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娘-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玉娇摇头,“爷爷,那些都是些半大孩子,山里太危险,那么多人您怎么顾的过来,还有女孩子呢,万一伤了一个就更不划算了。”
  “”还是不行么,众人又是静默。
  “我倒是印象中记得一个简单的造纸法子?“
  “啊?造纸?”村长大惊。
  谢玉娇点头,“是啊,不过我也不知道究竟对不对,能造出什么样的纸也不知道。要不,试试?”
  老太爷不敢相信的问:“造纸?应该不是那么容易吧?”
  谢玉娇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农科节目,讲的就是传统造纸工艺,她还有点印象。
  “应该可行,各家各户不要的破旧衣衫布料都可以用,只是费点钱买点石灰石就可以操作了。“
  “破旧衣衫可以做成纸?”曲老爷子也被孙女的想法给惊到了。
  “是啊,本来造纸的原材料就是树皮,棉麻之类的。咱老百姓的衣衫不都是粗布棉麻吗?正好省了好多工序,制作时间还缩短了。”
  “这么简单?那为什么纸都那么贵?”
  “当然是因为会造纸的人少啊!”
  “我们回去考虑考虑!墨怎么办?总不能也咱自己做吧?”
  “做墨很费时,咱没那个必要。如果能造纸,咱就可以卖纸买墨啊。“
  “这个倒是个好方法,我们先回去收集收集破旧衣衫。”
  “行,记得,一定要是越破旧的越好,破的连做抹布都不行的更好。”谢玉娇在后面叮嘱到。
  村长搀扶了李家老太爷慢慢悠悠的回去了。
  两个老头在路上小声的聊着。
  村长:“叔啊,您说这谢丫头也真不简单啊,居然连造纸的法子都知道?”
  老太爷:“是啊,如今看来这丫头就不是个寻常人家的孩子。能识文断字,说话老成,遇事不惊,处事不变。当个教书先生也是有模有样,如今连造纸的法子都知道。这的什么人家才能养出这样的孩子?”
  村长:“是啊,听她刚才口气,似乎还懂制墨,不然为何说制墨费时,这是懂制作流程才如此说的啊!”
  老太爷:“算了,不管怎样,至少现在她留下算得上是村里的好事,要造纸,就造纸吧!”
  村长:“不是说要费钱买石灰石吗?这钱怎么办?”
  太爷:“我家先垫上,等以后村里有收入的时候,再找补回来。”
  曲老爷子也对自家孙女是越来越不懂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小丫头居然懂造纸。
  造纸啊!那可是真正的点金术,如今纸这么贵就说明这造纸技术的难度。
  丫头能这么说,可见她还是有不少把握的。
  曲老爷子用一下午重新对这个孙女有了新的认识。
  她救回来的就不是个普通孩子,这就是个金娃娃,会各种点金术的金娃娃。
  刚开始是什么汉堡包,蛋糕之类,现在有事造纸制墨,以后还说不得还会懂什么新的东西。
  他已经慢慢的接受了孙女超乎寻常的本事,以后也不会太过吃惊了。
  这两天,村长给村里孩子们发布了个任务,让大家回家找家里亲戚等所有人,要破旧的衣衫布料抹布之类的东西,而且要求越破越好,越烂越好。
  孩子们都被这个新奇的任务给吸引了,下了课,都在各家各户央求大人翻箱倒柜的找破烂衣衫。
  那些破洞不成样子的衣衫除了当柴火烧掉,也没其他作用,给孩子就给孩子吧。
  谁管拿去怎么折腾呢。
  几天时间,课堂一角倒也堆了高高的一堆烂布。
  这一天,曲老爷子送了孙女去上课。
  他回到家也在找破旧的衣服,奈何之前盖房,把家里实在破的没用的衣服都给烧了,如今能找出来的都还可以当抹布用,也不知道孙女能不能用的上。
  正当他对着一堆旧衣服发愁的时候,院里又迎来个不速之客。
  “谢姑娘,谢姑娘!”赵呈熙在院子里没看到人,就准备往屋里进。
  奈何如今的曲家可不是想进就进的,那只被谢玉娇取名叫酷飞的狼狗已经知道看家护院了。
  被栓在院门口的酷飞一见家里来陌生人了,汪汪的直叫,直到曲老爷子出来制止它,它才消停。
  “嗯?赵公子来了?”
