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芍药记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能瞧得出修哥儿对许氏的亲近,以及每次跟着许氏往大理寺少卿家中去,回来之后的高兴模样。比起许氏的家世父母,她的家世父母简直不值一提,可若是她的娘家里有背景过硬的亲戚,修哥儿是不是会待她更亲热些?
    扣儿可不敢相信寒向蓝的话,若当初她家有那般富贵的亲戚,她又何至于沦落到给二爷做妾的地步?
    说出去都没人信。
    在扣儿考虑要不要将寒姨娘发了癔症之事告诉许氏的百般纠结之下,夏景行夫妇携厚礼登门拜访了。
    夏景行夫妇先往后院与华阳大长公主见礼,大长公主见得眼前俊美威严的青年,顿时笑的合不拢口:“行小子也长大了!”当年他受秦少安邀请来公主府里玩过两回,还是个单薄沉默的少年呢,再见已是手握军权的重臣。
    “微臣再不长大,儿女可都要长大了!”
    夏景行在华阳大长公主面前倒不拘束,只因大长安主极宠爱秦少安的缘故,爱屋及乌,从前就待他十分亲切,他倒一直记得大长公主的一点善意。
    大长公主顿时合不拢口,“怎的没带了儿女来,只带了媳妇儿一个过来?”又招手让夏芍药过去,拉了她的手儿细细打量,“怪道名叫芍药呢,真人可比芍药花儿更美呢。”
    “大长公主过誉了!”夏芍药被她拉着不住口夸赞,只觉得这位皇家长公主全然没有一点凌人之势,亲切和蔼,倒与王家老太太差不多。
    许氏在下面凑趣儿:“祖母最喜欢芍药花儿,见到夏夫人都舍不得松开手了。”
    一屋子女眷,夏景行再留不便,便与秦少安秦少宗一起拜别了华阳大长公主,往前院去见秦瑱了。
    夏景行如今地位超然,再不是当年被逐出侯门的弃子,就连皇子们都想与他结交,更何况各皇子的拥趸,只不过他与燕王关系太铁,这才使得众人只能投石问路,而不是一窝蜂的涌上去。
    他见了秦瑱,先奉上礼单,又谢过他当日援手,几人坐在秦瑱书房里讨论朝局。
    秦少安旷达洒脱,钟情山水,而秦少宗最喜吃喝玩乐,这二人与政事上都不甚通,反是夏景行与秦瑱能说到一处去。秦瑱又向来持中立态度,他出身大长公主府,自不必非要摆明立场,只须勤恳做事即可。而夏景行虽然与燕王关系好,但燕王并不曾在长安拉帮结派,二人政事上倒有不少见解相通,谈至酣处秦瑱还要教训儿子:“你还比景行年长几岁,也不知道年纪长到哪里去了,见识还不及他一半。”
    秦少安心里嘀咕:说好了让我来陪客的,怎么倒又训起我来了?!
    还是夏景行与他解围:“我倒是羡慕世兄,极想做个富贵闲人,可惜我没那福气!”
    秦瑱见他果然不曾因秦少安不务正业而瞧不起,自然高兴儿子与这等有为青年结交,假意斥责他几句,这才帮主前厅去摆宴。
    后院里,华阳大长公主夸完了人,就迫不及待的提起她有两株芍药花儿似乎染了病,府里花匠都没能挽救花株的颓势,这几日不但花枝发蔫,叶片上也显出了圆形紫褐色斑点。
    “这是……红斑病啊。”
    夏芍药一眼瞧过,就知道这两株花今年是开不了花了,不但如此,为防感染,还要另行处理,将感染过的枝叶煎去焚烧,以防感染别的芍药花。
    她指挥着花匠处理了这两盆花,见华阳大长公主心情低落,便安慰她:“我家如今虽然不种植芍药了,但原来的祖产卖给了友人,待我捎个信儿,让他从洛阳往长安运几盆过来,到了长安正赶上花期呢。”
    “这怎么当得呢?”
