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独裁者报告-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张震大声叫了起来:
“这次我扔下苏州的事情,跑到这里,就是来亲自督战的,我以前从来没有管过前方的事情,可是这次不同,我要亲眼看着我的英勇的水军是怎么打败英国皇家舰队的!”
“大帅,‘奋勇’号将成为您的旗舰,‘奋勇’号指挥,左军都尉刘家杰!”
刘家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张震看了一眼微微笑了一下:“我听说过你的名字,几次水战都表现得非常英勇,这次你是‘奋勇’号的指挥,我只负责督战,一切水战的事情,都不必向我汇报了!”
“是!”
“大帅,水军全部军官列阵完毕,请大帅训话!”
这个时候全部的百战军水军一齐站了起来,笔直的站在那里。
张震的目光从这些忠诚的水军军官们的身上一一扫过,语气有些低沉:“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过过多说的,我听说‘蓝烟’号在在点燃火药自沉的时候,升起了军政府的刺刀龙旗,大声唱着水军军歌沉入水底。
这是中国水军的精神,宁自杀,不屈辱!我只要求你们一点,在最危急的时候,看看你们头顶上飘扬的刺刀龙旗,想一想你们中国水军的责任。不要给中国水军丢脸,我,只有这么一个要求而已!”
赳赳水军赴国难,昂昂英姿雪国耻!一片丹心向中华,我身报国今未迟!
这是水军军歌,一八五八年五月十八日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水军军歌将会再一次在水上响起,那将是为中国水军雪耻的一天。。。。。。
。。。。。。
“皇上,皇上,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肃顺和奕䜣跌跌撞撞闯了进来,完全失去了大臣应有的从容。
咸丰大是不满,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接着大声咳嗽了几声,咳的非常痛苦,一边懿贵妃急忙亲手端来了汤药,服侍着咸丰用药。
咸丰喝了几口,许是药水太苦了,眉头紧紧锁了起来,本想不吃,可想着究竟还是龙体要紧,面前把一碗药全部喝了下去。
开春以来,咸丰的身体愈发的差了。有几次咳嗽咳的居然咳出了血来,惹得那些御医整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皇上要有什么不测,自己这些人的脑袋不免落地。
喝了碗药,咸丰气色稍稍好了一些:“说吧,什么事情值得你们如此大呼小叫的?”
肃顺上前一步,喜色不绝于颜:“皇上大喜,大清大喜!才从上海方面传来的消息,法国已经对反贼张震下了最后通牒,一旦反贼张震不肯答应法国人的要求,那么法国军队将用武力彻底解决反贼!”
“什么!”咸丰“嚯”的一下站了起来。也全然没有了当皇上的从容:“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啊,皇上,奴才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生怕自己弄错了,又派人了去打探,证实无误之后,这才来向皇上道喜的!”
奕䜣也在一旁赶紧说道:
“前日法国公使已经发来照会,说法国决不承认军政府的政治地位,我大清帝国才是中国唯一的,合法的政府,对于一切反叛大清帝国的行径,法国都将会给予严厉谴责!”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咸丰欢喜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一边的懿贵妃却是一迭声的“祖宗保佑”个不停。。。。。。
肃顺喜笑颜开:“皇上,想那百战军虽然凶悍,但又岂是法国人的对手?奴才听说,法国人舰船上的一门火炮,就足足抵得上咱们十门火炮的,这一炮下去,非得有百十来个人死伤不可,这一来,只怕用不了半年天下大势就可以定了!”
“火炮终究是奇技yin巧,要想鼎定天下还非得靠咱们八旗铁骑才是!”咸丰忽然觉得如此抬举洋人似乎有失天朝上国的颜面,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皇上,六百里急报!我新军在兵部侍郎康雪烛统帅之下,连番大捷,蟠龙岗一战,歼灭湘军两万余人!”
