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独裁者报告-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震一下笑了出来:“奶奶,火车可是个好东西,不但不会吃人,反而呼的一下,从苏州到上海一转眼就到了。将来全国都铺设上铁路了,您要想回苏州看看,用不了多少时候就能到了,可不用在想以前那样,到了苏州人都累了个半死了。”

可惜好说歹说,老太太就是不肯,这东西以前常到大帅府来唠嗑的那几个老太太可都说过了,就是一个怪物。。。。。。。

。。。。。。

“大元帅阁下,不,不,皇帝陛下!”远远看到张震在大批护卫的护送下出现在了现场,斯托比克春风满面的迎了上去:“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您,是我最大的幸运,我必须恭喜您取得了全中国的政权,做为您的朋友,我衷心的为您感到高兴。此外,在我们和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条铁路已经比计划中的提前二十天竣工了!”

“感谢你们的努力,中国人是不会忘记朋友的!”看着热热闹闹的现场,张震脸上带着笑容的回首对身边的李鸿章说道:“少荃,铁路能够提前通车,你这位铁路局的督办可是功不可没!”

“残酷,残酷。”李鸿章连声说道:“我这个督办,只是挂个名头而已,眼下大帅让我担任外交大臣,我看大帅也可以把我免职了。”

“好,好,免职,免职!”张震大笑起来,眼光落到了行将通车的火车之上。

一个车头连着六节装货车厢,看起来有些简陋,不过大帅眼里炙热光芒,已经清楚表达出大帅对这样的火车非常满意。

铁路周围人山人海,那些视火车为“怪物”的军民百姓,在听到铁路即将通车之后,一个一个都来到了铁路周围,弄的负责大帅安全的侍卫如临大敌,生怕大帅出现一点问题。

张震忽然笑着对车毅说道:“车毅,听说你有一匹好马,跑起来飞快,咱们骑兵的侯大将军,几次问你要你都不肯,有没有这回事啊?”

车毅一脸傲然:“大帅,那是,咱这马可不是吹的,候明那小子想打咱这马的主意,想也别想?大帅,难道,难道。。。。。。。”

看着部下一脸戒备,张震“哈哈”大笑起来:“放心,放心,本帅可不要你的骏马,咱们来打个赌怎么样?你要赢了,本帅送你一把金子做的短统火枪,这可是我们在满清皇宫里缴获的,你要输了,就把你那马输给我怎么样?”

弄了半天还是在打自己宝马主意,车毅在那迟疑一会:“大帅,你说怎么赌法?”

“就赌你的马和火车谁快。”张震带着一脸坏笑:“咱们从这到上海,看看谁先到达,我保证,一开始你的马快,赛了一会持平,可这火车肯定第一个到上海!”

车毅看了一下这几个铁疙瘩,根本不肯相信,那么庞大的铁家伙,能不能够跑的起来还难说的很,要和自己的宝马比赛?当下再无迟疑,瞪着大帅说道:

“大帅,咱们说过的话可不带赖皮的!”

“当然,当然。”张震一边笑着,一边用英语悄悄地对斯托比克说道:“你说,我这个赌能够打的赢吗?”

斯托比克的脸上也露出了坏笑:“大元帅阁下,您是一个狡猾的人,我很同情您的这位部下,仅仅因为自己对火车的不了解,结果,输去了最心爱的东西。”

眼看着大帅和那洋夷嘀嘀咕咕的,车毅大是怀疑,大帅别是因为自己宝马,和洋夷一起出了什么坏主意了。。。。。。。

张震带着自己家人、十几名侍卫,在斯托比克的带领下上了火车,车厢周围无遮无挡的,不过如此简陋却阻挡不了张震的大好心情,眼看着火车周围那些民众,用力挥了下手:

“开动!”

火车发出了“呜呜”鸣叫,巨大的浓烟在车头冒起,然后,车体开始缓缓启动。

车毅哪肯落后,一夹战马飞的冲了出去。

周围巨大的欢呼声响了起来,好像都在那里为车毅助威,可那火车似乎依旧不紧不慢的,缓慢而沉重的向前运动着。

“远成,我看你这次是输定了。”张元伟胆战心惊的,不定这铁家伙会出什么娄子:“你看这东西慢的,我走路都快比它快了,车毅那可是一匹好马,根本没得比啊!”

张震在那笑着,浑然也不在意,斯托比克更是信心十足,拍着胸脯说道:“您放心,火车一定不会输给骏马的!”

