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八娘-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55章 疑惑
  雍熙正月,新年刚过完,赵匡义就发动了北伐。
  能在皇位上待着的人,但凡不是傀儡,肯定也是有点本事的。
  赵匡义此次北伐看似突然,其实准备工作已悄悄进行了几年,粮草后勤是早早就储备好了的,因此,圣旨一下,户部官员并没慌乱,各地百姓也没多了赋税,老百姓的情绪还算稳定。
  在进攻上,赵匡义也是动了一翻脑筋的,并没有直取幽州,而是兵分三路。
  八娘只关心其中的两路。
  一个是负责牵制耶律休哥的东路军,曹彬所率,以及另一路负责攻城略池的西路军,潘仁美担任主帅。
  因为牵制住耶律休哥是个挺艰巨的任务,因此,大宋根正苗红的将军大多集中在曹彬的部队。
  所以,杨家儿郎在曹彬的队伍中,应该是很不起眼的,八娘窃以为,就是啃硬骨头的敢死队,也轮不到杨家儿郎粉墨登场,大宋的将领自有一班人马,所以,哥哥们需要应对的只是残酷的战场以及正常的排挤,因此,八娘虽然心中牵挂,但并不焦虑,没人下黑手啊。
  可是,杨父那边情况就不大妙了。
  潘铠可还在幽州呢,潘仁美那小心眼能不将这笔帐算到杨家头上?你杨家外孙要当辽国南大王世子,为什么偏偏将潘家的人留在幽州?!
  旧账新怨加在一起,杨父处境堪忧啊!加上一直跟在杨父身边的大郎又没归队……而潘大郎已疾驰前往太原,更何况潘仁美身边还有他视若己出的侄儿赵恺……
  小眼睛安慰八娘,四郎去雁门关送信后,就留在了前线嘛……这让八娘更揪心好不好?
  “能不能让四郎回来?”八娘抱着一丝丝希翼,“让六郎去!”表示自己真不是不愿意送兄长上战场,只是想换个人而已。
  小眼睛很不理解,“四郎年长,在雁门关待的时间也比六郎多,他在王府当侍卫,瞧着也是个稳重的,为什么要让六郎换他回来?他比六郎更合适啊,他们俩都是杨夫人生的啊……”
  “四哥成亲了,”八娘道,“免得让四嫂担心嘛,再说了,他是你的侍卫呢,不能这么随便就给借走了吧?这也太不严谨了,人员调动应该要有手续的嘛……”
  “非常时期啊,八娘,”小眼睛无语,“我还是觉得四郎更合适在前线。”
  “六郎比四郎更厉害,”八娘劝说着,“四郎充其量就是个将才,六郎可是帅才!正好让六郎去历练!”杨六郎好像是当了元帅的。
  小眼睛摇头,拒绝帮忙。
  八娘怔怔的看着小眼睛,“都说我奸滑透顶,还说你鬼迷了心窍,我说啥你都听,你能不能让我名至实归啊,不能让我白担了这个名啊!”
  小眼睛愣了一秒,突然笑了,一脸的开心,“八娘,我一直也觉得我耳根子软呢,你说啥我都听,现在才知道,是因为你说的有道理,我才听的,瞧,你这瞎胡闹,我就不听你的呢,呵呵,八娘,原来我耳根子不软,呵呵……”
  八娘半响无语,皱着眉,小眼睛能不能靠谱点啊,说正事呢……“严肃点,我认真的。”
  小眼睛咧嘴笑着,“除非你能说服我,六郎比四郎合适,别说六郎比四郎能干,我认为目前为止,四郎比六郎在见识,本领上都强!”
  八娘想了想,道,“算命的说四郎今年不宜出远门。”
  小眼睛瘪嘴,“都说了,我不是耳根子软的人,你得有道理!除非是大相国寺的方丈说的,其他的,免谈!”
