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重生记_六月浩雪-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天晚上,韩景栋不治身亡。随即,国公府大门上挂起了白帆。这一天死得人太多了,韩景栋的死就如一滴水落入湖水中,连点浪花都激不起了。
韩勇头疼地说道:“老夫人,城门还关着,怎么办?”城门关着,这消息就送不出去,国公爷就回不来。
秋氏说道:“不用担心,大门明天应该会打开。京城死了那么多人,天又惹,若是不尽快解决很可能会引起瘟疫等传染病。”
韩勇觉得秋氏太乐观了:“老夫人,也许朝廷会下令将这些尸体烧掉呢!”烧掉以后就不会有传染病了。
秋氏叹了一口气,说道:“用冰将老太爷的尸体保存好,一定要等国公爷回来发丧。”也幸亏国公府有冰窖,里面存了不少的冰,怎么也能保存个两三日了,要不然,也得头疼了。
ps:第三更,这是为‘丹丹’的打赏加更。
第705章 孝子
韩建明得了他老爹死了的消息,考虑了良久,最后还是决定回京城一趟,就算到了西北,若背负一个不孝的名声也难以在西北立足。
赵先生很是担心地说道:“国公爷,一旦进了京城,再想出来就不容易了。”
韩建明说道:“总有办法的。”建业在榆城,肯定回不来。他若是不回去,就没人给他爹披麻戴孝送终了。
赵先生见韩建明那神色,没再说下去了。
韩建明对韩景栋感情不深,这些年因为他这个老爹的不着调,祖母就将所有的希望全部放在他身上。从懂事以来,他就没有睡过一个懒觉,也从没玩过一天。有时候他也觉得很累,也想撂挑子。可是他若丢下不管,国公府这么一大家子可怎么办?可当自己那么辛辛苦苦费尽心思地撑起这个家,却看着原本该担责的亲爹爹带着女人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心中也有愤恨与抑郁的。
赵先生跟了韩建明十五年,对他性情也算有所了解,说道:“国公爷,外人都以为我们在望县,我们要进京也得两天后才成。”
韩建明点头道:“我知道的。”
以韩景栋的身份若是太平时候死的,肯定是要大办的。可现在在是特殊时期,所有的过程都省略了,只设了灵堂,女眷在灵通哭灵。
韩景栋死的第三日下午,方妈妈带着彩蝶夫妇上门吊唁。不说因为叛乱京城不少大户人家基本都死了人,只说国公府的情况,也没几家人上门吊唁,众人也怕跟韩家扯上被牵连。连山因为是个没入流的巡护,倒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方妈妈上了香,朝着叶氏说道:“大夫人,还请节哀。”那些贼人,抢的都是有钱人家,平头百姓,反倒是安全的。当然,就算有贼人连家也不怕,那一片的人都很团结,有什么事众人都会出头。
叶氏鞠了一躬,说道:“多谢了。”患难见真情,玉熙叛乱的事一传来,京城那些亲朋好友立即跟她们断绝关系。这其中也包括了她的娘家,叶氏家。反倒是跟她们没什么关系的方妈妈,还登门来吊唁。
方妈妈也是想来看看秋氏,顺便问问玉熙的情况:“大夫人,我想去看望一下老夫人,不知道可行?”秋氏只第一天出来张罗了一下,然后就病倒了。当然,并不是真的生病,是装的。
叶氏让身边的丫鬟领了方妈妈去了长乐院。
此时,长乐院都挂了白布。屋子里但凡有些色彩的东西,全部都不见了,看起来,特别的萧条。原先秋氏担心将府邸里贵重的东西都藏起来会惹人怀疑。可如今经了贼,又死了人,那些贵重东西都收起来了,全部都搬到密道里去了。这也算是韩景栋做的唯一的贡献了。
望着躺在床上面色寡白的秋氏,方妈妈有些难过。走到床边,方妈妈红着眼圈说道:“老夫人,你可一定要保重好自己呀!要是四姑奶奶看到你这个样子,不定怎么伤心呢!”
