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四十五章、生女嫣然

    杨家的客人临走时,出人意料的是,书睿和书彦牵着永樟堵在门口,对两个小孩子说道:“小弟弟,你们好像忘了把手里的东西留下来,这是我永樟弟弟最喜欢的,他还小,要一会不见了这些,就要哭起来的。”
    那两个大人听了,顿时有些尴尬,忙道:“一时疏忽,是忘了,忘了。”说完忙让那两个孩子把东西拿了出来。
    “兜里还有几个别忘了。”书彦加了一句。
    客人一走,沈氏总算松了一口气,笑道:“永樟离了这些玩具连饭也不肯好好吃,我正不知怎么开口,没想到咱家的书睿还挺厉害,知道谁近谁远。”
    “书睿就像我小的时候,外甥像舅,我小时候就那样护着你们。”子福笑道。
    众人凑趣了几句,也没放在心上。
    子晴回家后问起书睿:“睿儿,你怎么会想到要替永樟小弟弟要回来那些东西呢?”
    “娘,那本来就是永樟小弟弟的,外婆不是说了,小弟弟离了那些,连饭也吃不香的,我看见外婆和三舅娘总瞅着那些木雕,就是不好意思开口,想来,外婆和三舅娘的意思也是想留下来,既然你们大人都不好意思开口,只能我们小孩子来开口了。娘不是也说过,我们都是一家人,要互帮互爱。”书睿说道。
    子晴正想夸夸书睿的细心,没想到书彦说道:“娘,真是搞不懂你们大人,明明是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走了,还不好意思开口要回来。难道别人上门来要咱家的东西,娘明明不想给,也不吱声随他拿了去吗?”
    子晴听了一愣,自己以前可不就这么做过,明明不想给。可碍于面子碍于名声,还是让人占了便宜去。
    “那要依你们说,应该怎么做呢?”子晴问道。
    “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就这么简单。”书彦抢着说道。
    “看情况,不过,我觉得,该拒绝的时候也是要拒绝的,如果咱们不会拒绝,久而久之,岂不是助长了别人的贪婪?”书睿说道。
    子晴可真是没想到。这么浅显的道理竟然能从两个孩子嘴里说出,可见自己两世为人有时候不如两个孩子明白。
    这日,因康庄要准备春耕,子福和子喜两个又跟着林康平去了趟庄子,也参观了康庄的作坊。
    晚饭时,子福对子晴说道:“晴儿,我觉得你还可以再买几块荒地,专门种些洋薯、番薯。那个产量大,你可以扩大你的作坊。我的意思趁现在多开几个,在京城也可以开。过几年,大家一琢磨就明白了,毕竟没什么技术含量,跟做米粉差不多。”
    子晴想了想,说道:“大哥,不如你在昌州那开一个吧,真的,你也知道没什么技术含量,还有小四,在京城也开一个。现在到处都有种洋薯番薯的。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再说了,银子是挣不完的,我还有别的想法。”
    “我是不打算开,我忙玻璃厂就行,玻璃厂忙好了。我一年的银子也够够了。要不让大哥、二哥、三哥开吧,京城你自己家的庄子里就可以开,不用特地让给我。”子喜说道。
    “我那个学堂也能够我们勉强度日,还有饭馆的收益,我一年的花销够够的了,加上玻璃厂的分红,我也能置点田地铺子给几个孩子留着,别的,我也懒得去操心了,有这精力,我还不如练练字呢。”子禄说道。
    “二哥,你还练字?你的字够好的了,对了,二哥,你帮我写一幅《岳阳楼记》吧,我看大姐家的书房也挂了好几幅你的字,还是有些看头的。”子喜说道。
    “行,你要喜欢,我书房有不少,这一大正月拘在家里也没干别的,光写字了。”子禄说道。
    “小二,不如,你开个铺子,卖书卖字卖画,你看,你教的学生也是要买书的吧?你的字,多少也能卖几两银子吧?大哥觉得还真不错,有几分风骨的,看得出来,你在写字上比我有天分,当然,也和你的苦练分不开。”子福说道。
    “二哥开也行,我也做点雕刻,放到二哥的铺子里寄卖,也挣几个零花钱试试,至于买荒地开作坊,我现在还没这心思,等我考完再说吧。”子寿笑道。他在的闲暇之余,就会拿起雕刻刀,换换脑子。
    子禄听了有几分踌躇,问道:“那岂不是要花很多的精力,学堂我能兼顾过来?”
