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独裁者报告-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完成了任务,成功刺杀了两个美国人,但是却给长州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而这灾难还有进一步延伸下去的可能。
看着身边的几十弟子,风魔东藏面色冷峻地说道:
“诸位,请不要忘记我们的身份,敌人就在外面,拿起你们的武器,展现忍者风范,跟随着我,一起死吧!”
风魔党的这些忍者,一起冲了出去,这些人的确受过艰苦残酷的训练,他们的身手的确敏捷,但是在火枪火炮面前,却一下失去了忍者往日的所有风采。
当还处在冷兵器时代的时候,忍者的确是个传说,但仅仅是个神奇的传说而已,他们同样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不会像传说里描述的那样来无影,去无踪,血肉之躯在面对火枪的时候一样会倒在火枪的轰击之下。
忍者们甚至无法接近那些手里握着枪的士兵,他们勉强扔出的暗器,造成的杀伤微不足道,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而已。
风魔东藏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弟子一个一个倒下,可是却无能为力。当他之前听说,那些洋人的枪炮有多厉害的时候,还大不以为然,如果所有的士兵都能接受自己的训练,那么日本就会有一支无敌之师。
可是现在风魔东藏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在火器面前不管什么样高深的武术,都显得如此渺小,可是当风魔东藏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太晚了。
风魔东藏死了,就和自己的弟子一样死在了火枪的轰鸣之下,曾经威震日本的相州乱波流的风魔党忍者,就这样全部倒在了长州藩。
历史永远都在那里进步,而跟不上历史步伐的,永远都会被淘汰出去,比如日本。
而随着风魔党的毁灭,中国士兵的目光迅速落到了长州藩藩主毛利敬亲身边的重臣桂九郎兵卫的身上。
或许桂九郎兵卫和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牵连,但又谁会去管这些呢?这是之前中国军队就已经制定好的目标,长州藩不过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
大批的士兵迅速包围住了藩主府,毛利敬亲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到阴沉着面色的谢逸走进来之后,毛利敬亲才总中国将军的嘴里知道发生了什么。
桂九郎兵卫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不,这不是我做的,不是!我从来也都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从来也都没有!”
但是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辩解,看着中国士兵冷冷的目光,桂九郎兵卫长长叹息了声,朝着毛利敬亲跪了下来:
“大人,看来只有我的死,才能解除你的困扰了,既然这样的话,那么我愿意用我的死,来换回长州藩的宁和。”
桂九郎兵卫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剖腹而死,而这一个要求,得到了中国将军的许可。
桂九郎兵卫也死了,可是事情还没有结束,一切,都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毛利敬亲身为长州藩藩主,对部下的行为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被勒令在家中反省,没有中国将军的命令不许离开一步。
而下一个目标。很快就锁定在了桂小五郎的身上。
其实在剿灭风魔党的时候,从风魔党起出的信件来看,刺杀美国人的事件中,桂小五郎才是真正的策划者。
美国人的死和中国人一点关系没有,只不过汤森和鲍姆的死,正好给了中国人一个借口,彻底解决长州藩的借口!
有的时候做事总是要有借口的,不管这个借口勉不勉强。
看着冲进自己家中的中国士兵,桂小五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错,刺杀美国人的事情是我策划主使的,和任何没有关系,我希望以我一个人的死来换回其他人的生命!”
