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司仪女官的手中,沈珍珠笑道:“我们姐妹,哪里要施行这么重的礼,各位姐姐,原谅则个?”几个司仪女官也知道崔彩屏的一些故事,又忌惮杨氏一门的权势,再兼得了好处,也就不言语,告辞自回宫去。
  这边沈珍珠已拉起心中仍然恼恨的崔彩屏,从怀中拿出早已备好的一支晶莹通透的玉钗,轻轻插入崔彩屏发髻之中,握住她一双纤手,喜道:“刚才听见,原来妹妹名唤彩屏,真是绝好的名字!从此我们便是姐妹,要两相照应,共助殿下才是。妹妹是见过大世面的,姐姐我匆忙之间,也没甚么好东西,这支玉钗,切莫嫌弃了。”沈珍珠一番话,看似平谈无奇,客气套话而已,实是含有深意。一是以姐妹相称,虽是拉近了关系,但也分清了正室妾室,坐实了自己正妃娘娘的身份;二是以“共助殿下”提醒崔彩屏,二人在同一条船上,莫逞着如今贵妃得宠,杨氏权倾天下就为所欲为,做出不利已身之事。再说那枚玉钗也不是泛泛之物,蓝田盛产美玉,沈珍珠的先祖曾于百年前远赴蓝田游历,无意中得了一块美玉,温润细腻;呈脂肪光泽;其声若金磐之余音;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乃聘请能工巧匠打造了几枚玉钗和玉石,这枚就是其中之一,杨氏虽然权倾天下,但这样的玉钗,料不能多得。这崔彩屏从来专横跋扈,连父母都让她三分,本想趁今天过门,寻些衅子和正妃闹上一顿,立些威风,让阖府上下不能小看她,谁知沈珍珠竟是这样待她,自己仿佛浑身是劲,但无处可施,只得汕汕的和沈珍珠姐姐妹妹说了几句家常就走了。

  凤吐流苏带晚霞(三)

  夜渐次深沉,喧闹声愈来愈淡,一名女婢竟然忍耐不住,暗地里打了个哈欠,料峭三月,夜里有些冷。
  再过得半个时辰,又走进来一名女子,长相清秀、眉眼中有一股子精明之气,模样装束是名婢女,但又与其她婢女不同,没有着大红的喜裳,穿着白色窄袖襦;上加绿色背心;浅红色长裙,单髻上别着一支小小的簪,从从容容向沈珍珠欠欠身算作施礼道:“奴婢独孤镜,忝居王府副总管,给王妃请安。殿下现正被几名王爷缠着喝酒,一时怕不能来,王妃劳动了一天,还是先歇息歇息。”
  说着,跟在后头亦步亦趋的婢女已经端上了满盆满攒的点心,一样样的端开来,豌豆黄、芸豆卷、翡翠糕、和平糕、咖喱卷,琳琅满目,全是精巧细致的苏式点心,沈珍珠不觉“噫”了一声,独孤镜已接着说道:“这是殿下亲自嘱咐奴婢做的,王妃尝尝,可还顺口?”
  沈珍珠慢慢的点头笑起来:“听你口音,也是江南人氏?”
  独孤镜答道:“奴婢祖籍扬州。”
  “那倒是离吴兴很近,咱们算是同乡呢!”