  “耳根子软其实不是贬义啊,”八娘换了个方式,继续游说,“这其实是需要大智慧的。”
  小眼睛继续摇头,还闭上了眼睛,油盐不进。
  “你眼睛那么小,闭不闭有区别没?”八娘嘴巴都要说干了,小眼睛还是闭眼摇头,终于八娘没了耐性,开始了人身攻击。
  小眼睛瞬间就睁大了眼,“就事论事。”要求八娘要有风度,不能使用恶毒的语言。
  八娘举了举拳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要不要试试?我觉得我拳头比口才更好……”
  小眼睛瞅了瞅八娘的拳头,鼻子一哼,“威武不能屈!”
  八娘气得要吐血,真想动粗,可自己的确没什么道理,只好哀嚎,“王爷,你就帮帮我吧……你不帮我,我会茶饭不思,昼夜不眠的……”
  “正好瘦了啊……”小眼睛斜眼。
  八娘立马变脸,小眼睛赶紧赔笑,“我觉得你现在这样正好,是你自己嫌胖啊……”
  八娘继续瞪小眼睛。
  小眼睛急忙又道,“我真的觉得你不胖,挺好的!”
  瞅了瞅八娘的脸色,小眼睛妥协了,“要不问问杨夫人,她也觉得六郎合适的话,我就去找人,先说好,不一定办的成,兵部正忙着呢,我认识的曹彬啊他们都去前线了……”
  八娘脸色更不好了,死死的瞅着小眼睛。
  小眼睛摊开双手,“我认识的人真的都去前线了,为这事去找二哥,官家肯定会知道,你真就坐实了外头的名声了……”
  八娘终于咆哮了,“我是在生气你说可能办不成么?只要你愿意帮忙,成不成我都领情!我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么?”
  “那你黑着脸。”小眼睛控诉着,气势也不弱。
  “你动动脑子啊,你去问我阿娘,那不是让大家都晓得我让六郎去换四郎,你让六郎怎么想?对,他肯定也想去前线,可是换谁听到这么个安排,心里也不会舒服吧?”八娘真的觉得小眼睛是猪脑子,智商为负,自己总不能给六郎说,你日后当了元帅的,所以你去,你安全吧?“你这是挑拨我和六郎的关系!”八娘怒。
  “你也知道你不在理啊?”小眼睛啧啧,“你这个时候把四郎调回来,你让大家怎么看四郎?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等大家知道是我去找人把四郎调回来的,人家会怎么说你?怎么说四郎?铁定会说四郎贪生怕死,和你关系好,所以托你找我把他调回来了!六郎对你照样生嫌隙!没准六郎对四郎心里也会有疙瘩呢!我们俩谁没动脑子?你确定你今天带了脑子来的?”
  八娘哀嚎,是啊,真在这个节骨眼上把四郎调回来,四郎铁定别吐沫星子给淹死,“兵部哪个王八蛋下的调令?!太不将你这个王爷放在眼里了吧?都不知会你一声,就直接调人,太过分了!”
  小眼睛呵呵笑道,“八娘,你是在进谗言么?”
  八娘摇头,“不识好人心!”
  “兵部忙,人手少,”小眼睛笑道,“派不出人去送信,四郎正好合适,我不是说过了嘛。”
  “官面文章也只有你信!”八娘翻了个白眼,“就算这样,也应该先知会你一声吧!绕过你直接下令,难道将你放在眼里了?哼!”
  小眼睛毫不在意道,“军情紧急嘛。”
  “就冲你这软性子,日后有得气受!”八娘嘀咕道。
  小眼睛笑了,“那你就打上门去嘛,呵呵,替我出气!”
  “凭什么?凭你如此的坚持原则?凭你坚决的要站在有理的一边?”八娘冷哼,“对我这不讲理的冷嘲热讽?”
  小眼睛吧唧了一下嘴巴,“那我去办,让四郎被人戳破脊梁骨,让六郎心里起疙瘩……”
  “我让你办这个么?”八娘跳起来,“我让你去查查是哪个混账派四郎去送信的!”
  “查出来又怎样?人家是办公事啊?”小眼睛也急了,“你还想打击报复啊?你讲点理啊!我又没办差,我怎么打击报复人家啊?!”
  “谁让你打击报复了?我是想看看是不是有阴谋……”八娘话赶话的说到这了,起先还真没想过阴谋论,可怎么现在有了这个念头后,心里突然那么不踏实呢?