谢逸微微摇了摇头,桂小五郎彻底绝望了。
桂小五郎忽然知道中国人想要做什么了,但就算自己知道又能有什么办法?桂小五郎和几松做了最后的道别,然后喝下了早就准备好的毒酒。
自己没有剖腹的勇气,这对于自己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
心爱的男人死在自己面前,这让几松痛不欲生,她也同样想死,可是中国士兵没有让她死,而是将她逮捕,很快几松就会因为自己爱错了人而付出代价的。
在长州藩的大抓捕开始了,几乎所有牵连到此事件之中,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关联的人,都遭到了逮捕。
有的人自杀了,有的人还在为自己辩护,但这一切都已经没有用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毛利敬亲身边的那些家臣几乎被抓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了这个藩主一个人呆呆地守着诺大的一个藩主府。。。。。。
唯一的漏网之鱼就是高杉晋作,但随着全城戒严令的下达。高杉晋作的被俘,也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京都方面似乎应该感到高兴,尽管长州藩表面上还是顺从日本新政府的,但终究还是半独立于京都之外,而这次如果能够依靠中国军队一举夺得对长州藩的控制权,这对于战事陷入不利的政府军队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大鼓舞。
可是谢逸却很快拒绝了日本政府的请求,理由非常简单,长州藩目前正处在一个混乱时期,还有部分叛乱者并没有抓到,现在把长州藩交到京都手里,并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在抓捕进行的同时,在长州藩招募日本人加入“和平军”的募兵也开始了。
所谓的“和平军”,是中国军队为长州藩武装的一支正规军事力量,将由中国负责提供一切必要设施,由中国派遣军官训练指挥。
“和平军”,仅仅是为了和平而战。
就在和平军大量征募的时候,张全也从京都到达长州,谢逸迅速任命张全为和平军总指挥,任命毛利敬亲的弟弟毛利长平为副总指挥。
和平军的出现,是“以华控日,以日制日”思想的体现,而未来还会有更加多的类似和平军的军事力量出现。
现在全部的重心都放到了尚未归案的高杉晋作和他所指挥的四千奇兵队上,这已经是帝国在日本最后的威胁了。
在长州藩的全面进剿开始了。一万中国军队,一万多的“和平军”,分成八路,分批围剿。
在日本一些野史的记载上,这被称为“高杉悲壮之战”。当然,野史中的一些记载,极大程度上美化了高杉晋作,并没有得到过任何官方承认。
在野史上是这么记载的,当高杉晋作逃出萩城之后,重新招募起了那些奇兵队的士兵,并号召长州藩的日人加入队伍之中。
大量的农民、破产的手工业者、对社会不满的僧侣、衣食无着的浪人。纷纷加入到了奇兵队之中,让高杉晋作手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两万余人。
次后,高杉晋作在长门设伏,毛利长平所指挥的一支五千人的和平军,在进入长门之后遭到伏击,死伤惨重,毛利长平本人中枪,后不治身亡。
旋即,中国军队抵达战场,对奇兵队展开报复性攻击,炮火不断轰击着长门,根据一些流传的说法,在可怕的为期十天的炮击之中,长门仅平民伤亡就达到了四万余人之多。
同样在官方的记载上,却是截然不同的说法:
“。。。。。。叛军首领高杉晋作鼓动长州百姓叛乱,声势浩大,尤以长门等地最盛,几乎所有长门日人都加入到了叛乱之中。
毛利长平将军亲率五千军进剿,叛军誓死顽抗,毛利将军身先士卒,反复冲突敌阵十八次,身带九伤不肯撤退,终究不幸逝去,全军悲恸。
后百战军到达,炮击长们叛军基地,十日炮击,叛军死伤万余人之众。。。。。。。”
至于哪种版本是正确的,当然不用多说,一切都以官方版本为准,至于那些野史永远仅仅是野史而已。
次后,炮击停止,百战军和和平军组成的联军,开始一点一点推进,奇兵队尽管竭力抵挡,但依旧无法阻挡联军之强大攻势。
野史上又继续诬蔑,在进军过程中,和平军大肆烧杀劫掠。**杀人,致使联军过处,寸草不生,平民伤亡不计其数。
这完全是在那里诬蔑了,和平军是日本人,长门的也同样是日本人,日本人怎么可能杀日本人呢?
