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脱]御前疯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晴天霹雳!

  慧王……真是那个慧王?!

  她惊得动弹不得,想要摇头摆外地呐喊这不是真的,可是面前的两个人却让她不得不相信现状——眼前的白衣男子,就是那个把肚兜送到她家的人。

  可是……真的不认识啊!

  先前她还想过,是否曾与慧王打过照面,只是不知晓其身份罢了,但如今看到了本人,她却更加迷惑起来:不认识啊!不认识啊!不认识的人怎么会有她的肚兜啊?!

  ——一定是哪里弄错了!

  傅茗渊瞪大了眼睛望着他,可对方像完全不认识她似的,一本正经道:“没想到首辅大人年纪这么轻,实在让本王敬佩。”他说着还上下打量她一番,颇为嫌弃地补充道:“就是太矮了。”

  第二次被他这般说,傅茗渊急了。

  虽然是比他矮一个头,可她……可她也不是个矮子啊!

  “皇叔。”这回连景帝都有些看不下去,赶忙咳了咳,“傅爱卿应当忌讳这个。”

  “哦,这样啊。”夏笙寒慢悠悠地走到傅茗渊面前,“我这里有个偏方,吃了会长高,你要不要?”

  她冷冷扫了他一眼。

  “要我也不给你。”他再次露出那温和一笑。

  “……”脑袋被门夹过了吧。

  也许是看见她的头上已经快要暴出青筋,景帝忙不迭将她拉至一侧,低声与她道:“傅爱卿,朕的皇叔小时候磕到了脑袋,你莫要计较。”

  她一咬牙:“微臣明白。”

  看慧王的反应,似乎与她并不熟识,所以……也许那个肚兜,只是一个巧合?

  她深吸了好大一口气,只听夏笙寒又道:“陛下,我们去捉蝉如何?”

  “皇叔,这个季节应当是没有蝉的。”景帝摇了摇头,却是神采奕奕,“不过皇叔若是想,朕可以与你一道去。”

  “好,我们去捉蝉。”

  “——都给我等等!”

  正当二人准备离开之时,傅茗渊一把拦住了景帝:“陛下,御书房还有许多奏折要批。”

  小皇帝不情不愿地停下了脚步,撅了撅嘴:“不是说你给我捉来蛐蛐我就听你的么?蛐蛐呢?”

  傅茗渊从容镇定地从袖子掏出一幅画,递过去道:“陛下,你要的蛐蛐。”

  景帝瞪大了眼睛,只见她手里那幅画上画满了蛐蛐,画工也是平平,不知怎地看起来有些恶心,反胃地咽了下口水,道:“这……这怎么能算数?!”

  “陛下前日告诉微臣,说只要我带着蛐蛐来见你,就会听我的话。”傅茗渊勾了下嘴角,“可是你没说这蛐蛐是要死的活的,真的假的。”

  “你……”小皇帝气急,可想想自己当日的确说的是这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但也只好跟着她回去。

  景帝年纪小,虽然喜欢胡闹,但毕竟有个贤能的父皇,潜意识里还是想做个好皇帝。抓住这一点,对傅茗渊来说便是足够。

  好不容易让景帝脱离了魔爪,她像护犊子似的将小皇帝拽到身后,眼前却突然现出一把紫伞,在她脑袋上敲了两下。

  “矮子,准许你请假,就不许陛下歇一歇?”

  “微臣是身体抱恙才不得已请假……”她方一答完,才意识到对方唤了她什么,忍得肺都要炸了才没有反驳,故作关切道,“王爷……吃药了么?”

  “吃药?”夏笙寒幽幽望了她一眼,摇头道,“疯子不需要吃药。”

  “……”

  居然还承认了!

  她一边叹气一边扶额,强忍着不发作,周身上下冒着怨气,看得周围的小宫女满目惶然。夏笙寒反而来了兴趣,凑近她问:“是不是觉得胸口堵了一团气,发泄不出?”

