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重生记_六月浩雪-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夫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大管家说这是王妃送给你的,等到了延州就给你。李娘子,没事的话我就回去了。”
  贾姨娘猜测这里面放的怕是银子了,她想说不要,可是想着家里现在的情况到嘴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
  车夫任务完成了,转身驾着马车走了。
  贾姨娘的丈夫叫李二炮,之前他是土匪群里的二当家的。娶亲钱没存什么钱,还是娶了贾姨娘才存了点金银,不过在灾荒时候都花得差不多了。到了延州,李二炮用一块金子换的了这土窑洞,也算是安了家。不过买了这土窑洞,他们手头就没钱了。这次去镐城的盘缠,也是李二炮向人借的。
  贾姨娘用钥匙开了门,然后又将门倒插了才进屋。打开包裹,发现里面放的全都是衣裳,有大人的,也有小孩的。除了衣裳外,还有三十多块碎银子跟一个四方形的樟木盒子。
  将樟木盒子打开,贾姨娘就看到放得整整齐齐的一堆黄灿灿的金叶子。
  玉熙给金叶子没给金元宝,是想着金叶子小,用的时候兑换方便,而金元宝则太打眼了。这盒金叶子有五十两,只要不乱花,在西北足以让他们一家衣食无忧了。当然,前提是不再有大的灾祸。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敲门声:“二娃他娘,在不在家呀?”
  贾姨娘听到是邻居胡大嫂的声音,忙将那盒金叶子藏在炕中间,然后将砖头放回去恢复原状。整了整衣裳,这才走出去开门。
  胡大嫂的丈夫跟李二炮是八拜之交,也是因为他们有一群人才能活到现在了。
  胡大嫂看到贾姨娘身上湖蓝色的细布衣裳,满脸的笑意:“哟,二娃她娘,这身衣裳真好看。”刚才他可是看到贾姨娘从一辆马车上下来的,然后那车夫还交给了贾姨娘一个大大的包裹。
  贾姨娘笑着说道:“这是大娃她姑母给的。”当时带着华哥儿离开时,是说送大娃去嫁在渭州城的的姑姑那里。像他们这些外省进来的人,若是有亲戚在西北,那可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更何况,胡大嫂还知道大娃她姑姑还是在官家当差。
  当初贾姨娘在山寨的时候对人说过,她是带着华哥儿去投奔嫁到西北的小姑子才被土匪抓了。现在日子过得艰难,将孩子送到渭州去也没人怀疑。
  胡大嫂一脸羡慕地说道:“这衣服可不便宜了,大娃她姑真舍得。对了,大娃就留在她姑家里了吗?”见贾姨娘点头,胡大嫂说道:“这大娃算是掉到福窝里了。”就贾姨娘身上穿的这身衣裳怎么也得两三百文钱了。这么大方的主,肯定不会亏待个孩子。
  贾姨娘听到这话,红着眼圈说道:“若不是没办法,我也舍不得将孩子送那么远。”也是男人关系铁,要不然也不会做邻居。但贾姨娘跟胡大嫂关系却并不亲近,胡大嫂人倒是不坏,就是嘴碎,一点点的事她都能宣扬的人尽皆知。另外还特别抠门,所以她去镐城时并不敢将小儿子托付给她。
  胡大嫂觉得贾姨娘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她有这么一门好亲戚,早将家里的儿子送过去了。这可惜她儿子没那个命,没有在官家当差的姑姑。
  说了几句话,贾姨娘将一块碎银子给了胡大嫂:“嫂子,这是你欠你的银子。嫂子,你看我回来这么久了,得去接了孩子回来。有什么事,晚些时候再说吧!”当初借了胡大嫂二两银子,这块碎银子不止二两。
