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重生记_六月浩雪-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抱歉,八点才回来。第二更估计得十二点左右,亲们明天再看吧!


第693章 掌事(2)


  出了总督府,安子柯压低声音说道:“杜大人,我看云夫人对政务很熟稔,好像之前她有接触过。”面对杜兴国的反驳,云夫人表现的很镇定,也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有这样的镇定。
  杜兴国说道:“看看再说吧!”不是杜兴国不相信玉熙,而是女人都是感情用事且任人唯亲的;再者女子困于内宅看问题不能长远。杜兴国现在只希望韩氏若不合适,云擎能答应别再让韩氏插手政务了。
  相比而言,封大军等人就没这个担忧了。不是他们相信玉熙的能力,而是他们相信云擎的眼光。他们也相信云擎不是感情用事的人。既然能让韩氏做这个事,就表示韩氏有这个能力。当然,玉熙以前的表现,让他们也对玉熙有信心。
  用过午膳,玉熙跟云擎说道:“我想让傅明朗担任兰州城的知府,和瑞你觉得如何?”
  云擎不大赞同,说道:“傅明朗是有能力,不过我担心他以后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他重用的杜兴国跟安子柯等人,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人有才能名声好,更因为这些人的家族就在西北。所以,他们不敢做出背叛他的事,而傅明朗就没有这个顾虑。万一他以后掌控了兰州城,煽动百姓发动暴乱什么的,那就是大麻烦了。
  玉熙摇头道:“这个不用担心。老百姓只要吃饱穿暖了就不会去造反。另外,知州跟通判都是西北人,有他们在傅明朗若是有什么动作很快就能发现。”老百姓会造反,那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日子过得好好的,谁也不会去送死。
  云擎想了下点头答应了:“这事你做主。”若是傅明朗真有异动,他也能将之灭了,不过就是有些麻烦。
  玉熙还有一个想法:“我想成立一个监察司,这个监察司的职责的作用相当于御史,专抓负责监察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玉熙这里用的是我,而不是我们。虽然少了一个字,可差别却是很大。
  云擎问道:“为何不直接说是御史台呢?”
  玉熙自然有她的用意了:“御史台,那是朝廷才有的。我们若是以御史台命名,朝廷定然以为我们是想要谋夺天下了。”虽然众人都知道他们谋反,可因为有了云擎上的折子,现在暂时缓和了跟朝廷的关系。若是现在再来这么一手,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云擎心里觉得没啥区别:“若是皇帝平底了辽东的叛乱,转头就来对付我们。”若是燕无双赢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玉熙想起了当初她被刺杀的事,说道:“和瑞,去年那场刺杀,我怀疑幕后凶手是燕无双。”
  云擎一脸的凝重,说道:“为何会有这样的怀疑?”玉熙怀疑燕无双,定然是有他的用意的。
  玉熙之所以选择现在说这件事,是有她的考量的。这次燕无双跟皇帝之中的争夺,玉熙认为燕无双的赢面更大。若燕无双赢了,肯定会想方设法拉拢云擎。若到时候燕无双打出大义的名头,以云擎的性子说不准会动摇,而她,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玉熙说道:“我死了,你暴怒之下谋反十有八九不能成功的。不过,就算不能成功,可却会消耗掉朝廷大量的兵力跟财力。燕无双在这种情况下谋反,事半功倍。”
  云擎这下懂了:“你是说燕无双想要渔翁得利?”
  玉熙点头道:“差不多。不过燕无双没预料到我会大难不死,而我们这次起兵会得了天助,出乎预料的顺利。”玉熙所说的天助,是指打仗这段时间,行军的时候天气非常好,等占了城以后就开始下雨下雪。这不是天助,是什么?
