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独裁者报告-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量的中国士兵涌入到了阵地之上,战斗至夜间,联军前沿阵地全部落入中国军队手中。次日,太阳刚刚升起,中国军队继续向纵深进攻。

太子殿下的第一军团也加入到了战斗之中,上午十时,希腊军队溃败,三万三千希腊士兵投降,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军队正面已经只剩下了塞尔维亚军队。

有关投降谈判开始展开,在答应了投降士兵将不会受到伤害之后,塞尔维亚军司令波克维奇将军交出了他的指挥刀,率领全部塞尔维亚士兵投降。

正面战场取得重大突破,随后中国军队转而开始向正在进攻俄、土军队的敌人发起进攻,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战场上的胜负已经分出。

1314两日,中国军队连续发起进攻,在司令部里,太子殿下张战说道:

“给陛下发电,我军春季攻势展开之后,势如破竹,敌集九十万兵力对我发起最后进攻,亦为我所击退,战役预计将于20日前结束,我将尽力敦促敌人投降。帝国巴尔干地区指挥官,同盟国巴尔干战区最高司令长官张战。”

从15日到18日,中、土、俄连续发动十九次攻击,联军的神经终于被彻底击溃了,大量士兵逃亡、投降,残余部队则疯狂向普通米修要塞撤退。

19日,“卡姆河——坦桑德拉战役”结束。

是役,巴尔干联军出动九十万兵力,损失四十二万,同盟军出动七十万兵力,损失十七万,其中中国军队损失为八千九百人。

现在,放在同盟军面前的只剩下了普通米修要塞。

俄军最高指挥官佩佩洛沙洛夫众将请求把攻克要塞的光荣使命交给俄军,在经过考虑之后太子殿下张战答应了这一要求。

俄军刚刚获胜,士气正旺,佩佩洛沙洛夫无视自己火炮尚未运抵,缺乏攻城炮火的弱点,决心立即进攻。

24日中午,在稀疏地炮火准备之后,随着三发蓝色信号弹升空,大批俄军高呼着“乌拉”,潮水般拥向最前方的八号炮台。俄军的炮火准备没有任何作用,无论对核心堡垒内部地下工事营地内的巴尔干联军还是野战工事中的巴尔干联军,杀伤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要塞炮火开始轰击,巨大的重迫击炮数百公斤重的炮弹,一发发砸入俄军的人潮中,每一发砸下,伴随着一声巨响,人潮立刻出现了一个空洞,尸体碎块随着爆炸的气浪漫空飞舞,几十上百人的生命立即终结,然后空洞立刻又被后面拥上的人潮所填补。

巴尔干联军败军带入要塞的野战炮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口径加农炮被用来打平射,每一发炮弹都在俄军中打出一道血肉胡同,打口径榴弹炮则构成火网式覆盖。

俄军的攻击正面极为狭窄,兵力过度密集,在炮轰中伤亡极为惨重。24日晚,俄军停止进攻,退回出发阵地,没有前进一寸,却付出了六千人的代价。

25日临晨,俄军调来新锐部队,决心利用黑夜,使用渗透战术,直接攻击要塞核心阵地。

凌晨三时,俄军根本不作炮火准备,开始进攻,然而俄军组织极为混乱,居然24日进攻时已经探明的雷区没有在地图上标示出来,新调来的俄军部队不知道雷区位置,踩响了地雷,巴尔干联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俄军不顾伤亡,利用黑夜中巴尔干联军炮击威胁较小的机会,从要塞东北面五座炮台的间隙中插入,拥向核心阵地。

第一批俄军在黑案中跌跌撞撞地掉入壕沟,后面的俄军不明所以,继续向前拥,直到人体将壕沟填满为止。俄军踩着已死或半死的同袍尸体,冲向要塞外墙。俄军没有梯子,没有爆破筒,只有步枪,刺刀,手榴弹和牙齿,指甲,拿这堵墙毫无办法,少数还携带有小口径迫击炮的俄军试图轰击,却绝望地发现迫击炮弹砸上墙壁只出个白印子而已。

这时墙顶的探照灯猛然打开,所有射口一齐开火,机枪喷吐着火舌,死神的镰刀般收割着生命,俄军士兵如同联合收割机刀轮横扫下的麦杆般倒下,在瓢泼大雨般的机枪子弹下,几乎任何直立的人生存时间不超过一秒,而东北方向的五座炮台的火力也回过来,向这些被夹在东北向炮台和核心工事间的可怜的俄军射击,按照早就测量好的射击诸元,要塞炮一遍又一遍地对这片地域进行覆盖。

