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瑞祥和夏甘永均想到了慧光大师对嫣然的预言,莫非,这嫣然,果真是有大造化的?
    想到了这里,曾瑞祥看了一眼大家,说道:“这话,就此打住,千万别再提了,更不许往外说去。”
    子晴和子福几个一点就透了,忙叮嘱了身边人几句,子晴倒是对自己家人比较放心,可是,在座的还有几个外人,这人心,谁能把握的准?
    回到自己家,子晴依旧想着嫣然的事情,彩云扶着子晴,见子晴闷闷不乐,问道:“主子,莫不是惦着爷了?”
    曾家有个规矩,请安聚会时,众人说话,丫鬟们都不在跟前,故而,彩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何况,刚才,曾瑞祥也没说出嫣然的名字,只不过是曾家兄妹几个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些话,子晴自然不能跟一个丫鬟说去,便笑道:“可不是,也不知他这一路顺还是不顺?听说,就属松江府那边的倭贼最猖獗。”
    彩云回道:“主子放心,爷肯定能平安归来的,您想啊,爷要做的事情这么多,这皇上哪能不派人跟着爷,保护爷的?爷要有个好歹,这皇上找谁要一千万两银子去?”
    子晴听了扑哧一笑,那个矿山,要完全开采下来,可是好几个一千万都有的。

    第四百四十四章、林家短工

    子寿一家果真在次日请客,可惜,寒衣节到了,因林康平没在家,子晴要带着书睿去给林家的先祖送寒衣,沈氏是极不想让子晴再去林家的,可是,这送寒衣,事关祖先祭祀,也没法拦着不让去的,只得叮嘱了赶车的大江和大河,还有子晴带去的彩云,千万要看着子晴些。
    自从林大爷走后,子晴还是第一次来林庄,余氏看着神色比先前差了不少,林康健也似乎还没从丧父的悲痛中走出,胡氏也不像以往似的说笑,还有书兴,这亲到底还是没成,这一等,要到三年后了。不过,子晴并没有见到书兴的人影。
    见到子晴,余氏他们先是有些意外,后来才想到了是寒衣节,林康健说道:“中元节没过来,我就想到了是三弟出门了,弟妹怕是忘了,我们就一块祭拜了。这回也一样,没想到这大冷天,弟妹还偏生赶来了。”
    子晴一听暗道惭愧,中元节林康平没在家,自己可是真忘了,这回,要不是花嬷嬷提醒,子晴只怕又是想不起来的,因为子晴的老家安州那边,并没有过寒衣节的习俗,此是第一,第二,子晴多年没祭拜过林康平的父母,一时还真不大习惯。子晴在心里对公婆说声“对不起。”
    东西都是花嬷嬷帮子晴预备好的,林康健夫妻两陪着子晴一块到了坟头,说道:“我们昨日便给二叔一块烧了一份,不过,二叔要知道你们亲自来了。只怕会更开心的。”
    子晴领着书睿跪了下去,说道:“爹娘,媳妇对不住了,没尽到媳妇的本分。还是第一次来给二位送寒衣,二位要怪就怪媳妇,跟相公没关系。相公出远门了…”
    子晴巴拉巴拉解释了几句,书睿说道:“祖爷祖娘,不是我娘的错,我娘从来没做过这些,她不懂的。以后,我娘就明白了,一定不会忘了的。”
    书睿说完搀起了子晴。说道:“娘,地上凉,祖爷祖娘知道了,该心疼你了。”
    “弟妹真是好福气,不光有三弟护着。这做儿子的,小小年纪,便知道惦着他娘,是个懂事的,二叔二婶要知道了,该有多高兴。”胡氏说道。
    子晴欣慰地摸摸书睿的头,也笑了。
    回到林家,马氏和姜氏知道子晴来了,也都过来了。余氏知道子晴他们赶了半天的路,这会只怕早就饿了,所以,和马氏姜氏在灶房做饭。
    子晴洗过手,进灶房帮着烧火,余氏忙拦道:“快别。我可知道了,你在家都是丫鬟婆子伺候的,在我这,吃不好住不好的,还要让你做事,可真是委屈你了。”
    子晴笑道:“大娘,我小的时候在家也是要做事的,没那么娇气的。”
    “大娘知道,你和康平都是心慈的人,你大爷这一走,还以为你们不会跟我们来往呢?说起来,当年的事也怪我,要不是我捅咕的,成日里在你大爷跟前念叨,你大爷也不会动了要卖人的心思。也是赶巧了,正好我家有个远房亲戚,是个牙子,他打听得京城有家大户人家要买人,便来知会我们一声,这么地把康平卖进了文家。大娘承认,那会日子艰难,一家子都吃不饱饭,大娘的私心作祟,动了卖康平的念头,可天底下,有几个做娘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余氏说着说着,便哭了。
    马氏上前劝道:“娘,人三弟妹也没说怪你,还说这些陈年往事做什么?”
