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笑拂衣归-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游戏简单又不限制人数,李彦锦又在其中不断搞事,玩起来,简直是逗得谢老爹腮帮子都笑酸了。
  到了初四,李彦锦和谢沛就回了官宅。两人白日就在衙门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
  待到初十,所有的公人和乡勇都收了假。
  整个县衙上下,为了十五那天的大集和灯会忙了起来。
  为了保证大集和灯会上不出乱子,同时又要让来者都对卫川县城产生信任感。李彦锦和谢沛制定了一套“宽进、严控、详查”的对策。
  十五那天,城门处将对所有进城者不再查看“门禁牌”,随便进!
  但是进来后,没有“门禁牌”者,只能逛大集和灯会,若要住宿,也只能去衙门指定的两家客栈。
  在城里的主道上,每个路口都有乡勇守着。逛大集和灯会,没人管你。但若是想从这些地方转进城里的其他巷道,就必须出示“门禁牌”。若是没有那气味特殊的木牌,乡勇们是绝不会放行的。
  除此之外,大集和灯会所在的街道上,不但大摊位上会派人驻守,而且每隔几十步就有三个乡勇在来回巡视。
  而城门、码头还有县衙这些地方,更是有谢沛、智通、李彦锦、李长奎四位高手坐镇。但凡哪儿有点风吹草动,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能阻拦一阵,支撑到其他人来援,不成问题。
  这次因为任务比较重,就连李家彩兴布庄的叶管事也被请出来帮忙。他带着几个得力的伙计,主要负责码头这块。
  因为卫川县有个小码头,以前太平之时,常年有些商船路过此地,停靠个一日半日的。只是这几年天灾人祸闹得,县里的码头已经冷清了许久。
  不过,这里毕竟是个出入之地,所以还是要派个人来坐镇才妥当。
  城里布置好后,韩勇也被从六纺镇调回来了。他要在元宵节前后几日,看好信号树这一块。以防再有什么贼人趁着城门大开之际,来个突袭什么的。
  转眼就到正月十四,县城里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些人。除了城中有亲戚做担保的,其他人都被安排进了衙门指定的两家客栈。
  这两家客栈也被县衙书吏临时接管了,每个入住者,都会仔细查验户籍,并登记年甲、贯址、形貌。
  到了十四日下午,冷清许久的小码头上,忽然来了艘船。
  这船看着就是有钱人家用的,船身光滑美观,船舱的窗叶雕刻精致,甲板上还站了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
  待船一靠岸,叶管事就示意手下过去询问。
  问过之后得知,对方是府城人,并在卫川县城里买了个宅子。是以前一个富户留下来的宅院。
  查验过房契、路引后,叶管事笑眯眯地派人送了他们一程。
  看到这船吃水不深,船舱中出来的又是几个丫鬟并一个小姐模样的人,叶管事心中也稍微松了一些。
  不过他还是把这户人的详细情况禀报给了李彦锦和谢沛。晚上,那家富户的宅院附近就多了一队巡逻的士兵。
  院子中,小姐模样的女子正在查看她带来的首饰盒。
  旁边一个丫鬟低声说道:“小姐,咱们府外多了巡逻的人……”
  墨菊淡淡一笑,抚摸着金灿灿的宝簪,道:“咱们是来逛灯会的,怕什么?有人巡逻,对我们来说还更安全些,不要大惊小怪的。”
  丫鬟抿了抿唇,道:“是,小姐。”
  墨菊轻哼一声,道:“别当我不知道你心里那点谋算。往日在常先生手下,咱们还是姐妹相称。这次出门,你却只能当个丫鬟,心里憋屈吧?”
  丫鬟刚想开口,墨菊抢着道:“憋屈?也得忍着……谁让你就是比我蠢些呢?”
