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重她的负担?家里的好多事都是子晴在忙,她才不到九岁,又是种菜又是养鸡的,怎么可以,又怎么可能帮你照顾你三个大儿子?”曾瑞祥拒绝道。
    “有什么照顾不照顾的,不就做饭多添几勺米吗?”田氏说道。
    “怎么可能就多添几勺米,三个人多能吃又不是没看到,三个半大小子比二弟一大家人吃的还多。真是打的好算盘,一个子不花来读书,还要人家帮你养三个大儿子,我是看不过眼了,多句嘴。”曾瑞庆实在是看不过去,担心自己弟弟心软吃亏。
    燕仁达听了脸色有点红,心事被看穿了,又不好说什么反驳,就给妻子春玉使眼色。
    “那我们每月送点粮食过来,这总可以了吧。难不成你做舅舅的,忍心看着几个外甥做个睁眼瞎,将来和我们一样从地里扒拉点吃食?以前是没办法,交不起学费,如今自己的亲舅舅开馆,还不能借点光?你看爹娘以前再怎么苦着我们,也让你和大哥念了点书,要不然,你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过?”春玉打起了亲情牌。
    “不是这点粮食的问题,而是我们根本照顾不过来,饭谁做,衣服谁洗,屋子谁打扫,家里多了好几口人,哪里像你们说的那么简单,多添几勺米就完事?你二嫂家里的事都忙不过来,带孩子做饭洗衣的忙个不停,我说过本来就是因为看她辛苦,才辞馆回家的,难道我反倒要她去侍候你的三个儿子,岂不是更辛苦百倍?总之,我就一句话,你们要不想办法一早送他们过来,要不就去你们村附近的私塾,没得商量。”曾瑞祥说道。
    “哦也”子晴心里暗喜,第一次见自己爹爹如此强势。看来爹爹心里对娘还不是一般的在意。他也知道,今日若心软了,以后家里就久无宁日了。沈氏正好进来听到这一段,开心得眼泪都出来了。
    “大姐和大姐夫的要求是过分了些,又不是一天两天的,放谁身上谁也受不了,我如今可知道养一个孩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何况大哥说的对,大毛他们几个还正是能吃的时候,一天光饭食就要费多大的功夫去打理。不是说花几个钱的事,是操心,心累。”夏玉说道。
    “要是有钱去别人那上私塾,何必拖到今日。你大姐家的条件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样总可以吧,住我那,反正秋玉也嫁了,她那屋也空出来了,我给我外孙做饭。这总可以了吧。”田氏气呼呼地说。
    “娘,我们就给两石大米,说好了的啊。再要可是没有。”周氏怕田氏再要粮食,赶紧说。
    “你放心,我宁肯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不会拖累你们大家,看看你们一个个,说的是什么话?那是你们嫡亲的外甥,不是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我这做娘的,为了把你们好好养大,心都操碎了,如今老了老了,还要看你们的眼色过日子。”田氏说着说着就哭上了。
    “老太婆,你可想好了?你身体不是一直不好吗?”老爷子看来也不是很想招揽这事。
    “什么想不想的,难不成因为这个让我外孙念不了书。”田氏赌气回道。

    第九十三章、难题

    大毛他们几个念书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元宵节一过,曾瑞祥找罗师傅的徒弟做了十多套简单的桌椅,然后去找了趟三婆婆,近支里就她家的子孙最多,曾瑞祥的意思当然希望家族里的孩子都能读点书,三婆婆一听眼泪就出来了,拉着曾瑞祥的手说道:“三娘没错看你,你和玉梅都是好孩子,三娘何曾不想送他们去念书识几个字,还不是家里穷闹的,这两年有你们的帮衬,种的那个什么洋薯,几家的日子宽松多了,尤其是老三一家,三娘的心里都明白。你放心,钱虽然没几个,力气他们还是有的,以后你家地里的活只管使唤他们,千万别外道了。”