    子晴也不想听他们忏悔这些,便道:“是啊,大娘,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
    这时,姜氏的小儿子书达跑了进来,拉着姜氏的手,说道:“娘,书睿哥哥会念书认字,我也想进学,学念书认字好不好?”
    姜氏摸着孩子的脑袋,说道:“好,我们书达也知道要上进了。明年开春了娘就给你备礼找先生去,不过,娘跟你说好了,进去了要好生跟着先生学,可不许贪玩,浪费银钱。”
    马氏听了笑道:“要我说,四弟妹还是别浪费银钱了,书兴不也是念了好几年,不是还在种地吗?兴许,四弟妹家跟三弟妹似的,银钱还是富裕,算我多嘴了。”
    姜氏听了淡然一笑,说道:“孩子想学,就让他去吧,左不过我一冬天,多做点绣活,孩子他爹多做几天的短工,熬一熬,也就出来了。”
    子晴这才想起来,姜氏当年的绣活,还是自己指点了她几下的,便问道:“四弟妹如今做的是大件的还是小件的绣活?”
    “不过是缝个荷包绣几块帕子,大件的东西我绣不好,还费眼睛。”姜氏说道。
    子晴知道,这小件的荷包和帕子,熟手一天也只能做两件,一般能挣到二十文钱就算不错的了,一个冬天下来,也能挣个二两银子,孩子的束脩应该是够了。
    吃饭时,子晴没看到林康祥和林康勇还有书兴,便问道:“二哥和四弟他们做什么呢?怎么不来吃饭?”
    胡氏说道:“出去做短工了,就在你们来的道上,听说有一处人家,正在收拾荒山荒地,四处招人呢。哎呀,我的娘,听说那地可大了,光那个篱笆院墙就有好几里地长,啧啧,这一大片地,要是良田可有多好,你说谁家有银子使不去买几块好地,偏生要整那个什么也长不出来的荒山,也不知这些有钱的人家究竟想做啥?”
    子晴一听,可不是就是自家的地吗?难道就在这附近?便问道:“离这远吗?”
    “有十多里路吧?他们几个都是天刚亮便赶着驴车走的,一天给到三十文的工钱,还管二顿饭,算是厚道的了。”姜氏说道。
    子晴还真不知道自家的庄子便在这附近,估计林康平也没想到,居然让自家的堂哥堂弟去做短工,因为林康平把事情交代给林兴还有王财两个,没几天便出门了,哪里知道雇人的事情?
