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独裁者报告-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影之下。。。。。。”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侠客?!
第二百九十三章 侠客?!
莫非华的被抓,迅速震惊了三省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莫非华就是三省这些反对军政府的地方士绅的头领,此前莫非华公然以武力对抗军政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在极大程度之上感染了那些地方士绅,大大振作了他们和军政府对抗到底的决心。
但是军政府随后反应之快,应对措施之强硬,却一下打击到了这些地方士绅,让他们原本高涨的士气一下受到了严重打击。
为了对付这些地方势力,军政府甚至动用到了火炮。。。。。。
那些大着胆子偷偷跑去莫府察看动静的人,回来之后都是心有余悸地告诉自己的同伴,整个莫府都在炮火的攻击下,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可怕,这对于这些人来说真的遇到了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军政府火炮犀利,天下尽知,可是这些人却无论如何也都不会相信,军政府真的出动了火炮来对付自己。。。。。。
随后传来的消息,是莫非华侥幸没有死,被军政府关押起来,而莫非华的生死在开始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怎么对付莫非华,军政府就会怎么同样对付和莫非华一样的人。
依然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莫非华和胡雪岩是至交好友。又和军政府赫赫有名的奋威将军司马启明是结拜兄弟,或许能够躲过这一劫也说不定。
抱着这样心态的人,似乎不在少数。。。。。。
果然,在莫非华被逮捕的第二天,就有人来为其说情,而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震所深为信赖倚靠的军政府商业部部长胡雪岩,以及前安徽巡抚,现改称安徽督办的华东辰。
张震好像预料到了这两个人会来一样,让他们在客厅里等了好大一会,这才慢悠悠的从书房了走了出来,张口就道:
“说吧,准备怎么为莫非华求情?”
胡雪岩和华东辰两个人怔在了那里,大帅这么一点不加掩饰的问话,让两个人原本准备好的一肚子话却一下子不知从何说起,胡雪岩讪讪笑了一下:
“大帅,我们的确是来为莫非华求情的。职下认为莫非华虽然有罪,但是罪不致死,况且其人之前对军政府有功,多有筹措银米功劳,仅在前年,就一次性的捐了两万两白银,所以我以为综合以上,莫非华活罪难逃,死罪似乎可免。。。。。。”
张震淡淡“哦”了一声,又把目光投到了华东辰身上:
“你呢,你有什么话说?我听说你的一个侄子。当初在江苏的时候,不幸为当地湖匪绑票,后来是莫非华出面,这才把你侄子平安无事的救了出来啊?”
“大帅英明,大帅连这么多年前的事情都知道。”华东辰略略有些尴尬,在那干笑几声说道:
“莫非华的确于我华家有恩,但这却不是华东辰今日来为其求情的主要原因。莫非华在镇江的时候久了,于当地非常有影响,况且其人交游广阔,江苏、江西、安徽,乃至于两湖皆有其来往好友,军政府目前刚刚成立,从稳定的角度来说,一旦杀了此人,势必要引起各地地方士绅寒心,甚至会动摇地方。
大帅应该知道,那些地方士绅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左右地方局势,所以职下以为莫非华暂时还杀不得。我看不如命其拿出一笔巨额银子,为其赎身,同时,命令其在监管之地好生反省。这样既然可以平息此事,又可以安抚地方民心。。。。。。”
“安抚的只怕不是地方民心,而是士绅之心罢?”张震脸上也看不出来什么表情,回首看了一眼身边的李鸿章:
“少荃,你说我该怎么处置此人啊?”
李鸿章好像早就预料到了大帅会问自己,胸有成竹地说道:“大帅,胡大人和华督办说的话都有几份道理,可是在鸿章看来,莫非华此人非杀不可!”
胡雪岩和华东辰齐然变色,张震却大是好奇地问道:“说说,为什么非杀不可?”
李鸿章清了一下嗓子,侃侃而谈:“莫非华,不过是一地方士绅,说的好听一点叫士绅,可是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地方豪强,土豪劣绅而已。
大帅,诸位大人,一个小小的地方士绅,不过是捐献了一点粮米而已,既无功名在身,又无大功于国家,居然敢私自蓄养家奴,武力对抗官府,这根本就是反叛的罪名。这样的人若是留杀不杀,将来早晚会成为一大祸害。若是人人都学着他的样子,只要捐献一些银两钱米就可以为所欲为,还要军政府做什么?
