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娘-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姐姐,我有保护妹妹的,就跟当年姐姐保护我一样,我也是一直保护妹妹,不让别人欺负她!“
  “好,真乖,我家豪豪真是个好哥哥!”
  “也是好弟弟!”
  一家人走出小卧室,来到堂屋。
  谢玉娇把李天磊正式介绍给家人。
  “爹,娘,这是李大哥,是女儿的夫婿!”
  “李大哥,这是爹,娘,弟弟和妹妹!”
  “小婿李天磊拜见岳丈岳母大人!”李天磊弯腰,恭敬的给谢常贵夫妻见了礼,又礼貌的称呼了谢永豪谢玉贞。
  从谢玉娇下车起,谢云氏的眼泪就没断过,也一直牢牢的抓紧了谢玉娇的手腕,生怕一松手女儿又不见了。
  谢常贵在旁劝慰道:“走吧,咱去新院那边,这么多人这边挤不开!”
  是啊,谢玉娇这才注意到门外,呼啦啦的围了好多人。
  这些人有的她还有印象,有的是生面孔。
  谢常贵转头对谢玉娇解释说:“亲戚们也知道你们今天回来,都来了。当年你被抓走,大家都很担心你!如今看到你平安回来,也很高兴!“
  谢常贵招呼大家,“为了庆祝今天我家失散多年的女儿平安归来,乡亲们可以到新院那边坐坐,家里简单准备了些酒菜,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今天这些人多数都是真心替谢家高兴的,特别是认识谢玉娇的人,都知道当初那个小丫头有多招人喜欢。
  如今人平安回来了,确实是件值得庆祝的喜事。
  谢玉娇一家在亲友们的簇拥下,往不远处的新院子走去。
  谢家和云家的四位老人都在新院子里等着,因为四位老人已经年老,怕经不的太过悲喜,就没让去村口迎接。
  众人到了新院子,见到老人们,自然又是好一顿哭泣。
  等情绪稳定下来,老人们上座,李天磊与谢玉娇并肩下跪,给老人们一一奉茶。
  这算是真正的把李天磊的身份介绍给大家。
  之前他们就见过这个破相了的大宋将军,那时候还不知道这是他们未来的女婿、孙女婿,虽说自家孩子是他的救命恩人,却因为他将军的身份,让人畏惧,不敢当真。
  谁曾想,当年畏惧的大将军,竟然有一天成为自家的人。
  缘分这事,真是谁也说不清!
  因两个月的长途跋涉,谢玉娇也确实身份疲累。见过了长辈之后,谢玉娇就被谢母陪着去里屋休息。
  至于随行人员与随行人员的安顿问题,自然不用她来烦心。
  简单梳洗过后,母女俩偎在塌上,述说着这分别八年以来的点点滴滴。
  兴许是到了家里,又或者是因母亲就在身边,谢玉娇靠着母亲,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谢云氏看着失散八年的女儿,如今真的完好无损的回到自己身边,她已经哭花了的眼,又默默的流出了欣慰的热泪。
  “真的会来了!我的女儿真的回来了!真好!真好!”谢云氏就这么默默的看着女儿熟睡的容颜,轻轻的给她摇着扇子,就像女儿小时候因为天太热,睡不安稳,她只好在一旁给扇着才能熟着一般。
  期间有丫鬟要来帮忙,也被她给拒绝了。
  小女儿也要老闹姐姐,也被她给哄了出去。
  其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想来瞧瞧,也都被别人给拦在了门外。
  谢玉娇一睡就睡到了太阳都快落山才醒来。
  她醒来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娘正温柔的看着她,满脸的慈爱。
  前世她没有体会到过母亲的温暖,这一世她格外的珍惜和母亲的相处。
  这位母亲确实弥补了她内心的渴望,让她知道原来母爱这么让人充满安全感。
  “娘!”谢玉娇轻声的唤了声。
  “娇娇醒了?饿了,想吃什么?娘给你做去?”谢云氏说完起身就要去做饭。
  谢玉娇忙拉住母亲的手,撒娇道:”娘,您也没吃午饭吧!让下人们做去,您陪我说说话,等饭菜好了,咱娘俩一起吃,可好?“
  “好好好,娘陪你,娘在这陪你!”谢云氏重新坐下。
  谢玉娇招呼了青豆进来你,吩咐了让准备饭菜。

  ☆、第二百二十六章 程大夫