    “他家里往长安还有些生意,捎几盆过来也便宜,却不是特意,长公主殿下不必介怀。”大长公主这才高兴了起来,重回厅里去叙话。
    大长公主请了夏芍药来,纯粹为着讨教如何养芍药花儿,况且夏芍药算是小辈,便早早发过话,让儿媳妇们不必过来侍候着,只让孙媳妇们过来即可。因此厅里坐着的俱是孙媳妇们,除了许氏,以及大孙媳妇,还有秦少安去年秋天娶进门的柏氏。
    柏氏早得了秦少安嘱托,知道他与夏景行交好,让妻子在后院里多多照顾夏芍药。
    夏芍药听得这是秦少安之妻,目光和善温柔,倒与她也聊过几句,又有许氏凑趣,堂上也算得和乐。
    大长公主院里花厅摆上宴来,众人陪着大长公主宴罢,她年纪大了,不耐久坐,要去歇午晌,许氏与柏氏便邀请她往自己院里去歇息。
    夏芍药早知道秦少宗是个风流浪荡子,心理上更为亲近秦少安,虽许氏也柔雅端庄,到底两家丈夫交情不深,便道:“闻说二奶奶房里哥儿还小,我过去别搅的哥儿不安,不若往七少奶奶房里去歇息。”
    许氏也不勉强,儿子大部分时间跟着她睡,此刻算着时辰正在她房里歇晌,便先辞了她二人,往自己房里去了。下午大长公主还召了外面唱曲子的女先儿,要到厅里去说书唱曲,也算得一桩乐事,总要打起精神应付完了。
    等许氏走了,夏芍药跟着柏氏往她院里去,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柏氏年约十六七,比秦少安小了好多岁,成亲未久,还未育有孩儿,自己也有几分孩子气,眨眨眼睛道:“累了吧?我每日往祖母身边去侍候,虽然祖母人极好,但也觉得有些累呢。”
    夏芍药顿时失笑,才要回她话,迎面倒与个年轻妇人撞上了,抬头瞧见她的脸,顿时颇感意外。
    
    第一百三十章
    
    许氏带着丫环回房之后,进房里去瞧了俊哥儿一眼,见小胖子在她床上睡的香甜,摊开了手脚还打着小呼噜,奶嬷嬷坐在脚踏上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着磕睡,便悄悄出来了。
    她往外屋的罗汉床上随便一躺,便有丫环拿了大毛毯子盖到她身上,才闭了眼儿准备歇一会,便听得外面丫环说话的声音,贴身丫环轻巧进来了,见她睁开了眼睛,小声道:“扣儿过来,说有事情要报给奶奶。”
    许氏拉过了一旁的大迎枕,索性半倚了上去,垂着眼睛等贴身的丫环将扣儿带了进来,她甫一进来便跪下磕头,“奴婢有件事儿想要告诉奶奶……”
    她吞吞吐吐的模样惹的许氏心烦:“你是当差当老了的,竟然到我面前来耍花枪。要说就快说!”
    扣儿不敢再拖拉,这次利索多了:“回奶奶,寒姨娘昨儿听说夏夫人今日要到府里来做客,回去跟奴婢说,夏夫人是她舅舅家表姐。”
    许氏猛的坐了起来,“你说什么?说明白了!”
    扣儿便详尽的一五一十将寒向蓝与夏芍药的关系讲明白了。寒向蓝在公主府也没别的贴心人,自她进了秦家门,扣儿便一直跟着她这么些年,压根也没想瞒着扣儿。况且只要有了夏家这门得力的亲戚,她又生了个儿子,何愁许氏会找她麻烦?
    许氏在罗汉床上坐不住了,面色变幻不定,良久才问道:“寒姨娘这会儿去了哪里?”