  院里太热,曲老爷子招呼他进屋坐。
  “咦,谢姑娘呢,没在家?”赵呈熙见他都来这一会儿了,谢玉娇还没露面,便问老爷子。
  曲老爷子也知道这是专门来找小丫头的,也就说了孙女现在是教书先生的身份。
  “哇?真的假的?谢姑娘当先生?那么小个丫头,能教别人?”赵呈熙实在是太意外太吃惊了,他怎么能想到一个才丁点大的小丫头,居然能当上先生,这太超乎他的想象了,也就忘了在老爷子面前掩饰他的质疑。
  曲老爷子也没说话,只是就那么扫了他一眼。
  赵呈熙接受到了老爷子冷冷的目光,讪讪的收起了质疑的表情,忙说:“学堂快下学了吧,我骑马去接谢姑娘!”
  说完也不等老爷子点头,屁股着火般的跑了出来,拍拍胸口,道:“这老爷子也太护犊子了,不就是不相信那丫头能教的好人吗?那眼神都快把人戳出个洞了,太吓人了!”
  他嘟囔着,翻身骑马往学堂方向跑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赵公子的诉说

  赵呈熙赶到学堂的时候,看到一屋子的小孩子,正在自己的小木板上写字。
  而他以为的那个小丫头,正在一个个的走过去指正,很俨然一个称职的先生一般,很有风范。
  赵呈熙在门外探头探脑,被前来找谢玉娇商量事情的村长给抓了个正着。
  村长从后面拍拍赵呈熙的肩膀,把人带到一边说话。
  “你是谁?在学堂外偷偷摸摸的做什么?”村长从头到脚的打量着赵呈熙,看他一副公子哥的样子,心想该不会是来找谢丫头的吧!
  赵呈熙一看这位老者一副质问的口气,忙解释道:“小生姓赵,乃是谢姑娘的朋友,来等她下课接她回家的!”
  “姓赵?赵公子?”村长听他介绍自己的身份,难不成这就是碧莲心心念念的赵公子?
  赵呈熙也被村长的态度给搞糊涂了。
  这村长难道听谢姑娘提起过他?可村长这表情可不是太友好啊!
  赵呈熙点头,称:“小生赵呈熙,敢问老者尊姓?”
  村长没回答他的话,再次神色不明的打量着他,才道:“赵公子?可认识我家碧莲?”
  “碧莲?老者与碧莲姑娘是?”赵呈熙想到这老人家应该是碧莲姑娘的长辈,难怪对自己没好脸色,碧莲为了他都追到京城去了,还惊动的家里,这让他很是苦恼。
  村长冷哼了一声,说:“我是碧莲的爷爷,也是东山村的村长!”
  赵呈熙来村里时还在想,如何才能摆脱掉碧莲的纠缠。也想过要不要跟碧莲的家人说一声,让他们出面约束一下碧莲姑娘。没想到如今居然遇上了村长,这可是太好了。
  这就是村长?太好了!