    子晴想了想,说道:“二哥,不如你把写好的字装裱好了,放在饭馆里的大堂和雅间,这样,不但提升了你饭馆的品味,有喜欢文雅知性的客人见了兴许就想买下来,这样,你就不用单开个铺子那么费事,至于小三的作品,也一样可以摆在雅间或大堂,只不过东西卖出去了,给伙计们几文辛苦费罢了,岂不比单开铺子强?横竖你们也是玩玩而已,这样没有压力和功利性,兴许写出来的字还要强几分呢?”子晴说道。
    “晴儿这法子好,比较适合小二。”子福先反应过来,说道。子禄确实没有商业的天分,单开铺子牵扯的杂事太多。
    “我也是觉得妹妹这法子好,我听妹妹的。”子禄也忙道,子晴在子禄心里的地位一直不低。
    沈氏和曾瑞祥在一旁听了,也满意地笑了,在他们这个年龄,还有什么能比看着自己的孩子们互帮互助,亲睦和美更让人欣慰的呢?
    三月初三,子雨生了个儿子,夏家连摆了两日酒席,除子晴外,他们都过去赴宴了,沈氏回来说,夏太太这回可真把子雨当做自家人真心疼爱了,子雨也算是个有福气的。
    三月十五,子晴搬入暖香苑待产,四月初一,子晴在众人的期盼中终于生了个女孩,四月初二,从夏家吃过满月酒回来,子福子喜两家和林康平一同离开了,守孝结束。
    林康平一走,沈氏要搬入晴园,子晴担心沈氏太过劳累,加上杨氏的孩子也才半岁多,那边也离不开人,便说自己这是第五次坐月子了,家里又有那么多的丫鬟婆子,自己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用操什么心,外面的事林康平走前都安排好了。沈氏听的如此一说,只得作罢,转头又安排人去接子雨回娘家住几天,给孩子换换窝。
    五日过后,子晴生的小丫头长开了些,皮肤粉白粉白的,小眼睛黑亮黑亮的,总咕噜咕噜地转,仿佛能看见东西似的。头发居然还带点自然卷,真像个洋娃娃,可爱的不得了。子晴每每看着这孩子,心里就软软的。
    书钰和书玮每天围在小妹妹身边,趁子晴一个不注意,就拿手指头捅咕小丫头的嫩脸,或者捏捏娃娃的嫩皮肤,书钰每天看着小妹妹的变化,也是惊奇不已,总抓着子晴问:“娘,妹妹今天又比昨天漂亮了,为什么呀?那个妹妹生下来可丑了,这个妹妹我喜欢。”
    书睿和书彦每天放学回来第一站也必是暖香苑,尤其是书彦,刚上浮桥就听见他喊:“妹妹妹妹,哥哥放学回来看你了。”
    书睿是知道自己爹娘有多盼望这个小妹妹的,为此,自己娘还破天荒地挨了一顿打,所以,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一定要好好护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妹妹的念头了。
    “睿儿,你说妹妹取一个什么名字比较好。你爹爹不在身边,家里就你读的书多,你给妹妹取一个名字吧。”子晴看着围在地炕边的四个儿子,笑着问道。
    “娘,我也可以的,嗯,村子里大狗子的妹妹就叫细妹,咱家的就叫小妹。”书钰抢着说。
    “去去,你看取的什么名字,那也叫名字?大狗子的妹妹能跟咱家的妹妹比吗?咱家的妹妹多漂亮,还是让大哥取吧。”书彦说道。
    “娘,你看妹妹笑着这么好看,好像听懂了二弟的话似的,巧笑嫣然,不如妹妹就叫嫣然吧。”书睿说道。
    “巧笑嫣然,嫣然,不错,娘决定了,咱家的丫头就叫林嫣然,记住了哦,你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怎么样?”