对这一点官方是竭力否认的,只承认在推进过程中,一些违反军纪的事情是发生过,但如民间这样说法毫无根据。
八日后,联军在长门之川口附近围堵住了奇兵队,在经过两日激战之后,成功包围住了奇兵队全部主力。而根据可靠消息,奇兵队首领高杉晋作正在其中。
就在联军围困奇兵队之时,高杉晋作的老师,松代藩的佐久间象山带着两千援军来到,并在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这个培养出了胜海舟、吉田松阴、小林虎三郎、桥本左内、高杉晋作等门生在内的佐久间象山,的确有些不自量力了,在第一次的进攻之中,两千援军在火器的攻击之下死伤殆尽,佐久间象山本人也成为了俘虏。
联军指挥张全把佐久间象山驱赶到了包围圈中,意图让佐久间象山劝说自己徒弟投降,以尽早结束战争,减少联军伤亡。
“世界局势的变化,原有儒学的华夷观已经无法解释世界的现状。我认真地阅读了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一书,认同以夷制夷的主张,排斥夷狄现在应该拉到正视和交际夷狄适应业已扩大的世界的现实。”
在见到了自己的弟子高杉晋作之后,佐久间象山却这么告诉自己的弟子:
“方今世界,仅以和汉学识,业已无能为力,如不总括五大洲,宏大经济,则难以应付。我们必须摒弃了夷狄野蛮化外的偏见,认识到西夷欧美诸国近代文明的发达程度。哥伦布依靠究理之力发现新大陆,哥白尼发明地动说,牛顿归纳重力引力之实理,三大发明以来万般学术皆得其根底,毫无荒诞之意,全部真实。由是,欧罗巴洲及亚美利加洲次第面目一新,创制蒸汽船、磁电报等,实夺造化之工,其状可怖可愕。
我们过去学习唐国文化,认为德是首要的,但是在残酷的国际较量之中,当双方的力量大体不相上下时,德才能成为决定两者优劣的重要因素。
唐国文王伐纣,皆称文王之美,亦不过云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所谓‘文王之美’,并不是道义上的称赞,也并非发自内心的讴歌。之所以‘文王称美’,是因为拥有一定军事力量的大国惧怕周国的强大军事力量,畏其”,因此不敢轻易侵侮。至于小国怀其德,也是因为畏惧周国的强大军事力量而同时没有受到过分压迫的缘故。怀其德”者,无非接受它的保护而已。
因此,国际关系中最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力’,也即军事实力。无其力而能保其国者,未之有也。”
实事求是地说,佐久间象山的这一番还是非常正确的,这就和中国皇帝张震说的一样,国和国之间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是双方实力对比,而不是什么平等公正!
佐久间象山指着外面那些联军说道:
“你看到了吗,唐国人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的那位大皇帝陛下张震,依仗着自己的军事实力,正来日本普及他的‘德’,如果没有百战军和国力做为他的后盾,他连自己国家内部的事情都无法处理好,又何谈去普及唐国的‘德’?而那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愿意和唐国采取合作态度,也正是建立在畏惧唐国军事力量的基础上。”
“老师,我们还有希望吗?”
听着弟子带着期盼的问话,佐久间象山苦涩地笑了:“我们已经一面希望了,日本也同样没有希望了。在张震带来所谓‘德’的同时,也把日本的毁灭一起带来了。让我觉得可笑的,是京都的那些人,还把唐国当成救世主一般,可他们无论如何也都不会想到,来到日本的不是什么救世主,而是毁灭。”
“可是老师,既然这样您为什么还要来呢?”
“因为我看不到希望,所以我就来了。”佐久间象山的目光空洞、麻木:“我宁肯死在这里,也不愿意看到日本灭亡在我的眼前。现在的日本,已经被彻底分裂了。长州无可避免的掌握在了唐国人手里,他们不会允许长州独立,也不会允许京都的那些人收回长州,他们会把长州变成自己的基地,最严密地控制着日本。。。。。。
有句话我一直想说,其实我真的非常敬佩唐国皇帝张震,在较量和逐鹿中,张震始终都是一个胜利者,他一手分裂了日本,然后还要日本如同狗一般跟在唐国后面,可是他真的做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而最让我感到可笑的,是那些日本人却还在那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依靠到了一棵大树,却根本看不到可怕的未来!”
“老师,日本还有未来吗?”
佐久间象山缓缓摇了摇头,然后站了起来:“没有,永远也都没有了,唐国对日本的统治,会持续上百年,几百年,就算唐国人走了,日本也早就接受了分裂的事实,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就算再有雄心,也不可能站起来了。当我们的后代终于有人幡然醒悟的时候,已经太晚太晚,我们早就被世界远远地抛到了身后。”
佐久间象山怔怔地看着远方,忽然大声叫道:
“张震,张震,你满意了吗?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了吗?好吧,你赢了,日本输了,现在,你还想要什么呢?世界吗?你想把整个世界都征服吗?”
佐久间象山不会知道张震还想要什么的,永远也都不会知道。
如果张震现在站在佐久间象山的面前,一定会告诉这个还算清醒的日本人:“我不想征服世界,因为这绝对无法做到,我只想在世界一片混乱的时候,让中国悄悄的跃然而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让中国的意志,左右世界的意志,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就已经很满足了,我就会是中华历史上最伟大,最有成就的一位帝王!”
最伟大,最有成就的帝王,未必要靠武力去征服一切,蒙古人曾经打到过欧洲,但他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真正伟大的领袖,是要带给这个民族永久的强盛,他们不需要战争来取得什么,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左右世界的意志。
英国人正在印度艰苦作战,美国人正陷入到内战之中,法国人根本不值一提,德国尚未完成统一,一个最好的机会,正降临到统一的中国身上。
在中国的周边,已经没有了什么威胁,除了一个陷入到艰苦改革,却未必能够成功的俄罗斯亚历山大二世。
现在,张震正带领着他的部下,带领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般,全速向前飞奔。。。。。。。。
正文 第四百八十二章 君临朝鲜 (上)
第四百八十二章 君临朝鲜 (上)
一八六二年,让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震动的事情发生!
