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独裁者报告-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德国人只敬畏上帝,除此以外,在这世界上我们无所畏惧;而敬畏上帝这一点,就足以使我们热爱和维护持久和平!”
在暴风骤雨般的鼓掌和欢呼声中,毛奇拥抱了被自己的演说被议员们的欢声感动得热泪滚滚而下的铁血宰相。普奥战前某日的喜剧又重演了一次。那晚人群欢呼歌唱簇拥着俾斯麦的马车,送宰相回家。直到深夜,还有留在首相家门前的人呼喊拥护他的口号。军队改革法案又顺利地通过了。
几乎要和德国相呼应似的,就在同年,1888年2月9日,中华联合帝国通过“战时紧急募兵法案”!
法案规定,一旦中国遭遇到了战争威胁。大皇帝陛下有权在不通过内阁的情况下,临时招募二百万以上兵源。
同一日,帝国皇帝好像和德国宰相心有灵犀一般,在帝国最高级会议之中,张震发表“帝国宣言”:
“中国并非因自由主义或自由思想而壮大,反是历代有为睿智之良相辅国有功,极力耕耘吾国之军事及财政资源,并善加掌握,以待有利时机则可立即义无反顾地将其投入政治大局之中。
或许我们只记得统一大业所面临的艰辛,却忘记在事前曾费尽多少心血做准备工夫,以及在成功后必须改持稳当温和的路线。有人只看到了耀武扬威的一面,却未能对成功背后的基础明察秋毫。
随着中国的统一,一个新的强大国家出现了,她有充沛人口的支持,有科学与知识的装备,为战争而组织起来,因胜利而获得崇高地位!
世界上的任何一处冲突,无论是亚洲的,或者是中国的,都将会把中国牵连其中,中国即使想要躲避。也绝对没有这个可能。
世界上没有不讲究实用主义的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此之外。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依仗这些东西而胜利。换言之,信奉民族的哲学家们执笔之际想到的首要问题是,奉献给国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自己的国家!
国家,只有国家才是第一位的!民族,也只有民族才是第一位的!无私的奉献,才能带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
我们的国家,在这么多年的治理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了,有高度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我们不喜欢战争,但现在我们不得不面临战争!
是的,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了,这个很快,不是指的明年,或者后年,而是随时随地,也许等到明天我们一睁开眼睛的时候,全世界都已经打成了一片!
准备迎接战争吧,我的大臣们,准备迎接挑战吧,我的将军们!这场战争不是由我们而起,但却必然会使我们牵扯到其中。这对于我们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机会,让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再度被无限扩大的机会!
十年,从现在开始,用时间的时间去准备这场战争,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来临之后。我们也绝不畏惧战争!”
从这一刻开始,帝国上下因为皇帝陛下的讲话,已经作好了迎接战争的准备,这些大臣将军信赖自己的皇帝,因为皇帝陛下的判断,从来也都没有失误过。。。。。。
。。。。。。
。在帝国皇帝的战争动员之后没有多久,1888年3月9日八时半,威廉一世皇帝因肺炎去世。再过半个月他就是九十一岁寿辰了。帝国国会大厦下半旗志哀。
中午,国会大厅一片肃穆,议员们各就各位,走廊拥满了吊唁来宾。俾斯麦身穿中将军礼服,胸佩功勋勋章沉痛地宣布威廉一世皇帝辞世。普鲁士王冠及皇帝尊号将传给腓特烈三世陛下。
皇家教堂的钟声再次响过后,唱诗班在安卧于鲜花丛中的威廉一世身旁唱起了肃穆的《睡主怀中》:
“睡主怀中,多么幸福;不会有人醒来哀哭,静寂、安宁、和平、欢欣,不会再有仇敌入侵。。。。。。睡主怀中,虽离亲人,来日相逢倍加高兴,睡主怀中,何等幸福!不会有人醒来哀哭。阿门!”
