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春归[封推]-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氏怀孕已有五六个月,肚子早已显怀,行走多有不便。如今每日在屋子里静心养胎,很少出来走动。大晚上的被急匆匆的召过来。显然是有什么要紧事。
蒋氏一路心里暗暗琢磨,待看到太子严肃凝重的神色时。不由得心中一紧,隐隐生出了不妙的预感。
周琰老老实实的站在太子身侧。眉宇间却有些抑制不住的雀跃欣喜。
这样的场合,慕元春和刘氏是没有说话资格的,就连蒋氏也没吭声。
太子妃打破了沉默:“这么晚了,殿下急着召臣妾过来,不知有何要事?”如果没有要紧的事,太子绝不会这么晚了还郑重其事的将众人都召来。
太子淡淡说道:“我叫你们前来,确实有件极为要紧的事。琰儿今日在朝会上主动请缨领兵去边关支援,父皇已经点头同意,我也应允了。几日之后就会出发。。。。。。”
众人霍然色变。
“殿下,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太子妃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琰儿年轻尚轻,连京城都没出过,哪里能去边关上战场。”
太子瞄了太子妃一眼,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你觉得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会拿来开玩笑吗?”
太子妃嘴唇微颤,声音也颤抖不已:“边关正在打仗,殿下怎么忍心让琰儿以身犯险?臣妾恳请殿下收回成命。”
“你当我想他去边关吗?”一提起此事,太子也是满肚子窝火,狠狠瞪了周琰一眼:“他在朝会上提起此事被我拦了下来,没想到他还不死心,又去福宁殿找父皇求情。父皇一个心软就点头了。”
皇上都同意了,他这个太子难道还能驳回皇上的意思不成?
太子妃听的一口气差点上不来:“琰儿,真的是你主动要去边关的?”
周琰一挺胸膛,坦然答道:“是,儿臣早就想为边关战事尽一份心了。母妃不用担心,十四叔会陪着我一起去。等战事一了,我们就回京城。”
如果不是太子妃还有几分理智,只怕此刻早就对着周琰破口大骂了。这种事逞什么能!就算不用亲自上战场,边关也是危险的地方。万一出什么差错怎么办?
太子妃憋着一肚子火气和闷气,瞪了周琰一眼,恨恨说道:“真是无知者无畏!边关正在打仗,你去能顶什么用。”
周琰不以为意的应道:“母妃这话说的可不对。边关百姓饱受战火之苦,边军死伤惨重,西北军和吴王晋王的军队也死伤连连。我和十四叔去了边关,就算不领兵上阵,也能极大的鼓舞士气。说不定就能扭转战局。我知道母妃是心疼我怕我出什么意外,天底下所有做母亲疼惜儿子的心都是一样的。那些将士也都有母亲,他们能去边关,我这个太孙为什么不能去?”
太子妃被噎了一下,一时竟找不出话来反驳。心里还是憋闷不已,却又涌起丝丝欣慰。
周琰果然长大成熟了。温软忠厚善良的少年仿佛在一夕之间,就变成了顶天立地的男人。。。。。。
周琰说服了太子妃,心里暗暗松口气,很自然的看向蒋氏等人。
蒋氏眼中泛起水光,情不自禁的哽咽出声:“殿下,这么重大的事情,你怎么事前也不商量一声就做了决定。妾身还有三个多月就要临盆了,殿下去边关,岂不是不能亲眼看着孩子出生了。。。。。。”
这一场仗还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从目前看来,几个月之内肯定是打不完的。周琰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周琰的目光落到蒋氏隆起的肚子上,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我大概是赶不回来了。不过,我向你保证,在孩子周岁之前,我一定回来。”
蒋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眼睛依旧红红的,却已经镇定了不少:“妾身一定会带好孩子,静候殿下归来。”
周琰的目光更柔和了几分。
这一幕落在慕元春的眼中,却格外刺目。
蒋氏占着正妃的名分,很快就会有子嗣,又有太子妃撑腰。就算周琰离开再久,蒋氏也不会受什么闲气。可她就不同了。周琰一走,她在府中就没了靠山。太子妃和蒋氏岂能放过他?万一周琰在边关出了什么意外,她这辈子也就跟着完了。。。。。。
慕元春越想越觉得心凉。有心劝周琰不要走,可太子太子妃都不吭声了,她一个侧妃哪里还有出声的资格?
