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晴刚给孩子们穿好新衣,林康平他们也回来了,余氏忙吩咐女人们预备早饭,男人们帮着卸东西。
    早饭很简单,一人一个粽子,一个咸鸭蛋,子晴一看门上,早插上了艾草和菖蒲,这里的孩子没有涂雄黄酒的习俗,倒是给每个孩子一人挂了个香囊,用五色丝线编织成索,做成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倒也别致。

    第四百二十六章、祠堂一幕

    余氏大概猜到了子晴没有预备,便拿出了五个,亲自给书睿他们都戴上了,笑道:“看这大孙子,穿着这新衣,再戴上祖娘做的这个香囊,就更好看了,真精神。”
    书睿他们谢过了余氏,跟着书兴他们端着几样供品先去祠堂,祠堂那边已经开了门,有男子开始在打扫卫生,摆桌子什么的。
    林家这边,开始择菜洗菜,一会,主厨带着几个人进门了,子晴想去祠堂那边看看,低声问了一句姜氏,姜氏听了吓得摇了摇头。
    看来,这南北都一样,都是重男轻女的,女子都不能进祠堂的。其实,姜氏没有告诉子晴的是,这里的女人进祠堂,一般是受罚的,是犯了七出的大罪,需要逐出本家,才会让女子进祠堂,接受族里长老们的审判。故而,姜氏才会在听了子晴想进祠堂时吓得猛摇头。当然,这是后来姜氏告诉子晴的。
    祠堂那边,林康平带着书睿他们拜过父母的牌位,供上了香火,巳时正,族中男子在祠堂门口按辈分排好队,迎接族长和众长老进了祠堂,祠堂里已经布置妥当,请出了林家最早的祖先牌位,有专门的司仪唱词,族长亲自捧杯,长老执壶,头三杯酒进奉后,再奉上各色果品菜肴,拈香祭拜,一时间,黑压压的跪了一地的人。
    祭拜完毕,该是给书睿几个上家谱,早有执事之人捧过发黄的线装本,翻到林康平的父母这一栏,这才发现。居然连林康平也没上家谱的。
    估计是当年的林家很穷,把林康平卖了以后日子才慢慢好转的,可是,这林耀祖在给自己三个儿子上家谱的时候。居然没有给林康平写上一笔。居然这些年,也没人提起,如果不是这次书睿几个要上家谱。恐怕林康平这辈子也不会知道的。
    族长看了这种情况,和几位长老商定了一下,派人去把林耀祖抬了来。
    “林耀祖,我问你,这林康平究竟是不是林家的子孙?”族长先问道。
    “怎么不是?是我弟弟嫡亲的血脉,这还能有假?我弟弟当年从外面回来,你们也应该还记得。我那弟妹是有身孕的,当时,还是咱们庄的马婆子接生的,马婆子还在,不信。可以喊她来对证的。”林耀祖一口气说了不少,大概是心里一着急,咳嗽起来。
    “我怎么记得,当年你说你弟弟的孩子可是病重不愈的,怎么今天又跑来一个侄子?既如此,当年你为什么不给孩子上家谱?”一长老问道。
    这话问的有点尖锐,林耀祖的脸一下红了,林康健扶着他坐在椅子上,过了好一会。林耀祖才说道:“当年我弟妹难产,生下了这个孩子便走了,我弟弟伤心之下一病不起,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最后,把才几个月的孩子扔给了我。孩子也是三天两头的闹病,大夫说是先天不足,后天让好生补补,可我家当时的条件,大家也都清楚,自己家还好几个孩子吃不饱饭,哪里还搁得住一个病人折腾?这不,好容易拉扯到五岁,实在是没辙了,托人卖进了京城的一户大户人家。我当时也是怕大家说我无情无义,再说孩子卖了,哪里奢望还再要回来?这辈子,也只能是人家的人了,只当我们林家没有这个子孙了。”
    林老头说了这么多,喘了好几口气,林康健忙给送上了一杯茶,歇了一会,继续说道:“后来,我也没想到,这孩子的命好,不但身子慢慢养好了,还做了少爷的跟班,少爷可怜他,让他脱了奴籍,娶妻生子。这些年他一直在外头,如今我也是病成这样,想到自己就要去见我弟弟了,走之前,想到我还有事情没做完,我要让他们入我们林家的家谱,毕竟是我们林家的子孙,总归要认祖归宗的,不然,我心里有愧呀,没脸去见我死去的弟弟,我就是一个罪人呀!”
