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重生记_六月浩雪-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不等启浩开口再问,小男孩就说道:“活下来的人,全都去了县城。”地动的第三天下了一场雨,让原本就遭灾的他们越发雪上加霜。
  启浩有些奇怪地问道:“你为什么不去县城呢?”县城应该会开仓放粮的,去了县城比在这成了废墟的村庄要好得多了。
  小男孩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们是坏人,他们卖了小花,还想要卖了我跟我妹妹。”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带着妹妹回了庄村里。至少他对这里熟悉,可以找着吃的。
  启浩听到这话脸色微变,不过很快恢复如初:“谁要卖你跟你妹妹?”
  不管天大的事,王妃都是云淡风轻的样。易锟有些感叹,世子爷越来越像王妃了。
  小男孩子恨声道:“二狗子。若不是我跟妹妹跑得快,就被他卖了。”哪怕不知事的孩子也知道,被卖不会有好下场。
  不用问也知道,这二狗子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了。
  启浩扫了一下周边并没见到任何人,想也知道他妹妹定然是藏起来了:“怎么就你一人?你妹妹呢?”
  小男孩听到这话,目露警惕之色。
  启浩看着孩子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也不说自己是好人,只是撩起袖子指着露出来的小叶紫檀手串说道:“我这紫檀手串价值百金,将你跟你妹妹卖了都不够我买一颗珠子。”这道理很浅显,他不会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
  紫檀具有辟邪、开运一说,而从养生来讲佩戴紫檀稳定情绪调节气血。因为紫檀这神奇的功效,启浩也就戴了这一手串。
  “你真是明王的儿子?”
  鲁白忍不住笑了起来,感情这小男孩并不相信他们的。
  启浩点了下头道:“我奉了父王跟母妃的令,前来赈灾。你若不相信也不勉强你,等会我们就会走。”
  小男孩子几乎没有考虑,立即跪在地上说道:“世子爷,求你收留我跟妹妹。”能熬到现在,对一个孩子来说已属不易。
  “这些人为什么去县城?”这还只是开始,之后遇见类似的事情肯定不少,他不可能全都收留。
  小男孩这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包括我们兄妹在内,村里一共活下来了十九个人。听说知县大人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众人就都去了县城。”
  易锟眉头耸动了下,开口问道:“你们村子里一共多少人?”
  小男孩子说道:“一共五十八个人。”五十八个人的村庄,是极小的村落了。
  易锟一脸狐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得这般清楚?”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正常情况下哪里会去关注这些事。再者这孩子虽然有些慌乱,但口齿清楚思维清晰,非常难得。
  小男孩垂下头道:“我爹是这里的里正。”听得多了,也就知道了。
  启浩点了下头道:“你要愿意,就跟着我们去县城。”收留是不可能,不过若是跟着他去县城,他定会妥善安排好这个孩子。
  小男孩哪里有不愿意的:“你们等我一下。”说完,疾步朝着断墙后面走去。因为走得太急,差点摔倒了。
  启浩跟在他后面,绕过两面断墙,就看见两根毛竹一头搭在断墙上一头搁在垒起的砖头上,毛竹上铺着一块油布,上面还盖着一些枯草。毛竹下面,有个两三岁的小姑娘蜷缩成一团。
  小姑娘看着这么一堆人非常害怕,将头埋在小男孩怀里,窃窃地说道:“哥哥……”
  这话一落,不说鲁白,就是易锟都忍不住多看了小姑娘两眼,这声音可真好听。唯有启浩,神色不变。
  小男孩轻声说道:“妹妹,不用怕,这是明王的儿子,他是来救我们的。”
  这话对小姑娘并没什么用,因为她并不知道明王是谁。
  “这是你搭建的吗?”这地方,遮风挡雨都不够。但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这般艰难的环境,能做到这一步已属不易了。
  小男孩点头道:“是,这油布是我从地里翻出来的。”他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翻出了这油布的。
  启浩点了下头道:“走吧!”这地方既然只剩下两个孩子,也没什么好停留的。
  鲁白看着小男孩抱着妹妹走得艰难,走上前道:“将她交给我,我来帮你抱吧!”