    从三婆婆家出来,曾瑞祥又去了趟里正家,这样对全村有益的事情,里正当即挨家通知了,村民的反应是观望的居多,毕竟十来岁的孩子还能帮着家里做不少的活,也有吝啬不舍得出束脩的,曾瑞祥解释了不拘什么都可以抵扣束脩,自己备好笔墨纸砚。
    可村人就是不肯往外掏钱,至月底开学时村里的孩子只来了四个,据说一个还是里正家的儿子,加上三婆婆家的三个孙子和大毛他们三个,还有子寿,上课的人数只有十一个,曾瑞祥颇有些失望,沈氏劝他慢慢来,万事开头难。
    子晴见曾瑞祥的启蒙书是《三字经》,子晴翻看了全书,最近的内容是唐宋的,子晴又在书房翻找,终于了解到这里的历史是元朝的时间跨越很长,有四百多年,而且因为元朝的强大开放,欧洲的先进工业和农业传入华夏,诸如子晴知道的玻璃,洋薯,番薯、西瓜、棉花种植等,导致这个时代比历史上同期的明清要稍微先进一些。
    现在的李姓王朝建立不足百年。国号为风,正是稳定强盛之际。至少目前为止子晴没有听说过什么战争之类的。还好,子晴庆幸没有穿到风雨飘摇的乱世。
    曾瑞祥的私塾开课了,每日上午辰时三刻到午时三刻,下午基本属于自由活动,愿意练字的曾瑞祥就指点一二。家里农活脱不开身的就回家干活,孩子们在外头野惯了,一开始很不适应,所以曾瑞祥也不好拘得太紧。
    别人都还好说。唯独二毛最难管教,调皮捣乱无所不用其极,最令人气愤的还是无故就欺负弱小。几乎天天有人找曾瑞祥告状,令曾瑞祥很是头疼,这样下去,有限的几个孩子只怕也留不住。
    子晴倒想跟着去学堂正经地读书写字,可家里实在离不开人。另外听说了二毛几个的斑斑劣迹后,对学堂也到底有些顾忌,自己一个黄毛小丫头,去了还不是专门挨欺负的那角啊。况且素日子晴就十分厌恶他们几个,恨不得有多远躲多远。所以就跟自家老爹没提过这茬。
    日子一晃就到进入三月,因三月初六是萧秀英出嫁的日子。沈氏打点好子雨交代子晴看家,独自来到老房,找周氏商量添妆的事,见周氏的房门锁着,田氏正和秋玉在低声絮叨,似乎有些生气,脸色不大好看。
    看到沈氏进屋,田氏她们忙停了嘴。沈氏说了来意,田氏说周氏带着孩子在灶房。沈氏在灶房找到周氏。
    刚见面,沈氏还没来得及说话,周氏就神秘地问:“弟妹你听说了吗?秀英的妆奁里丢了对金耳环,都怀疑是大毛他们谁偷的,家里也没有外人,就他们总去后房,不是他们还能是鬼?秀英急得发哭。我不在房里就把门锁上,子萍听她阿婆跟秋玉说过,好像家里的铜板也少过,娘不敢嚷出来,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我是不打算在这住下去,等吃过喜酒我们还去城里,左右我现在也脱不开身做地里的活。这三个短命鬼,看得就讨嫌,又懒又好吃,手脚还不干净,我看娘是总有一天,想哭都找不到地方。他们在你那念书,你也留点心,别让他们钻了空子进了家。”
    沈氏一听,太过惊讶,说:“不能吧,才几岁的孩子,就敢偷金耳环,长大了还了得?我月底还要去趟林山,我小哥家的老二要成亲,我原本还打算全家都去玩两天,让爹帮我看二天家,听你这一说,我还得细寻思寻思。”
    “可不,爹一去,那三个鬼东西还不得跟了去,你没看到老燕头那样,恨不得住进你家就不出来了,我这活这么大岁数,是没见过那厚脸皮的,好在你大哥如今连话都不跟他们说了,你大哥脸黑,他们还是有几分怕的。”
    沈氏笑着说:“可不是的,连我家孩子爹都怕他大哥呢。”两人又说了会闲话,沈氏才告辞。