  “奴婢不敢。”独孤镜依然是不动声色的一板一眼答着话,荣宠不惊的,倒让沈珍珠有些无趣。独孤镜又有条有理的指挥一帮婢女枕的靠的,把沈珍珠服侍得妥妥贴贴,才告辞而走。
  沈珍珠整日没有吃什么东西,早就饿了,只是不好开口,拣了几片点心吃了,倚着床柱,竟自慢慢的睡着了。
  朦胧中仿佛有双温润如玉的手抚摸自己额头、面颊,轻绺自己发丝,还有微曛的酒气,她猛的醒过来,手被握在眼前人温暖的手心,当年的少年,现今的广平王——她的丈夫。
  他的相貌与十年前相差不大,同样的朗眉星目,英俊非常,不同的是,十年前的少年稚气,换作了眉宇间隐隐凸现的冷峻尊贵之气,喝的是新酿的桂花酒吧,好闻的气息在暖阁里飘荡,目不转睛的瞧着她,没有开口说话,却自有一股凌然气势压迫而来,让人呼吸不得,那双眸子深沉晶亮,直看到人的心里去。
  她面红过腮,四周望去,偌大的房间只余了他们两人,她忽的感到万分窘迫,只得垂头低低说道:“殿下,你醉了……”饶是才富五车,不知该如何说下去。
  “别叫我殿下,叫我俶!”李俶柔声命令道。她是天赐给他的,那年与父王母妃出游江南,都在龙舟上赏游,偏偏只有他看见了在水中挣扎的她,连想也没想,就跳下湖去救她,他那时能有多大?吓破了周旁侍卫的胆,倒底是将她救起来了。有好多年,宫里内外谈起这件事,竟然成了佳话,“广平王殿下从湖里捞出了一枚珍珠”,她叫珍珠。选妃,那样多的待选闺秀,自己不能插嘴,甚至不能对皇上有任何暗示,越是被捧得高的,越易被人挤兑,原以为没有指望的,却让自己得到了。
  沈珍珠脸红得发烫,哪里叫得出口,想起自己满头金钗玉钿尚未卸下,沉甸甸的殊不好受,忙探手去拔发上的一支。
  “我来帮你,”李俶心神荡漾,站起身来帮她拔那堆首饰。他一贯对事物拿捏有度,今天虽然被灌了许多酒,也不过三四分醉,此时面对玉人,倒好象多添了几分醉意,笨手笨脚,勉强将四蝶金步摇拔下,半晌没拔动那支金镶宝石碧玺点翠花簪,反弄得沈珍珠头发吃疼,皱起眉头轻轻呻吟一声,却觉唇间一烫,李俶已就着她粉色的唇瓣深深的吻将下来。
  一吻之下,沈珍珠全身酥软,全身暖洋洋的使不出一点力气来,只由着李俶将她放倒在床塌上。
  “殿下”,沈珍珠轻轻唤了一声,“叫我俶!”他持续地加深这个吻,沉醉于她口齿的清香甜蜜,她的手脚仍旧无力;嗅到他体内的气息,那么熟悉,随着他愈加缠绵的热吻,手纤弱地缓缓攀上他宽阔的肩臂,依恋的搂住他的身体。他似乎得到鼓励 ,唇、眼、额、发、脖、颈,点点的吻从温柔而发,至排山倒海而来,恣意而狂妄的吻得她全身无力,虚软如泥,气息渐粗。
  “珍珠,十年了,我终于要到了你。”他俯身将她压在身下,附在她耳畔喃喃说。

  连天展尽金芙蓉(一)

  广平王府紧邻皇宫宫城而建,占了辅兴坊的大半,从府门至宫城安福门不过二里多路。与其他王府一样,由一道东西隔墙分为内府、外府。外府主要是广平王议事、府设参军办公之所,议事在元德殿,该殿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三殿均面阔七间,前殿进深三间,中、后殿约进深四间,中殿左右有二方亭,亭北在后殿左右有二楼,称为郁风楼、飞云楼,参军办公和侍卫住宿都设在飞云楼中。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楼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内侧又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气派殊为不凡。隔墙有门,通往内府。内府其实比外府要大许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东侧是广平王和妃妾们起居之所,最大的清颐阁由沈珍珠居住,紧邻广平王书房,其次方是琉璃阁、文瑾阁、绣云阁等,崔彩屏住在琉璃阁,其余全部空置。清颐阁与琉璃阁一南一北,相距甚远;西侧是针黹、杂役、侍女等人用房;中侧分别是用餐、娱乐休闲和内府议事的厅堂,由东至西,皆以回廊相连,府内中部是阔大的园林和亭阁,并有一泓水池,清泉汩汩。
