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摄政王他心有白月光-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佰等人成功捕获高丽的大王,就连高丽大王的王子们,也在他们的计谋之下抓到了大半。他们好吃好喝供着这些人,在蒙家军和坝上大营的将士们的保护下,一行人满心愉悦回到了京城。
  穆旭东得胜还朝,荀轲率领百官亲临城外迎接远归的大军。穆旭东面对荀轲的关怀不卑不亢,同时言说并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先帝的功劳。
  一行人叙旧后,便回到了宫中,荀轲留众将士在宫中宴饮,为战争归来的战士们接风洗尘。
  而民间,因着蛮子和高丽这先后两战,使得大周百姓的信心大为提升,而在大周的异族人,则更是小心谨慎,生怕自己哪点做的不好,引起两国矛盾,到时候大周的君主发兵他们的国家。
  宴饮上歌舞升平,一片祥和。众人皆知,今晚只是为将士们接风洗尘,真正的封赏则在第二日。
  第二□□会,荀轲先是对有功的将士进行封赏。他在太傅的指点下,将一些优秀的将领派往了大周的他处边境,相信凭借这些将士丰厚的经验,定然也能在其他地方做出一定的成绩。这样做也有一个好久,那就是避免了一个军团太过强大,尾大不掉的嫌疑。
  朝会上,荀轲按照原本的想法,想尊穆旭东为亚父,却没想到穆旭东客气地拒绝了亚父的称号,同时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兵权上交。
  荀轲忙做阻拦,言说自己不是容不下人的君主,并期望在穆旭东的帮助下,让大周的国力进一步提升。但穆旭东依然将手中的权利上交给了荀轲,并表示,兵权还是需要握在君主手中最为稳妥。
  朝中文官对此表示赞同,并且因为穆旭东这样的做法,还高看一眼赞一声高风亮节。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兵权在不在穆旭东手中没什么区别。
  一方面是穆旭东在大周北方军队中的号召力,不管是他崛起之地蒙家军,还是后来威震四方的坝上大营,这两个军团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另外一方面,则是知晓穆旭东荀轲原本便终于朝廷,若是穆旭东但凡有什么狼子野心,完全可以在皇帝去锦阳城投奔的时候,便将其杀害,得到圣旨后率军回到京城自己坐上皇位。
  荀轲知道只要是自己不君逼臣反,穆旭东绝对是自己最大的助力。但因为穆旭东拒绝了他的封赏,为了做给朝中官员看,也是为了让穆旭东知道自己对他的信任,便大肆封赏了他的妻子儿女。
  李清秋和素鑫的诰命接有所提升,换句话说,朝中有些官员奋斗了大半辈子,都不一定有李清秋和素鑫的诰命级别高。
  穆停云的郡主身份仍未变,但是她的食禄、封地,都有所增长,并且靠近京都,还是十分富饶的地方。
  穆虹年纪虽然小,但毕竟是摄政王唯一的世子,荀轲大笔一挥,直接在朝中为他找了一个轻松的活计先镀金。
  只是荀轲仍是觉得不够,又将覃陌和李清尧二人的官职提升了些,这才勉勉强强觉得能够过去。
  解决了出征将士的升迁问题,荀轲才将目光放在了被高丽王城中的探子,以及大周的将领齐心协力抓捕的高丽大王以及他的王子和臣子们。
  针对如何处理他们的事情,朝中官员也展开了讨论。
  有一部分官员认为应当杀掉,以彰显大国的威武,达到震慑周边小国的目的。
  还有一部分官员认为杀掉一国之君太过于鲁莽,不如将其囚禁于京城,甚至还能将少部分已经逃跑的高丽皇室和忠臣引诱进京城,从而一举歼灭将其扼杀。
  荀轲听过朝臣之间的争论后,任命范佰为四仪馆的馆长,其作用主要负责监察大周边境诸国的动态,同时看顾这些已经被抓获的他国王室。
  荀轲刚一上来便解决了这样的一件大事,他清楚的知道,并不是自己的能力出众能够统领百官,而是在内有父皇为他留下的太傅等忠心的臣子,对外有穆旭东范佰这样能征善战、工于心计的将军或是谋臣。
  这次高丽王室的胜利,让他的威信一下子提升上来了,他也更加谨慎,平日里若有拿不定的主意,也会向太傅或者摄政王讨教,听一听他们以及文武百官的意见,以免自己一人的想法不能兼顾天下苍生。
  这样一来二往,荀轲去摄政王府的机会也增多了不少。
  这天清晨,荀轲拿着朝臣上奏的奏折,来到了摄政王府,没等他进门的时候,远远望着便见到摄政王府门前排了大小车辆。
  荀轲看了一眼,问外面跟着的小太监道:“王府这是怎么了?”
