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笑拂衣归-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她和李彦锦能打能杀,可手下这些人却实在不敢太指望,毕竟训练的时间太短了,且这些乡勇每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法全心全意地操练。
  “我就是为这事特意跑来的,”李长屏喝光了杯中之水,道:“我们李家人员太过分散,远水救不了近火,这次只能找旁人借兵了……”
  “旁人?”谢沛和李彦锦都疑惑地问道。
  李长屏道:“我听智通说了,其实你们路上见过的,就是那个吕兴业,记得吗?”
  “是他?!”两口子一起惊呼道。
  二爷爷点头道:“他如今也有些气候了,手下已经有了二万多人。与那些匪兵比,还是要强不少的。”
  谢沛思索了会,道:“他是不是想借这个机会,把那些流民都收拢过去?”
  李长屏叹了口气,道:“是啊,原本最好是能让那些流民得到救济,然后回乡种田谋生,这样也更安稳。可如今朝廷是指望不上了,所以这些流民想活下去,就只能跟着人四处流窜。既如此,与其让他们被匪兵挟裹着做尽恶事,不如让他们去吕兴业那里,至少我看那姓吕的,行事还是有底线有章法的。如今他占的地方,竟是有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模样……”
  “您是说,找吕兴业帮忙,让他出兵把那些匪兵给剿了?”李彦锦此时还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李长屏点点头道:“这是我们眼下能想出最好的法子了。”
  谢沛和李彦锦对视了一眼,问道:“二爷,那吕兴业除了要那些流民,还有别的要求吗?咱不会引狼入室吧?”
  李长屏道:“吕兴业占了荆湖府岳阳县一带,但荆湖府的守备出自当地望族,比湖白府的守备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吕兴业如今有两个选择,一是想办法在荆湖府站稳脚跟,以岳阳县为中心逐步壮大;一是趁着湖白府大乱,改道湖白府发展。你们觉得他会如何选择?”
  谢沛琢磨了一会道:“若想稳,定然是在荆湖府里逐步壮大;若想快,湖白府就是那条捷径。”
  李长屏道:“如今呐,吕兴业算是找到了一条又快又稳的方法……”


第94章 时机恰好(抓虫)
  谢沛和李彦锦听二爷爷细说了一遍,才明白了吕兴业的打算。
  这家伙还挺有心计的; 他不打算放弃岳阳县的老本; 但又眼馋湖白府的流民; 本来还有些左右为难的,恰好李家人找了过去。
  双方一番讲价,最后约好; 由吕兴业派六千人; 进入湖白府。保下卫川县后; 能收走多少人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但之后,李家人会为他们提供两个匪兵大仓库的地址。那里面有匪兵从各地抢来的粮食和部分兵器布甲。
  至于比较值钱的金银等物则都在几个匪首的私库里; 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不过吕兴业其实更在乎大仓库里的东西; 因为在荆湖府里; 即使他有钱; 都买不到粮食和兵器啊!