  小男孩还没表示,小姑娘却如八爪鱼一样扒在她哥哥身上不放手。
  一边走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县城离这里有多远?”
  小男孩道:“我姓尹,叫康乐。”指了下怀里的小姑娘道:“我妹妹叫甜甜。”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一家大人希望儿女过得健康快乐,甜甜蜜蜜了。
  注意到孩子手上的薄茧,启浩问道:“你念过书?”这种茧子,一般是写字落下的。
  小男孩子点头道:“我三岁启蒙,五岁开始去县里的学堂。”他在县城念了三年书了。也正因为经常去县城,对路况很熟悉,他才能带着妹妹成功逃脱。若不然,他现在跟妹妹还不知道什么情况。
  走到铁罐的地方,启浩朝着里面看了下:“这是什么东西?”黑乎乎的暂且不说,只说那味,那么难闻怎么吃得下。
  小男孩说道:“野菜。”说起来也是幸运,这次地动是在开春后。若是在冬天,就算侥幸活下来怕也得冻死不少人。
  启浩问道:“你们兄妹两人就天天吃这个?”难怪面黄肌瘦的。
  小男孩道:“运气好的话,还能抓着野鸡兔子!”统共就那么一回,两人吃了三天。
  启浩点了下头,没再说话了。
  出发的时候又碰到了难题,小姑娘死活不愿意离开她哥哥,不管小男孩怎么哄她都不松手,就怕这一松手再看不到哥哥了。可骑着马又不可能带两个孩子。
  听到这里离县城四十多里路,鲁白朝着易锟道:“世子爷,您先走,我带着他们随后就到。”让两个孩子骑马,他则牵着马。四十多里路,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
  启浩点头。在这里已经耽搁了很长时间,他不想再浪费时间。
  一个时辰以后,启浩跟易锟到了江县城外,城外有一排排的草舍。
  这些草舍屋顶用的是晒干的稻草编成的草爿,如鱼鳞般镶嵌而成;横梁是成人拳头大的木头,支撑屋顶的立柱是粗大的木料。房屋的四壁,则是用土坯糊上的。
  这样的草棚虽然简陋,但能遮风挡雨。如此短的时间建了这么多的草棚,可见当地的官员是尽职尽力了。
  众人到了城门口,守门的兵丁望着一群人说道:“令牌。”普通百姓路过各地只需用路引,军中之人过关需要的是令牌。
  兵丁接过易锟递过来一块漆黑色的腰牌,看着上面‘明王府’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手一抖,双手将腰牌还给易锟。转头叫了其他兵丁放行,然后一脸恭敬地说道:“大人,你们请。”
  等一群人走后,另外一个瘦个的兵丁问道:“老黑,这些是什么人?”瞧着老黑的态度,怕是这些人身份很高了。
  老****:“明王府的人。”
  “那刚才的那个少年岂不是大郡主?”没办法,启浩的名声在将领之中很响亮,在普通的兵丁那里没什么知名度。反倒是枣枣,因为太过稀奇,很多人都听说了她。
  老黑笑骂道:“你眼瘸了吗?你看不出来刚才那是一个少年郎?”