    扣儿左右慌乱的瞧一眼,“姨娘说……她要去寻夏夫人。”
    许氏的脸上,头一次出现了气急败坏的神色,也不知道是气秦少宗爱惹祸,问也不问清楚就将人给弄到了公主府里来,还是气自己今日才察觉寒向蓝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门贵戚,亦或气寒向蓝的自作主张。
    她点了两个丫环,“你们两个速速去将寒姨娘带过来。”
    迎着夏芍药一步步走近的寒向蓝此刻欢喜雀跃,竟然还有心思打量一番夏芍药,发现她似乎并不见老,分明已经是二十五岁的人了,经过岁月的沉淀历练,脱离了少女的那点稚嫩青涩,如今的夏芍药便如一朵正在徐徐绽放的绝品芍药花,容光摄人,独一无二。
    她打量夏芍药的时候,夏芍药也在无声的打量着她。
    很多年以前,寒向蓝还是个不懂进退,不知眉眼高低的少女,每次去了夏家,总是理直气壮的往夏芍药房里钻,从首饰到衣裙,但凡她喜欢的,总要想办法拿回家去。
    仿佛只是一眨眼,彼此走失了几年,不再打照面,她就成了眼前这穿金戴银的少妇,嘴角略带着些谦卑而愁苦的笑容迎了上来,似乎大家感情十分的深厚,眼角竟然泛着一点泪花,还有着难以置信的震惊:“表姐……真的是你吗?”几欲哽咽的样子。
    夏芍药诧异的看着她这喜相逢的模样,始终没办法调动起自己的情绪与她产生共鸣。没办法,当初夏家与寒家闹的太难看,不说她对姑姑一家心寒了,就连与姑姑一母同胞的老父亲都不认亲妹妹了,更何况是表妹。
    “原来你在这里啊。”她至此才终于从脑海落灰的角落里把寒向蓝当年的去向给扒了出来,貌似……她最后做妾的人家还真的姓秦。
    太久不与寒家打交道,连带着对寒家的人事都全然忘掉了。大家久已成陌路,再相见想要重拾幼时情份,难度颇大。
    夏芍药决定不勉强自己做出感情丰沛欢喜重逢的模样,方才的笑模样已经没了。
    柏氏倒是认得寒向蓝的,她时常跟在许氏身后侍候,吹茶打扇,除了穿的比丫环体面些,做的也是奴才事儿。
    “寒姨娘这是……”半道上截住了贵客,还张口就叫表姐,莫非这两人还真有亲戚关系?
    隔房堂嫂房里的事情,柏氏可不想插手,况且许氏实是个挑不出错的主母,既不曾苛待妾室,也不吃丈夫的醋,就算是妯娌之间也相处和睦,对她这新进门的弟妹也是颇为客气。
    寒向蓝鼓足了勇气,才来找夏芍药。她总是记起儿子对许氏娘家以及许氏本人的孺慕之情,而自己家世学识一样没有,想要赢得儿子的心,只有借姻亲关系,让儿子对她高看一眼,到时候修哥儿说不定也愿意与她这当娘的亲近了。
    “七奶奶,妾身与夏夫人确是表姐妹,想与夏夫人说几句话。”
    柏氏见夏芍药略点点头,便借口先回房去煮茶避开了,留下自己两个贴身丫环在旁侍候,但有甚事,也好及时照应到夏夫人。
    “表姐可否借一步说话?”
    寒向蓝热切的想要去拉她,却被夏芍药给闪身避过了,“就在这里说吧。”
    她没料到夏芍药如此冷淡,顿时哀切起来:“多年未见,表姐就不想知道我过的好不好吗?”