    可是,这事,以后想瞒只怕也瞒不住,想了想,子晴说道:“不知大嫂说的那地方是不是我家的?我还真没去看过,倒是知道林康平托人买了一处山,他也是急急忙忙看了一眼,把事情交给管家,便走了,估计这会也是没想到,让二哥他们在里面做什么短工。”
    余氏听了一愣,马氏听了倒是一喜,说道:“这就好办了,既是三弟家的,替自家人看着,做个管事什么的便成,不用卖苦力了。”
    林康健横了她一眼,说道:“咱爹临走时的嘱咐你忘了?莫说三弟妹还没确定究竟是不是她家的,即便是,跟咱们也没关系,好生做咱们的短工,拿着咱们的那份工钱,凭自己的劳力吃饭,不丢人。”
    余氏听了看一眼大儿子,没吱声,倒是姜氏说道:“三嫂,我没别的要求,能不能跟管事的说说,要是有活做了,还是雇我们家那口子,他干活不偷懒,实诚,真的,这附近的主家都知道,有事都愿意来找他。”
    子晴听了笑道:“自然没问题,回头我打听打听,嘱咐管家几句。”
    余氏听了说道:“子晴,论理,我这做娘的不该替孩子们求情,可是,这几个人一冬闲,也确实该在外头找些事做,儿子闺女一个个的也都大了,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既然你家雇人,雇谁不是雇?不如把你大哥也带去,你大哥这人,做事更是一把好手,不信,你试试就知道了。”
    子晴听了,这要求还真不高,况且,这林康健,一看就是个多做事,少说话的,忙道:“就依大娘的,我问明白了,就让大哥过去。”
    子晴喊来大河一问,果真是林康平的地,便打发他去找林兴说一声。
    林康健见了喜的直搓手,说道:“这下好了,我也能有点进项了,家里还能省的吃食,多谢弟妹了。”
    马氏听了说道:“我家的儿子也有十五了,不如也带去做几天工,好歹也挣几个钱贴补一些。”
    余氏瞄了她一眼,说道:“你家孩子小,人来人往乱糟糟的,一个没顾上,孩子有了闪失,算谁的?等孩子大一些再说吧。也别光看着人家拿这个大子,也要掂量自己的分量行不行?”
    子晴一听,这余氏的话还真好使,马氏立刻不吱声了,倒是省了子晴为难。
    这林家众人,目前看来,就这马氏两口子爱耍些小聪明,别的几个倒还都好,没有非要子晴拉扯的意思,凭自己的劳力吃饭,啥时候都硬气。
    晚上林康祥几个回来,先过来给余氏请安,这才知道子晴来了,自然也知道他们在帮子晴家做事,林康勇倒没说什么,林康祥听了问道:“那一大片的山地,不得好几千两银子才能买下来?不知三弟准备做什么呢?”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只是听他念叨说买了一大片山地,我还没去看过呢,要不是听大嫂说起来,我也想不起来的。”子晴说道。
    林康祥问道:“三弟出门了?还要多久才能回来?我怎么从来没在那里见过他?我可是听说了,要在那里先盖一栋大房子,已经开始动工了,弟妹你们打算住到那里吗?”

    第四百四十五章、探讨

    林康祥一下问了这么多,子晴还真不知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子晴原本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不过是听了林康平说他在祠堂吃醉酒的那一幕,觉得他心里还是有点良知的人。
    “二哥,相公什么时候回来我还真不知道,我想,那房子,也是为了方便有时候带孩子出来玩玩时住吧。”子晴说道。其实应该是林康平觉得每次回林庄都要住在余氏这边,子晴很不习惯,大概林康平早就琢磨要盖房子的吧?子晴只是纳闷,他怎么没把房子盖回老家?