接近早晨的时候,俄军的呻吟声和惨叫声已经超过了炮火机枪的声音,然后,这种声音又慢慢沉寂了下去。

可怕的巨大伤亡,同样可怕的坚固要塞,原本,俄军认为联军已经失去了抵抗下去的意志,但是他们终于发现,其实战争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正文 第五百六十章 决战巴尔干 (下)

第五百六十章 决战巴尔干 (下)

俄军在25日临晨的伤亡数字没有能统计出来。巴尔干联军估计在一万到一万五左右,俄军不予承认,但是承:伤亡惨重至极,许多拥有巨大历史荣誉的团队损失惨重,有的团只剩下十来个人而已。

25日白天,俄军居然又发起了进攻,除了无谓的巨大伤亡外,俄军毫无所得,历史功勋卓著,然而目前却全部由深荷皇恩的圣彼得堡上流社会子弟组成的沙俄近卫军谢苗诺夫团在进攻中被几次炮火覆盖后崩溃,这些穿着华丽的士兵们抛弃步枪,一拥而回,拒绝再战!

那些由老实而驯顺的俄罗斯农民组成的团队,这些从生下来就没有得过沙皇什么好处的士兵,却默默地奋战着,牺牲着,以上帝和沙皇的名义,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巨大伤亡,他们的生命,就如同子弹和炮弹组成的风暴中的枯叶,片片凋落。

巴尔干联军7号。8号炮台的重机枪大量出现过热无法射击,连冷却水都不够用了。 但是巴尔干联军之前从英法那里得到储备物资是丰富的,要塞本来就是作战的后勤基地之一,仓库中各种物资堆积如山。

替换枪管迅速换上,重机枪继续收割生命。巴尔干联军的武器配备之多,几乎成了俄军的恶梦,俄军脚步蹒跚地在弹雨中前进,其坚韧同样令人震惊。

俄军冲击的波浪如怒潮般一浪浪拥来,然后又一浪浪般在巴尔干联军的火力面前撞得粉碎。

26日晚,俄军终于停止进攻。就算是俄国也无法承受如此严重的伤亡了,佩佩洛沙洛夫将军终于神经崩溃,他的集团军在三天时间内损失了整整四万人!

普通米修要塞攻防战的头三天被称为“血染的三天”,俄军付出了四万条生命,却一无所得,事实证明,在现代化筑垒要塞面前,妄图只依靠冲锋战术就拿下要塞的企图不过是一种疯子的狂想而已。

俄国集团军损失惨重,士气更跌到冰点以下,俄国人再也没有力量继续进攻了,普通米修要塞简直成了俄国人根本不愿意去面对的恶梦。

之前中国军队用轻重机枪组成的强大火网杀伤了大量的巴尔干军队,而现在在普通米修要塞俄国人也面临了同样可怕的事情。

人类在战争中的进步永远是最大的,一样新鲜事物,或者一样新式战术,很快会被军队掌握。

土耳其军队同样也在之前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的元气,那么,进攻的重任,则重新落到了中国军队的头上。

1909年5月2日。第二次普通米修要塞攻防战拉开了序幕。当天,六十二个中国军队炮兵连集结在北部要塞群,太子殿下张战力图在最强防御线上打开缺口,从而发起世界大战开战中国军队最疯狂的一次炮击作战。

但是,在最北部6号炮台要塞压制着北方主要道路和险要地带,要塞火炮随时会对中国军队步兵造成巨大威胁。而普通的火炮对这个坚固无比的要塞也毫无办法,它的远距离射程也会给前进中的军队造成很法麻烦。

为了突破最强的要塞,必须动用最强的火炮。中国军队经缜密策划后调拨了三十多门大口径火炮集中力量攻击6号炮台。中国军队的第一目标是巴尔干联军6号炮台弹药库。

炮弹疯狂的向要塞落去,从炮击一开始,近乎疯狂的炮火毁灭性攻击就从来也没有停止归,要塞生活区造成完全破坏,迫使巴尔干联军向要塞内部退却。

为了压制敌人突围和增援,张战集中起大量火炮对要塞周边进行地毯式轰击,在如此密集而疯狂的炮击之下,6号炮台被完全孤立起来。

5月6日,在经过三天多时间的炮击之后中国军队总攻。

在三十五公里的狭窄阵地上,六百门门中国火炮对6号炮台进行不间断全体炮击,要塞被灼热的冲击波覆盖,所有外围防御阵地几乎化为灰烬。但是最重要的联装炮塔由于目标小而未被命中,仍然坚持反击!