喜上加喜,边上顿时一片颂扬皇上圣明之声。
奕䜣急忙说道:“皇上圣明,善于识人用人,皇上只不过启用了一个康雪烛,就大败湘军,皇上识人之明,奴才以为决不逊色任何一位英明帝王,我大清有如此圣明君主,实乃朝廷之福。天下之福,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片颂扬声中,咸丰志得意满,病体也觉得轻松了不少,瞬间只觉得自己比起太祖太宗来也未必就差到哪里去了。
“传,赏康雪烛黄马褂,双眼花翎,晋兵部尚书衔!”
“康雪烛虽然会用兵,但全是皇上能识人之功,奴才以为,康雪烛终究是个汉人,皇上不可如此厚待于其,以免再出现一个张震。”
肃顺放眼看去,说话的却是端华,心里不免愤怒,这都什么时候了,好容易出了个会打仗的人,却又来什么汉人满人之分。
咸丰笑容却凝固在了脸上,端华的话让这位大清的皇上心里不免打起了鼓,是啊,怎么说康雪烛都终究是个汉人。
在那想了一会,说道:“这个,赏康雪烛黄马褂,双眼花翎依旧不变,兵部尚书嘛,让康雪烛继续为朝廷效力,今儿个就暂时不赏了吧!”
肃顺和奕䜣互相看了一眼,都是微微摇头,大清都到这步田地了,怎么还是这样?这么弄了下去,还怎么让下面人尽心尽力效力?
肃顺叹息一声,这是皇上说的,自己又能改变什么,等到咸丰话音落地上前说道:“奴才心里刚才有了一个计较,可以大破张震的百战军。。。。。。”
正文 第三百五十九章 汉怒计划
第三百五十九章 汉怒计划
“说吧。”兴致正高的咸丰想也未想就说道。
肃顺正想说话。忽然外面急报又到,只说“叛军”已经和法国军队交战,具体战况未明,这么一来,顿时又让金殿之上平添无数喜色。
借着这个欢喜劲,肃顺说道:
“皇上,奴才以为,张震与法军开战那是必败的,朝廷何不趁着这个时候,尽起全部大军,攻击被叛军盘踞地方,再请洋人从中协助,奴才以为,叛军既然已经和法国人开火,必然全力以赴,无暇顾及其它地方,朝廷失地可以一举收复!”
“此计大妙!此计大妙!”咸丰龙颜大悦,连着说了几声,说的急了,连连咳嗽,边上懿贵妃急忙服侍着咸丰坐了下来。这才让咸丰喘息未定地说道:
“肃顺,就按照你说的去办,我看可以把僧格林沁的骑兵拉上去,那是目前朝廷最能打仗的了,这么一来,光复祖宗江山不远矣。。。。。。”
朝廷上下喜气洋洋,一片歌功颂德,好像大清丢失的江山,已经一夜之间全部收复一般。咸丰环顾四周,当真是意气风发。
“皇上,奴才愿意组织一支精兵,收复失地,以为朝廷分忧!”
众人看去,却是因为破获朝廷连环杀人案件,再加上懿贵妃不断在咸丰耳边吹枕头风,肃顺和奕䜣一力保举,又重新得到皇上信任,一跃取代犯了重罪的哥哥而荣登睿亲王宝座的的德寿。
咸丰听了德寿的话,更是大喜:
“好,好,自古英雄出少年,谁说我满人之中没有少年英雄?我看睿亲王可不就是我满洲的少年英雄?睿亲王壮志可嘉,准了!”