    “三弟妹,我倒是知道,隔壁庄里的地主家开了一片荒地种上了桃子,是一种水蜜桃,专门卖给城里人吃的,听说还不便宜,弟妹你不如也试试?”林康健说道。
    “三嫂,我知道离这不远,还有一个梨花村,三嫂不如也打发人去看看,能不能种?”林康勇也说道。
    “原本,我还想着做事时偷点耍点滑,既然是三弟家的,二哥我就不能偷懒耍滑了,弟妹我跟你说,那篱笆还是用荆棘加固一些,不然,你家到时不管种什么养什么,外人一摸黑就跳进去了,外围最好是种些小孩不愿摘的东西,像那些什么桃子、梨子什么的,孩子们见了有几个不馋的?这一馋准得想法子钻进去,摘几个桃子事倒不大,你家的篱笆打个洞,什么人畜都能钻进去,把东西祸害了。”林康祥说道。
    子晴见林家兄弟纷纷出主意,大概也是担心子晴这一大片的山地没有什么收成,这银钱也就浪费了。心里倒是有一丝暖意,看来 ,这林家人的确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并没有想贴上来的意思。子晴也就松了口气,陪着大家说笑了一会,林家众人也就各回各家了。
    次日一早。子晴起来准备回城时,林家兄弟几人已经去出工了,胡氏给子晴准备了一篮子鸡蛋,说道:“嫂子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是一篮子双黄蛋,我单挑出来的,你拿去给孩子们吃个新鲜吧。嫂子多余的话也不说了。有空常过来看看。”
    子晴见了很是稀奇,婉拒道:“大嫂还是留着去卖几个钱吧,这东西少,有稀罕的。”
    “弟妹快别推辞了,这是入冬前的最后一批鸡蛋。原本就是给你们留的,估摸着你们也该来一趟。你们每次来都没空过手,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刚好挑出来一篮子的双黄蛋,想着这个给你们拿去正好,也是我们的心意。”
    胡氏这样一说,子晴只得把东西带走,余氏见了说道:“本来还想着给你拿些酸菜,记得那年来你还挺爱吃的。可惜,现在还没腌好,等腌好了,我让他们给你管家送去。”
    “那就多谢大娘了。”子晴忙说道,冬天菜少,光吃肉也不行。酸菜还蛮解油腻的。
    “你能来,就是还认我这个大娘,一家人也不说那些虚话了,快早些走吧,这天,我看着有些阴沉沉的,别一会下起下雪来,道上不安全。”余氏看了看天色,说道。
    子晴想起上次碰到的雷雨天,也不敢再耽搁,忙辞别了众人上车。
    说实在的,这次在林家,子晴还是有几分意外林康祥的转变,子晴还记得他那次逼问林康平时的情景,打探子晴家的底细,很是咄咄逼人的。
    书睿见子晴在沉思,便问道:“娘,你想什么呢?”
    子晴摸着书睿的头,说道:“在想你这几个大爷和叔叔们,我以为他们会提什么要求出来,没想到只是想去做工,看来,他们都牢记你大祖爷的话,不许巴望着不劳而获的钱财,谨守自己的本分。”
    如果春玉家的几个孩子当年也能这样,春玉一家的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可惜,没摊上一对好父母。
    走了一半路时,果真下起了小雪珠子,倒是入土即化,彩云看了一眼,说道:“主子别担心,有我们呢,大江他们的赶车技术奶奶请放心。”
    书睿听了,握着子晴的手,子晴笑了笑,心下安然。
    子晴进家时,见门口停了三辆马车,想必是那三个孩子又上门了,这书院一放假,便爱往子晴家跑,那个罗浩炎也是,子晴还没法撵人,毕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的孩子,其实,子晴最不想招待的便是文星彧,一想到文家那些贵妇人,子晴总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小粉见了子晴,笑道:“奶奶可算回来了,夫人都打发人来问了好几次。”说完忙吩咐小禾过去说一声。
    子晴见地上已有了一层白霜似的薄雪,想着这天冷了,也不知林康平在外头怎么样了?冬天的衣服有没有带够?