好在周琰还是顾惜她的。这一天晚上到了她的屋子里留宿。
慕元春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周琰面前柔情万千依依不舍的哭了许久:“。。。。。。你好狠的心。就这么一声不吭说走就走,把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在府里。母妃素来不喜欢我,你不在府中,必然会对我百般刁难。我真怕你平安归来的那一天,我没福气再见你一面。。。。。。”
周琰原本一脸怜惜,听到后来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元春,你别胡思乱想。母妃确实对你有些成见,不过,她也不会无故的为难你,更不会狠心要你的性命。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若是传到母妃耳中,她一定会生你的气。我此次离开京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日后说话行事都要谨慎仔细些,尽量不要和母妃和蒋氏起冲突。否则,我远在千里之外顾之不及,吃亏的总还是你。”
慕元春勉强的笑了一笑,心里却一阵阵凉意。
不知从何时起,周琰对她越来越冷淡了,也不再对她言听计从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离京(一)
隔日,皇上正式下了圣旨。命周琰和齐王领四万罗家军前往边关,代替天子巡视边关安抚军心。
圣旨上,周琰的名字在前,齐王的名字在后。这也就意味着此行周琰为首,齐王次之。意见分歧的时候,应该听周琰的。若是立下功劳,当然也是周琰占首功。
齐王跪下接了圣旨。
皇上再疼他,在关键的时候,头脑总是很清醒。
皇上这么做的用意其实不难理解。大秦江山很快就要传给太子,周琰这个太孙很快也会荣升为储君。此次边关之行,让周琰多立些功劳,将来才能得到群臣和百姓的拥护爱戴。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太子安心,不必总忌惮他。。。。。。
齐王起身的时候,不动声色的瞄了太子一眼。
太子的神色果然和缓多了。父皇虽然偏袒齐王,不过,并未偏袒到长幼不分的地步。显然也没有易储的打算。所以才会以周琰为首。去边关已经成了定局,此时要想的是如何利用此事为周琰博些名望。
太子的演技是一等一的,在朝会上煽情鼓励了一番。听的周琰热血沸腾,听的群臣们感恩戴德纷纷赞颂太子和太孙的心怀仁厚,各种肉麻赞美之词不提也罢。
一退朝,周琰便面色不安的扯了齐王到一边,低声说道:“十四叔,我没想到皇祖父竟会在圣旨上以我为首。我现在就去找皇祖父,让皇祖父重新下旨。。。。。。”
“说什么傻话。”齐王哑然失笑:“谁的名字在前都无所谓。再说了,我本来也是陪着你去边关,当然要以你为首。”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齐王轻松自若的笑道:“我们叔侄两个还用得着计较这些吗?你占首功,我心里不会有半点芥蒂,只会为你高兴。”
周琰不怎么确定的看了齐王一眼:“十四叔。你真的不介意吗?”
齐王耸了耸肩:“当然不介意。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现在就去福宁殿给父皇谢恩。”
周琰这才放了心,随着齐王去了福宁殿。
。。。。。。
这么大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中。
皇后当时就变了脸色,又是气恼又是心疼:“边关这么危险。怎么能让琰儿以身犯险!皇上真是病糊涂了!竟下了这样的圣旨。。。。。。”
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就算皇后再恼怒也无济于事了。
容妃只比皇后迟一步知道了这个消息,脸孔当时就白了,身子晃了一晃。绿萝骇然,慌忙扶住容妃:“娘娘,你怎么样?奴婢这就去宣太医来。。。。。。”
“不用去宣太医!”容妃定定神站稳了身子:“你现在就去金銮殿外候着,把齐王给我叫来!”
绿萝从未见过容妃这般失态。不敢怠慢,忙应了一声。刚走到昭阳宫外,就见迎面走来了一双少年男女。
少年俊美不凡,少女娉婷秀美,并肩徐徐而行,宛如一双金童玉女。
绿萝对这两人再熟悉不过,忙上前见礼:“奴婢给齐王殿下齐王妃请安。”
齐王嗯了一声:“母妃现在如何?”