  赵呈熙弯腰对着村长就是长揖到底,然后起身道:“村长,您好!我知道碧莲姑娘因为小生这才远赴京城,您也许对小生有诸多误解。可小生实在是苦恼,家父家母对小生的管教实在严厉,从不允我在外胡来。特别是在姻缘上,小生也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万不敢与姑娘家有过多牵扯。在谢姑娘家与碧莲姑娘的一面之缘,确非小生故意为之。如果因那一面之缘让碧莲姑娘对小生有了误会,小生万分抱歉,之后小生也对碧莲姑娘再三解释,奈何姑娘似乎听不进去,还欲找家母做主,小生实在困扰。还望村长教教我,该如何做才能打消碧莲姑娘对小生的念头!“
  赵呈熙这一番话,明里暗里的解释了碧莲的所作所为,乃是她的一厢情愿,实在不是他故意勾引,反而给他带去诸多困扰。。
  村长也听明白了赵呈熙的意思,羞的一张老脸都快没处放了。他一直以为是姓赵的明里暗里的让碧莲误会,致使碧莲蒙了心置。却原来碧莲已经的行为,已经让人家忍无可忍了。
  碧莲既然已经骚扰到人家家里去了,这是村长万万想不到的。
  他家碧莲一个大姑娘家,以前是多么的温柔恬静、端庄大方,是村里最淑女不过的姑娘。没想到,如今就因为一个外男,还是只见过一面的外男,就能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情。
  他村长家娇养大的孙女,一向是人人称道的姑娘,有一天居然做出追逐外男的事,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让他的老脸如何搁的住。
  村长虽说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却也不会在外人面前下来自家人的面子,强撑着一口气说:“我家碧莲原本也是最温柔恬静不过的姑娘,就因为见了你一面就有些失心疯了。想来那次见面公子必是有什么举动让碧莲误会了,不然她不会如此的不顾颜面的去找公子。公子说,小老儿说的可在理?”
  赵呈熙没想到村长一语中的,猜的还真准。
  可当天他确实是无心的举动,没想到过后怎么解释都没用,这让他很沮丧。
  村长也没继续追究赵呈熙那天具体做了什么引的碧莲误会至此,眼看学堂就要下课,他也不想继续面对这赵公子,便说:“赵公子放心,小老儿这两日就上京把碧莲带回来,以后绝不会再让她做出有伤风化的事了。”
  赵呈熙也自知理亏,也不好多说,紧跟着村长抬脚进了学堂。
  谢玉娇刚宣布下课,就看到村长和赵呈熙前后脚的进来,心想这两人还真巧,怎么给碰到一起去了。
  “村长!赵公子!”谢玉娇先开口招呼到。
  已经下学,本该蜂拥而出的孩子们,看到赵呈熙这个陌生的少年,明显不是村里的人,都好奇的不得了,纷纷挤在门口张望。
  村长回头呵斥道:“下课还不回家吃饭?想留下来干活吗?”
  那帮孩子一听村长要留他们干活,一下子跑开了。
  只有富途往谢玉娇的方向看了眼,也收拾好东西走了。
  春草和刘二娃本来以为今天曲老爷子没来,想留到最后等谢玉娇一起走。
  谢玉娇看他们兄妹俩还没走,就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赵公子是在来接我回去的,放心吧!“
  ”村长,今天来可是有事?“谢玉娇看到村长走到那对破布面前。
  村长用树枝翻着一堆破的不成样子的烂布,对谢玉娇说:“我看这布已经收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该处理了,不然这大热天的堆在这里有些不大合适。”
  “嗯,我也正想找村长说说这事,不知石灰石可买回来了?只要有了石灰石,就可以处理这些布了。”谢玉娇也在愁这堆烂布,当初是怕放在外面被弄的到处都是,这才给堆到了这学堂的角落里。
  可这堆布里什么脏的臭的都有,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臭味,所以还是要尽快处理的好。
  “上午已经把石灰石买回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做?”
  赵呈熙也被这堆破烂刺激了,这还是布吗?都开始腐烂发臭了,还堆在这里做什么?
  “你们要做什么?这堆臭烘烘的东西还有什么用啊?”
  “造纸!我想用它们来尝试造纸!”谢玉娇走开几步,离布堆远一些,这才说。
  “哈?造纸?谁?你?”赵呈熙这实在是太惊讶了,这堆又臭又破的烂布能造纸?别开玩笑了?