  “……”她闭眼不语。

  “其实是因为太矮所致。”

  “……”她左右磨牙。

  “是不是想跳起来踢我的膝盖?”

  “……你!”

  「宴会」

  所谓气的半死,傅茗渊算是领教到了。

  那日回到博书斋之后,她只感到日子苦不堪言。本以为一个年少气盛的小皇帝就够她受的了,而今发觉比起那疯子慧王,小皇帝的战斗力几乎为零。

  在傅茗渊上任之前,老首辅曾担任了一年的帝师,这有好也有不好。好的是景帝不会什么都去问她,省了不少琐碎的麻烦;再者景帝比她小不了多少,至少没有出现让她带着个吃喝拉撒还要管的幼帝在身边,可喜可贺。

  这不好的,便是景帝被老首辅熏陶了一年,恨不得往脑门上刻个“博爱”二字,对政事自己的想法占了大半,劝不动,又急于去励精图治,结果就是留下不少烂摊子。

  比方说这次国子监的司业来了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子,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呜呼”一声以头抢地,在御书房外面跪了两日,说是要在天下普及教育,派若干教授前往各省,说的那是声泪俱下,仿佛不答应就是天理难容。

  景帝耳根子软,大笔一挥就要应下,被傅茗渊连滚带爬地拦住。

  “陛下可知国子监的教授现在有多少人?”

  景帝摇摇头,想了想:“两三百个?”

  “……”傅茗渊叹了口气,亮出一只手指在他面前,“事实上只有这个数。”

  “只有一百个?”

  “十个!”

  “……”

  “若真要普及教育,起码得往县级派一名老师。”她顿了一顿,“陛下可知十三省之下,有多少府州县?”

  这回小皇帝不敢回答了,只是瞧了她一眼:“多少个?”

  “将近一千五百个。”

  景帝闻言摸了摸下巴,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我们还得多招一千五百多个人来?”

  “不仅如此,国子监若是扩充,吏部方面肯定要加派人手,六部人数相当,固然也会有所变动。”她徐徐从案上翻出一本官员的分配之籍,“再者,天下之大,地方不比京城,所授之课也未必能统一。国子监的运转乃是由祭酒至司业再到教授一个体系,若是分到地方,难免会有人拿钱不干事。”

  听她絮絮叨叨说了一长串,景帝也有些不耐烦,皱了皱眉,“那就再多派一个人去监督不就好了?”

  “陛下这可就说笑了。每个县分一人监督,这人数就要翻上一倍,等于为朝廷添置了三千个闲职,这可不是一笔小的开销。”

  言至此,原本兴冲冲的小皇帝开始泄气,扭过头去不看她:“说到底,你就是不赞成朕的做法罢?”

  傅茗渊愣了一下,无言以对。她仍记得老首辅当时给她交代的,是让她辅佐皇帝,可这“辅佐”二字却是门学问。

  辅佐辅佐,“辅”字为先,不是让她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灌输进去。景帝虽然年轻不懂事,可毕竟是受了老一辈的熏陶,出发点总是好的。她虽为帝师,可也断不能干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勾当,只好道:“那陛下……容微臣再想想?”

  一听她让步,景帝的眸子顷刻亮了几分,笑道:“好,那朕等着你。”

  ***

  老首辅能活过那么久,总是令傅茗渊感到很敬佩。她在朝中呆了不过几天,却感到苍老了将近十岁。

  和皇帝说话,不能轻又不能重,再怎么有老首辅当挡箭牌,她也终归是个臣。

  她急啊。

  景帝这会儿年轻正茂,昨日还想细细钻研国法,今日就去学习打猎射箭,说不准明日拿起长矛去参军;一天一个主意,精力多的用不完。

  不过令她更急的,却是慧王那边。

  作为当今皇帝的最小的一个皇叔,慧王素来以行事古怪著称,是名满京城的疯子。藩地在秣陵,但似乎因为先帝觉得他这么年纪轻轻就疯了委实太过可怜,遂将他接来了京城。

  好好在秣陵呆着不成,为何要来京城害人啊!