  小太监前去问了问,回来答道:“是摄政王派去接王妃和郡主的马车到京城了,看现下的情况,应是在往里面搬东西。”
  荀轲忽然想到在锦阳城见到的那个少女以及那位柔婉的妇人,少女红衣飘飘飒爽的一面仿佛还在眼前,可是现在人回来了,荀轲忽然又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前去找她。找到她又能说什么呢?
  小太监在一旁没有听见圣上的询问或是回答,因此试探性地问道:“圣上,咱们还去吗?”
  荀轲看了看手上的奏折,垂眸想了想道:“这般国之大事,若是有所拖延,定然不好,去吧。”说完之后,荀轲放下了马车的帘子。
  小太监站在外面挠了挠头,往日圣上的回答都是去或者不去,为何今日还要给他解释原因?
  荀轲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奏折,在心里对自己说:对,朕就是去找摄政王讨主意的,不是去见她的。
  未到摄政王府门前,马车便走不进去,小太监和荀轲说了之后,荀轲便在小太监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小太监问道:“可要奴才进里面同摄政王说一声吗?以免冲撞了内眷。”
  荀轲瞥了小太监一眼,怎么这么不长眼。
  “别打扰他们搬东西了,要是摄政王的内眷知道朕来了,可能心中会有所担心,就像往常一样就行。”
  小太监看着帝王离开的身影,心中又不禁开始思索,为什么圣上又和自己解释原因了?难不成是圣上重视自己,想要大力栽培自己?
  抱着这般的想法,小太监快步追上了荀轲,同荀轲进摄政王府的时候还在想,自己一定要更加卖力才行,定不能辜负圣上对自己的信任。
  穆旭东从管家口中得知荀轲来的时候,正在屋中陪着妻子儿女还有母亲,听他们说说这一路上的风景。几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两个孩子在军中时候偷偷潜入高丽王城的事情。
  穆停云还好,毕竟中途被父亲送回家中,每日里母亲除了考校她一些学问,教着她绣绣花以外,便没有什么事情了,只不过就是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了。
  但是穆虹这里经历的却是丰富了许多,在被穆旭东打完军棍之后,他在军中养了数日后便也能够行动了,这个时候,大军已经踏平高丽王城,并且抓捕了一些高丽的官员。他身上伤稍微好点之后,又随着蒙家军一起去往高丽的其他城池,虽说是上战场了,可是有着蒙家军保护在左右,也没有受过伤,甚至还从蒙家军的将士们那里学到了不少战场上能够用到的宝贵经验。
  穆停云听到弟弟竟然真的虽大军上战场上后,心中满是羡慕,拉着穆虹问了许多他们在战场上的事情。最终幽幽叹道,若是她没有随穆虹去高丽王城,是不是自己也能见证一个国家在自己手中灭亡的经过。
  穆虹听后略有些惶恐,“姐,你这说的什么话,见证一个国家在你手中的灭亡!”
  穆停云摆摆手,“可不是一个国家在咱们大军的铁骑下灭亡了吗?”