秋氏靠在抱枕上,说道:“我没什么妨碍,就是身子有些虚。”其实秋氏这几年注重保养,身体好得很。
说完这话,望着方妈妈身后的彩蝶,秋氏感慨了一下。说起来,玉熙对这个方妈妈考虑周全了,连贴身丫鬟都嫁给了方妈妈的继子:“妈妈这些年,可还好?”看方妈妈眉宇之间一片祥和就知道,日子过得很不错了。
方妈妈点头道:“好,都挺好的。”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连山的两个儿子也是方妈妈一手带大的,处得跟亲母子差不多。连大朗娶的是彩蝶,彩蝶各方面都合方妈妈的意,婆媳两人处得跟亲母女似的。可自从连二郎娶了亲以后就开始出问题了,连二郎娶的媳妇不仅泼辣,而且喜欢占便宜、不肯吃一点的亏。当初这门亲事方妈妈是不同意的,可秦氏长得漂亮,又有心眼,勾得连二郎非她不娶。加上秦氏的爹跟连山关系又很不错,连山最后只能点头答应。可自秦氏进门以后,连家就不得安宁了。
秋氏颔首:“你过得好,玉熙知道也会很高兴的。”说起来,从玉熙当年让方妈妈卖包子,再让支持方妈妈改嫁,都可以看出玉熙不是那种被规矩所束缚的人了。
方妈妈这次上门,也是有事问:“老夫人,四姑娘在西北可还好?”之前听到玉熙难产,差点一尸两命,方妈妈急得都病了一场。还多亏了连山开导,后来又听到玉熙没事,她才放宽了心。
秋氏点头说道:“玉熙没事,孩子也没事,你不用担心。”也是屋子里的都是信得过的人,否则哪里敢这般大咧咧地说这些话。
方妈妈陪着秋氏说了一会话,就带着彩蝶回去了,结果一回到连家,小儿媳秦氏就气急败坏地朝着她叫道:“婆婆,那韩家可是叛贼的娘家。人家都恨不能离得十万八千里远,婆婆你却黏上去?婆婆也不怕将连家这老老小小全都搭进去?”与其说担心被韩家牵连,不如更担心被玉熙牵连。玉熙跟方妈妈的关系,整条巷子里的人都知道。
没等菜碟开口,方妈妈冷着脸说道:“你若担心被牵连,我让二郎给你一封休书。到时候,连家不管有什么灾祸都跟你没有关系。”平日秦氏掐尖要强还总爱占便宜,家和万事兴,方妈妈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可玉熙是方妈妈的逆鳞,触犯不得。
秦氏听了这话放声大哭,边哭边叫道:“我自问过门没半点不是,从早忙到晚勤勤恳恳,跟二郎也是恩恩爱爱得,还给连家生了儿子。现在无缘无故说要休了我,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那话里话外,就只差说方妈妈是恶婆婆了。秦氏之所以敢这样闹,不过是因为她自信连二郎不会休了她。
方妈妈转身朝着连大朗说道:“你去将你爹还有二郎全部都叫回来。衙门有事,也得回来。”
连山跟连二郎前后脚回了家。连山看着方妈妈难看的脸色,连山就知道肯定是小儿媳又惹妻子生气了。
方妈妈朝着彩蝶说道:“去叫了秦氏过来吧!”好脾气的人一般不发脾气,可发起脾气来也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
连家人全部都聚集在屋子里。方妈妈朝着连二郎说道:“四姑娘是我一手带大的,这是不容更改的事实。秦氏今日说我跟韩家接触,将来会祸害了连家老小,你怎么说?”
连二郎迟疑了一下,不过最后还是抬头说道:“娘,韩家四姑娘确实是乱臣贼子,秦氏说得也没有错。娘,为了连家一家老小的平安,你以后还是不要去韩家了吧!”