  她一回家便又开始抱着枕头哭,一转头便瞧见床头多了个肚兜,遂哭得更加惨烈。平定了心绪后,她仔仔细细将这肚兜研究了一遍——衣角上的“渊”字的确是出自阿尘之手,即是说这肚兜真是她的,跑不了。

  虽说如此,这布料……明显比现在要少啊。难不成……这是她前几年用的肚兜?

  不可能。

  她是女子这件事,在博书斋瞒了近十五年,除了老首辅之外,也只有阿尘知晓她的身份,平时每日都记得束胸,衣物皆是小心翼翼地收在房里,连打扫也是自己动手,怎么就会落到慧王手上去了?

  可这个问题还没解开,又一个问题要来了:新官上任的欢迎宴。

  其实各地的新官就任都会有那么一场欢迎宴,又名“掏腰包”,只不过可大可小。若是个地方官也许拉着几个捕快去喝顿酒就罢了,可她是当朝首辅,这欢迎宴自是要邀请百官,连景帝也会去捧场。

  这得花多少钱呐……

  正月十五,细雨纷飞,博书斋里的海棠吐了蕊,小书童们从一上午就开始忙碌了起来,直至傍晚才将饭桌摆好,而下厨的则是阿尘。

  傅茗渊曾想过是否要招几个丫环回来照顾这位首辅夫人,但阿尘却是一口回绝。她想想也对,博书斋到底是办公之地,她住在这里不代表就可以将此地当作自个儿家,总归影响不好,遂作了罢。

  此时傅茗渊正托着下巴坐在厨房里边,瞧着阿尘一人左右忙碌,但动作却快,不多时就做好了十几样菜,等到百官来时,大约就可以全部完成了。

  “你真是好贤惠啊。”她忽然神游道,“不嫁人实在可惜。”

  阿尘听罢一顿,默默转头望她,硬生生地吐出了四个字:“隔墙有耳。”

  “这里是博书斋,人都还没到呢吧……”

  傅茗渊说到一半,余光瞥见门口站着什么人,心中一慌,连忙转头望去,才知是安珞站在门口,不知有没有听到方才的话,只是小脸红扑扑的,似乎一路跑来:“大人,刑部侍郎已经到了。”

  “……这么快?”她有些震惊,立即随着这小少年前去招呼,转头与阿尘道,“这里就交给你了。”

  傅茗渊赶到偏厅后才知,不止是那位早到的刑部侍郎,还有许多官员也已然坐在厅里喝茶,自顾自地话起了家常,见到她后遂有模有样地起身行礼。

  今日虽说是新官上任的欢迎宴,但说到底也只是她傅茗渊邀请众官来家中吃饭,她是主对方是客,遂道:“大人坐着就好,今日只需玩个痛快,不必拘礼,内人随后就会将饭菜准备好。”

  众人一听,不由赞起了这位首辅夫人,生得靓丽手艺又好,只是……不晓得什么底细啊?哪里的官家小姐?

  傅茗渊对待此等问题只是“呵呵”一笑,并不作答。

  事实上,尽管阿尘陪伴了她五年,她却着实不晓得对方的来头。老首辅素来是个古怪的人,收了她这个女弟子便罢,竟还收了个女书童,这不是把脖子往刀口上送么。

  她一边与众官寒暄,一边感叹实在找不到话题。先到之人大多是老一辈,整日闲着没事做,是以才到的这么早;那些个年轻的大多感到时间不够用,甚至还有几人拒绝前来,曰:下官决不巴结首辅大人。

  啊,真是一群青春活力的热血青年。

  她没了法子,只好拽着安珞前来救场,可这小少年比她更不知晓该说什么,红着脸左望右望,倒是那位侍郎大人开了口:“傅大人的府上……怎会有个小姑娘?”

