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娘-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婶子拦住要送她出来的谢玉娇,自己脚步轻快的走了。
曲老爷子晚上回来就听孙女说了牛婶子来过的事,爷孙俩都觉得可以把地租给牛婶子家。主要是祖孙俩都对村里其他人不熟,相对来说牛婶子家离自家不仅近,而且之前也偶有过来帮把手的时候,特别是玉娇刚被救回来那天,天都黑了,牛婶子也没拒绝曲老爷子的求助过来帮忙,还带了身干净衣裳过来。就凭这一点,牛婶子家要租地的话就该被列入首选,当然前提是牛叔等会儿过来商谈的时候别把租子给的太低。
晚上牛叔过来的时候祖孙俩刚吃完晚饭,谢玉娇正在收拾碗筷。
“曲大叔,吃过了?”
谢玉娇见来人是个黑黝黝的壮汉子,看长相就知道是牛三妹的爹牛树根,她热情的招呼了一声“牛大叔!”
“树根儿来了?吃过了?”
果然,听到曲老爷子招呼着来人,谢玉娇就知道自己判断没错,这就是要想租地种的牛家大叔。
牛家三妹的长相随了爹,不仅皮肤黑,浓眉大眼国字脸,厚嘴唇,鼻梁不算太挺。总体来说牛大叔作为男子,这长像还算过的去,可这些搁三妹身上就有点惨,没了女子的柔美不说,五官还不怎么协调。
“吃过了吃过了,“牛树根直摆手,表示自己确实是吃过饭菜过来的,”这是玉娇吧,早就听你婶子说起你,就是没时间过来瞧瞧,果然是好孩子”“
“牛叔,喝水!”谢玉娇大大方方的端了碗水给他,然后就拿了碗筷去洗。
牛树根接过水碗,喝了一口,转头就跟曲老爷子说上了话。
“叔,我想着您这一下子买这些地肯定自己忙不过来,就想着要是您要把地往外租的话,我想接着,您老许是不知道我家那点地,遇到好年头,收成倒是不错,就是家里人口太多,每年都紧巴巴的,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更是有一两个月要断粮,要不是我能出去找点回来补贴,家里人都得饿肚子。我就想着,要是能接了您家的地哪怕两三亩,也能让家里缓和些,我保证租子肯定不会少您的。咱这相邻住着也几十年了,咱家人品咋样您老也应该了解,绝对不会拖欠您的租子。”
他说了这一大气才停住嘴,然后就看着老爷子,等老爷子发话。
曲老爷子倒没吊他的胃口,给了他个明确的答复,肯定的说道:“地,我是五亩都租出去,你能都接手吗”
这哪能不接?牛树根忙不颠的点头,“接,接,肯定接,我家那些人手,不愁忙不开”
“你既然想租地,那也打听了租子的事吧”老爷子也不废话,直接就谈上租子的事了。
“是的,我打听了下顺子也就是伍顺,他家是租的村长家的地,租子是按照五五交的,村长家提供耕牛和农具。其余的就顺子家自己负责,每次收完庄稼把地深翻一遍交接。叔家没有种过地,也没农具,咱家可以自己想办法,收完庄稼也照样把地深翻一遍,租子还是五五交,您看如何?”