    夏芍药上下打量她一番,见她身上衣料也不便宜,头上首饰光华灿烂,从上到下只能说明一件事:物质生活很优渥。
    “我觉得你过的很是不错。”穿金戴银,荣华富贵,这不就是她一直梦寐以求的生活吗?公主府里的奢华可不是寻常门第能够相比的,她能进了秦家门也着实难得。
    只不过人心不足,总是得陇望蜀,就算是不知她来意,以夏芍药的阅历,她也能猜出来寒向蓝找她定然不是平白无故。对于寒家人,她已经本能的不想再接触了。
    “有件事情,也不知道你母亲有没有写信告诉你,我父亲已经脱离了夏家宗族,也就是说与你们家也没有关系,不再来往了。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想来你在长安,可能不太清楚。”
    寒向蓝离开洛阳的时候,她家还没有发生后面一系列的风波,而在她家最落魄最绝望无助,整个洛阳城都以为夏家再无翻身余地的时候,她永远记得夏南星的选择。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爹娘没有告诉过我。我只知道表姐夫升了官,你们举家迁往幽州去了,年前就听得表姐夫入京了,我还为表姐跟舅舅高兴呢。昨儿我们爷说表姐跟表姐夫要来府里做客,我高兴的一宿没睡。怎么舅舅没跟你们一起过来吗?我好跟我们爷说说,往府上去给舅舅请安。毕竟这么多年没见过了。”
    夏芍药还真没想到,多年不见,寒向蓝竟然性格大变,若是几年前她这般冷淡的态度,恐怕寒向蓝早忍不得了,这会儿却委屈求全的忍了下来,还十分的善解人意。
    ——还是许氏会调教人。
    “我方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家与你家已经断绝关系,不再来往了。所以你也不必想着去我家里向我爹请安了,就当没有这个舅舅。”她略有些不耐烦,也许是自己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能想起来的全是寒家人对自己家的冷心绝情,可是在寒向蓝看来,怎么好似对自己家感情很深,看到她这个表姐眼眶都红了。
    一瞬间夏芍药脑子里甚至涌上一个荒谬的念头,好似自己才是绝情的那个人。
    “表姐怎么能这么说呢?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我生了个儿子,已经七岁了,表姐不想见见你外甥吗?”
    只要夏芍药以她表姐的身份认了修哥儿这个外甥,那么毫无意外的修哥儿就多了一门得力的亲戚。秦少宗与许氏也不好阻拦夏芍药认亲,而修哥儿连姨母都认了,岂能不认亲娘?!
    学堂今日放假,修哥儿也在家里温习功课,这会正在自己院里,寒向蓝总觉得自己忍了这么多年,就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这才让今日顺顺当当的。
    夏芍药的表情变的奇怪起来,她在外面这些年历练,可不似寒向蓝一直在深宅后院围着一方天地打转。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当初你是卖身进了秦府的,也就是说无论你生的是儿是女,到时候生出来都是主母的孩子,与你自己娘家人可没半点干系。不说我家与你娘家早已经不再来往,就算是来往也不好从你这里上门跟公主府论亲戚的。公主府的亲戚们似乎是那些八抬大轿抬进门的奶奶们的娘家,可不是一纸文书卖来的妾的娘家人。”
    她还没傻到跟着寒向蓝去认亲,自讨没趣。
    公主府内院之事,自有府里的正室们操心,何苦将她搅和进来。
    夏芍药决然转身要走,寒向蓝万没料到她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了自己,脸色霎时寸寸白了下去,直至惨白,连方才勉强打叠起来的笑意都没了,“可是……可是修哥儿到底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她眸中渐盈出眼泪:“表姐真的不去瞧他一眼吗?让这孩子也知道知道,他外家也有得力的亲戚……”
    夏芍药从这两句话里就推导出了寒向蓝找到自己的原因,不过是想要借势在公主府后院站稳了脚根,让儿子有所依仗。可惜她不准备做寒向蓝的依靠。
    她在最艰难的时候,四下无靠,也还是挺了过来,不指望着寒家人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好歹也别落井下石啊。可惜事与愿违。
    谁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出代价,无论是苦果子还是甜果子,都要自己来吞。当初她被逼到了绝境,放手一搏的时候可没想过会有今日之结局,也只能算是自己幸运,撞上了良人。
    至于寒向蓝,这原本就是她自己的选择,与人无尤,如今她过的好与不好,与自己又有何干?!
    夏芍药淡淡再强调一遍:“你生的儿子,他的外祖家可是许家,与夏家并无关系。”转身之时,见柏氏的两丫环远远站着,便招手让她们过来:“带我去你们奶奶院里歇息。”
    寒向蓝要伸手去拉她,这是她最后的机会,只有凭借着夏景行的权势,修哥儿也许才会正眼瞧一瞧她这亲娘,会与她亲近起来,会成为她下半生的依靠。
    夏芍药身边今日跟着的是榴花,她可是个火爆脾气,能忍到这会儿已经不容易了,见到寒向蓝伸过来的手,立刻拦住了:“寒姨娘请自重!我家夫人好歹是公主府的贵客,就连大长公主也不会强行扣留她,请问寒姨娘是想扣留我家夫人吗?”