    晚上跟曾瑞祥说起这事,曾瑞祥叹了口气说:“没有事实根据,就不要乱传了,估计是二毛,这孩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东西,我是管不了,哪天我跟爹娘说说去。”
    “那有什么用?阿公都骂了几百遍了。”子晴进来说道。
    这时子寿跟在子晴后边进来说道:“二毛哥兜里总有铜板,他总买东西吃,还说谁要说出去就打谁。”
    沈氏又细问了二毛在学堂的表现,子寿出去练字了方对丈夫说道:“这孩子留不得,从家里偷习惯了,难保不去外面偷,他在你的学堂念书,会把你的声誉搞坏的,还会带来别的麻烦。”
    “谁说不是?可如今才来一个月,我就算开口把他辞退,不说咱娘这一关,就他爹那性子,也未必会答应。你想啊,这三个大男娃,说是爹娘养着,其实还不是我们的银子,他能舍得不占这便宜?为今之计,是如何想个法子,让他主动提出离开。”
    “我看娘那一关就先过不去,你忘了那日妹夫开口让孩子们过来上学,娘说的那番话,还别说,我还真怕你心软答应下来。”沈氏说道。
    “我要真心软答应下来,你们预备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我听晴儿的,你们在学堂里单盖出几间屋子,你带着你几个外甥自己过呗,我们娘几个这么多年没有你,不也过的挺好的?”
    “爹,这真跟我没关系,我就那随口一说,千万别当真,爹好不容易想着我们几个才回的家,我哪能说不要爹?我还和大哥夸了爹呢,说爹总算强硬了一回。”子晴见老爹瞟来的目光带着深意,忙找个借口跑了,子晴走后,夫妻两个说笑商议了半天,也没个好结果,只好暂且按下此事,早早安歇。

    第九十四章、巧计抓贼

    三月二十八那日,沈氏还是决定自己带着子雨和娘家人一同去林山,留下子晴看家。偏生这日城里的牙行托人捎信来说城外有人要卖五十亩上好的水田,曾瑞祥觉得机会难得,上了一半的课就让孩子们自己练字了,回家取了银票交代好子晴就匆匆走了。
    子晴想到今日刚好是大哥二哥的沐休日,领着子喜出来割点肉,买点骨头,正好碰上墟市,买了条大鳙鱼,东西很沉,两人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未到村头,迎面就碰上了大毛哥仨。
    大毛看了子晴篮子里的东西,殷勤地伸出手接过去,“表妹,你拎这么重的东西,仔细你的手酸,我知道舅娘舅舅今日都不在家,要不,我们送你回家,你给我们哥三做顿好吃的,外婆那很久没吃肉了,每次买肉外公就买一丁点,还不够我们塞牙缝的,还是你家的饭食好吃。”
    子晴想把篮子抢过来,无奈人小力气也小,“你快给我篮子,阿婆还在家等着你们呢,还不快回去。这些吃食是等晚上我哥他们回家再做的,中午不做。我也要快些回家,子寿没有钥匙也进不了家。”
    “那还不好办,让三毛回去说一声就行,我们就不用过去了。横竖你也要做饭,我知道你家不拘吃什么,肯定比外婆家强就是了。”大毛随即吩咐三毛跑一趟,自己拎着篮子走在前面。
    “姐,他们好讨厌,总抢东西吃,我不喜欢。”子喜撅嘴说道。
    子晴无计可施,只好哄着子喜跟着后头回家,看见子寿正在门口蹲着。子晴便在子寿耳边嘱咐他进门在门房先拖住大毛二毛换鞋,子晴趁机把书房锁上,书房的博古架上摆了些曾瑞祥淘换来的小东西。又吩咐子寿去一趟老房,把曾老爷子和田氏一块请来吃中饭。
    正房一时不好上锁,子晴又不放心这哥俩。毕竟家里的钱财都在沈氏屋里放着。只好亦步亦趋地和子喜跟着他们。谁知三毛和子寿回来说,阿公和阿婆已做好了。就不过来了。子晴无奈,只好胡乱炒了几个菜将他们打发了。
    子福他们赶在天黑前进了家,晚饭后一家子坐在一起聊天,子福突然问道:“我房里的书桌上放着那一块墨玉镇纸怎么不见了?你们谁见了?”