    说到最后,林耀祖竟然嚎啕大哭,说自己对不住自己的弟弟,对不住林康平,有负弟弟的嘱托,罪孽深重等等。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穷人家日子过不下去,卖儿卖女的有的是,林耀祖的忏悔令在座的长老们有些动容。只是,林康平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滋味,当年林耀祖卖他的时候,可是哄着他说,一定会去接他回来的,可是,没想到,为了他自己的名声好听些,竟然说林康平是久病不愈的,这让林康平情何以堪?
    书睿毕竟大几岁,也念了不少的书,自然听懂了林耀祖的话,知道了林康平当年的窘境以及当下的难堪,想安慰林康平几句,也不知说什么好,只得抓住了林康平的手,因为他知道,每当父亲难过的事情,母亲就会抓着他的手,或是抱着他,哄着他。
    众人私议了一会,同意了在林耀先的名字下先把林康平的名字写下,再写书睿几个的。这林康平一家,总算认祖归宗了。
    林耀祖看着执笔之人画上了最后一笔,吹干了墨汁,说道:“我这会就是走了,也可以瞑目了。” 说完突然晕了过去。
    林康健唬的忙抱起林耀祖,吩咐林康祥去请镇里的大夫,林康祥推开众人拔腿就往外跑,外围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有点骚乱,还是书睿推了推呆愣的林康平,说道:“爹,让马车去接大夫吧。”
    林康平这才也拔腿往外跑,回家套上马车去追林康祥,子晴和余氏她们见林康平慌慌张张地套了马车就走,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均跑到院门口来看着祠堂方向,一会,只见林康健把林耀祖抱回来了。
    余氏得知林耀祖晕了过去,也是一个趔趄,还好,胡氏扶住了她,林家的女人开始焦急的等待大夫来临,而子晴这时,也从书睿的嘴里知道了祠堂的一切。
    半个时辰后,大夫来了,摸了摸脉,说病人是急痛攻心,才会突然晕厥的,扎了几针针灸,林耀祖过了一会,便醒了。
    “阿弥陀佛,还好,只是虚惊一场。”马氏说道。
    这话怎么听着有点别扭,余氏看了她一眼,想训斥她几句,这时,族长和众长老也进门来看视林耀祖。
    林耀祖说道:“我没事了,你们去继续吧,还没杀三牲祷告祖先呢。”
    族长说道:“过去的事情就别多想了,好生养病吧。”
    林耀祖只是点头答应,好像也没力气说话似的,族长见无大碍,便领了众人出去,林康健再三问了大夫林耀祖的病情,得知暂时无大碍,这才跟着他们进了祠堂。
    午时,祠堂那边的仪式都完成了,众人坐着吃茶等着宴席开始,纷纷说起林耀祖的病,说起林家的过往,说起林康平的父亲。
    原来,这林康平的祖爷去世的早,林康平的父亲当年也是念了几年私塾,不想在家里种地,在京城做学徒,娶妻安了家,也攒了些银钱,便想回家买几亩地,也顺带奉养老母,谁知妻子偏生遇到了难产,生完孩子就走了,林耀先伤心之下,哪里还有心思置地,人也病倒了,这银子花的如水一般, 最后落个人财两空,把林康平托付给林耀祖了。
    林耀先一走,老太太白发人送黑发人,哪里还能承受得住?没两月,也走了。
    林耀祖在那样的情况下,拉扯一家老小,也的确是不易,如果不是当年的林康平身子弱,只怕,林耀祖也不会同意余氏要卖林康平的想法,不过,事情都过去了,说这些也知道感概罢了。
