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独裁者报告-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凤祥苦笑了一下,指了指周围那些士兵说道:“绍垣啊,你看看这些兄弟,咱们就算没有援军,不也一样在这坚守了那么多的时候?我已经打定了主意,即便没有援军,除非这镇子被清妖给破了,否则咱们就算死,也得死在这里。”

施绍垣打了一个哆嗦,眼睛里流露出了害怕神色。

连镇被清军四处包围,要想活命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援军及时到来,另外一个就是向清军投降。

投降?施绍垣甚至忽然抖了一下。

林凤祥却一点没有发现自。己这个最为信任的部将有任何异样,叹息了声:“绍垣啊,你说我现在想到了谁?”

“还能有谁,天父天王。”施绍垣无精打采地说了一句。

“不,我想到的是咱们的死对头,清。妖妖头张震,真的。”林凤祥认真说了一句,看着部下诧异眼神:

“这人虽然是咱们的死对头,不。知杀了咱们多少兄弟,可要认真说来,我林凤祥还欠着他一条性命,那次要不是张震放过了我,我林凤祥哪里还能带着兄弟们北伐?说句实话,我现在还真想着这人,若能再在战场上和他一较短长,也不枉我一生。可惜,可惜,眼下在外面的不是张震,却是僧格林沁这样的狗头!”

这却是施绍垣第一次听到,张震居然还放了林凤。祥?

林凤祥忽然大笑着站了起来:“我孤军深人,犯兵家。之忌,取败宜也。但我为天国力战而死,死也得其所矣。今日清妖虽然重重包围,亦奈我何!可有不怕死的勇士,随我一起冲突敌阵!”

当时数百太平军战士站了起来,一齐大声吼道:“。我等皆愿岁靖胡侯死战!”

到了这个地步,。林凤祥已经准备拼力死战,为天国效忠,为自己的理想牺牲了。带着几百太平军敢死队,林凤祥向连镇西南清军发起猛烈进攻,以为突围之试探。

清军发现太平军的意图后,立即组织兵力拦阻。由于清军枪炮密集,太平军遂被迫退回屯内。次日夜间,太平军又沿着向西南清军炮台方向早已挖好的地道运动,乘清军不备,全队扑出,直冲炮台。在太平军突如其来的攻势面前,炮台清军登时溃乱。

守将格洪额见势不妙,带队大败而逃。太平军扑上炮台活捉以前投降清军、已升任都司的叛徒毛勇石。

已占据炮台的太平军,一面迅速将拉不走的炮位炮眼封死,使其不能继续使用,一面又将炮台前壕墙轰塌,使官军数日所筑大段壕墙毁于一旦。太平军随即由炮台一带向外冲击。

僧格林沁闻讯后,慌忙带大兵来援,并下令开炮轰击太平军。太平军将士英勇冲锋,斩僧格林沁亲随、三等侍卫巴萨拉,连僧格林沁坐骑前胸亦为抬炮穿过,随从戈什哈也为太平军击毙。僧格林沁虽未受伤,但已吓得丧魂失魄。

嗣因官军继续开炮轰击,加以众寡悬殊,太平军被迫丢下所携沉重木梯等械,退回连镇。是役,太平军夺取了清军的炮位,给清军以较大杀伤,清军官弁各勇三十余名被杀,且受伤者甚多。

因疏于防范,僧格林沁被清廷交部议处。

不过几日太平军又谋突围,他们用所造上拴大炮的长梯向外轰打,清军伤亡兵丁甚众。僧格林沁亲督大队围攻,坐马受伤,袍襟亦被弓箭射穿。

此后,僧格林沁派兵勇数千,昼夜车挽手推,并用戽水之法灌注不息。

由于太平军所占之处,地势较高,故初时殊不惊惧,依前死守。并在壕内添土筑垒以为抵御。

僧格林沁又督兵勇继续将围墙培厚加高,水势抬起,用水车水机水戽尽力浇灌,昼夜不息。加上天降大雨,水势大涨,使太平军窖内已经开始进水。自开始用水浸灌十数日后,围墙以内水深三尺,低洼之处已有水至四五尺不等,渐渐淹至太平军所据之地。