    小翊见了子晴,忙跑了过来,说道:“姑姑,我们今天吃火锅子吧?庄里给我送了几只羊过来了,我给姑姑拿了一只,还有,我想吃姑姑烤的羊腿,书彦说可好吃了。”
    花嬷嬷在一旁说道:“羊已经收拾干净了,奶奶先歇息会,有什么打发奴婢去做便成。”
    子晴见孩子们比较齐全,想着可能爱吃烤羊腿的比较多,便说道:“还是我自己去吧,也不算累,坐时间长了,正好活动活动。”
    后花园的池子旁有一个屋子有地炕,听子喜的意思是专门用来吃烧烤的,子晴打发小白领一个婆子去生火拢炕,这边,吩咐小紫切肉,两个前腿,子晴都给腌上了,剩下的让小紫都切成薄片,骨头和羊杂都煮上了,才想起来吩咐小竹去各家说一声,今日在花园里吃羊肉。
    一会,见刘氏跟过来了,说道:“今天本该我家请客的,你倒抢了先,东西我都预备上了。”
    “这天气,放在外头也坏不了,我家这几个小孩想吃,大嫂要不想来,我也没意见。”子晴笑道。
    “德行,我不光要来,还要带一家子来。”刘氏说完便笑着走了。
    今日正好是子福和子喜沐休的日子,故而,人一会便齐全了,炭火、铁丝网都预备上了,刘氏几个先在旁边的屋子玩起了麻将,子喜笑道:“姐,亏得我当时想起了当年在你家吃烤肉的情形,才专门留了一个这样的地,不错吧?”
    “你也就记得吃。”子福笑道。
    “谁说的?我现在好歹也是重任在肩的,哎,说到这个,也不知姐夫那顺不顺当,那个什么纺织机也不知有没有买到?你们说,这西洋人为什么能在这几十年里进步这么神速?我还真想去看看。”子喜说道。
    “想去,你不会跟圣上请旨?应该是会准的吧?毕竟,现在要引进不少西洋人的技术,能亲眼看看,跟着学学,肯定比闭门造车要强。”子晴说道。
    “可是,你会西洋人的话吗?”子福问道。
    “姐夫应该懂一些的,他跟西洋人打交道的时间最长。”子喜说道。
    “可是真巧了,你姐夫也想去呢?要不是不放心我,他早就走了。”子晴笑道。
    “是吗?那我明日再重新写一个折子,姐,我保证二年之内肯定回来,你放心。”子喜说道。
    “你这话还是跟嘉和说吧,我家康平不去。”子晴说道。
    “姑姑,西洋人都有哪些比咱们强的地方?”小翊问道。
    “这个,就不好说了,西洋人的工业比咱们的发达些,主要体现在冶金、化工、棉毛纺织、当然还有咱们想要的枪炮、火药技术。但是,咱们的刺绣、织锦、丝绸、瓷器这些古老的手艺,他们多半是不会的。”子晴随口说道。
    “晴儿,这些你从哪里知晓的?”子福问道。
    子晴见满屋子的人看着自己,都带几个好奇和研究,忙道:“这有什么?你没见我家康平跟西洋人打了多少交道,回来听他念叨得我耳朵都起茧了,我家有哪些西洋人的东西,一分析,不就明白了?”
    这个理由还算说的过去,众人恍然大悟,子喜拍着子晴的肩膀道:“我姐是谁?那是一般的俗女子吗?不像有的人,一天到晚就只会玩麻将。”
    子喜说完瞟了一眼刘氏几个,刘氏笑道:“我提议,咱们几个做嫂子的把小四揍一顿,你们同意吗?”
    “我是没意见,只要四弟妹没意见。”陈氏笑道。
    正好这时,羊肉也熟了,子晴怕羊腿不够,又切了好些羊排肉,一会香味就扑鼻了,子喜和孩子们先吃上了,刘氏几个也散了,围了过来。
    人一多,你抢我也抢,吃的更香,加上子晴的手艺本来就经过无数次实践的检验,罗浩炎边吃边赞道:“姑姑,真好吃,明日我们还来,姑姑还给做成不成?”
    罗浩炎说完,见小翊和书睿几个看着他,忙补了一句:“明日我家出羊。”
    “去,姑姑家出不起一只羊吗?我只是怕姑姑累着。”小翊说道。
    “那就等过些日子,下个沐休的时候,行不行姑姑?”文星彧问道。
    子晴听了只得答应下来,罗浩炎忙说:“姑姑,回来我送两只羊来,一只羊这些人不够分。”
    子喜听了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够意思,就这么定了。”
    子福看着他笑道:“吃饱了还不写你的折子去?”