德寿心里欢喜,还没有来得及谢恩,忽然见到肃顺上前一步,叫了一声“且慢”:
“皇上,睿亲王少年英雄。壮志凌云,令我等不胜钦佩,可睿亲王却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带过兵,这战场非同儿戏,岂是说上就上的?万一败了,连累无辜士兵还是事小,可要破坏了朝廷剿匪大计那就不妙了。。。。。。”
德寿只在心里大骂,全然忘了肃顺当初保举自己的功劳,见皇上眉头皱了一下,大声说道:
“皇上,从古至今,有谁是一生出来就会打仗的?咱们大清能够夺取天下,也没见得有人一出娘胎就会抡刀射箭,还不都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奴才不要朝廷调动一兵一卒,也不要朝廷调度一两银子,一切但有德寿自己去想办法,奴才还愿意在朝廷上立下军令状,但有闪失,奴才德寿非但这个亲王帽子不要了,还愿意带着脑袋来见皇上!皇上。德寿一心只想着报效朝廷,还望皇上准许!我满人的江山,是由满人打出来的天下,又岂容那些汉人为非作歹!”
咸丰有些犹豫不决,懿贵妃悄悄在咸丰耳边说道:
“皇上,我看睿亲王说的话有道理,咱们现在除了一个僧格林沁,也没有人可用,况且睿亲王既不要朝廷的兵,也不要朝廷的粮,我看。。。。。。”
咸丰听了频频点头,看着德寿说道:“睿亲王一片丹心效忠朝廷,准了!”
德寿大喜,跪倒在了地上“咚咚”磕了几个响头,这才站起身来,傲然看向肃顺好像在那对自己曾经的恩人示威一般。。。。。。
。。。。。。
“德寿,德寿!”一出了皇宫内,肃顺连声叹息:“放着那么多的大臣不用,却用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去上战场,要是真的败了,岂不成为一大笑谈?”
奕䜣宽慰似地说道:“德寿既然敢夸下这样海口,说不定真有几分本事也未可知,朝廷眼下的局面你我心里都有数,实在无兵无将可用了,德寿既然什么都不要朝廷的,咱们又何不妨让他去试一下也好?胜里固然是朝廷的大喜事,败了也不伤朝廷根本。德寿刚刚当上了睿亲王的位置,少年得志,未免目空一切。咱们何必扫了别人兴致?”
肃顺长长叹了口气,自己也说不出这里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出来,可是自己这心里面,却总是有些隐隐担忧。。。。。。
。。。。。。
“哎哟,睿亲王大驾光临,未曾远迎,失敬!”一见睿亲王德寿进了自己院子,安道员急忙满面春风地迎了上去。
“老安,你少跟我来虚的,咱俩这是谁跟谁啊,还用得着来这一套!”德寿一边笑骂,一边自顾自走了进去。
安道员顺手关上了大门,吩咐手下在外看着,紧跟在德寿后面走了进去,一进客厅,德寿周围看了一下,紧张地问道:“老安,马先生呢?”
安道员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内室传来一个声音:“马敏中给睿亲王道喜了,睿亲王今日在朝廷之上意气风发,连皇上都大赞睿亲王是少年英雄,当真可喜可贺!”
“马先生的消息好快,兄弟才从朝廷里出来。这不,马先生已经知道了。”看到马敏中,德寿变得严肃了很多,可不再和安道员在一起的时候那样没大没小,和马敏中一起坐了下来:
“马先生,这次我可是在朝廷上立下军令状的,不要朝廷一兵一卒,不要朝廷一两银子,而且还要打胜仗,这些可都是按照先生教我的话说的,万一要是不成的话。只怕。。。。。。”
“咱们和睿亲王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什么时候说到没有做到的?说句大话,睿亲王能从贝勒爷一下升到亲王的位置,咱们这一些人,还是多少有些功劳的。”马敏中请了茶,慢悠悠地说道:
“这次可也一样,咱们这又是把一场天大的功劳,生生安到了睿亲王身上,别的海口咱们可不敢多夸,可有一点,保证睿亲王百战百胜也就是了,在外多则一月,少则半月,保证睿亲王能够风风光光的班师回朝。。。。。。”
德寿满面春风,可忽然又变得犹豫起来:“只是这兵源方面,还有这个银子方面。。。。。。”
“这个,睿亲王就更加不用担心了。”马敏中放下了茶碗,微微笑了一下:“睿亲王自从为朝廷立下大功之后,那门前是车马不绝啊,多少的好朋友,都眼巴巴地想从睿亲王身上得到一些好处呢。。。。。。
再加上睿亲王交游广阔,像恒格这样的人谁不在那眼巴巴地指望着睿亲王?我已经为睿亲王设计好了,只要把各个亲王、贝勒府里那些亲兵、家丁组织起来,不下万人之众那,愿意帮忙的,将来事成之后少不了飞黄腾达,不愿意帮忙的,咱们也不强求,睿亲王只当从来没有交过这些朋友也就是了,可我看愿意帮忙的还是多那。。。。。。”
看到德寿频频点头的样子,马敏中笑容愈发灿烂:
“至于这军粮银子方面,睿亲王何必担心?你看那康雪烛当初出征的时候,可不一样朝廷也没有调拨给半分银子?你再看看康雪烛,人家过的可是有滋有味的。这朝廷派兵剿灭叛军,地方哪有不出银子不出粮的道理,您说是这个道理不?”
