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妆[封推]-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珠跑不动,反正有周南他们十来个人围着团团转,也就由得他们去,自己在房里看邢珠绣花。
这些日子钱壮已经下地了,万幸没有落下什么后遗症,邢珠每日里去看一回,虽然不说话,彼此间意味倒是也不同了。谢琬成天忙得脚不沾地儿没空理会,倒是洪连珠瞧在了眼里,这里便就说道:“算来你二十二了,钱壮也快三十七八的人了,你要是不嫌他老,我看倒是也行。”
邢珠脸红到脖子根,不说话。
洪连珠笑道:“傻姑娘,平日里不是挺大方的吗?怎么到了这光明正大的事上倒又怂了?钱壮身世也挺可怜的,但我看得出来,他能疼人,总之你要是觉得年龄没问题,我就替你们去跟王妃说说,早日成了亲,也算是个依靠了。”
邢珠默了下,放下针线来,跪地冲洪连珠磕了个头,“舅太太既说我怂,那邢珠就厚着脸皮直说了。我不嫌钱大哥老,没有他,也就没有我的今日。我挺喜欢他的,可他比我胆子小,不敢说出来,舅太太既有这份心,那邢珠就拜托舅太太了。”
洪连珠伸手扶她起来:“哪里用得着行这么大的礼?你乐意就好,回头我就跟你们王妃说。”
二人这里说着私己,外头忽然就传来孙士谦的说话声。洪连珠扭头看了眼,邢珠站起身来,走出门口道:“孙公公怎么了?”
孙士谦默了下,以一贯半躬着腰的姿态走过来,说道:“温禧王来了。说是太子有话转告。”
“别让他进来!”洪连珠当机立断说道,“这个人不是好东西,煦儿一个人在家,太子有旨意又怎么会让他过来?”
邢珠看着孙士谦,显然意思是一样的。
孙士谦平静地道:“奴才也是这个意思。不过,罗佩他们不是这么想。”
罗佩和钟徊都是留下来守护的暗卫队的护卫,这些日子他们没干别的,就跟在殷煦屁股后面跑了,这使他们分外觉得又回到了十几年前没日没夜习武操练的那段日子。或者说比那个还要人命!因为那会儿至今还有片刻空闲可以停下来稍事休息。
跟着殷煦,你丫根本就别想歇下半口气来!人家年轻力壮,就是坐着不跑他也能四脚不停地四处捣鼓,于是你就得跟在他后头不停地收尾。
听说殷曜到来的时候,他们正好追着殷煦经过外院,看见大门口坐在高头大马上的殷曜,再听完孙士谦说起他的来意,罗佩立刻就往钟徊看了眼。
什么叫做多年合作的默契?罗佩这里才一看,钟徊立时就道:“既然是奉太子旨意过来,我们怎么好意思拦他?”
正文、398 追根
敢上门来找死,爷们儿这里正摩拳擦掌呢,看整不死你!
罗佩也认真的点头:“的确啊,到底是王爷。”
孙士谦看着磨牙切齿的他俩,挑了挑眉,悠然道:“得禀告舅太太一声。”
这里罗佩二人等得孙士谦出来,洪连珠也跟着出来了,她没好气地瞪他们道:“你俩是嫌太闲了么?”
钟徊搓了下鼻子,说道:“在下们都觉得把温禧王拒之门外十分不敬。”
洪连珠其实也不是个好欺负的,早就知道这郑侧妃母子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会儿明知道家里只有个孩子在,他居然也假冒着太子旨意找上门来!这不是明摆着过来作乱么?一想王府里里外外全都让殷昱给安排好了,包准进得来出不去,心下便也就活动了几分。
沉吟片刻,便清了两下嗓子,说道:“既然说王爷是奉太子旨意过来,那就请进吧。孙公公你们接待一下。”
替太子殿下传话,不就是奉旨而行么?