  穆旭东和李清秋听见两个孩子的话也没有组织,当年高丽和蛮子联合起来进攻大周的时候,有谁帮过他们大周吗?最后不还是靠着他们自己挺过来的?既然他们当年敢做这件事情,就不要怪今日大周实力壮大之后能够毁了他们。
  几人正说着话,管家进来通报道圣上前来。
  几个女眷都准备避一下,穆虹对父亲道:“爹,那我就先去迎一下圣上。”
  穆旭东道:“将人迎进书房就行,我在书房等你们。”
  素鑫问道:“圣上来了,咱们不去拜见一下合适吗?我们不去,你也应该大礼迎圣上进门吧?”
  穆旭东道:“圣上性格温和,并不是多礼的人,你们没有回来的时候,几次我和虹儿前去迎接,都被圣上指责,后来我便在书房等着,让虹儿去迎,圣上见了也是大喜。娘,你们不用担心,去歇息吧。”
  素鑫等人听后,便去了内院里面,而穆虹则去前面迎荀轲。
  躬身行礼之后,穆虹问道:“圣上今日来有口福了。”
  荀轲顺势问道:“哦?有什么口福了?”
  穆虹拉着荀轲进了前厅,将祖母他们从锦阳城带回来的小零食以及地方特色的小吃拿出来,“圣上您尝尝,臣特别喜欢吃锦阳城的这个熏鸡。”说着穆虹为了保证没有下毒,自己先吃了一口。
  荀轲看着穆虹直接上手撕,不由有些犹疑。
  穆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在军中待得时间长了,忙道:“臣这就让人给您准备碗筷。”
  “罢了,不用了,看你这样吃也很香,锦阳城的人也是这么吃吗?”
  穆虹讪笑道:“倒也不是,有些家会用手去撕开鸡肉,说是好吃。也要一些人家会用刀子切。臣就是在军中,与同袍吃肉的时候都是这般,一时忘形,还望身上。。。。。。”
  请罪的话还没有说完,荀轲打断道:“既然说这么吃比较香,那朕也尝尝,说实话,朕真的很少吃这些民间小吃。”说着荀轲直接将熏鸡的鸡腿撕下来,咬了一口。
  “味道鲜美,滋味丰厚,不愧是当地的美食。”荀轲道。
  穆虹看着荀轲也同他一般吃,倒是没有惶恐,反而问道:“这样吃是香吧?”
  荀轲在这一刻忽然觉得,整个穆家的人,都有点意思。


第一百零八章 
  君臣之间完成了这件不可告人的事情之后,穆虹与荀轲两人净过手后,便一同往穆旭东书房走。
  荀轲跟着穆虹行走在摄政王府中,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到王府的时候,那会儿还不叫摄政王府,叫做武安侯府,是皇祖父刚刚赏赐给穆家的宅子。当时他看着父皇进了这件书房与还是武安侯的摄政王商讨朝政。
  现在自己走在皇祖父赏赐的宅子中,走过当年父皇走过的路,做着与父皇当年相似却又不同的事情。
  荀轲看着周围的风景,不禁回忆起小时候,父皇在书房中与武安侯商讨国政,而自己在这院子中走着走着,就被一家夫人带到了后院中,见到了那个刚刚满月的小姑娘。
  想到这里荀轲的嘴角不自觉上扬,见到这番情景的穆虹带着点好奇问道:“圣上看到什么了?”
  荀轲忙收敛了表情,恢复了往日清贵君主的模样道:“无事,觉得府上风景美好,一时间看入迷了。”
  穆虹点点头道:“府上的花草布局都出自母亲的手,母亲心灵好巧,有时候觉得匠人们打理不好花草,自己还会亲自动手的。”
  荀轲叹道:“怪不得,这院中花草虽然不多,但处处都显露着精致,一看便知道是用了心的,同时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恰到好处。”
  穆虹笑道:“父亲往日还打趣母亲,明明是个才女,看了许多书,却想的是如何将书中有的美好风景在现实中还原。”
  两人一边走一边欣赏风景,不多时便到了书房处。
  穆旭东拿不准荀轲要和他商量的事情是什么,因此也没有让穆虹在书房一同听,但是很快穆旭东就后悔为什么自己亲儿子不在这里。
  “圣上说什么?”穆旭东声量陡然提高,甚至在不远处小亭子中吃糕点的穆虹都听见了老爹的声音。
  荀轲低下头,沉吟了又沉吟后道:“朝中官员皆言后宫无主,朕也有这个想法。京城贵女中,唯有华阳郡主身份可为皇后,且。。。。。。”
  没等荀轲说完,穆旭东不顾礼仪打断道:“圣上现在就算让臣千里单骑去征战沙场,臣都能眼睛不眨就去,但是唯有这件事情,臣没办法同意。”
  荀轲也急了,“为何?”