☆、第四十六章 盖房
曲老爷子听到这,也大致了解了,想着以后说不得要多与牛家打交道,哪怕是为玉娇那丫头以后有个能多走动的人家着想,他也不能亏了牛家。
老爷子也没做多的考虑,就点头答应,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道:“嗯,我家确实什么都没有,农具什么的那就要你家想办法了,不过有一点,地一定要捯饬好,我看过那些地,都是不错的,老张家侍弄的不错。租子就不用五五了,四六吧,我四,你六。”
老爷子这一说,可把牛树根给高兴坏了,他赶忙拍着胸脯再三保证道:“叔,您救是我亲叔,您老放心,我绝对把地侍弄的好好的,不会比老张家差。”
老爷子一辈子都没与地打过交道,这牛树根的保证什么的,他也权当一听,也就过去了,反正就面前看他们家的人品,还是可以相信的,便说到:
“行,你家先种一年,明年再另外再说。”
老爷子话还没说完,牛树根兴奋的拍了大腿就站起来,准备回去了,“好勒,叔。那我就回家给家里说,也让家里高兴高兴。”
看着眼前这年轻人喜形于色的都快抬脚要走的样子,老爷子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忙示意他坐下,“着什么急,我这还有个事要麻烦你”
牛树根听罢,神色一正,赶紧坐下,“叔您说,什么事”
“是这样的,这不是玉娇丫头要住下来了吗,你看我这房子“老爷子指了指老旧的房子,说,”都快塌了。就想着全部推倒,在原有地基上重新盖几间。”
“现在也不算太暖和,还的些日子才下地,村里应该也不忙,你看村里有哪些得空的青壮年,找几个过来帮我加紧把房子盖起来。“
老爷子又强调道,“放心,工钱该怎么算怎么算,不会亏了大家伙儿,老头子我不会少了大家伙儿一个子儿。”
“叔,这可是大好事啊,您老放心,现在都在家里闲着呢,人手肯定够。材料齐全的话三天就能盖起来。只是这材料”
“我也不要求盖太好,够我们爷孙俩住就行,大石头做地基,泥土墙夯紧实些,至于梁木,山里有的是,明儿叫上几个人进山一趟就行。”
牛树根看老爷子早已经把该想的都想到了,人手以来就能动工,他也觉得赶早不赶晚,现在才刚天黑,连夜找人还来得及。他随口就应下,“行,那我现在就回去找人,明儿一大早就过来。”
“嗯,明天还得麻烦你家那口子过来帮忙做饭,小丫头腿还不利索,撑不起这台面。”
“没问题,叔,那我先走了,明儿一早就过来。”牛树根没想到老爷子这说干就干,他这一走,连家都没回,直接就去了村民家,寻了几个壮劳力,说好明天一大早就得进山。
要重新盖房子,屋里的东西就要收拾收拾归拢归拢,好在家里也没什么物件,很好收拾。
第二天,谢玉娇收拾屋子的时候,看着收拾出来的那一小堆物件,叹息着这个家真是简单的过分。
本来曲老爷子打算是在盖房期间就在旁边搭个棚,也就将就住两晚就好。
后来牛婶子说,虽然现在白日里已经不是太冷,可一到了夜晚,寒气还是很重,玉娇还身子骨弱,经不得冻,还是到家里和三丫头挤挤的好,反正也就三两晚的事儿。
曲老爷子也同意了,不过他自己还是在这搭棚睡,一来免得麻烦,二来又可以看守材料,反正也就三两晚的事。
由于刚出正月,农忙又没到,闲着的人挺多。这一听说曲老头盖房,并且还有工钱拿,大家也都纷纷表示一定早到。
人手多,干起活来也就很容易见成效。
第一天就把石料木料都运了回来。
当天上午曲老爷子要建房子的事就传遍了东山村。
这次比上次买地还要轰动,大家都在谈论这曲老头究竟有多少家底儿。这才买了地,转眼又盖上了房,年前还给那个捡来的丫头置办了两身簇新的冬衣,这里里外外加上过年的置办,算下来,怎么也得三十来两的银子才够。
连村长太太都和村长说起曲老头。
“这曲老头是不是老糊涂了,有那么些银子自己个儿不好好享受,买什么地,盖什么房啊,他还能有几年好活?真是浪费那么些银子,也不知到他怎么想的?”村长太太是个典型的农村老太太,此时正盘腿坐在炕上,一边挑拣着米里的杂质,一边和旁边村长说话,话里话外那是十分的不赞同曲老头的做法。
村长在炕的另一头,就着花生喝着小酒,一边和老太太唠嗑儿,“什么怎么想的?那房子都好几十年了,也该翻新了,再说,玉娇那丫头要住下来,那老房子也住不开。老曲头一个人冷清了大半辈子,临老了也想有个小辈在跟前,图个贴心热闹。“话说到此,村长语气一降,有些叹气,”哎!那小丫头,是个好的,就是不知道能留下几年。“
老太太一听这话,顿住了手,抬头看向村长,有些不解的问:“怎么的?老曲头都忙活到这份儿上了,那小丫头还闹着要回去?”
