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重生记_六月浩雪-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擎听到这话,吓得不行,朝着玉熙说道:“赶紧回房躺着。”见玉熙不愿意起身,干脆将玉熙抱起来。看也不看陶宏昌跟洪太医,抱着玉熙出了门。
  玉熙将头缩在云擎怀里,让人看不到她的脸。
  陶宏昌的脸都黑了,这种情况若还坚持让玉熙去京城,别说彻底得罪了云擎,还会让榆城的将士认为皇上是个冷血没有人情的。
  洪太医朝着云擎的背影说道:“我给夫人开一道安胎药,先吃三天,三天以后我再来复诊。”
  陶宏昌差点兔血。
  回到后院,进了屋子,玉熙忙跟满脸严肃的云擎解释道:“我没事,你别担心!”见云擎不相信,玉熙笑着说道:“你忘记了,我早晨吃了鸡蛋包子,还喝了一碗羊奶。”吃完饭后没多久还啃了个苹果。
  云擎听罢问道:“那洪太医为什么会说你有流产的迹象?这是怎么回事?”心里已经相信玉熙的话了。这么能吃的孕妇,这么可能虚弱到流产呢!
  玉熙笑着说道:“你忘记了,我学过医术的,在这方面动点手脚不是什么难事。”也是因为玉熙瘦得不行,加上曲妈妈化妆的技艺高超,这才将陶宏昌跟洪太医骗过了。
  云擎不放心地问道:“没有后遗症?”
  玉熙摇头道:“放心,我不会拿自己跟孩子来冒险的,只是动两点手脚,没有半点妨碍。”
  云擎这才放心。
  玉熙接了紫堇递过来洪太医开的方子,看完后点了下头,有两把刷子。玉熙跟云擎说道:“军营不是缺大夫吗?你可以跟陶宏昌建议下,让洪太医去军营治疗下那些伤兵。”
  云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既然能入太医院肯定医术很不错。至于说在玉熙身上栽了跟头,那也不是洪太医医术不行,而是自家媳妇太聪慧了。
  ps: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六月祝亲们新春快乐,阖家欢乐,羊年大吉,羊年一切顺顺顺。


第539章 二愣子


  陶宏昌回到驿站,看着洪太医时,双眼都能喷出火来:“我之前是怎么交代你的?你都当成耳边风了?”皇上的意思很明确,一定要将韩氏带回京。所以,陶宏昌根本不在意玉熙肚子里的孩子,要不然也不会夸下海口说保证玉熙跟孩子没事。这种哪里能保证得了,正常人奔波数千里的路都吃不住,更何况一个孕妇。
  如玉熙所预料的那般,陶宏昌对于自己所保证的事压根不放在信上。就算韩氏有个不测,到了京城云擎也伤不了他分毫。
  洪太医脸色很难看,他只是醉心医术厌恶纷争,不愿意卷入勾心斗角的事之中,但不表示他是蠢人。洪太医说道:“就云夫人现在的情况,若是强行要带她回京,不出三天就要出事。云将军那么爱重云夫人,一旦云夫人出事我们一个都别想活。”只看云擎不顾众人的目光将云夫人抱走这点看,就知道夫妻感情极好。就算陶宏昌算计成功,将韩夫人带离榆城,可就这身体状况颠簸一两天就得落胎。到时候云擎发怒,他们就只死路一条了。
  陶宏昌吓了一大跳,说道:“韩氏真的虚弱到这个地步?”若是这样的话,确实要谨慎了。
  洪太医对于质疑他医术的人非常厌恶,硬邦邦地说道:“若是你不相信,大可以再请榆城其他大夫给云夫人诊断。”说完转身就出去了,他只是奉命当差,可不是陶宏昌的下属。
  他不管陶宏昌有什么谋算,反正他不能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说假话。也是因为这个性子,所以才处处遭受排挤。好在洪太医是真心喜欢医术,对于升官贵人赏识这个没兴趣。
  陶宏昌脸一下就黑了,他这是带了一个帮手吗?他这是带了一个祖宗过来了。这气还没消,就听到说云擎派人过来了。
  云擎朝着陶宏昌双手抱拳,说道:“陶大人,我家将军说洪太医医术高超,想请他给我们定北军那些受伤的士兵诊治。”
  陶宏昌真没想到,云擎竟然来这么一手。当即假笑道:“这事得问过洪太医,若是他不同意,我也无能为力了。”这一路上,随行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让洪太医诊治,他都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这回云擎邀请,肯定也不会答应的。
