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初苒-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控制了东海郡的萧鸢,又命赵阀将矛头对准了衡山郡。
衡山王萧谨之是个身子孱弱、醉心诗书的闲散王爷,若不是先已接到了元帝密使送来的「丹书铁劵」,这次他只怕真的要惊得晕厥过去。如今见赵阀只是围着衡山郡,没有攻打的意思,果然如密诏中所布置的那样,萧谨之也放了心。
萧鸢做出一副顾念亲情的模样,多次遣了说客与衡山王交涉,萧谨之也关上城门、调兵布防,做起样子来。双方你来我往,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萧谨之闲暇之余还饶有兴致的给朝廷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上疏,哭诉求救。
围在外头的赵钺截了这封洋洋数千言的求助信甚是犹豫,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着人先送回雍都去呈给萧鸢。
赵钺担心这样上疏若真是送抵了晟京,舜纯会不会疑心衡山王遭遇兵祸危机,不仅不忙于抵抗,还有闲情花时间在这等无用的事情上,从而看出破绽。
萧鸢拆阅了赵钺的传书却乐得哈哈大笑:「三皇兄就是这样迂腐的秉性,这一点大皇姐是极清楚的。依本王看,就是这件无用的东西才最能迷惑京里那位正做春秋大梦的驸马爷呢!」
莫青也笑个不住,忙遣人将衡山王的上疏送往晟京。而萧鸢在这样频繁的兵马调动中,集结整合了建州精锐兵力,并联合东海郡和衡山郡,军力大增。成功在舜纯眼皮底下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舜纯业已听说了萧鸢的频频动作,直到他看见了衡山王不伦不类的上疏,才彻底相信萧鸢真的已被南越王说动,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建州以南。
懿王造反的消息霎时间传遍了晟京,群情激奋之下,大家对元帝病情的疑虑减轻了不少,殷切的盼望着元帝可以快些康复,而不少朝臣心中也萌发了对元帝后继无人的忧虑。
宋恒道仍是卧病,明暗消息都称其病势沉重。朝堂在舜纯与张廉的凝聚下,全然没有此前人心涣散的迹象,御史大夫卫远也明显在向他们靠拢。
齐姜与琼州边民的民变愈演愈烈,数十年来两国边民间的小摩擦都被无限放大,两国间的外交已僵化到连聂鹏举都觉头疼的地步。百乌圣主则因为右贤王惨烈的死状而震怒,在王吉符百般挑唆下,百乌圣主下定决心要与大晟一战。而萧鸢这里显见得已成了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之势。
局势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大大鼓励了舜纯,他踌躇满志,萧萝阳也已在开始赶制龙袍。舜纯似乎觉得自己登基称帝,已经近在眼前了。
然而同样的局面在元帝看来,却与舜纯所想大不相同。
南边三洲二十一郡交于萧鸢,元帝很放心;亲卫密使也已将「丹书铁劵」送至各藩王手中;王左干和聂焱处,也都接到密诏,他二人本就因为齐姜和百乌连日来的异动儿心生警惕,如今以洞悉了全局,更觉肩上有万钧重担,自此二人便互通消息,各自驻守一方,只听令于元帝。