  瘦个想也不想就说道:“你也知道,大郡主经常穿男装,跟小子没区别。”男人有时候比女人还八卦。对于枣枣的那些传闻,这些人都能倒背如流了。
  “那你也该知道大郡主今年已经十七了。刚才马上的那少年,你觉得有十七了吗?”老黑好笑道:“再者,大郡主跟王爷长得就跟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你觉得王爷长得跟那少年一样?”启浩皮肤白,俗话说一白遮百丑,更何况启浩五官还长的挺好。
  “应该不能。”在当兵的心目中,云擎应该是身高九尺虎背熊健壮如牛,而不是个小白脸。
  瘦个回想了下摇头道:“瞧着只十四五的样子。这么说来不是大郡主了?”顿了下,瘦个问道:“可不是大郡主,怎么有这么大的排场?”五十多个护卫,想来王爷出行也就这么多人了。
  “说你笨你还不承认?”在一行守门的兵丁的注视下,老黑压低声音道:“这少年郎十有八九是我们的世子爷了。”
  瘦个很信服这个叫老黑的人,当即后悔得不行:“我刚才都没看仔细,早知道就该多看两眼了。”这样回去也有吹嘘的资本了。
  老黑拍了下他的肩膀道:“世子爷这次出来,肯定是为地动的事,等忙完,肯定还要从这里回去。”
  瘦个苦着脸道:“谁知道世子爷哪天回去的呀?”守城门这差事,是轮着来。谁知道世子爷过去的那一日是不是他当值。
  老黑笑着道:“不想碰运气,那你就****在这守着。”
  “我倒是想,就怕他们都不愿意了。”谁不想瞻仰一下世子爷的风采。知道了这事,肯定没人愿意换班。
  老黑笑了起来。
  瘦个突然紧张地说道:“老黑这事我们可不能往外宣扬,要让那心怀不轨的人知道,肯定会对世子爷不利。”
  说完,扫着其他人几个人。
  其他几人立即表示不会对外说,可能否做到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老黑没有应和。看着世子爷这么大排场,不用他们说,有心的人也都知道了。


第1271章 绵州之行(4)


  启浩并没有住到客栈里,一行人住在了驿站。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驿站方便。这里有二十多间屋子,还有牲口住的棚。
  驿丞查看过腰牌跟公文就放了众人进去,然后领着启浩去了最好的一间屋子。
  这里的屋子虽然不少,但房间并不大。一开门,就将里面的一切收入眼底。贴墙的左边有个仅能容两个人的炕,炕头放着两床被子;屋子中间放着一个桌子跟四把椅子,右边立着个脸盆架子,上面搁着一个木盆。
  启浩点了下头道:“去打了热水来,我要沐浴。”在野外没条件只能将就,到了驿站必须洗澡,从头洗到脚。
  下面的人很快忙开了。有烧水的,有去买菜准备做饭的。他们的人里有专门的伙夫,并不要驿站的人做饭。这也是为着安全着想,谁知道这驿站的人是否靠得住。
  启浩洗完澡换了一身干净的棉布衣裳,靠在炕上由着余志给他擦头发。
  易锟走进来说道:“世子爷,江县县令求见。世子爷,见是不见?”县城就这么点大,知县消息再滞后,他们都到了半个来时辰也该知道了。
  启浩嗯了一声道:“让他在外面等。”他得整理下仪容。
  启浩见了县令,询问了下江县的情况,然后夸赞了两句就让他回去了。
  易锟有些不解,问道:“世子爷,就这么让他走了?”他还以为启浩会跟县令聊很长的时间呢!