  尤其是,吕兴业在见识过李家人的武力值后,态度就更诚恳了。毕竟真惹恼了这些可怕的家伙; 他的脑袋估计也没法安安稳稳地呆在脖子上了。
  谢沛听完后; 就建议道:“既如此,不如先给吕兴业送些官兵的衣物。让他们进入湖白府后; 就装作是官兵好了。这样的话; 他们路上会顺利很多。”
  李彦锦插了句嘴,道:“也别给太多了,够他们把脸面上装起来就成。免得这伙人真的沿路接管了县镇,到时候说不定就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李长屏听了; 歪头琢磨了会,道:“这事我知道了,但那两个大仓库还离卫川有些距离,这一趟估计赶不上了。”
  三人又说了一阵,把细节商量好后,李长屏也不休息,趁夜就出了城。
  李长屏走后,谢沛夫妻俩一直关注着外面的消息。
  如今由韩勇负责的预警队已经扩编到了四十人。这些人不但继续担负着使用信号树给卫川县提前示警的工作,更是兼顾起在附近县镇收集信息的任务。
  每天看守信号树的人换班之后,都会把当天的信息汇总到谢沛手里。
  于是,四天后,谢沛就听到了一个消息。据说是有人看见,在卫川以北二十几里的地方,匪兵的队伍似乎内讧了。两队人马打了半天时间,最后又变成一队,继续向北去了。
  听到这消息后,谢沛和李彦锦心里都是一动。他们猜测,这打起来的两方,恐怕就是吕兴业和卢家兄弟。
  这消息对卫川而言,实在是个大好事。至少短时间内,卫川是不用再操心有人来攻打了。
  就在吕兴业的六千人吞下了卢家兄弟的匪兵第二日,卢志、卢强两位匪首竟然在同一天,齐齐丧命。
  原本嚣张至极的双峰山匪兵顿时惶恐起来,而懦弱怕死的蒋峰更是调回了自己的手下,再不敢轻易出山。
  就在湖白境内局势生变时,朝堂上,终于有人发现了湖白府的紧急奏折。只是此时,代替湖白知府上折子的蔡参军也已经在匪兵的攻击下,生死不知了。
  整整一个府都陷于匪兵手中,这种大事既然被发现了,就没人敢担下责任继续隐瞒。因此优柔寡断的皇上也勃然大怒了一次。
  这位九五之尊大怒后,第一件事还不是派兵剿匪,竟是要把湖白府的所有官员都好好审一遍,若是有失职的,定要严惩不贷。
  吏部尚书听了,心中暗叫一声倒霉。之前在几个皇子争斗时,大皇子掌管的吏部,曾莫名其妙失过一次火。
  那次大火烧毁了一大批官员存档,而湖白府的官员存档更是烧得一个不剩。吏部的官员们忙到如今,才堪堪把一些重要官员的存档给修补齐全。
  像地方上的知府、守备这类官员,吏部的人还能凭记忆把存档补起来。可到了那些好些年不得升迁的末流小官,尤其是偏僻得没人愿往的小县城的官吏就实在有些记不住了。
  原本,吏部的人也不算太过忧心,毕竟年底时,各地主官都会上个总结折子,把自己辖下官员点评一二。到时候吏部也就能顺理成章地把那些遗失的存档给补齐了。若是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还能以年底抽查为借口,再去问个清楚。
  可谁想到,湖白府竟会闹出这等大事,而皇帝一开口就是审查湖白境内所有官员呐……这可真是一不小心就要把之前的遮掩给彻底捅破了!
  吏部尚书面上不动声色地应了下来,转头就提醒皇上,是不是该派兵剿匪了?
  这剿匪之事又扯了好些天后,才终于在几方势力拉扯下,定下了主将、副将。
  吏部尚书当夜就派人去剿匪的主将——忠武将军魏谨德府上密谈了许久。
  吏部尚书用某些不为人知的好处,换来了魏谨德的承诺——必然会不露声色地将湖白府境内官员的档籍尽早补齐,提前派人送到吏部。
  当魏大将军带着八千禁军一路大摇大摆地赶到湖白府时,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
  此时,别说是湖白府内那些匪兵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就连趁乱过来拉人马的吕兴业也高高兴兴地扛着粮食武器,返回了荆湖府岳阳县。
  而在卫川县城郊,六月播种的那大片公田中,此刻也显出了几分丰收的兆头。
  此时,冒牌县令李彦锦正与他的冒牌县尉低声交谈着。
  “听说朝廷剿匪的人过不了几日就要到了,咱们是不是也该退了?”李彦锦有些担忧地问道。若是湖白府一直乱着,他到能安安心心地把这个县令演下去。毕竟张洪文这个麻烦在他离开房县时就解决掉了。
  那时候,李彦锦亲手把高金贵的一件特殊挂饰塞进了张洪文的包袱里。做为高运钱庄当家人的嫡子,高金贵的大部分饰物上都打有钱庄的暗记。
  张洪文后来钱票被盗光后,无奈只能典当些衣物。他发现了包袱里多了个饰物时,还以为是自己在慌乱中,无意收拾进来的。
  于是他拿着这个饰物去典当之后,很快就引起了高运钱庄的注意。
  唯一的嫡子失踪多年,高云通早就把绑架者恨了个死透。如今突然见到儿子失踪时佩戴的饰物,他如何还能忍得住?