    “一家人就要相亲相爱,互让互帮,大的要照顾小的,小的要听大的话。”四个小孩齐声说道。
    子晴笑着点点头,抱着四个孩子亲了又亲。
    沈氏带着子雨过来的时候,书彦喊道:“外婆,小姨,我妹妹有名字了,叫嫣然,就是笑的特别好看的意思。大哥取的名字。”
    沈氏看看子晴,摸摸书睿的头,夸道:“我们书睿真是聪明,这名字可真好听。”
    书睿见大人在一起有话要说,主动带了三个弟弟出去玩,这边沈氏才问道:“孩子下奶,你小姑过来了吗?”
    “没有,我没给她送信。自打过年后,她也没来过我家,想必也是让咱爹清静清静,要不,就是家里事多出不来。”子晴说道。
    “按说家里事多也不至于,多半还是怕你爹心里不自在吧。你爹心里也一直闷闷不乐的。”
    “那满月的时候姐姐是不是也预备几桌酒席请请他们还有几位舅舅家?毕竟阿婆的事情,跟姑姑也没关系,不知爹愿不愿意?”子雨问道。

    第三百四十六章、报应

    “算了吧,这会,家家都忙着春耕,哪里有空串门子?我这和你家不一样。”子晴说道。
    “可不,今年的雨水还特别多,只怕他们都不得出门,晴儿这都是第五个孩子了,和雨儿不一样。”沈氏琢磨了一下,也是这个意思。
    今年雨水多,从年后就一直淅淅沥沥地没个停,估计再这样下去,小麦减产是必然的。好在早稻已插秧了,影响暂时还不大,可也架不住这天一直下个没完啊。家家都忙着排田地里的积水,哪有时间串门子?
    子雨听了说道:“可不,今年的雨水是大,我听相公说,外面有的地方雨水特别大,还有被水淹了的村庄,咱们这呀,还算好的。我听家翁和家婆说,今年的米粮保不准要涨价,让多预备一些。”
    子晴一听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林康平还在外头跑着呢,这万一闹水灾,可怎么回来?
    沈氏听了忙问子晴家的粮食还有多少,她也要预备买一些,还有陈氏的饭馆,也要多预备一些,又担心子福,他可是管着米粮和水利,要是遇到大的灾荒,一个处理不好,就要受到连累,几年的政绩都白干了。
    沈氏见子晴有些精神恍惚,还以为是累的,忙带了子雨告辞,子晴也没心思挽留,忙叫了林旺来打听外面的情况,这些日子因为忙于生孩子坐月子,子晴还真没想到外面的水灾这么厉害了,早知道就不让林康平出门了,也不会这么牵肠挂肚的。
    好几年的风调雨顺。子晴都忘了南方本就大水多发地段。先安排林旺去庄子那检查排水沟有没有被堵,还有晴园的排水沟也要加深,预防万一。
    安排好这一切,子晴又交代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完成。这才松了口气,又怕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吩咐了林安找庄子里的几位大工头一块商量。方才作罢。
    转眼就到了五月初一,嫣然的满月日子,林康平没有回家,端午一到,林康平还是没有进家,子晴有些慌了,这是没有过的现象。除了那一次林康平因为救人伤重回家。
    现在外面都在传说各地发水灾的事,村子里就有几户低洼的人家进水了,麦子都泡在水里,勉强收了上来,还得在屋子里摊开来阴干。子晴这还好一些,把炕和地炕都烧上了,慢慢烘干,损失还不是很大。
    初六,吃过早饭,刚打发两个孩子去学堂,小白领着秋玉上门了,气呼呼地,好像谁得罪了她似的。
    “这个鬼天。见天都下雨,烦死我了,连趟门都不得出。”秋玉人还没进来,就听见她抱怨的声音了。
    “小姑,你就别抱怨了,我这刚生完孩子。也是不得出门,康平也没在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我比你更烦。”
    “呀,你这一说我才看见你肚子没了,怎么也不给小姑送个信?我也是这段日子被你大娘和你阿婆支使糊涂了,忘了你该生孩子了,什么时候生的?男娃还是女娃?”