  小眼睛张大嘴,“朝堂上不喜欢你们家的人肯定多,可是,平白无故的人家害你们家干嘛啊?四郎是在杨大人帐下听差啊,就算杨大人压着他的功劳,可是,杨大人总不会让他去送死吧?”
  “若我阿爹也自身难保呢?”八娘反问道,心中更多了一分担忧。
  “潘大人为主帅,杨大人为副帅,杨大人败,对潘大人有什么好处?战场上,瞬息万变,谁敢乱来?一不小心可是要全军覆没的!”小眼睛很无语,“你不要因为那个破梦,就胡乱猜忌!若潘大人是那小心眼,公报私仇的,官家会让他和杨大人继续共事?官家会哪国事开玩笑?再说了,还有监军呢!”
  八娘挠头,“没想到这点还没什么,可一想到这茬,总觉得不对劲,你就查查嘛,看看是谁派四郎去的……”
  小眼睛摇头,“不可理喻……”但回头还是亲自跑到兵部去晃荡了一圈,然后小眼睛不知道该怎么给八娘回话,潘二郎找人办的……
  潘二郎没去前线,在汴京留守部队呢,当然了,也没在兵部办差,可人家认识兵部的人啊……
  小眼睛想了想,跑回王府找王妃了,“你二哥干嘛找人将杨四郎派到前线去?”
  王妃听了事情原委,疑惑道,“这不是好事么?上阵父子兵啊……大哥还急忙赶往阿爹身边呢,杨四郎的兄长们都去了曹大人军中,那他去杨大人身边不是正好么?”
  小眼睛哼了声,“合着你二哥还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啊,要不要我通知八娘送你二哥份厚礼啊?”
  王妃哽……


第156章 猜
  小眼睛没敢给八娘说实话,一口咬定就是正常的派遣,当时给四郎办入职手续的人还没换岗,自然而然就想起派四郎去合适了,“你就别瞎想了。”小眼睛说的那叫一个心虚。
  八娘倒没怀疑,主要是没想到小眼睛会撒谎,心中略微安定了些,高高兴兴的请小眼睛喝了茶,还给小眼睛买了包零嘴。
  小眼睛对双寿说,“到底是这两家太闹腾,还是我没能耐啊?瞧把我给累的……”
  双寿明智的闭紧嘴巴,这就不是自己能掺合的事。
  而寿王妃也去寻潘二郎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啊?”将杨四郎派出去,对潘家没什么好处的,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啊。
  “人还没进府呢,就先派人去当侍卫了,想得美!真以为寿王府是那胖子的地盘啊!”潘二郎道,“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他得了军功,我不眼红,他若战死,也不赖我!”
  “王爷埋怨你了?”潘夫人问。
  寿王妃叹了口气,“王爷生气了。”
  一直以来,小眼睛对寿王妃都是笑眯眯的,态度好极了,可这回,小眼睛在屋子里转圈圈,郁闷无比,“你们是生怕两家打不起来是不?”
  寿王妃说了,最先挑事的可不是我潘家!
  小眼睛忙道,“我训了八娘的啊!我那时没说你们家不对吧?”表示自己是公正无私的,谁有理就帮谁。
  寿王妃顿了下,“你也帮杨家说好话了的!”
  小眼睛反驳,“我难道没说潘家的好话?我恨不得天天给八娘说潘大人心胸开朗,她小肚鸡肠!你们家压制杨二郎,我出声了么?适可而止啊!你二哥是什么意思啊?私下调我的人?!真当我是摆设啊?!”
  说完这话,小眼睛愣了下,呃,看来自己还是听进了八娘的谗言的……
  寿王妃也不啃声了,这事是欠妥当……但想了下,总还是要辩驳一下的,便道,“杨家不乐意去前线?三郎还在幽州生死未卜呢!”
  小眼睛郁闷了,王妃这是怨自己将潘铠留在幽州了?可明明说了不介意的啊,口是心非么?要是八娘,肯定又是跺脚又是捶胸指责自己出了馊主意,让自己想办法将人平安弄回来……敞开了说多好,你不痛快,骂我两句也是应该的,这么憋在心里生闷气,有意思么?过几天又来翻旧账,不累啊?