中华联合帝国大皇帝陛下。决定视察包括日本朝鲜等国在内的属国,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上,这是中华皇帝第一次视察自己的属国。
只要张震这位大皇帝在,天知道会做出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英国公使也提出了如果有可能的话,请大皇帝陛下访问英国,在英国,大皇帝陛下将会受到最隆重的欢迎。而大皇帝陛下的回答更加让英国公使哭笑不得:
“朕会在视察日本朝鲜的时候,再做出是否出访英国的决定!”
这位大皇帝陛下看起来的确有些随心所欲,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张震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一八六二年六月,张震以李鸿章、方玮明、李汐瑜等驻守京城监国,自己到达前军大将军,一等武烈侯候明大营,在候明处盘留了十天左右,仔细询问了对于关外满人处置,具体情况没有任何文字记载。
六月二十二日,大皇帝陛下抵达朝鲜境内!二十八日,大皇帝陛下在军容威严的御林军保护之下,到达朝鲜都城汉城。
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这是足以书写进历史的一刻。
朝鲜,这个中华帝国的属国,成为了中华大皇帝陛下出访的第一站。在所有的朝鲜人看来,中华大皇帝陛下的这一举动,也等于彻底奠定了中华属国朝鲜第一的地位!
“万岁”的呼声响彻整个朝鲜,汉城几乎倾城而出。那些身穿节日盛装的朝鲜人,所发出的欢呼和呐喊几乎让汉城为之震动。
朝鲜国王李升出宫二十里相迎,也有些难为李升,天朝使者到访属国,出迎里数、规格都有定制,唯独这大皇帝陛下到达的规格当真没有礼仪可查。
“外臣,朝鲜国国王李升,率朝鲜上下臣民,恭迎大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李升的声音,震天动地的呼声再度响起,从朝鲜国王李升起,所有的朝鲜人一齐跪倒在了地上,欢呼大皇帝陛下到达!
“朝鲜忠贞可嘉,朕扫荡中原,恢复京师之后,朝鲜国王率先遣使而来,朕心甚慰,今册封朝鲜国王为‘嘉义忠良朝鲜国王’,世袭罔替!”
当张震的声音响起。趴伏在地上的朝鲜国王李升能够看到身子颤抖了下,然后,用同样颤抖的声音说道:
“外臣,朝鲜国王李升谢恩,陛下天恩浩荡,朝鲜死为中华忠贞属国。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样的欢呼声,今天已经不知道响起了多少次,“嘉义忠良朝鲜国王”,中华属国第一!这对于朝鲜来说,将会是光耀万代的巨大荣耀!
李升让出朝鲜王宫,安请大皇帝陛下暂时休息,张震一路旅途辛苦,正想好好休息一下,忽然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乃回首对吴公公笑道:
“吴公公,我和你打个赌,我一听这脚步声。就知道是司马启明来了!”
“不和陛下打赌,做什么都不和陛下打赌。”说到打赌二字,吴公公顿时不开心起来:“我这好容易积攒下来的一些银子,这两年可都输给陛下了。”
张震“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未停,就见一个帝国将军奔了进来,拉着嗓门叫道:
“臣右军大将军,一等武典侯司马启明参见陛下!”
“司马启明,朕可等了你很久了!”
耳听到大皇帝陛下第一次在自己这些老部下面前称“朕”,声音又颇严厉,司马启明怔了一下,正在那想着自己什么地方得罪陛下了,就听大皇帝陛下冷哼着说道:
“司马启明,听说你打下了对马岛,岛上的倭奴,哦,岛上的海盗被你清扫一空,还抓到了一百多个年轻貌美的女海盗那,怎么,都自己享用了吗?”
司马启明怔在那里,过了会,摸着脑袋讷讷笑了起来,吴公公也在一旁笑道:“是啊,司马将军,陛下一进朝鲜就听说了,这陛下可对我们说了,你司马将军也未免太贪心了,一百多个倭人海盗那,居然自己一个人享用了。也不见你司马将军上供几个!”
“陛下,职下冤枉!”司马启明一听,大声叫了出来:“职下的确是抓了一百多个倭女,可都分配给了部下,职下,职下就留下了一个!”