中国军队为精确攻击这个炮塔而调拨了二十余门新型大口径火炮增援,同时命令所有火炮开始压制6号炮台反击。当6号炮台暂时沉默时。十余枚榴弹从顶部插入炮塔顶部,这些炮弹装有延迟爆破引信,在数分钟之内连续造成内部爆炸。

6号炮台装甲炮塔顶盖被整个掀开,中国军队立即动用全部力量对敞开的炮塔实施燃烧弹射击,其他火炮则继续轰击炮塔周边设施。

最后6号炮台联装炮被完全摧毁,驻守炮塔的巴尔干联军官兵全体阵亡。

同时南部中国军队也开始对巴尔干联军第一防御线进行压迫。5月7日,中国军队分三路进攻:第26步兵师北上直扑上坡高地,由俄军一个师牵制巴尔干联军进行掩护,至5月9日占领上坡高地;第27步兵师由中路绕过5号炮台,9日日夺取2号高地;主力第28步兵师连续攻克1、4、10阵地,然后北上再折返,从后面进攻普通米修要塞,巴尔干联军被打个措手不及,普通米修要塞的失守已经就在眼前。

在短短的十天内,巴尔干联军二重防线均已告破,中国第33、37步兵师军进逼最后的加尔加克阵地,等待北部中国军队的的合作夹击。

北部战,5月11日,中国火炮再度轰鸣,同时多数火炮亦向前推进十公里集中攻击中部阵地群,由于各阵地之间的道路设施均严重损坏,无法有效地协同;而里面的指挥员有很大部分是刚刚吃了败仗,士气低弱的军官,面对精锐的德中国军队自然要吃大亏。

5月13日,中国第22步兵师占领8号阵地,炮兵部队层层推进,近距离各个击破其余阵地。至5月22日,北部巴尔干联军中心防御完全崩溃,12个要塞有11个落入中国军队手中。但是这时最后剩下的12号阵地仍在抵抗!

炮塔被炸毁后,在第二层工事中仍有一千多巴尔干联军士兵死守,中国军队调集大量火炮逼近工事进行交替射击,第二层工事被夷为平地,巴尔干联军拒绝投降进入地下第三层防御。

中国军队火炮无法攻击地下目标,派战斗工兵分区使用炸药一块块炸开工事入口,但却遭遇到了联军最顽强的抵抗。最后中国军队不得不采用原始的手段,进入工事用手枪、刺刀和工兵铲进行白刃战,最后以较大代价占领了这个“血的房间”,当时人血在射击口和下水道里流淌,可见战斗之残酷。

一千名联军士兵中被俘者不到四十人。这样,要塞全部被中国军队控制。中国军队第22、44、46步兵师开始由北部配合南部第38步兵师夹击“第尔第莫阵地”,在5月30日终于拿下这条最后的防御线。

第38步兵师分成三路进逼普通米修要塞市区军人公墓,而北部三个步兵师在市区东部完成合围,北部第51步兵师和第一炮兵司令部也已架好火炮。

从5月30日开始,中国军队动用包括三门巨炮在内的所有八百门火炮对要塞市区进行地毯式轰击,第一天就发射了22000炮弹,整个城市变成血红,天空消失在浓烟和烈火中。

第二天起,中国军队进行不间断射击,火光席卷普通米修要塞,排炮达到暴风雨般猛烈的程度,市区建筑全部被炸毁。公路、图书馆、公园、学校荡然无存。

中国军队接着使用重型炮弹和燃烧弹进行大焚烧,无数火球流星般地向城市飞来,普通米修要塞笼罩在地狱之火中,这种情形恐怕只有在启示录里才看得到。

6月2日,南部中国军队首先发起总攻击,第33步兵师从后面包抄,至6月4日,中国军队全部进入指定区域。

继续抵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巴尔干联军守备部队同意投降。

6月8日,中国军队停止炮击,太子殿下张战在自己的临时司令部里。接受了巴尔干联军总司令的投降。

随着普通米修要塞守军的投降,巴尔干的战争基本结束!