  胡大嫂拿着那块银子,眼珠子都快登出来了。
  贾姨娘却是转身回了屋,挑了两件最素最旧的衣裳卷起来,然后拿着户籍去粮铺买了十斤洋芋。路过杂货铺,想了下又买了一包麦芽糖,大包小包地提着去了尚家。
  西北治安非常好,哪怕贾姨娘一个妇道人家提了那么多东西,也没人敢打主意。
  尚大嫂看到贾姨娘竟然送了这么多东西,吓了一大跳:“弟妹,可不敢要,这太贵重了。”尚大嫂的丈夫跟李二炮虽然没结拜,但关系也很铁,只是他家有四个孩子。孩子多日子就不大好过了,在灾荒的时候除了大女儿活下来,下面三个小的都没熬住。
  也是因为手头紧,他们家买不起窑洞,只能跟人合租了个窑洞。贾姨娘会将小儿子交给尚大嫂家,一来是尚大嫂心善人好不担心苛待了孩子;二来她大女儿小琴有九岁了,可以帮忙带孩子不耽搁尚大嫂做事。
  贾姨娘抱着干干净净的儿子说道:“小琴帮我将二娃照顾得这般好,我心里高兴。这东西是我特意给小琴的,不是给你的,嫂子可不能推迟。”
  尚大嫂也知道贾姨娘是有意帮衬她,想着家里的情况,再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最终还是将东西收下了:“小琴,快谢谢婶子。”
  小琴拿了一块麦芽糖满脸笑容地说道:“谢谢婶子。”说完,小小地添了一口。
  尚大嫂问道:“弟妹,大娃她姑跟姑丈怎么样?对你跟大娃好不好?”
  贾姨娘点头道:“大娃她姑是个热心肠的,他姑丈也是个厚道人。要不然,我也不放心将大娃交给他们了。”顿了下,贾姨娘指着身上的衣裳说道:“大娃她姑知道我过的艰难,不仅送了好些衣裳给我,还给了我一些银子。走的时候还说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去找她。只是我到底是改嫁了的,这次若不是过不下去也不会去找她。”
  尚大嫂点头道:“大娃她姑这可真是难得了。”当初贾姨娘走的时候,连盘缠都没有。现在又送糖又送布的,大娃她姑给的肯定不是小钱了。
  贾姨娘抱着孩子又去了粮铺,这回买了二十斤的洋芋,还买了五斤的米面跟豆子等物,总共花了一两银子。
  洋芋她自己吃,米面是准备给儿子吃的。二娃虽然活了下来,但却很瘦弱。现在手头有钱,自然要给孩子吃些好的。
  东西买的多,贾姨娘又抱着孩子,所以她忍痛花了两文钱请人将东西送到家门口。
  胡大嫂看着那一堆的东西,眼睛都快冒绿光了:“弟妹这次是真发财了。这些东西,怎么也得要个七八百文钱吧?”
  贾姨娘笑着道:“嫂子,我现在得将东西收拾下,有什么事晚些再说!”说完,就让人见东西扛到院子里。
  ps:肥肥的一章呀!六月这么给力,亲们也要鼎力支持下哈。


第923章 兄妹矛盾(加更求票)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伸手出去,如牛毛一样的细雨落在受中,凉丝丝的,非常舒服。
  玉熙轻声说道:“若是能下三天这样的细雨,也许就能耕种了。”若只下小半天,地还是干的,得等明年耕种了。
  许武听到这话忙说道:“肯定会下三天三夜的。”已经得了消息,前几天河南跟山西也下了雨,虽然下的时间不长,一刻钟多不到,但也比半滴都不下的好。
  正说着话,就见外面来人回禀道:“王妃,韩大人在外求见。”除了云擎,哪怕是枣枣在进院子之前都是要通禀的。
  玉熙点了下头说道:“请大哥进来吧!”之前就得了消息说这两天要回来,没想到竟然还迟了一天。
  玉熙看着韩建明湿了的衣裳,皱着眉头说道:“怎么会将衣服弄湿了呢?”