  谢玉娇回来后,接连一个月家里探望的人不断,大家一是稀奇这个失散八年的孩子竟然还有平安回来的一天,又对身为侯爷夫人的她感到好奇。
  谢玉娇这次回来,可以说是真正的成为了家里的娇客。
  谢云氏夫妻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是倍加珍惜,关爱有加。
  特别是听说女儿女婿只能在家住到年后,出了正月半就必须启程回汴京,不然赶不上春耕。
  谢永豪对姐姐的回来也是欣喜不已,特别是姐姐还带回来个这么厉害的姐夫,自从看到姐夫早上练拳开始,他就天天跟在姐夫身后学习简单的招式。
  李天磊也觉得谢永豪这孩子还有些天赋,也就没事就指导指导他,倒让谢永豪练的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
  谢玉贞新鲜过了姐姐回来的头几天,发现自从姐姐回来以后,家里人也好,各家亲戚也罢,都只围着姐姐转,都不管她了。
  连以前最疼爱自己的哥哥天天找姐姐,去哪里也不再随时随地都带着她。
  这个发现让谢玉贞很是失落,后来逐渐演变为伤心。
  幸好谢玉娇发现了小妹的变化,和母亲一起把她给劝慰开了。
  谢玉娇这次回来的目的一是探望父母亲人,二是暗地里问问郑王如今的身体状况究竟是何原因。
  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初把她的小命从阎王殿抢回来的程基隆程大夫。
  于是在家接待了无数亲友的谢玉娇开始在母亲的陪伴下,到各处亲友家串门。
  既然是暗地里询问大夫,那她就不能带任何一个从汴京来的下人。
  她不能保证这些下人随从护卫中有没有皇帝的眼线,毕竟皇帝可不能任由他人救郑王的。
  当然她暂时还不能对李天磊说自己的目的,李天磊作为皇帝的亲信,肯定是不愿看到皇帝的威胁存在的。
  谢玉娇隔三差五的走亲戚,身边出了母亲谢云氏外,有时带一两个下人,有时不带人。
  就这样,从六月初五从汴京出发,经过两个月的路程到达长湾村,在长湾村一晃已经呆了快两个月了。
  此时已经到了初冬的十月,天气开始转凉。
  谢玉娇又带着母亲出门串亲戚。
  今天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去找那个程大夫。
  她对郑王的身体状况已经仔细询问过,所以想问问程大夫,郑王为何会变得如此枯瘦,根源在哪里,可还有救。
  程大夫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圣手。
  谢玉娇对程大夫说明了来意,他倒并未拒绝。
  两人谈了半个多时辰,谢玉娇才带着母亲回去。
  之后的一段时间,谢玉娇还是照样三不五时的串亲戚,直到腊月她再次找到程大夫。
  “你说的病人的情况我了解了,这一段时间也仔细翻阅了不少书籍,我对病人的症结也多少分析出了几条原因。排除了病人脏器明显受损和非意识行为外,有两点是造成病人枯瘦的主要原因。一是病人情绪消极,二是病人可能脾胃上被动了手脚。按理说,你口中的病人的情况已经很不乐观了,怕是命不久矣。至于如何救治却有些麻烦,主要是我没见到病人,也不好做确切判断,当务之急是让病人赶快就医!“
  谢玉娇只是对程大夫说病人是一个经历了家破人亡,又被仇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人,并没有说是大周末代皇帝。毕竟不是谁都有那个胆量跟当朝皇帝作对的。
  ”病人如今正在汴京,他的仇家势力颇大,是不会容许他离开汴京的,就是为了敢困死他在京城。至今为止都没有医者敢救治他。”
  程大夫听了皱了眉头,颇为惋惜的摇头道:“如此说来可就麻烦了,再拖些日子,你口中的病人怕是神仙难救了!”
  是啊,谢玉娇也知道郑王的身体已经不容乐观了,所以她才焦急不已。
  “那可如何是好?“
  程大夫闭眼想了想,“这样,我这有套针灸之法,你让病人好好练练,可以自己行针,每个月针灸三天,可让他的脾胃不再恶化!”
  “真的?”谢玉娇听到有办法解决郑王的毛病,精神也为之一振,满脸希翼的问道:“如此就能解决他的生病的根源了?”