  丫鬟低下的眼中,闪过一股怒气,僵硬着脖颈,半天都没抬头。
  墨菊哼笑了声,道:“下去吧,别在这儿碍眼了。明日你就在留下看家好了,呵呵~”
  次日一早,县城的城门刚打开,就涌入了无数百姓。他们大多都是附近的乡民,听说城里办了大集还要闹花灯,且今日又不收各种费用。心痒之下,到底没忍住看热闹的心。
  当他们进城后,发现城里布置得井井有条。一路上都有官兵引导,人群也没有乱七八糟地散开,而是都被直接引到了举办大集的四条主道上。
  此时,集市中,之前租好了摊位的商家早就把自家的摊子都摆了出来。而没租摊位的小贩,也赶紧找好空位,占一块小地方。
  也许是整个湖白府里,今年就卫川县一个地方办大集和灯会,所以十五这天,来县城的人络绎不绝。直到晚饭时间,还有专门来看花灯的人家在赶着进城。
  白日的集市里,并没出太大的乱子。有四大高手坐镇,除了逮住十几号小毛贼,再没什么人来胡闹生事。
  晚间因为花灯就在县衙门前这条大街上办,谢沛的人手就能收缩回来,略休息休息了。
  李彦锦白日坐在县衙守着,晚上就准备和娘子一起在灯市中走走了。虽然也是执行公务,到底还是能借机说说私房话,忙中偷个闲了。
  他们二人吃过谢老爹送来的晚餐后,就一起出了县衙,开始满大街溜达起来。
  灯会与集市不同,集市不用官府出面,各商家小贩自己就会把货物都摆好,招揽生意。
  灯会更多是官府出面,除了专门卖灯笼的几个摊子外。路两边的各色小灯都是县衙出钱,提前做好,挂出来供人观赏的。
  李彦锦为了省钱,原本还想弄点冰灯出来。奈何这里不是北方,冬季倒也有下雪的时间,可那些雪都存不了几天。像冰灯这种玩意,早上勉强做出来,到了中午就化成水了……
  好在没有冰灯,也不妨碍闷了几年的百姓们乐呵乐呵。灯市刚一亮,大街上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李彦锦与谢沛在人群中走着,面上带着笑意,心里却并没完全放松下来。
  此时,街边一个没什么光亮的暗处。墨菊有些烦恼地小声嘟囔:“怎么就这么点人啊……还想弄个人多挤散了的借口,都没办法!”
  她身边换了个丫鬟,此时一言不发地守在一旁。
  墨菊看了会,道:“白天看到的县尉就是那个略矮一点的吗?”
  丫鬟点头。
  墨菊伸手扶了扶头上的金簪,道:“行了,等下跟着我。我直接晕倒在他身上。后面的事就由不得他了!”
  丫鬟依旧沉默不语。墨菊翻了个白眼,轻轻“啧”了一声。
  谢沛和李彦锦正逛着,就见前面不远处,两个小娘子走到了一串玉兰灯下面,似乎正在赏看。
  当谢沛他们走过去时,这两个小娘子也看完了,就迎面朝着谢沛二人走来。
  只听谢二娘突然轻轻咳了一声,原本还有些散漫的李彦锦顿时就精神了起来。他不动神色地四下打量了圈,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将走到近前的两个女子身上。
  这两人一主一仆,看上去也没什么问题。只是二娘既然给了暗号,就说明这二人肯定有哪儿不对……李彦锦脑子飞快转着。
  突然,他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过来。
  只看那丫鬟,倒也寻常。可那个小姐却颇不对劲。
  在各色灯火辉映下,这位小姐纤腰款摆、步态袅娜,再加上衣衫精美、妆容不俗,使得她刚走到亮处就引来了路人瞩目。
  李彦锦此时也明白过来,像这种打扮的小姐,绝不会是普通小娘子。可此时,这位打扮精贵的小姐身边却只有一个孤零零的丫鬟跟着。且两人脸上也不见什么焦急的神色,就如此安然淡定地逛着灯市。这就太吊诡了!
  李县令脑子里转完这些,对面二人也走到了近前。谢沛和李彦锦面上没什么异常,内心里却都格外留心着这二人的举动。
  果然,就在双方即将擦肩而过时,忽听那个丫鬟打扮的女子低呼一声。紧接着那位小姐就娥眉紧皱地扶了扶头,轻轻“嗳”了一声,然后双眼一闭,朝着谢沛身上软软地倒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李彦锦:你俩眼瞎吗?为啥要倒我娘子身上?一次两次的无视我,这是吃果果地歧视!我要投诉!