    “呵呵,你猜?”
    “看你这笑模样,不用说,也是个女娃了,恭喜你,总算如愿了。”
    “对了,小姑,你刚进门时,气呼呼的,谁又惹着你了?”子晴也是无聊,想拉着秋玉说说话。
    “还能有谁?你大娘呗。对了,我一直没去看过你爹,你爹身子怎么样了?”
    “好多了,可以去学堂讲课了,就是精神还不大好。”
    “那就好,我想看看去,又怕你爹看到我们不高兴。清明的时候,听你大爹说,也是各家祭各家的,他也没见到你爹。哎,从你阿公走,就没一件顺心的事。”秋玉叹道。
    “对了,木木的考试怎样?府试过了吗?”
    “府试倒是过了,小文没过,那孩子说不学了,原本,他就不想念书,说想去学医药本事,好替你二姑看病,这不,我想起子新来,来找你爹去说情。要不是天不好,你二姑就自己过来了。”秋玉说道。
    “哪里急的这一时,我二姑身子怎么样了?”
    “她还好一些,养了这些日子,倒是你阿婆,不中用了,我瞧着她现在跟你大娘,可真是造孽,太可怜了,我要一天没去,你阿婆就吃不上一口热饭,偏是人又动不了,说话也不利索了,我看你大娘就是存心的,摆明了不想侍候你阿婆,我看她这样,将来能找到一个好媳妇来侍候她?这人做事,都是有报应的。”秋玉愤愤说道,在她看来,田氏这个也算是报应吧?
    子晴还真不知田氏的事情,在家基本都不提起,所以,这会秋玉来了,听说田氏又瘫了,子晴还真有几分意外的。
    秋玉便把周氏如何大张旗鼓地把二毛几个的事情告诉田氏,田氏听了后如何晕倒,醒来便全身动不了,扎了几个月的针灸,好歹左边身子能动,吃饭还是要人喂,银子也花了不少,周氏也是见天的抱怨,无奈这些日子,秋玉是天天过去,子全也是在家,周氏少不得要做出样子来伺候伺候,事情发展成这样,周氏也是后悔不迭,可真让她下手亲自害了田氏,周氏还是不敢的,她怕遭报应,怕田氏做鬼也不放过她。至于她给田氏报信,她一直对自己说自己是无心的。
    子晴听了在凝神,秋玉见子晴没有接话,又说道:“还不止这些,你大娘明知你阿婆就爱吃些细粮,粗粮是一点也咽不进去,可我一天没去,她就给你阿婆喂粗粮,我跟她发了几次火,你猜她怎么说:‘秋玉呀,今年的年景你也知道,麦子也没收上来,粮价又涨了不少,你大哥一直在家闲着,也没个进项,你说,明年子全还要去赶考,可不得多预备些银子,家里虽有几个钱,我可不敢瞎花,还要留着给子全赶考娶媳妇。哪有多余的银子给娘买细粮?’你听听,你说一个老人,能吃了她多少?亏你阿婆还一直偏着她。”
    子晴猜想周氏不满的原因,大概是知道田氏手里还有些银两,但是,田氏没有交出来,想必也是对周氏不放心,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吧。
    “子全还在家呢?还没去县学?”
    “这会还去什么?没几天就放假了,等着夏收后再去,我听木木说,他连小文都不如呢,哪里能考上?还不是拿着银子玩,你大娘还以为自己家的孩子是那块料呢?说都是姓曾的,他家还是长房长孙,还能比不过子福几个?真是笑话。我倒要看看,子全连个县试也过不了,她拿什么吹去?”