村长想起昨晚和那小丫头的谈话,有些理解她着急回家的想法,摇了摇头说:“可不?那孩子生生离了父母,到这老远的地方,能不想家么,可是她这出来容易,回去难啊。你想想,她家在哪?蜀地!戎州!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她一个身无分文的小孩子,怎么回去?想要攒齐回家的路费,不容易哦”
老太太听到这,也是心有感触道:“也是,不说那孩子,就说碧莲,被送去她大姨家我这都舍不得,心里跟挖肝儿似的疼。老婆子我都这样了,那孩子的爹娘还不得生生疼死啊”
“听那丫头说,家里长辈也很是疼爱她,所以才念着回家呢。那孩子,你以后见了就知道,真是个好孩子,还是个识字的。”
老太太继续低头挑拣杂质,不置可否,还是念叨着自家的孙女,“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我就稀罕我的碧莲。”
“是是是,咱碧莲最好”村长知道自家老妻的脾性,也不和她犟嘴。其实他也就嘴上夸夸别人家的孩子,可心底不也还是最心疼自家孙女么,他护短的名声可不是空穴来风。
☆、第四十七章 动工
第二天上午曲家拆房,村里好些闲了一冬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看热闹。
大家站在边上,看着几十年的老房子被推到,议论起曲老头的家底儿来。
有的说老爷子的家底儿够丰厚的,看来这几十年是进山猎了不少好东西,攒下了不菲的家资。不过多数人都说,曲老头这下怕是家底儿掏光了,以后的棺材本儿恐怕都没了着落。
富唐氏也是个爱凑热闹的,这时也在人群中,看着这东山村最破落的人家,马上就要旧貌换新颜了,她心里也是一阵泛酸,以后东山村最破落的人家的名号恐怕就要落到她富家头上来,她的心气儿能顺才怪。
特别是看到自家儿子,那个傻小子跟着那个捡来的丫头忙前忙后的,让她心里那股火气,压也压不住。
只见富唐氏叉腰就开吼:“富途,你个贱皮子,人家建房关你什么事?用的着你在这献殷勤?你帮着忙活了,人家就能给你一间住不成?”
富途本来看玉娇腿脚还没好利索,看她和牛三妹在给干活的工人烧开水,他也就帮着搬搬柴火,烧烧水,。
这厢他正和玉娇玩笑道:“玉娇,你家这房子建好后,我家就成全村最破的房子了,我以后一定多跟着曲爷爷学打猎,以后攒够了钱也盖大房子。你说好不好?”