  在李彦锦离开房县前,张洪文就被高运钱庄的人给暗中掳走了。
  李彦锦跟踪而去,亲眼见到他熬不住刑胡乱招认,又爆出自己是卫川的县令后,被心狠手辣的高云通给灭了口。
  没了后患的李彦锦这才敢放心大胆地在卫川县走马上任。
  只是,此时朝廷既派了人来,他和谢沛就必须要考虑退路了。
  不过,正当夫妻俩准备跑路时,李长奎带着智通回来了。
  这位七爷回来后,第一句话就是:“你俩这官,我看还能当当。”
  夫妻俩不由愣住,齐齐望向李长奎。
  七爷爷哈哈一笑,道:“再想不到还能遇到这事啊……真是……得道者天助!”
  原来李长奎听说朝廷派了人来剿匪,这位老爷子不放心朝廷那些昏官,就夜探了一次魏将军的营房。
  结果没想到,竟让他听到了魏谨德吩咐手下,赶赴湖白各地,索要官员档籍的事情。
  李长奎觉得这事不对劲,就连着跟了几天,终于把吏部尚书与魏谨德之间的那笔交易给弄明白了。
  这正是他连忙赶回卫川的原因。照他对两个徒孙的了解,这二人搞不好正准备来个金蝉脱壳,换回身份呢。
  当听完吏部失火,烧毁官员档籍的事情后,李彦锦挠了挠脸道:“七爷爷,真不是你这段时间跑去放的火吧?”
  “去!”李长奎拍了下他的脑袋,道:“我犯得着为了你这么个七品芝麻官去皇城根烧房子吗?”
  谢沛也笑道:“这下也好,之前阿锦哥还一个劲心疼城外那片即将收获的公田呢!他就怕换了新官后,把这些都给贪了。那可真是白费了他一番心血!”
  虽然感觉很大几率上,夫妻俩还能继续把这官当下去,可为了保险起见,二人还是做了些预防。
  县令以守城有功为由,提前给手下这帮人连发了三个月的薪俸。
  又出钱把城里的道路、码头和下水渠给修整了一遍。此外,还修建了一个慈姑所,这才将前一阵颇有盈余的公帐给彻底花光了。
  要不是公田中的水稻还差一个月才能成熟,李彦锦说不定都能把这些粮食给处理完了……
  主簿看着清洁溜溜的公帐账面,心里虽有些无语,但想着自己荷包里还拿了三个月的薪俸,也就老实闭嘴了。
  不几日,果然有一个禁军带着公文,来到了卫川县。
  叶盛进城时就吃了一惊,相比一路上那些墙倒房塌的破烂城镇,这小小的卫川竟是一片整洁安宁……
  再想到城外那一片微黄的稻田,叶盛心中对这个还未谋面的卫川县令,生出了几分敬意。
  于是,待李彦锦见到传令的叶盛时,就觉得这个禁军还挺恭敬的。
  “大人,魏将军如今刚到武阳城,得知了林知府已经遇害,为了让湖白府尽早恢复正常,就需要各地官员的积极配合……”叶盛待李彦锦看完公文后,比较委婉地解释了几句。
  李彦锦早就对魏谨德背后的打算心知肚明,于是特别热情地表示,一定全力配合。
  叶盛被请下去暂时休息半日,次日一早就拿着李彦锦的一份文书和某些卫川“土产”返回了府城。
  李彦锦的这份文书中,倒也没有编得太过。他写了张洪文早早就弃官逃跑了,被林知府大怒之下,只能暂派了亲信李某人前来暂代县令。待朝廷任命了新的官员来后,李亲信就准备再回林知府身边,继续效力的。
  不想林知府竟在匪兵攻城之日,英勇牺牲了,实在是让人痛心啊!