    这些话,是族长和几位老人特地告诉林康平的,族长最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康平,你是在外头做事的人,心思自然比我们要通透,这人,谁能没有过错?你大爷当年是做错了,不过,好歹他小小年纪把你爹拉扯大了,还送你爹去念了几年书,对你,也是有过养育之恩的。再冲今天的情形来看,这些年,只怕他也是不好过的。你既然认祖归宗了,你大爷也是风烛残年了,这以往的事情,就放下吧。”
    “是,族长。”林康平恭敬地回道,对一个行将入土的人,再多的恩怨,也该随风散去了。
    午时二刻,开始走菜,午时正,酒席开始,除了林家的几兄弟心思重重的,外人开始吃吃喝喝了,今日的菜式一般,因为族里众人的意思,考虑到庄里还是穷人多,不能把宴席的档次抬高了,造成别人的负担。故而,宴席的菜式都差不了多少,不同的是,今日的菜量比较大,馒头也是白面的,所以,这会见了桌上的酒菜,有几人还能想起刚才林耀祖的晕倒?
    林家兄弟再不高兴,也要按捺住心里的不快,林康健三兄弟陪着林康平去敬酒,书睿执壶。一圈下来,林康健叮嘱林康平几句,便回家看望老头了。
    林康祥吃了几杯酒,对林康平说道:“三弟,二哥替我爹给你陪个不是,今日见了我爹说这些,是我爹对不住你,我心里真的好难受。原来,我爹一直在后悔当年把你卖了,亏我还认为,没有我爹当年卖你,你怎么会有如今的风光?我甚至还心里埋怨过,我爹当年卖的为什么不是我呢?你说,我是不是猪狗不如的东西?”
    林康祥说着说着便哭了,桌子上的人都有些呆了,看着他们哥俩。

    第四百二十七章、相似的历史

    林康平听了林康祥的话,心里很是有些惊讶,见大家都看着他们哥俩,便扶着林康祥出了祠堂,说道:“二哥,你吃醉了,我扶你回家吧。”
    “二哥醉是没醉,心里明白着呢,难怪你对我们还有戒心,说话总是留三分,可是,我做二哥的竟然不体谅你,竟然还对发脾气。我爹说的对,你不欠我们的,是我们欠你的。最可恶的是,我竟然仗着是你的二哥,仗着我爹娘养过你五年,想让你拉扯兄弟一把,你说,我是不是没人性的畜生?”
    这时,林康健和林康勇也从家里赶了回来,见老头闭目养神,他俩不放心这边的情况,又返回祠堂。正好遇见了林康祥和林康平拉拉扯扯的。
    林康祥见了林康健,笑道:“大哥,我在跟三弟陪不是呢,三弟这些年受苦了,我们这些做兄弟的,没帮上一点什么忙,惭愧呀!咱爹都因为这个坐病了,我还没事人似的,琢磨怎么让三弟提携我一把,大哥,你说,我是不是猪狗不如的畜生?大哥,你说,咱爹会没事的吧?”
    林康健对林康勇说:“把你二哥扶回去,我和你三哥还要进去看看。”
    林康勇把林康祥接了过来,林康祥还在不停地念叨,林康健拍了拍林康平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兄弟俩又进了祠堂。
    祠堂的酒席持续到了申时初,这时,林家的女人已经把家里都收拾好了,晚饭也不用特做,灶房给留了一些,老爷子出了这样的事情,一家人也没什么心思吃饭,何况,男人们还都在祠堂吃过了。
    子晴带着嫣然在院子里玩,教她辨认墙角边的菜地里的几样青菜,这时。胡氏走了过来,胡氏抱起嫣然随口夸了几句,突然问道:“弟妹,你跟大嫂说实话。是不是咱爹那,身子不行了,不然,你们怎么会好好的又抢着上家谱?不是说好了明年吗?”