  岂料,洪太医听到这事就说道:“你等我一下,我去背药箱。”人家不仅答应,还愿意现在去就诊治那些伤兵。
  许武自然是高兴地不行:“多谢洪太医。”以前皇帝派来的人,大都是面孔朝天,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平易近人又爽快的。
  陶宏昌气得不行,要不是他对洪太医的背景非常清楚,都要怀疑洪太医跟云擎是一伙的:“这个二愣子。”不帮着自己人,反倒是去帮对手,不是二愣子是什么。
  身边的随从说道:“大人,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我们都进不去军营,现在洪太医能进去,正好打探个虚实。”听说西北军很彪悍,就是不知道如何个彪悍法。
  正说着话,就听到下面的人就来回禀:“大人,杜文书求见大人。”杜文书虽然说是监军,但其实已经被云擎架空了。也就看着他听话,也没有什么坏心才留着当门面,要不然早就没命了。
  陶宏昌其实不大瞧得上杜文书的,但凡杜文书有点用争点气,也不至于让他过来:“请杜大人进来。”
  杜文书这次来找陶宏昌,是有重要的事说:“陶大人,你想让韩氏跟你回京,那是不可能的。”榆城现在变化很大,这一切的而改变全都是出自韩氏之手。
  其实杜文书偶尔回想起来都有些心惊。韩氏做事,不像其他人闹出大动静,她是慢慢的一点一点地去做。也是这样闷声不响,才让他放松了警惕,酿成现在的祸患:“陶大人,你回京城一定要告诉皇上,韩氏不能再留了。”
  陶宏昌问道:“这话怎么说?”
  杜文书将玉熙做的事都说了:“韩氏现在在榆城威望特别高,将士跟百姓都很尊敬爱戴她。而韩氏跟云擎不一样,韩氏是一个极有野心的人,若是不现在除掉她,定然会有大患的。”韩氏若是个安分守己的,就不会插手榆城的政务跟军务了。偏偏云擎又对她极为信任,有云擎做后盾她行事又没忌惮。
  陶宏昌觉得除掉云擎,才是断绝了祸患的根源。万一韩氏被杀,云擎一怒之下造反,岂不是祸患更大。
  杜文书何尝不知道这个理,说道:“想杀云擎,难如登天。”云擎身边的人不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谊,就是跟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想要收买他们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加上他本身武艺高强,想暗杀也没那么容易。宋家杀了他十多年,他都好好的。
  若是玉熙知道杜文书的想法,肯定会很感慨,柿子都是捡软的捏,走到哪都是这个理。
  对于杜文书去寻陶宏昌的事,云擎跟玉熙很快就知道了。玉熙说道:“和瑞,这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理?”留杜文书在身边隐患很大。
  云擎没杀杜文书,一来怕他觉得自己光明磊落有监军也不怕,二来也是杜文书比较识趣:“先让人打探一下他跟陶宏昌说了什么?”视情况而定。
  玉熙眼睛闪了闪,点头说道:“听你的。”
  一直到天都黑了,陶宏昌要歇下了还没见洪太医回驿站。他立即让人去云府,问下这是怎么回事。
  许武过去跟陶宏昌说道:“陶大人,洪太医今晚就歇在军营之中。若是陶大人有什么事,我会代为转告的。”洪太医一到军营就着手给那些伤兵诊治。伤兵太多,忙不过来,洪太医干脆就住在军营里,不准备回驿站了。
  陶宏昌憋着一口气说道;“让他明日务必回来。”碰到这么一个二六不分的人,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洪太医在军营之中呆了三天,一直到要给玉熙复诊才出了军营。到了云府,给玉熙把了脉,说道:“夫人现在情况比之前好了一些,不过还是需要吃药,另外还得注意饮食,我再给夫人开道食补的方子。吃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玉熙笑着说道:“多谢洪太医了。”听许武说,洪太医这几天在军营之中,从草忙到晚非常劳累。可是却没叫一声苦,也没喊一声累,尽心尽职地诊治那些伤兵。赢得军中不少人的敬重。
  等洪太医走了,玉熙都忍不住跟云擎说道:“若是洪太医能留下来,那该多好呀?”