东郡王萧茂之则成功的吸引了舜纯的注意力,自从那日听张廉说起,宋恒道曾经打算联络东郡王并拥立其称帝之后,舜纯便将萧茂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可惜,萧茂之坐拥雄兵十万,背靠战神聂焱,面朝晟京,委实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想要降服费时费力,若是不除,舜纯又日夜难安。
这日,元帝一行抵达了琼州,却并不着急去将恭王。倒不是恭王不可信,乐熠总觉恭王年幼,治理一方的能力也甚欠缺,若是让他见了元帝,只怕会走漏风声。元帝深以为然,乐熠便悄悄请了大行令聂鹏举出来会面。
聂鹏举见了元帝,大惊失色。晟京发生宫变的消息令聂鹏举骤然理解三弟聂焱为何会遭人陷害,也明白了元帝对聂焱诸多倚重的苦心,心中感激。
得知元帝想前去齐姜会见大祭司王荻泓,聂鹏举极力反对,他处理双边事务多年,经验丰富。事情闹到今天这个地步,他完全可以猜测到,能将一场简单的民变演化得这样复杂,定是由国内政见分歧造成的。乐熠很赞同聂鹏举的说法,不仅他也有些同样的感触,尤其飞鹰堂搜集到的密报中有一条是关于「都护司马耿默甚得世子荻穆倚重,言听计从」的消息,如今看来,只怕不单是耿默作梗这么简单,而是齐姜世子与大祭司王荻泓已然起了分歧。
现在的齐姜,无异于凶险之地,慢说是去面见大祭司王,就是想给荻泓传个信儿只怕都是不易的。元帝很是失望,不料琼州竟是白来一趟。
所有人皆不知道,其实,荻大师早已让两位铁血护卫的百夫长,带了极重要的信息潜入大晟去寻元帝。
日前,元帝还在建州之时,这二人就已抵达晟京,听说元帝病重的消息后,他们先去寻忠义侯乐熠打探。哪知到了忠义侯府外,深谙秘术的他们就发现侯府已被人严密监视,且忠义侯根本不在府中。两人嗅出其中非同寻常的气氛,决定潜入宫中查看。
大晟宫里,穆风伪装成元帝一直卧病在紫宸殿内,连初苒也无法顾及,生怕一个不慎泄露了身份,则全局皆乱。
这日夜里,轻眠的穆风便听到熟悉的异动,打过照面之后,他赫然发现来人竟是齐姜来的温氏兄弟。穆风在来大晟之前一直跟在荻泓身边,对这两人焉有不认得的道理,更深知这二人铁血护卫的真实身份。
穆风直接袒露了真容,温氏兄弟惊喜之余,也对大晟宫宫变带来的问题复杂化倍感棘手。穆风听了温氏兄弟此来的使命和荻大师的嘱托,顿觉事态严重且刻不容缓。想到温氏兄弟功夫极好,又胆大谨慎,穆风忽然心中敞亮,指引他们去北边的废宫里去找一个人,他的主子——璃贵人。
第128章傀人
穆风本来还担心温氏兄弟不肯轻信初苒,不料温氏兄弟问清了璃贵人就是齐姜圣药女后,便欲欣然前往。穆风这才知晓原来荻大师对他们早有交待,让他们听命于初苒。
穆风草绘了路线,温氏兄弟当即就带着荻泓的密信,按照穆风的指引前往北三宫小院儿。
已是深夜,月朗星稀。
初苒犹在小院儿里踱步,不是因为困在这几尺见方的天井里觉得憋闷,而是她几日着实担心这小院儿里三人的安全,包括她自己。
没人知道婉嫔曾经来过这里,所有人都以为这小院儿是极安全的,包括元帝与穆风。不然,元帝哪能安心离宫!现在,王麟和紫嫣都还蒙在鼓里,只有初苒心里知道,北三宫小院儿里的安稳日子在一天天减少。
据那日婉嫔来说的话,初苒可以看出婉嫔是极关心元帝的,现在婉嫔已被萧萝阳接出了宫,若是到了舜纯要逼元帝「驾崩」的那一日,还不晓得她知道了会怎样闹。如今婉嫔的脑子也不及从前聪颖,随时可能将北三宫的秘密脱口而出,到那时首当其冲要遭殃的便会是紫嫣,初苒只怕萧萝阳不会善待她。
初苒无奈呼着气,白日里她不好长吁短叹,怕令王麟生疑,但是私底下想了许多将紫嫣悄悄送出宫的办法,却又都要冒极大的风险。