这番话直说的德寿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康雪烛是个什么东西?也能过的风生水起,自己一个堂堂亲王,难道反而还不如一个汉人?
“马先生大恩大德,德寿心里记下了,不过,德寿心里还有一点疑惑。。。。。。”德寿先是谢了,接着犹犹豫豫地说道:
“马先生和老安你们帮了我这么多忙,却又不求任何回报,就连你们大元帅的老泰山,现在也还关在大牢里,德寿几番设法,也都没有能够营救的出,每每想到此事,德寿心里总是愧疚。德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敢问马先生,这究竟是你们当我德寿是个可以交的朋友呢,还是有别的什么。。。。。。”
“朋友当然是朋友,可也有另外的目的。”马敏中似乎早就料到德寿会这么问,接口说道:
“只是我们为什么这么做,现在还不能和睿亲王说,等到将来适当时候,一定会告诉睿亲王为什么的,不过睿亲王大可放心,我们是绝对不会害了睿亲王的!”
“放心,放心!”见对方坚决不肯说,德寿也不好过分勉强,毕竟现在是自己在那求别人,再说对方也实实在在帮了自己不少的忙。
在那闲聊一会,见到天色不早,想到明天的事,德寿匆忙起身告辞。
把德寿送出了大门,马敏中忽然冷笑着道:“派人火速飞奔江苏,汉怒计划京城已经动手,满清已经任命僧格林沁带兵出征,德寿这里也已经全部安排妥当。。。。。。”
安道员点头应了,随即又显得有些忧心忡忡:“马先生,我听说咱们已经和洋夷干上了,大帅那里防御空虚,我心里真的担心那!”
“我也和你一样担心,可咱们现在要做的是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有利配合大帅方面,其它的事情不用多想!”
马敏中眼里的忧虑一扫而过,随即坚定地说道:
“大帅成竹在胸,什么事情都能逢凶化吉,咱们不用担心,我想这个时候,大帅一定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汉怒计划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正文 第三百六十章 书呆子的“战争观念”
第三百六十章 书呆子的“战争观念”
在中国军队开始挺进租界之后。英国人终于撕掉了最后的面具!
江面上的军舰,开始疯狂的轰击中国军队、平民、房屋,以及他们认为“一切存在潜在威胁,一切有可能造成威胁的目标”。
平民的伤亡开始大量增加,但在这个时候,那些中国百姓中的绝大多数没有任何怨言,而是一如既往的在那不断支援着前线的士兵。
军队的推进随着英国人的介入,也一下变得困难了不少。在水面军舰的掩护下,英法组成的联军开始拼命阻挡中国士兵的前进,而随着两百多名英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登陆,战争态势一下变得异常复杂起来。
但在这个时候,原本应该在英国人介入之后,迅速推进上海增援的李秀成部,却似乎一下失去了动静。。。。。。
“忠将军,忠将军,英国人开始攻击我军,英国人开始攻击我军!”