    子晴不知林康平怎么跟他们哥几个说的,所以,这会,也没法说实话。便道:“大嫂,我能知道什么?我听康平的,他说早些办了早些让大爷安心,这不,便回来了。”
    胡氏见子晴不肯说实话,也不再追问,叹了口气,说道:“要是这样的话。还是我家的大小子早些成亲吧,一则给老头冲冲喜,二则。省的还要耽误三年。”
    子晴这才知道,原来这长孙服丧也要三年,这个,子晴可就没法说话了,万一,这女的进门没几天,林老头走了,有那不讲理的人说人家是丧门星的话,这让人家如何在林家立足?
    这时,林家的男人们都回来了。林康健和林康平进屋给林老头汇报祠堂的情况,说是一切都很顺利,众乡邻也都很满意等。
    林老头点点头,说道:“这就好,我也没什么可挂念的了 。”说完似乎很累的样子。
    “爹”“大爷”林康健和林康平同时喊道,心下一凉。老头的话像是临别遗言。
    “康平,如你在京城,记得每年带着孩子们回来祭祖,这些年,都是你大哥替你完成的,你要离家远了,真顾不上,你大哥也会替你的,只是到底不如自己来的好。”林耀祖说道。
    林康平听了对林康健正式鞠了一躬,说道:“多谢大哥。”
    “自家人不用说这些客气话,那是我二叔二婶。大哥也没别的能耐,小的时候没照顾好你,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你不记恨大哥,大哥就感激不尽了。”林康健红着眼圈说道。
    林康平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回答。
    那边,林家的女人们都在井台边,刷洗碗筷,村子里也有几个帮忙的婆娘,子晴都不认识。不过,见人家帮自己干活,子晴还是主动笑着跟人家问好,这些人才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子晴从里面听到的唯一一点有用的信息,便是,余氏在村子里的人缘还算不错,看来,余氏的为人自有她可取的地方,只是,对林康平凉薄了些。
    “嗐,这也怪不上大娘,谁家不可自己的孩子疼?这做娘的,不都是这样吗?”村妇甲说道。
    “可不是这话,都吃不饱饭了,谁还能有闲钱去养一个病秧子?”村妇乙说道。
    诸如此类的话有好几个村妇说了,大概是回家听了自家男人说了林康平的事情,都有几分感概 ,或者是替余氏开脱几分。
    只有一个声音说道:“当初卖了是没毛病,谁也没怪他。可是,书兴他祖爷不该扯谎,说是病没了。后来条件好些了,难道没想着赎回来?那可是他弟弟留下的唯一的骨血啊,他就忍心吗?自己一家子围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饭,想起那个可怜的孩子,心里不亏得慌,还能吃得下吗?”
    这话说的还有一点见识和良知,子晴想看一眼那个说话的人,谁知人家根本没抬头,子晴也不好意思去搭话。
    晚上,林康平和子晴躺在了炕上,子晴说起胡氏的话,问林康平道:“你怎么跟大哥他们解释的?”
    “还没说呢,今天我也是吓坏了,我大爷的身体,一时还是不要挪动的好,我怕,真折腾出什么事,我也没法跟他们交代。”
    黑暗中,子晴握着林康平的手,说道:“你大爷是心病,今日他当着一村子的人承认了自己的错事,倒也其行可嘉,没几个人有这份勇气的。”
    “他卖我是没办法,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恨了。可就是听到他当年怕别人责怪他,谎称我已死了,这个,让我心里很难受,真的很难受。可是看大哥二哥这样,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算了,明日咱们回家。”林康平说完紧紧地抱住了子晴,一会,子晴便感觉自己的衣服一片湿热。
    次日,子晴他们在林家吃了一顿早饭,见林耀祖的神色比昨日略好些,便说了要进城,因为书睿几个都进学了。
    林耀祖听了对书睿几个说道:“去吧,好好念书,光大我们林家的门楣,当年你亲祖爷也曾念过书的,只是,后来家里穷了,念不起了,你祖爷当时还哭了呢,我怎么仿佛觉得就是昨天似的,那会,你祖爷也就书睿这么大,你太祖爷走了,也是病没的,这家,一下就穷了。哎,都是命啊!”