在柏林三月料峭的春寒中,俾斯麦和毛奇跟在威廉一世灵车后和所有送葬的人们一道唱着《赞慕福地》。三巨头缺一,罗恩已于1879年去世。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者们,随着威廉一世的葬礼进行曲。行将全数退出历史舞台。
1888年夏天,随着“愉快的小个子”女王的到来而无比快乐。然而乐极生悲。6月15日,腓特烈三世逝世。三十岁的威廉太子登基,是为威廉二世。他是11888年四个月之内德国的第三位皇帝,德国史称该年为“三皇之年”。
毛奇于“三皇之年”辞职,1891年4月24日在来柏林的途中去世。
至此,当年张震访问德国时期,与张震一起密谋与法国开战的巨头,只剩下了中国大皇帝陛下和俾斯麦两人了。
俾斯麦也老了,昔日纵横世界舞台的风云人物其实只有年富力强的中华大皇帝陛下张震依旧能够活跃在这个大舞台上了。。。。。。
俾斯麦是看着威廉二世长大的,小皇上登基不久的那个秋天。俾斯麦笑着说皇帝小时太调皮,是他让家庭教师打了他的屁股!
俾斯麦始终把小皇上目为长不大的波茨坦顽童恶少。
威廉二世上台文告《致我的军队》,与其父针锋相对,同时他还雷厉风行地扫除了父母的党羽。俾斯麦这时早已下乡,他打算在瓦尔青和弗里德希斯鲁住上半年。
下乡不久,威廉二世又召他回宫说是要请老外交家陪他出访。这是新皇帝头次出访要威风点。俾斯麦陪这位小不点皇上上了“霍亨索伦”号皇家游艇,在十艘军舰的护送下德国皇帝的首个出访目标就定在了中华联合帝国!
张震是俾斯麦再次见面了,出现在张震面前的俾斯麦真的老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才在北京见面,意气风发的普鲁士公使了!
当接待完了德国皇帝之后,张震单独和俾斯麦见了面。
就连这位从来不低头屈服的铁血宰相,在面对中华联合帝国铁血皇帝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和内容,也变得和一个沉浸在回忆中的老人一模一样:
“陛下,我最最亲爱的朋友,我始终都认为,君主立宪国巩固的基础,在于君主和民众的意见一致。可是今天德国议会的低能表现,我应负责。民选议会要监督政府,有时还应加以指导。
以前,我不遗余力鼓励国民忠君。所以宫廷和官僚们都感谢我而常常为民众非难。今天,我被宫廷和官僚们冷落,却受到民众的安慰,使我深感惭愧。来日无多,覆水难收。倘若大家承认我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繁荣还做了点什么的话,我深感庆幸。在三次战争中我曾让数万德国青年丧生,这是我的罪过,生为人就有数不胜数的罪过,我只有求主上帝的宽恕,求民众的谅解。。。。。。”
张震默默的听着,俾斯麦的话好像在对自己的一生做着总结。而这些心里话,俾斯麦也只有对着自己最亲密的朋友说了。
俾斯麦忽然握住了张震的手,这位从来没有低过头的德国宰相竟然好像在那低低抽泣起来:
“‘有双黑色的眼睛充满了爱情在等着你,在等着你勇士,黑色的眼睛充满了爱情在等着你!’陛下,在来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了我的妻子。我梦见约翰娜那双诚实的灰黑色眼睛,凄然地看着我,这不是年轻时候的她吗?意大利人一样!
‘快来救救我吧!亲爱的。’‘怎么啦?’我问我的妻子:‘你不是在天堂吗?’‘我离开你们后,就下了地狱,现在才快到净界。’‘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呢?’‘刚一离开你们,我就遇到了但丁先生,他说,上帝告诉我,我可以马上进天堂。但是,丈夫死后必须马上下地狱,他干了很多坏事,根本不是个基督徒。我求但丁先生,劝上帝改变主意。但丁先生说,上帝知道我会代你求情,他早有个办法,那就是我先下地狱为你赎罪,你死的时候就可以同我一起上天堂。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亲爱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呢?’”
俾斯麦抬起了头,眼中充满了老人的无助哀怨:
“陛下,帮帮我,帮帮我,我该怎么办?我究竟该怎么办?陛下?”
“俾斯麦,我最亲爱的朋友!”张震紧紧握着俾斯麦的手,神情变得如此坚毅:
“只有铁和血,才能强盛一个民族!你从来也都没有做错过什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国家和民族。你不会下地狱的,永远也都不会,你的妻子也一样不会!请相信我,你的妻子正在天堂里等着你!”