  启浩原本说不要,想了下说道:“那等吃点东西再出去看看吧!”他这次出门赈灾只是面上的理由,主要还是了解民生。
  这个时候,饭菜也好了。启浩吃完以后朝着启浩道:“我们去外面看看。”别人说的都是虚的,亲眼所见才真。
  江县刚遭了灾,不说集市上,就是街道上都没什么人行走,看得最多的是巡逻的官差。转了一圈,启浩笑着道:“我们回去。”
  易锟问道:“世子爷,我们不要去草棚区看看吗?”只在街道上转一圈,走马观花似的,能看得出什么。
  启浩摇头道:“这里不宜停留太多时间。”要去看看那些灾民的生活,也应该到绵州去。上面做得好,下面的人也不敢糊弄。
  天渐渐黑了,启浩也没有睡,而是在练字。笔墨纸砚,自然是由县令提供的。
  正写着字,就听到易锟说鲁白回来了:“世子爷,那两个孩子怎么安置?”他们明早就离开县城,不可能带着那两个孩子的,走之前怎么也要将人安顿好。
  启浩看着废掉的字轻轻摇头,心绪这般容易受影响,离她娘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差得太远了。
  将毛笔搁下,启浩淡淡地说道:“等会带他们过来,我问问他们的意向。”
  易锟说道:“世子爷,我觉得这孩子是个人才,当年王妃收留了田大掌柜兄妹,现在田大掌柜为王妃管着整个江南的生意。”每年的收益相当可观,也就易锟是云擎的护卫首领,知道的事比较多。
  田菊五年前就出嫁了,嫁的人是田洋自己挑选的。
  启浩摇头说道:“我跟娘不一样。”他娘当年处境艰难,会用田洋兄妹是因为身边没得用的人,而他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
  易锟见状,也不再多说了。
  半个时辰以后,启浩都要睡觉了,两个孩子都还没过来。启浩皱着眉头说道:“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过来?”明天要赶路,今天必须早睡才成。
  易锟也觉得奇怪:“我让人去看看。”他跟余志两人是寸步不能离启浩的,就是晚上,也不会离开启浩。
  过了一会,鲁白领了两个孩子进来。
  易锟望着进来的两个孩子,惊愕万分。大的穿着一身莲青色的衣裳,梳着两环髻,长得很清秀,不过眼神之中带着惶恐。小的穿着嫩绿色的衣裳梳着包包头,五官非常精致,皮肤也很白皙,长发乌黑发亮,唯一不足的就是太瘦了。
  启浩也有些意外,倒没想到竟然看走眼。看来他的坚持是对的,就该多出来。只余志,神色没半点波动。
  易锟问道:“鲁白,你是不是弄错了?”他们带回来的是一男一女,可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大一小两个姑娘。
  鲁白摸了下后脑勺:“这孩子是女扮男装。”他当时也好意外。
  启浩这个时候起了兴趣,问道:“你说你五岁去学堂念书,这事是真的?”
  尹康乐点头道:“我想念书,我爷爷跟爹疼我,就让我女扮男装去学堂念书。”身为女子是她的不幸,可是遇见那么开明的长辈是她的幸运。
  启浩想得很多,问道:“你说你三岁启蒙?这么说你爷爷跟爹娘也都识字?”乡下地方,识字的人都很得人尊敬。
  尹康乐点头道:“我爷爷跟爹识字,我娘不识字。”顿了下,尹康乐说道:“我娘开始不愿意,说若是让人知道我女扮男装对以后难说人家。爷爷说如今世道不一样了,王妃跟大郡主都是女中豪杰,我多学东西有利无害。”至于爷爷说十岁以后不让她去学堂这话,尹康乐就没说了。
  听到这话,启浩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在他心目中,玉熙跟枣枣都是独一无二的。
  尹康乐拉着她妹妹跪在地上:“求世子爷,只要世子爷能收留我们姐妹,我愿为世子爷做牛做马。”
  不说现在遭了灾,就是太平时期两个无父无母的姑娘都不能安生,更不要说甜甜还长得这般漂亮了。可若是进了王府,哪怕为奴为婢,也能安然地活下去。