  听到得天助这个词,云擎摸了一下玉熙的头说道:“定然是老天爷知道你的想法,所以才额外照佛我们。”虽然云擎不迷信,但这次行军打仗确实是得了老天爷的厚爱。
  玉熙对于这个夸赞,欣然收下了。
  说完正事,夫妻两人又说起了私事。玉熙道:“谭拓之前想将女儿许配给许武,我给拒了。”
  谭姑娘的事,云擎也清楚。云擎不以为意地说道:“拒就拒了,你在镐城给许武挑一个好的。不过许武这年岁,亲事是该提上日程了。”其他人都成亲了,只剩下许武了。
  其实玉熙很好奇,问道:“许武到现在没成亲,真的只是没遇见合适的?”许武说只要能料理好家务性格好就成,这个条件并不高,在榆城的时候完全能找着的。而许武到现在,都没说上亲,玉熙总觉得有什么隐情在里面。
  这个还真将云擎问倒了,想了下,云擎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你给他找个知书达理容貌出众的姑娘,肯定错不了。”
  玉熙轻笑道:“知书达理容貌出众,那得在官宦人家找。”在京城,就存在这种现象。文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将女儿嫁给带兵打仗的武将。当然,那是在太平时候,现在的情况,估计这些人巴不得呢!
  云擎说道:“这事你看着办了。”
  玉熙这会谈兴正浓:“我现在忙得很,也没时间去相看人家姑娘呀!等封大军跟袁鹰的夫人到了镐城,我请她们帮着相看下,我最后再掌掌眼、把把关,你看如何?”她如今得赶紧熟悉了政务,也得了解这些流程。哪里有时间办宴会,相看镐城待字闺中的姑娘。
  云擎笑着道:“再如何,也不差这几日。”都打了二十多年光棍,再等几个月也没关系。
  夫妻两人正说着话,外面就来人说杜兴国有事求见。玉熙拉住云擎的手,说道:“让我去吧!”见云擎要陪同,玉熙摇头,她觉得总要走出这一步的,今日,就迈出这一步吧!
  云擎不大同意。
  玉熙笑着道:“现在得趁着你在镐城有撑腰的时候建立威信,等你不在镐城,他们也会信服我。”
  云擎失笑,摸了一下玉熙的脸道:“若是杜国兴为难于你,别瞒着,我给你出气。”
  玉熙失笑:“杜国兴又不是傻瓜,怎么敢为难我?”杜兴国最多在政务上为难她了。不过,玉熙并不担心,她有自己的应对之法。
  杜国兴过来是要给云擎禀报一件很棘手的事,见到是玉熙过来,心头沉了沉,说道:“夫人,刚得到消息,富县那边饿死了三个人。”
  玉熙皱着眉头说道:“现在是五月,富县资源也算丰富,有不少的山林田地,只摘野菜野果吃也不可能会饿死?这事是否有其他的缘由?”若是冬天或者初春与深秋饿死人,玉熙还相信。现在这个季节饿死人,岂不是笑话了。
  杜兴国道:“夫人,这一家四口是一寡妇跟两个孩子。那寡妇身体不大好,前段时间病得起不来床,两个孩子最大得也只五岁……”这种情况,就是山上野菜野果再多,也没法采摘了。
  玉熙问道:“那妇人的丈夫是怎么死的?”听到是病死的,而不是战死的,玉熙心头松缓了很多。
  杜兴国以为玉熙会询问他解决之法,可惜等了半天,只等来玉熙问官府还有多少存粮。杜兴国说道:“官府的粮仓基本都是空的,搜剿上来的粮食,全部都送往军中了。”
  玉熙沉默了片刻后问道:“这种情况,杜大人觉得该如何解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杜兴国说道:“除非是将一部分军粮挪出来用下,其他办法都行不通。不过,当初我就跟大将军提过了,可大将军没有答应。”
  玉熙皱着眉头说道:“大将军为何没有答应?”云擎也不是那等看着别人死的冷心肠的人。
  杜兴国摇头说道:“这事,我也不清楚。”当时云擎否认了他的建议却没告知原因。