火车渐渐开始加速,很快,呼啸着冲了出去,带起的巨大气浪让那些观看着的军民纷纷惊呼不已避让不迭。

“看,车毅就在前面!”李鸿章指着前方黑点,大着嗓门说道。

刚才已经跑的看不到影子的车毅,现在已经能看到,渐渐的,和那黑点的距离越来越近。

听到了后面呼啸之声,车毅拼命催动战马。

正如大帅说的一样,开始是车毅领先,然后逐渐持平,到了最后胜利者一定是火车!

其实对于这场比赛的胜负,张震并不如何关心。

铁路建设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意义实在重大,和蒸汽机发明之后出现的汽船一样,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国家的生产效率,将会极大的促进工业化道路上的前进速度,这是这两者被发明出来的最重要意义。而这两种东西的出现,也会大大提高拥有这些交通工具的国家的综合国力。

还有一个就是国防力量的提升,军队的远距离且快速的调动主要就是依赖于铁路。而汽船的出现和随之而来的改进,使得船的航行距离与船速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船舶的运载能力,随着工业的进步,汽船也在不断改进,内部动力结构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产生型水面战舰的产生提供了必备因素,将能最大程度提升国家海上国防力量。

张震忽然想到,铁路和汽船的出现也为出现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条件,以往世界上打不起来世界大战,主要的因素就是交通问题,军队无法远距离调动和部署,就算真的做到了,也要花费在战争中极为宝贵的时间。

而铁路与轮船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现象,军队可以在大范围的国土上进行调动与部署,战线也就因此而拉长,所以不能不说轮船与铁路的出现为世界大战提供了一种条件。

这些中国第一条铁路已经通车了,以后也会在中国出现大型舰船,争霸陆地和海洋的统治权,将是中国未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世界大战?张震心里颤抖了下。是的,世界大战根本没有可能避免,中国也一定会被牵扯进世界大战,和那些国家一起争夺世界霸主地位。

何去何从?张震现在还没有答案。

火车发出轰鸣,张震却陷入了沉思,是啊,在有可能提前到来的世界大战之中,中国将会站在哪一方,这已经是自己现在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正文 第四百四十一章 侵略

第四百四十一章 侵略

“沙哈国王库曼司可。贡榜国王阿兰约斯到!”

进入六月以来,那些各个中华属国的国王陆续来到京师,一是觐见自己新的宗主国,二是参加中华天朝开国大典。

沙哈王朝之尼泊尔国王库曼司可、贡榜王朝缅甸国王阿兰约斯,在这个属国之中姗姗来迟,而当来到京师,这两位国王迫不及待的恳请得到中华天朝皇帝陛下接见。

同样回到京师没有多久的张震,在皇宫之中接见了这两位国王。

“大皇帝陛下,尼泊尔形势岌岌可危,请大皇帝陛下及早出兵,拯救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才一见到中国皇帝陛下,库曼司可已经放声哭道:

“英人数次入侵,几十年来旦夕没有停止,尼泊尔上下虽然同心协力,但却国小力弱,前次虽然签订盟约,丧土失地,但英人犹不满足,支持莫卧尔人数次大举入侵!若中华天国再不发兵救援,只怕尼泊尔丧期不远,从此尼泊尔再也不属中华属国矣!”

张震听了微微点头。英国人对整个亚洲的野心昭然若揭,恨不得把全部亚洲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又岂止一个小小的尼泊尔?

先是那个印度,记得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特人打倒,马拉特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

英国人的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葡萄牙人、荷兰人这些殖民印度的先驱正撞上强势的莫卧儿帝国,双方一个在海上,一个在陆地,各逞擅场,谁都无法越雷池一步;轮到英国人登场的时候,莫卧儿帝国分崩离析,诸侯割据,由着东印度公司各个击破。

1757年普拉西战役后英国控制孟加拉;1761年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北印度霸主马拉特人被阿富汗人打得几乎全军覆灭,出现权力真空;1763年英国解决法国势力;1792年英国战胜南印度最后一个强敌迈索尔;1803年英军占领德里;1805年第二次马拉塔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截止到1805年底,东印度公司已经控制了除旁遮普和信德以外几乎全部印度领土,下一步自然而然就该轮到喜马拉雅国家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尼泊尔杀死英军士兵为由向尼泊尔宣战,英尼战争爆发。之前发生过的尼锡战争后锡金南部的提斯塔河谷地两侧被尼泊尔和不丹两国瓜分。现在东印度公司希望利用锡金割断尼泊尔和不丹,从东面包围尼泊尔,于是向锡金提供了一批军火,公司官员斯考特向锡金国王楚格普德保证公司将支持锡金收复被尼泊尔侵占的土地,并在未来的英尼条约中保护锡金的独立。楚格普德极其爽快地与英国人结成同盟,承诺英国人锡金将在山地攻击尼泊尔,并主动提出帮助英国人开辟通往拉萨的通道。

