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一世欢-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开门,一阵幽香扑鼻而来,这是一个套间,里间便是姜令仪以后的住所,一张精致的雕花填漆床,挂了簇新的雨过天青沙帐,床上的被子也是簇新的,一张桌子也是新移过来的,上面放了梳洗之物,窗帘也是新换过的。窗子半开着通风,桌子上还摆了一束花。想来这花便是为了除味的。
姜氏喜道,“倒是劳她费心了。”
静雨提了一壶热茶进来,放在桌子上,给姜氏和姜令仪一人倒了一杯,毕恭毕敬的,“夫人,小姐请喝茶。”
姜氏十分的不习惯。她看着这一切的变化,仿佛都是因为身边这个侄女而起,姜氏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她的心里甚至有了惶恐。
姜令仪看在眼里,正想着巧言安慰几句,小兰的声音在院里响起,“夫人,小姐,钱妈妈来了。”
姜氏忙带着姜令仪走到了正厅,钱妈妈带了一个婆子斜坐在椅子上喝茶,见了两人,忙放茶来,“大夫人,姜姑娘,我们老夫人让过来给姜姑娘量尺寸的。”
钱妈妈是钱氏的陪房,在徐家向来得脸。
姜氏忙拉了姜令仪上前,“怎么劳妈妈亲自前来?”
钱妈妈笑道,“太夫人让我们务必尽快赶了出来。姑娘先量尺寸,再过来选一下款式,这里都是时下比较时兴的素衣料子。姑娘等会亲自看看,喜欢哪个。”
钱妈妈说着的时候,那婆子已经上前为姜令仪量尺寸了。
量完之后,钱妈妈又捧了样品过来,让姜令仪挑选。
姜令仪抬眼扫去,果然都是一些极素淡的颜色。花纹也疏,看起来十分雅致。
姜令仪便指了月牙白的颜色说道,“这个就好了。”
钱妈妈瞧了,暗暗点头,这姑娘既没有诚惶诚恐的拒绝,也不像没见过世面的似的贪多。便笑道,“姜姑娘果然好眼力,这颜色正衬姑娘这清丽脱俗的气质。姑娘再挑挑别的。”
姜令仪摇了摇头,不肯再挑。
钱妈妈也不勉强,只说道,“那老奴就告辞了。”
姜令仪送到门边,这才说道,“钱妈妈大晚上的跑这一趟,实在不应该,本来应该请妈妈喝酒的,实在是,”
钱妈妈颇为意外的看了姜令仪一眼。她跟着钱氏自然知道姜氏在徐府过得有多窘迫,只是让她意外的是这个女孩子竟然懂得这些,钱妈妈笑道,“姑娘太客气了。”
姜氏见钱妈妈走了,欲言又止的。
姜令仪便打发了小兰小菊静雨出去,姜氏忍不住十分沮丧,“令仪,都怨姑母没有本事,若是姑母当家,你也不会连件衣服都不敢挑,你就选了一件,以后可怎么换洗。”她左思右想,从床头找出一点碎银子,“我明日托人去外面给你再做一身。”
姜氏的月例银子徐老夫人都是让钱氏克扣了的,并没有多少。
姜令仪看了心里发酸,她抱住姜氏,说道,“姑母快收起来,我只选一种颜色,是因为我的身份只能选一种,但不管我怎么选,二夫人明日都会给我送几套过来的。”
姜氏十分狐疑,这里边的弯弯绕绕她实在不太理解,她还是十分担心。
姜令仪已经唤了小兰小菊过来“给夫人打水洗漱。明儿只怕要早起了。”她又软语宽慰了姜氏几句,这才回房。
静雨跟在她的身后,心里倒也格外平静,她看着姜令仪,这个女孩子真心不简单,她的心里对着姜令仪,从最初的瞧不起,到后来的害怕,再到后来的不服,再到后来被迫成为姜令仪的丫头。
在松鹤园时,她一直跟在姜令仪身边,看着她一点一点的让大家注意到她,看着她和舅太太,表小姐两次三番的交锋,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她对着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女孩子又多了几分钦佩。
☆、第四十章 再见郑绣清
姜令仪一夜好眠。
早晨刚刚起床,静雨听到动静,便掀了帘子进来。捧了两套衣服进来,“姑娘,二夫人一大早就派丫头送过来四套衣服,姑娘看穿哪一套?”