  穆旭东道:“阳儿性子跳脱,往日耍刀弄枪,全无淑女姿态,无法为后。”
  荀轲又反驳道:“但当年母后在世时,曾言皇后之位唯有华阳可以。”
  穆旭东在想,是自己老了扛不动刀了,还是这个小皇帝飘了?打主意竟然打到自己女儿头上了!
  “这件事情臣无法同意。”穆旭东也不和荀轲说理由了,就一句话,不同意。
  荀轲站起身,略有点着急,可是他知道着急也没用,也知道自己为什么着急,因此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放缓语气和穆旭东道:“华阳小时候见得第一个外男应该是我,后来她长大了些,我们在宫中也会经常见到。再后来我失了皇位,逃到锦阳城的时候,是华阳认出来我,并且照顾我的。我很感谢华阳对我的照顾,甚至一度想过,等拿回皇位定要好好封赏她。可是等我回到京城的时候,才发现,我对她不仅仅只是感谢,还有思念,想要再一次见到她,也想和她再多说说话。王爷,我心悦华阳,想。。。。。。想以天下为聘,聘她为后。”
  穆旭东越听越气,心说话,你喜欢就喜欢,你喜欢,我家孩子就得嫁入你家!?
  荀轲张了张嘴,“我。。。。。。”
  这边荀轲还没有说话,外面穆虹便敲了敲门问道:“父亲,可是有什么事情?”
  穆旭东没想到儿子在外面都听见了自己的声音,当即咳了一声,“为父今天有点累,你送圣上离开吧。”
  荀轲看着大步往外走的穆旭东,常常叹了一口气,不禁有些后悔,为什么母后在世的时候,帮着自己和华阳牵线,但是自己那个时候却往后拖延了?若是父皇母后在世的时候,就将这件事情定下来,现在自己会不会娶媳妇就容易些了呢?
  穆虹看着父亲明显气红了的脸颊,不由有些奇怪,看着父亲走远了,穆虹问道:“圣上,您和父亲说了什么?他竟这般生气?”
  荀轲看着穆虹,一本正经道:“我想做摄政王的女婿,但是他不同意。”
  穆虹听见荀轲的话,直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圣上,圣上您是说,您想娶我姐姐?”这件事情让穆虹足够震惊,尤其是在圣上都不自称“朕”,而是“我”之后,他更是清楚圣上对于姐姐的重视。
  但是细细想想,这种重视,是重视姐姐这个人呢?还是更重视姐姐身后的王府以及王府带来的影响与力量就不得而知了。
  穆虹没有将自己心里话说出来,而是继续用不可置信的语气问道:“圣上,我姐她平常娇纵,就连我在她手底下都讨不到好,您怎么就看上她了呢?”
  问完这句话后,穆虹就在仔细观察荀轲的神色。
  荀轲瞥了穆虹一眼,似是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一般,“她那么好的姑娘,朕为何不能心悦她?况且她还救过朕。”
  穆虹嘴角抽搐了一下,当年锦阳城发生的事情,怎么就能说姐姐救得人?分明是姐姐捡回来的人好吗?