罗佩二人高声听令,孙士谦悠悠说了声是,拂尘指了指门卫,开门放人。
殷曜今儿是打定了主意要进王府的门,一个主意不行他就来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总而言之今儿非得让他们吃个哑巴亏不可!所以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让他进去了,他还愣了愣,但是这么快让他进去不是好事儿么?
他挺了挺胸,便就驾着马进了前门楼子。
孙士谦在中门楼下恭迎,而罗佩钟徊伴着殷煦站在玉阶上,原本随在他身旁的那些人以及平哥儿忽然都不知道去哪儿了。
罗佩轻轻点点了殷煦的肩膀,说道:“小公子,请唤王叔。”
殷煦因为平哥儿不见了。以为只要表现好就可以再见到平哥儿,于是礼貌地道:“王叔。”
殷曜见着府里就这么点人在,心里便就乐了。他今儿就是冲着殷煦来的。如今见着他身边不过就两三个人,顿时大安。下了马,堆出一脸的笑意说道:“煦儿乖,这里风大,走,我们进去说话。”
殷煦退后道:“我要找平哥儿。”
殷曜一顿,问道:“平哥儿在哪儿?”
殷煦高兴起来:“王叔也想跟平哥儿玩吗?跟我来!”
说罢拖起殷曜便往后花园里去。
王府后花园是防守的最严密的地方,一来是因为殷煦平日最喜欢在这里玩,而园子里又有个大湖。二来是因为后花园往往也是偷袭者们最喜欢选择的切入口。刚才殷曜进门之前。罗佩就告诉殷煦,说平哥儿要去后花园里寻小鸟,现在他人也迎了,王叔也叫了,可以去看平哥儿捉小鸟了吧?
温禧王府跟安穆王府格局差不多,殷曜见着殷煦拖着他往后花园走,心里可乐透了,后花园里头空旷无人,他随便使个什么小计策让殷煦栽个跟头,回头殷昱谢琬还不得气死?当然。行事归行事,他退路还是要留好的。
“煦儿慢点儿,仔细磕着了!”这是叫给别人听的。脚下可没打半点折扣。
殷煦见他拔腿跟上。跑得更欢了,罗佩钟徊交换个眼神,各自从左右包抄,跟紧了二人。
这里孙士谦看着他们迅速地进了后花园,遂吹了道口哨,抱着拂尘也悠悠然地从这头踱进了后园。
进了后园之后,平哥儿忽然在湖岸对面招手道:“煦儿快来!煦儿快来!”
殷煦一看,高兴透了,连忙松开殷曜就往对面跑去。殷曜见他一股劲往前飞奔。也跟在后头,见着罗佩二人渐渐落后。于是脚尖踢起颗石子,装作无意便要踢向殷煦的小腿。
殷曜没有正式习过武。但是一些防身和基本的搏击术还是懂得几下,殷煦沿着湖岸跑,这颗石子飞过去,是冲着把他击落湖去的!
但是他哪里有什么机会击到殷煦,脚尖才抬起,打左边夹竹桃密林里就突然窜出两个人,脚一踹就将他踹到湖水里!冬月里冰冷的湖水立即四面八方地包围了他,而这一切来的这么突然,简直令他想都想不到!
“你们!你们敢踹我落水!”
他在湖面扑腾叫唤,四处充满了他气极败坏的叫声。
闷头往前奔跑的殷煦被后头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蓦地停步回过头来,张大眼睛嘴巴看着湖里头那个人。
刚才被骗到远处的平哥儿这会儿也从树林子里冲出来,跟他并排站在湖岸。
而他们身后的夹竹桃林里,十几双眼睛望着扑腾不止的湖水充满了笑意。
“他是怎么了?”平哥儿呆呆地指着湖面,太让人费解了,大冬天的,这个人怎么这样?
“是不是脑子有病?”殷煦狐疑地瞅了他一眼,说道。平时宁大叔过来的时候,提起谁谁时常常就这么说。他没见过脑子有病的人,但他刚才明明还好端端地跟在身后,突然就下了湖,心想大概就是这样吧?