  谢玉娇没把赵呈熙的大惊小怪放在心上,对村长说:“这堆东西实在有些臭,还是让人给放河里洗洗干净,然后再浸泡在在石灰水里,泡几天再拿出来清洗,然后捶打成浆。我再去山里找些树藤做溶胶就可以,五天后咱就能用上自己造的纸了。“
  “真的?太好了!”村长一听几天后就有纸可以用了,刚才对赵呈熙的不愉一扫而空,脸上也有了喜色。

  ☆、第一百四十九章 纸成

  赵呈熙就像听天方夜谭一样,盯着谢玉娇看,又看看村长,又看看那堆烂布,问:“那堆东西真能造纸?”
  “确实能造纸!要不,赵公子,你给我们多送些破布来?”谢玉娇打上了赵呈熙的主意,军营里应该有不少破烂军服之类的吧,反正军营也没用,还不如给她呢。
  “这有什么可稀罕的,回头我给你送来!”赵呈熙想着反正那些东西军营里除了烧掉也没其他用处,还不如给这个穷村子,至少谢姑娘和天磊哥都会领他这个情。
  说完了对烂布的处理,他们和村长都从学堂退了出来。
  村长也自己回家去了。
  谢玉娇被赵呈熙拉上马,再三叮嘱他不可再像上次在京城那样疯跑,两人这才骑着马顶着烈日往家去。
  在路上的时候,谢玉娇问:“你这又是来干嘛来了?送东西还是送信?”
  “不是送东西也不是送信!”赵呈熙神秘兮兮的说,“我爹接到消息,说是北方的大军已经启程,下个月应该就能到京。”
  “啊?“谢玉娇反应过来,赵呈熙所说的北方大军,就是赵匡胤带领的与契丹对阵的军队。
  ”北方没事了?契丹军也撤了?”她问。
  “嗯,撤了,撤了,契丹军已经撤了!”
  “这就好,契丹军撤了,咱大周军就没必要再派那么多兵在北方了。”
  “天磊哥回来看到你,应该会很高兴的。”
  “是啊,当初他还以为我死了,不过那种情况下我能活下来也是托了阎王不收我的福!”
  马儿虽然没像第一次那样跑的飞快,却也比人双腿步行快的多了去了,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曲家。
  酷飞在院子里汪汪直叫,谢玉娇下了马,进院先摸摸它的脑袋,它才安静下来警惕的盯着后进来的陌生人。
  曲老爷子早已备好洗脸水和凉茶,这会儿正在炖鸡肉。
  这鸡也是昨日傍晚富途扔进院子的。
  原本以为富途上午去了学堂,就没时间再进山了。
  没想到,他上午的学堂也去,下了学就直接往山里去,中午连家都不回。
  每天只要有收获,他必定是首先顾着谢玉娇,这也让谢玉娇很是困扰。
  不收吧,这富途又是个一根筋的人,还给他他就认定谢玉娇嫌弃他没用,然后就一副深受打击、一蹶不振的样子。
  收吧,又会让他心存幻想。
  现在这样实在是让她收与不收都不对!
  最后还是老爷子说,现在东西先收着,每一笔都记好账,等以后富途有非分之想的时候,一次性还给他。
  好吧,谢玉娇实在没别的办法,只好依了爷爷的说法,东西照收,账要记好,以备算总账用。
  香喷喷的野鸡肉炖萝卜,外加个小炒肉,一叠炒花生,和一大锅的白米饭。
  这让赵呈熙都感叹:“你们家这日子也过的太好了吧!不是说很多农家都吃不上饭吗?你们这一大锅的白米饭,比之我家都还要奢侈!”
  谁说不是呢!谢玉娇想。
  她前世就是南方人,从小就吃惯了大米饭,偶尔才吃些面食换口味。
  这一世也是投生到吃大米的蜀地,现在到了北方,爷爷也摸索出了她的饭食习惯,吃米饭的时候她的胃口很好,接连两三顿面食的话就有些食欲下降。为了将就她,爷爷现在做饭都以大米饭为主,偶尔烙烙饼,做个面汤之类的。
  谢玉娇越来越体会到爷爷对她的爱护之心,都能堪比她的身生父母还要浓烈。
  这让她越来越纠结把这个老人单独留在这里。她不放心,也舍不得老人今后回归独自生活的日子。
  这也是每当她想到回家,就特别挣扎的原因。
  三个人安静的吃完饭,坐在屋里扇着大蒲扇聊天。
  主要是赵呈熙在说大军回京的事。
  “要我说,你们就应该提前进京,等着凯旋的部队进城。那场面可热闹了,小姑娘不都喜欢看热闹嘛?你应该去看看,再说天磊哥也回来了,难道你不想第一时间让他见到你?”