  但这话穆虹也不能说出口,只能一边和荀轲往外走,一边试探性问道:“圣上是喜欢上姐姐哪里了呀?臣也尝试着发现姐姐身上的美。”
  荀轲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抿着唇缓缓笑了一下后道:“她很好,似骄阳,总能带给人温暖。”
  穆虹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最终又无奈地闭上了嘴巴,算了这件事情总归是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说了,朝中那么多官员,肯定也有不少官员惦记着皇后的位置,圣上的想法不一定能够就这么容易让文武百官认同的。
  送人离开之后,穆虹转身去寻找自己父亲。
  而此时在内院的穆旭东正与妻子抱怨皇帝的不识礼数。
  “你说说,他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现在就惦记媳妇了,还是我闺女,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送到宫里面去吃苦,这事情我怎么能同意!这小皇帝就是看我交了兵权,觉得我好欺负了!”
  李清秋拉着穆旭东的手笑道:“当年我从宫里气急败坏回来,和你说起皇后娘娘有意要让阳儿做太子妃,那个时候你怎么劝我的?怎么现在自己这么着急了?”
  穆旭东叹道:“那能一样吗?当时阳儿才多大,现在呢!”
  李清秋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当年我是不同意的,现在也是这个想法,阳儿的性子毕竟太过跳脱,宫中礼仪复杂,稍有差池则会被人指点,纵然有你这个摄政王在背后为她撑腰,有两个舅舅做她朝中的中流砥柱,可是到底不如自己行的端庄好。”
  穆旭东也道:“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想法,要我说让阳儿嫁给一个家世不如咱们的也好,那个时候阳儿也能活得恣意一点。”
  两人正交谈着,外面穆虹请安道:“爹,娘,孩儿已经将圣上送走,但还有一些事情相同母亲母亲商量。”
  夫妻两人对视一眼,知道儿子找他们是想说穆停云的事情,穆旭东将门打开,让孩子进来,问道:“圣上可有和你说些什么吗?”
  穆虹将荀轲之前说的话一五一十同父亲母亲说了,穆旭东皱着眉头道:“我不怕圣上是因为稳住我这个摄政王、想要做给我身后的将士、锦阳城书院的学子们看而娶阳儿,要是因为这些原因,等着日后我放手权利之后,圣上自然就会消散了这样的心思。我现在怕就是怕圣上年纪轻,以前不曾接触过太多女子,又因为阳儿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所以对阳儿产生了情愫。”
  这种问题,穆虹也没办法说什么,就安静站在一旁听着父母交流,努力让他们忽视自己的存在。
  李清秋听后眉头微微皱起,“现在也是圣上一个人对阳儿有心,阳儿这里还是什么都不懂呢。”
  穆旭东庆幸还好自己闺女什么都不懂,一心还只想玩呢。
  转过眼,看到穆虹还站在这里,因此道:“行了,这件事情回去之后,也别和你姐姐说起,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穆虹应下后便离开了屋内,让父母两人商讨拿主意。
  自己也没有先回房间,而是先去姐姐的院中看了一下,发现姐姐最近找到了新的乐呵,正在和丫鬟们踢毽子,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父亲母亲为她的婚事着急上火,没想到这里却是欢声笑语一片。
  穆停云早在穆虹进来的就发现了他,但正巧丫鬟踢过来一个毽子,等她踢走之后,又见穆虹转身要走,于是忙叫道:“过来咱们一起玩,你是不知道,踢毽子人多才好玩。”
  穆虹无奈地被姐姐拉到圈子里,所有人都是姑娘,只有他一个男的,关键是姐姐还不允许他走。
  就这样一开始被穆停云逼着玩毽子的穆虹,在玩了一会儿后,却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也玩得不亦乐乎起来。