  玉熙犹豫了一下,说道:“若是官府的粮仓里还有粮食,就先将这部分粮食拿出来救助最需要的人。其他的,我们再想办法吧!”凡事有轻重,云擎没同意让出来一部分军粮,肯定是有非这么做不可的原因了,她可不会去拆云擎的台。
  杜兴国有些失望,他还以为玉熙会说会劝服云擎让出一部分的军粮出来的。以云擎对韩氏的看重,说不准会答应。
  玉熙说道:“西北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如今我们鼓励百姓多开荒,减免赋税,若是风调雨顺是不担心粮食的收成。可若是出现干旱,一年的辛苦也就白费了。”
  杜兴国并不敢直视玉熙,垂着眼帘道:“干旱乃是天灾,我们也无能为力。”
  玉熙面色冷了下来,说道:“西北缺水,当务之急就是修建水渠。这样就算出现干旱,只要修建了够用的水渠,就不会颗粒无收。”玉熙说的是水渠,而不是水利。
  杜兴国猛一抬头,望着玉熙。
  玉熙面色淡淡地说道:“杜巡抚,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再有下一次就是直接滚蛋,不过这话不用说,相信杜兴国清楚。


第694章 掌事(3)


  第三百七十五章掌事(3)
  杜兴国出自商城的耕读世家杜家,才华显著,是光宗皇帝二十七年的传胪。两年前,他爹过逝了,他丁忧回家守孝。因为名气大,且在商城的名声也很不多,加上杜家在商城是有名的乐善好施的人家,云擎才会让他当了这个巡抚。
  杜兴国这会不敢再对玉熙存了轻视,说道:“夫人,修建水渠耗费很大。”这意思是没有钱,说什么都是枉然。
  西北要兴盛就得兴修水利,这是不可置疑的事。不过玉熙虽然对水利这一块有所了解,但却不知道如何操作:“写个详细的章程上来,明日交给我。”没钱,也得拿出钱来修建水利工程,这是重中之重得事情,半点耽搁不可。
  杜兴国觉得玉熙是强人所难,说道:“夫人,兴修水日乃是一个大工程,一日之内弄不出章程出来。”
  玉熙面无表情地说道:“不说你原本就是陕西人,对陕西的情况了如指掌,只说在其位谋其政,兴修水利的事情你也该早日提上日常来……”
  话还没说完,玉熙就觉得自己很傻,以她现在的地位哪里还需要跟一个质疑自己的人好声好气的。玉熙冷着脸说道:“明晚之前拿不出章程,那就换个人来做。”
  杜兴国可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几百的族人。若是韩氏因为他迁怒于族人,那他就是杜家的罪人。当然,真正的原因是杜兴国自己不想丢了这官位。他虽然是传胪也有才能,但丁忧之前也不过是个正四品的官儿。若是正常情况下,他是很难做到巡抚的这个位置的。
  杜兴国憋着气道:“夫人,只一天的功夫,就算弄出了章程,也不能很详细。”只能弄出一个粗略的章程出来。
  玉熙听到这话,点了下头说道:“那明日之前将章程给我。”除非是杜兴国之前就做好了,否则一天之内想弄个详细的章程出来是肯定不可能的。
  杜兴国如丧考妣地走出了总督府。
  玉熙叫来了习武,将写好的信件交给他说道:“立即将这封信送到谭拓手中。”上午杜兴国的态度虽然不好,但玉熙也没想过要换掉杜兴国,就算杜兴国对她主政不满,但只要有能力还是能用。可下午杜兴国的表现,让她觉得此人不堪重用。
  不说杜兴国原本就是陕西人,对这里的情况很了解。只说他是巡抚,上位这么久竟然久没想过要兴修水利,这样的人,根本胜任不了巡抚这个位置。
  许武接了信就出去了。
  回到后院,玉熙才知道云擎刚被叫去了军营。全嬷嬷端了一杯泡好的水过来:“温度刚刚好,快喝了吧!”省得待会忙起来,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有时候全嬷嬷真觉得玉熙投错胎了,应该是个男子才对。