不杀此人,那些和莫非华一样的地方士绅。必然群起而效仿;不杀此人,早晚都会引起祸害;不杀此人,国无宁日。大帅,诸位,难道都忘记了郭解的故事了吗?”
说着停顿一下,看了一眼场中诸人说道:
“郭解,素有侠名,乃汉武帝时一代豪侠,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在当地声望很高。
郭解曾有一个外甥,在与人喝酒时,仗势欺人,强行灌酒,被对方一怒之下杀死。郭解的姐姐陈尸街头,想借此羞辱郭解。后来,凶手自归,将实情告诉了郭解。郭解不仅没有加罪于他,还说,是我的孩儿作得不对,把他放走了。随后,他又埋葬了外甥。郭解如此公正,深得大家敬重。越发依附于他了。
武帝年间,朝廷迁徙豪富于茂陵,以便控制。郭解因家贫,不中赀,但也在迁徙之列。大将军卫青为郭解向武帝求情,武帝说:郭解身为布衣,能使大将军替他说话,可见他并不贫穷。郭解仍被迁徙到茂陵。临行之日,前来送行的人数众多。可见郭解在当地的影响之大。后来,他到了陕西茂陵后,关中贤豪知与不知。纷纷前来与他结交。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依旧被汉武帝给杀了。。。。。。”
张震闭上眼睛,微微笑着,场中诸人鸦雀无声,都听李鸿章继续说了下去:“郭解有那么多的人崇拜他,尊敬他,可是汉武帝依旧要杀了他,为何?
因为所谓的‘侠’,却不轨于正义,侠以武犯禁,班超曾经有言,‘扼腕而游侠者,以四豪为称首。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矣。’ 根本就是罪已不容于诛!
所以职下以为汉武帝杀郭解,并灭其门,杀的好,灭的妙,这些所谓侠客团体的存在,对于朝廷来说根本就是巨大威胁!
且莫说莫非华根本无法与郭解相提并论,其实就是反对咱们军政府,就算莫非华真的是如同郭解一般人物,这样的势力也是一定要铲除的。。。。。。”
李鸿章在那侃侃而谈,张震忽然睁开眼睛说道:
“不错,少荃说的一点也都不错,咱们撇开莫非华做的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不说,就光说他结党营私,蓄养家奴这一条,就足够杀他的了!
刚才少荃说到郭解,我再来和你们说说这个人,说说所谓侠义,那些侠义实际上是个人主义的任性,是无理性的行为;某些侠义行为,已严重违背律法,杀人都被当成侠义行为,那还要咱们制定律法做什么;一些人特别是青年跟着效仿,打着侠义的旗号,结党一方。称王称霸,借义行恶,为害乡里,影响社会治安;武帝时代,人们畏惧郭解的势力胜于畏惧国家,连卫青这样历史赫赫有名的将军都为其说情。
这样的人必杀,必死!国家的律法凌驾于所谓侠义之上,我们说的侠义,应当是对国家的侠义,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侠义。
比如说胡雪岩,华东辰,他们为莫非华说情,会有什么后果?也许会丢官,甚至严重一些会掉了脑袋,这样的后果他们想过没有?想过,肯定想过,可是他们还是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也要对他们的朋友讲侠义!
可是他们是讲了侠义了,你说我是听好还是不听好?你说我是处罚好还是不处罚好?处罚了,则让军政府丢了两个称职的官员,不处罚,那么又等于我自己违背了军政府定的律法!
这样的结果谁最喜欢看到?我想不是咱们,而是在北京城里,那些留着辫子的人。一个小小的莫非华,让军政府的两个重要官员丢官,让军政府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
雪岩,东辰,你们想一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胡雪岩和华东辰打了一个哆嗦,急忙说道:“大帅,我们错了。”
“你们其实也没有错,而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错了。”
张震说哈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恼怒,反而好像还陷入到了沉思:“一个反抗政府的地方豪强,居然能有这么多的人为其说情?奇怪吗?的确奇怪,可仔细想一想,一点也不奇怪。
我在想那,要是我真的杀了莫非华,会有什么样的流言飞语出来,会有什么样的诽谤出来?对我,对整个军政府。
可是,仅仅杀了一个莫非华,我看也解决不了问题,很多人头脑里的问题,如果能把这些人头脑里的问题彻底解决了,我看我们将来也不会再有这么烦恼了。。。。。。”
正文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专门为你立传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专门为你立传
出现在大牢之中的司马启明。让所有的狱卒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以前各部官员倒是来过,可像司马启明这样级别的将军,却还是第一次出现在了这里,未免让人有些忐忑不安。
其实这些狱卒也知道奋威将军是来找谁的,地字号十七房的莫非华,自从这个叫莫非华的人住了进来之后,这大牢里可就一天也可以安顿过。
尤其是在初进来的头几天,那些什么个部长、督办等等之类的高级官员,可不就是络绎不绝的纷纷来看这人?