第102章 小贼的心事
  谢沛见那古怪小姐朝自己歪倒过来,左手就在腰间一划; 然后闪电般地……用刀鞘横拍了过去……
  这一拍; 原本朝谢沛扑来的墨菊就直挺挺地被怼了个仰壳朝天; 向后仰倒进了丫鬟的怀里……
  丫鬟下意识地抱住了墨菊,两人齐齐都是一呆。
  墨菊:去他嫩个腿!怎么还有这种心狠手辣的男人?!
  丫鬟:诶?墨菊这毒娘们丢了个大脸,回头会不会把我灭口了?
  李彦锦:6666!娘子这波骚操作果然BIANG BIANG!啊哈哈哈哈~~
  “小、小姐?!你怎么了?”丫鬟为了避免被毒娘们灭口; 只好顽强地把戏接了过去。
  谢沛见那古怪小姐竟真有几分晕厥的模样; 心中念头还没转完; 就看身边的李彦锦微微抬了下手。
  一个细小的黑影无声无息地撞在了墨菊的麻筋上,强烈的酸麻之意; 让她忍不住想要发抖。
  不过; 墨菊毕竟是常先生手下的得意之人。竟是生生忍住了这股酸意; 把一具尸体演出了几分真实感。
  “哼哼; 想看老娘是不是装晕?没那么简单!我忍!”墨菊凭着强大的意志力,紧闭双眼,一动不动。
  李彦锦见状; 险些没笑出声来。他那一下还真不是冲着验证真晕假晕去的。
  之前他用暗器撞墨菊的麻筋; 主要是为了整人。因为只要不是个真尸体,不管晕不晕; 被撞到麻筋以后; 都会自然抖动。
  可眼前这位女子,硬是挺着不动,恰恰说明了其中藏着猫腻。
  丫鬟抱着墨菊,还想再说几句; 却见对面的俊美县尉忽然抬起手一挥,冲着巡视的乡勇喊了声:“孟六过来!”
  “诶?!谢老大!咳,李大人也在!”孟六是这一组巡逻队的队长,他刚见到谢沛还满脸欢喜,再看到一旁的李县令,就缩了缩肩膀,老实了起来。
  “孟六,这里有个小娘子突然发病了。你把人送到街头孙大夫那里,看看要紧不要紧。”谢沛为了避免对方在大街上闹出什么乱子,干脆装作没有看破这把戏,想先把人挪出灯市再说。
  孟六低头一看,嚯,怎么这儿倒了个美人儿?他搓了搓手,道:“谢老大,那我先把人扛过去啊?”
  谢沛还没点头,晕倒的墨菊却缓缓睁开眼睛,一脸茫然地看了看四周,道:“我这是怎么了?”
  丫鬟在心中翻了个白眼,面上却焦急地说道:“小姐,咱们赶紧回去吧,您刚才又晕倒了。”
  墨菊抬头看向谢沛还想说点什么,却听对面另外一个人,没好气地说道:“你说说你啊,明知道得了羊癫疯的人不好随便乱跑,而且今儿灯市上的人还特别多,你这样脑子有病的就算非要出门,怎么也不多带几个下人跟着?看你也不像没钱人家的小姐,怎地办事如此糊涂?快回去吧,孟六,你给她护送回去。再对她家大人说说,闺女有毛病千万不能惯着,该治就治,该关就关,不能随便放出来……”
  墨菊越听脸色越难看,最后气得话都不想多说,直接转身就走了。
  孟六还跟在后面,自以为小声地对兄弟们叹道:“看着怪好看的小娘子,怎么是个脑子有毛病的?我娘估计不会同意她进门,还是算了吧……”
  “进你祖宗个门!”墨菊在心里破口大骂。
  孟六把人送回家后,就去找谢沛回复。
  “老大,就是坐船来的那家。他们家挺古怪的,就过来一个独小姐,其他都是下人。”孟六此刻脸上的憨笑全都退去,黝黑的脸庞上露出了原本的精明和冷静。
  “嗯,你安排好巡逻的。把他们盯死,也注意看看,这城里有没有人和他们接触。他们要做什么,你不要上去阻拦,跟好了,回来报我就行。”谢沛仔细地吩咐了几句。
  十五这天的灯会热热闹闹地就过去了。来卫川买东西看热闹的人们走时还意犹未尽。更有不少人见识过卫川的防御手段后,也决定到这里来做些买卖试试。
  次日,卫川的县衙也算是正式开衙了。
  开衙第一天,李县令说了几句鼓励大家积极做事的话语后,大手一挥,竟然要发开年的红利钱?!