  启浩沉默了下道:“我身边不留无用的人。”想留在他身边不仅要有本事,而且还要对他有用。不说几个伴读随从,只说身边的丫鬟都各有长处。
  尹康乐立即说道:“我识字,会算术。”说这话的时候她是极没底气的。没办法,识字会算学,实在算不得特长。
  启浩轻笑道:“我身边的丫鬟,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识字。”能在启浩身边伺候的,整体素质是没的说。
  尹康乐额头起了汗珠。
  就在这个时候,缩在尹康乐后面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甜甜突然说道:“世子爷,我会唱歌,我可以唱歌给世子爷听。”
  这算什么特长。
  启浩嘴角浮现出笑意:“哦,会唱歌?那唱一首歌来听听。”这小姑娘声音很好听,就跟黄鹂鸟似的。
  小姑娘虽然有些害怕,但为了留下来也是豁出去了,当即给启浩唱了一首民谣:“胖娃儿胖嘟嘟,骑起马儿上芙蓉,芙蓉城最好耍,萝卜炖嘎嘎……”
  唱完以后,小姑娘捏着一手的汗,紧张地望着启浩。
  因为唱的是民谣,启浩并不知道她到底唱的是什么,不过这孩子的声音清脆嘹亮很是悦耳。
  启浩没有给答案,只是让鲁白将人带下去。在被鲁白抱起的时候,尹康乐扬声说道:“世子爷,我还会编蚂蚱……”为了她跟妹妹,只能努力最后一把了。
  启浩嘴角抽了抽,编蚂蚱算什么特长。
  小甜甜见启浩没要收留他们的意思,放声大哭:“世子爷,我不想被人卖到窑子里,求你收留我们吧!”其实这么小的孩子哪知道窑子是什么,想也知道是有人告诉她的。
  易锟脸都黑了,说道:“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赶紧带下去。”说这些脏话,没得污了世子爷的耳朵。
  鲁白见尹康乐还想挣扎,说道:“要再纠缠马上就送到城外去。”世子爷没说送走,其实就是还有希望。可若是敢闹,没准真就送走了,王妃心软,世子爷可不会。
  话一落尹康乐就闭了嘴巴,不敢再求。
  人走后,启浩才笑着说道:“这小姑娘,还有点意思。”
  易锟这会的想法跟刚才完全不一样:“世子爷,这孩子是很有胆色,若是个男孩也许能博个好前程,可惜……”可惜是个姑娘,再有胆色有学问也无用呀!
  “我娘跟大姐也是女子。”受玉熙的影响,启浩并不看轻女子。就如玉熙所说,最关键是要学会怎么用人。用得对,女子比男子发挥的作用更大。
  易锟一头冷汗,怎么一下将这两位祖宗给忘记了。
  启浩也不计较易锟的失态,转头望着一直没吭声的余志道:“你知道尹康乐是姑娘?”刚才两孩子进来的时候,余志脸上连一丝波动都没有。
  余志嗯了一声道:“看得出来。”除非是如枣枣这般自小就当男孩子养大,行为举止跟男孩子没差别,那他哈可能看走眼。像尹康乐这样的只从行为他就看得是个姑娘。
  易锟有些惭愧,莫怪王妃要让余志跟着,他在一些方面确实不大细心。
  启浩道:“去查一查这两个小女孩的底细。若是没问题,派两个人送她们去王府。”没将人的底细查清楚之前,他是不会将人送回王府的。
  余志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之前反对,现在怎么又同意了。世子爷行事,跟王妃一样让人捉摸不透。易锟有些不明白:“世子爷怎么答应收留她们了?”
  启浩笑了下说道:“我想,娘会喜欢这个小姑娘的。”他娘就喜欢这种自强自立又有胆色的姑娘。
  易锟恍然。
  第二天早上,余志就将查到的消息告诉了启浩。尹康乐的祖父是三甲进士,这三甲进士在京城是不值钱的,加上他在朝中也没人,蹉跎了两年才谋了个八品的县丞。这县丞做了不到两年就回了老家江县。
  余志所到:“虽不知因何辞官回乡,不过这个尹老爷洁身自好,与尹夫人恩爱非常。自尹夫人十年前过逝,他就带着独身子避居乡间。八年前,还让独子娶了何家村里正的女儿。”
  “那尹老爷跟他儿子儿媳都没了吗?”见余志点头,启浩又问道:“那小姑娘在乡间的名声如何?”