“这么样怪凉的,咱们要不拉他上来吧?”平哥儿说。
“好啊。”殷煦说动就动,转头去找绳子。
平哥儿见他走了,于是也走了。
洪连珠在后园门口揪紧着绢子盯着呢,见着俩人毫发无伤地回来,而殷曜还在湖里扑腾,便就一手牵一个,说道:“你们爱吃的红豆糕蒸好了,快跟我去吧。”
殷煦道:“要救人……”
洪连珠道:“除了红豆糕还有酸枣糕,走得慢了就没啦!”
平哥儿道:“有人在湖里……”
洪连珠已经拉着他们俩出了门,顾杏接过来,温声细语地与他们道:“怎么王妃没有告诉你们吗?温禧王这个人最喜欢泡水,他今儿来府就是嫌他们王府的湖太小器,所以才专程到咱们府上来的,身为王侄小公子怎么可以不让王叔尽兴呢?所以我们走吧。”
殷煦和平哥儿听完都傻了,半日后殷煦才冒出句话来:“那到底是不是脑子有病呢?”
殷曜真是肠子都悔青了,他哪里料到后花园子里竟然有着这么多埋伏,就连他想要往岸边爬,水底下居然还有人在拖着他的两脚往下拉,每当他蹿起一下,就被人往下拉一下,浮浮沉沉看起来颇为滑稽。而可恨的是跟着他来的人一个都不在身边,居然全都被留在了外头,眼下连个救他的人都没有!
安穆王府这里殷曜在后园子里湖里挣扎着,这里谢琬拿着德妃写的纸条出了后宫,随即便往乾清宫去寻找殷昱。
殷昱正在庑廊下看着巡兵,这些兵都是打着搜查张珍的名义进来的,实际上做的却是监视宫人有无异常举动的任务。外头搜七先生的事有武魁和骆骞负责,用不着他时时盯着,反而这边需要防备,所以他更多的时间留在宫里。
谢琬找到他,把手上的纸条给他道:“这上头这个人你先立即安排人去找,不要让任何人察觉,找到之后让他们带到王府交给孙士谦。事不宜迟,你派了人去后我再跟你解释。”
殷昱哪敢怠慢,连忙唤了身边亲信过来交代下去,谢琬又仔细叮嘱了此人几句,看着他走了,才示意殷昱回到东宫子观殿,把方才德妃跟她说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他。
殷昱越听面色越沉,“我听你这么说,倒觉得那骨灰坛子的来历极可疑似的,难道放骨灰坛的人会把那孩子的死算到皇宫头上,所以放下那个坛子,暗示事情不会就那样了结?可是他们当时为什么不站出来呢?而且,这件事也怪不到皇上他们头上不是?”
谢琬沉吟道:“我觉得要么是当时他们还为着什么事,但是又没有能力站出来,要么就是纯粹只是心里不甘,所以偷偷放个这样的东西给宫里添晦气。德妃说是惠安太子落葬后第三日发现的,按规矩头七里头朝廷都会派人过去上上香什么,放骨灰坛的人肯定是这些人中间的。
“而这些人都是深受皇家恩宠的人,而当时能跟兰嫔说话的人必然身份也不会太低,所以我在想,当年死掉的那个孩子多半是京师里哪家重臣的后嗣,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机会在地宫旁放置骨灰坛。如今我们若是找到了当年的太监,说不定还能问到更多!”
“没错!”
殷昱点头,徘徊了两步,他又抬起头道:“我听你刚才说这件事还扯到护国公府?”
“嗯。”谢琬点头,“德妃说是老护国公在时发生的事,如今的护国公当时还只是世子爷。我就怀疑皇上是不是因为这件事也迁怒上了霍家,才会如此地针对你和护国公府。可是德妃的话说的也对,如果仅只是责怪老护国公府护驾不力,或者安排人不妥当,也不至于会使他惦记几十年还放不下。”
殷昱吐了口气,拖起她手来:“我们这就去护国公府,问个清楚!”