    子晴这个还真信,子全还真不是读书的料,反应慢不说,也不能吃苦用功,只不过,在父母的眼里,尤其是在周氏这样眼光浅的母亲眼里,孩子可是没有缺点的。
    子晴还没答话,秋玉又说道:“对了,说到子全,你知道四毛又离家了吗?”
    “啊,四毛离家了?我们还真不知道,不是好容易才回来的吗?怎么又会想到走?”
    “还不是你大姑他们,二毛以后就跟个活死人没差别,他家老婆把孩子扔给你大姑,自己偷着把房子和地卖了,卷了银子跑了,三毛家的那个红秀,也是抱了孩子回家,等着你大姑养活呢,桂花那也剩个房子,别的也不剩啥,只能挺着大肚子回娘家了。你大姑没法,只得去找四毛,四毛被缠得没法,便把那铺子给你大姑了,自己又出去了。他不出去能怎么办?在这安州府里,他如今可是连一个好人家的女儿也说不上的。”秋玉叹道。
    四毛的处境有几分像当年的曾瑞祥了,这一大家子,大毛一家听说是躲开了,剩下家里一群女人和孩子,一个个张嘴等着他养活,可惜了燕家这棵好笋,没长对地方。
    秋玉一走,沈氏来了,要借子晴家的炕来烘干麦子,子晴把刚才秋玉来的事情说一遍,沈氏冷笑一声说道:“你小姑有句话还真说对了,可不就是报应?你大娘就是存心的,这回也是搬起石头砸了她自己的脚,还当能跟从前似的,等着把你阿婆送走呢,以后,就慢慢伺候去吧。”
    子晴想古代的孝道还真是约束人,就算周氏再怎么不情愿,怎么看田氏不顺眼,也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意来撵她了,因为田氏已经没有去路了。
    “对了,我看今年的毛桃和西瓜都要大幅减产,尤其是西瓜,天气再不晴,只怕要全烂地里了,而且雨水多了,瓜果也不甜了,卖不上好价。”沈氏忽然换了个话题。
    这些年,西瓜、玉米、番薯、洋薯在当地都推广了,价格上自然差多了,好在子晴也不指着这一项。
    母女俩说了会闲话,又问了几句林康平什么时候回来,嘱咐了子晴几句,沈氏便回去了。
    五月初八,雨总算停了,初十,天晴了,人人脸上喜气洋洋,纷纷忙着晒被,晒衣服,晒麦子。子晴看看外面的太阳,想着林康平这会应该在哪呢?

    第三百四十七章、再次救人

    其实林康平这会离得还真不远,就在岭州城外的密林里混战。这趟出门并不顺利,一直下雨,也没法带茶叶和丝绸,只能全带了瓷器,又因为子晴刚产女,林康平不舍得离开,沿途又看到有的地方洪涝成灾,路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逃难的人,林康平更放心不下家里的事情。
    偏偏大卫那边迟迟未到,林康平等的心焦,终于等到一身落魄的大卫。原来大卫碰到了海盗,船和货都被抢走了,凭着自己的游泳技术抱了一块木板跳了海,在海里飘了一天才碰到同乡的货船,捡了一条命,可是说是九死一生,万幸不已,以后他都不准备出海了。反正这些年他的银子也挣够了,这次跳海,把银票带在了身上,减少了些损失,只是一船的货确是不见了踪影。
    不过,这次他没有拿林康平的货,而是把林康平的瓷器介绍给了他同乡约翰,约翰的生意做的比大卫要大些,有自己的船运队,见到林康平带去的瓷器倒是很喜欢,景德镇的瓷器还是名声在外的,因西洋人的船队不能进入大风的内陆,大卫又极力推荐林康平的人品,约翰便跟林康平也定下了供货的约定。
    大卫又看在多年的交情上,从约翰那要了两枚手雷送林康平,说是最后一次见面,留给林康平防身。当然,大卫也极力邀请林康平去他们的国度做生意。
    林康平知道这手雷的珍贵,原本不想要,可是看到手雷的小巧精致,鬼使神差地带了上身,又奇迹般地帮他躲过一劫。
