也暗自不语,估计也是想到了以前沈氏所受的委屈。这时,门铃想了,沈氏带着子福进门了,两人大包小包的,累的够呛,好在子晴得知两个姑姑有喜,中饭准备的比较充足,这时倒也省事何氏告诉沈氏秋玉有喜,沈氏笑着说:“今年是什么好日子?你们仨都赶一块去了。”说完又从刚才的大包小包中,翻出核桃、大枣和干桂圆,一人给分了一半,说:“这核桃还是周掌柜那从北边运来的,说是补脑好使,我就买了点,这桂圆和大枣原本是买给夏玉补血的,她身子弱,怀了身孕更得好好注意。既然秋玉也有身孕了,你们俩就拿去分了吧,也是嫂子的一点意思。”
    “谢谢二嫂,又让二嫂破费了,我每次来二嫂都是大包小包的送我。”夏玉的眼圈红了。
    沈氏伸手拍了拍她,说道:“这点东西不值当什么的,你且把心放宽了,好好保养才是正理。”
    子晴听了笑着说:“是啊,二姑,你这么爱哭,动不动就掉眼泪,当心生下来的小表弟是个爱哭鬼。”
    沈氏听了笑着骂了子晴一句,把她赶走了,她们三个人仍在屋里说了会话才出来。
    送走她们后,沈氏进屋归置东西,曾瑞祥进来一把抱住了她,沈氏见他情绪低落,便问缘由,曾瑞祥说道:“今日见到小妹的样子,想来当年我没在家,娘偏疼几个妹妹,大嫂又不是个能容人的,你受的委屈肯定更多,我心疼你。谢谢你还能如此对待她们。”
    “说实话,我也不是没有怨,可人总得往前看,我自己总算熬出来了,当然更能体谅她们,再加上自家的日子也算宽裕,二妹的性子是个怜人的,摊上个那个病体,二妹夫也是个懂事的,我自然就多偏疼她一些。春玉那我是有多远躲多远,你也别怨我,这些年你也不是不知道,我是够够的了,就没见过这么讨嫌的。你小妹是个心里有算计的,手里也有些银两,她吃不了亏,只不过她现在没分家,她不能把银钱拿出来而已。你就放心吧,还是操心操心福儿去省城考试的事情吧。你预备什么时候启程?”
    “端午过后吧,先去找处房子,安顿下来。”夫妻两个又说了些别的闲话。
    谁知子福得知今日文三少爷来过了,还和子晴一起在后山抓鸡,心里总有不好的念头,左思右想,还是去找了沈氏。

第一百零三章、子福的担忧



    子福拽着沈氏进了书房,沈氏见儿子这么神神秘秘的,还笑曹说:“什么稀罕事,还非得避着人说。”

    “娘,我跟你说的事,你不要惊慌,也许是我多想了,没有当然更好。”

    沈氏见儿子一脸正式严肃的样子,心里有些打鼓,忙催着子福,子福把前段时日在安州子晴碰到文三,文三又专门上门看望,今日又特特跑到乡下来的事细细地告诉了沈氏。

    “按说,他这样的少爷,没有非要拿东西上门看望的理,断没有跑到乡下来的必要,我担心他对子晴存了什么心思,虽说他的年龄不大,可那样高门大户的人家,姨娘小妾一大堆,身边丫鬟成群,该懂的不该懂的,从小耳闻目睹的,多多少少的只怕明了些。我的意思是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或许只是好奇,可我不希望晴儿受到伤害,晴儿还小,肯定不知道他们这种家庭不是我们能攀上的,万一被他表面的光鲜迷了眼,就不好了。那小子也没多大的诚意,连名字都不肯据实相告,只说叫他文三即可。所以儿子思虑再三,你还是不要让妹妹出门和他家打交道了。虽然乡下的女娃没有城里的娇贵,不用天天躲在家里不出门,可妹妹毕竟也十岁了,长得虽不是倾城之貌,却也十分秀气可人,尤其是那双眼睛,一看就是个聪慧的,玲珑剔透,我有几个同窗见了,都夸呢。”

    子福说了这一大堆,沈氏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不能吧,晴儿还不满九周岁,还是一孩子呢,文家的少爷看着也就十二三,都是孩子呢。再说了,他们家里什么样的漂亮女孩没有,兴许就是没见过你妹妹这样的乡下野丫头好奇了些也是有的。”