从战争爆发至今,超过六十万的巴尔干军队遭到歼灭,其中阵亡超过四十万,现代战争的残酷,在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上一览无余。

太子殿下张战首次指挥的大型战役,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6月10日,保加利亚宣布投降,张战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了保加利亚的投降;11日,塞尔维亚投降;17日,门的内哥罗投降,至此,巴尔干同盟瓦解。

中国获取了在巴尔干国家中的绝大部分利益,28日,中国军队开始进入阿尔及利亚,并于29日与阿尔及利亚军及法国军队展开激战,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

6月29日——7月19日,中国军队取得关键性胜利,阿尔及利亚军总司令宣布战败投降,法军军队两万两千人亦同时放下武器投降。

7月26日,中国军队宣布吞并阿尔及利亚,使其成为帝国版图上的又一快飞地;30日,也就是在帝国宣布吞并阿尔及利亚的第四天,阿尔及利亚大起义爆发。

8月9日,在机枪和刺刀下,阿尔及利亚起义被镇压,关于这次起义,史书上并没有什么记载,只是用“阿省暴动,乱民波及各地,太子张战乃命镇压,9日,镇压平息,阿省复归平静”这几个字一笔带过。

8月,巴尔干投降各国于索菲亚在中国的主持下召开战后会议。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十四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土耳其殖民统治和奴役之下。因而巴尔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加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列强瓜分的重要目标。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列强的矛盾,还有巴尔干民同土耳其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而现在,巴尔干各国终于可以在中国的调停下心平气和的坐到一起讨论一下未来了。

中国政府宣布承认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的独立以及主权完整,尽管做为战胜国,但中国同意在中国的监管下,四国保留各自的军事以及政治独立,军队规模不得超过十万人。

马其顿和色雷斯这两个有争议的地区,将做为中立区由中国暂时代为监管二十年。

四国承认中国做为战胜国在巴尔干地区拥有的特殊权利;同意成立以中国为首的“特别仲裁法庭”,以调解未来可能出现的巴尔干地区纠纷;四国承认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占领,并在阿尔巴尼亚有可能在遭受攻击的时候出兵协助。

“索菲亚和约”是对巴尔干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之前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着、斗争着,由于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它们干预巴尔干矛盾又成为必然。

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饱经了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创伤。腐朽的奥斯曼帝国仍控制着巴尔干国家的大片领土,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族人在马其顿、色雷斯一带还受着土耳其人的封建压迫和宗教迫害。

而现在,巴尔干的主人换了,现在中国是巴尔干地区的主人了。至于土耳其能够在其中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又有谁会去关系呢?一个腐朽的,落后的国家,其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在巴尔干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且彻底平定了巴尔干局势的中国军队,现在能把更加多的精力投放到欧洲的另一块战场,英法与德国的战争中了。。。。。。

。。。。。。

就在陆地上同盟国和协约国展开激战的时候,德国和英国人同时把目光投放到了海洋之上,中国方面表示暂时无法在海上给予德国人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在战争初期主要作战力量似乎只能依靠德国自己了!

柏林海军部知道德国的海上力量在公开战斗中对付不了皇家海军,就靠海上突击舰和潜艇来击沉协约国的船舶。英国则用搜索和歼灭措施来反击,同时部署主力舰队封锁德国。海战主要是孤立的和有限的战斗。

格拉夫。马克西米利安。冯。斯佩海军上将的中德联合舰队中的第一中队,是1907驶离本国水域的德国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他的装甲巡洋舰,在中国方面协助下完成的“格奈泽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和两艘轻巡洋舰“爱姆登号”和“尼恩贝格号”,在战争爆发后开始向德国行使回去。

斯佩知道,如果取道最短的路,英国支配下的苏伊士运河,他的舰只就永远到不了德国。沿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向东行驶,他的安全机会就增多了。在舰长的请求下,“爱姆登号”作为一只单独的袭击舰出发,去摧毁印度洋上的海运商业。

斯佩并没有把他的向祖国返航局限为消极的航行。他在圣诞岛和马克萨斯群岛停下来,切断英国在范宁岛横渡大洋的电缆,并炮击塔希提岛。但他不能在德国的萨摩亚群岛抛锚,因为它已被新西兰部队占据,这个海军中队于7月1日到达复活节岛,与巡洋舰“德累斯顿号”和“莱比锡号”会合。一周内,这些战舰在智利以西五百英里左右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与运煤船会合,然后向南大西洋航行。

英国人有点觉察到斯佩的路线和目的地,派海军中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去进攻这个海军中队。他的兵力是一艘陈旧的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和一艘轻巡洋舰,于7月11日在智利沿海城市科罗内尔外的海面上,与德海军相遇。