正值她一筹莫展之时,刚刚到来的温氏兄弟无异于救星。
初苒见了这从天而降的两人,又听说是荻大师身边的铁卫,心里着实欢喜了一番,可待他们讲明来意,又呈上了荻泓的密信,初苒便再也笑不出。
原来,温氏兄弟是来给元帝报讯的,荻大师希望元帝能助他解决齐姜的内部分裂,并连手除掉极有可能是暗祭司重要人物的——都护大司马耿默。可连荻大师也没想到是,舜纯早已提前动手软禁了元帝。而元帝现在也已脱身出宫,按照原定计划,元帝现在起码已经到琼州境了。现在宫里只剩下她一个隐形不能露面的人和穆风这个不能说话的假皇帝,能有什么作为,任她再聪明,手也没法从这北三宫里伸到朝堂去。
还有更可怕的——荻大师提醒元帝,被聂焱斩杀的左将军耿建昌是都护司马耿默的外侄子,若这二人都是暗族人,则很有可能舜纯已经在开始备战。荻泓提醒元帝眼下必须加紧增派人手,到各地暗族据点去专门寻找一种地下洞穴,就是所谓的「傀人场」。
虽然在齐姜时,初苒就多次听荻大师提到「傀人」,但是荻泓并没有谈过有关「傀人」的具体情况。这次温氏兄弟来,还有一个使命就是转述对「傀人」作战的经验。
这「傀人」实际就如行尸一般,并不能天长日久的活着。是以,「傀人」只能在大战前夕炼制,而战争过后,甚至坚持不到战争结束,傀人便会腐溃而亡。
通常暗族人会选择骨骼宽大的「生人」来炼制「傀人」,这样的傀人最耐久。但是能达到这样标准的并不多,所以只要不是瘦小、肢残的人,都有可能被炼制,哪怕是生病之人,也无妨。
巫医会先将「生人」浸泡在药汁中,露出鼻孔,根据《上古残篇》配出来的药汁会令人疼痛难耐,这般非人的折磨几日就会教人疯癫,他们的皮肤会变得厚如坚甲,骨骼则坚如同精铁。而后,再以死尸上豢养的「死人蛊」侵入这些人的颅脑,这些人便会在蛊虫噬脑的过程中逐渐死去,最后直至腐溃。
在这段时间以内,以母蛊操控这些无意识的人,便成了可以作战、不痛不死的「傀人」。
也正是因为一个「傀人」的存活期不长,所以,要想保持「傀人军团」的数量,暗族人就必须要源源不断的寻找到「生人」,持续炼制。当年,前暗祭司首领沽舜王,陷于那场疯狂的战争中无法自拔,先是俘虏,而后是自己族中的老人、妇女、孩子,最后是士兵,几乎都全部遭遇了被炼制成「傀人」的厄运。
所以直至多年以后,齐姜辽阔的疆域上仍是人口凋零,处处空城。西北的北川之地则渺无人烟,最后在无力国防的情况下,北川被迫割让给了大晟。
初苒听得心中作呕,背上阴寒,莫不是舜纯也做了这样的准备不成?纵然她再不愿承认,只怕答案也是肯定的。
早从景帝时,就要求户曹严密关切国中的人口流向,大司农在负责口赋的同时,也对人口进行了详细了登录。但是大晟地广人稠,舜纯又积累多年,纵然朝廷改进了人口政策,但是,大晟五十一郡,暗族人各处渗透,真的在偏僻隐秘之处设了「傀人场」,朝廷也难得一一查到。
初苒陷入了深深地恐惧,眼前仿佛已经看见那诡异阴森如地狱鬼域般的场景。
据温氏兄弟说,「傀人」刀劈不伤,火烧不死,不痛不衰,无知无觉,要想击败「傀人军团」,办法只有三个。
一,切断「生人」来源,则原有的傀人时日一到便会陆续腐溃而亡;二、击破傀人的头颅,让「死人蛊」无法存活,傀人就会僵直,无法活动;三、傀人虽火烧不死,过火不伤,但是若可以寻到一种「火油」,将它浇淋到傀人身上,则火油会在傀人身上燃烧,就算不能将傀人焚成灰烬,但是高温也会蒸干傀人的躯体和颅脑,让「死人蛊」无法寄生。也就是说,傀人虽不惧火,但是一旦陷入火海中长时间焚烧,就会变成一捆废柴。