  原该在大婚第二日就进宫参拜皇上贵妃、太子太子妃,谁想当日清晨宫中已传下谕旨,皇上贵妃起驾东京洛阳,太子太子妃随行,不仅这新妇拜见翁姑重要一课先被搁下,就连李俶也不得不扈驾前往。一来一回,总得一月有余。
  虽然李俶不在府内,但前来贺喜拜访的总是络绎不绝,一概由总管刘润接待应酬,沈珍珠每日不过翻翻奴仆、侍女名册,看看书,听听素瓷和红蕊的汇报。素瓷和红蕊虽说是新来的,到底是王妃的陪嫁,且都聪明伶俐的,王府上下,谁不陪着些笑脸?不两天时间,就将王府诸种情况掌握得七七八八。王府总管刘润乃是宦人,原先跟随太子,几年前新造广平王府后,拨至广平王府的;独孤镜是副总管,更是广平王的贴身侍婢,十分的精明强干,上上下下的侍卫奴婢,没有不暗地里怕她的,只是近一两年来,她总是早出晚归,管事较少。
  崔彩屏耐不住寂寞,十余天内回了三趟娘家,都未按礼向沈珍珠告假,沈珍珠也不去理她,只着内府知事好好的记下。
  这日天气晴朗,早上用过饭后,沈珍珠正准备由红蕊陪着去园林里散心,素瓷来报刘润求见。出得外室,刘润已候在那里,打了个躬,尖着嗓子拉长声音说道:“老奴原不敢惊扰王妃,但兹事体大,少不得请王妃示下。”沈珍珠见着他那张松弛的脸上并无慌张之色,就不紧不慢的坐在软榻上,笑道:“什么事,刘总管慢慢说就是了。”
  “回王妃,崔孺人的贴身侍女银娥失踪了!崔孺人正指着老奴要人啦。”
  沈珍珠一晒:“这样的小事,刘总管自行处置不就行了?”接过素瓷递上的一盏茶,慢慢啜了一口。
  “老奴不敢,这名侍女失踪得蹊跷。”
  “哦,”沈珍珠仍然笑道:“是怎么回事,说来听听。什么时候失踪的,仔细查了没有?”
  “今天早上才知道的。昨晚亥时银娥侍候完崔孺人就去歇息,同房的侍女睡得死,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回房。今天早上,崔孺人传她去侍候,就左右找不着她了。又看她床铺整整齐齐的,敢情昨晚上根本没睡过。开先老奴还没上心,以为是小丫头片子爱玩,躲哪里偷懒去了,后来崔孺人又来催,老奴带人将府内该找的地方都找遍了,都没有!再问值守前后府门的侍卫,也都说没见人,查了她的随身物什,哎呀,衣褥、首饰并钱币,一样没有少。王妃,您看这事蹊跷不?”刘润倒是绘声绘色。
  “再蹊跷的事,也难不倒刘总管你。”沈珍珠轻描淡写的道。侍女失踪之事可大可小,银娥是崔彩屏陪嫁侍女,闹大了,广平王府被指个虐杀侍女、抛尸灭迹的罪,也不是玩的,但沈珍珠瞧刘润不慌不忙的神色,知道他心中已然有数,不禁暗骂刘润老奸巨滑,必有下文。果然,刘润接着说道:“老奴惶恐,本来是极小的事,可偏偏崔孺人的侍女玉书说,银娥怕是被人谋害了!”
  “无缘无故,一名小小侍女,谁去谋害她!”
  刘润似乎是小心翼翼的说道:“她说,是王妃的侍婢红蕊害的!”话音刚落,在旁的红蕊已经忍耐不住,大声分辨道:“她胡说,好端端的,我害银娥做什么!”
  “嘿嘿”,刘润皮笑肉不笑的拉扯了两下面部肌肉,走近红蕊:“红蕊姑娘,昨日下午,你在浣衣房和银娥起过争执,是不?你还扬言要打死银娥,是不?”
  红蕊怔了怔,答道:“是又怎么样,她故意用水泼脏我的衣裙,还口出秽言讥笑于我;至于说打死她,本就是气话,我红蕊性格直快,要为这样的理由就要打死人,那我早已入了刑部大牢,不会在王府里待着了!”她说话又急又快,但刘润仍然保持着极慢的语速,笑着说道:“红蕊姑娘这么说,老奴是信,王妃肯定也信,只是不知崔孺人信不信。”

  连天展尽金芙蓉(二)

  “天啦,我的丫头怎么会不见了呢?”正说着,崔彩屏已经哭哭喊喊的闯进来了,一见沈珍珠,便一把拽住她的衣袖,嚷道:“姐姐可要为我作主,银娥打小跟我,最贴我的心,别是什么人看不惯,把她谋害了!谁这么狠心呀!”边说边拿出一方手巾拭面,觑眼恶狠狠的瞅着红蕊。沈珍珠冷眼旁观,先不说话,但看见崔彩屏竟真的流出了几滴眼泪,不由暗暗纳罕。
  崔彩屏说话口无遮挡,倒是身旁扶持的侍女玉书见势不对,忙说道:“夫人快别这么说!”