  小眼睛想指责寿王妃,可又觉得自己不在理,只好道,“不关杨四郎的事,是我觉得不对劲,自己去查的!”然后就走了,没甩袖子,也没跺脚,只是声音大了点。
  可在寿王妃眼里,小眼睛这是头次发脾气啊……事情严重了,怎么回回遇到杨家就没好事?!
  潘夫人听说女儿女婿发生了争执,叹了口气,“我让二郎去给王爷陪个不是,怎么能绕过王爷呢?换谁都得生气。”
  大家一想,是这个理,于是,潘二郎就寻了小眼睛,承认了错误。
  小眼睛态度倒挺好的,“二哥,你也是没拿我当外人,才没知会我的嘛,没事,不过,你们和杨家以后桥归桥,路归路,别掺合在一起,你们两家但凡碰到一块儿,倒霉的一准是我,这事我瞒着杨家的,就此打住。”
  但是,小眼睛却再没进过寿王妃的房间,等潘铠平安了再说吧,免得王妃瞅着自己想发火还得忍……
  寿王妃这下急了,王爷这气有点大啊……
  觉得自己很体贴的小眼睛浑然不知寿王妃在家想了一百个主意怎么让小气的寿王消气……
  小眼睛跑去找官家,幽州的潘铠是执行什么任务啊?曹棕他们和潘铠汇合了没有?被官家给撵出来了,“没事就逗你侄儿去!”
  小眼睛便真的去皇后处逗小侄儿,小侄儿很可爱,看着天真的小侄儿,小眼睛有些想不明白,大哥为什么就看不透呢?没事逗逗儿子,多惬意啊,非要去放火……
  “大娘娘,大舅有信回来没?”李继隆归曹彬帐下,告辞时,小眼睛便多嘴的问了句。
  皇后摇头,“我也在等捷报呢。”
  “舅舅本来就能干,又有曹大人坐镇,大娘娘,不用担心。”小眼睛宽慰了几句,出宫又去寻八娘,“你说潘铠和曹棕汇合了没有?他们该不会去刺杀耶律休哥吧?”
  九娘这回是跟紧了八娘,听小眼睛这么一问,不由愣了,旋即就摇头,“应该不会,不是身手好的人就能当刺客的,潘三哥力气大,他的脚步重,很容易被人发现的。”
  “可官家懂么?”小眼睛生生的表示怀疑,“官家不懂武的。”
  “你干嘛想着刺客啊?”八娘不解。
  小眼睛就说了,官家不说曹综和潘铠的任务,“若是光明正大的,肯定会说啊,不说,那绝对就是见不得光的。”
  九娘傻了,不会这么外行吧?
  “曹大人肯定早就知道北伐了,曹综去幽州,他肯定知情。”八娘安慰道,“他不至于晕了头让他儿子去当刺客。”
  “万一曹综是去接应的呢?”小眼睛脑洞大开,“潘铠可以经常去找耶律信,有的是机会冲耶律休哥下手啊!大敌当前,耶律休哥死了,辽军还不得大乱。”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九娘急了,“曹综功夫如何?他带去的人有真本事没?要不,我去幽州一趟,我指导过耶律信的武功,算他半个师傅吧?到时见机行事,也许……”九娘也许不下去了,就算是耶律信正儿八经拜的师傅,也不可能让耶律信放过杀父仇人的……
  “别听风就是雨的,”八娘对九娘道,“潘铠是谁啊,是潘仁美的儿子!官家和潘仁美是什么交情?怎不会让潘铠去当刺客,若是我杨家的人在幽州倒说不准。”
  小眼睛不爱听这话,“你不知道大局为重?”
  “这话你给官家说去。”八娘将小眼睛给顶了回去,“反正我觉得不会让潘铠去当刺客。”
  “那潘铠和曹综干嘛?”小眼睛问道。
  “诈降?”八娘猜。
  小眼睛和九娘齐齐翻了个白眼,“他们那几个人,有诈降的必要么?”