他刚说完,玉娇还没说话,就听到他娘那极具穿透力的大嗓门吼了过来。
谢玉娇寻着声音望去,就见一个身形魁梧的妇人,双手叉腰,一脸狰狞的模样,好像个装满火药的筒子,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由于谢玉娇已经听说过很多有关这富唐氏的传奇故事,早已在心底已经有了准备,如今见到真人,倒有种哦,这就是你娘呐!的感叹。
谢玉娇低声嘀咕,她以为自己声音很小了,富途应该听不见。
殊不知富途离她那么近,当然听的清晰无比,他顿时羞愧的无地自容。
富途知道村里人都不喜欢他娘,很少人愿意和他家来往,因为娘平时的脾性和做法确实有些招恨,可那是他娘,生他养他的娘。
富途跟谢玉娇说了声我下午再来就走了。
富唐氏看到儿子走了,也不想在这里看着给自己添堵,也就骂骂咧咧的走了。
人多力量大,十几个青壮年卯足了劲儿,上午把房顶拆了,推到了墙体,把地面平整干净,下午就直接筑起了地基。
第三天,夯墙封顶。
第四天,垒炕和院墙,晚上爷孙俩就搬了进去。
进入宽敞的新屋,爷孙俩都高兴不已。
曲老爷子感慨道,“这才是一个家呀”
谢玉娇也很高兴,这将是爷孙俩相依为命的地方,也是以后几年里自己的家。
她虽然时时刻刻都想回到父母身边,可是她也很清楚现实。
短时间内要想平安到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现在先安居于此再和爷爷慢慢想办法,也许会如爷爷所说的,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那么就安心的住下吧,把这里当家,把这个好心的老人当亲爷爷一样侍奉。
新屋有正中堂屋,东西卧房,西边厨房,东边杂物间五间房并排。院里屋檐下从墙根往外半仗都铺了平整的青石板,而且从堂屋直通院门也铺了一条三尺宽的青石板路,其他就还宽宽敞敞什么都还没布置。
爷爷住东屋,谢玉娇住西屋。
如今这屋里除了原来吃饭的桌子凳子外,还真是什么家具都没有。
爷孙俩都想着,既然房子都已经盖起来了,布置什么的就不用着急,一点一点慢慢来,这个家会越来越好的。
夜里,万籁俱静。躺在泥土还没干透的热烘烘的炕上,谢玉娇睡的特别踏实。
第二天,谢玉娇醒来的时候爷爷已经在平整院子了。
“锅里有蒸地瓜,还热乎呢,洗把脸吃去吧”
“爷爷起来怎么不叫我?”谢玉娇还迷瞪着眼,顶着一头乱蓬蓬的长发,正解着辫子。
“老头子睡眠少,醒的早。你个小孩子家家的,正是缺觉的年纪,多睡长个儿”老爷子已经脱了厚厚的棉袄,正忙的起劲儿,都有些微的汗意。他杵着锄头,歇了会儿,对玉娇说:“锅里有蒸地瓜,还热乎着,快洗把脸吃去吧。”
说完,继续弯腰忙活。
“哎!”
谢玉娇把头发分成两股,编成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辫梢系了老爷子给买的彩绳,俏生生的就冲厨房去了。
谢玉娇洗干净脸和手,一手抓地瓜,一手拿了个咸菜疙瘩,搬了张矮凳在院子里坐着啃。
“爷爷,咱这院子怎么弄啊?”
她在想着这两片空地,应该怎么布置才合适。
“丫头有什么想法吗?”依老爷子自己的想法种一圈花花草草的,中间一大片全都铺上青石板才好,宽敞。
谢玉娇可不知道老爷子如何想,要知道的话指定会说老爷子的想法太过独特,难不成还想以后能有个宽敞的地方跳广场舞?