不久,太平军潜伏之处,俱已有水深数尺,再往后,连镇更是遍地皆水,只剩二三丈干”及破屋数椽,除林凤祥尚可支床及少数将士在干地栖息外,其他太平军将士或处泥淖中,或聚居楼上,火药、粮食亦多被浸湿。

太平军不仅柴米匮乏,甚至连饮水也成了问题,出现了无水可饮,饮者多疫死的局面。

久经战阵的僧格林沁,还收购大量青蛙,投放到连镇东面水中,命清军于蛙不鸣处以排枪扫射,造成太平军的更大伤亡。

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太平军继续与清军进行着顽强的搏斗,并继续多方设法突围,但均未成功。

18日夜,太平军再度组织了一次突围,出来直扑大炮台,虽很快以失败告终,但却活捉清军中营义勇王士熊等人。至19、20日夜间,太平军又两次抢扑炮台,但都被清军的猛烈炮火击退。

23等日,太平军再次出动大股,力图冲围而出,仍未成功。24日夜间,太平军向北面炮台连扑五次,均经察哈尔都统西凌阿亲督兵勇痛击,败退而回。

26日夜二更,西南风起,清军乘机发动攻击,清将经绵洵、**岱督饬官兵,顺风将火球装入炮中,向连镇内发射,击中太平军所占据的破房,将该处所存火药燃着,登时火起,太平军仅剩的粮食火药全行焚毁。清“趁火光照亮,向内击打,直到次日寅刻,火炮熄这才停止轰击。是役太平军伤毙将士上百,烧毁火药器械米谷无算。

此时,李林凤祥及太平军将士仍不肯束手待毙,又开始打造木牌长梯,意欲舍死奔扑,尽快突围。僧格林沁等亦节次申谕各营悉力严防,不准稍涉大意,总期聚而歼旃,不得令一名发匪漏网。

与此同时,他又估计再等水长尺余,太平军面临绝境,届时必有恶战,命各营兵勇趁时奋击,可望一鼓荡平。为早日结束战事,僧格林沁等人又调拨小船数只,一俟到齐,即选择会水兵勇合力进攻。(文-人-书-屋-W-R-S-H-U)

以后数日,连日风势大作,,僧格林沁等人即饬兵勇极力浸灌。不少太平军将士因伤病饥饿而相继倒毙阵地上。

僧格林沁也了解到太平军的处境已极为困难,便又玩弄起两手策略。一方面不给太平军以喘息之机,加紧进攻,并调来小船数只,配合兵勇围攻太平军;一方面又极力施展诱降伎俩,对林凤祥“假以爱其才干,谕令一并投诚”,曾先令续行投出之人向内招呼,解散胁从,并用箭缚扎手谕,予限三日,投诚免罪。

绝大部分的太平军将士,早就已经抱定了战死疆场的信念,而也有一部分贪生怕死的人,开始考虑向清军投降以求活命。

而在这些人里,最受林凤祥信任的施绍垣就是其中之一。

咸丰五年元月,在孤军奋战九个月后,在大水淹城后,连镇终被清军四路攻陷。

最后的决战,就在这里展开。

林凤祥带着随身不多亲信,好像疯子一般往来拼杀,清军在林凤祥一口大刀之下纷纷毙命,竟无一人能够近前半步。

但随着冲入连镇的清军越来越多,太平军终于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林凤祥带着几百太平军且战且退,眼看今日断无生路,回首看着那些浑身浴血部下,知道自己毙命就在今日:

“诸位,我等自从北伐以来,歼灭清妖无数,今日连镇既破,林凤祥唯有一死以报天国,可诸位不必随着林凤祥一起徇死,若有突围机会务必保全性命!