连山脸色铁青道:“做人最不能忘恩负义。平日里教你的全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他们连家有现在的好日子,托的是韩四姑娘的福。
秦氏虽然有些害怕,但却是梗着脖子说道:“公爹,不能只讲义气,却不管全家人的死活吧?”
连山不等方妈妈开口说道,站起来说道:“既然你们害怕牵连,那就分出去吧!分出去,也不会牵连到你们了。”在妻子心目中,可以说,韩家四姑娘比他这个丈夫都要重要。现在小儿子跟小儿媳触到了妻子的逆鳞。不将小儿子一家分出去,这个家怕都要散了。其实连山也不喜欢秦氏,原本和和乐乐的一家,自秦氏嫁进来以后整日闹腾不休,让他厌烦的很。
连二郎懵了,秦氏也傻眼了。
连大郎想开口劝阻,却是被彩蝶掐了一把,连大朗就没有吭声了。要彩蝶说,这个秦氏就是个蠢的。四姑娘跟四姑爷谋反,连韩家都安然无恙,又岂会牵连到连家。再者说,若真被牵连,她还能站在这里闹。不过能趁此机会将秦氏跟连二郎分出去,也是极好的,以后她就不用整日听秦氏的阴阳怪调。
在京城大门关的前几分钟,韩建明带着一干人进了京城。这个时候,韩建明也没工夫去感慨街道上人烟稀少了。
叶氏看到韩建明,眼泪刷刷地落:“国公爷,你终于回来了!”自韩建明离京这日起,叶氏就日夜担心。
韩建明看着瘦得有些脱形的叶氏,刚想说你辛苦了,话没说出口,叶氏就倒下来了。说起来也是难为叶氏了,这些日子担心丈夫的安危,又要处理府邸里的事,还得照顾好老人跟孩子。这几日又操劳着韩景栋的丧事,能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韩建明将叶氏安置在旁边的屋子里,再派人去请了大夫。这会也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安置好叶氏,他就换穿了孝服,拿了孝子棒,到灵堂前跪着。
韩勇走到灵堂,跟韩建明说道:“国公爷,尸体不能再放了,明天就得下葬。”哪怕用了冰,尸体放了三天也已经有些发臭了,再放下去,尸体就会腐烂了。
韩建明点头道:“明日就出殡吧!”若是平常,怎么也得停放七天,然后再请了和尚过来念七七四十九日的经,可现在,一切从简。
ps:什么都不说了,顶着锅盖码字去。
第706章 相争
韩景栋出殡的时候,来送的只有韩家的一些族人。不说亲朋好友,就是韩景彦这个亲弟弟也以有伤在身没露面,只打发了个儿媳妇过来走了两遭。倒是敬王府的管家,在路上设了个祭棚,虽然这个棚子比较简陋,但也是一番心意。
出殡时候,来的那些族人与客人看到韩建明脸色发白,都知道他身体不适,但韩建明却坚强地挺到了最后。
躺在床上,韩建明问了赵先生:“现在外面什么情况?于家准备拱谁上位?”皇帝都被于家的人逼死了,于家除非脑残,否则是绝对不会让太子上位的。
赵先生说道:“现在外面传闻说于家想要扶持鲁王上位。”鲁王是光宗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因为脑子有些不灵光,所以才在后宫安然长到十三岁。
韩建明摇头说道:“于家这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想法是好,可也得看看其他人答不答应?”