  “嗯?”谢玉娇不明白赵呈熙为何这么说,“为何要让李大哥第一时间见到我?”
  “额?天磊哥那么的牵挂你,让他第一时间见到你不是应该吗?”赵呈熙瞪大了眼珠子,为谢玉娇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感到不可思议。
  谢玉娇感觉跟赵呈熙说不清楚,他对李天磊太过盲目的崇拜,他以为李天磊能为了给谢玉娇报仇不惜触犯军法,杀了那么多的契丹人,谢玉娇就应该感激涕零才对。
  可惜,谢玉娇可不像他那样的崇拜李天磊,她和李天磊之间也就是有一个承诺做纽带,或许现在谢玉娇对李天磊更多了一份钦佩之情,却还没到赵呈熙那样的着迷的程度。
  按照二十一世纪的说法,赵呈熙就是李天磊的忠实迷弟。
  谢玉娇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去京城一趟也好,不然李天磊也要到村里来。他刚回京,指定忙的很,自己这边除了教一帮孩子识字,也没别的事情可做。
  她问:“大军大概什么时候抵京?”
  “一个月以后,最迟一个半月。怎么?还是决定去看热闹?”
  谢玉娇看向爷爷问,“要不我们一个月后去京城,不然李大哥也要来回折腾?“
  老爷子无所谓,便也点头,“行,咱也去瞧瞧他说的热闹!”
  这一个月,不管纸能不能造出来,也都有了结果。
  还有那帮孩子也能识得不少字,离开的几天可以安排他们练练字,免得又荒废了。
  说定了京城的日子,赵呈熙要赶在天黑前进城,也就没坐多久就骑马走了。
  谢玉娇要睡午觉,她打算睡醒后进山找可做溶胶的树藤。
  她已经在书上研究出了几个目标,现在就等采回来做进一步的实验。
  她也是占了拥有上一世记忆的便宜,可她也只知道个传统工艺造纸流程的大概。
  她很确定纸肯定是能成功造出的,可是对于纸质就没什么信心了,毕竟精细的纸张肯定是有人家不传的秘术的。
  谢玉娇和爷爷采了两大筐各种树藤回来,去了枝叶,把藤砸破,各自浸泡在不同的容器里,等三天后出效果。
  那堆破布被村长安排人清洗过了,在谢玉娇兑好比例的石灰水中浸泡一夜,然后取出放在阴凉的地方沤几天。
  五天后,把沤过的破布再次清洗,然后反复捶打,再进行清洗,挑出杂质。
  最后再用一定比例的石灰水给纸浆脱色。
  脱好色的纸浆才算是要做成纸的最终材料。
  然后把纸浆倒进大池子里,再注入一定量的清水进行仔细搅拌,再加入事先做好的树藤溶胶搅拌。
  下一步就可以出纸了。
  用平薄篾席轻轻的在池子里的纸浆里捞一下,再小心的拿出控掉多余的水,一张薄薄的纸就在篾席上成形。
  把刚出的纸垒在一起脱水、再一张张摊开阴干。
  阴干后,一张宽大的纸就造成了,再把不规整的边角修整一番,就跟文房四宝店售卖的纸张一样,没什么差别了。

  ☆、第一百五十章 担心隐患

  由于前一天就有消息说今天就能造出纸来。
  村里有事没事的,看热闹看稀奇的,相信的疑的,都来看这个号称能用破布造纸的谢丫头,就能能不能造出纸来。
  当大家伙儿看到那一张张摊开晾晒的湿纸的时候,就都已经让人差不多相信了。
  等最终剪裁成形的白纸呈现在大家面前,众人已经心服口服,纷纷称赞谢姑娘确实了得,连人最为看重的纸都能造出来。
  村民们纷纷交口赞叹道,了不起,了不得!