    林耀祖当年也就十六七,却要撑起一家的门户,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弟弟,两个出嫁的姐姐也是自顾不暇,日子可想也是艰难,好在还有一个母亲可以依赖,至少精神上不是孤独的。
    子晴他们要走时,林康健把林康平拉到了一旁,问了几句老头的病情,看来,这胡氏也是真着急了,要给儿子选成亲的日子呢。
    林康平哪有准话?连大夫都没准话,林康平也只是猜测出来的,故而,又是含糊了几句。
    回到家里,洗去了一身的疲劳,子晴爬上了炕,没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子晴又回复到了晴园时的闲暇,每日去给沈氏和曾瑞祥请安,大家说笑一会,刘氏她们这些日子,正忙着饭馆的筹备,京城刘氏和傅氏都比较熟了,每日下午,这几个人都会找一个馆子试吃,看菜式、价位,观察哪些菜式比较受欢迎,子晴看她们几个乐此不疲的,倒也没人来打扰自己,每日下午,子晴都抽出时间来写会书。
    这日,子喜下朝回来,一脸的气愤,子晴见了忙问道:“怎么了?朝里有什么大事?”
    “哎,我现在才知道,其实,做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做官都不容易,这皇帝的,就更不容易了,这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还不能呈一时之气,哎,做皇帝也有憋屈的时候。”
    子晴听了莫名其妙,问道:“你能不能说重点?这世上,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你以为皇帝就没有呀?”
    “姐,你不知道,咱们的邻海,有一个倭国,最是不安分,每每过来寻衅挑事,先皇在的时候,就有遇到过,不过,事情都不大,先皇也都狠狠地回击了几次,倭国才老实了几年。这不,见新皇刚登基,根基未稳,便又开始在沿海挑衅了,你说可气不可气?”
    “这有什么?既然先皇都能打回去,这皇帝难道不能吗?”子晴问道,这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地方。
    “你不知道,这倭国,仗着手里有银子,从西洋人那里买了不少枪炮,咱们的国库,还虚空呢。这不,朝中为此也是议论纷纷,今日皇帝还问文尚书呢,从国库里能抽出多少银两?偏偏今年这北方闹旱灾,你没见大哥都愁什么似的了,这麦收,也不知能收上几分?”
    这个,子晴可就帮不上忙了,“对了,皇上没问你,咱家的玻璃一年能挣多少银子吗?”子晴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道。
    “那倒没有,也没个拿我们自己的产业去充公的道理,还没到那一步呢。我倒是赞成,咱们也从西洋人手里买些枪炮,还有,我还真是想去西洋那些国家看看,究竟比我们强在哪里?我记得前朝的时候,差别还不大,怎么这几十年,他们就起来了?”子喜说道。
    “这还不容易,你上个折子,跟皇帝提议,另外,再派一批年轻有见识的学生,送到西洋人去求学,光买枪炮有多大出息?学会了人家怎么制造枪炮,这才是真本事,何况,我们国家应该也有制炸药的高手吧?把他们都寻了来,好好研究研究,集众家之所长,总会有突破的。”
    子晴刚说完,子喜喜的一溜烟跑了,说是回去写折子。

    第四百二十八章、林家人进门

    这事,几天过去,也没听到子喜的回复,子晴也不好多打听,不是子晴不爱国,可是,子晴一个女流之辈,除了能捐献些钱财,别的,还真帮不上。
    对了,要说一点也帮不上也不对,至少,子晴是学化工的,做个炸药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可是,这时代已经有做火药的,子晴就不出这头了,否则,太多的巧合就不是巧合了。