  云擎在想这个可能性,想了一下说道:“他是皇上派来的人,我们不能强行将他留下。”
  玉熙莞尔,这口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土匪呢:“我也就这么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碰到这么一个医术高超的实在人却不能留下来,实在是太遗憾了。
  云擎转移了话题,说道:“余丛已经送信回来,他们已经到了兰州,还有半个多月就能到榆城了。不过这次只押送回二十万石粮食,剩下的四十多万石粮食要稍晚一些。”除了粮食,还有大豆布匹等物。不过占得数量相比粮食,并不算多,就给忽略了。
  玉熙问道:“一路上可太平?”
  云擎也没瞒着玉熙,将粮食被马罗山的盗匪扣押的事说了。说完后加了一句:“余丛是我身边人胆子最大的一个。”
  玉熙轻笑道:“你身边的人,我就没见过有一个胆小的。”这些人历经生死,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哪怕会胆小。
  第二日陶宏昌再一次求见云擎。这次不是来说要带玉熙回京城,而是来告别的:“云将军,陶某准备明日就回京?”
  若是别人,肯定会假意客套挽留一二。云擎可不会挽留他,只是说道:“祝陶大人一路顺风。”
  看着云擎面无表情地说着一路顺风,陶宏昌不期然地想起了被匪贼砍死的曹德,顿时汗毛都竖了起来。
  一行人离京之前,洪太医再一次给玉熙诊脉。诊完以后,洪太医看着玉熙说道:“不知道夫人能否告知是用什么方法让脉象显得这么虚弱?”差点就给骗过了,确切地说已经被骗了,而且是骗了两回。枉费他对自诩医术高超,没想到今日栽倒在一个女人的身上。
  玉熙非常惊讶,问道:“不知道洪太医这话是何意?”这惊讶还真不是装的,因为她还真不知道洪太医是如何看穿他的。
  洪太医也不跟玉熙兜圈子,说道:“味不对。”
  玉熙也算考虑周全了,衣服都是用药材熏过,就是为了担心被洪太医识穿了,没想到还是被识破了。
  见玉熙没吭声,洪太医说道:“云夫人,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如何瞒过我的?”其他的,他就当不知道了。
  玉熙看着洪太医一副不问出誓不罢休的神情,想了一下,说道:“我也学过医术,虽然没敢治病救人,但对人体的穴位跟经脉还是知道一些的。”
  洪太医说道:“夫人这话谦虚了。”若不是对人体穴位跟经脉极为熟悉,哪怕动了手脚也不可能瞒过他。
  玉熙一脸歉意地说道:“洪太医,我也是被逼无奈才这么做的。虽然我身体没你说的那般糟糕,可真得要奔波几千里,孩子十有八九是保不住的,就是我自己也得丧命。”
  洪太医没接玉熙的话,只是说了一句:“我师父一直跟我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师父的话果然是对的。”
  ps:正月初一拜新年,走亲访友互寒暄。大人见面说声好,孩子喜收压岁钱。o(∩_∩)o~


第540章 浑水摸鱼(1)


  玉熙并没有就她装病这事再说什么,而是问起了洪太医不少问题。两人谈了将近一个时辰,洪太医才告辞回去。
  紫堇等洪太医走后,沉声说道:“夫人,现在结果了他,就不会走漏消息了。”这姓洪的若将夫人装病这事告诉陶宏昌,会是一个大麻烦的。
  玉熙摇头说道:“不用,他不会说的。”若是说了,肯定会招来陶宏昌的怒火。而且玉熙对自己的眼光还是有自信的,洪太医不仅是个有医德的人,不会拿人的性命开玩笑的,他还是个聪明人。聪明人,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紫堇不大放心,不过玉熙没发话,她也不敢私自动手。要不然,后果很严重的。上次在慈幼院严重失职,事后被杨师傅逮着念叨了一个月,她再没得到玉熙的吩咐之前,再不敢轻举妄动了。