    子晴知道那是他年前和曾瑞祥一起逛街花二两银子淘来的。只好说上午大毛他们来过了,“我一直看着他们没让进爹娘的屋子乱翻。就做饭的一会功夫让子寿和子喜盯着,光想着东屋了,忘了西屋还有你的东西没收拾,我一直以为这些东西都在书房那。所以进家就先把书房锁了。没想到还是被钻了空子。”子晴沮丧地说道。
    “二两银子啊,够我大半年的生活费了。何况我还真是喜欢。”子福哀叹道。
    “我也想给他撵走,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坐不了半个时辰就出去东流西荡的,可就是没有什么好法子。请神容易送神难啊。”曾瑞祥也是一声哀叹。
    “要怪就怪我,我和弟弟两人也没看住他们,跟姐姐无关,姐姐都交代我了。我还是没做好。”子寿低头说道。
    子福一听,拍着子寿的头安慰他没关系,寻思片刻又说:“我有办法了让他回家了。”
    “你能有什么办法?”曾瑞祥急忙问道。
    “爹爹你就每日拘着他,他要出去就拿戒尺堵着他,上课时把门锁上。不到时间不让他出去,还有每日规定他必须学会二十个生字。并抄写二十遍,不做完就不让他离开。估计用不了三天他就该抱怨,想辄回家了。对了,和阿公那也商量好,没回家不许上学堂找来。这两天我在家,我再好好琢磨琢磨。”
    次日一早,曾瑞祥准备出门之前,子福对他说:“爹,我觉得二毛拿了那个东西,他不能随身携带,我一会先去阿婆那边找找,要是没找到,估计就是被他卖了,仓促间他也不能找到好的买主,应该就在镇里的杂货铺子的面大,毕竟镇里没有专门的书店,笔墨纸砚什么的都在杂货铺里,我先去看看,要找到了就再买回来。”
    曾瑞祥听了说:“那你注意点方式方法,别惹你阿公阿婆他们生气,有事回来再商量。”
    子福答应了,子晴听见了也非要跟着,说道:“大哥,我们都去,人多好添乱,好吸引阿公和阿婆的注意力。”
    于是子福拎了一小篮子的鸡蛋,带着子禄、子晴和子喜,四个人来到老房,老爷子一个月没见到两个大孙子,很是开心,田氏接过鸡蛋也笑着留饭,子晴乖巧的拽着田氏说:“那阿婆陪我去割点肉吧。我怕买不好。”
    田氏刚要变脸,子晴拿出了一串铜板,田氏乐呵地跟着子晴出去了。子晴知道田氏爱吃肉饼汤,就挑了块精肉,征求田氏的意见,田氏见了更是欢喜。两人回来,子福说要出去转转,子晴就知道东西没找到。
    不一会儿,子晴见子福他们满面笑容地回来了,知道是在街里找回来了,子晴也没法细问,很是好奇。
    田氏说时间差不多了,子禄自告奋勇去学堂找他们回来吃饭。饭桌上,子福突然说道:“爹爹,我今日在街里看到一个和我桌子上一样的墨玉镇纸,居然要五两银子,爹,我喜欢那个,你给我五两银子吧。”
    “什么,五两银子?我好说歹说那狗东西才给我一百文钱,不行,我得找他算账去。”二毛一听立刻炸毛,站了起来,忘了是什么场合。
    “果然是你从我房里偷的,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子福抓住二毛问道。
    “原来你哄我呢。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能值五两银子。我好奇问问还不行吗?”二毛反应过来了,立刻坐了下来。
    “好奇?好奇你找人家去干什么呢?你什么东西卖了一百文?”子福接着问。
    “就是,肯定是你偷的,在二姑家你就偷了我和大哥的铜板,你还不承认?”子禄说道。
    “你这孩子,是不是又偷拿了什么去卖?你这孩子,外婆跟你说什么你就是不听,你不是答应了外婆不偷了吗?小小年纪不学好,将来怎么办啊?我打死你个不省心的。”田氏上来就生气地捶着二毛的后背。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从来没人跟我说过?二毛什么时候开始的偷东西?子福,你先说,他从你那偷什么了?”老爷子厉声喊道。