“娘娘听说了殿下要去边关一事,脸色很不好看。”绿萝如实禀报:“刚才娘娘还特地吩咐奴婢去金銮殿外等殿下。。。。。。”
齐王应道:“本王知道了,这就进去看母妃。”说着,便携着慕念春进了昭阳宫。
容妃怔怔的坐在椅子上。眼中浮着惊惶不安。当齐王脸孔映入眼帘的一刹那,容妃的眼泪唰的就涌了出来:“你不在京城好好待着,为什么偏要去边关?那里正在打仗。战局不稳,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这辈子也没指望了,干脆早些闭眼,也乐得省心清净。。。。。。”
边说边不停的抹着眼泪。
皇上现在就是在熬日子,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闭眼归天。她能依仗的只有儿子了。可儿子大了,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她这个做娘的竟是最后一个知道此事的。。。。。。
容妃越哭越伤心越想越难过,原本还有几分做戏,到后来竟是哭的不能自已。
齐王也没料到容妃反应这么激烈。立刻放低了身段哄道:“母妃你先别哭,听我解释。其实去边关没你想象的那么危险。我和周琰是代替天子巡视边军安抚军心,根本不会领兵上战场。刀剑再无眼。也伤不到我半根汗毛。而且,最多几个月的时间我就会回来了。到时候立下功劳,也是给母妃长脸。。。。。。”
哄了半天,容妃才哭声渐止,用帕子擦了眼泪问道:“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早些和我商议?”
要是和她商议了,她会同意才是怪事。
齐王含糊的应道:“这是昨天才决定的事,我还没来得及和母妃商议,父皇就下了圣旨。”
这话糊弄三岁孩子还差不多。容妃瞪了齐王一眼,不满的说道:“你是我肚子里生出来的,你那点心思当我不知道吗?你是怕我反对,所以故意来个先斩后奏。现在圣旨都下了,我就算反对也没用了。”
“母妃说的一点都没错。”慕念春忽的张了口,一脸的委屈:“殿下之前也一直将我瞒在鼓里,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的。”
容妃半信半疑的看了慕念春一眼:“你真的是昨晚才知晓的吗?”
慕念春眼睛红红的点了点头,一副委屈不已的样子:“殿下这一走,以后齐王府就只剩儿媳一个人了。。。。。。”边说,便抽抽噎噎的哭了起来。
看着慕念春这副样子,容妃的心情莫名的好了不少,也不数落齐王了,反而教训起慕念春来:“去边关是件为国为民的好事,若是能鼓舞军心打退鞑靼人,更是一桩天大的功劳。这样的好事,平日里想求还求不来。再说了,不过几个月时间就回来了。你哭哭啼啼的做什么。没的让人看了笑话。”
慕念春被训斥的不敢再哭了,唯唯诺诺的应了一声。
容妃难得的发挥了一回做婆婆的威风,狠狠的数落教训了慕念春一通。心里的那点憋闷不知不觉中消散的一干二净。
。。。。。。
陪容妃用完午膳之后,齐王随着慕念春一起去客房小憩,歉然的叹道:“今天真是委屈你了。”
慕念春刚才一番作态,当然是装出来的。故意吸引容妃的注意力,也让容妃出了一口闷气,不再念叨齐王去边关的事。这么一来,慕念春可就受委屈了。
慕念春抿唇一笑,轻松的说道:“这点小事,哪里算得上什么委屈。能让母妃消消气,也算是我这个做儿媳的尽了份孝心。”
慕念春表现的轻松自若,齐王却很熟悉她从不吃亏的性子。如果不是为了他为了安抚容妃,她岂肯受这样的闲气?
齐王搂住她娇软的身躯,感动的低语:“念春,你对我真好。”说到底,慕念春是为了他才肯这般忍让。
慕念春依偎在他的怀里,轻声道:“母妃一直不喜欢我,我对她也没什么好感。不过,我既然嫁给了你,总不能时时和她争执闹腾,让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就算为了齐王,她也会试着和容妃和平相处。
齐王听了这席话心里暖洋洋的,忍不住俯下头,缠绵的吻了许久,然后低声道:“念春,我走了之后,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还有,若是有闲空,就多进宫和母妃作伴。母妃那个人向来嘴硬心软,嘴上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可她在关键时候肯定会护着你的。”
慕念春点头应下了。
她和容妃再彼此不喜,如今也是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她在努力经营两人的关系,容妃又何尝不是?
齐王又私下去见了容妃:“几日后我就会离京。日后我不在京城,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凡事多忍让皇后几分,尽量不要正面起冲突。”
容妃似笑非笑的瞄了齐王一眼:“你特地私下来找我,不止是为了说这些吧!是不是想让我多照顾你媳妇?”