诸位,林凤祥还有最后一句话劝告,若诸位兄弟真的想要投降,也千万不可投降僧格林沁,此人言语反复,一旦投降于其断无生路。诸位兄弟可拼力往江苏安徽方向逃跑,真的的投降了,也务必要向张震之军投降。张震虽然是我天国大敌,但此人言而有信,必然不至于伤害诸位兄弟,此言千万记得!”

如果张震也在这里,或许会把林凤祥引为自己知己。

林凤祥此时知道这些兄弟,能够跑到江苏的只怕没有几个,但只要能够活着跑到江苏,也算是能留下了自己一条性命。

这时清兵大股已经纷纷包围上来,最前面一人带着清军搜寻到了这里的人,正是林凤祥最为信任,最为器重的施绍垣。

施绍垣一见前面状况,顿时兴奋的大声叫了起来:“靖胡侯,快快投降吧,大人已经保证只要你肯投降,一定不会伤害于你!”

“施绍垣,你这个没有骨气的奴才!”林凤祥怒极反笑,扬刀指着清军放声笑道:“天国靖胡侯林凤祥在此,今日唯死而已!”

时咸丰五年元月十九日,连镇。。。。。。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凤祥和李开芳

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凤祥和李开芳

“天国靖胡侯林凤祥在此,今日唯死而已!”

一阵阵的大笑声里,林凤祥跃马挺刀,向着清军奋力冲去,此时的林凤祥,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着的只是求仁求死。

清军层层叠叠围了上来,林凤祥左右突杀,刀下一个接着一个清兵倒下,而林凤祥始终笑声不断。

这样英勇的人,清军从来也都没有见过。

忽然战马发出一声悲鸣,四蹄高扬,林凤祥猝不及防,整个人都被摔了下来。

才一落到地上,林凤祥挺身而起,大刀呼啸着卷起一阵狂风,转瞬又是两名清军被砍翻。

“虎将,真虎将也!”远处僧格林沁看着,赞叹连连:“生擒,一定要把此人生擒!”

说着回首向着施绍垣问道:“。林凤祥在长毛中做的是个什么官职?”

“回王爷,是靖胡侯。”施绍垣赶紧上。前,小心翼翼说道:“林凤祥虽然勇猛,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若和王爷比较起来,不过就是一个莽夫而已。”

僧格林沁冷冷看了一眼这个。叛徒:“你懂什么,这人若是莽夫,天下就再也没有一个会领兵打仗的人了,可惜这样的人物却落在了发匪手里。。。。。。”

说着放眼向战场看去,那林凤祥身上多处带伤,已。经渐渐不成,清军几个钩连手上去,抛出锁链钩矛,齐齐落在林凤祥身上,又一齐发了声喊拼力就往外拉。

林凤祥虎吼一声,奋力想要挣脱,可清军人多势众,。林凤祥又带伤作战,早就精疲力竭,哪里还能挣脱得开,终于长长叹息一声,扔下武器再不反抗。

及至被推到僧格林沁面前,僧格林沁上下打量。和自己作战了那么长时间的这员虎将,未几,又是赞叹又是惋惜地说道:

“林凤祥,真汉子也!”

林凤祥虽然被。擒,却还在那放声大笑:“僧格林沁,真狗才也!”

僧格林沁虽然被骂,但却一点不恼:

“林凤祥,我知道你心里恨我,我也不恼恨于你,你作战勇猛无俦,可惜谋略之上终究欠缺一些,若不孤军深入,想来也不至于如此,若不死守连镇,及早突围,又何尝能为我所擒?”

林凤祥笑容不减:“僧格林沁,你用兵也不过如此而已。费时九月放才能够败我,徒有如此精兵,却不知用,不善用。若是换了张震在此,不是林凤祥自己气短,只怕不过一月林凤祥早就已经兵败!”