也不知这人是个什么来头,居然认识军政府中这么多的高级官员。。。。。。
不过这几天来的人可实在少了很多,听说大帅为了这件事情,已经狠狠地训斥过了部下,因为那些高级官员也多大有收敛。
可这次司马启明居然出现在了这里,天知道对于那个莫非华来说是福是祸。。。。。。
见到自己的把兄弟进来,戴着镣铐的莫非华居然笑了一下:“兄弟,来送我上路了?”(文-人-书-屋-W-R-S-H-U)
司马启明也没有回答,只是把手里的酒食盒放了下来。
一样样的菜肴被端了出来,司马启明看了一眼莫非华手上脚上的镣铐,示意狱卒帮其解开,狱卒有些迟疑,一直到司马启明脸色阴沉下来。狱卒这才颤抖着手帮莫非华解开了镣铐。
让狱卒退了出去,司马启明给莫非华面前的杯子中倒满了酒,又帮自己倒上,举起杯子,一饮而尽,重重放了下来也不说话。
喝干了杯子里的酒,莫非华笑着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兄弟,是来送我上路了吗?”
“大帅没有准备杀你,大帅永远也不会杀你。。。。。。”司马启明忽然也淡淡笑了一下,在莫非华的记忆里自己的把兄弟从来没有那么诡异的笑过:
“大帅说了,既然你想当满清的奴才,那就让你们这样的人一直当下去,当一辈子。让你们看着满清是怎么灭亡的,让你们看着汉人的江山是怎么光复的。
本来大帅已经想好了怎么对付你们这样的人,可是正是因为胡雪岩那些人为你求情,反而让大帅改变了主意,大帅觉得多搭理你们这些人都是多余的。
所以大帅既不杀你们,也不会对你们有任何羞辱,就把你和你即将到来的同伴关在这里,关上一生一世。。。。。。
我是最后一个来看你的人了,从今天开始,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来看你了,永远永远也都不会有人来看你了。。。。。。”
不会有人来审理莫非华的案子,不会有人来探望莫非华,一直就被关押在这永远也都见不到天日的大牢里,一直关押到死的那天。
莫非华身子微微抖动了下,也许寂寞是最让人害怕的事情。但莫非华还是竭力挤出了一些笑容。尽量用轻松的口气说道:
“这也很好,一个人在这里自由自在的,什么事情都再也不用操心了,别人看来是种苦难,可在我看来却是最逍遥自在的日子。对了,你嫂子和孩子他们都好吧?”
“几位嫂子,已经被充入到了仆役之中。。。。。。。”司马启明的话语中透着几分无奈,苦涩地笑了一下:
“本来大帅的意思是罪不连家人,可是自从大帅对着胡雪岩等人大发雷霆之后,军政府里多有人建议应当对你这样的人从重处罚,尤其是你们的家人。首先就是没收家产,然后把家人充入仆役之中以为赎罪。我求了情,嫂子从事纺织,这还算是个比较轻松的活,而且每个月都还有薪饷拿,也算是能养或自己了。。。。。。。
你的两个儿子,蒙大帅开恩,被我收留在了家里,大哥,这点你尽管放心好了,我会好好把两个侄子抚养成人的。。。。。。”
“好啊。好啊,自食其力的好,自食其力的好。”莫非华叹息了声,接着又露出了笑脸:
“本来她们跟着我,就已经应该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是福是祸,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怨不得我,也怨不得任何人!”