  谢玉娇看到成品出来以后,也是大松了口气,毕竟她没真实的实践过,这第一次就能成功,也只能说是万幸。
  这一次由于原材料,也就是破布,不是太多,所以这一次也就只出了三百多张的纸,将将够学堂里孩子们的用量。
  这次能成功造出纸来,最高兴的莫过于李老太爷。
  这位老爷子一生为了村子殚精竭虑,总看着别的村因出了一个两个人,多少都能教的村里其他孩子识些字,让孩子们长大了不至于太吃亏。
  他羡慕不已的同时,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要孩子们多识字。
  如今,张家出了个人,小一辈的孩子们又有了识字的机会,村里还能自己造纸,孩子们的用纸是不用愁了,这让他如何能不高兴。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在死了也能瞑目了。
  相较于村长和李家老太爷的满脸灿烂,另一个族老就是相反的极端。
  张德全是非常非常非常的郁闷,简直不高兴到了极点。
  他看着眼前一张张雪白的纸,回想起当初,他家怀砚能能上学,那可是花费了整个张家族人,多少年的心血。
  其中的艰辛,村里谁能不知道!
  一家子几十口人,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又是卖媳妇的嫁妆,又是卖地的,总算供到了现在怀砚即将参加童生试。
  眼看他张家好不容易因出了个人,让全家都在村里受到众人遵从。如今却被个捡来的小丫头轻而易举的后来居上,一个不到十岁的女娃何德何能,居然能让全村人都点头称赞。
  他一直都不相信村长所说的谢丫头能造纸。
  在他的浅意识里,谢玉娇一个小丫头,结识了两个显贵公子,那是运气好。
  就算能识文断字,那是天生投胎到了人家里,从小熏陶的,也是沾了运气的光。
  终于说话处事老练,也她被拐带出来,生存环境大变有关。
  这些都跟聪明没多大关系。
  如今居然癞蛤蟆打哈欠的说能造纸,这让他如论如何都不相信。
  纸是那么好造成的吗?如果纸这么轻易就被她造出来,为何书铺里的纸还会那么的金贵?
  老爷子本来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来的,没想到等真正见到白白的纸张的时候,笑话没看成,自己反而受了一肚子的气。
  张德全铁青着脸,拄着拐杖气呼呼的走了。
  有了纸,练字就该提上日程了。
  因真的造出了可以书写的纸,李老太爷高兴,大手一挥,表示愿意出钱买一锭墨,让大家先用着。
  有了纸,有了墨,再买只差不多的毛笔,谢玉娇可可以指导大家练字。
  可是她自己的毛笔字虽说以前练过,但也没到可以给大家当字帖的程度。
  于是她想到了京城。
  钱五的字挺不错的,只能麻烦他给好生写些大字,让孩子们照着临摹。
  一个月的日子,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谢玉娇把学堂交给村长和李家老太爷照看,家里的鸡和狗都交给春草娘照看,跟着爷爷又坐上了去京城的马车。
  他们到了京城,修整了一夜,第二日爷孙俩神清气爽的赶往西式汉堡店。
  如今符昭奉和钱五忙着开分店,这个总店就交给孙成坐镇。
  孙成一个只知道吃的人,对管理什么的一窍不通,也就每天来巡逻那么一会儿,起个镇店太岁的作用。
  平时店里大小事务都交给了一个名叫万良的小子打理。
  谢玉娇和老爷子到了店里,直接往二楼去。
  万良得知东家来了,忙跟着上楼伺候。
  谢玉娇先是问了下店里的大小事务,然后留跟着去后厨查看。
  等时间已经快到中午的时候,孙成才晃晃悠悠的来店里点卯。
  “哟,老爷子,谢姑娘,你们怎么来了?”孙成无精打采的来到二楼,看到了谢玉娇他们,立马精神焕发的打招呼。
  他走过去坐下,吩咐万良端杯热乎羊乳,外加一个白面包上来。
  “是不是听说了大军回来的消息?来瞧热闹的?”孙成八卦兮兮的冲谢玉娇挤眉弄眼。
  老爷子轻咳一声,大手挡在谢玉娇的面前,说:“孙公子,还是好好说话,别挤眉弄眼的!”