    寒向蓝被人称了多年的姨娘,从最开始的不舒服到后来的麻木乃至于习惯,也渐渐对自己的身份认命了,知道这辈子只能做别人脚下的泥,哪怕穿金戴银,到底矮了正室一头,与奴婢并无不同。可这种称呼在远离家人的时候还没什么,只能当规矩来守,真被夏家丫头叫出来,她才猛然间意识到了自己与夏芍药如今天差地别的身份。
    她是高高在上的正二品诰命,而自己只是个贵公子府上的妾侍,说的好听点是妾,说的难听点连丫环都不如,只不过是豪门贵公子玩厌的玩物而已。丫环尚有脱籍的一日,还能嫁人生子,她这一辈子却要永远的守在这个深深庭院里了。
    多年以前,她非要铁了心跟着秦少宗,那时候尚天真的想过,等有一日她衣锦荣归,定要狠狠在夏芍药面前去炫耀一番,好将多年来心里的郁气都疏散疏散。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实一点点教会她当年的想法有多可笑。
    时至今日她才看清楚了自己孤立无援的境地,纵然穿绫着缎,到底意难平。此后寒夜,夫是别人的夫,子是别人的子,如何度日?
    眼睁睁看着榴花护着夏芍药,跟着柏氏的丫环走了,寒向蓝只觉得从来没有过的凄冷,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呢?
    她呆呆立在原地,满脸茫然凄楚之色,许氏派来的丫头已经一路寻了过来,见她身边并无夏芍药,想到许是夏夫人已经跟着七奶奶走了,因不知她与夏夫人是否相认,言语之间到底客气了一点:“寒姨娘,奶奶让人过去一趟呢。”
    以往她在公主府里,常被人讥笑出身见识,有那嘴毒的婆子还道二少爷这是大鱼大肉吃腻了,想换个清粥小菜,结果这类吃食太过粗糙,难以下咽,到底又丢到一边去了。
    但今日这番客气,却让她觉得浑身发冷,因为这与自己无关,纯是因为夏芍药的关系。
    柏氏见夏芍药过去了,果然命人沏了滚烫的热茶来,“你再不来,这山泉水都煮老了。”
    夏芍药落了座,接过热茶来喝了一口,见柏氏好奇的目光瞧过来,到底问了一句:“夫人跟寒姨娘,果真是表姐妹?”这命运落差未免也太大了些。
    “血缘上讲,是表姐妹。”夏芍药微微一笑,“但实质上两家多年前已经不在再往了,我家自行脱离宗族多年,与同宗同族的人都不再来往。”
    柏氏也是大家子出身,听得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谁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特别是家大业大的人家,事情才越繁杂。
    夏芍药不曾详说,想来牵扯太多,由此可见,她与寒姨娘这层姻亲关系,也早已经作罢了。
    柏氏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大家子的后院,事情尤其复杂。特别是隔房的姨娘如果突然添了一门贵戚,而隔房堂嫂不得不正视这个姨娘的存在,此后还要多方破例,将来别的房里的姨娘纷纷效仿,就算大部分没有背景,再出一二个寒姨娘,恐怕也会打破大长公主府里正室与妾室之间微妙的平衡。
    她尚在新婚,秦少安并未纳妾,可是也保不住没有这一天。
    柏氏的担心正是许氏的担心。
    下午花厅里开唱,夏芍药陪着大长公主听曲子,时不时点评两句,她口才犀利,女先儿前面唱她后面吐槽,逗的大长公主又要听曲子又要听她说话,笑的合不拢嘴,还道:“真没想到瞧着仙子一般的人物,一开口就知道是个促狭鬼了!明明是痴情女,怎的到了你嘴里就是个蠢蛋了,偏偏还让人无可辩驳。”