    “娘我也没说他现在非存了些什么心思,我就是有些担心你在家多注意些吧。妹妹从哪看也不像乡下野丫头,我那几个同窗就说妹妹像城里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你看她的那些巧心思,要是没有她捣腾的西瓜,咱家哪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我至今还不知道她是如何育苗让西瓜先上市半个多月的,还有你看家里的果树,鸡羊等等,哪样不是她折腾的对了,还有那灯笼,就是卖那个灯笼他俩才认识的。你不知道她读书学字比我还快,我总觉得这些都是她小打小闹弄出来的,好在妹妹的个性容易知足,小富即安,也没打算折腾出多大动静,懂得藏拙只想过安稳的日子。”

    沈氏听了细细一想,确实是这样,“你爹也说过,可惜她不是男娃,不过你爹也说了,将来她的日子不用我们操心肯定会过得好,只是,什么样的人才能配上她呢?有钱的人家咱攀不上也不想攀,家里三妻四妾的,委屈了她,穷一点的人家整日柴米油盐的,像我这十来年,家里一大堆的人,连饭也吃不饱,还有今日你小姑也说,在婆家过的不好,要是嫁过去能分家还好说,就怕嫁过去一大家子过日子,上有家婆下有小姑子的,也是一大堆的委屈。”

    良,这个还早,还有好几年呢,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念书,让妹妹将来有个依靠,不叫人欺负了去。这次去省城,我还是带她一起去吧,一则我身边也确实需要个人,二则家里的西瓜该熟了,周掌柜该常来,我担心文家少爷闲着无事也会跟过来,我带妹妹出去两个月,冷冷那小子的心,没什么事情最好。”

    沈氏听了点头答应,正要再说点什么,曾瑞祥回家了,正在找她,沈氏忙打开门应了,曾瑞祥笑着问:“你们母子俩关起门来说什么好事呢?”

    沈氏还没说话,子福先开口了,说:“我跟娘说,自己一个人在省城待两个月不方便,让晴儿跟我过去,有她打点我就方便多了。上次在安州就多亏了她,我才什么都不用操心。”

    “前两天问你,你还说不用,自己一个人就行,反正有同窗,这回怎么改主意了?”曾瑞祥问道。

    “也没怎么了,就是一细想,还是有晴儿在便利,做的饭食我吃的可口,衣裳也帮我洗了,省了好多心。我先前是担心家里事多离不开她。”子福解释道。

    子晴正好从后山回来,拎了篮子鸡蛋,听见大家提到她,便问道:“要我干什么?谁又打我的主意了?”

    一听子福让她跟着去省城,子晴的心里还是有几分雀跃的,大城市啊,出去转转总归是好的,也不枉自己来古代一遭。子晴笑的两眼亮晶晶的,子福和沈氏对视了一眼,换来曾瑞祥狐疑的目光。

    突然,曾瑞祥拍了下自己脑袋,说道:“看你们闹得,我连正事都忘了,才刚赶车的老田送信来,城里牙行说有卖铺子和水田的,让咱看看去,只能明日一早去了,子福,明日一早你替为父去上课,一会我告诉你明日要讲的东西。”

    今年开春,村里的人家见上过一年学的孩子谈吐确实有些不一样了,纷纷把孩子送过来,这样曾瑞祥的私塾多了十来个孩子,进度不一样,曾瑞祥只好分成两班,一个上午一个下午,虽然辛苦了些,但心情还是的。

    次日一早,曾瑞祥和沈氏出门,子晴也非要跟着子福去学堂,一则是好奇看看子福教书,二则是看看桃子长成有没有被学生们偷摘了。

    子福拿她没办法,只好带过去了。

    子晴本想找个桌子坐下,无奈子福不肯,只好站在墙外听着他们抑扬顿挫的念书,子晴想起鲁迅的《三味书屋》,小孩子们背书都是摇头晃脑的,偷偷一看,果真如此,自己跟着学了一下,没一会脑袋都晃晕了,忍不住哈哈大笑,怕子福听见,赶紧跑了出来。

    等中午子福带着子寿和子喜回家,子晴问:“大哥,你们读书为什么非得摇头晃脑的,我一晃头就晕了,还能记住什么呀?”

    “我们念书晃着脑袋吗?我怎么不觉得?”子寿问道。

    子福揉了揉她的脑袋,说:“没晕啊,不是挺好的站在这,我说你一个人傻呼呼地在外面笑什么呢?”