“一个最漂亮的吧?我的司马大将军!”张震终于再也忍耐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好了,好了,坐吧,少云。我在京城的时候可就听说过了,你和张荣沅到达朝鲜之后,这风流韵事不断,先是朝鲜国王帮你们安排了一堆侍女,然后又要把自己的公主嫁给你们,才一进朝鲜,这又有人来报你在对马岛的事,你这大将军做的可比我这皇帝惬意的多啊!”
司马启明笑嘻嘻的,涎着脸凑近皇帝陛下:“陛下,职下这算什么,职下来汉城参见陛下的时候,可听说了件事情。那谢逸你知道在日本做了什么不?嘿,找了两个绝美的女忍者当自己的保镖,这白天是保镖。晚上那可就保到床上去了。。。。。。。”
张震真在那喝茶,一听这话,一口茶当即喷了出来,连声咳嗽,弄的同样憋笑憋的满脸通红的吴公公连连帮着陛下轻捶后背,好半天张震才缓过劲来:
“少云,你这说的话哪里像是天朝大将军说的?荒唐,荒唐。”
嘴里这么说着,可脸上的表情明显显示出了这位大皇帝陛下的无限向往,可不,弄两个女忍者当成自己保镖。这白天当保镖,晚上。。。。。。。
一想这可不像皇帝样子,赶紧正了正色:“少云,这朝鲜国王请求将翁主下嫁之事,我已经答应了下来,张荣沅家里倒还好说,可你家,这个,有些麻烦,你的正房的脾气,你心里可比我们谁都清楚。本身就好吃醋,又和皇后是干姐妹,这些事情我倒还可以处理,可关键是你夫人名声甚好,尤其是在苏州保卫战的时候那可真是倾尽自己力量帮助军政府的那。
这还不算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你的几个小妾,都是你的正房亲手帮你挑选的,品行端正,这朝鲜翁主来了,总不能当成你的五房小妾吧,怎么着也得弄个二房是不?我又不能拿什么民族大义,国家大事之类的来压她。我出京的时候已经让皇后劝说了,具体能不能够成功就听天由命吧,这事可强求不得。”
司马启明愁眉苦脸,自己那位夫人人品方面真没话说,尤其刚才陛下说的苏州保卫战的时候,夫人当真是率着全家上下豁出命来帮着军政府的。
张震干咳几声,把话题带了过去:“张荣沅呢?怎么没有见张荣沅到来?”
“陛下,张荣沅正率军镇压朝鲜庆尚道叛乱,出奇兵,连战连捷,已经恢复庆尚道全境,生擒变乱分子金青松,估计这会正在回汉城的路上。”
正在那说话间,莫黑和陈玉成走了进来,见到司马启明也在,互相打了招呼。莫黑说道:“陛下,朝鲜国王已经大设宴席。”
“不急,不急,现在离晚餐时间还早,说些朝鲜正事。”张震摆了摆手,让一众部下都坐了下来:“诸位,你们看我对朝鲜如此态度有何感想?”
几个部下看了一眼,陈玉成开口说道:“陛下对朝鲜恩宠有加,但在职下看来陛下似乎另有所图。”
“职下也是这么想的,职下以为陛下待朝鲜过厚了。”莫黑不紧不慢,接口说道。
张震微微点了点头,让吴公公带着侍女先行出去:“不错,你们也都看出来了。不管是朝鲜也好,日本也好,当我中华强盛之时,一个一个都是必恭必敬,以卑微属国之礼待之。可要是等到他们强大了,咱们国家产生了内乱,我看第一个对咱们虎视眈眈的,就是这些国家了,比如朝鲜。
朝鲜在咱们看来对待大明那是忠心耿耿那,大明亡了,可朝鲜依旧使用大明国号,一直到了满人兵临城下这才被迫侍奉满清!