  当天晚上,云擎就探得了消息,知道杜文书建议皇帝诛杀玉熙。云擎听完就想杀了杜文书,不过在动手之前他将这件事跟玉熙说了:“玉熙,杜文书这人,不能留了。”
  玉熙一早就觉得杜文书是个后患,果然如她所担心的那样:“和瑞,现在不宜动杜文书?”见云擎满脸的不解,玉熙说道:“陶宏昌故意泄露这个消息给我们,肯定不怀好意。”这种事属于机密,现在却透露给他们知道,陶宏昌这是想要杜文书死。在不知道陶宏昌到底打的什么算盘之前,不能动杜文书。
  云擎皱着眉头说道:“皇帝用的这都是什么人?”杜文书跟陶宏昌都是皇帝的人,可这些所谓的自己人却互掐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若是斗得过于相跟宋国舅,那才是稀罕事了。
  玉熙说道:“朝廷是靠不住的,得靠自己。”如今都五月了,朝廷才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过来,除了发军饷外所剩无几了。
  说起银子,云擎问道:“已经买了六十多万石粮食,要是再买粮食恐有不妥。”储备那么多粮食,皇帝肯定会多想。云擎虽然受了玉熙的影响想谋得陕甘总督一职,主要是为榆城的十万将士,也想积攒资本将北掳人杀个干净。
  玉熙轻笑道:“你手握十万大军的兵权,不管我们做什么皇帝都会被忌惮的。除非你将兵权交出去,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云擎脸色很难看,他虽然没有叛逆之心,但也不是蠢人。兵权交出之日,也是他们全家灭顶之时。
  玉熙柔声说道:“只要我们坐得端行得正,他们要顾忌就让他们顾忌去吧!”说完,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下。玉熙觉得粮食还是需要买,但可以不买去年那么多。也是玉熙上辈子挨过饿,她就觉得只有存了粮有了保障,心里才踏实
  云擎考虑了一下,点头答应了:“那就少购置一些。”
  玉熙的意思是这回粮食可以少买一些,但应该后置豆类跟海味,大批量地购置。
  云擎不大明白,说道:“为什么一定要多购置豆类跟海味?有什么讲究?”这海味得去沿海之地采购,太远了。
  玉熙说道:“我前不久听许武说起军营中的事,说是军中有不少将士骨关节会疼痛,还有不少得大脖子病的。”见云擎点头,玉熙才继续说道:“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跟海味或者肉类跟奶制品,将士就不会得这两种病了。”提供大批量的水果跟肉类,这个不大现实,成本太高了,但蔬菜跟那些便宜的海味,还是可以有的。
  云擎一脸惊喜,说道:“吃这些东西真的能缓解败血症跟大脖子病?”败血症跟大脖子病,发病率特别的高。当然,也是因为比例太高,玉熙也才会知道。
  玉熙点了下头,说道:“我已经问过洪太医,他也赞同我的观点,说多吃硕果蔬菜跟海味等可以避免得败血症跟大脖子病。”
  云擎说道:“那以后得多供应蔬菜给他们吃,至于肉类……”多供应肉类这个不大现实,不过可以都供应奶制品。
  玉熙看着云擎激动不已的样子,笑了下,平日那么冷清的人难得有这么情绪外露的时候。玉熙说道:“不着急,一步一步来。只要有心,会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云擎说道:“那我平日也多吃瓜果蔬菜。”云擎是无肉不欢的主,平日不大吃瓜果蔬菜。