姜令仪看了过去,只见静雨捧着四套衣裙,一套月牙白,一套浅兰,一套浅粉,一套浅绿,那颜色极淡。
姜令仪挑了月牙白。
静雨忍不住劝道,“姑娘要不再挑挑吧。”
姜令仪倒颇为意外,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可是今日有客?”
静雨忙敛了眉,“刚刚老夫人那边传话说,今日有几位县官的夫人听说我们夫人和大少爷从文江县回来,特来拜会。让夫人和小姐用过早饭早些过去。”
拜会姑母?只怕是冲着徐正礼的名头来的吧?
静雨利落的打来水,服侍姜令仪梳洗了,又换好了衣服,选了那件淡兰色的。衣服很修身,款式也别致。
头发依旧用发带绑成双髻,余下的头发随意的垂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清清爽爽的。
想了想,将徐老夫人送的白玉耳坠带上。这才来到姜氏的房中。
姜氏坐在那里很忐忑,她并不喜欢这样的场合,那些夫人并不是真心来看她,她们都知道她的身份,暗暗的嘲笑她。
小厨房新配了婆子。吃食也都送了过来,清粥小菜,配了馒头,倒也精巧。
姜令仪坐到了姜氏旁边,“姑母别担心,等会坐在那里,多笑少说话,就可以了,老夫人看在外人面上也不会给你难堪。”
这时小兰捧了一道汤过来说道,“小姐,这是大厨房送过来的,说是给您补气血的。”
姜令仪揭开一看,是一道红枣枸杞母鸡汤,她想起徐伯卿曾说起过为她提供药材的事,倒没想到他直接炖好了送过来。
姜令仪小口的喝着汤,心里却在想着等会的宴席。
这个宴席前世并未出现,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姜氏,姜令仪吃过早饭便来到松鹤院,只在门口碰到钱氏。
钱氏笑道,“大嫂,今儿来的早。”
姜氏呐呐的。
姜令仪忙上前道谢,“多谢二婶婶连夜为我赶制衣物,令仪感激不尽。”
钱氏朝姜令仪笑道,“这样一打扮,果然更漂亮了。快进去吧,大家都在呢。”说着就带着丫头婆子离去了。
比起钱氏的前呼后拥,姜氏看起来实在不像大家夫人。
身后的三个丫头,就静雨看着有几分机灵。
姜令仪原本怕姜氏镇不住静雨,才要了过来,现在想着小兰小菊毕竟是在县城里临时买的,有些上不得台面,姜令仪只得小声的吩咐静雨,“你今天和小菊一起服侍夫人,你是府里的丫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多提点着,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若出了差错,大家都跑不掉。”
静雨忙答应了。又和小兰换了过来。
三人这才走了进去。
只听到一个小女孩子正伏在徐老夫人的膝上撒娇,“祖母,我好想你,今天天刚亮就启程了。”
徐老夫人连连笑道,“我也怪想你这个鬼灵精的。”
程锦儿在一旁笑道,“正巧灵妹妹今天就要回来了。等一下那些小姐们到了,正好可以帮着招待。”
徐可灵是徐家的大小姐,不过才九岁,招待宾客自然太小了一些。
徐老夫人笑道,“你灵妹妹到底小了一些,等一下我在清凉阁宴客,你就帮我多照看一下。可灵有些不懂的,你做姐姐的也要多提点。”
姜氏和姜令仪走进去给徐老夫人请了安。
姜令仪一眼就看见徐老夫人旁边的半大女孩子,梳着丫髻,圆圆的脸儿,十分的可爱,程锦儿依旧坐在了程太太旁边,程锦儿今日穿了一身桃红色的夏裙,薄薄的铺了一层胭脂,益发的花容月貌。
徐老夫人看着姜氏,一声锦衣也掩不住的乡土气息,心里百味陈杂的,只是说了一句,“等下在那里坐一坐,就称病退下吧。”
姜氏忙呐呐称是。