赵先生说道:“国公爷,敬王在于家逼宫的前几天去了临闾关。我觉得这事,不大简单。”
韩建明点头:“我爹也下葬了。休息两天,等夫人的病好些,我们就离开京城吧!”原本送完葬就要离开京城,可叶氏病倒了,再如何,他也不能将妻子丢下不管。
赵先生可以埋怨韩景栋死的不是时候,却不能说叶氏什么。一个女人,要撑起一个家,是何等的不容易:“国公爷,我先出京城。在外面安顿好,到时候你们出来也好接应。”京城逃出去的人很多,那些亡命之徒就结队打劫,没有做好安排,碰到这样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韩建明原本以为叶氏很快就能好,可过了三五日,叶氏的病情也没有好转。大夫也直言说叶氏现在的情况,必须好好养着才成。
韩建明想送了秋氏先走:“娘,你带着七七跟昌哥儿先去跟二弟妹汇合,等叶氏好了我就带着她来找你们。”
秋氏不愿意,说道:“你带着孩子们走,我留下来照顾儿媳妇。”儿子留在京城人,让她怎么放心得下。
韩建明说道:“娘,我担心临闾关那边会有变故,到时候,想出京也出不了。娘,你先带了孩子去望县,我到时候只带着叶氏,出京城的把握也就更大一些。”
秋氏死活不答应。
韩建明没办法,只能跪在地上,说道:“娘,一家人一起走太危险了。我跟你保证,等叶氏的身体一好,我就带着她去望县跟你们汇合。”卢秀所在的地方,是韩建明早就安排好的。一旦京城出问题,国公府也有一个避难的地方。
秋氏最后无奈地点头:“那你呢?你跟叶氏就留在京城吗?”京城太危险了,他也不放心。
韩建明摇头说道:“娘放心,等你带着孩子出了京城,我跟叶氏就去郊外的庄子上。郊外的庄子,坐马车也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叶氏的身体,应该还受得住。”
秋氏并不放心,说道:“现在外面乱糟糟的一片,若是有贼人闯到庄子上怎么办?”她们一行人,到时候可就是明晃晃的靶子了。
韩建明说道:“我们只带随身的衣物,其他不带。”跟秋氏商议完,韩建明就去看望叶氏了。
叶氏因为自己拖累了家里人自责不已,红着眼眶说道:“老爷,你带着七七他们走吧,不用管我。”
韩建明坐在床沿边,握着叶氏的手说道:“说什么傻话?我怎么能丢下你不管,等你病好了,我们再去望县接了孩子们一起去西北。”去庄子上这话,其实就是宽慰秋氏。以叶氏现在的身体,哪里受得了颠簸呢!
第二日,秋氏乔装改扮一番,带着七七跟昌哥儿出了京。因为安排的妥当,倒没出岔子,秋氏带着孩子安然出了京城。护卫的人多未必就安全,所以这次韩建明只派了四个人护送秋氏跟两个孩子。这四个人,武艺都非常出众。这次,韩建明是将国公府最后的那点资源都拿出来用了。
三日以后,韩建明得了秋氏安然抵达望县的消息,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老娘跟孩子到了望县,暂时是安全的。
叶氏听到这事,说道:“国公爷,我身体已经好了很多,可以离开京城了。”
韩建明知道叶氏身体还很虚弱,说道:“再等两日吧!”这一等,就等出变故出来了。
这日傍晚时分,韩建明得了消息,不可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燕无双所率二十万大军离京城只二十多里远?”燕无双过了临闾关,为何朝中一点消息都没有。
韩勇点头道:“具体如何暂时也没打探到,不过这事千真万确。国公爷,如今城门都已经关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韩建明说道:“国公府是万万不能呆了。”有了段欣溶的事在先,韩建明觉得燕无双这种人做事很卑鄙,没有底线,所以,他是绝对不能让燕无双抓住,必须隐藏起来。
韩勇很冷静地说道:“京城那么大,国公爷你藏起来这些人肯定找不着。不过,国公爷,四少爷他们怎么办?”韩建明虽然不是个重女色的人,但如今也有三子两女了。
韩建明说道:“她们若是愿意回娘家,就让她们带了孩子回娘家。若是不愿意回娘家,就将他们送到上元街的那栋宅子里。韩勇,京城的事处理好了你先到乡下避一避,等外面太平一些,你来西北找我们。”燕无双再无耻,也不可能拿下人来出气。
韩勇点头应道:“好。”现在这个世道哪里都不太平。好在四姑爷有兵权,又占了西北,暂时应该不会有兵祸。
当天晚上,韩建明就带着叶氏,偷偷地离开了国公府。至于去了哪里,就连韩勇这个大管家都不知道。
韩建明带着叶氏,躲在贫民区里。任谁都不知道,韩建明一个国公爷竟然会躲到这个地方。
叶氏看着这低矮都没有光线的房子,有些恍惚。不过她很快振作了起来,房子再差,只要丈夫在身边就没什么好怕的。叶氏站起来说道:“夫君,你饿不饿,我给你熬点粥?”