“忠将军,该咱们了!”
“忠将军,上吧,该咱们动手了,给那些英国畜生一个教训!”
面对部下群情汹涌的请战。李秀成却没有任何举动,只是托着下巴在那沉默着,过了好久,挥手让绝大部分将领退出大营,只留下了几位高级军官。
“忠将军,上海方面打的非常艰苦,英国人的炮火实在太猛烈了,我们的伤亡正在增大!按照事先部署,这个时候正是我军出击时机!”
李秀成一如既往的沉着冷静,看了一眼说话的部下:“你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在其实并不适合的时候,发动上海之战?”
看到部下有些茫然的眼神,李秀成淡淡笑了一下:“一是为了给洋夷一个教训,维护咱们的尊严以及领土完整,第二个,第二个。。。。。。。”
李秀成原本沉着冷静的目光,居然变得有些炽热起来:“第二个,就是为了咱们的‘汉怒计划’!”
那几个高级将领的眼神,也如同李秀成一般变得炽热起来,将领们发现,李秀成的拳头紧紧握在了一起:
“本来‘汉怒计划’并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发动,但是法国人的忽然发难,却让最不适合发动的时机变成了最适合发动的时机,老天都在帮着我们。。。。。。。
我决定暂时不增兵上海,让上海再坚持一段时候,那里有司马启明和李汐瑜坐镇。我相信他们还能够继续坚持上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部下显得有些迟疑:“忠将军,话是这么说,但是万一。。。。。。万一上海有了任何闪失,这个责任,恐怕都要落到忠将军身上了。。。。。。”
“上海丢了,我们还可以再把它给夺回来,至于什么责任,我没有考虑那么多。”李秀成淡淡笑了一下,并不显得如何担心:
“大帅为了‘汉怒计划’,不惜以身冒险,我李秀成为了‘汉怒计划’,些许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能够成功,我这一生两大心愿就能够实现一个了。。。。。。”
李秀成的两个心愿,一个是攻破金陵,报当日被灭门之恨,还有一个心愿呢?
李秀成猛然站了起来:“传我将令,我军不动,大营周围严加防范,一旦英国人炮击我军大营,立刻后撤十里,再炮击。再后撤!”
这个时候的李秀成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那个正在紧锣密鼓实施的“汉怒计划”。。。。。。
。。。。。。
“威将军,上海方面英军已经参战,宁波方面法军尚无动静,但水面军舰巡视很紧!”
左宗棠的目光一刻也没有从手上的书本上挪开:“忠将军那里情况如何啊?”
“回威将军,忠将军那么始终没有动静!”
“李秀成看来是暂时不想打了,这个胆大包天的发匪头子!”左宗棠放下了手里的书,鼻子里很不屑的冷哼了一声。
左宗棠是打心眼里就看不起李秀成这个发匪出身的将领的,其实不用说是李秀成,军政府上上下下能入左宗棠法眼的还真没有几个,就连大帅张震他威将军也未必看得起了。
“威将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我们在这里不是晒太阳的。”左宗棠说起话来,对谁都没有好口气:“李秀成心里打的那把小算盘,我清楚得很,他是要等到英国人法国人把全部力量拉到上海,这才会大摇大摆地出现,这样一来,汉怒计划就多了几分胜算,可咱们不这么做!
传令全军,左、右、中军开始集结,以我中军为中心,明日上午,听我号令,向宁波法军发起总攻击!”
“威将军,我们的任务是监视。。。。。。”
“滚!”没有等部下说完,左宗棠已经暴怒地大喝了一声:“你们这些毛还没有长齐的娃娃,哪里懂得用兵?我看开辟第二个战场。宁波战场!上海是个火炉,百战军、英国人、法国人都在里面煎熬,宁波,就是第二个火炉!”