徐老夫人又看了看姜令仪,满意的说道,“这样装扮果然更好看了。等下跟着你程姐姐,不要拘束,该怎么玩就怎么玩。”
又对着徐可灵说道,“去见见你姜姐姐,以后住在一起,要和和睦睦的。”
徐可灵忙机灵的过来,主动的唤道,“姜姐姐。”
姜令仪上一世并没有与徐可灵接触过,这时也只是笑着招呼道,“妹妹。”
徐老夫人今日心情仿佛特别好,“如此就更好了。快去坐着吧。”
徐老夫人对姜氏苛刻,对姜令仪却青眼有加,除了因为姜令仪言语讨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在外人面前彰显徐家的善名。
姜令仪心里有数。忙答应了。与姜氏坐到一边。
几人寒暄了几句。
就有丫头秉道,“郑老夫人到了。”
众人看去,只见一个六十来岁的妇人走了进来,这便是郑老夫人了。
徐老夫人已经迎了上去,声音爽朗,“这大热的天,要老姐姐亲自过来,实在过意不去。”
郑老夫人却是笑的有几分勉强,“我没你这么福气,家里乌烟瘴气的,带孩子出来避避。”她推了推身边的女孩子,“去给老夫人请安。”
姜令仪这才看见郑老夫人旁边的女孩子。那女孩子十三四岁。
不是别人,正是郑绣清。
郑绣清一身月牙白的长裙,素白着脸,她的眼睛里暗淡无光,再也不复当日在救护棚里的嚣张跋扈。她站在郑老夫人旁边,安安静静的。并不四处打量。
姜令仪暗暗心惊,这个女孩子和她的家人本该在瘟疫之中丧生,她死里逃生,应该是幸运的,是什么磨平了她身上的锋芒。
郑绣清并没有认出姜令仪,她第一次见到姜令仪时,姜令仪衣衫褴褛,和现在的模样并不一样。再后来在隔离房,两人虽然住在隔壁,也并没有见过。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命运便是这样。
当姜令仪站出来阻止郑绣清回府的那一刻,郑绣清的生命轨迹被她间接的扭转,郑绣清的命运从此被烙上了她的影子,再也挥之不去。
郑绣清上前走了几步,行了一个福礼,“见过老夫人。”
徐老夫人忍不住夸到,“这是你的孙女吧?生的真好。”
徐老夫人和郑老夫人本是故交,此刻见了,难免要好好招待,一面吩咐看茶,一面对郑绣清道“那个是我侄孙女,那一个是你大伯母娘家的侄女,也是从文江县来的,你去和她们玩。”
郑绣清听到文江县三个字时,本能的看向姜令仪。
四目相对。
郑绣清一眼就认出来那双眼睛,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看尽生死的淡然。
☆、第四十一章 才艺比试1
郑绣清那一刻有一种人事已非的感觉,她缓缓的走向姜令仪,“是你。”
姜令仪点了点头。
郑绣清坐在了姜令仪旁边,并不说话。
这时陆续来了客人,吴知州的夫人和三小姐。林知县的夫人和二小姐。
吴三小姐约摸十五六岁,眉眼精致,神采飞扬,梳了堕马髻,头上簪了红宝石流苏,一身绚丽的浅红装束,耳畔带了红宝石坠子,整个人看起来明艳动人。
林二小姐和程锦儿差不多年纪,也是梳了双髻,带了几朵珠花,一身浅绿色的百褶裙,眉眼温柔,看起来清新脱俗。
姜令仪明显的感觉到程锦儿嗤了一声。
姜令仪瞧了过去,程锦儿看着厅里的两位小姐,眼底隐隐的迸射出一股嫉妒之火。
刹那间,姜令仪有些明白了,这几位夫人不约而同的到来,目标一定是徐伯卿。徐正礼救治瘟疫有功,只怕又要上调。徐伯卿迟迟没有定下婚事,外界自然不知道是因为程锦儿还没及笄的缘故。所以当成香饽饽一样来抢,怪不得程锦儿这般反常。
坐山观虎斗,谁不喜欢,姜令仪心里十分期待,其实论起身份,程锦儿虽说是商户大家,到底比不得吴三小姐和林二小姐两位官家出身。
只是,姜令仪看了看旁边沉默寡言的郑绣清,她和自己一样,要守孝三年,也是为徐伯卿而来的吗?