  玉熙喝得很文雅,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喝了好一会,才将一杯水给喝完。喝完后,玉熙说道:“身体好了,没必要再吃这东西。”现在吃没了,等到要用的时候就没有了。
  全嬷嬷为了保险起见,说道:“喝满三个月吧!以后,你隔三五日再喝一回。”这东西有延缓衰老养颜美容的功效,隔三差五吃点,还是极好的。
  玉熙点了下头。
  全嬷嬷看着玉熙很疲惫的样子,有些心疼地说道:“我给你揉一揉吧!”虽然全嬷嬷并不赞同玉熙这么辛苦,但玉熙既然要做,也只能支持,并且力所能及地帮玉熙分担一些事情。
  玉熙摇头道;“不用了,我有些累了,得睡会。”玉熙养成了午觉的习惯,若是中午不睡,下午就会没精神。
  杜兴国回到自己的府中,一脸怒火地跟自己的幕僚说道:“这个女人,分明是在刁难于我,就算章程写好了交给她看,她看得懂吗?”杜兴国觉得玉熙,自视甚高。
  幕僚张志文知道杜兴国的意思,忙说道:“我听说这云夫人饱读诗书,天文地理都懂。若是如此,还需要慎重对待。”虽然说传闻未必属实,可万一韩氏懂水利,那自家大人若是随便上个折子糊弄她,那可就遭殃了。
  杜兴国笑道:“既然她天文地理都懂,那我就好好写,写个她能看得懂的章程。”他就往深里写,看看韩氏是真懂还是假懂。
  太阳落山,玉熙将柳儿抱出来再院子里走。这个主院特别大,被玉熙更名为和馨院。和,平和、温和;馨,温馨。玉熙觉得这个名儿寓意很好。
  和馨院里种了两株枣树,左右各一颗。这会太阳的余光落在玉熙身上,落下了斑斓的残影。一阵风吹来,树叶被吹得沙沙地响。
  玉熙仰头望着高大的枣树,笑着说道:“也不知道原先的主人为何会在院子里种两株枣树?”其他院子里种的都是各种名贵的花草。只主院,竟然种了两棵枣树,而这会枣树上挂满了清油油的枣子。
  全嬷嬷摇头,表示也不知道。不过,全嬷嬷却有她的观点:“枣树结出来的枣子可以吃,那古藤跟兰花这些东西都是中看不中用。”这些花草树木的,都是有钱人玩的东西,普通百姓,也只为了填饱肚子了。
  玉熙笑了下,说道:“嬷嬷这话说得在理。这么两颗大枣树,能打下不少的枣子。”
  听到重重的脚步声,玉熙就知道是云擎回来了,转过身望向门口,就看见了云擎。
  云擎与玉熙说道:“新打造出来的刀出了问题,现在正在查找原因。”军备这一块,云擎抓得很紧。
  玉熙说道:“这事也着急不来,慢慢解决吧!”对兵器这类事,她是一点都不懂,所以也没办法给什么好的建议。
  用过晚膳,玉熙拉着云擎去了园子里散步消食。院子虽然还没整修好,但也比榆城强了十倍不止了。
  夫妻两人走上看山楼,听着淳淳的流水声。玉熙将他准备兴修水利工程的事说了一下:“和瑞,兴修水利事关西北稳定与繁荣,我准备将这个重任交给谭拓。”原本杜兴国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他对陕西很熟悉,交给谭拓,还得从头开始做起。可惜,经过今天的事,让玉熙不再相信杜兴国了,也是杜兴国现在还有用,要不然玉熙早就让他回家去了。
  云擎不反对玉熙重用谭拓,只是他对于兴修水利有些迟疑:“兴修水利是好,不过耗费太大。我们现在什么情况你也清楚。”修建水利工程那可都是烧钱的事,两省的水利工程,还不得将家底掏光。
  玉熙说道:“和瑞,粮食,才是西北平稳与发展的根本。所以,耗费再大这事也不能耽搁。”没有粮食,西北就不会太平,繁荣与富足,也就成了空话了。
  云擎不反对兴修水利,只是他怕到时候成为沉重的负担。毕竟要养着二十多万的军队,又要置换武器装备,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要是修建水利工程,将钱都花光了,拿什么养军队呢!