  韩建明笑着说道:“正好碰到下雨吗?反正雨也不大,就赶回来了。”若是大雨肯定是要避的,可这是小雨,他也就没在意继续赶路了。
  玉熙无奈摇头说道:“也不怕受凉?有事待会再说,先去换身衣裳。”这也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韩建明拗不过玉熙,换好衣裳才过来。将州跟林州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详细跟玉熙说了一遍:“只有四个县情况严重,还有六个县受了影响,其他都没什么妨碍。”顿了下,韩建明又说道:“回来之前已经统计出来了,这次捕抓蝗虫,我们兑出去了四万多斤洋芋。”一斤米面抵得过七斤半洋芋,老百姓要的都是洋芋,基本没要米面的。
  玉熙说道:“临州跟延州的蝗灾对整个西北来说算是严重的,可跟河南山西比却不算什么。在河南,蝗虫每次出现都达到了千八百万只。它们所过之处,寸草不留。”这个数目,非常惊人。
  韩建明道:“这主要是我们之前杀了不少的幼虫。”所以预防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玉熙点了下说道:“不过方法还是不够精准,若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蝗灾了。”没有造成大的破坏,但在预防蝗灾跟这段时间所花费的,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四个月下来,西北的银库都已经空了。就是之前从密道里弄到的那笔银子,也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韩建明谈完正事,主动说道:“这次累狠了,想要好好休息两天。”虽然离开一个多月,按察司怕是堆积了很多的事。但韩建明还是想休息两天,这一个多月太累了。
  玉熙自然不会反对:“身体是最重要的,若是两天不够,可以再多休息几天。”虽然现在事情很多,但也不能拿命来拼。
  韩建明嗯了一声道:“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了。”回家好好睡一觉,这段时间都没睡个踏实觉。
  玉熙说道:“前些日子,贾姨娘带了华哥儿过来找我。”见韩建明一脸见鬼的样子,玉熙说道:“贾姨娘感觉不大对,带着华哥儿逃离了京城。不过她在来西北的路上遇见了土匪,母子两人被劫到土匪窝里去了。”这个世道,遇见土匪是正常事,没遇见才叫稀罕了。
  韩建明听到这话神情很复杂,过了一会才开口问道:“贾姨娘跟华哥儿现在在哪?是在王府吗?”贾姨娘被劫到土匪窝,肯定失了清白了。至于华哥儿,在土匪窝里呆了那么长时间也不知道成什么样了。
  玉熙看着韩建明的神色,算是明白了贾姨娘为何那般害怕了。玉熙说道:“贾姨娘已经改嫁了,而且还生了一个孩子。这次也是没办法,才将孩子送回来了。”
  韩建明冷声说道:“为何不早点将孩子送回来?”早点送回来,华哥儿就不用呆在土匪窝里那么久了。
  玉熙皱着眉头说道:“大哥,外面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贾姨娘一个女人家,能保住华哥儿就已经很难得了。”若韩建明不是她哥,玉熙肯定会怒斥一顿了。
  韩建明并不傻,说道:“若不是这次山西遭灾了她过不下去了,她也不会将华哥儿送回来。”
  玉熙说道:“大哥,当初是你将他们丢在京城的,若他们一起就不会有后来的事了。说起来是我们韩家亏欠了他们母子,你现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
  兄妹两人的想法不一样。韩建明只要想着贾姨娘带着华哥儿嫁了土匪,心里就有一团的火。而玉熙则是觉得只要人活着就好,其他并不重要。
  韩建明见玉熙生气了,当即不说话了,省得说多错多。过了一会,韩建明平复了心情,问道:“那现在她们人呢?”