  这消息一传出来,那还不得炸锅啊,宋军军心铁定动摇,一个潘家,一个曹家,可都是重臣啊,潘铠和曹综可都是两家最疼爱的后辈呢!
  “那他们干嘛呢?”小眼睛挠头。
  八娘也想不明白,“官家的安排若让人一眼就识破了,还叫官家么?”见小眼睛和九娘还在皱眉,八娘便道,“若真是行刺,不管是否得手,过两天肯定也有消息传来了……你们别自乱阵脚……”


第157章 无影
  “什么?宋军来袭?!”耶律信大惊,“不可能!再探!”
  下一秒又来人禀报,将军刚下令包围南大王府!
  耶律信不由怀疑这是自家老爹派兵包围南大王府撒的谎,大宋干嘛要打啊,昨天曹综还到了啊……
  耶律信也不等人来汇报了,自己跑去找耶律休哥,结果耶律休哥紧急出府了,去了军中!“前线传来紧急军情!”
  耶律信傻眼了,这是真的?大宋皇帝脑袋秀逗了?不是说潘家和曹家在大宋朝廷很有根基的么,情报有误?
  然后耶律信的思维就开始扩散了,寿王出事了?哎呀,不会被赵匡义给杀了吧?九娘她们呢?九娘功夫好,应该会逃出来吧?她应该知道来辽国找自己吧?要不要去接应一下呢?
  对了,要将潘铠和曹综保下来,策反他们不是挺好的么,朝廷不嫌人才多……
  耶律信急忙跳上马朝筹建中的南大王府跑去。
  “什么?!”耶律信觉得今天受到的震撼太多了,“不见了?说清楚,谁不见了,怎么不见了?!”
  潘铠和曹综等人消失了……
  “50来号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耶律信怒,“探子们是吃干饭的么?!”
  南大王府周围可是人来人往,百分之八十都是探子啊……
  想着昨儿潘铠请自己喝酒,郑重介绍曹综,耶律信觉得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南蛮子都是一肚子坏水!”
  “封锁城门,全城搜捕!”耶律信咬牙切齿。
  三天过去了,潘铠和曹综50多号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耶律信将搜索范围又扩大到了幽州城外,虽然守城官员再三保证说人没出城,但谁知道呢?
  而耶律休哥在一直在军中调派人手,派出探子,布置攻防,耶律信的哥哥们也全驻扎在了军中,搜捕潘铠等人之事就交给了耶律信负责。
  而萧太后也终于收到了加急军情,一来就是三封,“赵匡义这是将家底都亮出来了啊?!”
  萧太后赶紧下令,命耶律休哥率军阻击曹彬,耶律抹带兵驰援幽州,耶律斜轸去应付潘仁美和杨继业的大军,又派了大将去对付八娘所不关心的中路军。
  然后,萧太后带着耶律隆绪御驾亲征,奔赴幽州。
  萧太后和耶律隆绪对御驾亲征完全没有阴影,辽国上下也没人劝阻,因此,上午才下旨,下午就已经启程了,什么吉时啊都是萧太后自己闭眼胡诌了一个。
  在路上,萧太后就命人追查,探子们为什么没有提前察觉到一点异样?就算事出突然,可那么多大军行动,怎么也能察觉到点猫腻啊,边关封锁了,鸽子还有的啊……
  萧太后哪知道,正月十五过后,大宋北部境内的神箭手们日夜不眠的轮班盯着天空,管它鸽子燕子,但凡是天上飞的,全部飞箭伺候!
  而大宋北方的衙役们也开始家家户户搜查,所有鸽子一律收缴,集中火化掩埋,理由?理由就是鸽子有通敌嫌疑,但凡养鸽子的,就有通敌嫌疑……
  老百姓不知道要打仗了啊,还在问,“寿王不是都当辽国王爷了么?怎么还在说通敌呢?”
  有那脑袋转的快的,赶紧收拾行囊,往南走,访亲友去,没钱旅行的,赶紧回家将以往的地窖啊,山洞啊收拾出来……
  探子们当然知道不对了,可到边关一看,边关没关城门,但是呢,只许进不许出,城门外告示贴着呢,大家考虑清楚,进不进关啊……
  理由是上级要来检查,边关必须要展现出一副欣欣向荣,人丁兴旺的样貌……
  “这不是作假么?”