  玉熙心思一转,跟云擎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富县那边饿死了三个人,我觉得这事得解决下。”
  云擎沉默了下说道:“军粮也不多了,只够吃三个多月。”不是他不愿意将粮食拿出来给老百姓吃,只是这些粮食拿出来的话,将士就吃不饱饭,将士吃不饱饭,还打什么仗。
  玉熙说道:“粮食才是重中之重,没有粮食不仅百姓活不下去,就是军队也难以维系。和瑞,兴修水利,迫在眉睫。”见云擎一脸无奈的样子,玉熙靠着云擎身边,说道:“兴修了水利,再引进洋芋,我相信不用三年,西北就算不靠外购粮食,也不会饿死一个人。”洋芋的事,玉熙早就跟云擎说过了。
  云擎低下头问道:“你确定洋芋能在西北种植?”
  玉熙摇头道:“虽然我种植的那些都死了,但看洋芋的属性,我觉得肯定可以在西北种植开来。”陈先生送给玉熙的那些洋芋,除了吃掉的那几个,其他都给她种盆里。可惜,一盆都没活下来。不过,玉熙并不就此认为洋芋栽种不了。那些洋芋之所以没活,是因为她不知道种植手法。田洋带了擅长种植洋芋的人,肯定能种活。
  云擎摇头道:“既然你觉得这是非做不可的事,那就是做吧!”若是以后西北能自给自足,那也算是解决了最大的隐患了。
  玉熙笑了下说道:“你也不用着急。朝廷修建水利工程花费巨大,那是因为大半的钱都落在贪官手上。只要我们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不会将底子掏空的。”
  顿了一下,玉熙又说道:“和瑞,我们不能只想着节流,还得要开源才成。”占着西北这么大地方,玉熙就不相信没法子赚到钱。
  云擎摇头道:“做生意这种事,我不擅长。”政务只要努力,还能能学会的,可赚钱,他就真不懂了。
  玉熙说道:“我也不擅长,但是我们找擅长这方面的人做。”自己不会没关系,但只要下面的人懂就没问题。
  云擎心里搜索了一番,也没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才。
  玉熙笑道:“这事急不来。”擅长敛财的人,哪里那么好找的,而且就算找着了,也不一定为他们所用。


第695章 房术(1)


  事情很多,千头万绪的。不过玉熙也知道急不来,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事也得一件一件来解决。
  天黑之前,玉熙拿到了杜兴国关于修建水利工程的章程。玉熙看得很认真,可以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看完,玉熙将东西放在书桌前,说道:“你的章程写得不错,只还是不够全面。像修建一座水坝,这水坝修建在哪个位置最佳?修建多宽多长多深最妥当?这些都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另外修建水坝需要的各种开支,都必须提前做好预算。这样,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杜兴国心头万分震撼,他上面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可韩氏竟然看得懂。杜兴国怎么也在官场历练了几年,虽然震撼,也没有在玉熙面前失态:“夫人说的是,只是我们现在没有擅长水利修建之人。”杜兴国这是又在给玉熙出难题了。