说着看了僧格林沁一眼,发现僧格林沁面上神色果然大变。

林凤祥知道自己成功了,只这一句话,已经在僧格林沁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仇恨、猜忌、妒忌的种子。

现在这颗种子还很小,但迟早都有一天一定会发芽壮大的。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因为自己的这句话张震和僧格林沁早晚都会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可惜,自己再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等到林凤祥被押了下去之后,施绍垣赶紧上前说道:“王爷,刚才说到张震,小人忽然想起,林凤祥自己亲口说过,当日和张震曾经在战场上相遇,结果被张震打败,可是张震随后居然又放过了林凤祥。。。。。。”

“什么?”僧格林沁眉毛一下扬了起来:“张震生擒过林凤祥,结果又放过了?”

施绍垣连连点头,把自己从林凤祥嘴里说过的事情,一点也没隐瞒,仔仔细细全部说了出来。

僧格林沁面无表情听完,忽然又笑了一下。。。。。。

随着林凤祥兵败被擒,天平天国北伐已经走到了末路。另一队北伐劲旅李开芳所指挥的部队,也终于面临到了自己最后时刻。

被团团包围的李开芳部,军粮早就告尽,骡马也被全部吃光,就连皮箱刀鞘都被吃劲,野菜榆树皮也再找不到一点,最后只得把抓获的清军和己方逃兵杀掉当“干粮”。

清军展开攻心”,日日让太平军逃兵高举“投诚免死”牌在营垒外转悠,招降了数百太平军。

清军搜查俘虏的北伐军,见人人身上都揣有作为口粮的一方人肉,审问才知,这些肉皆是从他们本已掩埋的同伴尸体上割下。由于士兵实在饿不过,李开芳只得下令翻掘尸体当军粮。

僧格林沁知道破贼此其时矣, 于是,僧格林沁并胜保军,合力围攻高唐,并派人先携巨炮轰击。

听闻僧格林沁本人将来,又知林凤祥被擒,李开芳知道高唐守不住,连夜开城逃走。一行人奔至荏平县冯官屯后,凭借堡寨死守。

僧格林沁快马赶到,立刻指挥清军包围冯官屯,筑城于四周,围攻李开芳。

艰难困苦之中,李开芳仍然不气馁。僧格林沁有一门名曰“黑虎”的千斤巨炮,每次装药子数十斤,开炮前必祭之以酒,轰隆声中,每次都打死不少太平军。仔细观察了巨炮炮台位置后,李开芳命人掘地道,直达炮台正下方,然后堆满炸药,牵长长引信而出,点燃。一声巨响,炮台上的“黑虎”以及百十号炮兵全部被炸飞上天。

可惜,这样的胜利不过只是局面胜利,对整个北伐太平军的失败,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过了十来天,穷愁之下的李开芳想出一计。他派人往营外送降书,表示投降。 僧格林沁不傻,深知李开芳有诈降之意,就派人牵两条巨绳,绳头放在冯官屯中,绳尾系于清营大树上,命令“投降”的太平军脚踏一绳,手牵一绳,一个一个过来。清军将士在营内严防,对过来的每个人登记造册后,皆一一捆缚,押往营后集中。

刚刚出来一百三十多人,冯官屯内的太平军在李开芳指挥下忽然以残存炸药点燃大炮,向外猛轰。但是,僧格林沁早有防备,射程内根本无清兵密集,仅仅砂弹溅伤数人而已,太平军诈降突围失败。

最倒霉的是那一百多号诈降兵士,依次被清军斩首处决。其间,清军一个施刑的马兵见一名太平军手上有巨大金镯,见财起意,上前掠取。

太平军士兵说,这镯子戴得紧,反正我要死了,留此何用?你给我松梆,我自己取下,你再斩我,咱们两方便。马兵很高兴,忙替太平军兵士松绑。说时迟那时快,太平军兵士忽然抽拔清军马兵的腰刀,挥手把对方砍成两段,夺马狂逃,沿途砍伤十多个清兵。由于天黑不辨方向,这位太平军最终不能逸出,为清军包围搏杀。