  玉熙说道:“贾姨娘将华哥儿送回来后,第二天就走了。华哥儿现在在王府,你待会带他回去吧!”没有让她养侄子的道理,虽然她也不缺那点粮食的。
  韩建明的脸一黑,说道:“那土匪也到了西北?”顿了一下,韩建明明白过来了:“那土匪参军了?”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过了关卡到西北来。
  玉熙点头说道:“我答应了贾姨娘,以后不会去打扰她的生活。”这话是在警告韩建明,让他不要去追查贾姨娘的事。
  韩建明自然听出了玉熙话里的意思,心头一沉。过了好一会,韩建明才开口说道:“昌哥儿跟华哥儿不能有一个改了嫁的生母。”这事对两个孩子名声不好。
  玉熙对此倒没意见:“贾姨娘来王府时对外说是姓李的。知道她身份的寥寥无几,不会泄露了消息。唯一麻烦的是华哥儿,怕他接受不了这个事。”
  韩建明说道:“接受不了也得接受。”
  看着韩建明这样得态度,玉熙冷着脸说道:“大哥,华哥儿今年已经六岁了,知事了,你这样逼迫只会让这个孩子越发厌恶韩家。”原本就是韩家抛弃了他,现在还这个态度,如何会让这个孩子对韩家有归属感。
  韩建明这个时候根本听不进玉熙的话,说道:“他是我儿子,身上流着韩家的血,这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玉熙见韩建明这个态度,气得要死:“你这样的态度也不宜见华哥儿。你还是先回去,等平静下来再到王府接他回去。”
  韩建明可不敢跟玉熙吵,玉熙是亲妹妹,就算生气等气消了就会没事。不过云擎若是知道他气着了玉熙,到时候得吃不完兜着走了:“好吧,等过两天再来带他回去。”
  玉熙长出了一口,说道:“也亏得贾姨娘将孩子送到王府了。”就韩建明现在这个态度,贾姨娘将华哥儿带到他面前,估计还真会没命。
  傍晚的时候,云擎问了玉熙:“听阿武说你跟大舅哥吵架了?为贾姨娘跟华哥儿的事吵架吗?”在公事上,韩建明可不敢跟玉熙吵了。
  玉熙将下午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下,说完后气呼呼地说道:“若不是为了护住华哥儿,贾姨娘怎么可能愿意委身一个穷凶极恶的土匪。大哥不顾念贾姨娘护住华哥儿的情谊,还怪她没将孩子早点送到西北,这也太过分了。”李二炮能不嫌弃贾姨娘的身份,真心待她跟华哥儿,那是她们母子的运气。要不然,母子两人早成两堆白骨了。
  云擎皱着眉头说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你还是别掺和了。”若是公事,他们可以跟韩建明谈,可这种家务事他是真不想管。实在是韩家的烂事太多了,听得他都烦。
  玉熙也不想管,只是看韩建明的态度就知道华哥儿回去不会有好日子过了。玉熙想下说道:“华哥儿也有六岁了,你说让他去庄子上跟着其他孩子习武怎么样?”
  云擎说道:“得经过考验,考验通过以后才可进入。而且里面的训练也很辛苦,我担心这孩子受不住。”这也是云擎知道华哥儿会学过功夫,要不然不会这般说。
  玉熙说道:“让他试一下吧!只要他能通过考验,那些训练应该不成问题。”之前昌哥儿也去考过,只是没通过。不过玉熙觉得华哥儿受了那么多苦心智要坚定,加上又习武了,通过考验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云擎点头道:“那就试一下。”若是能通过,也是增加了一员人才了。
  结果如玉熙所预料的那般,华哥儿通过了考验。玉熙将这个消息告诉韩建明,说道:“华哥儿有这个天赋,可不能浪费了。”玉熙很清楚韩建明的性子,一切以家族利益为上。只要华哥儿有用,他的态度就会改变。