俾斯麦看着皇帝陛下,忽然笑了。
一个月后,德国威廉二世离开了中国,中国大皇帝陛下亲自到码头送行,威廉二世非常满意中国皇帝对自己的尊敬,但只有俾斯麦知道,中国皇帝其实是来为自己送行的。
一个铁血皇帝,一个铁血宰相,从他们认识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为了最忠贞的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无数困难,一起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
可是这次一别,他们却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别了,皇帝陛下;别了,我亲爱的朋友。。。。。。
。。。。。。
1893年8月,俾斯麦因患带状疱疹在基辛根疗养。危险期过后,施魏宁格9月3日向报界透露前首相患病的消息。功臣老病,主子煎逼又一次引起公众的同情。
威廉二世知道,若不主动和解会有损自己的形象,于是又是致电慰问,又是表示请俾斯麦到某王宫疗养。俾斯麦答曰,村夫野老有庄园三座,皇上慷慨似属多余,不过仍然感念。
1894年1月26日,威廉二世再三邀请俾斯麦到柏林。一队近卫军护送前首相至皇宫,沿途民众夹道欢呼高唱爱国歌曲。2月下旬,威廉二世到底屈尊到弗里德里希斯鲁乡下来拜望了。
1895年4月1日,俾斯麦八十寿辰。威廉带了一大帮骑马耍着银光闪闪的马刀前来拜寿。柏林来的人以为会见到一个心平如水的老人,哪知俾斯麦几杯下肚,肝火益旺、壮心不已地高论道:
“有创造的生活,是从奋斗而来的。植物经昆虫进化到鸟儿,从搏击长空的鹰扑杀羊群的狼到人类都是一样,没有奋斗就谈不上生活!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论调哪儿还能找到一点耶稣基督的影子呢?”
次后,德国一些反对放弃殖民地,要求扩张的人和反对拒俄结欢英国的人搅在一起,打出了“俾斯麦抵抗运动”的旗号。气得威廉大骂:“叛国行为,混蛋!”
1897年圣诞节前威廉在俾斯麦生前最后一次来访。客人中有毛奇的侄儿,威廉发觉俾斯麦有话要讲,他总是在当口想方设法把话岔开。俾斯麦非讲不可:
“陛下,您不要以为掌握了军官团就可以为所欲为,万一哪天您掌握不了呢?那时事情就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俾斯麦的确讲中了要害。威廉的父亲和祖父在实践中的所谓指挥,不过是种形式而已,他们信赖自己的将官,老实本分地安于这种形式,他们甚至还出生入死地投入过一些血战。威廉二世却安于自欺,当别人将什么都给他准备好,并装着这些想法都出自于他的时候他很坦然。他觉得自己是名副其实的统帅。
1898年夏,俾斯麦患肺炎,病势凶险,施魏宁格终日不离左右。
1898年7月30日11时,俾斯麦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3岁零4个月。身后之事,俾斯麦预先都有安排。报纸公布了1890年辞呈的全文。
俾斯麦去世时,威廉正泛舟夏天的大海上。得知消息他立即从挪威海滨返航基尔,并电告赫伯特移灵柏林举行国葬。
翌日,《帝国新闻》报道:皇帝陛下亲临弗里德里希斯鲁,对上帝为实现德国统一和这一不朽的伟大思想而养育的义工——俾斯麦深表哀悼。
对威廉二世,俾斯麦是至死不买账的,他的墓碑上刻的字是:“冯。俾斯麦侯爵威廉一世皇帝的忠实的德国仆人。”
对于俾斯麦来说自己只是威廉一世的忠实大臣,而绝对不是什么威廉二世,曾经叱咤风云的铁血宰相,就这么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中国大皇帝陛下,得知俾斯麦去世消息后,一个人,在黑暗的屋子里坐了很久,没有人敢去打扰陛下,也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帝陛下在那想些什么。。。。。。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五章 世界危机来临
第五百五十五章 世界危机来临
1900年中华联合帝国扩军至正规军陆军六百三十万。同时海军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这是一个庞大而恐怖的数字。同年,德国拥有军队五十万,法国六十万,奥匈帝国三十五万,意大利二十二万!