  为了把谎言编圆满,李长奎早就从家族渠道中,打听了下湖白府官员的派系。
  如今湖白府这边,出了这么大乱子,必然是要有人出来背锅的。
  而这个人却绝不会是已经归西了的林知府。这林致轩乃大皇子一系的,他的叔叔还任着龙图阁学士,岳父更是御史大夫,可谓背景深厚。
  原本林致轩是打算在湖白府当上一任知府后,就回中枢任职的。谁能料到竟会突然死在了匪兵的乱刀之下……
  背景深厚的林致轩如今不但不会背锅,在他家族势力操纵下,还可能用他的死亡换来更多的好处。而朝堂上的高官们也早就商议好了,湖白府的背锅人选,乃是一个失职又没有靠山的死人——守备潘驰。


第95章 忙中偷闲
  忠武将军魏谨德率兵进驻武阳城后,倒是松了口气。
  原本还以为要打几场硬仗; 不想; 待他进入湖白府后; 竟没有遇到一场像样的厮杀。
  这段时间,魏将军干的最多的就是接管烂摊子。他一路走来,大点的城里几乎都没剩下什么成建制的官员体系; 死了一半; 逃了一半。
  于是; 他不得不沿路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这些乱成糊汤的地方。
  让他倍感郁闷的是,这些接管了的城镇; 几乎全被洗劫一空; 一点油水都没剩下……
  不过魏谨德虽没捞到油水; 却不会放过到手的功劳。他当即就派人给朝廷报信; 只说自己大败匪兵,受了轻伤依然英勇奋战。如今一路打来,终于攻下了湖白府城——武阳城。
  且不说龙椅上的那位如何给魏大将军表功封赏; 吏部尚书暗地里也收到了魏谨德给他送来的湖白府官员名单和大致情况。
  于是; 第二日朝堂上,皇上拿着魏谨德给他上的折子问起湖白府官员时; 吏部尚书就显得格外胸有成竹。
  朝堂上一番你争我斗; 终于给湖白府匪兵作乱下了定论。而李彦锦等一波末流小官在这场利益争夺中,沾了点林知府的光,也从暂代都变成了正式官职。
  要是普通地方的县令,自然不会如此便宜地就送了出去。可如今湖白府刚遭了匪兵; 据说大部分地方都被洗劫一空。没人,没钱,山匪还不一定躲哪儿,谁家活腻了会去抢这个七品小官啊?
  之前在给魏谨德补报官员籍册时,李彦锦给自己和谢沛都是报的真名,只在来历上做了些手脚,在报谢沛时,更是故意忽略了性别。
  他报上去后也不怕人下来核查,因为他早就利用县令的身份,给自己和谢沛在卫川县里编了一套户籍出来。
  于是,在上面的人看来,李彦锦就是个出生在卫川县本地的读书人。虽然屡试不第,但因办事忠心得了林知府的青眼,并在危难关头临时暂代了县令一职。事实证明,此人还有些才干,竟是保住了卫川县没有遭到匪兵侵扰。
  故此,到了十月底时,朝廷的正式任命就下来了。李彦锦、谢沛等人就成了过了明路的正式官员。
  就连谢栋谢厨子也得了个衙门编制,如今他暂时也不开小饭馆了,只一心管着白玉楼的大食堂。
  有八千禁军在湖白府坐镇,到底让乱局渐渐平稳了下来。
  此时卫川县的公田也已经收获完毕,手里有粮的李县令就更加安心了。
  下衙后,李彦锦和谢沛先到谢家,与谢老爹亲亲热热地吃了晚饭。又和李长奎与智通商议了会今后的事情,这才回到衙门后面的官宅。
  两口子为了行事方便,已经把看门的老门子调走了。如今关上门后,就不必再装模作样了。
  李彦锦脱了官服,先烧了些热水。谢沛把两人的脏衣服泡进木盆中,准备清洗一下。李彦锦见了,就端了个小板凳过来,与谢沛一起搓洗起来。
  两人在月光下,一边洗一边闲聊。
  “二娘,如今咱手里也有粮了,乡勇要不要再招一些?”李彦锦嘴里说着话,手里也不停。抓了把皂角,搓出泡泡后,涂在衣服上。
  谢沛放轻力度,搓揉着几件里衣,道:“不用那么急,如今咱们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人转变成能用的力量。之前有个空架势吓吓人也罢了,后面遇到硬茬了,不是也没法子吗?”