齐王被说中了心思,半点都不脸红,厚颜一笑:“果然还是母妃最了解我。念春虽然聪慧,到底年轻一些,说话行事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母妃看在我的面子上,多照顾她一些。”
容妃轻哼一声,没什么好气的说道:“她精明伶俐能言善道,又得皇上看重。不去招惹别人就算不错了,谁会主动去招惹她。哪里需要我多事看顾。”
齐王立刻哄道:“她不过是有点小聪明,哪里及得上母妃在宫中生存多年的智慧。有母妃照应,我才能放心离开京城。”
哄了半天,总算哄的容妃松了口。
“罢了,我大概前生欠了你的债,今生做了你亲娘,就是来还债的。”容妃语气依然有些不耐,眼底却有了笑意。
其实,就算齐王不说,容妃也不可能不看顾慕念春几分。再不顺眼,也是自己的儿媳,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人欺负。
☆、第三百二十章 离京(二)
大军要出发,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大军要休整几日才能开拔,粮草辎重也要筹措准备充分。户部众人这几日几乎没合过眼,总算勉强在五日内凑齐了粮草军饷。
这五天里,慕念春也是忙忙碌碌的,忙着准备齐王的衣物行李,一应生活用品等等。
此行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除了春季衣物,夏季秋季冬季的衣物都要各自准备数套。齐王平日衣食住行又格外的讲究,外面的东西根本用不惯。慕念春仔细的将齐王用惯的东西都整理好,零零总总的放了两辆马车。
府中的亲兵齐王带走了一半,留下五百亲兵守着齐王府,董二也被特意留了下来。贴身伺候的郑喜当然要随着一起离开。
临行前,郑喜依依难舍,不停的回头张望。
慕念春静静的站在王府门口,目送着齐王远去。石竹和冬晴各自站在慕念春身侧。
郑喜看了石竹一遍又一遍,走出很远了才转过了头。见齐王一直没回头,忍不住低声说道:“殿下,你怎么也不回头看看王妃?”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京城!
齐王脚步微微一顿,却还是狠狠心没回头。
他不敢回头。怕回头看上一眼,便再也没有迈步的勇气。
世上最痛苦的事,大概就是离别。不过,今日的离别是为了他日的永不分离朝夕相守。慕念春一定会理解他的心意。
念春,等着我回来!
齐王的身影很快消失在眼前。
慕念春看着齐王远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动弹。
两人成亲几个月来,每日朝夕相伴。她已经习惯了睁眼就能看到他,习惯了他的嬉笑不正经,习惯了他随时随地的亲昵。习惯了和他分享生活点滴。他这一走,似乎将她身体里的一部分也带走了。一颗心似在空中浮浮沉沉,没个着落的地方。难受极了。
石竹和冬晴陪伴她半晌,终于忍不住低声提醒:“小姐。殿下已经走远了。我们还是回府吧!”
慕念春眨了眨眼,只觉得眼角异常干涩,声音也有些低哑:“好,我们回府。”
周恪,一路平安!我会在京城等着你平安归来!
。。。。。。
另一边的离别,可要比这边热闹多了。
周琰早已准备妥当要出发了,太子妃满心不舍,拉着周琰啰啰嗦嗦的叮嘱了许多。然后。蒋氏挺着肚子走上前来,又含泪殷切的叮嘱了一番,再接着是慕元春和刘氏。一个个话没说几句就开始掉眼泪。
周琰就是有再好的耐性,也有些头痛了。他是领军去边关打仗,她们表现的好像他是去送命一样。。。。。。更何况,时间已经不早了。再怎么磨磨蹭蹭的,肯定会耽搁了大军出发。
周琰咳嗽一声,狠狠心说道:“时候不早了,我现在就出发了。你们都在府里待着,不用送我了。”
说完。便转身离开。
听到身后哀哀切切的哭泣声,周琰心里一阵酸涩,眼角温热的液体蠢蠢欲动。旋即深深的呼吸一口气。将泪水咽了回去。挺直了胸膛,大步走远。
敦厚善良的少年,一点一点褪去了青涩,渐渐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努力用并不宽厚的胸膛,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太子妃看着周琰远去的身影,泪水再一次涌了出来。然而这一次,却是欣慰欢喜的泪水。
身为一个母亲,还有什么能比看到儿子成熟有担当更高兴的事?