英尼战争打了十七个月,缺乏纵深、背靠喜马拉雅山三面受敌的尼泊尔无法通过游击

战取胜。英军推进到距离加德满都只有三天路程的地方,尼泊尔国王使出故技。与敌人签订城下之盟,这就是英尼索果里条约。条约中与锡金相关的条款规定:

尼泊尔侵占的锡金领土全部永久地割让给东印度公司,尼泊尔与锡金之间有任何争议时由东印度公司仲裁并遵守其决定。

锡金为了收回失地而参战,战后其土地却归了东印度公司。。。。。。

但是随后锡金自己内部出了问题,普提亚和雷布查两族贵胄围绕政权展开的争斗,并且争端全面激化,以滕伊克门楚为首的普提亚贵族在老国王楚格普德默许下屠杀了国王的雷布查族舅舅当时担任首相的昌竺克博莱克全家,他的侄儿克拉特格鲁普率八百多雷布查人逃往尼泊尔避祸,与廓尔喀武士不断袭扰锡金边境。

锡金不胜其扰,遵循提塔利亚条约要求东印度公司干预,制止尼泊尔援助克拉特。公(文-人-书-屋-W-R-S-H-U)

司向尼泊尔政府提出这一要求,同时希望锡金善待本国的雷布查人以避免进一步的冲突。在得到国王宽恕后这批逃亡的雷布查人回到锡金,但很快又遭到当权的普提亚贵族的迫害,于是再次流亡尼泊尔。这一回逃亡者更多,而且都对故国放弃了希望,变本加厉地频繁攻击锡金边境,成为锡金始终无法解决的一块心病。

锡金又因这股叛军向东印度公司求援,这次英国人心里另有算盘:他们看中了尼锡边境上的一个不满百人的小山村——大吉岭。

大吉岭的藏文意思是“霹雳之地”,海拔约二千米,是连接尼泊尔和锡金的要道,也有山路通往孟加拉。如果打通从锡金的大吉岭到藏边的亚东之间的通道。东印度公司即可把货物从加尔各答一路畅通无阻地输入西藏而无须经过转口贸易。

于是英国再度开始向尼泊尔用兵,当然这次不是英国人直接出面,而是派了他们所殖民的印度人出兵攻击尼泊尔,英国人要做的仅仅是提供军火以及情报而已。

对于中国而言,如何保住尼泊尔和锡金,将会直接牵扯到未来的边境问题,制止英国人在亚洲无限制的发展。

现在尼泊尔人自己送上门来了,这对张震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那些勇猛并且能吃苦耐劳的廓尔喀人看来是顶不住了,不然国王不会千里迢迢的来到中国请求得到援助。

“我们会干涉这个问题的,对于忠诚于我们的属国我们绝对不会坐视灭亡!”张震在那沉吟一会,说道:“我们会先和英国人交涉,让他们停止对尼泊尔的骚扰,如果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话那么我们会考虑用别的方式解决。”

库曼司可欣喜若狂,中国皇帝这是给了自己一个明确承诺,必要的时候,中国也会诉诸于武力来解决尼泊尔问题。

在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听说过了中国军队在上海打败了英法联军,这让库曼司可心中对中国军队抱有了莫大希望。

但是库曼司可不会想到,张震绝对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政府牵连到一场无边五境的战争之中,专注于国内发展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至于如何解决尼泊尔的问题,张震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阿兰约斯国王,你如此匆忙的到来又有什么事情?”安抚好了尼泊尔国王,张震的目光又投到了缅甸国王身上。

阿兰约斯国王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陛下,就和库曼司可国王一样,我的国家也同样正在英国人的侵略,他们的军队占领着我们的国土,他们的士兵欺凌着我们的人民,他们的官员正在那里肆无忌惮的掠夺着我们的财富。陛下,我的国家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毁灭。如果中华天朝再不帮助我们,您也许同样会失去一个属国。”

张震心里冷笑了下,现在想起中华天朝了吗?