    不过,子晴倒是问过林康平,自己家的船会不会遇到倭国人捣乱,林康平说道:“咱家的船上有从西洋人手里买的手雷,真要有人捣乱或碰到海盗什么的,我就让他们使劲扔,扔完了手雷就抱着木头跳水,他们都是会游泳的好汉。”
    子晴听了心里一叹,也不知这子喜的折子递上去会是什么效果,这皇帝真的有这么开明吗?听说,前朝的皇帝可是一直跟西洋人走的近,不然,这科技也不会比子晴历史上的同期要发达。
    林康平这些日子可是有些忙,听说庄子里要麦收了,林康平除了要去庄子的同时,每十天还要去给林耀祖送一次药,只是,林耀祖的病并没有什么起色,反而越来越不好了。
    这日,林康平从林家回来,说书兴还是定了要在六月二十六成亲,林耀祖知道了倒是显得很高兴,说是能看到自己的大孙子成亲,也算值了。
    子晴听了也是一阵唏嘘,同时,也有些发愁,这书兴成亲。子晴一家肯定是要去的,肯定要在林家住了两三天,这大夏天的,几天不洗澡。不光子晴,连孩子们也受不了的。
    “还有差不多一个月呢,你倒是先愁上了。还是想着送一份什么见面礼给新媳妇吧。”林康平笑道。
    “什么见面礼?我还要跟你家二嫂她们几个商量呢。我可不能打了她们的脸。”子晴笑道。
    子晴和林康平正说着这些,子福进门了,子晴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他了,忙问道:“大哥,不是听说在麦收吗?怎么你还有时间沐休?”
    “谁告诉你麦收我就不能沐休了?难不成还要自己亲自去下地做事不成?”子福笑道。
    “对了,听康平说,今年的年景不算好。庄子里的收成不高,你那怎么样?”子晴问道,子晴可是记得当初子福来的时候,皇帝可是对他寄于比较高的期望,偏生又是在这缺钱的时候。遇不到一个好年景。
    “我就是为了这事来找你的,的确是算不上好,不过,我那边有一大片的河滩地,是沙地,还有一大片的荒山,你看,你们是不是把它买了下来,再搞一个康庄。种果树种洋薯都随你们,你们只要买下来,从村子里多雇些人或买些人,也能解决不少人的吃饭,怎么样?”子福说道。
    子晴听了,看了林康平一眼。林康平不是想种西瓜和洋薯吗?沙地不是正好,只不过,要养个几年。
    林康平问道:“有多大的地?”
    “地方有的是,荒山荒地,这里冬天太冷,一年可劳作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他们也开不了多少荒地,尤其是这荒山,更是无人问津,你们自己好好想想。”
    “我看成,就买荒山,种果树养鸡,也不用想太多,还是老套路,我明日就跟你下去看看。”林康平说道。
    子晴也想跟着去看看,这北方的山,跟南方究竟有些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次日一早,林康平早早把子晴喊起来,简单收拾收拾,便跟着子福出了城门,原来,这子福说的地方,是京城的东面,出了京城大约一个时辰,只见一条蜿蜒的小河,可惜,小河里的水不多,到处都露出了一片片的小鹅卵石,随处可见的小山包,远处,就是连绵的青山了。
    子福说道:“就这吧,再远了,就不方便了,这山上,除了荆棘,好像也不长别的,你说,看着是不是浪费?”
    “大哥,这有什么浪费的?我听说,北方人一般都爱种杨树,这杨树成活率高,成材时间也快,又不用怎么打理,总好比让它荒着呀?”
    子福听了说道:“这倒是一条路子,一般人不会想着去种杨树,也不怎么值钱,都是野生的多。”
    子晴几个倒是从山上走了一圈,一个一个的小山包,有的是,子晴早就说过,北方的村子一般比较集中,不像南方,山里有时四五户人家也是一个村子,这里不,有时走好半天,也不见一个村落。
    子福说,这北方的土地利用率低,同样的土地,能养活的人自然就比较少,这还是好的呢,听说,再往北走,有的土地,只能种一季,人更少了,冰天雪地的,一年冻死的人就不知有多少?