  这钱是哪儿来的?自然是十五那天的衙门收入。
  元宵节这天,县衙众人包括五百乡勇几乎没有休息片刻,整整忙了一天一夜。而且这次大集和灯会确实因为众人的尽心尽力,才办得格外顺利,也没有出什么乱子。
  县令大人请示了自家领导后,决定把之前收的摊位费全部拿出来,发给大家,做为奖励!希望来年的灯会,众人能再接再厉!
  这话啊,说得再好听,大家高兴一下也就过了。可这钱就不一样了,发到各人手里,沉甸甸、美滋滋、笑嘻嘻!再多的疲累也被瞬间抚平了!
  于是,十六日一开衙,县城的百姓就发现,这些累了一天的衙役和乡勇好像喝了鸡血啊?怎么走路都颠颠地,好像要抽筋?!
  谢沛此时也腾出手,把昨日抓的那些贼偷都审了一遍。这其中,有一部分是附近有名的混混,谢沛对他们也不客气,直接就送去了公田劳改队。
  这劳改队是李彦锦整出来的。与普通雇来种田的百姓不同,劳改队的成员干活是没有报酬的,且行动都有人盯着,说话做事毫无自由。
  每日好好干活的,能有两顿饱饭,若是表现不佳的,则只有一顿稀粥。白天汗如雨下地吭哧种田,晚上还要回大牢里蹲着,这就让有些懒汉混子苦得吐血了。
  他们不就是因为懒得出苦力,才走了歪门邪道吗?要早知最后还是要天天锄大地,那他们还瞎整个啥啊……
  而这十几个贼偷中,有两个半大小子引起了谢沛的注意。
  这俩家伙都是约莫十二、三岁的模样,一个油嘴滑舌,一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可不管怎样问,两人竟是都没把自己的真实来历说出来。
  这可比好些大人强多了,那些成年的混子稍微一吓唬,竟是把自己祖宗十八辈都交代清楚了。可这俩半大孩子竟是硬撑着没有说实话。
  谢沛也不着急,就让这两小子跟着其他人一起,也去公田里干活了。
  如今,乡勇每日操练时,都是在城外公田附近先跑上一个来回。然后再到平地上,跟着县尉习练刀法拳法。
  那些老犯人已经看惯了,倒没什么。可新来的这批是真被吓到了。
  何曾见过如此彪悍的乡勇衙役?何曾见过如此威武不凡的县尉啊?!
  再听那些乡勇们中途休息时,互相吹嘘起,年前上山打猎的经历。谢县尉的威名就越发震人心魄了。
  两个少年,一边拔着田里的野草,一边不时偷看几眼正在打拳的乡勇们。
  虽然看不清被围在中间的县尉是个什么模样,可光看一群精壮汉子能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话,就足以让两个少年对其心生向往。
  在外种田到底比在牢里要自由那么一点,蓝十六趁无人注意,凑到同伴身边小声道:“幺哥,我看这县尉有真本事,咱们要不就求求他……”
  幺哥眉头紧皱,抬头看了眼四周,嘴唇微动,说道:“他信不信还两说,真信了,又凭什么为咱们去冒险?咱俩能给人什么好处?别傻。”
  蓝十六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嘛,可咱都好几天没回去了。然妹儿被那老不死地抓在手里,怕是要遭罪……”他话没说完,就见幺哥垂下了头。
  十六知道自己说急了,论起来,然妹儿还是幺哥的亲妹妹。自己都着急,幺哥恐怕心里已经急疯了。
  可如今,他俩始终找不到脱身的法子。且就算脱身回去了,难道今后一辈子就要被那几个老贱狗困着,做尽偷鸡摸狗之事吗?