老爷子这么问,谢玉娇也确实没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她倒见过不少各种特色的庭院。可此时她不能直说,一个乡下小丫头怎么会有机会看过那么些高门大院的布置,也就只有以书为借口了。
“额,倒不是我的想法。是我在看话本的时候看到里面有挺多关于院子布置的描写,我最有印象的是院子里有石桌石凳,仲夏时分可以夜半纳凉赏月,也可两三好友一起读书玩乐。还有的院子里种些果木花草,开个池子养几条鱼,种点莲藕可观赏可食用。”
“不过,咱院子没那么大,开池子就没那个必要了。石桌石凳倒是可以,果木花草好像不实用,还是种菜吧,正好咱家没有菜地,种在院子里也方便,就是会不会很臭,特别是施肥后。”
这倒不是谢玉娇矫情,这时代给庄稼施肥,可没有二十一世纪的各种化肥,施的那是真正的粪水,臭气熏天的那种。
”呃,那咋办?还是铺青石板?还是种花草?“老爷子觉得种花草还不如种药草呢,药草也会开花,也可观赏,最主要的是家用紧张的时候,可以直接挖两株药草就可以去镇上换银钱,多方便。
☆、第四十八章 规划
谢玉娇也很犯难,前世她因先天性心脏病,一出生就被亲人遗弃在路边,幸好环卫工人及时发现,报了警,才捡回一条命来。
后来她被送到了福利院,在缺医少药的艰苦环境下,却也战战兢兢地长大了。
回想起那二十六年,她自己都很佩服自己。医生再三叮嘱不能跑,不能跳,不能情绪波动太大,心无杂念。
直到十六岁。
十六岁,花一般的年纪,虽然自己明知道随时都有可能与这个世界说再见,可她还是忍不住幻想,希望能体会一次恋爱的滋味。
终于,她还是忍不住好奇,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里,租了本听说当下很是受女生欢迎的言情。
接连看了几本,让她爱上了故事里男女相爱的那种滋味,虽说已经让她的情绪起伏过大,可还好,并没有超过她的心脏符负荷。
然后接下来,一本男女爱恋情节相当曲折的爱情故事,让她看的太过投入,身陷其中,最终心脏承受不了,罢工抗议。
还好,最终抢救过来。那一次,是她第一次面对面接触死神,来自死亡的直接威胁,让她不得不谨遵医嘱,舍弃一切情爱,过清心寡欲的日子。
所以她中学毕业以后,就没再念书,而是学了插花手艺,开了花店,自求温饱。
除了插花,她还学了茶艺,围棋,参禅,这些都是为了修身养性,或是打发时间而为。
如今,她都为自己曾经的二十六年而悲哀,因为,真的是白活了。
作为现代人,什么有用的记忆都没有,回到这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居然还不能解决温饱,太丢现代人的脸了。
看着这宽敞的空院子,谢玉娇想现在是过日子,首先要紧的是经济适用,光图好看可不行。
“额,还是种两排花吧,就两排,石板路两边,一边一排,好看还整齐。爷爷,咱家养不养鸡呀兔子之类的啊,这样的话爷爷就不用再辛辛苦苦进山里了,什么时候想吃肉了现杀就好,而且还可以卖了换钱,”
她想着既然生活在乡下,就得有乡下人自给自足的本事。
村里其他人家都是养些家禽家畜,不但可以自己吃,大多数都是养大后拿去卖钱。
虽说现在爷爷还可以仗着身子骨结实,总往山里跑,可总有跑不动的时候,还危险,不如自家养些小动物安全的好。
“小丫头想的倒是不错?你会养吗?爷爷会打猎,可不会养猎物”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村里也只会打猎,从没靠其他谋过生,也就这么过了几十年。
让他猎杀动物可以,让他养,那还是算了吧。
“不会,可以学啊”谢玉娇想的挺简单,凡事经不住学,只要有心,总能学会的。刚开始应该会有些难度,只要她多往牛婶子家走动走动,问题应该不大,毕竟牛婶子家还租着她家的地呢,“我多问问牛婶子,她应该会指点我的。”
“养哪儿?”
“额,这个,先少养几只鸡,应该用不了多大的地方。我腿还没好利索,等我的腿完全好了再多养些吧,先学着养养,积累经验。”谢玉娇环视了整个院子,感觉现在无论在哪个角落搭个鸡舍,都有些突兀,还需要好好规划规划。她看到如此宽敞的院子,觉得还是需要种些菜,吃的时候方便些,“爷爷,种菜是不是在这个季节?”