    第四百四十六章、再见李瀚

    北方的冬天还真是来的早,刚进入十月,就已经下了好几场小雪了,沈氏的意思天冷了,早上的请安便免了,吃过晚饭大家在一块聚聚说说话便罢了,天黑前便各自回去。
    子晴一直算是偏寒性体质,怕冷,一着凉便是没完没了的咳嗽,更是恨不得整天窝在炕上。
    这不,一个没小心,又染上了风寒,连晚上的请安也免了。倒是小翊见子晴生病了,又是发热又是咳嗽的,便带了一个大夫给子晴好好诊断了,又是汤药又是丸药的,把子晴折腾的苦不堪言,分外的想念林康平,对这个莫名的皇帝也产生了几分恨意,每每在心里碎碎念,嘟囔几句。
    这日,子喜下朝回来看子晴,一脸的喜色,说道:“姐,皇上总算同意我去西洋国家出访了。”
    “是吗?什么时候走?”子晴问道。
    “明年开春,只是,姐,你别怪我,皇上还特地点了让姐夫同行。”
    “什么?你自己去了不算,还要再搭上一个,本来这些日子,他就没几天在家,你还嫌他离我不够远,还要把他支使到国外去?”子晴拿起身边的抱枕就对子喜扔了过去。
    “姐,姐,不是我的意思,是皇上的意思,皇上的意思我能反驳吗?”子喜接过抱枕说道。
    这时,彩云过来说,文三来了。
    子晴一想,应该跟林康平的出洋有关,便和子喜一块出去见文三了,文三看了一眼子喜,对子晴说道:“想必你已经知道了,皇上预备让康平随曾探花一同出访西洋各国?”
    “才刚知道的,我家康平也不是正经的朝中大臣,这个出访有必要派上他吗?还有,他不是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吗?不然,这一千万两白银从哪里冒出来?到时一个欺君之罪。我们如何承受?”子晴没好气地问道。
    “这个,康平的计划列的很详细,圣上已经把事情交给我负责了,横竖康平也把各项事情筹建的七七八八了。圣上的意思,这次康平出国回来后,就准许他抵扣那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他可以自由了。”文三解释道。
    子晴听了很是想不通,问道:“他不过是一个白丁,哦。不对,也就是一个七品义官,哪里用得着他出去?”
    “圣上知晓康平跟西洋人打过多年的交道,对西洋人的语言和礼节也都通晓些。对不起,是我跟圣上说起这些的,我也是想替圣上分忧。圣上许诺了,如若他们安全回来,定会再有赏赐。”文三说道。
    “赏赐倒不敢奢望了。希望他记得他的承诺就行。”子晴说道。
    别到时又来一个什么理由把人找来使唤几年,自古最难琢磨的便是帝王的心思,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雷霆雨露均是皇恩,别人只有承受和感恩的份。
    子喜回屋,对子晴说道:“姐,我还以为是我的缘故呢,原来是他推荐的,姐,你错怪了我不是?”
    子晴也想不明白,这里面有文三的什么事情?好好的,非要跟皇帝说起这些。子晴一想到要跟林康平分开两三年,心里就万分不舍,这一去两三个月子晴还挂念的不行,要两三年,还是隔着万里重洋,两人自从定亲后。可是从没有分开这么长的时间,不光是时空,关键是这一路,谁知能有什么变数?