一直坚持了半个月之久,再也无法坚持下去的李开芳只得亲笔写降表表示投降。 李开芳投降了,比起林凤祥来也许他更缺少一些应有的骨气。

投降的太平军战士,正如林凤祥之前说的那样,僧格林沁根本就没有准备放过这些对手,这些生俘的太平军士兵被一一绑缚后,分送各营处决,共计两千多人。

太平军的“北伐”,至此划上句号。

太平天国的北伐之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忍着饥饿和寒冷,同数倍于己的敌军英勇作战两年之多,横归六省,转战五千余里,连克数十城,大部分将士牺牲,英勇悲壮。

可是李开芳的投降,却和林凤祥的被擒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位喜欢玩弄男童的北伐军统帅,一直到投降的前一刻也无法扔下自己的这一特殊癖好。

出现在僧格林沁面前的李开芳,三十出头年纪,身材健硕,相貌英俊,头戴黄绸绣花帽,上身穿月白绸短袄,下半身着一大红灯笼裤,脚登一双扎眼的大红鞋。

最惹人注目和令人侧目的是,这位已成阶下囚的太平军北伐主帅李开芳,身后仍跟随两个十六七岁的娈童,二人均着大红绣花缎子衣裤,脚登红绣鞋,粉面朱唇,貌似美貌女子。他们仍旧左右相随执扇,俨然在太平军帅营一样的排场,伺候着李开芳。

与这三位鲜衣粉面的太平军军人相比,清军营帐中几十名按刀而立的将官和正中而坐的僧格林沁王爷及他身后侍立的贝子,从装束上看,被李开芳和他身后的两个娈童显衬得朴素至极近乎寒酸。

李开芳这位大名鼎鼎的太平军大将,这位戎马倥偬中不忘狎玩娈童的拜上帝教教徒,外表和打扮看上去更像个纨绔子弟。

见了僧格林沁,李开芳他盘腿席地,大大咧咧坐了下来。好像根本就不在意身边清兵将领。

帐内清军将官皆持刀环立,怒目而视。

李开芳与其身边侍立的两个美貌男童无丝毫惧色,左右扭头观顾洋洋自得。

未等僧格林沁问话,李开芳首先开言:“如果僧王能使朝廷恕我反叛之罪,我愿意前往金陵说降同党,肚中饥饿,王爷可否先赏我一碗饭食?”

僧格林沁也未在意,让人给其上了酒食,看着李开芳一口酒一口饭的吃着,忽然说道:“李开芳,虽然你竭力想表现自己英勇无惧。可是你再如何掩饰,总也掩饰不了内心惊恐。

本王见过林凤祥,那人才是真的不怕死,可惜你却不是,为了自己活命,居然说出了愿意前往金陵说降同党这样天方夜谭的话来,真不知你面对林凤祥的时候还会如此?”

李开芳在那愣了半晌,终于慢慢垂下头来。。。。。。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广告、财政收入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广告、财政收入

就在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时候,新任两江总督张震也对自己的百战军开始了改革。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百战军和曾国藩的湘军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而其最大特征,就是百战军和湘军的私人性。

以湘军为例子,最高首长方面,自然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这样的人,他们这几个大魁目下辖“统领”。“统领”皆是在朝廷有官职的人,他们在朝廷的级别差异甚大,但在湘军地位一律相等,各领一军。每军置若干营,营下有哨,哨下有百长,百长下有什长。

而募兵之法,自上而下,先择将,“而后有营官,有营官而后有百长,有百长而后有什长,有什长而后有散勇,逐加遴选,递相钤制。”如此一来,下级只对自己上级负责,私人性极强。在私恩观念指引下,将士打仗很卖力,但恪守这样的“准则”:

勇丁只听从自家统领。如浙江战役中,胡林翼调唐训方手下归萧翰庆指挥,但唐训方的兵士不愿为新主人卖力,接阵即逃,害得萧翰庆本人也在阵中为太平军所杀。即使是原有主将战死,兵士只认主将的亲戚来当主将,否则只能把原军遣散,重新再行募选。

刘坤一升任江西巡抚,必须。受命赴任,他手下二十营湘勇无人敢接。清廷只得根据刘坤一的要求,让他弟弟刘培一来当这二十营的主将。而刘培一当时身份,仅仅是一小小县丞,其兄手下将官中,文有臬司、道台,武有提督、总兵,却都对刘培一俯首听命。如此“奇迹”,在湘军中被视为寻常之事。