“爷爷也没种过菜,要不咱还是种花草得了,好看,还不麻烦。”
谢玉娇有些无奈,自家这爷爷还真不是会过日子的人,“爷爷,咱是居家过日子,光好看有什么用啊”
“这不是咱爷俩都不会嘛,要不,丫头,咱试试种草药吧,”老爷子也无法啊,他本来就没种过地,没养过牲畜,所以哪怕买了地也只好租给别人种,靠收租过活。想要吃肉就更好办了,进山猎去。实在是要种点什么的话,药草是他唯一能想到的了。
于是,他愉快的拍板决定了,“嗯,种草药,山里草药多,很多都还药用性能还差些,咱可以挖些草药苗子种院子里,等够了年份再采摘去卖。”
老爷子除了打猎,也就会采摘野生药草,有时没打着猎物,顺手采的药草也能卖些钱。
“嗯,这个主意好,”谢玉娇是真觉得这个主意好,只要有地,有苗,栽种好施肥,等着长大了就可以采摘换钱,比养小动物省心多了。
可是,栽种药草,就必须要有对药草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不同的药草要求的生长环境也各不相同。
“爷爷我常年进山采药卖,知道几种金贵药草,咱可以先试着多种几种,反正院子这么大,总会有几棵能种活的,就当以后就种那容易活的”
“行,那药苗的事就交给爷爷咯”老爷子难得有兴致,谢玉娇也就不说泄气的话,反正爷孙俩都是什么都不懂的,慢慢摸索吧,总会有出路的。
“老爷子我这几十年的采药经验不是白来的”老爷子觉得自己的决定很明智,揪着下巴上花白的长胡子,有些得意忘形。
谢玉娇还是第一次看到老爷子这副孩子气的模样,也真心的高兴。
日子过得很快,冬日的积雪已经在和煦的春日照射下消融的不见踪迹。
忙碌的农人黑黑点点的散落在各处田地里。
谢玉娇摔伤的右腿也恢复的差不多了,只是为了腿能恢复如初,她还不敢太过用力,走路时的重心依然大半都落在左脚上,因此走起来一拐一拐有些瘸。
因为爷孙俩都特别注意,让她将养的仔细,也就不担心会落下什么不好的症状。
这日,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老爷子从山里挖回来的药草。她看着满院绿意,虽说还很柔弱,却也生机盎然的小药苗苗们,心中很是安慰。
“爷爷,你明天要去镇上卖药草是不?”
明天又到了镇上赶集的日子,谢玉娇想着自己到了这东山村,除了上次去汴京城,她还真没出过村。这次,她的腿也好的差不多了,就想着跟爷爷一起去镇上逛逛,看看热闹。
“爷爷,我跟你一起去吧,这么长时间我还没去过镇上呢。”
☆、第四十九章 卖药
谢玉娇保证,这次一定会紧跟着爷爷,绝不离开爷爷半步,不会再像上次一样被拐子抓走。
老爷子也有些犹豫,可一看到小丫头的腿,又有些担忧,还是摇头拒绝道:“你腿还没完全好呢,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这个理由拦不住已经雀跃的谢玉娇,她已经想好了,路上应该有去镇上的牛车,到时咱搭一程不就行了么,便央求到:”爷爷,咱可以坐牛车啊,让我去嘛,我保证绝不乱跑。“
老爷子拗不过她,瞪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就你这腿,想跑也跑不动。“看到她可怜巴巴的样儿,最后只能勉强答应,道:“那也行,要去就去吧,不过得起早,明儿早可别懒床啊”并表示要是谢玉娇赖床,他是不会叫她的。
“保证不会。”
谢玉娇已经抑制不住那颗向往热闹的心,明天,她终于可以自由放飞,怎可能赖床呢。
赶集,可比床有吸引力。
三河镇离大山村有四十多里地,曲逸风简装步行一般一个时辰就能到了,可今天多了个小丫头,而且小丫头的腿脚还不怎么灵便,这就让行路慢了很多。
还好,上了官道没多久就搭了了个去镇上的牛车,车上已经坐了五个人,刚好还能挤下两个人。
到了镇子上的街口大家都下车,爷孙俩共付了五文钱的车费,就往药铺去。
“哟,老爷子,快请进,今天又有什么好东西啊,掌柜的,曲老爷子来了。”药铺的小学徒一看到曲老爷子,忙热情的招呼着往里请,小学徒的话音刚落,就见从里屋出来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应该就是掌柜的。
只见他脸上已经笑开了花,一双眼睛直勾勾往老爷子的背篓瞧去,“哟,老爷子来啦,后院请!后院请!”