这也就是说,即便这些欧洲国家的总兵力加在一起,尚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一,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开始了。
依旧是在这一年,帝国以太子张战为首的少壮派全面执掌帝国军政。
2月,太子张震被任命为帝国陆军副总指挥,第一军团总司令,一跃成为军方实权级人物。
在此之前,帝国皇帝张震已经几次有了退位想法,由自己的儿子正式接替,但因帝国上下臣民和太子本人激烈反对作罢。
3月,帝国海军部宣布建造“帝皇级”战列舰,以及本年度海军预算,在这份高达六千六百万预算的海军建设计划里,表明蛰伏了近三十年的中国海军,在经过潜心磨练之后,终于迈出了和英国竞争海上第一强国的最坚实步伐!
6月。中国海上军事大演习开始!
以“女娲”级战列舰、“汉武”级巡洋舰、“北京”级驱逐舰为首的总计七十二艘各级战舰在内的庞大舰队,首次在世人面前拉开了神秘面纱。
“中国在成为陆上第一强国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动摇到了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谁能够遏制中国?英国,法国?或者是整个欧洲联合起来?”
在一位英国军事观察员观看完了这次规模庞大的海上演习之后发出了如上叹息,中国威胁喧嚣于欧洲。
而在这个时候,中、德、奥三国代表再度聚首,于柏林奠定“三皇同盟”,在这份同盟之中规定,同盟任何一方遭遇到它国攻击,即视为对同盟内国家同时宣战!
为了对抗“三皇同盟”,同年,英法于巴黎签订“巴黎协约”,次年,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相继加入协约。
世界新的格局形成,同盟国对抗协约国。。。。。。
1900年8月,中英在印度爆发军事冲突,双方互相射击,中方死一人,伤二人,英国死二人,伤二人。
随后,中国军队指挥,石达开之子石程下令炮击英军阵地,展开报复性攻击,英军同样以火炮回击,双方炮击一个小时。
双方开始集结兵力,在中英缓冲区一带。中国集中六千士兵,英方集中三千五百士兵,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此即为“中英八月冲突”!
过去那些为了瓜分殖民地而曾经亲密无间的“盟友”们,在利益被瓜分完毕之后,终于剑拔弩张,随时都会大打出手。
利益,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德国、法国呼吁中英双方保持克制,而在此时的北京,一份“九月作战计划”送送到了皇帝陛下的案头。
这份计划认为,如果整个八月中国军队都采取守势,那么到了九月,中国军队可以全面展开攻击,有望在明年二月前彻底击败印度英军。
“你认为呢?”皇帝陛下把这份报告交到了太子张战的手上。
张战甚至没有过多考虑:“父亲,我认为目前与英国人彻底撕破脸皮,对我们不是一件太有利的事情,英国之前已经失去了半个印度,如果在印度再遭到失败,那么维护英国的颜面以及切身利益,英国会不惜全力一战,法国也会牵扯进来。这样,父亲所说的世界大战很有可能在明年爆发,那对帝国不是非常有利!”
张震笑了,自己的儿子成熟了。。。。。。
8月18日,中国方面宣布接受调停,双方各自撤兵,维持缓冲区无之前局面。
中国方面的克制态度,让世界各国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德国方面代表次月秘密抵达北京,就世界局势与皇帝陛下做了长谈。在归国之后,德国再度宣布扩军计划。
整个世界因为“中英八月冲突”而恐慌起来,尽管双方仅仅是试探性的交火。整个世界都因为“中英八月冲突”,而再度投入到了疯狂扩军之中!
“陛下,陛下。。。。。。”
看到陛下进来,病榻上的李鸿章正想起身,张震赶紧上前两步,按住了李鸿章:“少荃,躺着,躺着,不要起来。”
“陛下啊,看来臣是熬不过明年开春了。”李鸿章苦笑了下,咳嗽了几声:“听说德国代表刚刚离开京城,陛下准备如何安排?”