韩建明摇头说道:“你别忙活,好好休息,争取这几天将身体养好,等城门开了我们就要出城。”
叶氏说道:“夫君放心,我不会拖你的后腿的。”
去外面打探消息的小三子,也就是这房子的主子,回来跟韩建明说道:“主子,燕无双已经率军进京了。”小三子,是韩家的人,专门刺探情报的人。
韩建明觉得太诡异了,以京城的防守,哪怕燕无双的军队再强,打半个月都没问题。可这半天都不到燕无双竟然就进京了:“燕无双是怎么进京的?”
小三子说道:“主子,敬王跟着燕无双一起回的京。也是敬王说服守城将领打开城门的。”那将领会听敬王的话打开城门,只有一个原因,这个将领原本就是敬王的人。
这下,韩建明算是明白了:“我就说,为何敬王在出事前离开京城去了临闾关,原来如此。”没想到藏得最深的竟然是敬王。
小三子压低声音说道:“主子,我听说燕无双进京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宋家……”后面的话就没说了。燕无双打着报仇雪恨的旗帜,现在奔赴到宋家,自然是要报仇了。
韩建明压低声音说道:“这两日就呆在家里,不要再出去了。”现在外面肯定乱得很,还是呆在家里比较安全。
燕无双穿着一身铠甲,站在宋家的大门口,举着手里的剑朝着身后的一干人说道:“给我一个不留。”他发誓,要将宋家杀得鸡犬不留。
宋家上下,包括仆从在内,五百九十三人,全都死在燕无双的手中,连婴儿都没放过。这一日,鲜血将宋府的地板都染成了红色。
燕无双还将宋家人的头颅都砍下来排好,然后朝着桐城的方向跪下,红着眼低低地说道:“爹,娘,哥,我给你们报仇了。”为了这一日,他忍辱负重十多年,今日终于大仇得报了。
祭拜完以后,燕无双亲自点火将宋家烧掉,望着熊熊大火,燕无双只觉得心头松快了不少。
而此时,敬王正召见于相:“相爷,你一直都是我最尊敬的人。”若是现在站在他这边,自然就是他尊敬的人。若是跟他作对,那就是他的敌人。对待敌人,自然不会留情。
于相虽然在那场火灾之中幸存下来,但身体受到重创。他能支撑到现在,是因为他用了虎狼之药。于相笑着说道:“敬王好手段,我竟不知你何时将唐战跟汤敏给拉拢了?”守临闾关的是镇南将军唐闾的儿子唐战,而唐闾是于相的人。至于汤敏,也是于相精心培养的人。一下将自己两个人手拉拢过去,不得不说,敬王真是好手段。
敬王自然不会将这样的机密告诉于相了:“相爷,我是绝对不容许有人颠覆我大周朝的江山。”
于相有些可惜,若是当初上位的不是九皇子而是敬王,凭借这份连他都骗过去的忍功,敬王也许真的能治理好这个天下:“敬王,你是驾驭不了燕无双的。总有一****会后悔的。”
敬王说道:“这就不劳相爷担心了。”
第707章 意不平
第三百八十八章意难平
于相就算不为自己,为了于家,他也得拥护敬王为帝。
敬王自己一堆的事,不能亲自去接玉辰跟孩子,所以派了心腹何信义去接。那地方,除了他跟大管家还真没人知道。
玉辰带着孩子躲了半个月,她自己是能抗住,可孩子受不了。住到这小宅子,米面等物准备的很齐全。可周琰自生下来吃的用的穿那都是最好的。现在粗茶淡饭的,他怎么受得住,没几天就病倒了,一直喝着药,连玉辰都折腾的瘦了一圈。
若是何信义没来,玉辰也打算带了孩子出去寻太医看诊,请的大夫的医术,实在是不怎么样。
回到王府,玉辰就立即让人去寻了乐太医。好在京城的变故并没有牵连到乐太医,得了传召乐太医就赶紧过来了。
一直到给周琰情况好转,玉辰才有心思关注其他的事。
桂嬷嬷一脸喜色的将她得到的消息告诉了玉辰:“王妃,王爷不仅得了于家的拥护,还得了泰宁侯福等人的支持,就连燕无双都跟随了王爷。王妃,你终于熬出来了。”不知道的,听了这话还以为玉辰以前受了多少的委屈呢!