  韩建明沉默了下,开口说道:“什么时候去庄子上?”听到五天以后,韩建明说道:“那我今天将他接回去吧!”之前说带回去,现在是说接回去。由此可见,韩建明的态度已经转变了。
  玉熙点头道:“血浓于水,只要你真心疼爱他,这孩子很快就会接受你的。”华哥儿这孩子,她瞧着还是不错的。
  韩建明嗯了一声道:“我知道的。”


第924章 大战来临


  军营里的兵丁每个月都有两天假,就算是新招的新兵也一样有。李二炮的假期正好排到了月底。
  一推开家门,就看见贾姨娘背着孩子从屋子里走出来。贾姨娘看见丈夫,脸上不由浮现出了笑容:“回来了。”
  李二炮笑着点头道:“回来了。”说完,他就走上前将孩子从贾姨娘背上解下来抱在怀里。
  之前,李二炮的几个兄弟知道贾姨娘要送了大娃去他亲姑母家,都劝李二炮不要让贾姨娘去送,派个其他人送,他们是怕贾姨娘一去不回。毕竟他们都听说大娃姑母在官家做事,日子过得极好。万一贾姨娘留在渭城不回来了,可真就鸡飞蛋打了。李二炮没听他们那群兄弟们的话,还是让贾姨娘亲自将华哥儿送回去。
  贾姨娘满脸的笑意,说道:“家里还有一些面,我给你做面条吃。”这段时间,贾姨娘每天都给儿子吃米糊或者面疙瘩,或者泡点红糖水给他喝,孩子气色比以前好了很多。
  李二炮颠了颠儿子,感觉胖了不少:“这面留着你跟孩子吃,给我煮几个洋芋就行了。”在军营,也都是吃的洋芋。刚经历过饥饿的人,有吃的就满足了。
  贾姨娘道:“又不是天天吃,你带着二娃我去做面。”家里现在有点钱了,自然要给丈夫做点好吃的。
  李二炮望着桌子上一大盆的面条,还有两个菜,虽然只是清炒土豆丝跟豆腐,但对他们来说已经很丰盛了。李二炮忍不住问道:“这么多最少得要两斤的面了。”他看着都心疼,这一盆面条最少得六七十文钱了。
  贾姨娘笑着道:“就这一次了,明天还得吃洋芋了。赶紧吃吧,再不吃会糊掉的。”说完,给李二炮夹了满满的一碗面条。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贾姨娘一听这声音立即将盆端到屋里用东西盖住,然后又在上面放了其他东西。
  做完这些,贾姨娘才开口说道:“等会胡家那两孩子来了,你可不能将你面让出去。”平日里贾姨娘自己都不大舍得吃面条了,只给儿子做。这次也是心疼丈夫,才咬咬牙做了这么一盆面条。
  李二炮虽然觉得贾姨娘这样做很小气了,但贾姨娘到底是心疼他这个丈夫,也不好说什么。
  胡大嫂带了两个孩子进了屋,笑呵呵地说道:“知道小叔你回来了,我特意带两孩子过来看看你。”见桌子上只有土豆丝跟豆腐,倒是有些失望。旱了四个月,鸡鸭牛羊跟猪死的都差不多了。现在的肉价,哪怕贾姨娘手里有点钱也舍不得买。所以这土豆丝跟豆腐都是清炒,连点油星子都没有。
  两孩子一进屋,就直勾勾地看着李二炮手里的面条。李二炮心头不忍,刚想开口让两孩子拿碗来,就见贾姨娘端了一碗煮熟的洋芋过来。
  贾姨娘将洋芋放在桌子上,一遍剥皮一遍笑着说道:“嫂子,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带了侄子过来呀!”说完,贾姨娘望着李二炮说道:“怎么还愣着不吃,你要不吃就给我吃吧!”说完,将洋芋推到李二炮面前,她则端了面条过来。
  两孩子就看着贾姨娘哧溜溜地将吃着面条,忍不住咽了一记口水。
  一碗面条,很快就见底了。
  李二炮觉得妻子今天的行为很反常,问了胡大嫂:“嫂子,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吗?”贾姨娘做面条花的时间可不短,这会天已经黑了。
  贾姨娘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这话问的,刚嫂子不是说了,特意过来看你的。”这话若是让外人听到,还以为胡嫂子跟李二炮有什么见不到人的事呢!