  李清秋和穆旭东那边拿不定主意,便也想着将这件事情放放,毕竟女儿还小,很多事情未必需要着急。


第一百零九章 
  这一等就是四年后。
  这一日宾客毕至,只为了参加摄政王亲女华阳郡主的及笄宴。
  众人正在喧闹的时候,忽然传来“皇上驾到——”的声音。
  声音一声比一声高,最终传进了观礼厅。
  众人一时之间满是惊讶,但随即便想开了,这几年京城谁人不知,曾经有人在朝堂上劝圣上娶妻,可是圣上却言,若不是自己心爱之人,终身不娶。
  这之后,有时候这家夫人出门买东西的时候会撞见华阳县主和一男子走在一起,这男人看着眼熟,细细一看却是圣上,可是再往后一看,却能见到摄政王世子任劳任怨帮着华阳郡主提东西。
  再有就是哪家的姑娘心悦圣上,终于鼓足勇气在宴会上同圣上表白心意,圣上虽说姑娘是个好人,但却也说了自己心中已有他人。这件事情还未等众人议论够,又听见圣上专门让小太监们准备烟火,只为了让华阳县主展颜一笑。
  最令众人震惊的是,圣上某日在京中寻访民情,可是不知道是谁泄露的消息,有几个伴做大周人的高丽人对圣上进行围杀。当时与圣上在一起的还有摄政王的一双儿女,二人手持利剑护在圣上左右,可是双拳难敌四手,眼看着华阳县主就要被刺客伤到,圣上心急之下,竟然替郡主挡了这一剑。华阳郡主无事,而圣上却因此躺了很长时间。
  当然还有一些谣言,比如摄政王和王妃,其实都不太同意女儿嫁入宫中。也有谣言说摄政王世子一直被圣上拉拢,只为了能帮着圣上在华阳县主面前多说几句话。
  想到往日听来的传言,再看看器宇轩昂走近观礼厅中的圣上。
  前来观礼的夫人们不由感慨,摄政王一家果真是简在帝心。
  而前来观礼的内宅女子们则是银牙咬碎,芳心暗许,为什么圣上喜欢的人不能是自己?可是仔细想想,自己不能在圣上危险的时候保护他,也没有华阳县主那么强大的身世。纵然心有不甘,又能如何。
  而前来观礼的儿郎们,则是觉得,若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圣上,想来他们一定能够夺得华阳县主的芳心。
  荀轲不理会众人的想法,只是向摄政王和摄政王妃那里走去。这些年,很多人都在他面前说摄政王功高盖主,可是只有他知道,摄政王一心归隐,想要带着自己的王妃游历四方,最终回到锦阳城的家中安心度日。也只有他知道,摄政王不仅想带走的是王妃,还有华阳。
  所以他只能不停的挽留,不停的告诉摄政王,自己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摄政王指教的地方,这一拖,便是四年的时间。
  最近他能感受到,在他耳边说摄政王坏话的人越来越多,他清楚,这里面有些人是真的不喜欢摄政王,认为他权势过大,而有些人则是摄政王自己找的,他想让自己赶紧罢免他的权力,好带着妻子游山玩水。
  想到这些,荀轲又觉得好笑,这些年外界都认为中宫皇后一定会是华阳,就连当年并不是很认同他情感的王妃,对于这件事情都已经缓和了几分,唯有摄政王,依旧天天板着脸,只要一提起立后的事情,便圆眼一瞪,也难怪会有言官弹劾他不敬圣上了。
  荀轲想到这里觉得有些有趣,原本不用对摄政王和摄政王妃行礼,现在却也行了一个晚辈礼。
  很明显,摄政王是明白自己这是什么意思了,一双圆眼又瞪了起来。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华阳心悦自己,自己也心悦华阳,如今也是只等着华阳及笄,自己便可以让礼部开始走流程了。
  “这是朕送给华阳的及笄礼物,烦请王妃转交。”荀轲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礼物交到了李清秋的手中。
  李清秋接过之后,替穆停云谢过荀轲。
  荀轲看着李清秋接过礼物,他想,自己做的礼物已经送给华阳了,这一份,其实是帮华阳撑场面的。
  周围有妇人问道:“王妃,不知道圣上送咱们华阳郡主的礼物是什么呀?也让我们这些人长长见识呗?”
  有人是因为和穆家关系好,所以说出来的这话,还有些人纯粹是眼红穆家的恩宠,带着酸意道。
  李清秋问过荀轲的意见后,将盒子打开,却在打开的时候,自己都惊了。
  “这是。。。。。。?”