  就算他和幺哥真的咬牙忍了,可然妹儿眼见这几年就大了,落在那些人手里,结局让人不敢想象……
  两个少年在为自己与亲人而忧愁焦虑时,县衙那头却有人来求见谢县尉。
  县衙门前,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丫鬟,提着食盒,正笑语晏晏地对门子说道:“大哥,这是我家小姐让送来的。昨日灯会时,多亏了谢县尉相救,才让我家小姐安然无恙地回了家。知道谢县尉不收财礼,为表谢意,我们就送些寻常吃食给县尉好了。还请这位大哥通融一二,让我进去送了就出来。”
  两个门子眉头微动,对视一眼后说道:“这位小娘子,我们衙门不放闲人进去。你这食盒交给我好了,回头县尉回来了,我就给你送过去。”
  丫鬟听了,眼珠一转,道:“谢县尉不在衙门?他什么时候回来?”
  年轻的门子正想开口,年老的那个就截了话头道:“小娘子把食盒留下就离开吧,这里毕竟是公门办事的地方,你一个女流在这里呆着,怕遭人闲话。”
  丫鬟磨了磨牙,笑道:“那我回去问问小姐,下次再来麻烦两位大哥!”说罢就转身走了。
  年轻的门子见人走了,就偷笑着说道:“我就说,咱县令和县尉两个都长得好看,又年轻能干,肯定招小娘子。这不,灯会刚过,就有人找上门来了。嘿嘿……”
  年纪大的门子看了他一眼,道:“不知瞎乐个什么劲,这找男人能找到衙门口来的,你当就一定是什么好的?嘴巴管严点,别回头县尉要揍你时,才后悔。”
  “王老哥,你是说这女的有问题?”年轻门子惊道。
  “那我怎么知道?我就知道,咱不能随便把大人们的行踪来去告诉闲人,别管男的女的、丑的俊的。”老门子哼了一声。
  街口的拐角处,丫鬟提着食盒不断偷窥着县衙的大门口。
  她这次的任务是,必须在那谢县尉面前,给墨菊刷一波好感。之前想着自己能进了县衙,亲见一面,是最好的。不想那县尉大早上的竟然不在。
  不过这样也好,她在这里等着,待那县尉回来时,自然就能见到了。
  丫鬟在拐角处呆着,不多时,一队巡逻的官兵就从她身前走过。
  队伍中,有人看了几眼那丫鬟的容貌,转头与队长低语了几句后,就离开了队伍。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几个酱油君出来冒了个头,待下次他们的重头戏出来时,我再好好介绍下,诶嘿嘿嘿


第103章 县尉很忙
  谢沛带着乡勇们正操练得起劲,远处忽然跑过来一个人。待那人跑到近前; 略喘了几口气; 就冲着谢沛喊道:“报!大人; 有情况!”
  谢沛看了他一眼,就对正练着的乡勇们交代道:“接下来,你们把三刀法练习一百次。现在散开队形; 开始!”
  乡勇们立刻动作起来; 谢沛则走到一旁; 侧头听来人低语了几句。
  “行,我知道了。你回去让巡逻队; 不要刻意去盯着。她不是在包子铺那儿吗?你们就装作去买包子; 到时候让老张看着点就成; 去吧。”谢沛打发走来人; 心里就琢磨开了。
  看来这一次,这伙人的目标是自己啊……可自己身上又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谋划呢?
  待训练完毕,谢沛让乡勇们排好队; 自行回城; 自己则绕了个弯,从县衙后面的官宅; 翻了进去。
  李彦锦正在翻看下面几个村镇的农税; 见到谢沛过来,就把桌上热茶递过去,问道:“累不累?”