按照时间来算,如今六旬有余的护国公在四十余年前已有二十来岁,如今世子霍世聪也有四十四岁,那么那个时候护国公夫人一定过门了,而且护国公那会儿也肯定手执着部分兵权了,当时发生这样的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正文、399 裕妃
护国公这几个月都在外头,不但他在外头,府里的几位老爷少爷个个都披甲上阵了。护国公夫人这会儿坐在正院侧厅里,抚着手下这年代不近的老雕花木椅,听着孙女儿孙媳妇儿们说笑,面上也在笑着,心里却半点笑意也没有。
小辈们都看出来她这阵子情绪不大高,所以可劲儿地在跟前尽着孝,但是局势乱成这样,她又怎么高兴得起来?
霍家自开国以来便蒙受皇家两百多年恩宠,可谓自古至今屈指可数,但是近几年皇帝的态度简直改变得太多,让人十分不安了。清剿乱党的事她不着急,七先生什么的徒作困兽之争,他不可能真的颠覆朝堂,而她担心的,是皇帝会不会留下什么传位遗诏之类。
如果皇位落到了殷曜手上,那么他们所做的一切不是白费了吗?
“老太太,安穆王和王妃来了。”
门外老管家急急地走进,随后一道进来的,正是殷昱和谢琬。
堂内一众人纷纷起身给二人行礼,谢琬回了礼,便也冲护国公夫人福了福,唤了声“老夫人”。
霍老夫人站起来,“你们怎么来了?出什么事了吗?”
殷昱道:“外祖母,孙儿有几句话想问问您,咱们能不能单独说说话?”
众人一听,知道是有要事,连忙纷纷告辞,并将厅门掩上。
霍老夫人凝重地道:“有什么事要问?”
殷昱道:“四十多年前的惠安太子,外祖母知道多少?”
听到惠安太子四字,霍老夫人的脸色倏地一变,目光也立即现出几分警惕来。
“你们问这个做什么?”
谢琬将她的异样全部捕捉在心里,闻言便道:“老夫人如果知道,还请事无巨细告诉我们。因为我们突然发现了几处疑点,似乎跟惠安太子关系甚大,这也关系到安穆王府和护国公府的未来。我们需要知道惠安太子之死的所有来龙去脉。”
霍老夫人看着她。片刻后退身坐下来,端杯在手却是不喝。说道:“惠安太子不是得天花死的么?你们既然知道这个人,肯定也知道了这层,还来问我做什么?”
她越是这样,谢琬就越觉得有问题,“我们知道他是得天花死的,我们还知道他得天花的那天夜里,曾经到过护国公府。
“老夫人,霍家不但是朝廷世代的宠臣。还是手拥重兵的重臣,皇上这几年对霍家屡有不公之处,对我们王爷更是谈不上有什么祖孙之情,太子妃那几年在宫中日夜以泪以面,他们是霍家的女儿和外孙,而霍家却从来至尾没曾进宫讨过什么公道,这正常吗?
“这不正常。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还十分窝囊!手拥重兵的霍家连自己的女儿和外孙都保护不了,明知我们王爷蒙冤在身而流亡在外,只会忍气吞声地派人寻找。而不曾因此向宫中施加压力,这不是一个外戚该有的作为。所以这中间一定另有隐情。而这隐情,是不是跟当年惠安太子的事有关?”
霍老夫人面颊绷得紧紧地。盯着她的目光里绽出火光来。
“你这是在责怪霍家对安穆王不够好?”
“够不够好得看这件事究竟出于什么性质。”谢琬道,“如果霍家是被迫如此,那又另当别论了。”
霍老夫人抿紧唇,看向殷昱,“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殷昱揖首道:“孙儿的确觉得此事有疑。乱党背后的内情不查情,那么我们就是抓到了七先生,说不定也还是会有余孽隐匿在朝堂。要想一网打尽,只能从根底上把他们揪出来。”
“你怎么这么肯定乱党谋反就跟这事有关?”
霍老夫人站起来,“惠安太子的死是个意外。是疾病,是当年太医院都集体确认过的。这之间难道还会有什么阴谋不成?”