  余志道:“这尹康乐是村里的孩子王,经常跟同龄男孩子打架,不过因为他祖父跟父亲护着,别人也不敢对她怎么样。”简单来说,尹康乐就是个假小子。
  对此,启浩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枣枣也经常跟人打架,而且基本上没输过。
  “尹家底子干净吗?”见余志点头,启浩道:“既然没问题,那你安排个人送她们去王府。”他身边的护卫肯定是不可能脱队送她们去镐城。
  余志说道:“我已经安排好了。”让他去查尹家的底细,表明世子爷是起了收下两个人的意思。
  易锟忍不住多看了余志一眼。
  启浩并没觉得诧异,能被她娘信任且重用的人,行事周全很正常。
  鲁白知道这事后道:“世子爷,是不是应该将那个二狗子解决了?”鲁白小的时候,没少遭了那些无赖的欺负压榨,所以他最恨这种欺负孤儿的无赖痞子了。
  启浩扫了一眼鲁白,说道:“两刻钟以后,我们就要启程前往绵州了。”从江县到绵州,大概需要两天半的时间。
  鲁白乐呵呵地说道:“两刻钟足够了。”他已经知道这人的行踪,解决此人不用废什么时间的。
  尹康乐知道启浩愿意收留他们,高兴得不行。虽然为奴为婢,但至少能活下来,而且姐妹两人也不用分开。
  鲁白摸了下尹康乐的头说道:“别高兴得太早,王府规矩多,你到了那边要收敛脾气听妈妈的话。否则,王府是容不下的。”不说后院的那些丫鬟婆子,就是他们也有诸多的规矩。
  尹康乐感激万分:“多谢鲁叔叔。”
  想着那个二狗子,鲁白想了下说道:“那个二狗子,你们想怎么处置可以告诉我。”鲁白开始想将这个人交给官府发落,可看着两个孩子却觉得应该征询下她们意见。
  “真的?”见鲁白点头,尹康乐道:“他卖了阿花她们,鲁叔叔你也将他卖了,卖到那种苛刻的人家去。”尹康乐觉得落到人贩子手里的,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鲁白对她们姐妹的好,她都记在心里。有机会,她一定报答的。


第1272章 绵州之行(5)


  绵州城外,并没有一个草棚,更没有一个流民,倒是有很多车队进进出出。这些人看着这一大队人马,都自动给他们让路。
  启浩望着城墙上硕大的‘绵州’两字,低低地说道:“终于到了。”
  易锟听到这话笑着说道:“世子爷,宗大人还在我们后面呢!”启浩答应过玉熙并不赶夜路,不过就算如此也比坐马车的钦差大臣宗思源要快得多。
  进了城,易锟问道:“世子爷,我们还是住驿站吗?”州府的驿站,肯定比一个县衙的要好了。不过驿站有个不好的地方,位置一般都比较偏僻。
  启浩摇头道:“不用,先去知府衙门。”在江县只是歇脚,住驿站方便。这次是要住一段时间,哪能住到偏僻的地方去。
  到了知府衙门,才知道秦知府并不在衙门,而是一大早就带人出去下面视察了。
  启浩直接对秦府的管家表明了身份,然后说道:“秦知府回来后让他来见我。”
  罗管家哪里敢拒绝,连忙应下,又问了启浩他们是否安排好了住处。若是没有,他可以来安排。
  易锟巴不得。不过没等他开口,余志道:“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住处,就在松霞路。”
  罗管家忙道:“这里老奴熟悉,就让老奴带少爷跟众位大人去。”
  启浩点了下头。
  易锟朝着余志低声道:“余老弟,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安排好了住处也不告诉我。”让他还以为一行人要住到知府衙门去了。
  余志面无表情地说道:“你又没问我。”不管什么事他都会告诉启浩。至于易锟,问了他就会回应,没问他也不多说。
  易锟一噎。
  看着面前一排排的屋子,易锟非常惊讶:“为什么这里的房子一间都没有倒塌?”这里怎么着也有三四十栋房子,可没一栋房子坍塌的。
  罗管家说道:“松霞路这边住的非富即贵,所以这里的房子用料很足,估计就是这个原因房子才没坍塌。”