    这个子晴倒是知道,北方的人口密度一直比南方要低,当然,子晴说的是农村。
    子晴还真不知道,这北方的山能种些什么,倒是好像记得,大学时,有一位河北的同学带过她老家的板栗,还蛮好吃的,怎么种,子晴就不知道了。
    回到家,子晴跟林康平说起这个,林康平笑道:“知道了能干什么就行,这人,我去村子里寻摸去,总能找到一个懂行的吧?还有,那河滩附近的沙地,不如买来种西瓜,我重新弄一个庄子,可着咱们的心意来,岂不是更省事些?”
    子晴笑笑,正说话,阿兰过来说,要开饭了,今日是大家聚合的日子,子雨抽到签,该她家做饭。
    子晴一家进了子雨家门,刘氏几个还没到,子晴问永莲,永莲笑道:“我娘和婶娘几个去看铺子了,说是要看好了,就让大姑爹出面去买来。”
    “哦,这么快,试吃结束了?我还以为她们几个闹着玩的呢,没想到,还真坚持下来了。”子晴笑道。
    “谁说我们闹着玩了?我可是再正经不过了,这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做一件事情,你们不要打击我好不好?”刘氏笑着从门外走了进来。
    后面跟着的傅氏也说道:“大姐,我们今日还真找好了一个地方,不如你明日跟姐夫去瞧瞧,要是合适,我们就找人买了下来。”
    子晴笑道:“我也不懂这个,二嫂应该清楚的。我只预备掏银子凑份子就成。”
    这时,子喜进来,自从子喜那日和子晴说过折子递了上去后,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子晴拉着子喜低声问皇帝的回复是什么,子喜摇了摇头。
    很快就到了五月底,林康平从药铺拿药,问起大夫,说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药,是不是也要带病人过来再瞧瞧?其实,依林康平的意思,是请大夫走这趟,可是大夫一听,晚上还要在林家住一夜,便死活不肯去了。
    没法,只能请病人再走一趟了,林康平问子晴:“既然来了,就请他们进家里看看?还是去别的地方找个住处?”
    “依你,你要愿意让他们进家来,也行,怎么说也是正经亲戚,要是知道咱们连家也不肯让人家进,似乎不太合适,只不过,要是他们有什么过分的事情,我可是不依的。还有,你大爷住咱家治病,得有大哥他们陪着,别真要有什么了,咱可说不清。”子晴说道。
    “这个自然,你放心吧。”林康平抱着子晴,他知道子晴心里的心结,有周氏和春玉那样的人在先,子晴自然担心林家人到时也有这样的,可就自讨苦吃了。
    因马车能坐的人有限,这次,林康平只把林耀祖和余氏以及林家三兄弟带了过来,子晴安排住在了前院的客房。
    林家兄弟和余氏哪里见过这么好的房子,转着圈地夸,不过,后院子晴就没带他们参观了,说了自己娘家的女眷会不时过来找自己,房子都差不多。
    林康健几个听了忙道:“应该的,我们就是几个粗人,真冲撞了贵人也不好,没得还让人笑话我们不懂规矩。”
    子晴一听这话,还是比较靠谱,心里便松了一口气,接风宴曾瑞祥和沈氏还特地来了,怎么也是林康平的长辈,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余氏见了沈氏,一开始有些心怯,主要是看沈氏穿的都是她没见过的好料子,说实在的,子晴在余氏那边,为了不打眼,穿的都是农村的小媳妇的衣裳,所以余氏陡然见了沈氏,几乎不敢抬头。
    沈氏倒是笑着问好,问了些林耀祖的病情,又问了些林家的几个孩子,女人们的话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