她的态度微微有些激动,说到末尾也有几分质问的味道。
谢琬与殷昱对视了眼。上前道:“是不是阴谋,我们不敢肯定。同样,七先生有没有跟这件事有关,我们也不肯定。只不过我们根据当年的线索,查到与惠安太子一同染病而死的还有个孩子,这个孩子极可能是当时朝堂高官的后嗣,而如今七先生的背景,也查出来跟朝堂高官有关,这会是巧合吗?”
“还有个孩子?”
霍老夫人面色微变,“我怎么不知道?”
“老夫人当然不会知道。”谢琬道,“因为这个孩子死后,这家人不知道为着什么原因,根本没有把消息传出来,而小孩子因病夭折也是常有的事,自然无人在意。而假设七先生跟这死了的孩子有关,那么有些事情也就说得通了。
“比如为什么他们栽赃我们王爷杀死殷昊还不够,还一定要废黜他,更甚至几次三番地要置他于死地?他们为什么对着这皇位念念不忘,即使跟天下人为敌也誓要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这些都能够看出来,七先生对朝堂甚至是殷家的仇恨。而他对王爷的耿耿于怀,又使人不够联想到护国公府身上——
“毕竟王爷是护国公府的外孙,也是联系霍家与殷家关系的强有力的纽带,他们除去了王爷,对护国公府来说就是致命的一击。老夫人,我说了这么多,可以作为我要求知道当年真相的理由了么?”
霍老夫人紧盯着她,精致的面庞覆上了一层薄霜,但是这层霜又在片刻后渐渐抖散,变成一脸破碎的不堪回首。
她走到窗户前,忽然一下把窗门推开,一股冷风扑面吹进来,吹得她的步摇频频晃动,吹得屋里的帘缦也不安起来。
“惠安太子,是死于孝懿皇后之手。”
这句话吐出来,谢琬与殷昱俱都忍不住一震,孝懿皇后?!德妃不是说她温慧宽厚,与宣惠皇后关系极为亲近么?她怎么会去伤害惠安太子?难道,真的是如她猜想的那样,当年的后宫其实并不如面上看起来那么和谐?
“还请老夫人告知,究竟是怎么回事?!”
霍老夫人对窗吐了口气,目光盯着窗外一树初绽蕾的红梅,说道:“霍家与宫中关系一向极好,于是女眷们与后宫妃嫔也走得亲近。
“我那时初入护国公府不久,虽然娘家不弱,可是对嫁入这样的门第还是有着几分惶惑,与人打交道也带着两分拘束。与婆婆进了后宫几次,我便喜欢上了裕妃的亲切和气,裕妃也看中我的爽朗直率,于是常常传我进宫说话。
“当时宫里妃嫔不多,宣惠皇后不在了,只有裕妃和兰嫔,还有几个没位份的低等宫姬。那时候兰嫔负责照顾惠安,而裕妃虽然养病不能操劳,但是也对惠安照顾有加,还亲手给他缝袜子,做衣服。每天都会掀开他的衣领看看,看看穿得够不够暖。
“因为人少,兰嫔也会常到裕妃来坐坐,那时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但是进宫的次数多了,我总发现裕妃眉目间总有几分郁郁之色。我以为不过是伤感腹中胎儿的早逝,直到有一天,我陪着裕妃下棋的时候,兰嫔派人过来了,说是要借她的镯子做个样子,照打一只。
“裕妃当时眉头就动了动,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被对面的我看见了。我也奇怪,宫里什么好看的首饰样子没有,兰嫔为什么非要裕妃的这只做样子呢?裕妃那镯子我见过,是她进宫那天夜里皇上亲自赏给她的,也算是信物。
“这么重要的东西,兰嫔位份又不如裕妃高,还该避着才是,她倒好,这么大喇喇的派人过来借。我当时就有些不大服气,等裕妃把镯子交给身边人亲自送过去后,我就替她感到不平。裕妃道,怕什么,她欠我的,总有一天会全部还给我的。
“那时候兰嫔因为带着惠安太子在身边,所以皇帝去她宫里的时候多的多,对裕妃这边虽然不曾冷落,但是也绝对没有给予该有的关注。而兰嫔素日里看上去又沉默寡言地,让人觉得十分老实,我哪里会想到她私底下也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而裕妃从始至终都是那样静静的,不争不抢,在我看来,那时的她也太怂了。反倒不如我这种在从后宅里一路争斗走过来的有骨气。所以对裕妃这句话,我当时也没放在心上,因为我不认为她会报复。
“没过多久,那日我看春光明媚,便进宫去探望裕妃的身子。她调养了两年,已经逐步康复了,最近说话声音也明显的清亮起来。我想邀她去御花园逛逛。可是没想到,我去到裕妃宫中时,她正躺在床上,而床前地上落了一地瓷碎!