徐老夫人指着程太太,程锦儿说道,“这是我们伯卿的舅母和表妹。也是我的侄媳妇和侄孙女。”
程太太寒暄了几句。
程锦儿也上前笑着打了招呼。
亲上加亲,人之常情。
吴夫人和林夫人却还是从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两位夫人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称赞道,“秀外慧中,果然是个好姑娘。”
徐老夫人又指了姜令仪说道,“这是我儿媳妇姜氏的侄女儿姜家姑娘,今年洪灾,家里人都没了,以后就养在徐家了。”
徐老夫人说的这样直白,只是为了彰显徐家的善名,若是从前,姜令仪一定会囧的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可是现在姜令仪只是淡然的接受着大家或同情或幸灾乐祸,或鄙夷的目光。
她大方的上前见礼,又顺着徐老夫人的话说道,“若不是徐家,我只怕早已流落街头,哪能今日坐在这里见到这么多尊贵的夫人们呢?”
吴夫人,林夫人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孩子真招人疼。”
“可不是。”她这样受教,徐老夫人果然更加欢喜了,又说道,“好孩子,身子虚,快坐着去。”
这时徐老夫人见客人到的差不多,便提议去清凉台赏景喝茶。
众人一同说说笑笑的前往。这时姜氏便趁机秉告道,“娘,媳妇有些不舒服,就不陪着去了。”
徐老夫人很是慈爱的说道,“既不舒服,就回去好好歇着,这里不用你服侍了。”
姜氏忙感激的道谢,“多谢娘。”
姜令仪正要跟着姜氏一同告退。
徐老夫人却说道,“姜丫头,今日难得热闹,你就和姐妹们一起去园子里玩玩。不用担心你姑母。”又朝着静雨小菊吩咐道,“好生伺候夫人。”
姜氏三人离去。
吴夫人先感慨道,“都说我是个有福气的,婆婆待我像亲生女儿似得,今日见了,才知道姜夫人跟我一样的福气啊,哪家姑娘要是嫁进徐家,做父母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林夫人也不甘示弱,接过话来说道,“谁说不是,不说别的,只看了徐老夫人待姜姑娘这样心细,就知道徐家是大善之家。”
徐老夫人,郑老夫人走在前面,几位夫人走在旁边说着闲话。
女孩子们跟在后边。徐可灵虽然年纪小,不过随了钱氏的性格,也是颇为机灵,“众位姐姐,我们清凉阁建在湖边,湖里种满了莲花,现在开的可美了。坐在清凉阁上观景是最美妙的事,程姐姐每次来了,都会去清凉阁抚琴的。”
她扬起笑脸朝程锦儿说道,“程姐姐等会弹一曲我们听听。”
程锦儿嗔道,“灵妹妹净说胡话,琴棋书画,哪一位姐妹没学过,我怎么能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呢?”
吴三小姐先沉不住气了,“程小姐说的是,我们女孩儿家虽说不用做个才女,不过总得有样拿的出手的才艺。才不负大家闺秀之名。”
林二小姐笑着说道,“听闻吴夫人专程请了乐师教吴姐姐弹箜篌,想来吴姐姐应该是深得真传吧!”