  傅茗渊一时没反应过来,只听到“姑娘”二字就一个咯噔,内心地动山摇,半天说不出话,两眼发直地盯着对方,才意识到那人所指之人是安珞。

  这安珞是她与老首辅在十年前捡来的孩子,那时刚满五岁,虽然不晓得父母是谁,但相貌是出奇的清秀,再者还没变声,乍看的确像个女孩子。

  她沉沉松了口气,“大人这可说笑,阿珞在我府上呆了十年,的的确确是个男子。”

  侍郎大人不信,仔仔细细瞧了一遍,才悟道:“……是老夫眼拙。”

  戌时一刻,朝中的官员凡是在宾客名册上的都已到齐,各家知晓她这博书斋地方不大,能不带随从的都没带,唯独几个年老力衰的捎上两个随从,免得走夜路回家磕到哪儿。

  傅茗渊一边举着名册一边领着百官就坐,完毕后一清点。怎么……多了个人?

  说是欢迎宴,但其实除了在开头让她发表两句感言,剩下的便是官员们聚在一起自得其乐。傅茗渊忙碌了一天,累得坐在位子上连饭也不想吃,方倒了杯茶,发觉身旁有一人缓缓坐了下来。

  对面的一干人早已开始了吟诗作对,她为了避免参与,特意坐在了后方,左右都无人,可这人是……?

  她徐徐转过头,茶杯霎时落地,发出一声脆响,碎裂开来。

  那人将伞扛在肩上,与她微微一笑:“傅大人好。”

  “慧慧慧……慧王!”她腾地站了起来,想也不想地退了两步,表情近乎扭曲,“你……你怎么来了?”

  不对啊,她特地确认了没有邀请这个人啊,在阿尘想在名单上写上慧王的名字时,她还特地阻拦了啊,死活都没写啊。

  “是陛下带我来的。”夏笙寒微微笑道,“傅大人开宴会却没邀请本王,不知这是为何?”

  “因、因为……”她抓了抓脑袋,总不好把肚兜一事提出来,正不知该如何回答,却忽闻外面一阵大闹,不知发生了何事。

  “外面怎么了?”她连忙问急匆匆跑来的安珞。

  “傅大人,刚才来了个人,一直大叫你是佞臣佞臣,吵着嚷着要进来。”

  傅茗渊全然想不到是谁,瞟了一眼夏笙寒,发觉对方正幽幽喝着茶。她想也不想地前去,只见一个大晚上还穿着官服的青年被两个小书童堵在外面,吼道:“快让傅大人出来!老子是国子监的司业陆子期,你让他出来说为什么不肯在县级普及教育!”

  「疯子」

  搞了半天是这件事!

  她方才还在琢磨,上任还不到十天是惹了谁,原来是国子监那个热血青年,竟然闹到博书斋来了。这么大的动静显然是让百官都听见了,纷纷跑出来凑热闹,想瞧瞧这位新任首辅要怎么解决这件事。

  景帝慢悠悠地跑过来,面不改色:“老师,是我告诉他的,你跟他解释一下呗。”

  ……果然。

  傅茗渊扶额,也不上前,只轻声道:“来人,拖出去打二十大板。”

  此言一出,百官皆是惊了,连那闹事的陆子期也没想到她会如此干脆,到底是个文官,没怎么挣扎就被拖了下去。

  这下连小皇帝的脸色都白了,怒道:“你怎么可以这样?”

  傅茗渊沉默了许久,闭着眼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她徐徐睁眼,目光落定在远处,“如果陛下不愿意,可以将人带回来。今日是擅闯博书斋,或许明日就会擅闯御书房——忠言逆耳与有勇无谋是有区别的。”

  这句话无疑是震住了小皇帝,本来只是想开个玩笑,却没想真惹她生气了,一时不晓得说什么,转身扑了回去找慧王哭诉。

  “小皇叔,那家伙又欺负我……”

  在场之人尴尬了一番,又各自回到座位上继续畅谈。傅茗渊累得几乎要睁不开眼,路过树下却撞见个人,一抬头,是撑着伞的慧王在静静望着她,如此神出鬼没。

  她整个人都清醒了,可见对方一直不说话,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王爷,我们……之前不认识吧?”