。。。。。。
大军汇合之后,从西山出发。
四万罗家军穿着盔甲。骑着骏马,军容整齐。行军时。只听到嘚嘚的沉闷马蹄声,无人喧哗。
周琰和齐王身份尊贵。处在中军位置,前后有两万精兵。两人各带了五百亲兵,这些亲兵俱都身材健壮身手矫健,骑在骏马上十分警惕,不时的留意官道两边的密林。
两人被团团护着,自然不虞有什么危险。此次随他们一起前往边关的,还有蒋昀和罗钰。他们两个往日是太孙伴读,当周琰入朝之后,两人也各自有了差事。蒋昀在户部任职,罗钰则在兵部任职。此次边关之行,虽然有些风险,立功而回的机会却更大。知道周琰要去边关之后,两人立刻请缨一同前往。
慕长栩原本也有心随着一起去。可惜他只是文弱书生,不擅骑射,根本跟不上行军的速度,只能望而兴叹了。
周琰骑在马上,胸膛挺的笔直,努力的绷紧了脸孔表现出威严来。
相较之下,齐王可就随意多了。就这么懒散的骑着马,神态轻松悠闲。不像领军出征,倒像是春日踏青。
周琰目不斜视,嘴唇微动,声音压的极低:“十四叔,你这么懒散,要是被监军的李御史看到了,非参你一本不可。”
齐王挑了挑眉,懒懒说道:“怕什么,想怎么参都由他。五哥就是想怪罪,也得等我们回了京城再说。指不定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周琰又想笑,又想绷着脸,神色颇有几分怪异。
齐王斜睨他一眼:“你想笑就笑,摆出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也不嫌累。”
周琰却硬是将笑意忍了回去,依旧维持着太孙的尊严和体面。
齐王饶有兴致的观察了周琰半天,见周琰腰杆挺直了动也不动,心里不由得暗暗点头。行军和平日骑马是不一样的,在马上一待就是一整天。只有吃饭时才能稍事休息。军营里的士兵们天天骑马练习骑射,对行军早就习惯了。至于他自己,前世逃亡数年,什么样的苦都吃过。眼下这点阵仗视若等闲。
周琰就不同了,自幼锦衣玉食娇生惯养,没吃过半点苦头。眼下这样的表现,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行军大半日,到了天黑之际,大军才停下安营扎寨生火做饭。几万将士虽然吵闹些却不慌乱,算的上有条不紊。
周琰生平第一次经历这样的阵仗,颇觉得新鲜有趣,到处张望。连去驿馆休息都不肯了,兴致勃勃的说道:“我今晚就随大军一起在营帐里休息。”
“你身娇肉贵的,在营帐里哪能睡的惯。”齐王毫不客气的给他泼冷水:“要是休息不好,明天行军肯定会拖后腿。你还是老老实实去驿馆里休息吧!”
周琰一挺胸膛:“又没试过,怎么知道我就睡不惯。”
齐王瞄了周琰一眼,笑着揶揄:“你骑了一天的马,大腿内侧肯定被磨破了吧!要是不用热水敷一敷上点药,明天你就得坐马车里了。”
周琰一愣,脱口而出道:“十四叔,你怎么知道我大腿被磨破了?”他往日从没骑过这么久的马,大腿被磨破了一阵阵刺痛。他硬是忍了下来,根本没和任何人说。齐王是怎么知道的?
“这还用问吗?”齐王从不放过任何取笑周琰的机会:“你在马背上坐的笔直,连个姿势都不肯换一换。又细皮嫩肉的,半天下来不被马鞍磨破了皮才是怪事。别啰啰嗦嗦的,赶紧去驿馆里洗洗上药,明天换一条厚实耐磨的裤子。还有,别傻不愣登的坐的直挺挺的。将士们都忙着行军,谁有那个兴致看你。”
周琰讪讪的笑了笑,这才老老实实的随齐王一起去了驿馆。驿馆里条件有限,也就是比普通的客栈好上一些。不过,总算有热腾腾的饭菜和热水。
用完了晚饭之后,周琰泡了个热水澡,贴身长随方同伺候着敷了药。
方同一边上药一边絮叨:“殿下明日还是别骑马了,坐在马车里就是了。殿下身子娇贵,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要是被太子妃娘娘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心疼。。。。。。”
“行了,我能撑得住。”周琰打断了方同:“我此行是领兵去边关支援打仗,要是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倒不如现在回京城算了。”
语气还算温和,却隐隐的透露出不容分说的坚定。
方同被噎了一下,立刻乖乖的闭了嘴。殿下真的和以前不同了。脾气依然温和,却越来越有主张,板着脸孔时,更多了一份难以名状的威严。
待方同退下后,周琰才龇牙咧嘴的吸了口凉气。
这才第一天,腿就被磨成了这样。要连续不断的行军一个月才能到边关,想想都觉得一阵阵发憷。
不过,不管如何,他也要坚持下去!