司马启明的脸色有些难看,自己这位“兄长”真的已经走火入魔了,任何人的劝说,任何事情都已经无法打动他了。
司马启明从怀里拿出了几张纸来,放到了莫非华的面前:
“你也知道军政府正在编纂‘中华文明大史’,因为你们的事情出了之后,大帅特意下令,为你们提前编纂你们的‘事迹’。。。。。。”
莫非华拿过了那几张纸,才看了几行面色顿时大变:
“一八五七年,汉奸传,莫非华。莫氏,江苏镇江人氏,地方豪强。。。。。。乃至对满清摇尾乞怜,以为奴才自诩。。。。。。及至私养家奴,阴谋叛乱。。。。。。时奋威将军司马启明,率千余众平叛成功,擒莫奸,定镇江。。。。。。
。。。。。。莫奸于狱中哀怜乞活,种种不堪为狱卒皆不齿。。。。。。”
这几张纸上,写的尽是莫非华种种不堪入目举动,后面又有张震红字批复:“既然莫奸愿为汉奸。何不让其‘青史留名’,以为后人笑谈。。。。。。”
“假的,假的,都是假的,都是胡说八道!”莫非华一下站了起来,愤然把那几张纸撕得粉碎:
“我没有摇尾乞怜,我没有哀怜乞活!”
“你撕得了这几张纸,难道还能把中华文明大史也都撕了吗?”司马启明往嘴里倒了杯酒,用从来也都没有过的冷冰冰的声音说道:
“莫非华,坐下来!”
莫非华怔了一下,从来也没有听到自己的把兄弟用这样的声音和自己说过话,在那怔了半晌,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了下来。
司马启明看着自己面前的那个空酒杯,淡然说道:
“本来,我对你一直是非常尊敬的,可是出了那档事后,那种尊敬在我心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我依旧对你充满了同情。但是现在,就连这点同情,我发现也已经没有了。
你是一个汉人,汉人却甘愿为了异族统治者去死,这不是汉奸又是什么?大帅在中华文明大史中把你归入汉奸一列又有什么地方错了?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要当汉奸。那么对这一切早就应该有心理准备了。满清既然能够篡改我们汉人历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编写自己的真正历史?古往今来都有奸臣传,可你却连个奸臣都算不上,满清从来没有给过你任何好处,你却为了满清不顾一切,充其量只是一个得不到自己主子赏识的奴才,一个在主子面前真正摇尾乞怜的汉奸。。。。。。”
莫非华大口大口喘息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又实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听司马启明冷冷地往下说道:
“我听说满清才刚刚入关的时候,来到镇江。镇江知府告示:‘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反抗者的人头,集中起来恐吓百姓。你的先祖奋起反抗,结果以身殉汉,何等之的壮烈!镇江百姓收拢其骸骨,葬于一起,立庙以为祭祀,满清毁,百姓建,满清再毁之,百姓再建之!及至后来满清亦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
你莫家后来重起,成为地方豪强,靠的不是你莫非华的,而是因为你先祖那壮烈名声!是百姓敬重你的先祖,这才也敬重你莫家!
可是怎么到了你这一代,却一切都变了?先祖轰轰烈烈的和异族抗争,后人却甘心当异族的走狗奴才?我不知道你到了地下之后,还有什么颜面去见你的列祖列宗!”
莫非华整个人都怔在了那里,司马启明的每一个字都好像轰雷一样在耳边响起。
“镇江百姓收拢其骸骨,葬于一起,立庙以为祭祀,满清毁,百姓建,满清再毁之,百姓再建之。。。。。。”
自己的祖先何等轰轰烈烈,何等悲壮!
司马启明慢慢站起了身,似乎再也不愿意多看莫非华一眼:“我走了,我也不会再来了,你说过我们恩断义决,我同意!我会好好把你的儿子抚养成人,可是我不会让他们再去当一个和你一样的汉奸,我会让他们做个和你先祖一样,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
当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想到什么站在了那里:
“对了,大帅对你们已经非常仁慈了,我来的时候才接到的消息。曾国藩在两湖,已经对那些反对自己的士绅大开杀戒了!两湖之地血流成河,不知多少人头落地!”
司马启明并没有骗莫非华,曾国藩的确已经在两湖大开杀戒!
为了稳固自己的“两湖大都督府”,曾国藩采用欺骗手段,将两湖之地有影响的士绅都请到了自己大都督府,说是要共同商议如何治理两湖。
可是当这些反对曾国藩的士绅进入大都督府后,屠杀瞬间开始!那些士绅在惨呼声中,一个接着一个倒在了湘军的屠刀之下。
张震要稳固自己的政权,曾国藩也一样要稳固自己的政权,只是两个人采取的办法不太相同,曾国藩用的是个“杀”字!