    因为水灾,林康平这次回家没有走水路,骑马直奔驿道,眼看着到了岭州,岭州过去可就是安州了。林康平松了一口气,带着沈宝福和林安快马加鞭,谁知岭州城外的密林里碰到了有人被追杀,巧不巧的居然被追杀的人林康平认识。就是当年林康平在岭南救过的那一位男子,男子的身上都是伤,身边也只剩了两个人,也都身受重伤。他也认出了林康平,林康平的到来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生欲望。
    “是你?还真是有缘,看来今天又要欠你一份大大的人情了。”对方苦笑道。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救你?”林康平问道。
    “直觉,第一次你都没忍心丢下我。这一次自然也不会拒绝我的。”对方很笃定地说道,神情淡淡的,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贵气和霸气并没有因为被追杀的狼狈而少了分毫。
    林康平自然不忍拒绝,因为这么多年,林康平只走了两回官道,偏偏两回都碰到了这男子被追杀,林康平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当然不能拒绝了。
    林康平带着他们且战且退。往密林里走,对方的人紧追不舍,关键时候。林康平丢了一枚手雷,才带着他们上马飞奔,只是林康平救的那人伤势太重,好在他的同伴带了伤药。林康平让沈宝福出面买了辆马车,没敢进城,从城外绕着走。
    五月十五,在子晴的望穿秋水中迎来了林康平一伙人,林康平说要找个地方给他们养伤,而且还要保密,子晴想了想。打发他们去了竹苑,竹苑那边一直没人住,也就不怎么过去打扫,林康平直接把马车赶进了竹苑,对下人说是老家来的客人,要住一些日子。
    安置好了那批客人。林康平和子晴回到房中,子晴从林康平那知道这次事件经过,倒也没法再怪他出手救人,只是问道:“到底是什么人,怎么总招人追杀?不过,他可真够命大,连着两次都是你救的他,这次不能又拿两千两银子打发咱们了吧?”
    林康平听了,拧着子晴的脸笑道:“瞧你这财迷的样子,看来以后我还要多出去救几个人挣钱?”
    “胡扯什么呢?我还没找你算账呢,还救,下次再救试试,看我怎么惩罚你?”
    “怎么罚?”林康平捏着子晴的鼻子问道。
    “横竖你也不考虑我和孩子,我就直接给你关大门外了,你守着你救的那些人过吧。”
    “好了,不逗你了,你放心,我不会鲁莽行事的,这次是有大卫给我的手雷,我心里有了依仗,自然不怕。”
    “手雷?什么样的,我看看?”
    “都到家了,谁还能放在身上?我放起来了,那可不是玩的,搞不好,会出人命的。”
    林康平说完要更衣洗漱,子晴收拾他的衣物,发现了一枚玉佩,有些眼熟,拿起来在手里翻看,林康平瞧了一眼,说道:“你好生收起来吧。是那人送的,说是我拿着这玉佩可以上京城找他,他可以帮我做两件事,不论是做官还是发财还是别的,只要咱想好了。我寻思着,还是留着有什么危难了再找他吧,轻易还是不用,做官发财对咱们来说没什么意义。”
    子晴心里有些嘀咕,对方到底是什么来头,做官发财这么轻易就许诺出来,可千万别惹上什么麻烦,宁可还是没有牵连的好。
    林康平沐浴出来,见子晴还拿着这枚玉佩发呆,便说道:“你放心,等他伤好了,自然会走,咱们尽可能不跟他扯上关系,做官我没兴趣,发财还是靠自己心里安生些。对了,说到发财,我还真有件事情跟你商量。”
    林康平说的事情,是想考虑自己买船,也组建自己的船运队,把阿土和阿水从京城调回来,放到粤城。
    “我看着约翰的船运队,想着不能光让洋人从咱们门口挣钱,咱也把东西运到国外去,挣他们的银子,只是,咱们目前还没那么大的实力,咱家的银子,也只能买两艘大船,先做着,你觉得如何?”