无论是李秀成还是左宗棠,都没有严格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战部署来打,而是根据战场上不断发生的变化,主动调整了自己的目标。
看起来胆大妄为,有可能因为他们的决定而输掉整个战争,但张震之所以把这两个人放在这里,或许也正是看中了他们的这一点。
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汉怒计划”。。。。。。
。。。。。。
“左面,拉上去二十个人!他**的,把那个法国孙子防御阵地给老子拔了!”
“右面,你们他**的在做什么,再让法国孙子前进一步,老子砍掉你们的脑袋!”
阵地上,蓝仁的声音比任何人都要响亮,从进攻租界到现在,这个率先对法国人开了第一枪的军官已经在这整整钉了一整天。
进攻不是非常顺利,在英法舰队的掩护下,自己军队的伤亡正在增加,而英法军队却正凭借着租界内的工事,顽强的阻挡着自己前进的步伐。
那些英法士兵训练有素。在中国军队的进攻之下,表现得非常冷静,有的时候往往几个人组成的防御阵线,就能够牢牢地阻挡住攻击者的前进。
尤其是法国士兵,在经历了初期惨重的教训之后,收敛起了自己的狂妄和对中国军队的轻蔑,表现出了法国军队真正应该有的战斗力。
这些法国人非常清楚,继续让中国军队肆无忌惮的前进会意味着什么。。。。。。
“蓝仁,蓝仁!”
蓝仁恼怒地回过了头,一看叫自己名字人顿时有些啼笑皆非:“李云狄,我的李大秀才。你不好好的在苏州编纂你的中华文明大史,跑到这个鬼地方来做什么!”
李云狄拍了一下老朋友的肩膀:“上海之战就是中华文明大史组成的一个部分,我不来上海难道还呆在苏州乱写?”
一发炮弹在附近炸响,“轰”的一声,让李云狄这个第一次走上战场的书生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哆嗦,抖落了身上的尘土:
“蓝仁,听说你们抓了不少法国人和英国人,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把租界收回来?”
“屁,你们这些书呆子,整天就知道摆弄书本,这是打仗,不是他**的我在和你下棋,说赢就能赢了,他**的,你没看到英国孙子和法国孙子的炮火那么猛烈吗?”蓝仁一边骂着,一边狠狠瞪了李云狄一眼。
李云狄倒是一点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问题:“咱们百战军不是从来百战百胜的,怎么拿一个小小的法租界都拿不下来?”
“小小的法租界?”蓝仁差点揍自己的老朋友一拳。
上海法国租界是法国在中国的四个租界之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现在在这个书呆子的嘴里居然变成了“小小的”。
又是一阵炮击声响起,李云狄在那摇头晃脑地说道:“奇怪,既然暂时打不下法租界,为什么不去打英租界?反正一样都是打了。。。。。。”
“你说什么?”蓝仁忽然一下停止了手里的动作。
李云狄奇怪地看着自己的老朋友:“我说既然暂时打不下法租界,为什么不去打英租界?反正一样都是打了。。。。。。”
蓝仁怔怔地看着李云狄,忽然重重的在李云狄的肩膀上擂了一拳:“书呆子,真他**的有你的!”
说着对部下大声说道:“来人,给我在这继续进攻,我要立即面见安西将军!”
说着也不管什么,一溜烟的就离开了战场。
蓝仁的那一拳捶的重了,李云狄疵牙裂嘴,疼的眼泪都几乎要掉了出来,愤愤不平的看着蓝仁的背影说道:
“说我是书呆子,自己还不像个呆子?英国人法国人知道咱们要进攻法国租界,肯定重兵布防死守了,这么一来,英国人自己的租界岂不是空虚了?”
不怪蓝仁,不怪司马启明,不怪任何一个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者应该叫做一个“盲点”。
往往在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是当事人最看不到的。
一句话,一件小事,往往能让局势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李云狄并不懂得什么军事,他只是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可是有的时候这样的外行却能改变整个战争。。。。。。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一章 水军,出击!