  胡嫂子再厚的脸皮也呆不下去了,将一人手里捧着一个洋芋的两儿子带回去家去了。
  李二炮皱着眉头说道:“二娃他娘,刚才这话岂是能随便乱说的?”这要让胡哥听到,两兄弟都要起嫌隙了。
  贾姨娘冷哼一声道:“谁会大晚上的跑到别家看刚归家的男人?也就带了两孩子,要不然我直接用扫把将她扫出去。”其实贾姨娘知道胡嫂子是想占便宜的,但李二炮又是个穷大方的,所以她只能用这样的方法表示不满。
  李二炮听到这话倒是笑了起来,他就说孩她娘不是这样尖酸刻薄的性子,原来是吃醋了。
  贾姨娘将门栓好后,才将面条又端了出来。在乡下这种地方,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贾姨娘说道:“你也别怪我小气,不舍得给那两孩子吃这面条。你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每次到吃饭的点两孩子就过来。”胡大嫂因为抠抠搜搜的性子,当初在山寨时存了一些家底。就是到现在,她家也是一群人里最富裕的,就这样还总想占别人便宜。贾姨娘又不是包子,怎么可能帮别人养孩子。
  李二炮心里也不舒服,但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好背后说个女人的是非:“不管如何,看在胡哥的面子上咱也不能做都太过分。这次就算了,下次决计不能再这样了。”胡大嫂的丈夫是个很不错的人,这次贾姨娘去镐城没银子,胡大嫂的丈夫就主动借了二两银子。
  贾姨娘点头道:“我以后会注意点的。”说起这事贾姨娘就觉得造化弄人,胡大哥多好的一个人,却偏偏娶了这么一个媳妇。
  说是一盆的面条,其实那盆并不大,加起来也就三碗多点。李二炮食量大,很快将面条跟两盘菜吃完!
  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李二炮笑着说道:“好久都没吃得这般好了。”有面条,还有小菜,这小日子舒坦。
  晚上将孩子哄睡后,李二炮就抱着贾姨娘乱啃,再没有比他媳妇更香的女人了。
  夫妻恩爱一番后,李二炮才才问了贾姨娘:“这次见到平西王妃,可有什么说法?”对平西王妃,他是很敬佩的。若不是平西王妃,西北的百姓哪里能过得这般安稳。
  贾姨娘柔声说道:“王妃说不会有人来打扰我们的,而且她答应了会照顾好大娃。”
  李二炮嗯了一声道:“王妃虽然是个女人,但说话一言九鼎。她既然说了会照顾好大娃,肯定说到做到,所以你不用为大娃担心。”李二炮之前也是将华哥儿当亲生儿子一样待的,若不是没办法,他也不舍得将华哥儿送回去了。
  贾姨娘拍了下李二炮让他起身,然后将樟木盒子扒拉出来:“这是王妃给的。”贾姨娘也不是傻的,知道那些衣服跟碎银子都是掩人耳目,真正要送的是这盒金叶子。
  李二炮被这盒金叶子闪瞎了眼睛,忍不住感叹道:“王妃拔根毛,就能让我们一辈子衣食无忧了。”怪道他婆娘这么大方给他做了那么一盆面,原来是得了巨款了。
  贾姨娘说道:“这些金叶子暂时不能动,要不然会引人怀疑的。我手头还有四十多两的碎银子,足够我们过这两年的了。”就这四十多两银子,也被贾姨娘藏了好几个地方。
  李二炮说道:“既然暂时不用,这金子就不能藏在炕下了,太不安全了。”得找个贼偷不到的地方藏起来。
  贾姨娘道:“这个你做主。”反正论藏东西,她是比不过李二炮的。
  顿了一下,贾姨娘又说道:“打仗太危险了,等寻个机会咱退出来吧!”