    “可是,不是有海盗吗?大卫不就遇上了?”子晴觉得船运还真是不安全,又是海盗又是风浪的,连生命安全都没法保障,挣了银子有什么用?
    “我知道你的意思,先不出国,等时机成熟了,咱们和约翰合伙,从他那里先买些手雷,跟着他的船队走,他也是愿意的,毕竟他的船只也是有限的,人多安全,到了国外,咱们还得和他打交道。你放心,我不出去,粤城那边有不少水手,他们是跑惯了的,咱们雇来就成,剩下的就交给阿土和阿水打理。京城那边的香皂可以交给别人打理,这两小子我发现还是有些做生意的天赋,又是粤城人,语言方便,人也可靠。”林康平解释道。
    子晴听了林康平不亲自跑,方放下了一半的心,两人说了些别话,便安歇了。
    为了不让外人接触到竹苑的那几位,每日林康平亲自送饭菜过去。有时,林康平还会在那陪着他吃一顿。跟着他来的两人已走了一人,至于做什么去了,这个林康平也没多问。
    子晴对竹苑的那位一直有些好奇,什么样的人总遭到追杀,不过好奇归好奇,子晴还是很惜命的,不该打听的绝对不打听,也嘱咐了家里的人没事不要靠近竹苑。
    子晴操心的是他的伤势什么时候能好,毕竟谁也不想家里留这样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可俗话说的好,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人家没说走,是万万不能撵的。所以子晴十分尽心地合理安排膳食,营养十分丰富,巴不得他的伤势早日康复,早日离去。
    子晴一天到晚唉声叹气的,林康平见了只得找了些事情给子晴忙乎,林山和林风也到年龄成亲了,和小紫小红正好配了两对,康庄那边也是有人要成亲,嫣然子晴要亲自带,林康平还给子晴找了这几个月的账簿要她核对,因要买船,还要把家里的账目捋顺一下,看能挤出多少银两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如此一忙,子晴还真没功夫惦着竹苑的那位,不过,林康平比子晴更忙,这些日子都在庄子上,作坊扩大了一倍,可以从外头收购些洋薯和番薯来做粉条粉丝,米粉就不做了,没有什么竞争力,当然除了自家想吃的。
    日子转眼就到六月,从五月份停雨以来,这么长的时间一直没有下雨,闷热闷热的,子晴担心大家中暑,每天都要吩咐灶房熬一大锅的绿豆粥,用井水拔凉,给园子里各处送去,还有庄子上也是,交代林康平夏收每天从早上六点干到十点,十点至下午四点都休息,四点再做到八点,这样一来,功效反而更高了。
    天气太热,晴园里的西瓜也不多,子晴就没打算卖,都留着自己家吃,除了冰沙,子晴闲来无事又用鸡蛋试做冰淇淋,浪费了不少鸡蛋羊奶才勉强能吃,连子晴喜欢的奶昔也有了。只是少了一味奶油,没有奶油,只得用羊奶代替,当然,口感还是差了很多,是像非像的,也就是能吃而已。子晴做好后给娘家送了些去,又给竹苑送了些冰沙,因为在子晴的认知里,大男人都不爱吃那些甜腻腻的东西。
    子晴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些个东西,居然给自己招惹上了麻烦,险些惹了大祸。

    第三百四十八章、神秘人

    原来竹苑的那位主子见了冰沙,便起疑了,问自己的侍卫,“乡下人家哪里来的冰窖?难不成不是普通的农户?这到底是一户什么人家,速去查清。”
    侍卫也很纳闷,原本以为就是普通的农户,男的一年在外头跑两趟生意,两次在紧要关头救了主子的命,那一次还差点为主子搭进了性命,这样的人家,哪里还需怀疑?再说他们现在还处在躲避状态,身边人手又少,哪里能腾出功夫来查这些?
    可是侍卫又不敢辩驳,只好自己亲自找人细细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