  李彦锦点点头,道:“那行,练兵这事就交给你了,我帮娘子管好后勤。咱们要赶在大乱之前,尽量把卫川经营起来。”
  两口子洗完衣服,又把各自清洗一番,这才相拥着进入睡梦。
  次日清早,夫妻二人练完功后,略修饰了下容貌,又各自忙碌起来。
  转眼,到了年底。忠武将军魏谨德已经进京领赏去了,新来的知府也已经抵达了武阳城。
  这位新知府来得有些不情不愿,他之前原本是正在谋求京官——通政司参议一职的,别看是个五品的官职,可在京城中却是个极要紧的职务。
  只可惜,几方势力角逐,他做为二皇子一系的,仍是败了下来。二皇子性情急躁,一怒之下就把他丢来接下了湖白府的烂摊子。
  戴如斌灰溜溜地离开了京城,到了湖白府后,总算是找回了点气势。
  他刚一到任就让辖下各地县令都来府城叙职。
  李彦锦自然也接到了通知,他收到公文后,眼珠一转,就笑眯眯地去找谢县尉了。
  “咳,谢县尉,过几日,本官要去一趟府城。知府大人要见见我们这些下官,我想着不如你与我一同去吧,如今城里也没太多事务,有人坐镇,出不了乱子。”他似模似样地迈着小方步,走到谢沛跟前,说道。
  谢二娘有些好笑地看着他,待左右无人后,问道:“咱们都走了,让主簿看着,怕是不稳啊……”
  “嘿嘿,没事,让七爷爷和师父来给我俩顶几天班。咱们也好出门玩几天去,哈哈!”李彦锦笑道。
  谢沛摇摇头,道:“我怕七爷不会同意,你去试试好了。”
  “娘子就等着瞧好吧!”县令大人这阵子忙得有些腻歪,一想到能和二娘单独出门玩玩,心情都轻松了许多。
  晚间,李彦锦果然厚着脸皮去拜托七爷和师父了。
  这厮也知道,若说是出去玩,肯定没法得逞。于是他就摆出一副忧愤的神色,忽悠两位长辈,道:“七爷,我听说那知府不是个好鸟,还有这次补了好多新官上来,里面肯定少不了贪官败类。我就想着,带上二娘一起,用最短的时间把些家伙都查一查。若是有实在过分的,我们就直接……”
  李长奎听了,严肃地思考了片刻后,道:“不如我同你一起去吧?”
  “咳,”谢沛在一旁喝汤,差点没憋住,笑出声来。
  李彦锦不慌不忙,早有对策,他一本正经地摇头道:“七爷去,倒不如二娘方便。她毕竟有个县尉的名头,去接近其他官员也更顺理成章。我与她可以同时行事,分头查验。若是七爷去的话,恐没这么便利……”
  李长奎听了,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于是点头道:“行了,那我就帮你看几日衙门,只是我得有个名头才行啊。”
  李县令嘿嘿一笑,次日他就找到主簿,交代道:“我明日就带着县尉一起去拜见知府大人。城里就暂时交给你了,一切都按之前的规矩办就成了。若有任何疑问,你就找这位李大人。”
  “李大人?”主簿迟疑地看向一旁的李长奎,有些糊涂地问了句。
  李彦锦冲主簿挤了挤眼睛,故意小声凑到他耳边,道:“这位可是京城里……那位派来的!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位虽没有官职,但咱们可都得敬着点,懂吗?以后自有咱们的好处!”