  “又不是头一次做假!”
  所以,辽国边境的人也没觉察到不对。
  辽国探子们无奈,只好继续潜伏,没人有飞檐走壁,翻越城墙的绝世功夫啊……只好寄望于有人及时放飞了鸽子……
  因此,辽国愣是等宋军打上来了,才惊觉,宋军来了!
  耶律隆绪则在关心小眼睛,“母后,让人查查,赵恒那小子还活着没?”
  萧太后看了耶律隆绪一眼,没吭声。
  耶律隆绪继续道,“毕竟救了朕一命!”
  萧太后教导耶律隆绪,要分清轻重,逗火烧眉毛了,还有闲情管这些?!
  耶律隆绪不解道,“这事很难打听么?”
  韩德让赶紧出来,表示一定让探子留意小眼睛的近况。
  萧太后觉得韩德让太惯着小皇帝了,但见韩得让微微对她摇头,便忍住了,没往下说。
  萧太后抵达幽州时,耶律休哥已经率兵奔赴前线,只留下一员副将和耶律信留守幽州。
  萧太后等人在幽州城外驻扎。
  耶律信跟着副将急忙迎驾,告知耶律抹的先遣部队已经抵达幽州,幽州安保无虞。
  “屁股好了?”耶律隆绪冲耶律信笑了笑,“潘铠呢?”
  耶律信苦笑,忙将情况给汇报了一番,“幽州城的汉人,不管府邸有多大,也不管房间有多小,全搜过了,啥都没搜到!城外庄子也搜了,潘铠就像是钻地里去了似的,愣是没找到蛛丝马迹,50多号人啊,真不知他藏哪儿的!”
  “辽人的府邸搜了没有?”耶律隆绪问,奸细很多往往都是内奸。
  耶律信点头,“也搜了的,只是没那么仔细。”
  “加派人手,搜仔细些!”耶律隆绪吩咐道。
  “是!”耶律信应了后,又探问,“杨家出事没?”
  耶律隆绪瞪耶律信,“杨九娘黑黑瘦瘦的,你那么上心干嘛?”
  “九娘指点了我功夫的啊,再说了,我问的是杨八娘,她只是顺带问的!”耶律信梗着脖子道。
  “母后派耶律斜轸去对付杨继业,你说杨家出事没?”耶律隆绪没好气道,“朕看你是板子挨少了!”
  耶律信也不知道自己是该松口气呢,还是该遗憾一下下,只好傻笑……
  “曹综,你确定是曹彬的儿子?”萧太后得知了消息,将耶律信又叫去详细询问。
  “潘铠是这么介绍的,”耶律信解释着,“至于真假不清楚。”
  “他们怕是留在幽州等着策应的!”萧太后沉吟片刻,“加派人手,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将他们给找出来!”然后,萧太后又下令,加派人手看护粮草!
  50多号人,放火烧粮草那是绰绰有余了!


第158章 弄拧
  宋军打的挺顺利的。
  杨父攻城略池,捷报频传,小眼睛是天天眉开眼笑的给八娘报告好消息,“潘帅又打了大胜仗!”然后天天都不会忘了补充一句,“杨将军安好!”
  而米信也大败辽军。
  官家的心情大好,也有空关心小眼睛两句,“你是关心潘大人啊,还是担心杨大人啊?”
  小眼睛嬉笑道,“给王妃说潘大人,给八娘说杨大人,官家,你不会连这个都不懂吧?”
  官家呵呵笑,“那朕将两个八娘叫一起,你怎么说?”
  小眼睛忙叫道,“家和万事兴,官家,我是你亲儿子啊!”
  官家啧啧,“不是亲儿子,还懒得说你,听说你和你媳妇闹别扭了?”
  小眼睛忙摇头,“没有啊,好着呢,听谁胡说八道的?”
  官家仔细瞅小眼睛的神情,好似没作假啊,可是,皇后昨儿明明说,听潘夫人透了一两句,这小两口在闹别扭,还是因为杨家呢……
  官家认真回想了一下,是的,皇后说的是闹别扭,可瞧三郎的模样,怎么像是得罪了人尚不自知啊,这别扭怎么闹得起来的?