姜令仪跟在大家后面。
心里想着果然都是有备而来,看来有好戏看了,这吴三小姐,林二小姐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
她看了看郑绣清,这个女孩子跟自己一样,仿佛跟这周遭并没有多大联系。
几位小姐心里谁也不服谁,都是一副随时备战的姿态。
一行人来到清凉阁。
女孩子们已经从才艺聊到了衣裳首饰,胭脂水粉,既带着攀比之心,又有示好之意。
众人落了座。这才发现这清凉阁建在湖边,四面通风,极是凉爽。
说起这清凉阁。还是颇有缘故的。
徐老夫人跟着徐老爷子经商,也是颇有眼界的,当时买下这座宅子时,就是看中了这个湖泊,她命人在湖边盖了一个阁楼,又种满了红莲。
众人坐在阁中,抬眼望去。
只见湖面上铺满了莲花,远远望去,红莲绿叶,交相辉映,极是美丽,随着清风阵阵,轻轻的荡漾开来。
吴三小姐,林二小姐绕是见多识广,对着美丽的景色,也不免满是惊叹的神情。
这时林二小姐先咏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出荷花别样红,果然这荷花是极美的。”
徐可灵拍手笑道,“我知道,这是出自于杨万里的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林姐姐出口成章,果然好学问。”
☆、第四十二章 才艺比试2
林二小姐脸微微一红,“徐家小妹也一样的学识渊博。”
吴三小姐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咏了一首,“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坡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徐可灵听了摇头晃脑的想了一回,便拉了程锦儿问道,“姐姐,这首诗出自哪里。我怎么不知道?”
程锦儿像个大姐姐一样点了点徐可灵的鼻子,训道,“平日让你多读诗书,你啊,就知道学跳舞,这是温庭筠的莲花,可记住了。”
姜令仪在一旁看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她那时对这样的卖弄觉得高深的遥不可及,现在看了,却是只觉得可笑。
她笑的很轻,只有离得最近的郑绣清听到了。
郑绣清没有回头,只是静静的说道,“很可笑吧?”
姜令仪一愣,转过头,才发现郑绣清是在和自己说话。
她们两个人并没有过交流。
唯一的对话就是姜令仪阻止郑绣清回府那一次简短的几句,然而,那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郑绣清继续说道,“那时的我也是这样可笑。你也是这样觉得的吧?”
那时姜令仪阻止她回府,她还骄傲的像一只孔雀,然而,不过短短的一个月,她再也不复那时的锐气,她看着面前这些不知忧愁的女孩子,像极了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
这一刻,她竟然只觉得可笑。
姜令仪看着郑绣清脸上的自嘲,郑绣清的眼睛里一闪而过的绝望就像那一世的自己,姜令仪忍不住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活着比死了更痛苦?”
郑绣清心里一跳,她的心里突然像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你怎么知道?”
姜令仪看着那个湖泊,她没有看到莲花莲叶交相辉映的美景,她只看到那个冬夜跳入湖中绝望的身影。
她轻轻的说道,“因为,以前的我也是这样想的。”她的声音很淡然。
郑绣清突然有了一点同病相怜的感觉。
寄人篱下,只怕日子更不好过。
郑绣清终于轻声的说道,“我娘尾七还没过,爹爹就想将二姨娘扶正,与爷爷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爷爷气的卧床不起,大哥二哥在争娘留下的嫁妆,恨不得争个你死我活,两个嫂嫂都说我是扫把星,克死了娘亲,我有时候觉得,其实死了比活着更快活。我不用看着自己的亲人凉薄至此。”
姜令仪听了暗暗心惊,她的脑海里在那一刹那闪过无数的念头。她甚至在想郑绣清家里的不幸会不会是因为扭转命运而引起的。
这个女孩子虽然活下来了,可是她活的并不幸福。姜令仪心里隐隐的害怕起来,姜氏没有感染瘟疫,她却感染了。姜令仪突然觉得,命运好像并不能改变那些悲剧,只是转化在了其他的地方,这样的认识让姜令仪对未来充满了恐惧,那些被她和徐伯卿扭转的命运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呢?