战列舰的最高航速是每小时十五海里,用来作战是太慢了。

克拉多克不用战列舰的十二英寸大炮支援,就莽撞地冲向敌舰。在短促而激烈的战斗中,“好望号”和“蒙默思号”连同全部士兵包括海军上将在内,都沉入了海底。只有轻巡洋舰“格拉斯哥号”逃掉。

伦敦的海军部大为震惊,动员了三十艘战舰,包括九艘法国战舰,巡航斯佩可能进入的大洋航路。这些部队的部署,将使德国海军中队遇到任何一批战舰时招架不住。率领攻击兵力的弗雷德里克。斯特迪海军上将,向南美洲的东海岸行驶。

同时,装有十二英寸大炮,战斗巡洋舰“澳大利亚号”,从其南海巡逻中全速前进。它的装备和速度加在一起,单独就能摧毁斯佩的海军中队。。。。。。

正文 第五百六十一章 酣战

第五百六十一章 酣战

伦敦的海军部大为震惊。动员了三十艘战舰,包括九艘法国的战舰,巡航斯佩可能进入的大洋航路。这些部队的部署,将使德国海军中队遇到任何一批战舰时招架不住。率领攻击兵力的弗雷德里克。斯特迪海军上将,向南美洲的东海岸行驶。

同时,装有十二英寸大炮,战斗巡洋舰“澳大利亚号”,从其南海巡逻中全速前进。它的装备和速度加在一起,单独就能摧毁斯佩的海军中队。。。。。。

与此同时,在德国于瓦尔帕来索殖民地举行的胜利庆祝中,斯佩和他的部下都是贵宾,智利官员也出席了。斯佩其余的三只船,那时绕过合恩角进入南大西洋,驶向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港,他打算在那里夺取补给,并破坏无线电塔。由于巧合,斯特迪的海军中队于8月8日刚在港口内,那时“尼恩贝格号”的舱面军官从望远镜中窥视,看到了那几艘战斗巡洋舰的明确无误的三角桅杆。

德国海军立即转向和逃走,较快的英国舰只则在后面追赶,良好的可见度和平静的海面提供了优良的战斗条件。要击沉“沙恩霍斯特号”。用十二英寸炮弹进行三小时的猛击才告成功,两小时后,“格奈泽瑙号”也步了它的后尘。英国炮弹的低劣的穿甲能力,一碰着铁板就爆炸,而不是先穿过外壳,需要消耗极大量的弹药。

较快的“尼恩贝格号”和“莱比锡号”后来在夜间被赶上,在反复齐射下倾覆了。德意志帝国海军损失了四艘战舰、两只运煤船和二千三百名船员,包括斯佩海军上将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内。只有快速的“德累斯顿号”在黑暗和大雨的掩护下逃脱了。四个月后,它被追踪到德国船常爱去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遭到击毁。。。。。。

。。。。。。

三个月来,一艘名叫“爱姆登号”的舰船在南太平洋掳掠。舰。卡尔。冯。米勒的三千五百吨袭击舰是快速的,装有十门四点二英寸的炮。米勒打算,不但要击沉货船和切断印度的贸易使它处于饥饿水平,还要在人群中间散布日耳曼人的仁慈比英法帝国主义较为可取的言论。在这一战役的头两周中,“爱姆登号”在孟加拉湾俘获了三十艘商船。米勒把他的这只三个烟囱的船,伪装成有四个烟囱。

虽然“爱姆登号”留下了毁坏的痕迹,使协约国恐怖异常,米勒和他的三百六十一名水手却表现得很有礼貌,在国际法条文的范围内对待他俘获的船员。但是,袭击舰的日子不长了。它的最后使命是炸毁爪哇西南约五百英里可可群岛的无线电塔和港口设施。当地报务员对这只船的伪装烟囱感到怀疑,在“爱姆登号”的报务员能够进行干扰之前,就发出了“在进口处外面有只怪船”的警报。那时一支登陆队破坏了无线电塔和播送装置。米勒不知道已经发出了电报,在等待一只运煤船为他的船加煤。

这就是目前海战的局势,在中国海军没有参战的情况下,德国海军必须面对自己独立和英国海军作战的辛苦,天知道中国海军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参战。。。。。。

此时英国人在察觉到了巴尔干的恶劣局势之后,终于开始发现。如果让中国人在这一区域站稳脚跟,那么协约国将彻底丧失这场战争。

英国对土耳其的政策,是丧失时机的政策。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在大战最初几个月巴尔干联军的猛攻下,如果英国人能配合作战,那么一定不会幸存下来,中国军队也将会在这里丧失大量兵力。