  主簿听了连连点头,看着李长奎的眼神就恍如看着自家的亲爹……
  谢沛这边就简单多了,她把五个队长叫来,嘱咐了几句后,就把师父智通请过来,对众人说道:“这位是我师父——智通大师,我走的这几日,他回来替我坐衙。平日里,一般的事情,你们都能解决,我就不说了。若遇到难事,你们解决不了,可以向我师父请教。”
  众人听了,都非常恭敬地应了。韩勇如今也被谢沛聘请回来,任了一个都头,这段时间也一直干得非常出色。
  此时韩都头正两眼放光地瞅着智通,心说,难怪当初县令能请动古德寺的僧人来撑场面呐,莫非就是靠着这层师徒关系不成?
  又想到谢县尉的本事都如此高深,那她的师父,怕不是都要顶了天去?
  韩勇这辈子最佩服英雄好汉,因此,平日里看谁都不顺眼的家伙,此刻看着智通的目光却是冒着精光一般。
  智通低声对谢沛道:“喂喂,你看那老头,怎么好像想扑上来啃我一口啊?”
  谢沛一看,就有些想笑。她干脆在下衙后,请韩勇和智通到后面的官宅里小酌了几杯。
  这顿酒之后,智通大和尚竟是找到了知己。而性子古怪的韩都头,也多了个忘年交。
  两人后来偶尔喝多了,韩勇还曾大着舌头说道:“智通啊,你干脆还俗算了!你若还俗了,我的乖孙女就许配给你……”
  智通醉醺醺地拼命摇头,道:“不……不要、不要!女人唧唧歪歪地,我受不了!”
  两个醉鬼的身后,阿意小娘子气鼓鼓地磨着牙……
  再说回谢沛两口子,他们把事情交代好后,次日就离了卫川。
  这次,二人没有急着赶路。雇了条小船,晃晃悠悠地朝武阳城行去。
  一路上,夫妻二人都会趁停靠休息时,下去玩耍一番。
  若是在城镇中,就寻些小吃,逛逛街市;若是在乡野中,也能打些野味,看看风景。
  两人轻装简行,又不晕船,这一路过得甚是惬意。
  几日后,夫妻俩辞别了船夫,进了武阳城。
  此时武阳城的大门已经修好,只是进城后,街道和房屋上还能看到烟熏火燎的痕迹。
  二人先找了家客栈住下,又派客栈伙计去给戴知府送了拜帖,得到回复是明日下午在府衙相见。
  客栈房中,李彦锦低声对谢沛道:“明日才见?那正好,今晚咱们就去看看知府家里的夜景吧……”


第96章 交锋
  夫妻二人吃过晚饭后,等到城中渐渐安静下来; 就换了衣衫; 翻窗出了客栈。
  两人在月色下; 跃过墙头,轻踏屋瓦,不多时就到了戴知府的宅院中。
  找到主院后; 夫妻俩先去那几间还亮着烛光的屋外听了片刻。
  最大的那间屋子中; 一个妇人正气呼呼地说道:“老爷今晚又去那个骚蹄子屋里了?”
  一个婆子好言劝道:“夫人何必为那人置气?不过是几十两银子买回来的玩意儿; 老爷如今新上任,怕是累得郁躁了; 去解个闷也是有的。”
  妇人冷哼一声道:“那若是个好女子; 我也不会多说什么。老爷那日也不知是吃错了什么; 竟是中了迷药般; 从那等脏地方领了她回来。我只要一想到还要与这种女子待在一个地方,就再忍不下这口气!”
  窗外谢沛与李彦锦对视一眼,悄无声息地就离了主院。
  他们刚才摸过来时; 就在偏院那边也听到些动静。如今想来; 很可能就是那位知府大人正在与新欢共渡良宵了。
  两人来到偏院,还没过去; 李彦锦就把二娘手拉住; 低声道:“别忙看,小心辣眼睛。咱远着点,听听先。”
  谢沛想到曾经的某些经历,头上滑下一排黑线; 也没有出言反对。
  只是,二人没想到,偏院的那间房中,倒没有什么怪声传出,只有一男一女正在低声交谈。且谈的还正与李彦锦和谢沛有关!