    林康平是十一月初回来的,满心欢喜地回来想跟子晴过个团聚年,谁料一个大霹雳砸在了脑袋上,林康平也是一下蒙了。
    说实在的,林康平是想出去长长见识,不过,这几年他一直在外头奔波,聚少离多的,对子晴,他有不少的愧疚,故而,他想着,等过两年,孩子们大些了,他带着子晴一块去,就当两人出游了。他知道子晴肯定是欢喜的,因为子晴说过,上辈子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想去的地方很多,可是都没有成行。
    林康平说道:“不如,你跟我一起去?孩子们有花嬷嬷和娘他们照顾,应该没问题的,咱们把嫣然带着。”
    子晴摇了摇头,说道:“你们这次出去,是官方的,带着我和孩子不合适,再说了,孩子们也有些小,书睿才十周岁,书玮才四周岁,我怎么忍心?”
    林康平也是,人还没走,心里已开始滋生挂念,不由得也有几分恨意,早知如此,当年,算了,不说了,说出来可是大逆不道的。
    因为要一去至少两年,子晴要打理林康平的衣物,日子便忙了起来,林康平也是,哪里也不想去了,成天陪着子晴窝在炕上,林兴倒是回来几次,说说庄里的改建进度,可惜,林康平也没兴趣去看一眼。
    子晴跟他说了林家兄弟在庄里做短工的事情,林康平想了想,说道:“由得他们去吧,记得以后有活时知会他们一声,咱们还是别管的太多了。他们的日子比起一般农民还是好过一些的,我大爷也说了,让他们自食其力。”
    “可不,简单的日子有简单的快乐。像咱们,钱是有了,家业也比先前大了好多,可你却越来越忙了,都是我的错,好好的非得买什么矿山,给咱一座金山,也要守得住呀?”子晴叹道。
    林康平听了摸着子晴的脸笑道:“金山是死的,你是活的,我守着你便成,别的,我都不要。”
    两人说笑间也便暂时忘了离别的忧伤,开始商讨起家务来了,林康平要走,肯定身边要带一个可靠的,他的意思还跟以前一样,带林福和沈宝福,安州的事务,只能都交给林安了。
    “你去信通知他们了吗?”子晴问道。
    这出门也是要准备些东西,哪里是提脚就走的事情?还有,子晴的意思是再带一个大江走,可惜林康平没同意。
    两人正说着,文三又来了,让林康平跟他出去一趟,两人急急忙忙地走了。
    原来,是李瀚想见林康平一面,原本,他也可以下旨把林康平召进宫里,不过,想到了林康平的两次救命之恩,想到了林康平对子晴的情义,也想到了林康平对朝廷的奉献,这样的人他身边还真没有。他忽然有些想结交林康平了,以一个故人的身份,而不是今日的君臣。
    故而,他换了身便服出宫,打发文三来找林康平了,要不是怕吓着子晴,估计他便上门了。
    李瀚找林康平,多是询问些西洋人的事情,他想多了解些国外的事情,也好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朝会上的大臣很少有说真话的,李瀚希望能从林康平嘴里听到些实话。
    林康平把自己这些年经历、了解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期间,也掺杂了些子晴的观点,子晴教会他的东西,比如,产业构造,农业是基础,是重中之重,可是光有农业,没有工业,肯定是要落后的,落后的结果便是被动挨打。西方正处在资本主义的萌芽时,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正在寻求海外的扩张,大风国正好借这个机会,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这样,才不至于被甩的太远。
    还有,除了粤城,应该把如今正在建的松江府也开放,这样,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来做生意,也能把松江府打造成第二个粤城,繁荣大风国的经济。
    这些话,是李瀚和文三、罗驰他们几个从来没有听过的,连文三也问道:“怪道人家常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今日的你,倒显得比我学问还深,看来,这些年的见识还真增长了不少。”
    其实,文三倒是想到了子晴,以他对林康平的了解,林康平不可能有这么深的见识,不过,他担心李瀚也猜出子晴来,故而,抢先一步恭喜林康平,算打了一个马虎眼吧。
    李瀚的内心也不能说不震撼,作为一代年轻的帝王,谁能没有点野心?谁不愿意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不愿意自己的子民丰衣足食?所以,李瀚才会这么焦灼,才会使些手段夺了林康平的矿山。
    想到林康平对自己的两次救命之恩,自己这事,的确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