    夏芍药做出个无奈模样:“长公主殿下难道不知道晚辈是生意人?哪里懂什么情情爱爱啊,只知道计算利益得失,这不是拿杆秤一量,这生意亏本了,这桩婚姻不合算,明明晚辈是实打实的在算帐,偏偏长公主殿下认为晚辈在说笑。”一副遗憾的模样。
    长公主笑的更厉害了,只觉得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当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原本是感伤的曲子,到她嘴里愣是成了个谐曲子,就连抛家弃母跟着情郎走的痴情女也不那么痴情了,美好缠绵的情爱倒成了一桩彻头彻尾的笑话,荒诞又好笑。
    席间许氏好几次朝着夏芍药张望,见她眉目间纹丝儿不动,压根不曾提起寒向蓝,心里便猜测,她到底是见过了寒向蓝呢,还是没见过呢。
    因不知道夏芍药的态度,寒向蓝跟了丫环过去之后,她并未立即处置,只是以惊扰贵客的名义让她先回自己的院里去闭门思过。
    等到傍晚宴散,华阳大长公主笑了半日也累了,便让许氏妯娌送了夏芍药出去。
    秦家长孙媳妇先走了,柏氏瞧着许氏欲言又止的神色,也早早找借口走了,只余许氏送了夏芍药出来。一路上都只拿闲话打发,快到了二门上,许氏终于忍不住了:“听说我房里的妾室前去打搅夫人了,扰了夫人的雅兴,还请海涵。”
    她这句话乃是投石问路,如果夏芍药有心为自己的表妹出头,定然会提出来的。
    哪料到夏芍药淡淡一笑,道:“倒也谈不上,就是廊下撞见说了几句话而已,都是洛阳人,两家从前来往密切,好多年前已经断绝关系,不再来往了。”她这是给许氏交了个底,不会插手秦家后院里的家务事。
    许氏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第一百三十一章
    
    若是攀附权贵的人家,听得庶长子与怀化大将军家有亲,必然忙不迭的上前去认亲了。寒向蓝的打算原也没错,只是她错估了夏芍药与许氏夫妇。
    夏芍药心肠早被旧事磨的冷硬,决意不肯插手公主府内务,连带着与她划清界限。
    这分明是个双赢的局面,寒向蓝与儿子靠上了大将军府,而夏景行也与华阳大长公主府有了姻亲关系,这在寒向蓝有限的囿于公主府后院默默学习人际来往的经验之中,百利而无一害。
    她坐在自己小小的院落里,听得外间看守的婆子们小声议论,隔窗几乎能感受得到外面傍晚那将坠的一抹余晖,将整个公主府都染上了一层暖色。
    可是她的房里却仍能感受得到初春的寒意浸骨,坐的久了骨头缝里都似冒着寒气。
    外间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丫环并未进来点灯,她自己便坐在一片安静的黑暗里。这房里锦绣绮罗堆叠,到底她也是替秦少宗生了长子的妾室,生活上许氏从不克扣她,甚至逢年过节都比旁的无所出的姨娘要厚重两分。
    然而也只能如此了。
    旁的,却是想求也求不来的。
    秦少宗并不进她的房,外面自然有更多鲜花嫩柳一般的女孩子围着他,比她更善解人意,更知情识趣,也比她懂的更多。
    若不是她的肚皮争气,后来又学乖了,日日往正室面前去献殷勤,小心翼翼的侍候着,恐怕只能在这小院里自生自灭了,更遑论多瞧修哥儿一眼了。
    儿子就是她心尖上的肉,恨不得日日能陪在他身边。
    有时候,她在许氏房里侍候着,修哥儿从学堂里回来,坐在许氏身边背书,一问一答,母子相得,她心里又酸又涩,又泛着隐隐的骄傲——这个读书识字,又俊秀的小郎君,可是她生的。
    可那又如何?