而百战军中也是如此,各级将领。往往把自己率领的各营都当成自己的私人武装,旁人轻易不能够插手,而其部下士兵也只对大帅张震和他们的长官效忠。

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这样的。部队非常有战斗力,但是一旦当这些长官出现任何意外,或者时局发生转变,这样的部队还能继续走多远,那就大为值得怀疑。

但如何改变军队,却让张震大费脑筋。

必须要在不伤害到部下利益的基础上,悄悄地完。成这样的改革。

而很久以来一直在张震脑海里盘旋着的一个想。法,也到了付诸于行动的时候。

建立一个组织,把自己的思想全盘灌输给将士,。让这些将士们明确一个道理,为谁而战,为谁效忠,无论出现什么状况都必须为了目的而坚定不移。

“铁幕”,这个组织的名字就叫做铁幕。

但是由谁来领。导,由谁来组织,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将士们的面前,却让张震想了很久也都没有一个完整思路。

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懂,很多事情自己只能想一个点子,而具体的事物,却非交给有能力的部下去办不可。

《苏报》倒是顺利弄了出来,第一期的《苏报》上,说的也无非就是什么效忠朝廷,人人都当尽力剿灭发匪等等之类的套话。

不过从第二期开始,开始大量宣扬张震如何勤政爱民,如何呕心沥血治理境内,百战军又是如何善战等等。

“这些话似乎太过深奥,那些老百姓哪里能够看的懂。”拿到第二期《苏报》的时候,张震似乎有些不太满意:“咱们得弄点让老百姓一听就能明白的东西,就是大白话。”

马敏中在那想了一会,点了点头:“大帅的意思我明白了,下一份出来的时候自然照着大人意思去做。可还有一条,目前印制报纸所费甚巨,还望大帅再调拨一笔银子出来。”

“调拨银子?这个。。。。。。”现在只要说到银子,张震就是大感头疼,在那想了一会,忽然脱口而出:

“要银子好办,做广告那!”

“广告?什么广告?”马敏中顿时怔在那里,一头雾水。

“广告,就是从别人口袋里掏出银子来维持报纸。”张震一边笑着,一边解释:

“你去找那些商人,什么酒楼里的,当铺米铺里的,告诉他们,咱们在报纸显眼的位置,刊登他们那些商铺信息,保准他们财源滚滚,当然,他们可得预先拿出一笔银子来!”

马敏中听的目瞪口呆,根本就不相信这办法能行。

自古以来若要做好生意,那非靠着口口相传不可,报纸本来就是一个希罕事情,能不能办的成功还不知道,现在要让那些商人从口袋里挖出银子,去做什么广告,天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去尝试那么古怪的办法。

不过既然大帅已经开口,就算硬着头皮那也得上。

正说话间,忽然来报莫黑从京城里派了一个叫胡崖山的人回来,说有紧急事情,要当面和大帅说。

“大帅,事情紧急,请大帅暂让左右退去,小人有心腹机密要和大帅详说,”一走进来,胡崖山气喘吁吁说道。

张震挥了挥手,让屋子里的人先行离开,胡崖山匆匆把莫黑和自己的分析说了一遍,又道:

“大帅,莫黑大人让你千万要早做准备,不然等到朝廷突然发难,可就什么都晚了!”