听到这话,玉辰不知道为什么这时想起和寿县主的话。和寿说过,若是没有她横插一杠的话,王爷早就登基为帝,而她也成了皇后:“嬷嬷,你相信前世今生吗?”
桂嬷嬷呃了一声,说道:“王妃,怎么了这是?”
玉辰望着躺在床上的周琰,低声说道:“和寿说是她改了九皇子的命,当年九皇子原本死在刺客的手中。而王爷,后来登基为帝。我跟两个孩子,都平平安安的。”现在王爷会问鼎大位,她也会母仪天下,可是她的暇儿却再也回不来了。
桂嬷嬷说道:“王妃,大郡主若是知道你这么惦念着她,肯定很高兴的。”可以说周暇的意外,是玉辰迄今为止最大的挫折。
见玉辰陷入在悲痛之中,桂嬷嬷忙转移了话题:“娘娘,王美人被辱自尽身亡,李美人被贼人掳走了,二郡主受了惊吓发烧没了。”至于敬王其他的的侍妾,死的死,残的残。
玉辰沉默了一下,过了半响说道:“若是当时将二郡主带走,也许她就会没事。”其实玉辰当时并不想带了二郡主走。那孩子太小,万一哭闹引起人的注意可就是大麻烦了。再者大管家也没提议带了那孩子,玉辰也就没吭声了。可现在听到这孩子没了,她也很难过。毕竟是条小生命呢!
桂嬷嬷宽慰道:“王妃,这也不是你的错,王爷不会怪罪于你的。也幸亏当时跟着大管家出了王府,要不然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名声若是有了污点,王妃肯定都做不了皇后了。
玉辰突然说道:“嬷嬷,你说我这个当妻子的是不是很不称职?”她以前还责怪够敬王太过忠恳勤勉,也直到今天她才知道自己错了。忠恳、勤勉,那都是丈夫的保护色。背地里,丈夫竟然收拢了那么多的人,而她,竟然一无所知。
桂嬷嬷赶紧说道:“王妃说的这是什么话?王爷不也是怕你担心吗?”而且女子,原本就不该过问前院的事。
玉辰自嘲地笑了一声,说道:“什么怕我担心,应该是怕我碍事吧!人家是夫妻同心,我呢?却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人家,指的自然是玉熙了。玉熙都能处理西北的政务,可见云擎对她是半点不会隐瞒了;而她,却连枕边人到底什么心思都不知道。
桂嬷嬷说道:“王妃,你不能这么想。这女人自古以来都是该在家相夫教子的,四姑奶奶那样的是异类。而且四姑奶奶的行为,也是让人非议的。”
玉辰苦笑一声,她不是嫉妒玉熙能主政,而是嫉妒嫁了个真心对她的好丈夫。敬王做的这些事不让她知道,与其说是怕她知道担心,不如说是信不过她在防备这她。要不然,怎么可能不露蛛丝马迹。玉辰有些感叹道:“说起来,玉熙也是运气!”宋贵妃当初也是因为听信外面的传闻,认为云擎是个嗜杀成性的人,才会将玉熙嫁给云擎,却没想到,云擎竟然会是一个绝世好男人。
桂嬷嬷心里暗忖,当初她就觉得玉熙会是一个祸害,果不其然。其实自家王妃已经过的很好了,至少京城那些贵妇少有比得上她的人,可这人最怕的就是比较。再者自家王妃一直都是天之骄女,现在却被一个样样不如的妹妹比下去,心里如何能平衡。
侍琴走进来说道:“王妃,大管家求见。”敬王上位,敬王府的人也自然也水涨船高了。
玉辰听到于惜语请她入宫,皱了下眉头说道:“皇后请我入宫?说了是为何事吗?”