  “不能。”程大夫摇头,坚决的回答。
  “针灸也只是让他的脾胃不再变得更糟糕。若没有其他因素的话,最多也只能延长他三年五载的性命。”
  “三年五载也好,总好过现在就死的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郑王的身体问题,可能拖个几年也好,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救他。
  程大夫看到这小姑娘如此关心病人,想必与病人的关系匪浅,最后还是说出了解决办法。
  “其实,最好的法子还是我给病人亲眼瞧过后对症医治的好!”
  让他给郑王亲自医治?
  那他就必须去京城才行,不说自己不能瞒天过海带上他,人家也不一定愿意舟车劳顿去救皇帝的对头。
  就算把人带去了房州,又如何能在满是眼线的郑王府救人也是个大问题。
  除非是把人悄悄带出来!
  可是,要想从皇帝眼皮子底下把人带走,那可更加难于上天。
  终归,郑王也只有困死于房州郑王府一条路。
  只有死了,他才能彻底解脱。
  死?谢玉娇突然想到一个异想天开的办法,她前世看电视上总有什么死遁之法,也就是假死逃遁。
  “您有没有什么法子让人暂时呈假死状态?那样的话倒是能把病人瞒天过海弄出来!”
  程大夫点点头,“嗯,这也可以啊,有两个办法。一是用药,二是针灸。因你所说的病人身体太过虚弱,用药的话,这计量上怕是不好拿捏,我怕稍不注意就把人假死吃成真死。毕竟这假死之药,也只是我闲来无事练手的东西,少有用到。”
  “针灸呢,就需要人假死过后在一定的时辰内把病人体内的银针给取出。这是相当考究人的针灸技艺的。”
  有办法就好!谢玉娇觉得这次回蜀地实在是太对了,即见到了家人,又找到了程大夫这么个天才神医,让郑王有了一线生机。

  ☆、第二百二十七章 符叮当

  得到了救人的方法,谢玉娇就开始对人体穴位进行辨识。
  等记得了穴位后,又三不五时的找程大夫练习行针之法,回家后就拿着针对着萝卜香蕉扎。
  时间一晃就到了年下,谢家热热闹闹的准备着过年,同时谢家人又不是很欢喜。
  因为谢家人知道,新年一过,就离谢玉娇返京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好在如今谢玉娇回来了一次,以后就可以隔个三年五年的回来看看。
  这总比一去杳无音信的强。
  这个新年谢家是办的前所未有的热闹。
  因李天磊这个侯爷在此,也引来了不少的官绅前来拜见,让长湾村村长都着实见了一番世面。
  启程的日子定在了正月十八,日子每近一天,谢云氏就伤心一回,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
  李天磊看到妻子与丈母娘那伤心的样子,跟谢玉娇建议道:“要不咱把爹娘和弟弟妹妹都带上吧,让他们跟咱去京城住一段日子。”
  谢玉娇摇头,“我也这么跟娘提过,娘没答应。她说如今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已经年迈,他们不好出远门,万一老人们有个什么意外,他们怕来不及赶回来。”
  “要不然把弟弟妹妹带去京城?在我出征不在家的日子,让他们跟你作伴?”
  谢玉娇拒绝道:“我一个人离家这么多年,他们伤心了这么多年,现在一回来又把弟弟妹妹带走了,爹娘还不知伤心成什么样?就让弟弟妹妹陪在爹娘身边,代替我为爹娘尽孝吧!”