自己对缅甸这个国家,可从来也都没有什么好感,对于中国边境城镇的侵略,在缅甸强盛时期那可一刻也都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边境之云南百姓,更是在缅甸侵略之下苦不堪言。

战争给云南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苦难首先,广大无辜的居民,惨遭缅军的屠杀。江头城居民的遭遇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万历十一年)缅军“分道入寇,伤残数郡,蹂嗬一方”,留下一片“白骨青磷”,以致数年以后,人犹切齿。

缅甸最强盛之时,几乎将暹罗灭国,当初可没有见到缅甸国王要求中华天朝帮助什么的,怎么一到现在就摆出了这个嘴脸?

张震也不明说,同样好言安抚几句,只让部下把两个国王送到馆舍之中休息,自己在那想了一会,让人把李世贤叫了进来。

先把尼泊尔和缅甸情况大致说了一遍,问道:“目前情况就是这样,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置?”

“要想援助此二国。必再度与英夷交恶!”李世贤在那微微沉吟一会,说道:“大帅曾经说过,眼下我们主要注意力应当放在国内建设之上,与洋夷再度大打出手似乎不太明智,况且即便真的打了,我军也无必胜把握。我听大帅话里意思,似乎也不太想打,而是另有别的解决办法,不知职下猜的是否如此?

“不错,我心里的确有些别的想法。”张震点了点头,也没隐瞒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我之所以要帮他们。不是为了什么天朝上国面子问题,而是要遏制英夷发展。英夷在咱们周边发展的实在太快了,大量咱们之前属国正在被其一点一点蚕食,再这样下去,咱们的影响力会在周边国家越来越弱,而英夷却将占据主导地位。

可是英国人非常聪明而且敢于冒险那,英国人自从踏上亚洲之后,纵观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远在伦敦的英国政府要比英印政府谨慎,而坐镇加尔各答的英印政府又比其派驻在各地的殖民官员谨慎,正合了那句老话,天高皇帝远。越是远离指挥和制约,英国官员往往表现得越是富于冒险精神。

有个东印度公司驻大吉岭专员乔治坎贝尔,就是这样典型代表。这个专员居然能够迫使锡金首相辞职,然后又竟然给锡金国王发放年薪。世贤,这点很值得咱们学习那。

咱们的属国正在一个一个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再不动手的话,咱们时间上就远远落后了,而下面英国人的目标必然落到西藏。

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这一屏障,以及当时地缘政治的牵制,以西藏当时的封闭落后程度,势必早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有个奇怪现象,西藏本是咱们版图,现在居然处于英国与俄国中亚大博弈的最后一环,是一个脆弱的平衡点。这就好像同一时期英法在东南亚以暹罗为彼此间的缓冲:暹罗西面的缅甸和南面的马来亚属英国势力范围,东北面的印度支那属法国势力范围,暹罗作为该地区唯一的独立国家幸免于难。

在西藏问题上,英俄双方避免直接冲突,因此共同承认当初满清政府对西藏的宗主权,但私下竭力拓展对拉萨噶厦政府的影响力。

比如隆吐山位于西藏热日宗,锡金国王因廓尔喀人入侵而避祸于此,达赖喇嘛将此地临时赐给他使用,后来又允许他每年在此地居住、放牧。锡金国王自己承认这是西藏领土,西藏政府在此驻军征税,只是让他使用这片土地而已。但英国人一定要坚持它是锡金领土,因为这样才有挑起冲突的借口,诸如此类事情多的很那!”

李世贤在那听的非常仔细。张震缓缓说道:“现在莫卧尔境内正在发生大起义,英国人正在忙着镇压,所有暂时放缓了对尼泊尔、缅甸等国的战争,而这等于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机会!我将召见英国公使普鲁斯,通过他来当咱们和东印度公司之间的联系人,我的想法其实也非常简单,利用尼泊尔与锡金之间的矛盾,拖住英国人,让尼泊尔得到暂时喘息。

至于缅甸,我想灭掉这个国家!”

李世贤吓了一跳,忽然明白了大帅为什么要召见自己,并且和自己说了这一些话,看来大帅准备启用自己征服缅甸了。

“和英国人一起联手,灭掉缅甸,然后趁着这个机会,逐渐恢复我们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张震眼神有些冷酷,显得不紧不慢:

“我相信在这个时候,英国人愿意和我们一起瓜分缅甸,但是我需要一个将军,既能完成这一作战任务,又能在未来驻扎时候协调好和英国人的关系,同时,还要肩负起在我刚才说过的,把咱们的影响力辐射到附近国家,培养我们自己的势力,然后,一点一点的把英国人从这里赶出去,最终达到我们完全控制的目的!”