大管家摇头说道:“皇后没有说。”
玉辰皱了下眉头说道:“请传话的人进来吧!”若是以前,哪怕孩子生病皇后传召她也得进宫。可现在得情况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她不需要顾虑。再者,现在外面乱糟糟的一片,皇宫估计也是危机四伏,她还是呆在王府安全。
大管家也没觉得玉辰的话有什么不妥。今时不同往日,自家王妃不愿意前往皇宫,也能理解。
这次来的是皇后的心腹金嬷嬷。
玉辰说道:“琰儿生病了,我要照顾他走不开,还请你跟皇嫂说一声。”言语之上,还是不能怠慢的。
金嬷嬷早知道是这么一个结果,不过她还另有目的。金嬷嬷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件:“王妃,皇后娘娘让我将这封信转交给王妃,请王妃过目。”
桂嬷嬷望了一下玉辰,见玉辰点了头,她走上前将信件接过打开,见信里没写什么特别的东西,只说了很想念玉辰,希望两人能见一面。于惜语又不是傻子,重要的事自然是要当面说,哪里能写在信里。
玉辰没给出答复,只是说道:“等过段时间,琰儿病好了,我再去看望皇嫂。”在去见皇后之前,肯定要先问过敬王的,她并不知道敬王的打算,不能擅自做主。
金嬷嬷也是经了事的人,她今天来这一趟也知道会无功而返。
玉辰问了大管家:“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于惜语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不知道周玹是登不了高位的。而敬王再如何,也不可能杀亲侄子,至少现在不会。在这种情况,于惜语还这般急切地想要见她,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大管家沉默了一下,说道:“燕无双将宋家的人全部都杀了,连婴儿都没放过。人杀了,又放了一把火,火到现在还没灭。”
玉辰脸一下白了,问道:“连孩子都没放过,这也太残忍了。”以前知道燕无双是个很有手段的人,却不知道此人竟然这般嗜血。
桂嬷嬷恍然,说道:“难怪皇后会写信给王妃呢!”怕是担心燕无双连周玹也不会放过,寻求自家王妃的帮忙了。
敬王见过于相,得了于相的支持,又召见了泰宁侯跟卢家二老爷等拥护皇权之人。泰宁侯跟卢二老爷这些原本就是帝党派,现在敬王有意拉拢,他们自然拥护敬王了。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京城很快稳定下来。
小三子将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韩建明,说道:“主子,敬王三日后就登基。”非常时候,行非常事。如今的局势危机,敬王自然要赶紧登基,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主持大局。
韩建明说道:“速度够快的。就是不知道,敬王跟燕无双,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敬王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让燕无双归顺的。
小三子摇头,这种机密哪里打探得到的:“主子,不仅燕无双跟于家拥护皇上,泰宁侯、昌平侯、还有镇南将军、禁军统领等,还有京郊外三军将领,也全部都拥戴敬王。”
韩建明说了一句当初跟于相一样的话:“若是当初上位的是敬王,现在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
小三子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主子,主子也不是非去西北不可呀?敬王素来仁厚且惜才,主子你这般有才,敬王一定会重用你的。”
小三子其实不大理解韩建明的决定。在京城,韩建明是世袭罔替的国公爷,一旦去了西北,这个爵位肯定会被削了。而到了西北,韩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