  一向对贾姨娘百依百顺的李二炮摇头说道:“我以后还要给你挣个诰命,怎么能半途而废呢!”是男人都有野心,在山西的时候没入军当了土匪,是因为军营之中太黑了。军功是当官的,死的却是他们这些小卒。可现在却不一样,军营之中军纪严明,赏罚分明。这样的军队让他看到希望,如何愿意退出来。
  贾姨娘也知道李二炮是个有成算的人,知道他不愿意退出军营,也就不再多说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李二炮将一盒金叶子藏到了房顶下面的一个角落。贾姨娘笑着道:“这地方确实好。”这贼就算再精,也爬不到房顶上去了。
  吃过早饭,就有跟李二炮相熟的人过来找李二炮借钱。贾姨娘也是个手紧的,除非那些交情特别好的,对于其他来借钱的人一律说没钱。不过李二炮这人讲义气,平日谁有难他都会帮的。只不过,这次他却让众人失望了。
  李二炮说道:“这钱是大娃她姑给我婆娘的,婆娘怎么用是她的事,但我却不好要这钱的。若这样做,那我可就不是个男人了。”再讲义气的人,首先要顾全的是妻儿了。
  来借钱的人,全部都讪讪的回去了。
  看着将来人都打发掉的李二炮,贾姨娘脸上笑下容。虽然现在每日是粗茶淡饭,但她觉得这日子过得有味。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了。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比较冷了得换上夹袄了。可现在,众人都还穿着单衣。
  这天,玉熙收到了榆城跟西海的折子,两道折子是前后脚送达镐城的。玉熙看完以后,神色有些凝重:“巴特尔领兵三十万攻打西海,阿古领军二十万攻打榆城。”出动五十万兵马,怕是北掳人将能打仗的人全部都派遣出来了。
  许武脸色非常难看,说道:“不是说巴特尔这个疯子已经死了?怎么还活着?”对这个人他们都是心有余悸的。之前听到北掳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巴特尔死了,许武心里还庆幸了一把。
  玉熙将折子放在桌子上,说道:“祸害遗千年,不会那么容易死的。”北掳今年受灾那般严重,会出兵在他们夫妻的预料中。只不过之前天气一直都很热,现在天气变凉了,自然出兵攻城抢粮了。
  许武心有戚戚:“这次又不知道会死多少的兄弟了?”北掳人的凶悍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而特巴尔跟阿古之前更是让他们谈之色变的人物。现在两人一起出动,如何不让许武担心。
  这事玉熙跟云擎之前就谈过:“榆城那边倒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西海。”北掳人打仗厉害她承认,但北掳人却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后续跟不上,粮草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北掳人喜欢抢了东西就走,很少会大队人马出现。而他们粮草充足,装备精良且有十五万精锐人马,最重要的是榆城有天险,易守难攻。只要榆城的将士固守城池不主动出兵,阿古再凶悍也破不了榆城。倒是西海要直接跟北掳军对上,非常凶险。
  许武听完后皱着眉头说道:“王妃想的是好,只我还是担心到时候会出意外。”
  玉熙说道:“任他有千万种计策,只要我们固守城池,他就破不了榆城。”说到这里,玉熙望着许武说道:“若是阿古挑拨刺激崔默,你说他会不会直接打开城门跟巴特尔交手?”
  想着崔默的暴脾气,许武默了默说道:“我们装备精良,加上又有八千骑兵,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玉熙说道:“必须派一个压得住崔默跟楚韶光又能时刻保持冷静的人去坐镇。”
  许武想了下说道:“若这样,义父是最好的人选了。”崔默在霍长青面前,那就跟老鼠见到猫,老实得不行了。也是因为这次只是去督战,并不需要上战场,所以许武才推荐的霍长青。
  玉熙点头说道:“你说得对,霍叔是最好的人选。不过这事,还得王爷答应。”。
  许武说道:“王爷一定会同意的。”榆城的战事,非同小可。若是榆城丢了,镐城都危险了。至于西海,因为有封大军坐镇,许武倒不太担心。
  云擎确实没有反对,不过他跟玉熙说了一件事:“霍叔说,他要带了枣枣去榆城。”
  玉熙听了这话心里跳了一下,问道:“带了枣枣去榆城做什么?她还这么小,上不了战场杀不了敌,反而还要人照顾。去了,反而是个负担。”
  云擎说道:“霍叔的意思是让枣枣感受下战场的残酷与血腥,让枣枣早些适应。”
  玉熙脸色非常难看,那么血腥的场面她当时见了都受不了,枣枣现在就要去适应。
  云擎握着玉熙的手说道:“霍叔也是为枣枣好。”枣枣既然要走这条路,就要让她早些适应。
  过了半响,玉熙才低低地说道:“好。”既然枣枣要走这条路,她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