谁的办法更好一些,现在还看不出来,可是,后果很快就会出现的,曾国藩也许用一个“杀”字暂时稳固住了政权,然而将来又会有什么巨大影响谁也无法预料。。。。。。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五章 从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
第二百九十五章 从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
上海码头,一八五八年元月。
冬季的风吹在身上让人阵阵发冷。李鸿章紧了一下衣服,在手心里哈了一口气,不过面上神色看起来悠然自得。
美国访问代表团很快就要来了,大帅把在港口迎接的任务交给了自己,也是对自己的信任,让自己面上大有光彩。
美国领事马辉就站在自己身旁,眼神之中也同样充满了期待。
席卷欧洲的经济危机,让美国遭遇到了沉重压力,不断的有银行、企业破产,不断的有银行家、农场主自杀,大量的工人失业,国内抗议浪潮一阵高过一阵,政府面临到了沉重压力,国内矛盾不断爆发,已经即将到了无法调和地步。。。。。。
而适逢之前就已经组建完成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因此这个代表团身上也担负了巨大责任。
经济风暴席卷欧洲的同时,一场由中国人卷起的风暴也同样在席卷欧洲。无数的中国人出现在了欧洲各个角落,他们挥动着手里的金元,大肆收购着厂矿企业,大肆招揽工人,这些中国人的手里似乎拥有着无尽的金钱。
当马辉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快就猜测到了这些中国人都是一个人派的去的:
中国军政府大元帅张震!
马辉不但没有任何妒嫉,反而还非常佩服这位大元帅的头脑。
这人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大肆向欧洲各国贷款,也许除了一部分用在了三省之地的建设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在这次经济危机之中用在了抄底欧洲之上。
借了别人的钱,收买别人的企业,能够想出这样主意的人,绝对是个天才。
马辉唯一觉得奇怪的是,张震之前一定已经预料到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可是这位看起来除了打仗精通之外,其它什么都是门外汉的大元帅,又是怎么能够准备判断出这次经济危机的大爆发,从而提前作好准备,游刃有余的行走在欧洲的?
经济天才?马辉只有用这四个字才能形容了。。。。。。
这位大元帅身上有着太多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他看起来总是那么倚重自己的部下,可是当你仔细考虑之后,才发觉这位大元帅其实什么都懂。
会说流利的英语,天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能跳出连欧洲上流社会的绅士都从来没有见过的华丽舞步,举止谈吐像足了一位从欧洲皇家出来的绅士。
他大略的知道一些火器知识,虽然并不那么精通,可是对于一个中国的元帅来说,这一点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他还是一个经济方面的天才,尽管之前没有在任何人之前表露过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可是放眼整个欧洲,又有谁能和他一样如此敏锐的捕捉到这次经济危机下所蕴藏着的机会。。。。。。
好吧,好吧,马辉自己说服自己。必须承认,张震这人是个天才,标准的天才。自己曾经想利用他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但是显然看来,在目前的情况下合作大于利用。
会有机会的,只要好好的和这个人合作一定能给这次访问代表团带来巨大机会!
远处传来了汽笛鸣声,马辉精神一振,朝着远处看了一下,然后带着喜色说道:“李大人,我们的访问代表团已经到了!”
李鸿章微笑着说道:“我奉大帅之命前来迎接,同样对这次美国代表团充满了期待,我想,我们之间会有很多合作机会,也许借着这次,军政府和美国之间能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能够开创出更多的属于军政府和美国之间的机会。。。。。。‘
对于李鸿章这个人,马辉同样也充满了敬佩。
当初李鸿章被张震安排到海关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但是李鸿章却只用了最短的时间,就熟练的掌握了海关里的一切。他对于海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在事业上的处理。甚至远远比大多数一直在海关工作的美国人要更强。
想到这里,马辉觉得张震又有让自己称奇的地方!
这位大元帅有着一双非常毒辣的眼睛,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人才,而这些人才之前往往都默默无名,但一旦被张震启用之后却又会立刻大放异彩。
上帝,张震是怎么会发现这些人的?
“大元帅已经在苏州准备好了一切,等美国朋友到了之后,在上海住一个晚上,然后咱们就可以去苏州了。”李鸿章并没有发现马辉的异样,在那兴致勃勃地说道:
“大元帅同样也非常期待这次见面,这将最大程度推进推进我们之间的友谊发展,同样,我想您也知道,大元帅已经派了许多人去欧洲,这点你我之间心里都非常清楚,并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地方。。。。。。”
马辉点了点头:“关于这一点,我同样非常之的好奇,你们那位大元帅是不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够预先知道这次欧洲危机的发生?”