  谢沛摇了摇头,她见李彦锦在做正事; 就没把那丫鬟的事说出来。而是在一旁的书桌旁坐下来,安静地完善起自己手下的资料。
  谢沛从上辈子起就有个习惯,她会仔细观察每一个下属,如果有什么发现,就会用纸笔记录下来,以防自己忘记。
  这个习惯也使得她后来能一步一步地在军中站稳脚跟。而跟随她的,则多是些有实才的好儿郎。
  夫妻二人安安静静地办着公事,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谢老爹依然借着送饭的机会来看看女儿女婿。他带着的食盒里并没有装多么奢侈的金贵菜肴,可里面的饭菜却全是他亲自做的。
  “来来来,今儿有活蹦乱跳的小虾,我就多买了些。炸得酥脆,趁热吃最好了。阿锦爱吃的香辣芋饼和酱排骨今儿也有,赶紧吃。”胖厨子把菜都摆好,笑呵呵地看着两个小辈埋头吃得痛快。
  “爹,你也吃啊!”李彦锦看岳父举着筷子,半天都没夹菜,就说了一句。
  谢栋连忙拈了一筷子韭黄,边吃边有些疑惑地问道:“二娘啊,我刚才进来的时候,怎么看到有个小娘子拎着食盒要找你。我进来以后,她还不满地问守门的老王,为什么她不能进,而我就可以……”
  “嗯?”李彦锦一听,眼睛就瞪大了,转头看着谢沛。
  谢沛微一皱眉,道:“竟是还没有走?看来这伙人还真是死缠烂打啊。”
  “灯会那晚的两个……?”李彦锦想了下,就猜到了是何人。
  谢沛点头,道:“我想再吊一吊他们,看看能不能逼出点别的线索来。”
  谢厨子见女儿女婿有商有量地说着话,也就没再操心了。
  待谢栋走后,李彦锦坐到谢沛身边,哀怨地把大脑袋搁在媳妇的肩膀上,说道:“你说说,他们使美人计怎么就不冲着我来?”
  谢沛白了他一眼,道:“羡慕?”
  “且,就她俩那样,我得瞎成什么德性才能看上?娘子你放心,我是绝不会辜负你的一片真情的!”李彦锦如今已经能面不改色地说出各种肉麻之语了。
  二娘对此非常满意,每天听点甜言蜜语,有益身心健康。
  “其实要我说,干脆把他们都抓了,审上一审,也就清楚了。”李彦锦歪头蹭了蹭谢沛的耳垂,漫不经心地说道。
  谢沛摇头,道:“他们的来历没搞清楚前,还是谨慎点好。我总觉得,凭白无故就盯上我,很有点古怪。这样,晚上咱俩辛苦一趟,去他们宅子里探一探。”
  夫妻二人商量好后,下午又投入到公务之中去了。
  然而,接下去几天,谢沛两口子每晚都去墨菊所在的宅院打探,却一直没听到什么重要的信息。
  他们没有进展,可墨菊的丫鬟却是每日都会到衙门来送点心。三天之后,谢县尉就发现,众人看她的眼光都有点怪异了。还有个别没眼色的,竟然蠢兮兮地恭喜她,好事将近了……
  比较凑巧的是,这几个没眼色的蠢书吏,当天就被县令派到了下面的村子里去清查田亩了。
  谢沛一看,再这么躲下去,也没什么进展。干脆,咱就放开了,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吧!
  于是,努力了四天后,丫鬟终于把食盒送到了谢沛手中。
  看着眼前俊美淡定的男子,丫鬟咽了下口水,说道:“谢县尉,这是我家小姐亲自做的。多谢您之前的救命之恩……”
  “救命谈不上,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多谢你家小姐了。”谢沛忍着不耐,淡淡说道。
  丫鬟见自己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就识相地告辞了。
  待她回到宅子后,把今日的事情都对墨菊重复了一遍。
  “嗯,你不错。”墨菊含糊地夸了一句,心里默默想着下一步的事情。
  谢沛这几日被墨菊他们吸引了注意力,暂时就把劳改队里的两个少年给忘记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次日清早,衙役有些慌忙地跑来禀报,昨晚大牢中竟是跑掉了两个犯人……
  谢沛一听,下意识地就想到了那两个小贼。再一细问,果然正是他们二人。
  待谢沛去到大牢里亲自查看了一番后,竟是被气乐了。
  原来这两个小贼也不知哪儿学的本事,竟是把牢房上面的木栏杆弄断了一根,然后弄开了几块屋瓦,从上面跑掉了!