张震本来是来看望重病中的李鸿章的,但没有想到到了这个时候李鸿章心里想的却还依然是国家大事,张震迟疑了下,握着李鸿章的手说道:
“少荃,你这身体。。。。。。哎,欧洲局势紧张,世界局势紧张那。咱们在印度和英国人发生了一次冲突,但双方都保持了克制。本来这件事情是不想和你说的,可你既然问起。。。。。。
现在全世界都在疯狂扩军,咱们,英国、法国、德国,都好像疯了似的,军队一次一次被扩大,士兵们都被武装起来。以咱们来说,整个国家都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少壮派正式上台后,不断要求重新分配世界利益,不断要求扩大殖民地,不过内阁还是非常冷静的,正在用非军事形式进行各种各样谈判,而不是采取武力形式。
十年前,我说要用十年的时间来武装国家,来准备一场世界大战,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不光是咱们,那些老牌强国看着咱们不断崛起,不断蚕食他们的利益,也都有些按捺不住了。
前些时候我把那些少壮派的军官召集起来,本来是想给他们泼些冷水的,不过让我欣慰的是,他们叫嚷归叫嚷。但是头脑还是相当冷静的,同样认为现在不是开战最有利时机。而是要通过各种各样手段,挑起欧洲国家恐慌,不断制造摩擦,乃至最终达到让欧洲人先打起来的目的,中国才可以获得最大利益。
德国代表来,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双方军队互相访问,我以为这个建议很好。德国将先期派遣两个师的德军到中国进行参观访问,参加中德中国联合军事演习,中国方面也将派遣同等数量的军队到德国。参加德中德国军事演习,为欧洲和亚洲产生巨大威慑,同时,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也正在商讨之中。”
“陛下,看来世界大战无可避免了。”李鸿章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陛下想要看到的,终究还是就要来了,陛下曾经说过,用一次世界大战,建立中国世界霸权,看来陛下的心愿能够实现了,臣从来都不怀疑帝国能够取得这场胜利,因为帝国在陛下的领导之下,从所未有的富强起来,国内团结,民生富强,人民爱戴政府,军队英勇善战,帝国的影响在亚洲,在世界各个角落都在闪动,没有什么能够阻止陛下的弘愿了。”
说着喘息了几声,张震想要让自己忠诚的部下休息一下,李鸿章却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陛下,这些还不是让臣最开心的地方,让臣最开心的是,现在帝国子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朝廷命令他们应该怎么做,一个民智被开化,并且空前团结的民族,诚如陛下所说的,将是最为可怕的。帝国将战无不胜,不,甚至帝国不需要动用战争这一最后手段,也能取得胜利。
陛下以前对太子说过,希望帝国未来的皇帝都是懒皇帝。在臣看来这个目标很快就要实现了,懒皇帝,懒皇帝,好啊,如果一个国家出了个懒皇帝,这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却丝毫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那么,这个国家才是铁桶一样的江山!”
握住陛下的手始终都没有松开过,李鸿章的脸上浮现着笑容:
“陛下,臣怕是看不到那天了,可是臣不后悔那,当初跟着陛下的时候,臣从来也都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臣现在位及人臣,风光无限,臣是世界第一大国的重臣,臣没有什么遗憾了。
陛下,咱们都老了,现在虽然上下臣民依旧反对陛下退位,可是等到大战结束之后,臣知道陛下一定不会再当这个皇帝了。太子是个好太子,将来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可是,帝国的事情不用全部由皇帝一个人来把持了,或许到了太子这一代,皇帝就能成为一个懒皇帝了,陛下的梦想就快实现了。。。。。。”
李鸿章一边说着,一边喘息着,显然今天已经说了过多的话,耗费了李鸿章太多精力。
张震微笑着看着李鸿章,微笑着说道:“少荃,谢谢你这么多年来为帝国做的事情,安心去吧,帝国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1901年2月6日,帝国外交大臣李鸿章病逝。
这位帝国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一生留下了许多传奇和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英国餐桌上有很多礼仪,如吃烤鸡先用叉按住,再用刀割,再用刀摁住,再用叉戳肉吃。
李鸿章做为帝国外交大臣访英,受到热情款待,李鸿章用手抓鸡,大家愕然,出于尊重,也学样。从此,英国人吃鸡不必拘泥于刀叉。同时,天天西餐使李无胃口。于是他让厨师将西餐的原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烧成了一锅大杂烩。扑鼻香味使英国官员们馋涎欲滴,忙打听是什么菜?答曰杂碎。李鸿章示意他们尽情享用,结果一个个赞不绝口。据说后来饭店的菜单上就有了“李鸿章杂碎”。
李鸿章去世之后,帝国追赠李鸿章为燕公,这是帝国第一个封公的大臣,九泉之下的李鸿章也应该瞑目了。。。。。。
。。。。。。
在中国外交大臣李鸿章过世之后,战争的脚步被进一步提速了。
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矛盾已经无法化解。
英法签订协定后,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但这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
1902年 2月,法国要求摩洛哥苏丹在法国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摩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立即进行抗衡;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列强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