第三百六十一章 水军,出击!
“莫尔兹利先生。我喜欢清晨的空气。”
勃罗克深深吸了一口水面上清新的空气,享受的闭上了眼睛:“我不得不承认,尽管这是一个落后的,封闭的国家,但是这里的空气要远远比伦敦来的更加清新。”
做为舰长先生的助手,莫尔兹利并不觉得这里的空气要比伦敦的更加清新,在他看来,自己宁愿去忍受伦敦阴冷潮湿的天气,也不愿意在这多呆一会。
这个国家现在到处充斥着战场、死亡、流血,这让本身并不太想作战的莫尔兹利先生心里每天都是那么的压抑。
“我又想起了那天,莫尔兹利先生。”勃罗克睁开了眼睛,点着了手里的烟斗:“其实正面对决,我们完全可以取得胜利,但为什么一定要采取偷袭?我想到那几艘军舰,还有最后宁可爆炸战舰也不愿意投降的中国人,我的心里总有一些不舒服,这会让我骄傲的军官生涯留下一个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上帝保佑那些孩子。。。。。。”
莫尔兹利并不太想劝慰舰长先生,战争就是战争,不存在什么偷袭或者别的手段,唯一要的就是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舰长先生在这一点上表现得过于绅士了。
“指挥官阁下,您认为我们会遭到中国人的报复吗?”
“不,不会!”勃罗克断然挥了一下手:“中国人即使想要报复,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他们的战舰,那天我已经亲眼看到过了,与其称为战舰,不如叫做渔船更加准确一些。也许那个什么,对的,百战军的力量要比大清帝国更加强大一些,但要和皇家海军相比,在我个人看来,完全不值得有任何忧虑的地方。。。。。。”
在这一点上莫尔兹利是完全赞成舰长的话的。
远处出现了几艘渔船,勃罗克轻蔑地笑了一下,这些贪婪而愚蠢的中国人啊,不管战争进行的多么激烈,他们总会寻找到任何一点机会出海捕鱼,在他们的心里,似乎认为填饱肚子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
“需要炮击把他们驱散吗?”
“不,不需要。”勃罗克挥了下手:“莫尔兹利先生,您不觉得在这样的早晨,看着这些中国人捕鱼也是一种享受吗?炮击?不,等到我们走了他们还会来的,除非把他们的渔船全部炸沉。。。。。。。”
这个时候那些渔船也发现了英国军舰,那些渔民纷纷摘下了帽子,高高举起用力挥着,好像在那表示着自己并没有任何恶意。
舰船上那些无聊的英国水军。也都纷纷向中国渔民挥动起了手臂,这几天来总能看到这些中国渔船在这出现,已经习以为常了,开始还会炮击驱散他们,但一旦等到炮声一停,这些中国渔民又会韧性十足的出现在了水面上。
舰船上的英国军官不再会下令开炮,尤其是对这些并没有任何杀伤力的渔民来说,甚至看着他们撒网,然后捞上来大量的鱼类满载而归,也会给枯燥的舰船生活带来一些调剂。。。。。。
“弟兄们,今天是五月十八日,为了‘蓝烟’号,为了‘尊严’号,为了运输船队,报仇!”
在渔船上,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渔民”低声说道。
“为了‘蓝烟’号,为了‘尊严’号,为了运输船队,报仇!”
中年“渔民”掏出一杆烟袋,叼在嘴上,用火石点燃。深深吸了一口:
“发信号,动手!”
风帆升了起来,这就是信号!几艘渔船忽然开始加速,全速向对面的英国军舰划去。
“舰长先生,您看,那些渔船正在向我们靠近!”
“他们想做什么?难道想把捕捉到的鱼送给我们吗?”勃罗克不在意地笑了一下,但很快脸色变了。
那些中国渔船越划越快,勃罗克一把抓过了千里镜,在千里镜里勃罗克能够看到,几乎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