  夏笙寒点点头。

  她顿时松了口气,“那我们先前……也没见过对吧?”

  他又是点头。

  傅茗渊心中大喜,差点没忍住笑出来:是个疯子真是太好了,或许只是心血来潮,害得她提心吊胆了那么久……

  就在她心满意足地准备回房时,只见夏笙寒幽幽看着她,似笑非笑地凑近了几分,低声道:“肚兜。”

  傅茗渊满眼血丝地望着他。

  ——要杀了他!怎么杀!生煎还是油炸!

  就在她一个人慌神之时,夏笙寒已然轻步走开,嘴角还挂着一丝笑容。她随即回到房中,抱着阿尘哭道:“呜呜呜他威胁我!他居然敢威胁我!”

  “你方才的气势到哪里去了。”阿尘无奈地摊开手,疑惑道,“你以前……真的没有见过他?”

  傅茗渊重重地点头:“真的没有!”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阿尘举起一根手指,慢悠悠道,“酒后乱……”

  那最后一字还没出口,就被忽然跳起来的傅茗渊打断:“不可能!老师特地交代不许我喝酒的,再说我几乎没怎么出过博书斋……总之不可能!”

  “好像的确是这样。”阿尘托着下巴沉思道,“那我就不知道了,总不可能是他潜进来偷走的吧?”

  “很有可能!”她不过随口开了个玩笑,谁知傅茗渊倒是认真了起来,“他是个疯子,没准就有这癖好!”

  阿尘无奈地叹了口气,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以慧王的地位,想要巴结的姑娘都排到城外去了,何必跑过来偷你的肚兜……”这般说着,低头看了看傅茗渊的胸口。

  “你这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傅茗渊捂住双肩大哭,又想了许久也没想明白她究竟和慧王在何时见过。不多时宴会已经进展到了末尾,百官都是尽兴而归,她作为主人自然要去送别,好不容易将一干人全部送走,望着满院的狼藉,扶额叹气。

  这要收拾到什么时候啊……

  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什么声响,转头一看,竟是景帝倒在了桌上,似乎喝得很醉,将脑袋埋在臂弯里,沉沉睡着。

  天呐,怎么偏偏把小皇帝给留下了……

  她正欲上前去扶,却见一只手从容地从后方探来,将景帝的身子架了起来,一转头,果然是夏笙寒。

  “王、王爷……”她警惕地向后退了一步。

  “我先带陛下回去了。”夏笙寒与她微微一笑,看起来分明是个正常人,“傅大人晚安。”

  如此正常的对话,令傅茗渊感到是不是在做梦,下意识地揉了揉眼。对方察觉到她的动作,又是一笑:“本王送的礼物,傅大人可喜欢?”

  疯子……真的是个疯子!他有没有好好吃药!

  ***

  再过两个月即是到了年休,勤奋的百官们终于开始忙碌了起来。傅茗渊新官上任,朝中之事自然不能不管,是以这个长假与她的关系着实不大。

  近日她在朝中总是有些心不在焉,满脑子里想的都是那个精神不正常的慧王。小皇帝最喜欢这个皇叔,她作为帝师必须日日面对他,简直是比下地狱还要煎熬。

  据她的观察,这慧王的起居很简单,概括来说便是四个字:无所事事。

  他时常举着伞蹲在花丛边幻想自己是蘑菇,或者就是突然不知所踪,几个时辰后从某个奇怪的地方钻出来。

  傅茗渊曾经上太医院去打听过这种病症,大抵意思就是说这是疯病,怕是小时候受了刺激,根深蒂固,应该治不好。

  从那以后,她每次看慧王的眼神都带着怜悯。就这样大约过去了一个月,她也算是摸清了这个人发疯的规律:每次当你认为他正常的时候他都不太正常,你认为他不太正常的时候他又似乎挺正常。