李世贤微微点了点头,这项任务的难度不是在如何作战,如果和英国人联手的话,以缅甸的实力来说根本无从抵挡。

最难的就是在那站稳脚跟之后,接下来的一连串动作应该如何去做。

对于灭亡缅甸,张震并不觉得有什么内疚的地方,战争,根本没有什么正义或者非正义之分,历史往往便是如此含糊不清,东南亚诸国史便是如此一部互相征战的历史。

泰国被缅甸侵略的亡国了,可是泰国同样侵略比他弱小的老挝和柬埔寨;曾经长期在东南亚强横不可一世的缅甸王国,在大英帝国的枪炮声中轰然倒台,

现在自己不过是想把那里的主人,换成自己而已。

“我给你两万人马,你率领着秘密潜伏于云南之地,我兵进剿缅甸,现在广集兵粮,期以秋冬大举,自必势如破竹。”

张震把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这次免不得你要做回恶人,一旦攻破缅甸之后,以下一些事情务必都要办到,。其一,必将缅甸全部征服,打下首都阿瓦。其二,必戮其逆酋,将缅甸那些有影响的王室成员斩杀。其三,必将缅甸军政要员全部清除。其四,消灭缅甸,与英人瓜分,使统一的缅甸从此消失。其五,决不接受投降。其六,这些事情必须和将来的英国统兵将领一齐商议之后,才可以重点进行!”

看到李世贤频频点头,张震稍稍放下了心。

没有什么可以羞愧的,自己即便不这么做英国人也一定会这么做的。1824年1月,英缅军队在卡恰尔附近发生了直接冲突。经过紧张的策划和准备,英国以缅甸军队侵入孟加拉威胁英属印度的安全为借口,于3月5日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1826年2月英军占领蒲甘,2月24日,英缅在缅甸首都阿瓦附近的延达波签订了《延达波条约》。其主要内容是:缅甸向英国支付一千万万卢比赔款;承认曼尼坡、卡恰尔和贾因提亚为英国领地;将丹那沙林、阿萨姆和阿拉干割让给英国;同意英国向缅甸首都派驻一名驻扎官。

1846年,吴屋被刚即位的缅王蒲甘任命为仰光市长。他对英商违法行为严加查处。1851年7月和8月,吴屋下令逮捕了两名犯有杀人罪的英国船长谢泼德和刘易斯,令其缴纳巨额罚金。英国认为所控罪名毫无根据,指责缅甸公开诋毁英国的名誉,并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侵缅战争。

两次战争已经沉重打击到了缅甸,缅甸全部沦为英国殖民地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印度大起义给了缅甸喘息机会,同样,也给了中国一次最好的机会。

和英国人联手?这在之前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张震相信英国人一定会答应的,现在正被印度起义弄的焦头烂额的英国人也同样需要帮助。

适当的让步,这对于中英双方来说都是好事。

现在,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李世贤能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战争不是全部,战争之后面临的一切问题,才是自己的爱将最需要解决的。。。。。。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二章 建国以及同盟关系

第四百四十二章 建国以及同盟关系

“唯公元一八五九年六月二十。皇帝震,昭告皇天后土:汉有天下千年,满人暴虐,纂盗天下,震不才,自领大元帅,三省起兵,大小数百余战,光复汉人社稷。群下将士,以为国不可一日无主,举震为帝。震惶恐,畏天明命,谨择吉日,登坛告祭,受皇帝玺绶,抚临四方,汉人江山永绥!”

张震念完祭天祷文,回过身来,边上莫黑必恭必敬献上玉玺,上书四字:“天命中华”。张震接过,高高举起:

“今日建国。中华联合;建元汉威,大汉威武;上下臣民,戮力同心,建设中华,强盛民族;千秋万代,天命中华!”

“万岁!!万岁!!万岁!!”

文武大臣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瞬间把整个现场淹没。

“臣抚军大将军石达开,请兵出征!”

“准!”

“臣镇军大将军左宗棠,请兵出征!”

“准!”

一个一个将军站到了张震面前,张震面色冷峻:“今开元建国,诸君功业建立,然天下尚未大定,今准你等出征,完成统一!”