姜令仪忍不住握了郑绣清的手,“只要我们活着,就要好好的活。”
两人相识恨晚,倒有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
两人小声的说了几句话。
这边程锦儿,吴三小姐,林二小姐已经把所有的咏莲诗都朗诵了一遍。
几位夫人也不再聊天,十分欣慰的听着几个女孩子咏诗。
这时钱氏领着丫头们走了进来。丫头们撤了茶点,奉上了一碗冰糖莲子银耳汤。
吴夫人先笑道,“你忙了这半天,就弄了一道汤来打发我们。”
钱氏笑道,“吴夫人先尝尝看,再骂我不迟。”
几个女孩子也都端起碗来细细品尝,碗一入手,冰冰凉凉的,再舀了一勺入口,香滑软糯,冰凉入骨,竟是说不出的爽快。
这一次,程锦儿率先说了出来,“二婶婶这碗冰糖莲子银耳汤一定是拿井水镇过的,所以入口凉爽,这大热的天,喝上一碗,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要美味。”
吴三小姐不服气道,“你是徐家的亲戚,自然知道这些,就不用再这卖弄了。”
林二小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程锦儿脸一阵红一阵白的。
程锦儿在这边和几个女孩子争奇斗胜,程太太却是胸有成竹的吃着羹汤,时不时的插上两句话。
这时吴夫人说道,“怎么不见两位公子。”
徐老夫人笑道,“姑娘们在这里,我吩咐他们不要过来。”
吴夫人说道,“不碍事的,都是世家子弟,又是小孩子家,没那些忌讳,不如叫了两位公子过来,一起赏景聊天也热闹些。”
林夫人也说道,“我正想听听文江县的事,听说大公子也去了,过来说与我们听听也好。”
郑老夫人也说道,“我也好久没见过伯卿,叔文了。”
徐老夫人含了笑,“去请两位公子。”
程太太撇了女儿一眼,程锦儿的脸上带了几分愤然。
程太太心知女儿不想徐伯卿见到这两位小姐,她又看了几个女孩子一眼,那林小姐,吴小姐都是用心装扮过的,十五六岁的年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姜令仪和郑小姐年纪小一些,一身素衣也是清丽可人。
程太太暗暗叹了一口气,对徐老夫人说道,“姑母,姑娘们到底大了,不如摆上一架屏风。”
徐老夫人正在想着。
钱氏已经说道,“何必架屏风这样麻烦,姑娘们移步到这边来,我放下帘子就好。”
几位夫人已经笑道,“如此就更好了。”
几个女孩子含羞带怯的坐好,帘子朦朦胧胧的,更添了几分意境。
这时丫头们笑道,“两位少爷到了。”
几位夫人都朝楼梯口望去。
帘子里的小姐们屏住呼吸,不约而同的垂下头去。
“见过祖父,见过郑老夫人,见过各位夫人。”帘外传来徐伯卿温润的声音。
“都是稀客啊,祖母太偏心了,偷偷的在清凉阁宴客,只让我和哥哥在外院受热。”徐叔文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埋怨道。
☆、第四十三章 才艺比试3
林夫人,吴夫人都颇为属意徐伯卿,暗暗的点了点头。
郑老夫人却说道,“伯卿还是像先前一样温和有礼,叔文倒是恣意洒脱。”
徐老夫人谦虚道,“他们母亲去的早,我也疏于管教,叫你们见笑了。”
这时徐可灵掀了帘子走了出来,笑道,“大哥哥,二哥哥。”
帘子被挑开的那一瞬间,透过徐可灵掀开的帘缝正好看到那一边的情景。
徐伯卿一身青色的素锦衣,身材修长,头上簪了一根墨玉簪,挺直着身子站在那里,帘子掀开的那一瞬间,徐伯卿微抬起头,下意识的朝这边望过来,他一眼就锁定了一身浅兰装束的姜令仪,她静静的坐在那里,浅浅的笑着,一副看戏的姿态。
徐伯卿深邃的眸子里一瞬间闪现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帘子落了下来,隔断了女孩子们的春心荡漾。
徐叔文一边吃着莲子羹,扫了一眼帘子,若隐若现的美人,一个也看不清,对着几个四五十岁的夫人寒暄,他觉得无趣极了,便对着徐可灵说道,“灵妹妹,去了有半个月了吧,不是说跟你表姐学舞去的吗?学的如何?”