  玉熙觉得自己太软了,才会让杜兴国欺上头。玉熙当即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你手头上的事都交给安子柯!”对这样一个办差总是推三阻四的人,她不想再给脸了。相比而言,安子柯还是比较听话的。将杜兴国罢黜,正好将位置腾出来给谭拓。
  杜兴国没想到韩氏一下就翻脸了。
  玉熙将杜兴国罢黜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整个镐城。不过也因为这个事,布政使安子柯跟按擦使司熊南启再不敢有异动了。
  袁鹰知道这个消息,拍手称快:“那个老匹夫,早就应该罢黜了。他真以为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镐城离了他就不成了?”袁鹰在兰州城的时候,很是厌烦谭拓总是给他讲解。可到了镐城碰到了杜兴国,他才觉得谭拓的行为算是好为人师了。因为杜兴国跟袁鹰议事,只说不解释,经常听得他云里雾里的。不过袁鹰能被云擎重用,自有他的过人之处。既然不懂,那就干脆不懂,他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做,根本不听杜兴国那一套。
  封大军笑着说道:“以前还以为夫人是个性子柔弱,很好说话的。没想到,竟然如此果断。”云擎走了,整个陕西都由他管着,跟杜兴国打交道的次数也不少。杜兴国有才,这个封大军不否认,只是有些自视甚高了。
  袁鹰嘴角也露出笑意:“夫人那是外柔内刚。不过也幸亏他不知道夫人的性子,要不然也不敢懈怠,却没想到踢到铁板了……”别说杜兴国,就是他们对夫人有不敬,将军都得黑着脸。
  不过,袁鹰也有他的担心:“疯子,你说夫人这般厉害,也不知道是好是坏?”玉熙主政,大将军都同意了,他也没什么意见。只是担心玉熙太强了,风头盖过大将军那就不美了。
  封大军知道袁鹰的顾虑,笑了起来:“夫人再厉害,离了咱将军不过就一只纸老虎”。夫人能罢黜杜兴国,那是因为有将军撑腰,没有将军,夫人啥都干不成。
  袁鹰笑了下,说道:“你说得是,是我想岔了。”
  封大军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只有弱懦无能的男人,才会怕自己的女人盖过他的风头。”他家将军,可没有这个担心。
  袁鹰听了这话打趣道:“我听说嫂夫人在开春时,跟着夫人做了不少的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是嫂夫人也学了夫人,看到你到时候还会不会说得这般轻松?”能做到这点的,真没几个,至少他,没有这个魄力。
  封大军哈哈直笑:“只可惜,我想也没用。”不是哪个女人都有夫人这样的才能。她媳妇管管家,带带孩子还成,其他的没那个能耐。
  忙碌了一天,玉熙很是疲惫。全嬷嬷走过来说道:“药浴好了,夫人可以去泡下。”见玉熙仰头望着自己,全嬷嬷解释道:“这药浴泡了,可以解乏。”
  玉熙有些羞愧:“嬷嬷,原本是该让你享福的,没想到现在还得让你为我操劳。”帮着她带孩子,还给她做药膳,现在又为熬药浴,真的辛苦。
  全嬷嬷笑着说道:“我也只能做这些轻省的事,其他也帮不了你。至。”玉熙料理外面的事,虽然会有些劳累,但每日神采奕奕的,这样让全嬷嬷说不出劝阻的话。
  玉熙想了下说道:“嬷嬷,是否该派人接了你侄子他们到西北来?”现在处于停战期间,接人正好呢!