    他开口叫的母亲是许氏,认的外祖家是大理寺少卿,门第清贵,与远在洛阳的寒家全无干系。
    公主府在洛阳还有产业,她每年总要花银子托下面的人往洛阳捎句话儿,或捎带些东西,许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夏南星倒是知道她生了儿子,才高兴了一场,后来还给修哥儿打了福字的银锁片,说是给外孙的礼物,又想让寒向荣上京城来认认门子,大约也是存了认亲的念头,想让秦少宗提携一番寒向荣。
    寒向蓝吓的半死,多花了二两银子来堵捎信人的口,就怕她出去乱说话。那媳妇子丈夫是公主府的小管事,常往洛阳去,由这媳妇子在中间捎话。寒向蓝又不识字,就算那头写了信来,她也看不懂。
    那媳妇子既收了好处,倒不曾往外漏口风,只心里暗笑寒家人天真:当初既将闺女卖了给人做妾,如今还想认回一门富贵亲戚,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那银锁片如今还压在箱底里,寒向蓝到底也没好意思拿出来给修哥儿戴,免得自讨没趣。
    至于寒向荣上京认门,也被她拒绝了。她自进了公主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间世界与她再无干系,大约这一辈子都要在这院子里生活下去了。
    为此夏南天在家里不知道骂了多少次女心外向,攀了高枝儿去就再不顾念家里老小。她原还在人前得意,女儿嫁进了大长公主府,将来儿孙的前程可就不愁了,哪知道半点指望不上。
    寒向蓝想也知道家里人有多恼她,然而谁的苦谁知道,当初瞧着花团锦簇的生活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噩梦,只余后半生冷清孤寂。
    许氏到底也不曾为难她,只派人传话,让她在自己院子里反省,不必再往正院里去服侍了。
    寒向蓝缓缓的坐了下来,前来传话的婆子倒也客气,“家里来了贵客,寒姨娘不该四下乱窜惊扰了贵客,也就是夏夫人脾气好,若是碰上气性不好的奶奶太太们,哪里会听寒姨娘那些梦话?!”
    呵……夏芍药脾气好?
    不过是她如今身份高罢了,她几时又是个脾气好的了?
    许氏面前侍候的婆子,行事也跟主子出奇的一致,再不会说什么刻薄的话来羞辱她,大约也是顾忌着她生了修哥儿。可是比起那些辱骂的话,不让她见修哥儿,才真是往她心上戳刀子呢。
    婆子走了许久之后,扣儿才蹑手蹑脚进来,替她添衣加炭。
    没过两日,寒向蓝就病倒了。
    夏芍药早将寒家的人丢到了脑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她不过运气好,再加上自己心性坚定,才有了今日的光景。
    谁也不必可怜谁,谁也不必同情谁,一啄一饮,皆是前定。
    她从大长公主府里回来之后,很快就投身到了幽州会馆的建设中去了,将原来在城东相中的一处临街的宅子买了下来,再行改造。中间还需要会土木园林建设的能人,还是秦少安荐了个人来。
    秦少安旷达疏豪,交流广阔,夏景行才开口求教,他便立时给办了下来,还跟柏氏道:“阿行娶的娘子是个非同一般的女子,你也好日常来往着,眼界自不必拘于闺阁之内。”
    柏氏是当大家闺秀教养长大的,才嫁了秦少安的时候,很是拘泥,相处日久才体会出了他的好,随性温厚的丈夫,又不留恋美色,与隔房的二堂兄一比,对方都要掉到泥里去了。
    就连她娘家母亲也暗暗替女儿高兴,每次去了必定要叮嘱她好生侍候夫君,尽早为秦家开枝散叶。
    柏氏跟着秦少安往大将军府里去做了两回客之后,国子监里出事了,萧铄与萧烨比拼箭术,萧铄落败不服,带着人要揍萧烨。
    萧铄身边除了东宫一派官员的子弟之外,还有自己舅家表兄弟,而萧烨虽然还未有可靠的班底,可在宫学里也有几个乐意与他交往的,到了国子监又添了燕王妃娘家几个侄儿,还有小平安这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两位皇孙身边跟着的虽然不敢向敌对方的皇孙下手,但是可以朝着对方跟班下手,萧铄跟萧烨动打起来的时候,两方人马也开始过招,最后演变成了双方混战,就连王老先生也弹压不住,最后只能一状告到御前,相关人等都被拎到了宫里,作为涉案人员的家长,怀化大将军光荣的从营里被召到了宫里。
    前来传口谕的是朱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