第一种方法在大晟这样人口稠密的国度显然不易实现,何况战争之中还可以捕获俘虏;第二种方法则更教人无力,傀人一身钢筋铁骨,能破开傀人头颅的必须是神兵利器,普通军士哪有这样的东西,况且击杀效率也是极低的。反观第三种方法,虽然迂回,但是却可以以智谋决胜负,避免军士与「傀人」短兵相接而造成的巨大伤亡。
第129章傀人场
显然荻泓也更倾向于使用火攻,因此特意遣了温氏兄弟前来晟京警示元帝。替他分析对付「傀人」的有效方法,更希望元帝能提前搜寻调查暗族人设在大晟各处的「傀人场」,并及早筹措火油以防范于未然,果真发现,则可以将其付之一炬。
然而现在,荻泓的预警已经变成了势在必行。根据耿默、耿建昌的关系和他们与舜纯的严密配合,初苒完全可以肯定,这二人一定暗族人,且身份不低。他们蛰伏军中已久,从前并不扎眼,现在却都活跃异常,说明舜纯已有发动战争的准备,「傀人军团」也必是舜纯最后的底气。
再三思虑过后,初苒决定让温氏兄弟分开行动。穆风如今被困在紫宸殿,活动受限,宫内外消息不通。初苒令温玄植留在晟京与宫外「袁氏武馆」的雷兴互通联系。又口述密函一封,让温玄屈执笔,详细说明克制「傀人」和寻找「傀人场」的办法。
当夜,温氏兄弟便出了宫。
温玄植赶往城北的「袁氏武馆」去寻找雷兴,而温玄屈则带着书写好的密信赶往内史署,并以流箭将密信射入张廉房中,见张廉惊觉接收,温玄屈便折返出了晟京,直奔琼州,去寻元帝传递讯息。
这厢张廉收到密信顿时吃惊,元帝已不在宫中,乐侯也跟随元帝离京了。平日里都是宋恒道与自己暗中联系商议大事,这密信却又会是谁发来的呢。
仔细瞧这布料,是如假包换的宫绢,再看开来凑在灯下细看,张廉直骇的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他一把年纪,虽然当年没亲眼见过「傀人」,但是先帝时,大晟为助齐姜剿灭暗祭司一族吃了多大的苦头,他可是记忆犹新!
这位传信来的人不仅知道暗族的存在和舜纯的真实身份,还知道他张廉的屁股到底是歪在那一边。尤其对「傀人」,更是了如指掌,直接在信里附上了详细的搜寻与剿灭之法。
张廉哪里还敢耽搁,揣了密信就往外冲,急于将这消息告知宋恒道,尽快商议对策。
二人密见之后,宋恒道闻言大惊失色,他是两朝丞相,对这些过往的隐秘之事知道的当然比张廉更清楚。细细看那密信,里头对「傀人」描述极准确可靠,比他从前所知的也更全面详细,密信后头对剿灭「傀人」所做的谋划更是细致缜密。皇上已经去了琼州,京中现在以他二人为首,还有何人会对大势如此清楚,难道是皇上的人传回的密信?
宋恒道百思不得其解,然兹事体大,他到底不敢不信,那种可怕的后果,很可能会让大晟元气大伤,数十年都难以恢复。
当下,宋恒道与张廉秘密议定,一方面将这消息通知各位藩王,让他们准备防范,一边则以晟京为中心向外呈扩散式搜索。
幸好密信中针对寻找「傀人场」也有简单效率的方法——只需捕捉一种普通的「阴鼠」,给它们喂了秘药,它们便会对傀人特殊的腐味极其敏感。而剿灭「傀人场」最好的办法则是火焚,但「火油」多产在荒漠之中,中原稀少且运送不易,宋恒道决意在让人收集火油的同时,也令地方加紧提炼各种油脂以作备用。
最让宋恒道犹豫不决的是,密信上建议他统一拟定十日后为火烧「傀人场」的日子。因为时间紧迫,朝廷可能无法等到各地搜寻回报结果,然后再做决定,但是逐个剿灭的话,又必然会打草惊蛇,引得舜纯提前奋起反击。
宋恒道深深明白定下了这个日子意味着什么。
不难想象,舜纯一旦闻听各地「傀人场」同时被剿灭的消息,必然会放弃眼下平稳过渡的幻想,改用武力。宫里软禁的「元帝」会被杀掉,宋恒道和张廉的虚以委蛇也会被识破…局面失控,国中狼烟四起,大战爆发在即。
也就是说,火烧「傀人场」的那一日,就意味着朝廷对暗族宣战!这是初苒深思熟虑后的决心。