    第九十五章、巧退二毛

    子福只好说昨日回家发现镇纸不见了,家里就上午去过大毛他们哥仨,今日在街里的杂货铺看到一个一模一样的,问了半天杂货铺的老板才说是有人昨日下午卖给他的,子福好说歹说,看在乡邻的份上,花了五百文买回来。
    “我刚才一说这事,二毛立刻骂人,我这才确定是二毛把东西偷了,二两银子的东西只卖了一百文钱,要晚去了还不定被谁买走了,那就太可惜了。”子福继续说道。
    老爷子气得上去就给了二毛两脚,田氏一见就赶紧护着二毛,老爷子咬牙骂道:“你还护,供他吃供他喝还供他念书,你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偷东西都偷到家里来了,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将来总有一天腿都会被人打折的,我看你到时怎么护?只怕哭都找不到地方。”
    老爷子喘口气又对曾瑞祥说:“好好拘着他,不许他一天到晚出去胡闹,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有什么事我担着,总之,就是不许他出去,我到时辰了就去接他。下午我送他过去好生写字。总之,你们不许再合起伙来骗我,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居然都想瞒着我,这孩子再不严加管教,将来肯定要走弯路。”接着对田氏说:“你也不许再惯着他,不许给他一个子的零花钱。”
    又对大毛三毛说:“你们谁不想念书了,就给我滚回家去,老子没那些粮食白养着你们这几个混蛋。”二人唯唯诺诺地应了。
    曾瑞祥带着子寿和大毛几个回学堂练字,子福带着子禄、子晴、子喜直接回家,子晴一路上和子喜都蹦着,哼着小曲,“晴儿,这么开心啊?”
    “那是,大哥你太厉害了。虽然咱家损失了五百文钱,我觉得二毛用不了几天也该回家了,爹娘肯定开心。”子晴觉得自家大哥小小年纪还真是不可小觑,表面看着善良温厚。肚子里的鬼主意真不少,简单的一句话就让二毛原形毕露。典型的腹黑啊。这种人不去官场简直太埋没人才。
    话说五日后,二毛不堪忍受这种犹如坐牢的日子,终于和老爷子大吵一架,跑回家去了,说什么也不念这鬼书了。
    子晴是在饭桌上听子寿说这一切的。彼时沈氏还未回家,子晴看着子寿学着二毛的口气跳脚大喊:“打死我我也不念这什么鬼书了。”子晴搂着子喜差点笑岔了气。
    次日,沈氏带着孩子回家了,晚饭后一家子在沈氏的卧房说笑。没一会儿,子寿回房练字,子晴一边看书。一边给子喜讲故事。沈氏正哄着子雨睡觉,一听曾瑞祥说二毛终于走了,笑着问缘由。
    曾瑞祥把镇纸的事细细说了一遍,“没想到福儿有如此的机智,不仅花五百文买回镇纸。还让二毛主动回家了,这孩子将来的造化肯定大于我。禄儿相对来说本分多了,念书的天分也差了些,将来还是留在身边,守着家里的产业倒也衣食无忧。晴儿倒是聪颖。可惜不是男孩,她将来的生活是不用你**心了。剩下的几个还小。看不大出来。”
    “爹,我怎么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我才多大呢?你就说这些,不说你们偏心,反说我不用操心。”子晴撅嘴问道。
    “看你,当着孩子的面都说些什么?也不注意些。”沈氏横了她丈夫一眼。
    曾瑞祥看着子晴,子晴忙说:“爹,娘,我带子喜过去睡觉了,你们慢慢谈。”