  总结来说便是四个字:无药可医。

  她长这么大的确见过疯子,但还真没见过……这么可怕的疯子。

  那是一个晴空朗朗的早晨,趁着小皇帝还没起床,她便在御花园中溜达了几圈,怎知刚一到便是一抹深紫映入眼帘,再定睛一看,那是一把紫伞。

  她很快认出了这是谁的伞,也很快看到了举着伞坐在花园里的那个人。

  ……被逮了个正着。

  夏笙寒一动不动地坐在花圃前边,举着伞好似在思考人生。傅茗渊看不见他的脸,侥幸想着他是否睡着了,可还没经过他身旁,便听到一声低语:“傅大人起的真早。”

  他还是没有动,僵硬地举着伞,只是嗓音肃然低沉,似乎是正常了,又似乎还是不太正常。

  “我……我来散散步。”傅茗渊露出一个颤颤的微笑,“王爷在做什么?”

  “我在寻找生命。”他扬了扬手里的一朵山茶花,低头看书。

  “你……继续。”

  她转身便走,准备回御书房呆着去,可走到一半却忽然闻见一阵轻微的风声,不解地转头一看,似乎望见一个细小之物从她眼前飞了过去,而对面的树丛倏尔动了一下,但又像是错觉。

  她不解地看向夏笙寒,只见对方依然坐在原地,慢悠悠地收回了手,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继续看书。

  大概是……钻研出了新的寻找生命的方法?

  傅茗渊意识到不能再与这个疯子相处下去了,遂急忙离开了御花园。朝中之事半点不简单,小皇帝再这么傻下去,估计怎么被人弄死的都不知道,她肩上的担子可真是重啊……

  在朝中呆了这么久,她也算了解了宫中的许多事。左右二相虽然厉害,但说到底不足以撼动皇权;真正让她感到不省心的,是景帝的那一帮亲戚。

  先前便已说过,小皇帝有一群皇弟,各自有支持者,不过因年纪都小,就算想玩什么滑头也不足以造成威胁;而如狼似虎的那些,恰恰是景帝的一干皇叔。

  撇去那疯子不提,而今仍在宫中的王爷共有两个,只不过这两人是两个极端。

  六皇叔湘王是个人中龙凤,看似不怎么管事,但兵部的柳尚书以及大理寺卿都是他提拔上来的,手中之权也大,放在身边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

  这样一个人,不把他弄去藩地,反而放在宫里,真不知道先帝是怎么想的,竟连老首辅都没有对此表示异议,敢情这些人都是选择性无视了湘王的存在么……

  而另一位王爷,则是与云太师走的比较近的潭王,个性随和,没疯没傻没野心,总的来说非常正常。

  不容易啊……这朝里居然还有正常人。

  这会儿小皇帝还在为了国子监的事和她闹别扭,听闻那个陆司业被打了屁股,不但气焰没下去,还扬言要让她下台,斗志满满,令众人惋惜:真是不长记性啊。

  如今左右丞相都在朝中争新人,偏偏没人要这个陆子期,一看就是个满腔热血却脑子不好的青年,到底是怎么当上司业的。

  景帝似乎刚刚睡醒,揉着眼来到了御书房,没精打采地打了个招呼:“老师,你来的还真早啊。”

  傅茗渊向他行了个礼,道:“陛下,关于国子监一事,微臣思考过了。”

  小皇帝一听便来了劲,忙问:“你同意了?”