李鸿章“哈哈”笑了起来:
“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也许,只有上帝才能知道。我和我们的一些同僚也曾经探讨过此事,但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也都始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答案。我可以告诉您一个秘密,我们的大元帅甚至连算盘都不会大,可是,却能对商机有着如此敏锐的捕捉能力。。。。。。”
马辉耸了耸肩,也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
这时轮船已经靠岸,大批大批的美国人,出现在了岸边欢迎人群的视线之中。马辉和李鸿章一起满面春风地迎了上去。
“议员先生,欢迎您来到中国!”马辉礼貌的和最前面那个大约五十多岁的美国人握了一下手,然后指了一下身边的李鸿章:
“请允许我为你们介绍,这位,是中国军政府的上尚书左仆射,恩,相当于我们的议长。而这位,李大人,是美国访问代表团的团长,尊敬的菲力斯。本。阿尔明先生!”
李鸿章微笑着和菲力斯握了下手,就听到菲力斯笑着说道:“您是议长,而我只是一个议员,按照道理来说,您应该是我的上司才对。议长先生,希望在下次我提出议案的时候,能够在您的手里顺利通过。。。。。。”
在一片笑声中,翻译把菲力斯的话翻译了出来,李鸿章也不禁笑了出来,这位议员先生看来倒是风趣和蔼得很。
“上帝,难道这就是中国?上帝,一个肮脏、愚昧、野蛮、落后的地方!”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毫无礼貌教养的声音在菲力斯身后响起,接着一个三十来岁。面色苍白的年轻人从甲板上走了下来,当走到李鸿章这些人面前的时候,好奇的上上下下打量着李鸿章:
“辫子呢?你的那条辫子呢?你的那一条猪的尾巴呢?听说中国人在和英国佬打仗的时候,英国佬只要一抓住你们的辫子,然后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你们的脖子扭断,可是我为什么看不到你的那条猪尾巴呢?”
“本森,你实在太无礼了!”马辉和菲力斯的神色一下变得非常难看,菲力斯大声呵斥起来。
虽然李鸿章并没有听懂这个年轻人在说什么,但从周围美国人尴尬难看的表情上,以及翻译因为愤怒而显得有些扭曲的面庞,李鸿章猜测到了一定不是什么好话。转向翻译,阴沉着脸色低声说道:
“说,一个字不漏的给我翻译出来!”
翻译几乎是咬牙切齿的把话一个字不漏的翻译了一遍,李鸿章面色越来越变得阴沉,菲力斯见了李鸿章的面色,急忙在马辉耳边耳语几句,马辉点了点头,对李鸿章轻声说道:
“李大人,请您不要介意,这是一个粗鲁无礼的人,在船上的时候就连他的同伴也都讨厌他的说话和做事风格。但是,这人是美国南部大庄园主的儿子,在美国很有影响,这次本来是他的父亲前来的,但是因为一些事情耽误,所以就派了儿子前来。。。。。。”
李鸿章缓缓舒了口气,慢慢说道:
“按照军政府律令,无故辱骂政府官员,鞭二十,监禁十日!”
马辉大惊失色,忽然又听李鸿章说道:
“但看在我的美国朋友马辉先生面上,我擅做主张违背律令,来呀,此人侮辱本官,掌嘴四个,以示效尤!”
本森根本就不知道李鸿章在那说些什么,在他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忽然两名兵士上来,劈劈啪啪的正反四个巴掌。
本森完全呆在了那里,整船的美国人也完全呆在了那里。
李鸿章冷笑几声,死死盯着本森一个字一个字说道:“你听着,我不管你是谁,我不管你来我们这里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但是,我就知道一件事,你从哪里来的,给我滚回哪里去。中国不需要你这样的朋友!”
从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
暴跳如雷的本森被赶回到了船上,奇怪的是,那整船的美国人非但没有任何不快愤怒,反而还爆发出了一阵一阵掌声。
李鸿章有些奇怪,美国人这是怎么了?
本来,在自己下令动手之后,已经有些后悔,这样会不会太莽撞了,会不会破坏了大帅计划,可是这些美国人的反应真的实在太反常了。。。。。。。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美国访问代表团
第二百九十六章 美国访问代表团
李鸿章一直到了后来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打了本森那些美国人反而大声叫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