“我以为她身子又有了不好,于是紧张地问起宫女,裕妃听到了,却让宫女们出去,只留下我来。
“她脸上有泪痕,这可是少见。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敢问她的身子,生怕提到她的伤心处。哪料到她却拉着我的手,冲我一笑,说道,好妹妹,别担心,我身子骨不妨事。”
正文、400 兰嫔
“我放了心,遂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兰嫔果然打了只同款的镯子,而那只镯子的红宝比她的这只还多上三颗。三颗红宝在寻常大户人家眼里都不算什么,在她这娘娘眼里又算得了什么?东西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寓意,兰嫔虽然话不多,可是处处藏着机心,这三颗红宝,是为了压她一头。
“如果仅是这样,那倒也罢了,关键是,兰嫔转手就当着裕妃的面,把那镯子赏给了身边的宫女。她面上做的十分逼真,说是感念宫女的好,所以赏赐,就连皇上都被她瞒过去了,并没有想到深处。可是裕妃是女人,她太理解兰嫔的意思,她容忍了那么多年,先是宣慧,后是兰嫔,也有撑不住的时候。
“那天我们没有去逛园子,就在殿里呆了一下晌,裕妃是个坚强又隐忍的人,很快恢复了心情,跟我聊起了别的。那是第一次,她亲口跟我说想要怀个孩子,想要看着他像惠安那样聪明可爱。
“我知道她觉得寂寞,也希望自己的丈夫借着看孩子顺便来看看她。那时候,皇上已经有整整两年亲近她。我只能安慰她。没过多久,就传出来皇上要带着她和兰嫔还有惠安去别宫消暑的消息。
“那天傍晚,她忽然把我叫到宫里,问我道,你想不想霍家这份恩宠世代延续下去?我当时都懵了。我是霍家的宗妇,我当然想。国公爷是跟皇上一起长大的,这份厚谊在旁人看来更加敬畏,可是正因为一起长大,国公爷也摸透了皇上的脾气。
“他跟我说过,说皇上甚喜玩心术,对霍家只怕也会有所牵制。果不其然。皇上登基之后就重用一帮文臣,而对于勋贵之家日渐冷落,但是他对霍家又一如既往的恩宠着。即使盛宠不衰。我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渐有如履薄冰之感。
“裕妃当时当然是明白这种情况的。她这样一问我,我就知道有下文。”
说到这里,霍老夫人长舒了口气,从窗旁缓缓转过身来,看着他们。
“不知道裕妃娘娘跟老夫人说什么了?”