  “不。”她摇了摇头,“正如微臣先前所言,平白往朝中添置三千个闲职,二相也不会同意。我也想过是否可以为各县的学堂拨款,但地方并无规模化的学堂,难免会出问题。”

  景帝泄气地望着她,皱着眉:“说来说去你就是不同意,竟然还拖了这么久。”

  “倒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傅茗渊幽幽地补充道,“既然陛下想要参考陆司业的意见,微臣倒是有个提议,不过需要在乡试上做一些改变,所以要与礼部尚书见个面。”

  景帝一听便来了兴趣,想知道她口中的新办法是个啥,神采奕奕道:“好,小皇叔与礼部熟,让他带你去!”

  如今一从景帝口中听到“小皇叔”三个字,傅茗渊的腿就反射性地一软,“不,微臣……自己去就好。”

  话音刚落,只听身后有人推门进来,她不用看也知来人是夏笙寒,果不其然听到那一声温和却又让她浑身发抖的话语:“傅大人对于地形应当还不熟罢?就由本王带你去好了。”

  苍天呐,她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受伤」

  首辅要在礼部有所动作的消息,在朝中不胫而走。百官纷纷耐不住好奇,一问才知,是这傅大人想就乡试的问题与礼部尚书讨论一下;不过更令他们好奇的,是这慧王也跟着到处跑。

  朝中是个人都知道,小皇帝虽然没心眼,但也不是真傻,那么多皇叔里就与慧王最是亲近;而慧王是疯子亦是人尽皆知。所谓要想一个人没有威胁,要么是死的要么是疯的,这句话说的很在理。

  傅茗渊跟在夏笙寒的后边去了礼部,每日都想着怎么远离此人,可小皇帝总是喜欢把他们两人凑在一块,似乎是认为让他亲近的两个人也亲近亲近,说不定可以组成一个坚固的三人帮。

  她对此只想“呵呵”两下。

  不懂事的皇帝,女扮男装的帝师,早就疯了的慧王。

  这可真是个奇妙的组合。

  近来慧王没怎么发疯,对于肚兜一事也未再提,可每每当傅茗渊以为他忘记的时候,他又会含沙射影地提醒她,简直是要将她逼疯。

  她摸不清慧王的心思,亦不知对方给她送这个肚兜来,是不是因为知晓了她的女子身份。

  疯子可是口无遮拦的,如果将这件事大肆宣扬,她……可不直接完蛋啊。

  看着她每日提心吊胆,慧王总是更加开心。她心里苦啊,却无处诉说,只好每日回家抱着枕头痛哭流涕,对此阿尘也只能表达安慰。

  退朝之后,小皇帝又起了玩心,遂将二人撵来了礼部,独自一人在御花园中找小宫女玩去了。礼部尚书名为何昙,一听说二人来了,忙不迭前来拜会。

  夏笙寒好奇地在四周打量一番,问:“矮子,我们来这里到底做什么的?”

  “……”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跟过来了啊。

  傅茗渊望了望他,不确定他是否听得懂,但还是解释道:“先前我想过在县级办学的问题,但由朝廷派人终归不可靠,不如在乡试之中新添一场考试,通过者即可拿到国子监亲授的证明,届时由这些人开学堂,方可从朝中领取补贴,一来不用在朝中平添人力,而来学堂规模化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夏笙寒瞧了她一眼,耸肩不语。

  果然听不懂……她真是高估了疯子。

  何尚书听她说着,似懂非懂地悟道:“傅大人的意思,是要在各省为讲师发个证,持证者才可以领取补贴,以此解决拿钱不干事的问题?”

  “何大人英明。”她点了点头,瞥了一眼夏笙寒,目光里写着:是个人都比你聪明。

  何昙捋了两把胡子,摇头啧啧道:“这……恐怕有些难办啊。礼部出的乃是科举的试题,可我们要如何考核那些教书的先生?”

  傅茗渊揖手道:“这就是我来请教何大人的理由。”

  何昙陷入了沉思,表面上是直点头,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情愿。

  首辅大人可真是会给人出难题啊,这乃是本朝史无前例的事,他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