  “他们这几日不是应该都在外面种地吗?哪儿来的时间弄这些?”谢沛问道。
  一个年轻狱卒低着头走过来,颤巍巍地答道:“禀大人,是小的糊涂,一时心软,应了他们的请求,允他们在牢内做几天清扫的活计……”
  谢沛眼一眯,道:“你倒是会做人情,恐怕这清扫活计本该是你的事吧?!”
  那年轻狱卒噗通跪下,道:“小的只是想偷个懒,却并不敢放跑犯人呐!昨日我走时,这牢房都还好好的,后来换了老张来值夜时,那两个小贼才跑掉的……”
  被他点名的张平顿时就气得瞪眼,但碍于县尉在场,也不好太过激动。
  谢沛看了他一会,道:“刘东,明日起,你不用来了。”
  年轻狱卒一听,顿时哭嚎起来:“大人、大人你不能这样啊!我家里还有老老小小,就靠这点俸禄过日子啊……我也是因为晚间伺候生病的老娘,白日太累,才动了点歪念……您就再给个机会吧!!”
  谢沛脸色愈发冷了,开口道:“去岁,你收了三两银子,想给一个人犯的劳改评定从差改到良,被陈牢头拒绝了。事情没办成,可银子依旧归你了。十五灯会时,你原本该参加清早的巡逻,却借口家中老母生病,偷懒没来。后来分辛苦费时,却还嫌自己得的少了。后来还与人胡说,大头都被本官和县令贪了……”
  随着谢沛冷清的声音响起,刘东哭嚎的声音也越来越低,到后面,竟是连哭声都没了,只有发抖时,衣服带出的窸窣声。
  “你家里确实只有你一个劳力,这就是我没有在之前就把你开了的原因。如今,事不过三,你还有何脸面再来哭求?”谢沛说话声音不大,语气也没有凶神恶煞,可她淡淡的话音却如重锤一般,在牢房里来回震荡,让人听了心头直颤。
  想不到啊,这些自以为隐秘的事,县尉大人却早就看得清楚明白。以前偷占了便宜的人,原本心里还有些洋洋自得的,此刻却诚惶诚恐地拼命回想,自己到底做过些什么。会不会下一次,就轮到自己超过那个“事不过三”的限度……
  刘东狼狈地走了。谢沛看了眼其他人,道:“你们的辛苦我看在眼里,该奖励的,我和县令大人从来都没小气过。不过,你们也不要以为,这大堂上坐的是个什么闭眼的菩萨。真到了算账那天,怕是后悔就来不及了。”
  一群人低着头,不敢多话。谢沛看敲打得差不多了,就放过了他们。
  “行了,等下陈牢头去找人来,把大牢好好修缮一次。县令那里我会打招呼的,不会拦着你,只管去请人。其他人好好做事吧。”谢沛说完,就轻轻一纵,跳上了两个小贼所在的牢笼之上。
  看了会木栏的断口后,她又如游龙一般,从屋顶的破口处钻了出去……
  辨认了一会两个小贼留下的踪迹后,谢沛并没有立刻去追。
  她这边还有墨菊那一票人要守着,如今只能请七爷出马,去看一看那俩小子,倒底是个什么来路了。
  谢沛也不停留,当即就赶去谢家,找到李长奎,把两个小贼的事情说了一遍。
  “我观他们不像寻常人家的孩子,当日被抓时,这二人偷的也不是钱财,而是几味药材。只是我们怎么问,这俩小子都不松口。原本还想着,若是有难处,说不定还能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