“果然,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张震并没有什么太多惊奇地方,只是眉头稍稍皱起,朝廷果然对自己起了疑心,开始布局对付自己了。

虽然自己已经猜测到了这次两江总督的任命来的有些古怪突然,但还是没有猜测到朝廷居然那么快就开始不再信任自己。

“大帅,小人有一句话非说不可。”胡崖山也是个胆子大的人,鼓了一下勇气说道:“朝廷从来也都没有真正信过汉人,就算大帅立了再多功劳,在朝廷里的眼里那是非得防着、压着,眼下要用人那是没有办法,可等到发匪被剿灭了,大帅轻则被解除兵权,重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人应当提早准备起来了。。。。。。”

“你是想让我准备造反吗?还是准备让我把兵权还给朝廷?”说这句话的时候,张震脸上一点表情也都没有。

“小人不想让大人造反,把兵权还给朝廷也是在给自己自掘坟墓。”胡崖山淡淡笑了一下,不紧不慢说道:

“其实小人以为,眼下这个世道,什么都是假的,握住了权利那才是真的,万一将来朝廷突然之间发难,大帅也好有个准备不是。。。。。。”

说着悄悄注意了下张震,却发现这位第一次见面的大帅脸上什么表情也都没有。

原本以为大帅听到了来自京城方面的消息,要么震惊,要么勃然大怒,偏偏这位大帅却显得那样镇定。

好像在大帅的心里,早就已经料到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一样。

尤其是刚才自己话里,隐约有劝大帅拥兵自重,积聚实力以图大事,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但是大帅听了,却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大帅的心里真实想法,也许只有自己才会知道。

“京城里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一些,不过在财政方面状况如何?”张震在那沉默一会,忽然莫名其妙从嘴里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胡崖山怎么也都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大帅会问这个看起来和这事一点关联也都没有的问题:

“大帅,目前朝廷财政非常不容乐观。大帅也该知道,朝廷对于军费、赈灾等计划外开支,一般是靠捐输和库存银子来实现。但前些年间英夷与朝廷开战,,基本耗存了朝廷的库存银。捉襟见肘之余,长毛又起,对朝廷上来讲,眼下经济非常困窘,可谓雪上加霜。

道光皇帝之前,财政收入主要有三大方面:地丁、盐课、关税。一般年份支出和收入相抵,每年能有五百万两左右盈余归于府库。自道光末年起,各项收入大幅减少,军费激增,特别是江南地区遭兵之后,当地盐课、地丁基本收不上来,朝廷窘急至极,以至于咸丰三年夏天,国库中仅有存银两万出头。对于大清来说,这点钱哪里能够使用?

长毛崛起广西后,朝廷用于防剿的款项,仅咸丰元年一年,就近一千万两白银,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五分之一有多。到了咸丰二年,用于军事行动的费用已达两千多万两白银。朝廷里库银几空,开捐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各省之间东挪西支,勉强应付。金陵陷落之后,朝廷更是元气大伤,全国的财政制度体系面临崩垮的境地。

咸丰三年,左副都御史花沙纳要求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银票,其实就是多印钞票救国。反可是这个办法不仅病民,而且病国。可朝廷却听信了这个办法,只能用滥发通货的手段来救急。这种没有现货准备的印钱和滥铸新的铜钱、铁钱,让朝廷的经济更加混乱。

通货物最后变成壅之货,造成大钱出而旧钱稀,铁钱出而铜钱隐,也就是不可避免地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更可笑者,各地地方官员为救急,四处查矿,所谓临渴而掘井。有人主张对鸦片开禁,征收高税以敛钱,有人上书要求停发朝中官员的养廉银,开源节流。

更有翰林院的那一些读书人上书,要求朝廷在四川锦江打捞明末张献忠埋藏的千万两金银,把传说当成救急药方简直荒谬到了极点。

结果,在朝廷居然还当真了,在朝廷谕令下,四川总督裕瑞,果真带人掀袍撅腚捞了几个月,江底寻宝不过茫茫无功而已。。。。。。”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广告效应

第一百六十四章 广告效应

“这些荒唐古怪的事情也就算了,还有更加荒谬的事。”

胡崖山一边在那笑着,一边连连摇头:“朝廷也是想钱想到疯了,以前临时性捐纳,改为长久性的国策。捐纳,说明白一点,就是花钱买官做。捐纳,本为捐输,是士大夫出钱向国家作贡献,朝廷发个奖状委任状啥的名誉鼓励。可是到了现在捐输买官不好听,就都捐纳了。由于急需钱用,清政府准许官爵卖价打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