  “老爷是说,那卫川县令是大皇子埋下的棋子?”一个柔媚的女子之声响起。
  中年男人答道:“我曾听工部的主事说起,当时在吏部上奏的折子中还提到过,这个卫川县令乃已故的林致轩亲自提拔起来的。”
  “那想来就没错了,老爷可想好明日见他时,要如何吗?”女子问道。
  “如何?自然是要给他个好看,哼哼!”男子语气不满地说道:“如今湖白府大乱刚过,府城里城墙、官衙、道路都破损不堪。我明日就让那卫川县令吃个哑巴亏,让他出大头,派劳役来给我好好修!修他个一年半载的,哼……”
  女子听了,娇笑道:“老爷果然高明,这样一来,那县令必然弄得卫川县怨声载道。”
  “嗯……到时候,凭着民怨沸腾,我再抓他几个小把柄,定然让他憋屈地说不话来,跟我斗,哼哼!”戴如斌仿佛已经看到卫川县令跪在自己脚下,痛哭流涕地喊着冤枉的模样。
  屋中女子转头就说起正房的欺压来,撒娇卖痴地哄着戴如斌答应了好些东西。两人遂上了床,折腾去了。
  而李彦锦和谢沛也没再继续偷听下去。他二人又在知府院中搜了一圈,找到一处疑似书房的地方。
  挑开窗栓,翻进去后,在书案上和书架中翻查了一遍。摸到了戴如斌的三枚私章,谢沛找到印泥,把三枚私章在一张纸上,反复盖了几个印子,这才把私章放回原位。
  确认没有弄乱东西后,谢沛就招呼着李彦锦出了书房。
  为了不打草惊蛇,两人这次没有从知府家中顺走东西。
  顺利返回客栈后,夫妻俩就商量起对策来。
  “若他真要强派卫川出劳役修墙修路,咱们有什么法子拒绝吗?”李彦锦也没什么官场经验,就向娘子问道。
  谢沛琢磨了会儿,道:“想要拒绝的话,只怕要和他彻底撕破脸皮。”
  李彦锦听了,毫不在意地说道:“撕破就撕破,咱有不指望真的当个什么大官。再过几年,官职也没屁用了,说不定还带来麻烦。”
  谢沛点头道:“那行,回头你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李彦锦听完,哈哈一乐,道:“怼人这事我在行,明儿看我怎么把那混蛋气死!哈哈~”
  夫妻俩说完正事,难免搂着亲热了一番。事毕,李彦锦满足地叹了口气,道:“双修大/法实在好啊~~~”
  次日下午,李彦锦和谢沛如约来到府衙,递了拜帖后,被一个差人引到了偏堂稍作。
  差人走后,两人见连杯茶都没上,就知道这戴如斌是故意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了。
  只可惜,谢沛和李彦锦又不是寻常官吏,哪儿能被这么点小手段弄得紧张起来。
  又等了一个时辰,眼见就要散衙了,戴如斌才施施然地进了偏堂。
  “哎呀,瞧我忙得,竟是把二位给忘记了。快请坐。”戴知府迈着官步,脸上一丝愧疚都没地走了进来。
  李彦锦和谢沛站起来,行了个见面礼,道:“见过戴大人。”
  三人落座后,戴如斌不露声色地观察了下李彦锦和谢沛。
  他心中有些气闷,怎地对头竟都生得如此俊秀,真是老天没眼!
  没错,戴如斌一直暗自觉得,自己官路不畅,很大的原因是自己长相不好。
  他身材肥短,五官平平,再加上一个塌鼻梁、蒜头鼻,每次照镜子时,就连自己都看不下眼。
  也因此,他自小就嫉恨那些长得好的同伴。若是手下中有哪个长得体面些,那必然也是要穿无数双小鞋的。
  这就直接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戴如斌身边,除了女人外,全是一群丑货……
  此时,戴知府看着对面那两个清朗俊秀的男子,心里原本的八分不满,顿时就变成了十成愤恨。
  心情不好,戴如斌也懒得多敷衍。于是没说两句后,他直接开口道:“听闻卫川县在匪兵作乱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