  玉熙笑了一下,说道:“你知道就好,要不然枣枣长大以后学你也只吃肉不吃蔬菜瓜果,可我可就头疼了。”枣枣像足了云擎,不仅模样像,饮食也像,也是个无肉不欢的主。
  云擎笑着说道:“以后不再挑食了。”知道败血症跟大脖子病是因为饮食不当造成的,他哪里还敢只吃肉。
  玉熙转回了刚才的话:“将我们打探到的消息让杜文书知道,看看他有什么反应?”一方面是给杜文书一个警告,让他老实一些;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让杜文书跟陶宏昌互掐。
  云擎最讨厌算计来算计去,不过身处这个位置,有些算计又避免不了,好在有玉熙帮他出谋划策:“成。”
  此时,在辽东发生了一件大事,元帅童春林被刺身亡。这事传回京城,引起轩然大波。宋国舅更是叫嚣着要彻查,童大林是他的人,现在死了对他的打击是最大的。
  皇帝也是忧心忡忡,童大林死了,辽东没有掌舵人,万一东胡人趁机攻破桐城,挥军南下,京城就危险了。
  有时候,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在童春林被杀的消息传回来的第四日,就传听到桐城告急的消息。
  皇帝召集文武大臣商议这件事:“不知道众位爱卿觉得该派谁去辽东?”这个人不仅要擅打仗,还要能掌控得辽东军。
  这个时候,蒋侯爷站出来请战。除了蒋侯爷,还有几个老将跟年轻的将领站出来请战。
  皇帝在心里衡量了一下,最后点了蒋侯爷,让他即刻赶往辽东去抗击东胡人。
  玉辰得了这个消息,心不已。等接到蒋府的请帖,立即前往蒋府。见到蒋侯爷,说道:“不说东胡人已经兵临城下,就说刺杀童元帅的幕后凶手也没查出来,舅舅去辽东太危险了。”
  蒋侯爷苦笑道:“辽东的局势我很清楚,可我若是不站出来,皇上也会点我的。”皇帝没有太多可用的人,而他正好是一个。除了刚才说的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想赌一把。输了不过是他一条命,反正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儿子也能顶立门户了,就算战死沙场也没什么遗憾的。若是赢了,也有跟于家跟宋家抗衡的资本了。
  玉辰也知道皇帝都已经钦点了蒋侯爷,肯定不可能再推脱了:“舅舅,那你一定要小心。”玉辰心里有些黯然,舅舅平日那般疼她,关键时刻却什么都帮不了,她觉得很惭愧。
  蒋侯爷说道:“我去了辽东,府邸里的事得需要你多看顾一下。”蒋世子也是个有能力的,但敬王的权势更大,朝堂上的事还是需要多倚仗敬王。这也是蒋侯爷让玉辰过来的真正原因。
  玉辰点头道:“舅舅,你放心,若是有什么事我会通知大表哥。”
  其他人不知道刺杀童春林的幕后凶手是谁,韩建明却猜了个八九:“童春林之死肯定是燕无双下的手。”童春林当年背叛了燕元帅,又将在辽东的燕家人赶尽杀绝,可以说,童春林是燕无双不共戴天的仇人。燕无双肯定早就想杀了他,只是一直都寻不到机会了。
  只是他虽然确定这事是燕无双的手笔,但他没有确切的证据。而且他早知道燕无双没死一只藏匿在暗处,却一直都没告诉皇帝,现在说出去肯定会招惹皇帝的猜忌。
  赵先生想得却有些远,说道:“童春林是辽东元帅,燕无双是怎么杀的他呢?”童春林是大元帅,府邸里戒备森严,身边也是大批的护卫保护着,想杀他真不是一般的男。
  韩建明说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燕无双准备了十多年,这次应该是觉得时机到了。”若是其他人想要杀童春林,可能还有难度,但燕无双却是个例外。