谢琬情不自禁地向前走了一步。霍老夫人的诉说像是把她带入了四十多年前的后*宫,每句话都在牵动她的情绪。
“她跟我说,如果我帮她做成一件事,那么她将来便让霍家在大胤朝中永屹不倒。让我的女儿成为太子妃乃至皇后,让我们两家往后世代联姻。
“说实话,我当时是不信的。因为就算她是地位最高的妃嫔,可是兰嫔风头已然压过了她,而她膝下又并无子嗣,而且手段还不如兰嫔,能不能被册封为后还不一定,这些话不是等于空头白话么?可是在我听到了她后来的话时,我的所有顾虑就全部都消失了。
“她告诉我,她要借这次机会除去惠安太子。我吓了一跳。但我在她的注视下又老实了。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坚决,狠辣,霸道。我从来没见过谁有这样的眼神,我看出来她是认真的,但是对于她这样地信任自己还是有些意外。
“毕竟这种事莫说做,就是说出口也是死罪难免。而且,她为什么要除去惠安太子呢?听她说完,我又忍不住倒吸了口气。
“原来她腹中胎儿的死并非死于无故,而是来自兰嫔。裕妃在她照料病中的宣慧的时候,得到宣慧和皇上的一致感恩,而宣慧驾崩不久。又传出裕妃有孕的消息,兰嫔说不清楚什么心理。总之因为这些,她起了杀心。
“那日下雨。她让人在裕妃午睡的时候,将她的木屐底下偷偷擦了层厚厚的胰子,裕妃起身出门的时候,就摔倒了。孩子也没了。事后女官在她的木屐上了发现了胰子,她暗中再一查,很快就从兰嫔手下宫人处查到了真相。
“裕妃也真能忍。若是我,怎么可能忍上两年之久?不过在那种情况下,实在不适合去披露兰嫔的罪行,因为这是把双刃剑,在惩罚兰嫔的同时,仍然沉浸在宣慧驾崩的哀痛里的皇上一定也会恼恨上裕妃,要报仇,只能选择无影无形的办法。
“那两年她就容忍着兰嫔,一面调养着身子,一面寻找着机会。而皇上下旨要去别宫,显然说明她的机会来了。上次我进宫的时候,她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除去兰嫔,可是除去兰嫔还会有别的妃子,思来想去,她只要登上后位才能够完全掌握命运。
“她登上后位的前提只有一个,就是怀上龙胎。
“可是就算她怀上皇嗣,也轮不到她的孩子继承皇位,到时候,惠安太子若是知道兰嫔死于她手,一样会反过来伤害她。而且,她若当了皇后,自己的孩子成不了太子,将来也必然是个悲剧。所以,要得到最后的成功,惠安太子也是必须得除的。
“我当时其实有着不忍,因为惠安是那么可爱,我也看出来她的不忍,但是这样一来,她能得到解脱,她当上皇后,我们霍家也会有光明稳妥的未来。我嫁进霍家是来享福的,我不希望护国公府在我手上没落下去。起码有了这条把柄,她也不能不关照霍家。
“她的条件使我心动,而惠安太子纵然不死在她的手下,将来一定也还会有别的人来跟他下手。我为什么不干脆帮助裕妃除去她的心头之患,使她能够顺利地登上后位,到时候反过来来帮助霍家呢?
“于是我们在沉默半日之后,达成了协议。
“没多久之后,他们就启程去了别宫消暑,因为东海那边打了胜仗,皇上龙颜大悦,这一去便是好几个月,说是消暑,竟然住到九月才启驾回京。
“他们回京的那天突然起了风,之前晴朗的天气忽然变了,而沿途的相国寺那边正在办庙会。这也是我们暗地里早就商量好的。我记得也是这样寒风渐起的下晌,那天我和国公爷正在准备重阳节的赏赐,突然有人送了裕妃的密信上门给我。告诉我她快到了,让我准备好。
“他们的銮驾进了城,活泼的惠安太子果然看到了庙会的热闹场景,裕妃早在出发前便深藏机心地告诉他庙会上各种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他没见过或者只听过的。三岁大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又是素来疼爱他的裕妃,如今窥得了两分妙处,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
“惠安便吵着要去逛庙会。其实说起来,皇上若是不那么深宠他,后来我们的计划也不会成功,可是就是太宠他了,不但害死了他,也使得后来才有那么多的事。
“皇上先还是不肯,惠安太子就央裕妃,裕妃当然初时也是不肯,兰嫔指着惠安来拢络皇上的心,却不会拂逆惠安的心意,等她有了求情的意思的时候,裕妃便顺水推舟撂手不管,皇上自然是答应了。于是临时改道到了护国公府。”
说到这里,她走到桌旁端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