当战争不可避免之时,就必须要抢占先机,经过这十几日的谋划,元帝已脱困到了琼州,身边有乐熠、聂鹏举,又有琼州、北川二十余万兵士,足可周全。南边萧鸢手握三洲,兵力共计四十余万,聂焱及东郡王则更是精兵悍将整装待发。元帝本意是要去联合齐姜,但如今已经落空,若再让舜纯出动了「傀人」,则好不容易费尽心思争取到的有利局面又会转为被动。
如此种种宋恒道同样也是知道的,反复考虑权衡利弊,宋恒道终是下了决心,依计将火烧「傀人场」的日子就定在十日之后,并将自己的计划飞马送抵琼州报知元帝,而暗查「傀人场」的行动也同时展开。
几日后,元帝见了恭王,接管琼州并集结调整了琼州兵力,与王左干成犄角呼应之势。温玄屈则赶到琼州寻到了乐熠,宋恒道的密信也接踵而来。初苒的建议与宋恒道的决定无疑都是果敢明智的,元帝本也已经整兵备战,当即便按照荻大师所说的方法在琼州境内清查,同时一并着人去通知王左干及聂焱。
清查的结果相继出来,荻大师以秘药刺激「阴鼠」来的寻找「傀人场」的方法,不仅速度快且准确。各地很快发现了大、小「傀人场」二十余处,所有人都心惊不已,须知一支几百人的傀人军团就可以缠住万余人马,且伤亡之巨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傀人场仍在陆续搜寻中,距离晟京较近的东郡王与懿王、恭王最先接到消息,而山阴王、胶西王、衡山王距离晟京较远,恐怕到了十日之期,这三位藩王才能收到宋恒道的传书,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宋恒道与张廉严密的自晟京向外排查,才几日就发现三处洞穴,其中一处似乎规模极大。张廉心惊不已,宋恒道更是将自己全部的力量都用上,对京郊进行二次清查。
初苒听了温玄植在外头探听回来的消息,很是宽慰,知道宋恒道着人配制了秘药喂养「阴鼠」,那么剿毁「傀人场」的日子他想必也已经定下了。自己密信中建议的是十日后,但是具体宋恒道定下的是哪天,仍不清楚。
准备离宫的计划断不能再拖延,紫嫣、王麟和穆风肯定是要离开的,小禄子与高福也不能留下,不见了元帝,他俩首当其冲只有死路一条。反倒是颐珠和宝珠没有大碍,只要初苒活着的事不曝光,她们就只是普通宫女,安全无虞。
离十日之约只余三日,初苒仍是没有过墙妙计,但现在宫内多了温玄植,外头又联络了雷兴和「袁氏武馆」一干人等接应,逃出宫去的几率大大增加,初苒让高福先打点好一条出宫的路线来以防万一。
可惜事与愿违,这日掌灯时分,温玄植便急急赶来北三宫传讯——萧萝阳进宫了,来者不善!
婉嫔终于还是漏了口风,初苒知道能对婉嫔的话起疑心的只能是萧萝阳,紫嫣的事除了王麟、元帝,知道的也只有她这个始作俑者。就连舜纯恐怕也是不清楚的,假如婉嫔的话让萧萝阳怀疑了紫嫣的存在,她必定不会知会任何人,而是亲自入宫查看。
是以,初苒让温玄植密切注意着舜阳王府的动静,尤其是长公主入宫。果然,事实还是应验了初苒的揣想,眼下已无路可退,就算是铤而走险,今晚也必须出宫。
初苒当机立断遣了温玄植去知会穆风、小禄子离开,并让高福即刻安排,大家一起离宫。
王麟听了初苒简单的解释,没有多说就开始收拾,他绝不会再让紫嫣受萝阳伤害,更不想萝阳继续造孽。先帝设下的这个北三宫小院儿困着紫嫣已经太久了,若能趁此机会带了紫嫣出宫,实在是天大的好事。紫嫣歪头在一旁听得认真,既不捣乱也不说话,好似听懂了一般。
不一会儿,穆风和温玄植便来了北三宫。穆风已换回了原貌,初苒略一思忖,便悄悄给温玄植交待了几句,温玄植会意点头。王麟跟紫嫣细细交待了几句,三人便在穆风和温玄植的护卫带领下,朝预先既定的北角门去。