  辽东很多人都受过燕元帅的恩惠,这也是燕无双能在童春林追杀他还能活下来的根本原因。而燕无双在辽东有这样的底蕴,加上他自己经营十多年,能刺杀童春林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
  赵先生说道:“我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国公爷,你说这是会不会跟于家有关系?”燕无双本事再大,也不可能隐藏得这般深,除非是有人相助。而京城能跟宋家抗衡的,只有于家。
  韩建明仔细想了一下,说道:“若真如你猜测,童春林被刺杀这事可就值得深思了。”燕无双想要报仇,跟于家合作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于家为什么帮助燕无双,这就值得深思了。
  想到这里,韩建明说道:“这事必须跟皇上禀报。”不是韩建明忠君为国,而是皇帝知道以后局势会更混乱,而他正好浑水摸鱼。
  ps:邻居家因为一只鹅跟别人吵架,吵了一个多小时,吵得我头都疼了,吵到最后竟然差点打起来。大过年的,火气也太大了……


第541章 浑水摸鱼(2)


  雕刻着山河日夜的三足掐丝珐琅熏炉子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香味让人闻了神清气爽。
  皇帝听了韩建明的话,面色一冷,问道:“你是说刺杀童春林的可能是燕无双?”燕家的人不是都死绝了,为什么燕无双还活着。想起当年做下的事,皇帝心头一阵烦躁,若燕无双真的没死,他肯定是会来报仇的。
  韩建明说道:“臣只是怀疑,并不敢确认。”韩建明虽然已决定将这个消息告诉皇帝,但在来之前也考虑了很久。因为必须将事情圆得滴水不漏,这样就不怕皇帝刨根问底。为此,他也费了很多精神。
  皇帝不听韩建业一堆的废话,直接问道:“有几成把握?”这事可不是小事,若燕无双真没死,他就有大麻烦了。
  韩建明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多余,燕家的事对皇帝的影响超过了他的想象。韩建明说道:“六成。”其实有九成,只是九成这个概率太高了,会惹得皇帝怀疑,六成不多不少刚刚好。
  皇帝没跳过这个话题,问道:“爱卿到年底就出孝了,对吧?”这种事想要圆的滴水不漏是不可能的,皇帝也不是傻子,只是他对于韩建明所图心中有数。虽然他对于韩建明的隐瞒不舒坦,只是有些事,也不宜深究。
  韩建明恭敬地说道:“回皇上,到明年一月中旬出孝。”若是皇帝能夺情现在也可以出仕,所以,能不能现在出仕取决于皇帝。
  皇帝没任何表示,只是让韩建明下去了。他自己在御书房呆了小半刻钟,然后召来了黑龙卫去彻查这件事。黑龙卫只听皇帝的命令行事,只是它一直隐匿在暗处,专门替皇帝处理一些面上不好处理的事。知道它的人都很少。当然,于相跟宋国舅肯定是知道的。
  考虑了一下,皇帝让人召来了宋国舅,将这件事告诉了宋国舅,说道:“舅舅,若燕无双没死,必然会有大祸。”
  宋国舅脸色也很难看,说道:“皇上,韩国公的话未必可信?”其实宋国舅心里清楚,韩建明肯定是有把握才会说这件事。毕竟这不是小事,不可能跟皇帝信口雌黄。不过想着燕无双连童春林都能杀,他也有些胆寒。一个云擎就够棘手的,再加上一个燕无双,宋家的未来堪忧。
  皇帝是相信韩建明的话,因为没骗他的必要。皇帝说道:“舅舅,若是燕无双真的还活着,必须将他除掉。”燕无双连童春林都能杀,足以证明他所拥有的势力。一旦辽东落在燕无双的手中,必定天下大乱。到时候他的皇位不保,宋家肯定也没太平日子过了。
  宋国舅说道:“皇上,臣想亲自前往辽东料理这件事。”宋国舅的手腕能力不逊色于相,要不然就算是宋贵妃得宠,也不可能拥有可以跟于相抗衡的势力。不过他是借助宋贵妃得的权势,被读书人所不齿,加上他本身野心勃勃为大目的不择手段,所以名声很糟糕。