徐可灵笑道,“二哥哥就知道拿我开玩笑,那边的姐姐们才是多才多艺呢?”
几个女孩子刚刚已经就这个话题谈论了一遍,几位夫人自然早就做了准备,也都听在了心里,只是在别家做客,谁也不好主动开口。
徐老夫人心里倒是认真的琢磨了这件事,这吴林两位大人的官职地位虽及不上自己儿子,不过比起程家却好太多。
徐老夫人原本私心偏着娘家,偏着程锦儿,不过今日吴林两位夫人的主动难免不让她动了其他的心思。尤其是吴三小姐的外家,还有在朝中做官的,徐老夫人只消想一想,便定了主意,“灵儿,几位夫人都是大家出身,见过世面的,你随便捡一支舞跳来,让她们给你点拨一下,也胜过你自己专研个一年半载的。”
吴林夫人忙道,“点拨倒不敢当,倒是可以让我们两个婆子开开眼界。”
抛砖引玉的事钱氏知道,她倒也不怕徐可灵出丑,毕竟女儿也才九岁。便也道,“灵儿,既然几位夫人都这么有雅兴,你就随便挑一挑就可以了。”
徐可灵倒也大方,朝着帘子说道,“不知哪位姐姐可为我伴个奏。”
姜令仪和郑绣清对视了一眼,她二人自然不想凑这个趣的。
程锦儿琴艺非凡,也颇有卖弄之心,只是私心想与徐伯卿琴笛合奏,不愿为人伴奏。便只是坐着不说话。
吴三小姐善箜篌,就更不愿意了。
帘子里寂静无声。
几位夫人也是面面相觑。
徐伯卿只是静静的坐着。
徐叔文一脸玩味的表情,“灵妹妹,她们都嫌弃你舞姿粗陋,不愿与你伴奏呢?”
郑老夫人忙笑着打圆场,“女儿家到底脸皮薄些。”
徐老夫人忍不住死死的瞪了徐叔文一眼,这小子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姜令仪撇了旁边几个女孩一眼,十分的纳闷,不是都想秀才艺么,怎么突然都不做声了。
这时林二小姐跃纵而出,娇声说道,“小女不善乐器,闲暇之际只喜欢画上几笔,所以不能为徐家妹妹伴奏。”
姜令仪与郑绣清对视一眼,这是想秀画技了。
徐老夫人自然是更加明白了,她呵呵笑道,“原来林小姐善画,我年轻的时候也爱涂涂画画的,不如请林小姐也画上几笔,凑个趣,让我们也开开眼界。”一面命人摆了笔墨纸砚。
林夫人谦虚道,“老夫人过奖了,她一个女孩家,哪能和徐老夫人相提并论。”
徐老夫人挥了挥手,“老了,不中用了。”
徐可灵撅着小嘴,十分的不满意。
徐伯卿笑道,“可灵,你想跳什么,我来给你伴奏。”
徐可灵立刻来了精神,“大哥哥可不骗我。”
徐伯卿温和一笑,“自然不骗你。”
徐可灵偏着头想了想,“今日大家赏莲,我就跳个采莲舞。你会吹吗?”
徐伯卿笑着点了点头。
徐可灵去换了舞衣。
徐伯卿也命人取来了笛子。
那边,林二小姐也铺好了纸张。
一切都准备好了。
笛声响起。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洲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笛声悠扬,回荡在湖边,更添了十二分的意境。
徐可灵翩翩起舞,她着了一身粉色的舞衣,轻轻的舞动,裙摆微微扬起,像极了灵动美丽的红莲。
徐可灵娇俏可人,舞姿轻盈,她时而跃起,时而弯腰,与笛声融合一体。
她就是美丽的采莲姑娘,比湖中的莲花更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