  荀轲温和笑道:“这是当年皇祖母在母后新婚后,送给母亲的礼物,这些年一直被母后珍藏。”
  荀轲的话已经说得这么直白了,周围人又怎么能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又是羡慕华阳有可能嫁入皇室,又是嫉妒为何自己或是自己的女儿不行。
  穆旭东起身看了一下盒子中的礼物,没有说话,只是扶着李清秋坐下。他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是荀轲却明白了,这是不打算组织他和华阳的事情了!
  荀轲按下心中的悸动,安静观礼,在观礼后匆匆离开,回到宫中就让礼部尚书进宫,商谈娶妻事宜。
  春去秋来,又是新的一年。
  穆停云坐在自己的屋中,除了往日交好的伙伴,还有与摄政王府交好的夫人。
  她们看着十全老人为穆停云梳头,一边梳头一边念着吉祥话。
  穆停云听着周围人善意的笑声,畅想嫁给那人之后的生活,一时间脸蛋红扑扑的,让本就明艳的脸庞更加动人。
  十全老人梳完头,众人知道穆停云即将出嫁,她们也不再停留在这里,将房间留给了穆停云母女俩。
  李清秋眼中含泪,望着女儿。穆停云的眼泪却已经落下来了。
  李清秋温柔地替穆停云擦了眼泪道:“日后,你便是皇后了,可不能轻易这么掉眼泪了,那个说着想做将军的小姑娘,现在也要嫁人了。。。。。。”
  “娘。。。。。。”穆停云却止不住眼泪,趴在李清秋怀中小声啜泣。
  李清秋帮穆停云细细擦掉眼泪,“不哭了,妆都哭花了。”
  穆停云努力忍住自己的泪水不让眼泪掉落,但想到父母的决定,心中还是悲伤难以自抑。
  “娘,您和爹真的不能留在京城吗?”
  李清秋帮着穆停云擦干净眼泪,温柔道:“我和你爹爹会经常来京城看你和虹儿的。你也知道,外戚势大的危害。娘不希望家里面为你拖了后腿,影响了你和圣上的感情。一段感情需要经营,也需要成全。”
  穆停云依旧在抽泣,“我,我明白。但我就是舍不得你们。”
  李清秋抱住穆停云,“娘跟你爹会经常进宫看你的,好吗?”
  穆停云也知道父母做的决定是为了给自己和弟弟让路,或许于父母来说,让他们远离朝政反倒能够活得轻松一些。只是,道理都明白,但是情感上还是不能接受。
  李清秋又是一阵劝慰,听着门外鞭炮声音响起,又有小丫鬟来催,说是圣上亲自来了。
  李清秋这才捏了捏穆停云的手,“自古帝王只需要在宫中等候即可,但是圣上愿意为了你与民间新郎一般无二,自是对你感情极深。嫁入宫中不比寻常百姓家,可是夫妻之间,却也可以像寻常百姓家一样,都要看你怎么做。”
  穆停云含泪点头,“我懂。”
  李清秋为穆停云盖上了盖头,亲手扶着女儿走出了屋门,由穆虹背着穆停云一步一步走向轿子,将姐姐放入轿子中。
  荀轲对神情恹恹的摄政王夫妇大礼跪拜后,这才翻身上马,一路吹吹打打回到皇宫。
  穆停云成为了皇后,就在众人感慨摄政王恩宠不衰的时候,摄政王忽然请求辞官,帝王先是不允,摄政王又是请求辞官,三次后,荀轲终是同意了。
  穆虹作为摄政王府的世子,在穆旭东辞官后,荀轲封其为武安侯。有人觉得帝王恩宠过重,毕竟未及弱冠便已经是侯爷。也有人觉得帝王这是趁此机会削弱穆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毕竟穆旭东本是王爷,到穆虹这里成为了侯爷,级别降了。
  但谁人心中皆有一杆秤,只要当事人心中知晓便好。
  穆旭东带着李清秋离开京城后,与母亲素鑫一同回到了锦阳城,穆旭东做起了锦阳城书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