  皇帝在心里权衡得失,最后还是摇头说道:“若童元帅这事的幕后主使真是燕无双,舅舅去辽东非常凶险。还是另外派可靠的人前往。”虽然皇帝一直打压宋怀瑾,还想从他手头夺权,可宋国舅现在不能出事。若是宋国舅出事了就再没人能跟于相抗衡了。万一于相想要造反逼宫,废了他扶持太子上位,于相就是辅政大臣,那他也束手无策了。说不准过些年,大周朝的天下就得改姓于了。
  宋国舅坚持要去,他的坚持也是事出有因,说道:“皇上,兹事体大,臣不得不亲自去一趟。”顿了一下,宋国舅说道:“皇上,臣怀疑燕无双知道当年的事,甚至还握有证据。”
  皇帝立即脸色大变,可以说这件事是他一辈子洗刷不掉的耻辱。若是燕无双真的握有他叛国的证据,一旦公布出去他的皇位定然不保了:“既然舅舅决定了,那一定要多带些武功高强的护卫。”
  对于皇帝突然让宋国舅前往桐城彻查童元帅刺杀事件,于家的人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于家大老爷说道:“爹,辽东如今乱的很,宋国舅这个时候去辽东?会是什么原因?”
  于相问过了皇帝这日见过的人员,听完以后说道:“问题出在韩国公身上。”韩建明前脚进宫见皇帝,后脚皇帝就召见了宋国舅,所以这事的肯定跟韩建明有关。
  从玉熙这件事上,韩建明已经看透了于家人,这回既然已经决定投靠了皇帝,自然不会再左摇右摆了。看到于家人送来的请帖,韩建明说道;“推了。”见了于家的人,皇帝肯定要多想了。
  赵先生有些担心,说道:“国公爷,这样会得罪于家的?”现在得罪于家,并不是明智之举。宋国舅就要出京,若是宋国舅有个三长两短,于相可就只手遮天。
  韩建明摇头说道:“这事我心头有数,你不用再劝了。”宋家的人靠不住,于家的人也一样靠不住。至于皇帝,也是个靠不住的。而唯一能靠得住的是玉熙。
  若说之前他猜测不到玉熙想要做什么,那在陈禹被刺成重伤,剿匪的差事重新落到纪玄身上,他就看出了一点门道。玉熙当日杀曹德,目的怕就是整个西北。因为只有将西北这潭水搅浑了,才有可能达到她的目的。相比之下,这丫头可比他想得远。
  想到这里韩建明立即着手写了封信,写完以后又取了火折子将它烧掉,看着纸张化为灰烬,自言自语道:“不宜操之过急。”现在派人去西北太扎眼,过一段时间去正正好。
  对于韩建明的不合作,于家大老爷非常恼火,他觉得韩建明就是过河拆桥的人。
  于相倒不生气,韩建明不见他儿子只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宋国舅去辽东的事确实跟他有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提供了什么线索:“怕是韩国公知道了刺杀童元帅的幕后主使是谁了。”而且这个幕后主使肯定跟宋家有莫大的关系,才能劳动宋国舅亲自前往。
  于大老爷说道:“我们早就知道辽东有一股庞大的势力,只是到现在还没查到这股势力背后人的身份。韩国公是怎么知道这人的身份?”这实在是很让人费解的事。于家的权势,可不是韩国公比拟得了的。
  于相没纠结这件事,说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年世家,有底牌不奇怪。”虽然国公府看着没落了,但底蕴却很厚。要不然也教导不了韩氏这么厉害的女子出来。
  说起韩氏,于大老爷又有话说了:“爹,若韩氏真如你所说的那般厉害,那这次陶宏昌肯定是无功而返了。”他爹的眼光,于大老爷还是信得过的。既然韩氏那般厉害,肯定不会愿意回京。
  于相看问题看得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