  临启程的前一天晚上,谢玉娇舍不得母亲,母女俩相拥聊了大半夜,都是谢云氏在嘱咐女儿以后万事小心,多注意身体等等。
  自然到了天明分别的时候,村口又是哭声成片。
  离开长湾村的谢玉娇也着实心情低沉了几日。
  不过想到这次回来见到了久别的爹娘和亲人们,她又开怀起来。
  还有她这几年的心病也有了解决之道。
  谢玉娇越想,心情越轻松,连带着开始欣赏起沿途的风景来。
  再次耗费两个月,返乡探亲的谢玉娇和李天磊带着人马在春耕前,如期回到了京城。
  刚回京还没来得及休息,谢玉娇就全副精力的投入了春耕的准备之中。
  李天磊也开始常住军营,履行自己身为将军的职责。
  忙完了春耕,谢玉娇在护卫的陪同下去了一趟房州,照样只是呆了一天便返回。
  夏天的时候,张文德即将年满八询的老父张颖去世,曲老爷子为此很是低沉了些日子。
  好在谢玉娇身怀有孕你的消息,才让老爷子重新精神起来。
  自从得知谢玉娇怀有身孕后,老爷子就在侯府住下了,代替李天磊照看她。
  虽然侯府诸多下人,老爷子根本就插不上手,可他就这么在旁看着,也让老人开心的很。
  谢玉娇与李天磊商量过了,让他们的第二个男孩姓曲,作为老爷子的曾孙继承老爷子的烟火。
  这样,老爷子给的曲家传家宝也照样由曲家的后辈传下去。
  怀孕养胎期间,也有诸多亲友前来探望,并送上养胎补品。
  符家也偶有人上门探望,也多是传授安胎保养之法。
  北宋开宝二年春,李天磊与谢玉娇的第一个孩子降生,取名李炤。
  北宋开宝三年秋,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降生,老爷子给取名曲宗泽,意为宗庙福泽绵长的意思。
  北宋开宝五年冬,他们的第三个孩子降生,取名李烨。
  北宋开宝六年春,大周最后一任皇帝柴宗训逝。因李天磊征战在外,谢玉娇由护卫陪同,去送了他最后一程。
  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少年皇帝,终于得到了解脱,谥号恭帝,葬顺陵。
  同年冬,李天磊夫妇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再次返回长湾村,因孩子多且年幼,随行行囊就多了些,也照样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安全抵达长湾村。
  一行人与第二年秋返回汴京,只不过回京时少了一人而已。
  北宋开宝九年冬,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即位,称太宗皇帝。
  同年,谢玉娇的爷爷曲逸风逝,享年七十七岁。
  太平兴国元年末,李天磊辞官归隐,携妻儿为老爷子扶灵回归故土。
  雍熙二年春。
  “常富!常富!”戎州花滩镇一大户人家院里,响起了一叠声的大声招呼。
  “来啦,来啦,怎么了老爷?”被唤做常富的官家模样的下人,听到这声招呼,忙跑了出来。
  而他面前的老爷,就是为了妻儿从汴京的大将军,一下子辞官归隐到花滩镇成为了员外爷的李天磊。
  “怎么了?夫人呢?姑娘呢?少爷们呢?都哪儿去了?怎么一个人影都没了?”李天磊在山里呆了了几天,这一进门,一个迎接自己的家人都没有,怎么能不让他火大?
  常富就知道,今日夫人故意把公子姑娘都带走,就是为了气老爷五天前刚病好就跑去山里打猎。
  这蜀地不像北方,这里湿气重,山里瘴气更重,土生土长的人都不敢在体弱的时候进山,更别提李天磊这个满身是旧伤的人,何况才刚病愈。
  就算因生病被困了几天在院子里,又不是连练拳都完全不让了。
  谢玉娇气也是气他对自己的身体不上心。
  得知他今日回来,这才把孩子们都带了出去。
  “去哪儿了?是不是又去姓符那小子那里去了?”李天磊稍微一想就知道,除了符叮当那小子那里,他们还能去哪里?
  常富躬身回道:“老奴好像听说夫人带着公子姑娘去找符先生去了,今日符先生家的墨能出了!”
  听到这,李天磊就气,什么符先生家的墨?那是他女人的方子,偏偏叫那小子给哄了去,说什么制墨也是雅事?
  雅事?屁的雅事?假借附庸风雅,还不是弄些花里胡哨的墨锭卖钱,也只骗骗那些钱多烧的慌的人。
  也不知道他怎么那么缺心眼儿,明明给他保管的金银财宝堆满了一屋子,他却不要,偏要自己折腾。
  不过说起符家给的那些财宝,倒真是起到了作用,不然当初那小子半死不活的被符家给偷出了房州,说不定到不了蜀地就一命呜呼了。
  一路吊着命进了蜀地,这边又接了程大夫前去救命。
  程大夫亲自诊脉过后,开出些稀奇古怪的药,真的是散了万金才搜集齐全。
  史书上已葬入顺陵的周恭帝,在这偏远山村精心调养了大半年才活过来,从此改名符叮当。

  ☆、第二百二十八章 结局

  谢玉娇带着儿女正在叮当的院子里,看他一锭锭的给墨修整,擦拭,抛光,包装,入盒。
  这是她把自己加工整理过后的制墨方法告诉叮当,叮当再自己斟酌改变之后,制成的各色香墨。
  这两年,叮当靠着这制墨的本事还真是在文人学子之间有了生命。
  不过,他被人认为好歹一阶文人雅士,这名号却有些太过大俗。
  叮当,叮叮当当,这实在不能与本人做联想。
  好在他别人以他名号质问之时,他答道:“大俗即大雅,名号而已,无损自身气节阶则为佳,有何可异议乎?”