  启浩学过天文地利,虽然不精通,但最基本的理论还是知道的。如此大的地动,这边房子没坍塌可不仅仅是地基牢固的原因。
  进了宅子,发现里面除了树木其他什么都没有。住的屋子除了床铺,其他也什么都没有。易锟自己觉得没什么,可是世子爷住得这般简陋就太委屈了。
  启浩没觉得简陋,不过有些东西必须买的:“让人去买了蚊帐过来。”其他将就下没关系,这蚊帐可不能少。他可不想被咬得满头包的。
  顿了下,启浩又道:“再去买一个木桶盆过来,我要泡澡。”启浩除了带的几套换洗的衣裳,还顺带了一包柳儿自制的干花。这些干花是柳儿特意准备的。在路上是没办法,现在有了落脚处他肯定要泡澡将身上的味去了。
  余志听到这话,说道:“世子爷,与其干等着不如一起去街上看看。”听得再多,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
  启浩点头说道:“那下午去看看!”现在他只想洗个澡,然后好好睡一觉。
  冲了个澡,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上床睡觉。醒了以后才带着易锟跟余志一行人去了绵州最繁华的街市,云上街。
  罗管家要跟着,启浩没让,只是吩咐罗管家等秦大人回来,就来见他。”
  云上街这边的商铺也倒塌了不少,没有倒塌的商铺大部分都大门紧闭,只寥寥几家的铺子开着。
  鲁白看着这冷冷清清的街道,心里难受得厉害。这次地动,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一行人出了云上街,就碰到巡逻的官兵。为首之人,长着满脸胡子的大个很是客气地请易锟拿出户籍给他查看。
  大个接过易锟的腰牌看了后,双手还给易锟道:“大人,冒犯了。”
  易锟并没在意,这是人家的职责所在,哪能算冒犯。
  启浩问一声道:“出来的人都要随身携带户籍吗?若是没带怎么办?”
  大个恭着腰说道:“已经贴了告示,让他们出行定要带户籍。若是没有带,就得关起来。两日之内没人来领就送出城,城外有一个地方专门收容这些人的。”
  说完,大个又解释道:“这样便于管理。若不然容易出乱子。”
  启浩微微点了下头道:“幸存下来的人你们给安置到哪里去了?”在江县的城外看到很多草棚,那里面住了不少人。可绵州城外却没半个人。
  “有十六个安置点,离这里最近的有四里多路。”
  想起尹康乐跟她妹妹,启浩问道:“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孩子怎么办?”
  大个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个少年竟然知道得这般多。大个很快将异色掩了:“那些孤儿都给安置在了凉山寺。”说完,又解释了一下:“凉山市是绵州香火比较旺盛的一家寺庙,这次地动并没有对它造成影响。”凉山寺的方丈亲自下山,跟秦江山说可以将那些失了亲人的孩子送到寺庙,由寺庙的和尚照料。
  启浩听到凉山寺离绵州有二十多里远,当即说道:“不知道你能否带我们去南林?”现在太晚了,不宜去凉山寺。
  大个猜测到了启浩的身份,能有亲近到世子爷的机会说不准对他前途有益。犹豫了下,最终还是婉转地拒绝了:“我不能擅离职守。”万一被千户大人知道,他得吃不了兜着走。
  顿了下,大个道:“不过若是少爷不介意,我可以让人给你们带路。”启浩没严明身份,他也不胡乱叫。
  听到这话,启浩多看了大个两眼,笑着说道:“可以。”这人不错,很有原则。
  大个从他的队伍里选了一个人出来,特意叮嘱了几句。
  一路上遇见巡逻的官兵都要被盘问,到第五回鲁白脸色有些不好看。不过启浩神色很平静,他也不敢说什么。
  看着一脸不耐烦的鲁白,盘查他们的小头领很是歉意道:“职责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