  全嬷嬷早想将侄子一家接来了,在河南那边,可没呆在镐城自在。只是玉熙每日忙得很,人手又紧,她也不好开口。现在玉熙主动提起,她自然不会拒绝,就将她侄子所在的地方说了一下。
  玉熙点头道:“等他们到了,嬷嬷有什么打算?是要安排他们进府当差还是在外面做点什么营生?”玉熙会这么说,是觉得以全嬷嬷的性子,可能不会让全大憨进府当差。
  全嬷嬷摇头说道:“大憨跟她媳妇除了种地其他什么都不会,就让他们回老家。我那两个侄孙,大的有一把子戾气,小的念过几年书,到时候看看府邸有什么差事适合他们。若没有,就让他们去外面做个营生,总能养活自己的。”全嬷嬷不是没有培养过两个侄孙,可惜资质有限,两个侄孙都是文不成武不就。
  玉熙笑了下,说道:“嬷嬷这就外道了。”偌大的总督府,还能安置不下两个人。
  泡完药浴,玉熙又冲洗了一遍,然后才换上一身藕荷色的衣裳。在前院料理事情,玉熙为了显得庄重,穿的衣裳都显得有些老气,回到后院,就换了宽松舒服的衣裳。
  全嬷嬷捧了一本册子给玉熙,说道:“夫人,这上面的东西,你可得好好学一学。”
  玉熙听到好东西眼睛一亮,上次全嬷嬷送得那本小册子那也是极好的东西。玉熙接过来,立即翻开,只看了一眼手一抖,那本册子就落在了地上了。
  全嬷嬷将那本册子捡起来,说道:“都生了两孩子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这是话中有话了。
  玉熙红着脸说道:“嬷嬷,你这、这东西哪里来的呀?”她还以为是什么宝贝,结果上面画着两个男女果着身交缠在一起。
  全嬷嬷自然不会告诉玉熙这是从哪里来的,只道:“夫人,外面的事情你喜欢,我不拦着。不过,也不能忽略了大将军。”就全嬷嬷所知,夫妻两人只开始两天行了房,这段时间都没任何动作。
  玉熙那脸红的,真的是跟煮熟的虾子没区别了:“嬷嬷,你别说了。”房事过后都是要用水的,所以全嬷嬷对这个很清楚。
  全嬷嬷都五十多岁的人,很多事早看开了:“夫妻之事有什么可害羞的。”孩子都生了两的女人竟然还跟没嫁人的少女一样羞涩,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得将玉熙掰正过来。
  玉熙努力调整心态,说道:“嬷嬷,你好端端地送这个给我做什么?”全嬷嬷的行为,让玉熙有些莫不着头脑。
  全嬷嬷非常直白地说道:“要想一直独宠,不能只靠男人得爱重,你还得多学些房中之术。”也是见玉熙脸皮薄,所以她才直言不讳,省得拐来拐去,也说不到重点。
  玉熙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嬷嬷你说什么?”学习房中之术,她没听错吧!
  全嬷嬷道:“你知道为何宋贵妃能独宠二十多年,让后宫其他美人如同虚设吗?”
  玉熙知道全嬷嬷言下之意,问道:“嬷嬷有话直说。”虽然宋贵妃手段毒辣,她恨不能杀之而后快。可是不可否认,这个女人在这方面确实很有手段。皇帝什么美人没见过,可却能独宠她二十多年,这可不仅仅是靠美容就能成的。
  全嬷嬷说道:“根据传闻,宋贵妃在进宫之前,宋怀瑾请了专人教导过她房中之术。”
  玉熙对于这个所谓的专人很有兴趣:“宋怀瑾请的是什么人教导那毒妇?”玉熙现在都是以毒妇称呼宋贵妃的。
  全嬷嬷面不改色地说道:“传闻是京城百花楼里的老鸨,据说此人精通房中之术。”
  玉熙笑了起来,说道:“嬷嬷觉得这个传闻是真的?”要不然,也不会巴巴地寻了一本春宫图给她看了。
  全嬷嬷摇头说道:“是不是真的我不清楚。不过当初宋贵妃一进宫,就将皇帝迷住了,一连三个月宿在她的寝宫。”
  若是这样也能说得通,为何那毒妇能专宠这么多年了。选进宫的女子,就算不是官宦人家的姑娘也都是良家女,哪里比得过经过培养的毒妇。
  玉熙笑了下说道:“还真有趣,不知道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知道这些事,会什么感觉?”被老鸨调教过的,那都是楼子里的女人,说难听点,宋太后跟这些女人的身份相等。唯一的区别是,宋太后伺候的是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了。
  全嬷嬷觉得话题扯远了,将册子再次递到玉熙的手中,说道:“夫人,要想一直获得专宠,就必须将大将军的身心都拢住。”云擎虽然对玉熙情深意重,可外面的诱惑也不能少,而这种事单靠防是没有用的,只靠男人的自觉性也很容易出事。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让云擎眼里,心里,都只有玉熙一个。
  玉熙觉得这个册子很烫手,但她却没将它扔掉。


第696章 房术(2)


  第三百七十七章房术(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