可当初咱们的大明朝在咸镜南道南端的原元朝双城总管府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明朝提出铁岭划界的要求后,又命辽东都司派兵设站,招抚鸭绿江以东夷民,准备建立铁岭卫。此举激起了高丽强烈的反对,表奏什么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等诸州以至公崄镇,自来悉是本国之地。高丽禑王在大臣崔莹怂恿下,准备铤而走险,先发制人进攻明朝。
继承高丽的李氏朝鲜建立后,继续向北扩张领土,通过招谕、剿杀、驱赶,使本国疆域不断向北推进,一直拓展到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流域。明朝满足于朝鲜的事大至诚,同时忙于安抚周边,任凭朝鲜将鸭绿江东岸图们江南岸的领地尽收囊中。
朝鲜由作为两国传统边界的鸭绿江口沿江上溯到鸭绿江中上游,控制了江的东、南岸,于这一地区先后设置了西北四郡:闾延郡、慈城郡,茂昌郡、虞芮郡。并在以上地区也修筑了城堡,总计十六座大城,二十五个小堡,从朝鲜南方强制迁徙大量居民在该地区定居,逐步实施对北部地区的有效控制,将鸭绿江南岸地区纳入了版图,鸭绿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西段边界的界河。
在朝鲜半岛东北部,朝鲜在几次边界争执中均以公崄镇作为划界要求。但实际上从公崄镇以北直至图们江的广大地区,都逐渐为朝鲜蚕食,朝鲜通过对这一地区的大力招抚,控制了图们江的东南沿岸,先后设立了庆源、会宁、钟城、庆兴、稳城、富宁六个军镇,合称东北六镇。
至此,朝鲜在图们江中下游南岸地区置成六镇,并采取了招募民夫修筑邑城、设置镇堡等措施来巩固对新开拓地域的管理。朝鲜沿图们江,从会宁的秃山烟台起,直至庆源训戎镇修筑了数百里长城和数十个城堡,并颁布实施优惠政策动员南部地区人口向六镇迁移,不断加强北部六镇地区的防卫和开发。
朝鲜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会宁、富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六镇,朝鲜世宗在位三十二年,在开疆拓土上‘空前绝后’那。
可这些地方,就连朝鲜中宗也都表示‘咸镜道本非我国地也’。诸位,眼下中华强盛,是到了收复这些地方的时候,诸位有什么好的法子那?”
大臣们安静了下来,莫黑过了一会说道:“陛下已经胸有成竹,陛下册封朝鲜国王为‘嘉义忠良朝鲜国王’,这对于中华属国来说是莫大荣耀,等于是给了朝鲜一道护身符,让其之后做事处处都有天朝做为后盾,此其一也。其二,陛下忽然答应帮助朝鲜训练新军,武器又全部由中华发放,还在朝鲜境内开办兵工厂,所以臣冒昧猜测,陛下这是在那鼓动朝鲜。。。。。。”
张震笑着挥了挥手,莫黑不再说话,张震在那沉吟一会,手里拿出一份信来:
“张荣沅眼下虽然不在,可是早有密信送到,朝鲜光成君李平,窥视朝鲜国王久也。朝鲜国王李升身体一直不好,又无子嗣,所以一旦有了什么事情,这朝鲜王位之争厉害的很那。谁能得到我们支持,谁就能够稳稳的把朝鲜王位攥在手心里,所以李平就给朝鲜国王出了个主意,让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咱们的将军。
李升愚蠢,也不想想,这等于是让李平和咱们建立了联系,成为咱们天朝的‘自己人’这一旦李升出事,最得力的我看就是李平那!”
“职下也是这么看的。”司马启明接口说道:“这次庆尚道叛乱,李平主动要求前往,他本是朝鲜王室的人,又和咱们天朝联姻,现在又弄了军功在身,朝鲜下代国王位置,我看非这个李平莫属。”
“李平既然想当,咱们就让他当!”张震淡淡笑着,把密信缓缓烧毁:“李平需要什么帮助,咱们就给他什么帮助。莫黑,你直接和李平联系,你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去办!”
“是,陛下。”
这时外面传来朝鲜光成君遣使而来,恭贺中华皇帝到达汉城,同时又说叛乱基本平定,李平正在星夜疾驰汉城而来。
张震和一众部下听了,都是相视一笑。。。。。。
。。。。。。
朝鲜国王李升为了欢迎天朝大皇帝陛下,当真是煞费苦心。
朝鲜王室成员,文武大臣几乎全部到齐,张震勉励几句,坐在上首龙座,朝鲜国王李升陪着在侧下坐了,让人端上酒菜,又让歌舞助兴。
那些舞者手持刀片与刀柄用铁环相连,身穿戎装,不时甩动刀片,扭动腰肢,张震看着好奇,李升急忙说道:
“陛下,此乃朝鲜刀舞,为我宫廷舞蹈,民间不得模仿。至于这刀舞来历,根据记载:‘舞剑之,黄昌郎新罗人也,该传年七岁入百济市中舞剑,昌郎因刺王,国人杀之,罗人哀之。象其容为假面,作舞剑之状至今传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