  “啪”的一声,玉书脸上已经吃了一记耳光,
  “住手!”沈珍珠把手中的茶盏往软榻几上一放,发出清脆的声响,崔彩屏见沈珍珠脸上是从未有的凛然,不知不觉中住了口,也放开了玉书,室内顿时鸦雀无声。
  “妹妹,既然此事已经发生,又牵涉到我的婢女,我自会秉公处置,给你一个交待。”刘润和崔彩屏,一个明知究里却有意旁观看热闹,一个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多少人看着新王妃的治家手腕。沉吟顷刻,对崔彩屏说:“妹妹管辖侍婢一向得体,今日之事,本也不是大事,在我这儿议议也就明白了,可好?”意思是不要大张旗鼓,移到议事厅内弄得全府皆知。
  “那是自然,难道要让别人说我崔彩屏无用,当妾室就罢了,才嫁过来几天,连贴身侍女都保不住!”崔彩屏兀自喋喋不休,她是直肠直性,心机不深,没能理解沈珍珠话中玄机。
  沈珍珠这才转头对刘润说:“那好,刘总管我问你,今日早上当值的府门侍卫,可仍然是昨夜那批?”
  刘润点头道:“正是,还有半个时辰才换岗!”
  “好,速传左卫率!”
  不一会,左卫率严明到,三十上下,孔武精神,他昨日轮休,刚刚回王府就被传到王妃处,还不知所以,当下恭身立在下首听令。
  左卫率官居六品,负责王府全部警戒和侍卫,沈珍珠对他颇为客气:“严将军辛苦了,请你亲自领二名侍卫暗地守候于王府侧门,如有任何人进来,一概缉拿到我这里。”严明不敢有误,急急的领命去了。
  果然不出一刻钟,严明并两名侍卫带进一个人来,崔彩屏定晴一看,正是银娥!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冲上去扬手就是一耳光,骂道:“贱婢,死去哪里了!”伸手勒住银娥的手臂就往房外拖,“回去我得好好教训你!”
  “且慢!”沈珍珠出言喝止,正色道:“妹妹,银娥触犯府规,必得问明情由,按规处置!”
  严明朝室外手一挥,几名侍卫捆粽子般推了两名侍卫装扮的进来跪下,严明也自跪倒:“某治军昏聩,求王妃责罚。”
  “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宽。严将军,我来府不足半旬,不过偶尔瞧过你几回训练侍从,本不该多嘴,宅心仁厚本是好事,但放在治军理家上,过于仁厚,则不足以效法。”本朝对女子干政已有戒心,务必韬光养晦,沈珍珠廖廖说几句便示意刘润扶起严明,问道:“都问明白了。”
  严明低头答道:“回王妃,问明白了,昨晚当值侍卫王平、王右兄弟接受银娥私授的钱币,放她偷偷出府。”
  “如果我没记错,府内普通侍卫一个月的俸禄是三千钱?”沈珍珠点头问刘润。
  刘润连连答是。
  “刘总管,你比我清楚,以长安市价,三千钱可以买多少斛米,多少匹绢?”
  “回王妃,可买15斛米,20余匹绢。”
  “可够中等人家一月的吃穿住用?”
  “回王妃,绰绰有余。”
  沈珍珠又问银娥:“说说,你给了那两名侍卫多少钱?”
  银娥早吓得瑟瑟发抖,嗑头如捣蒜,哆哆嗦嗦的答道:“回,回王妃,是……一人二十钱……”
  沈珍珠猛的一拍几案,茶盏“晃当”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连崔彩屏也被唬了一跳,见沈珍珠不怒自威,说道:“王府待这些侍卫不薄,如此区区小利,就能买得他们罔顾职责,要来何用?严将军,你是左卫率,你说该怎么处置?”
  严明稍一踌躇即朗声答道:“依府规,王平、王右应各打四十杖,扣除一月俸禄,即刻撵出府去;至于在下,应同打四十大杖,罚俸一月!”