  “噗”谢玉娇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
  她觉得爷爷也太逗了,孙成本来就这么个吊儿郎当、不着调的性子,却被爷爷看成有心勾搭小姑娘的嫌疑。
  话说回来,老爷子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
  村里的小姑娘,一个碧莲,一个牛三妹,还有与邻村本来已经谈婚论嫁的菊娘,如今都被外男给害的不轻,一个个的疯魔的连名节都不顾了。
  他这也是以防万一,虽说玉娇对男女之情还没开窍,但他也担心万一哪天开窍了呢,或者是被人给故意引诱了呢。
  所以老爷子这才寸步不离的看着,扫除一切妄图觊觎他家小孙女的坏人。
  孙成也被老爷子这句话给弄的有些尴尬,好在他脸皮厚,喝着羊乳,啃着面包。一会儿也就没事人的样子,聊起了最近的热门话题,大军回京。
  他说,这次大军回京,其实也算不得凯旋归来。
  可新皇即位,大周正需要些热闹的气氛把人心调动起来。
  在有心人的宣传和安排下,这次的大军回京也要举行个凯旋仪式。
  虽说没了献俘调的环节,却还是要让大军拿出凯旋的姿态,让民众知晓,世宗虽去,可大周仍在,世宗的血脉仍在,大周的江山有这些英勇的将士们守护,万民尽可安心!
  原来如此,谢玉娇点头。
  这是为了安万民的心,让民众知道大周江山是稳固的。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她一直都很担忧。
  谢玉娇问:“大军行到哪里了?何日进京?”
  孙成吃饱喝足了,把嘴一抹,答道:“大军还有两天就能到城外了,然后整顿一天就进城!”
  谢玉娇继续问:“全都进城还是只是少数精英代表入城?”
  孙成答:”这次为了热闹,大部队全都会安排到城里走一趟,然后带会城外解散?“
  “十万大军都要进城?难道不担心安全隐患吗?”谢玉娇皱着眉,想着历史上的陈桥兵变,是发生在陈桥。
  既然是发生在陈桥,想必这次大军进京不会有事才对!
  但她实在不放心啊,十万军队进京!
  当权者就这么放心?小皇帝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性,其他大臣难道也不知道?
  特别是符彦卿,自己都已经跟他说的那么明白了,他总该有所准备吧。
  对!这些都应该是符彦卿所考虑的,她这是费的哪门子心!
  等着李天磊回来见一面就走吧!
  京城不是个安全的地方!

  ☆、第一百五十一章 求子

  孙成以为谢玉娇是担心十万人进城会滋事,便劝说道:“放心吧,这次是赵匡胤带的部队,他手下的兵是出了名的守纪,没人敢在帝都乱来的。“
  谢玉娇静默着没接话,转而让孙成告诉钱五和符昭奉一声,她在京城,有空让他们去一趟。
  外面的气温越来越高了,老爷子带着谢玉娇赶在巳时末回到了小院。
  这次来京城没什么要紧的事可做,谢玉娇一时闲下来,还有些无所适从。
  看着外面的烈日炎炎,谢玉娇都对外面直奔京城的大军感到担忧。
  她就这么坐在屋里不动都热的慌,别提那些当兵的还要赶路,也不怕大面积中暑。
  这两天闲得实在无聊,谢玉娇买了副围棋回来打算自己玩玩。
  本以为老爷子不爱这东西,没想到买回来后,老爷子反而比她还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