    子晴走后,沈氏细思量了一会,说道:“照你这一说,我还得听子晴的,多买几个铺子和水田,银子放在家里是死的,买了铺子和水田至少每年还有个进项。将来孩子们分出去,没有大的本事,至少收的租金够他们过上稍微富裕点的日子也就行了。我寻思咱家的孩子即便没大的能耐,也是个安分守己的,再怎么也不至于把家败了。”
    夫妻俩商量好了家务,又说了些闲话,这段时间沈氏因为心情好的缘故,加上饮食调理得当,子晴也终于学会了挤羊奶,每日给家人煮一大锅喝,所以沈氏的肤色比之分家前红润白嫩了许多,人显得年轻了五六岁,衣着打扮自然比先前强了不是一点半点,整个人是耐看了好多。
    诚如此刻曾瑞祥看着灯光下粉面含春的妻子,小别几日,再也没有闲谈的心思,放下帐幔,只听沈氏说:“我不想再生孩子了。”
    “依你,你说不生就不生,反正你怀孩子我也跟着遭罪,不生更好,横竖咱们也有六个孩子了,我天天守着你就行。”一阵喘息声过后,曾瑞祥出来端了盆热水进去。
    次日起来,曾瑞祥神清气爽地去学堂了,沈氏刚送走拉鸡蛋的田师傅,这一年子晴在后山养了差不多一千只鸡,鸡婆和阉鸡各占一半,基本一天捡一筐鸡蛋,沈氏也没那多时间跑城里送鸡蛋,就跟街口赶驴车的田师傅说好,两天送一回鸡蛋,月底沈氏再去结账。周掌柜那是老交情了,自是不会有什么麻烦,如今每月指着卖鸡蛋也能有十多两银子的收入了。田师傅是拉人就便送鸡蛋,每次要五文铜板就可。
    话说沈氏刚送走了田师傅,就见春玉和她丈夫气势汹汹地找来了,上前就是责问:“二嫂,你端的是好心思啊,我家二毛好不容易能找个念书的地方,爹娘和二哥当日都没有意见,答应的好好的,你使了什么诡计赶走了我的儿子?”
    “春玉,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莫说我今日还是你的二嫂,你岂能如此无礼的对我?这事你跟我说不上,你跟爹娘和你二哥说去吧。你再好好问问你儿子都学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别打量别人都是蠢的。我还有事,就不请你们进屋了。”说完沈氏就把大门关上了。
    春玉和她丈夫在门口面面相觑,春玉嘀咕说:“我二嫂什么时候变了,以前记得没分家的时候,我娘和大嫂怎么刁难她也不吱声,子福他们吃不饱饭她也不敢说话,明知道爹娘把粮食接济咱们了也没见她说一句话,难不成是我二哥不在家,装的老实样?”
    “现在当然不一样了,分家了她能做主了,又有银子,还怕谁?你没看你二哥现在一家子吃的穿的,比咱过年还好。你看那屋子里的东西,哪个不值点银子,还有那个什么玻璃窗户,咱们听都没听过,还指不定多少银子呢。那么好的细纱布,人家不做衣服,拿来挂什么窗帘子。依我说,咱们还是别得罪她了,多哄着点,从指缝里漏点就够咱过上好一阵子的。”夫妻俩商议着走了。
    话说春玉夫妻俩去了老爷子那,老爷子训了他们一顿,两人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灰溜溜地回去了。二毛的学生生涯算是彻底结束了。

    第九十六章、冰雹来袭

    端午过后,子晴去后山摘桃,春天的时候子晴发现最早的三棵桃树开了零星的花,很是惊喜,此后每次来捡鸡蛋时都要站在树下看看,如今总算见到桃子冒了点红尖,便再也按捺不住了,挑了七八个大的,回家洗洗分给大家,子寿和子喜都说好吃,可子晴感觉一般,不够甜。
    自此,每日捡鸡蛋子晴都要带回几个桃子,遇到好吃的,她就把桃核留下,埋进苗圃里,如此过了七八日,桃子全红了,子晴跟沈氏商量,给老爷子那送一些,再去白塘村给何氏他们送一些,自从年后曾瑞祥在家以来,送了几次信何氏也不过来,子晴有些想外婆了。
    沈氏听了跟丈夫商量,曾瑞祥说“既这样,还是放学后我亲自跑一趟,你放心,一定给老人家接来。”