“臣等无不效死,完成统一!”

“陛下,可以出去了!”莫黑上前一步,声色不动说道。

张震微微点了点头,整了一下身上的大元帅服,按了一下腰间佩刀,然后大步走出宫殿。

无数的百战军士卒,早已整齐肃穆的站在宫殿之外,等看到自己的大元帅,国家的新皇帝出现在了自己面前,“万岁”的欢呼再次响彻京城!

在文武官员和精锐士卒的簇拥之下,张震缓缓来到紫禁城楼,在那,是早已等候着的外国公使、属国国王使节;在紫禁城下面。是无数翘首以盼的臣民。

“臣等外番之臣,参见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岁!!”看到大皇帝出现,那些外番属国国王一齐大声说道。

张震一边点着头,一边缓缓向前走去,他看到美国公使、英国公使、法国公使,正在那里向自己投来“友好”微笑。

张震的手抬了起来,现场一下安静下来:

“近两百年前,汉人丢了江山,两百年后,我们把江山重新夺了回来!这不是百战军有多精锐,而是汉人上下一心才有的!

没有哪个江山是千年万载的,我只希望这个江山,永远让汉人坐下去,仅此而已!我只希望这个江山,永远不再受到异族肆虐,仅此而已!

一个民族总有自己的精神,我们的精神,是坚韧不拔。是铁血向前!胜利将是我们唯一追求的,失败对于我们而言,将是最大耻辱。。。。。。。”

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然后,张震长长吸了口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公元一八五九年,汉威元年六月二十,中华联合帝国,成立!”

“万岁!!万岁!!万岁!!”

山呼海啸的欢呼,再度充斥在了紫禁城内外。

这一天,中华联合帝国成立,这一天,中华民族翻开了新的历史。。。。。。。

。。。。。。。

“万岁!!万岁!!万岁!!”

帝国皇家军校,那些年轻的帝国军官们,用最狂热的欢呼,欢迎着帝国大皇帝陛下的到来。对于帝国皇家军校的年轻军官们来说,这是他们最值得荣耀的一天。

皇帝陛下登基称帝之后,第一个就来到了这里,这是对皇家军校最好的嘉奖,是对这些年轻军官们最好的奖赏!

面前的这位大皇帝陛下,穿着笔挺的黑色元帅制服,年轻而充满了活力,在他身上有着太多神奇故事,尤其对于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皇帝陛下的年轻军官来说,对于皇帝陛下唯一有的就是无限的崇拜。

国家就是陛下,陛下就是国家!

这句在军官学校流传的话,始终都盘绕在每一个军官的脑海之中,国家是陛下一个人的国家,整个国家也都应该无条件的只服从于陛下一个人!

看着这些其实并不比自己小多少岁的军官。张震面色肃穆:

“你们,是皇家军官学校成立以来的第一批学员,你们中的一些人也是从当初的军官训练营出来的,甚至还有的人参加过一些百战军的战斗。

军人,是你们的终身职业,当他们穿上军装的那一天开始,你们就必须随时随地为了这身军装而死,随时随地为了国家而死!这对于你们来说,将是你们一生的使命!

军人,要有军人的精神,军人的精神是什么?当你被敌人重重包围的时候,你要么杀光看到的每一个敌人,要么慷慨成仁!在我们的一生里,没有投降这两个字的存在!投降、怯弱,是我们最大的耻辱!战争中,只有前进,不断前进!砍下敌人的脑袋,或者被敌人砍下脑袋,胜利,或者全部倒在冲锋的道路上,你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军人,没有文人墨客纵情诗酒的风雅,没有富商巨贾们一掷千金的潇洒。军人唯一有的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幽云十六州’的慷慨;有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

军人,要有军人的荣誉,军人的荣誉是什么?‘忠诚、职责、尊敬、奉献、荣誉、正直、勇气’。任何违背了这七点的人,都将失去军人的荣誉,都没有资格再穿上这身军装!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对优秀的军人而言,荣誉甚至比生命更重要,对荣誉的崇尚让你们这些军人更加明确自己肩头的责任。失去崇尚荣誉的精神支撑,就不会视死如归,不会有舍生取义。不会有拼尽最后一滴血!

有人说全国已经统一,不会再有战争,你们这些很快会进入军队的军官,也很难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我要告诉你们,错了,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而已!更加庞大,更加血腥的战争还正在那里等着你们!

准备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