  “严将军也不必自加罚度,按律,你只需领杖二十。”沈珍珠稍有宽解。
  银娥听了七魂去了六魄,声泪俱下只是嗑头:“王妃开恩,王妃开恩,求您别把奴婢赶出府去!”侍卫赶出府只是失了职位,她从小被崔家所买,赶出府就没活路了。崔彩屏在旁焦急得暗自搓手,饶她平时话比谁都多,现在反而不知该如何开口。
  沈珍珠冷冷看了银娥一眼:“至于你,我不问你为何私自出府,出府作甚。但是府规难饶,看在崔孺人的面子上,罚打二十杖,到尚食房作劳役三个月。”尚食房每日要料理阖府上下近千人的饮食,极为辛苦,银娥仍然如蒙天赐,谢恩不迭,自去领刑。

  连天展尽金芙蓉(三)

  一时人都散了,沈珍珠见唯有刘润还立在当地,面上似笑非笑,就说道:“刘总管,你也累了,去歇着吧。”
  刘润咧嘴一笑,他满面皱纹,长相萎琐,笑起来殊实难看,一揖到地,对沈珍珠道:“老奴对王妃实在佩服得紧。”
  沈珍珠淡淡说道:“这一番热闹,你也瞧够了。”
  刘润仍然笑:“老奴只是不明白,王妃为何为不严加拷问银娥一夜的去向?”
  侍女私自出门一夜不归,又未和人私奔,左右不过是私会情郎,有什么可问的,总得给崔彩屏留几分颜面。沈珍珠不答反问刘润:“独孤姑娘哪里去了,怎么一天到晚见不着人?”
  刘润一怔,随即答道:“这——,王妃可得问殿下,独孤姑娘得过殿下特谕,不属老奴管辖。”说着干咳两声,接着道:“韦妃娘娘果然有巨眼,王妃当真有经世纬国之才。”
  “韦妃娘娘?”沈珍珠心中一惊,面上神色却未变,朝侍立门口的红蕊微使眼色,红蕊便出去三言两语邀着守在门外侍候的几名婢女走了。
  刘润瞬间老泪纵横,伏地跪下:“韦妃娘娘为太子妃时,对老奴有天高地厚之恩,曾一再札付老奴,要尽心尽力侍奉王妃。老奴今日斗胆试了试王妃,还望王妃恕罪。”说着,从袖中取出一物递与沈珍珠,巧夺天工的金栉,内壁一个细细的篆字“韦”,沈珍珠这才信了几分,起身将刘润扶起,心中怏怏:“我倒有许久没见着韦妃娘娘了,上回见她,又比以前清瘦几分。”
  刘润顿时咬牙切齿:“韦妃娘娘一家的仇,老奴但凡有一口气在,定会想法报的。”
  这是一年前的事,李林甫上奏皇上,称太子妃韦氏的兄长韦坚与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构谋,皇上遂给韦坚定了“干进不已”的罪名,将他由刑部尚书贬为缙云郡太守,皇甫惟明则以“离间君臣”的罪名,解除河西、陇右节度使的职务,贬为播川郡太守,并籍没其家,后来李林甫又奏分遣御史即贬所赐皇甫惟明、韦坚兄弟等死。太子以与韦妃“情义不睦”为由废妃,韦妃从此在禁中佛寺削发为尼。韦坚一案牵连甚多与其交往的官宦人家,唯有沈家处事低调外人不知,万幸未被牵连。刘润知情知底,又有韦妃信物,看来可以信任,只是沈珍珠见他对此事如此不忿,心中倒有说不出的不安。
  银娣一事虽然未大肆宣扬,但不出半日广平王府上上下下全都知晓得清清楚楚,莫不知王妃持家有道,精明聪慧,莫不心怀敬畏,提起精神,谨慎办事。

  剑佩声随玉墀步(增加+)

  马啼声急。一队骑者行进在入东都洛阳的大道之上,当前并辔的是广平王李俶和一名胡装娇艳女子——他的同母妹妹德宁郡主。德宁郡主焦急之情溢于言表,不时驱马扬鞭,李俶神色自若,只在不经意间,双目透出犀利之光,在夜色下熠熠闪烁。
  入皇城,过应天门,进宫城,弃马疾步,后跟的一大堆随从气喘吁吁,及到了东宫太子寝殿前,才各自停下脚步,两名侍女抢上前来要替德宁郡主解那枣红的披风,德宁郡主不耐烦的一掌推开,蹬着精制的小皮靴,咚咚咚的踏进殿去,李俶自已解下披风,扔给身后侍从,也跟着进去。
  太子玙正与太子妃张氏在灯下对弈,他身材瘦弱,面容憔悴,自从登上太子之位来,掣肘纷呈,明争暗斗无处不在,几乎已不堪疲累。张妃中等身材,本是太子良娣,自韦妃被废后才立为太子妃,一双大而有神的丹凤眼和那高高的鼻梁相配,在端庄中透着风流,在凝视中更觉深邃。
  小黄门通报的声音未落,德宁郡主已经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径直一把掀翻了棋盘,黑黑白白的玉制棋子叮叮当当撒落满地,几名掌灯的小太监慌得趴在地上找个不休。
  “婼儿,你放肆!”太子对最宠爱小女儿的这番行为不由得发火。婼,是德宁郡主的小字。上下打量她一通,更加生气,“你看看你,穿的什么衣裳,这胡服民间女子穿着也就罢了,你堂堂郡主,居然敢穿进宫来,不怕圣上知道了?”