达达尼尔的陈旧防御是非常脆弱的,土耳其靠近君士坦丁堡的沿岸两座兵工厂,都暴露在战舰的近距离平射火力之下。一支协约国舰队能够不费力地穿过达达尼尔,被土耳其军认为是当然之事。土耳其官方历史以使人惊异的坦率承认:

“直到中国军队在彻底击溃巴尔干联军之前,在半岛的任何地点成功地登陆将是可能的,用陆上兵力攻占海峡也将是比较容易的。”

作为欧洲土耳其西南延伸部分的加利波利半岛,有六十英里长,四到十三英里宽。这条几乎是荒芜的多山狭长地带的加利波利,只有一条泥土公路纵贯全岛。俯视海滨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保卫着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一边,一条四十英里的水道从马尔马拉海流入爱琴海,宽度从一千四百码到四英里不等。在古代以海莱斯蓬特著称的达达尼尔从不冰冻;但它的双向的潮流,疾转的风向和猛烈的风暴,使航行成为难事!

可惜,英国人丧失了这样的机会。

英军终于下了决心了。决心在中国人还没有彻底统治巴尔干和土耳其之前进行这一入侵。

由十八艘英国主力舰,包括装备有十五英寸大炮的新式“伊丽莎白女王号”、四艘法国战列舰和辅助舰只组成的英法联合海军机动部队,于1909年7月19日驶进达达尼尔的入口处。

在炮火把外炮台打哑之后,突击部队巡游这个地区,把土耳其遗弃的大炮火门塞住。气候不良使进攻推迟了五天,然后协约国恢复了对入口处其余炮台的零星轰击,迫使土耳其军退却。

但是当入侵者向海峡上面攀登时,他们发现土耳其军有坚强的防御阵地隐蔽在悬崖后面。7月22目协约国的登陆被击退了。英国人他们只能向土耳其阵地盲目射击,充其量只获得了微不足道的战果。

开始的时候,无论负责指挥的卡登海军上将或是伦敦海军部都丝毫没有提到,如果这个海军中队冲进马尔马拉海,随后应有什么行动。每个人都认为,只要协约国的海军力量一出现,土耳其军的斗志就会消失。

7月26日,卡登奉命指挥又一次海上进攻,但在达达尼尔海峡清除水雷之前,不得把他的重型舰只开驶进去。7月28日再次进攻。海峡已经反复扫荡过,都认为在海峡五英里以内没有水雷了

。可是,英军不知道,一只土耳其小船在主要布雷区外放了一排新水雷,它们就被放在早先炮击期间海军舰队停留的地方。

在向炮台射击途中,所有协约国舰只都安全地驶过这个危险地方。协约国在午后不久,就打哑了大部分岸炮。在法国舰只撤退时,扫雷艇继续在已知的危险区域扫雷。突然战列舰“布韦号”抖动了一下,裂开了,从甲板上喷出高的烟柱和火焰。它在继续行驶中倾覆了,带着它的舰长和六百三十九名水手沉入海底。少数浮起来的幸存者被救了上来。

附近船上的有些观察者认为,“布韦号”被一颗土耳其炮弹所击中;其他人则认为,它撞上了一颗水雷。支援舰只都开上来。看到有炮火闪光的土耳其阵地就进行炮击,到下午三时,把全部炮群都摧毁了。

未几,未经警告,英国战列舰“不可抗号”和“不屈号”突然倾倒和沉没,步它们后尘的是“大洋号”。德罗贝克海军上将怕再有损失,下令所有幸存的舰只返航爱琴海。等到舰队越过达达尼尔时,由于水雷的爆炸,又有三艘英国战列舰的舰身上发生很大的裂缝,只能蹒跚行驶。

直到后来,协约国才知道,在进攻的最初几周,它们就已经胜利在握了。敌人的弹药已经耗去了一半,水雷则已经用光了。虽然协约国希望恢复进攻,但被推迟了,后来又改变计划,部队在加利波利登陆,海军也就随之降到了次要地位。在布尔战争期间曾任基切纳勋爵的参谋长的伊恩。汉密尔顿爵士将军被挑选来指挥入侵军时,伦敦陆军部并没有制订作战计划。

汉密尔顿只接到粗略的指示,但如何把这些指示发展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战役却得不到帮助。他急急忙忙不带后方勤务人员就赶往东地中海,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