老爷子也不客气,带着谢玉娇紧跟着掌柜的就进了后院,把背篓往地上一放,说:“今天的比往天要多些,掌柜的先过过目掌掌眼”
“哟,还真是,都挺新鲜的,老爷子这是不打猎专门采药去了吧”掌柜的早就按耐不住了,蹲下去扒拉着背篓里的各种药草,瞧着不仅数目多,品种多,还都很鲜活,年份还不短,这些可都是难得的好药。
老爷子倒很淡定,一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表情,“反正也是闲着,也就多跑了几趟”
掌柜的清点了药草数量,站起身来,这才看到还有个小丫头在,还是这么的玉雪可爱,不仅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是谁家孩子,好标致的小姑娘。”
老爷子一听掌柜的问起自家孙女,老脸也难得的在外人面前露出慈爱的笑容,说:“我家小孙女,让掌柜见笑了。”
“老爷子还有小孙女,没听您老提过啊”
这掌柜的姓高,从他爹开了这件铺子开始,老爷子就把他采来的药草都卖给他,这几十年但凡他给老爷子开的价,老爷子都没异议过,当然他和他爹都是公道人,所以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下来,这还是第一次见老爷子带家人过来,这怎能不让他好奇,更别说千年的寒冰脸居然也有融化的一天,这可真稀奇。
老爷子并没多说什么,接过钱牵着着小丫头的手就走了。
一筐草药,共卖了一两银子另六百个铜板。
“爷爷,药草怎么这么便宜,咱卖的这些药草不论年份品相都相当不错,掌柜的才给这些银钱?”走出药铺,谢玉娇看着那一背篓的好药材换来这几个钱,很是心痛不舍的问。
老爷子倒还好,知道这高家父子给的价格倒还公道,因此这些年他采的药草都是卖给这高家药铺,“这还算收入挺多的一次呢。因着咱不懂处理草药,鲜活的草药在咱手里留不住多长时间就要坏,药铺收了以后再晾晒特殊保存处置,要费些功夫。”
谢玉娇对着爷爷一阵心痛的抱怨,“那也不至于便宜成这样啊,光那几株三七就能值不少钱了,还有龙胆草,黄精,别说其他的也都是少见的好药。”
曲老爷子知道小丫头精明,却没想到这丫头连这些药草都认识,很是好奇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你怎么知道三七,龙胆草还有黄精的?”
谢玉娇瞪大眼睛,气鼓鼓的说道:“以前书上看到的啊,外公家也栽种有三七和龙胆草,黄精是在书上看到过。三七能止血,退热消除肿痛等,而且年份越长效用越强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等功能,也是年份越久越好,刚才那株年份指定不短。”
她真是想想就心痛,爷爷辛辛苦苦的采的那么多好药,才换这点钱,看来采药卖钱是发不了家的。
老爷子摸摸她的头,安慰道:“丫头说的不错,那些药草都是好东西,到药铺买熟药确实也贵。可是你要知道,药铺卖药也要挣钱啊,当然是低买高卖了,一是处理起来费功夫,二来人家药铺才有制成熟药的技艺。那高掌柜给的价格还算公道,不然你爷爷我怎么几十年来都只卖给他家,你当老爷子我傻缺啊”
谢玉娇一听”噗嗤“一声笑了,”爷爷也真是的,哪有人说自己傻缺的?“随后语气一转,幽幽的叹气:”哎,就是有点不甘心。”
“不甘心能怎么办?咱这也是平白从山里得来的,又不花本钱,数量又少。要是专门的药材商卖出价格当然就不一样了”老爷子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