  官家再一想,三郎天天都不忘打探潘铠的消息呢……那是潘夫人鸡蛋里挑骨头?
  官家心里略略不满,这丈母娘没事瞎掺合什么啊?
  小眼睛还在追问,谁在胡诌着流言。
  官家笑着打哈哈,“诳你的!”
  小眼睛觉得官家忒无聊了,“官家,你都是当爷爷的人了呢!”以为你还小啊……
  官家晚上特意转到皇后宫中,逗了逗小孙儿,就问皇后,潘夫人是怎么说的。
  皇后愣了一下,笑道,“话赶话的就说到那了。”
  两人聊天嘛,虽然是天南地北的,但是,如今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前线,西线的捷报自然是要重点讨论的了。
  说到西线,自然免不了就会提及杨家,潘夫人就叹了口气,“我们潘家也不知道和杨家前世结了多大的怨,一遇到他们家,就没个好事,连累得寿王小两口都闹起了别扭。”
  皇后自然要追问原因了,可潘夫人只含糊说,“反正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皇后又问着别扭闹到什么地步了,潘夫人大概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便笑着道,“寿王脾气好,只是小两口拌了两句嘴。”
  皇后给赵匡义说,“三郎那性子,说话梗死人不奇怪,可和人拌嘴,还真是少见……”
  赵匡义无语,“他和杨八娘拌嘴还少么?”
  皇后嘀咕,“这不是和潘八娘么?这小两口恩恩爱爱的……”
  “舌头和牙齿还要打架呢,何况两口子?!”赵匡义哼了声,“日后潘夫人再给你说这些,你就问她,潘仁美没和她闹过别扭?她儿子儿媳就没红过脸?有那精神,把他潘家管好就行了!少对赵家的事指手画脚的!”顿了顿,赵匡义又解释了句,“她在那瞎告状,倒弄得三郎一头雾水,三郎认为他日子和美着呢!”
  想了想,赵匡义又指示了,“找个时间说说三郎媳妇,不要丁点大的事就回娘家说!不对,应该说她怎么心眼那么小呢,好像三郎让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好生学学她二嫂!”
  皇后心中腹议,怎么不叫你闺女学她娘家二嫂啊?
  许王和许王妃感情一般,平常很少歇在许王妃院子里的,许王妃想和许王拌两句嘴也机会呢,可人从没抱怨过,还贤惠的给许王纳小妾,急许王之所急,需许王之所需……
  腹议归腹议,皇后隔天就宣了寿王妃进宫,话里话外提点了一番,语气倒也不重,没当遭人痛恨的恶婆婆。
  可寿王妃还是闹了个大红脸,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肯定是亲娘去皇后跟前抱怨了,倒是一点也没怀疑小眼睛,虽然人不是那么的靠谱,但人品还是在那的嘛。
  寿王妃这回没去抱怨潘夫人,亲娘也是为自己好,可是,就算王爷不是皇后亲生的,皇后也是正经的婆婆啊,亲娘有些拎不清啊……
  当晚,寿王妃又亲自给小眼睛送宵夜去了,“我学着熬的汤,你尝尝……”
  这些天寿王妃天天晚上都给小眼睛送宵夜,让小眼睛更觉得亚历山大,潘铠要是未能平安归来,自己有何面目见王妃啊?
  今儿听说是王妃自己熬的汤,小眼睛更心塞了,瞅了瞅汤,又瞅了瞅王妃,硬生生的将“我宁愿挨棍子”给硬生生的吞了回去,可这甜枣吃起来真的消化不良啊……
  小眼睛琢磨了半天,让双寿给王妃送去了十个枕头,“让王妃将把这枕头当我好了!”使劲打使劲砸,气就消了。
  寿王妃懵逼了,这什么意思?让枕头陪着我,就不会孤枕难眠了么?
  寿王妃生生的将眼泪给憋回去,给了双寿赏银,没拎不清的去找双寿打探口风。
  但双寿还是如实给小眼睛汇报了,王妃都想哭了……
  这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