  “为什么!为什么要将我许配给郑巽?!”德宁郡主根本不理不顾,直冲着太子的面嚷了起来。
  太子虽已料到有此问,但瞬间神情也黯然下来,张妃忙上前扶他坐下,连连使眼色想让德宁郡主不要说下去。德宁郡主却将手中的马鞭往地上一掷,呜呜哭将起来:“父王您也太狠心了,那郑巽又丑又笨,我不嫁,我死也不嫁!”
  “你老大不小,说话就十六了,该懂点事情了吧……”太子再说话时,口气已经和缓许多。
  “不是你父王狠心,实在是,”张妃接着说道:“实在是李林甫专为此事求了你父王多次,郑巽是李林甫的表弟,你父王也是没法子。”
  “李林甫怎么了,就算他是右相,可父王是当朝太子呀,我也是堂堂郡主,用得着这么看人眼色吗?用得着这么委屈吗?”德宁郡主伤心的说道。
  太子一时还真没话可说,告诉自己这名娇纵惯了的女儿,自己一直被李林甫处处威胁,自身难保?怪只怪自身软弱,怪只怪这个女儿成天东游西逛招惹是非,竟然被郑巽瞧中。抬头看见广平王李俶也跟了进来,问道:“俶,你来干什么?也来为你妹妹求情吗?”
  李俶躬下身子,淡淡答道:“儿也觉郑巽其人,委实配不上婼儿。”
  太子仰望大殿顶部,黄澄澄光泽晦明的黄铜瓦片,当了八年的太子,很累很累。长舒一口气道:“圣旨已下,明早便会颁布,我已无力回天。”
  “不!”德宁郡主长叫一声,哭着说道:“父王您可以据理力争的,就象王兄娶沈妃一样,您不是在圣上面前拒绝纳韩国夫人的女儿为正妃吗?”
  太子勃然变色,沉声问道:“谁告诉你的?谁说是我在圣上面前相拒的?”
  “长安城有一半的人——!”德宁郡主“都知道”三个字尚未吐出,已听太子喝道:“休得胡说,圣上英明通达,哪里是我可以左右主意的!再不准说这些话!张妃,领婼儿到你的侧殿歇息去!”
  德宁郡主恨恨的一跺脚,悲切的喊了声“父王,我恨死你了”,便调头向殿外跑去,张妃急忙叫人:“李辅国,快带几个人跟住郡主,千万别让她乱闯走失!”李俶也要跟着去,却听太子唤道:“俶,你留下来!”又对张妃说:“你去歇息吧,我们父子还有些要说。”
  屏退左右,大殿内只余下这对父子二人。
  太子凝视李俶说道:“你是在回长安路上折回的?”
  李俶答“是”,伫立当场,再没一句多话可说。
  太子叹了口气,看着面前的儿子,愈来愈越有帝王处事端凝沉着的大器,然而这几年却愈来愈与自己疏离,说道:“你知道还在怪我,怪我为当初忍心离弃你韦母妃。”韦妃虽不是李俶生母,但一手将他抚育长大,胜似亲生。
  “儿不敢,儿知道,父王也是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太子咀嚼着这句话,有些苦涩,又说:“你的王妃病得不轻,知道吗?”