  谢玉娇翻看他在墨锭的留印,发现当真是一枚铃铛模样。
  符叮当看她似是发笑,一本正经的解释道:“我自知不能光明正大行走于世,可我希望这枚铃铛可以代替我,看尽这天下大好河山!”
  看尽天下大好河山?
  这天下可大的很!这大宋的领土也才区区一席之地而已。
  “要不我们出海吧?你没看过海吧?我们一起去海边住几年?还有沙漠还有草原雪山,大好河山,都在等我们!”想到这里,谢玉娇就带着孩子们要回家去。
  反正孩子们都长大了,到了出去见世面的年纪了,孩子他们的爹也不是个安分的,动不动就往山里跑,遭殃的都是那些山里的野兽。
  一家人出去看看,到处走走,换换心情,开开眼界。
  想想就很美好,走累了,回来歇歇脚!
  想出去了,再动身!
  多好!
  谢玉娇带着孩子们风风火火的回了家,在李天磊的火气还没发出来的时候,抢先公布了她的决定:“孩子们想去看海,咱们去海边住两年吧,你安排行程,我这就收拾行李?“
  “你?”李天磊看到比孩子们还像孩子的妻子,这说风就是雨的性子,真是拿她没办法。
  李天磊心里的醋意还没发出来,就被妻子拉着去商讨出发的日程了。
  好吧,李天磊也想出去走走了,这整日里闲着,确实让他浑身不自在,这才总往山里折腾那些飞禽走兽。
  孩子们一听说要出院门,一个个的也高兴的直蹦跶。
  于是,李家满府下,为出门看海开始忙碌了起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舟车劳顿,李天磊带着家人,当然还有那个硬要贴来的符家主仆三人,一行人平安的到达了大宋疆域的最南端的崖州。
  崖州北靠高山,南临大海。这里被当做流放罪臣之地。
  不过谢玉娇却觉得这里是难得的度假胜地,当然这是她二十一世纪的想法。
  此时的崖州确实有些落后,不像汴京那么繁荣发达。
  家人们有些想不通,她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偏远之地生活,还美其名曰度假。
  等大家住下来以后才发觉,这里不发达有不发达的好!
  安静,不染俗世面朝着大海,能让人豁然开朗,让自己的身心都与大海融为一体。
  谢玉娇拉着李天磊,并肩坐在沙滩,静静的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看着落日的余晖照在海面。
  “我觉得,前世最后我梦见的男人好像是你!”她低声喃喃道。
  “男人?什么男人?你的男人不就是我吗?”李天磊搂紧了身边的女人道。
  是啊,自己的男人不就在身边吗?能为了自己毫不犹豫的舍弃高官厚禄和大好前程!这男人是她的!
  这男人,在外既能阵杀敌,归家又能撑起一方天地,这才是真男儿!
  想起两人从认识,到成婚,到生子,到归隐,这一路相伴的点点滴滴,谢玉娇觉得自己这一生应该是圆满的!
  男人,孩子,家,她都拥有了,她一定会平平安安,幸福终老的!
  太阳慢慢的沉入海中!
  谢玉娇想起了自己一直想问的都没问出口的话:”为何我们被赐婚后,你总是害羞?都快三十的人了,又不是童男子没接触过女人?动不动就脸红,耳朵红的?“
  “”李天磊没想到十多年前的旧事都被她给翻出来了,噎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回才好。
  于是,他一个翻身,把人压在了沙滩。
  “你,你想做什么?”
  “你说我想做什么?我是你男人,做什么还不应该?”
  “光天化日之下你想耍流氓?”
  “什么光天化日?太阳已经落水了!”
  “天还没黑!”
  “没黑正好,免得黑了我还看不到!”
  “你,你个老流氓!”
  “你不是喜欢流氓吗,我流氓给你看!”
  “。。。。。。”
  终【 http://。c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