    子晴摸了摸她的头,说:“大哥最讨厌了,总喜欢把我头发弄乱了。”

    四人逗弄了一会,沈氏他们也一脸笑意地回来了,今天这趟收获很大,买了两个铺子,又买了五十亩的水田,沈氏笑着说如今家里一年什么都不干,也能收上五百两银子的租金了。

第一百零四章、省城之行



    端午很快就过去了,沈氏再三检查了子福的行李,又给子福Bk张十两银子的小银票,子晴的身上也藏了五十两,因为有三个同窗及其家人一同前往,这次曾瑞祥就没送到省城,只给雇了马车,经过四五个时辰的颠簸,子晴已没有最初的兴致,浑身骨架都似乎散了。好在天刚擦黑时几个人赶到了省城外的一个小镇打尖住下,这时城门肯定已经关闭。

    第二日大家收拾完毕,胡乱吃了点早饭,没有耽搁就上路了,又走了半个多时辰,才来到高高的城门下,子晴掀开马车上的小窗帘,看着城门上的两个大字“昌州”,进城后,街道比安州城里宽敞繁华多了,能并排走两三辆的马车。楼房也多了些,不过最高的也只是三层,大多是两层楼,街上很少有笄年的少女,只有些小女娃和岁数大些的妇女,想必大城市的小姐还是要养在深闺的。子晴正在遐想着,子福本想揉妹妹的头,发现有外人,只好敲了下她的脑袋,说:“到了,想什么呢?”

    子晴跟着下车,见到了一个院子门口,原来子福的一个李姓同窗家境还算殷实,他父亲托人在此先租好了房子,因为地段好,离考场近,每年都有赶考的学子抢着租,租金自然也不便宜,不到两月时间竟然要了四两银子。

    正房只有四间屋子,好在加盖了两间偏房,四个人中每人都带了家人前来,李家是长随和父亲,另外也有一家刘姓也是妹子陪同前来,还有一家周姓是父亲跟着,子福见人多正房不够住,便主动要求住两间偏房,刘姓妹子叫刘芳的今年十二岁,要求和子晴同住。

    几人商量好了租金,李家两间正房出一两五,刘家一两,子福八百文,周家七百文,吃食各自单管。

    子晴见大家都忙着收拾,便叫子福带她出去先采买些生活用品和米面菜蔬,好在小巷出去就有市场,两人回来后子晴赶紧先做饭,子福收拾行李,等他们都忙着出去采买时,子晴和子福已经坐在房里吃上了。

    安顿下来后,子福开始读书,子晴没事会和刘芳到附近的街市逛逛,看到新奇的小东西也会买下来,诸如细巧的发卡,精致的堆花,木雕或玉雕的小玩意。

    这日在街里路过一家当铺,看到一名男子抱着一个西洋座钟骂骂咧咧地出来,子晴猜想该男子是想把座钟当了,价钱没谈好才不情愿,于是子晴主动上前搭讪:“这位大哥,你可是想把这座钟当了?”

    “啊,你认得这是座钟?那里的小二狗眼看人低,说不认识,又说不是金不是银的,才给我十两银子,我要不是救急,我会当了它?”男子气愤地说道。

    “那你打算当多少银两合适?”子晴问。

    “最低二十两。我家里出了点变故,临时急需用银子,不得已才会拿出来当了,这是我早先从临海的粤城西洋人那里淘换来的,你想买吗?”

    “嗯,不知你想卖多少银两?”子晴接着问。

    “你要真心想买,一口价,三十两银子,我给你看看,还新新的,一点也没磕着碰着。”

    子晴接过手来仔细查看,座钟大约五十厘米,上面还有阿拉伯数字,表面应该是镀金的,子晴很是欣喜,一直就弄不明白现在的时间,有了它可就方便多了。

    子晴花三十两银子买下了它,该男子教完子晴如何上发条,见子晴出手大方,问:“女娃子,我那还有点好东西,闪闪发亮的绿石头,你要想买我给你便宜些。也是从洋人手里买来的。”

    子晴一听估计是翡翠,她在这里看到的都是白玉和红玉,还有墨玉,目前还没见到过翡翠呢,子晴问道:“你有多少?要多少银子?”

    得知对方有两块完好的籽料,子晴心里窃喜,更难的对方只要十两银子就卖给她,子晴都想跟着他去他家取了,刘芳拉住了她,子晴也是个机灵的,便和那人约好一个时辰后再见。

    子晴匆匆回家,喜滋滋地把座钟给子福看了,子福惊讶地问道:“晴儿,你真胆大,居然花了三十两银子买这个物件,买个沙漏才多少银子?回家仔细娘骂你胡乱花钱。”

    “哥,那不一样的,这是个摆设,还有实用,沙漏我不会看,有了这个我就会看时间了。还有,你先别说了,陪我再去买一样东西,我怕我拿不动。”

    子晴不由分说就拉着子福出门了,到了地方,子晴见刚才的男子正在四处张望,看到子晴很是高兴,子晴蹲在地上看着两块露出大片绿色的像西瓜大小的石头,很水很透亮。

    子晴摸着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