  李俶的眉毛闪了闪,但太子没看见,听他答道:“是,儿正准备赶回府。”
  “那就早些动身吧,我不留你了。”
  清颐阁内兰气氤氲,李俶有些诧异,照说沈珍珠已病了十来天,该是满阁药味才对。素瓷、红蕊等见王爷回来,都纷纷跪下见礼。
  这才发现发出兰香的是放置在几案上的一只青色的釜,釜下支着一只小火炉,釜内水沸声如松风,问道:“怎么病了不煎药,反而煎起茶来?”
  素瓷答道:“回殿下,王妃自半月前偶感风寒,请了无数大夫延治,反倒病势日沉;王妃才命奴婢们停了药,专煎点茶喝,这两日却还较以往强些。”说完凝神听釜内水声,又回道:“殿下恕罪,水已煎好,奴婢得煎茶了!”李俶点头道:“你们都起来!”
  素瓷起身从橱柜中取出一只竹漆小匣,打开量取半匙茶末投入沸水中心,以竹箸慢慢搅动,只见那水如潺溪而茶末在水中如绿云,又如湘蛾头上轻盈欲堕 的发髻;悠香彻骨,胸中烦襟顿开,李俶不禁微微一笑,开口赞道:“真是好茶!”素瓷笑着答道:“殿下,这是自然,但若没有王妃的煎茶之法,也不过是糟蹋了这茶中极品剑南蒙顶石花茶。”
  “原来这煎茶之法,是王妃教你们的?”李俶问,隔着织得密密细细的珠帘,依然隐约可见内室大红的帐幔,里面的人儿仿佛在微弱的咳嗽,转瞬又没了声息。
  “奴婢不过是学得一点皮毛而已,不及王妃十分之一。”素瓷边说边拿出两个釉色似玉而又微泛淡青色的茶盏,这是越窑的名品“如玉”,从吴兴带来的,只有四只,银娥失踪之事那天沈珍珠已摔碎一个,素瓷后来痛惜了老半天。将釜从火上取下,把茶汤和汤花分在盏中,嫩绿的茶汤在下,回潭曲渚青萍般的汤花在上,呈上一盏递与李俶:“请殿下尝尝。”李俶却只是微点下头:“先搁着吧。”说着,走进内室去。
  沈珍珠仍在昏睡之中。银娥之事后一日,兄长沈介福探望她,顺便带来些公孙二娘托人捎的雨后新茶,兄妹两人不免漏夜秉烛谈心,离别时又送至府门,这样就着了凉。她素来身子强健,没有放在心上,更没有延医问药,想着过几天自然会好。哪知这一病竟然愈来愈重,到了四五日后,已不能下地行走,刘润把宫中、长安城数得着的大夫已经请了个遍,该用的药都用了,并无起色。
  躺在床上的沈珍珠是如此娇弱,滑亮如缎的秀发只挽了个环,半散半开洒在枕上和肩头;遮住了她雪白的脖颈,那细腻而精致的脸上却只有苍白的感觉,眉尖微蹙;想是不胜病力。李俶不由泛起了几丝愧疚和怜惜,忍不住去握她露出被外的纤纤柔荑,却蓦的一惊,这只手寒彻入骨,竟是没有半分温度,他压低声音朝外喊道:“刘润——”
  刘润佝偻着背进来,李俶吩咐道:“速去建宁王府请建宁王并王妃来!”从怀中拿出自己的朱红名贴递给刘润:“就说本王延请建宁王妃屈驾为妃子治病。”
  “是,老奴这就去!”刘润喜之不胜。建宁王与广平王一同在百孙院长大,关系亲厚,建宁王妃医术高明不在宫中太医之下,但若没有广平王开口,寻常人哪里能请到。
  刘润前脚才出门,一个人影花蝴蝶般窜进内室,大叫声“王兄”,便凑上床前看沈珍珠,却是德宁郡主。李俶诧异:“你怎么这快来了长安,父王和母妃四处找你!”
  德宁群主嬉嬉笑道:“嫂嫂好美哟,王兄你真是艳福不浅!”摸摸沈珍珠细滑的脸,又探手拭拭自己的脸,夸张的叫唤:“老天呀,你真是不公,怎么不让我也生了这一张脸呢!”
  “我看你敢情是要疯了,前几天在父王那是要死要活的,今日又在我这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