    何氏来了以后,沈氏和子晴的日子都松快了不少,子晴不再管着灶房的事,每日只管西瓜和后山的果树,今年年景好,养的鸡羊多,肥料也多,西瓜和果树的长势都不错。西瓜从五月二十以来已经卖了好几次了,子晴看着满地的大大小小的西瓜,估算着今年的收入,心里美滋滋的。
    谁知六月六晒衣日这天,沈氏刚把箱子里的布料衣物和被褥拿出来翻晒,子晴在晒着她爹硝好的羊皮,三十来张羊皮,沈氏都没让卖,说拿来做几床羊皮褥子,冬天应该暖和些。书房的木地板冬天铺上羊毛毯,坐在上面也不冷。就在巳时三刻左右,子晴坐在院心的走廊下,突然发现刚刚还晴空万里的天空,立刻乌云滚滚了,好在发现的早,赶紧招呼沈氏和何氏收拾东西,饶是这样还是有些不贵重的衣物沾上了点雨水,确切的说是下的冰雹。
    一开始大家还没在意,还笑着说亏得人多手脚快。衣料皮子没什么损失。后来见拳头大小的冰雹砸在泥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来,子晴想到了地里的西瓜。“娘,坏了,那西瓜估计都得完蛋了,还有山上的鸡,都得砸坏了。”
    沈氏一听着急了。想冲出去看看西瓜地,子晴和何氏拽住了她,“娘,电闪雷鸣的。你不能出去,多危险。反正咱家好赖还卖出了那么多。”
    “那是银子啊,上千两的银子啊。就这么没了。”沈氏跌足长叹,哭了起来,沈氏一哭,子喜不知什么事情,也跟着哇哇哭了起来。
    “娘。今年没了明年再种,庄稼哪有年年都丰收的。人没事比什么都强。”子晴劝道,又抱了子喜哄着。
    “就是,你怎么还不如一个孩子稳重了?听话,乖乖进屋去吧。子喜哭了,一会子雨该醒了。找不到你也该哭了。”何氏也劝道。
    大冰雹子下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曾瑞祥被困在学堂回不来,也是着急家里的状况。雨一停,子晴就冲了出去,西瓜地里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估计是收不上来什么了,好在瓜种子晴已收集了一些,就是不知够不够。子晴捡了些熟透的西瓜抠了些西瓜子,沈氏也出来了,看着面前的瓜地发呆。曾瑞祥到家的时候沈氏又抱着他痛哭。“呜呜,还不得有上千两的银子,就这么没了,我心疼啊…”
    曾瑞祥见妻子这样,按下自己的沮丧,耐心开解妻子。又说今年的粮食估计五成也收不回来,莫若把这地翻了赶紧种上洋薯,还能赶个好价钱。
    子晴见他俩这样,不好打扰,自己独自来到后山,果树好些被砸断了枝桠,满地都是,唯一觉得欣慰的是还没有主杆砸断的。鸡也有来不及进窝被砸中的,有瘸腿的,有不能动弹的,羊还没事,大都进圈了,好几十只大鹅也被砸伤了。
    子晴回去跟沈氏一说,沈氏一听眼泪又出来了,说大的就拿去卖了,反正还没死,小一些的就做腊鸡,好在也不算多,一共有百十来只。一家人忙了好几日,才把残局收拾好。
    子福子禄放假回到家,他们也是有事耽搁了一天,赶上了冰雹,着急家里的情况,等天气一好就急急赶了回来。
    家里的孩子都围在身边,沈氏的心情也很快调整过来了,因为子福劝她,换一个角度思考,毕竟家里今年还有上千两银子的收入,不知比以前强多少倍。
    沈氏一听也是这个理,于是一心打点孩子们的吃穿,子福和子禄半年来个子都长了不少,衣服都需要重做。曾瑞祥见此虽松了口气,却也埋怨沈氏说:“儿子跟你一说你就听了,我劝你几日都不见你笑一下,合着我在你心里还不如儿子重要?”很是别扭了几日,沈氏反过来又哄了他几日。
    月底的租子只收了三成,估计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