接着德国宰相比洛向参加1880年《马德里条约》的所有国家建议,把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马德里条约》规定,所有外国及其公民在摩洛哥所享有的通商权利和其他权利均应一律平等。
德国给法国的照会以战争相威胁,法国外长德尔卡塞采取强硬态度,并得到英国的支持。局势顿形紧张。6月6日,法国内阁会议发生激烈争论,德尔卡塞被迫辞职,总理鲁维埃兼任外长,同德国继续谈判。
7月8日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召开《马德里条约》参加国的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即1903年1月召开的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由于英国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条约。承认摩洛哥独立,但又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后,法国加紧了对摩洛哥的控制。1903年3月,法国占领东摩洛哥的乌季达;5月又在卡萨布兰卡强行登陆。次年,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苏丹和法国侵略者的人民起义。法国乘机以保护侨民为由,占领非斯及其他城市。同月,德国向法国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属非洲殖民地给德国作为补偿。
7月1日,德国又借口保护德国商人的生命财产。派遣炮舰“豹”号开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尔。
德国的行动震惊了世界。英国认为德国军舰停泊在阿加迪尔是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威胁。7月21日;英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发表了暗示英国不惜因摩洛哥问题与德国一战的演说,并进行相应的海军作战动员。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同时又适值国内发生金融危机,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就较小规模的补偿问题进行谈判。
威廉二世的做法有些鲁莽了,当年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之所以如此鄙视这位皇帝或许这正是根本原因所在。
这位全欧洲,更加准确的说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的威廉二世,全名为费里德利希。威廉。维克多。亚伯特。冯恩。霍亨索伦,他的父皇是德意志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威廉三世,第二任皇帝为何使用“三世”的称号呢?因为从德意志尚未统一之前的昔鲁土国王一直到现在,他是第三位取这个名字的国王。母后是英国维多莉亚公主,著名的维多莉亚女王之女。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等于是英国女王的外孙。
威廉虽然缺乏想像力,妄想力倒是过剩。他成天担心害怕周遭列强一同串通,联合从四面进攻德意志的念头,于是他立誓成为世界第一的强者,拼命加强德意志的军备武力以克服这些妄想。
威廉不断想办法拓展德意志的国境,使之尽可能远离首都柏林,然而邻近俄罗斯与法国的边境却完全没有向外推进,这使得威廉的心理状态愈趋不稳定。。。。。。
某天深夜,凯威廉在柏林皇宫与随侍的某位将军提到他所谓的“世界政策”‘他专注凝视德意志周边诸国地图,然后说道:
“亚普菲兰特这块土地原本应该属于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俾斯麦那个老糊涂不晓得哪根筋不对,独独偏袒这个小国。”
威廉涩涩吐出烟雾,人称铁血宰相的奥图。冯恩。俾斯麦公爵是位一板一眼的务实政治家,理应相当排斥情绪化的事物,不过偶尔他也是个很懂得权通应变的人,他对索有“疯狂国王”之称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二世十分友善,并没有强硬并吞亚普菲兰特,当时年轻的凯撒威廉对此怨怼连连。
威廉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
““对了,将军,朕记得朕所订制的列车炮已经完成了,应该没错吧。”
“您说的正是,陛下。”
“这是世界最大的列车炮!”
“有史以来最强的列车炮,陛下。”
隐约透露着阿谀的回答令威廉龙心大悦,他喜欢“最大”、跟“最强”这一类的形容词,更希望德意志帝国兼具这两者。
“接下来是世界最大战舰,朕要让百年来沉浸在纳尔逊光荣之中的英国人大惊失色!”凯撒威廉豪迈高笑。
在威廉二世看来,德国的任何东西最大的,最好的,就连强大的中国也未必能够赶的上自己。
“陛下,中国方面派往德国的两个师的兵力已经到达德国。”
“好,好,朕要亲自去看望他们,以显示朕对他们的重视!”威廉二世又显得兴奋起来,在那不断走了好久这才停住了脚步:
“一个亚洲霸主,一个欧洲霸主,两个霸主在一起,能够征服整个世界,世界都将在朕和那个中国皇帝的控制之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
正文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战到来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战到来
1907年年中。巴尔干冲突爆发!
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