周琰想了想,又去敲了隔壁的门。
郑喜很快就来开了门,齐王也刚沐浴过,正坐在床边,手中把玩着一个小巧的香囊。香囊做的还算用心,不过也不算特别精致,显然做这个香囊的女子并不特别擅长女红。
周琰一猜就中:“这个香囊是十四婶做的吧!”
齐王嗯了一声。目光依旧落在香囊上,眼神温柔的似能滴出水来。
这个香囊,是慕念春这几日赶着做出来的。里面放了驱蚊虫的药草,混合着晒干的花瓣,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睹物思人,看着香囊,心里那份焦灼的牵肠挂肚似乎也少了几分。
ps:这一趟边关之行,对周琰来说会是一趟磨砺之旅,他会渐渐的成长成熟。对齐王来说,当然是大展身手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军
周琰不客气的坐到了齐王身边,兴致勃勃的要仔细看一看香囊。
齐王小气的将香囊收进怀里,无情的拒绝了他无理的要求:“这么喜欢香囊,怎么不让蒋氏她们几个给你做上一个?”
别提了!
周琰一脸无奈的从怀中取出三个精致的香囊:“怎么没有,她们三个每人做了一个香囊,非让我都带上。香气混在一起,熏的我头都痛。”所谓最难消受美人恩,如今他算是领受到这种滋味了。
齐王不厚道的咧嘴乐了:“啧啧,媳妇多就是有福气。我就一个香囊,瞧瞧你,一带就是三个。别说蚊虫了,就连鞑靼兵也不敢靠近你半步。”
周琰苦笑着长叹一声:“十四叔,你就别取笑我了。娶的多了,内宅天天闹腾,几乎没个消停的时候。”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卖,娶都娶回来了,只能尽量从中周旋了。
齐王扯了扯唇角,露出了然的笑意:“是不是渐渐觉得喜欢的那个女子,其实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模样?”
周琰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算是默认了。
慕元春过门大半年了,时日不算长,却也足够他从原本的痴迷中渐渐清醒过来。慕元春并不是想象中那般温柔完美。她很美丽很聪明,也很有心机,总知道用什么样的法子才能让他心软。她也是个很有野心的女子,不甘低人一等。。。。。。
周琰不愿再多想,很快扯开了话题:“我的腿磨破了皮,上了药还是火辣辣的。你也骑了大半天的马,大腿肯定也被磨破了,我特地拿了药给你。”说着,拿出一个精致的瓷瓶来。里面放着御用的上好药膏。
齐王随意的笑了笑:“留给你慢慢用,我用不着这些。”
周琰一脸狐疑:“这怎么可能?你和我一样骑了这么久的马,我的腿被磨的厉害。你怎么会幸免?不行,我不相信。你把裤子脱了给我看看。”
齐王翻了个白眼。索性真的脱了裤子给他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你总该相信了吧!”
修长结实的大腿只有浅浅的红印,果然没被磨破。
周琰不得不服气了。看看齐王,再想想自己,顿时一阵沮丧:“十四叔,我们两个明明差不多大,为什么我处处都比不上你?”
周琰也不是往日那个单纯少年了。自从齐王崭露头角之后,周琰便渐渐会意过来。齐王的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有大半都是装出来的。以齐王的聪慧机智。书本根本难不倒他。就连骑马的本事,他也是远不及齐王的。
“傻小子,这有什么可比的。”齐王难得的没取笑周琰,语气颇为温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往日专注于课业,骑射练的不多。哪像我没事就骑马出去踏青打猎,骑术比你好一些也不算稀奇。其实,你骑术也不算差,所缺的不过是锻炼。眼下正是一个磨练的好机会,等再过几天。自然就能适应了。说实话,你的表现已经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了。”
上辈子周琰一直待在京城里,在登基之前根本没经过什么事。既没有过人的手段,心肠又软,因此落了个凄凉的下场。这一世,已经有很多事都不同了。周琰正在快速的成长,渐渐崭露出了未来储君的风范。令齐王也深感欣慰。
他没有看错人!或许,周琰今后还会给他更多的惊喜。
周琰被鼓励了一番,信心顿时足实了不少:“十四叔你放心,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齐王笑着点了点头,看似漫不经心的问了句:“你觉得我们一个月能到边关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周琰楞了一愣,想了片刻才答道:“行军不仅要考虑大军行进的速度。还有粮草辎重的运送。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若是一切顺利,一个月应该能赶到边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