漫长的宫道上,萧萝阳徐徐而行,清风拂面也抚不平她心中的烦乱。
今日在婉嫔不断的吵闹中,她听到了她最不愿意听到的事。北三宫有「鬼」,还是在大白天里活动,萧萝阳根本不会相信什么鬼魅。虽然婉嫔事后改口,怎么也不肯细说,但是在萧萝阳的脑海里,已经想起了一个消失很久的人——紫嫣。
当年,她就不相信父皇会让紫嫣悄悄死去,而后再无声无息的敛葬。但是因为她不想去触碰那段不堪的过往和心底丑陋的伤疤,所以她装胡涂。后来,元帝登基即位,宫里仍是没有任何有关紫嫣的讯息,萧萝阳便彻底收起了这段记忆。
现在,尘封的过往被婉嫔开启,萧萝阳忽然发现曾经「遗忘」的记忆竟这样清晰。她下意识的想去亲眼看看,那「鬼」到底是不是紫嫣。
第130章业报
宫道蜿蜒,北三宫越来越近。
夜色下颓败的废宫象一头肆无忌惮、桀桀怪笑的兽,让萧萝阳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渐渐慢下的脚步似乎在希望这路能长一些,再长一些…
婉嫔曾提到过小院儿的方位,搜寻的范围被缩小了许多,十几名悍奴四下寻找之时,萧萝阳背身站在宫门外,心里千头万绪,复杂纠缠。如果真是紫嫣,她该怎么办,要将这段过往彻底抹除么,萧萝阳微闭了眼,深深地厌倦。
不消半刻,夹道中的小院儿便被发现了,侍人来回报说,里头没人!
萧萝阳忽然觉得自己像是松了一口气。
跨入小院儿,进了逼仄的小屋,里头小小却又精致的闺房让萧萝阳有些懵。
「公主殿下,人应该是在今日之内离开的,肯定还在宫里…」
身边的侍人纷纷这样说。
不待萧萝阳做出反应,杜嬷嬷忽然进来禀道:「北角门那边抓住了几个出逃的宫人,本该是要格杀勿论的,但是其中一人声称自己是公主。」
是紫嫣!萧萝阳心头一震——自己才刚进宫,紫嫣就闻风而逃。哪有这样的巧合!
她绮思全消,带了一干人等急往北角门去。
前方一群侍卫正将两女一男围在当中,据说还有两人已脱身不曾抓到。
萧萝阳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窄袖紫衫的紫嫣——她仍是那样美丽,虽然神色呆纳,但是却没了小时候的畏缩胆怯,现在她正勇敢的站在圈中,与侍卫们对视,就象个赌气的孩子。萧萝阳的心似乎在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揉捏,她的呼吸短促,身子冰凉。
侍卫们见长公主前来,忙让出一个缺口。
紫嫣的注意力迅速转到了这个正红宫衣,眉眼如刀的美艳女子身上,她眼神迟钝的辨认了片刻,玉手遥指:「你,坏…害我…坏人!」
紫嫣奋力地控诉,她长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语言功能退化的非常严重,今天似乎是难得的清醒,但是有限的词句却无法表达她激忿的内心,她只能不断的吐出愤怒的单字,用忿恨的眼神仇视着萧萝阳。
「她还记得,她还认识人…」萧萝阳的心渐渐冷硬,方才短暂的犹豫、纠结,就像消逝不见的夜风,没有留下丁点儿踪迹。
「假冒公主擅自出宫,全部杀掉!」萧萝阳没有半点迟疑,冷冷地凝视圈中的三人。
「萝阳,她是你妹妹啊。」温厚的王麟终于忍无可忍:「孝诚太后在天有灵,王家的列祖列宗也在看着你们,还有先帝,萝阳你真是打算死后去下十八炼狱,再也不见这些亲人了么?」
萧萝阳仰天大笑,发髻上珠玉叮铃作响,冰冷渺远的声音象来自鬼域的挽歌。她眼露诡谲,眉眼森冷:「舅舅你太偏心了,为何紫嫣说什么你就信,你可有问过我心里在想什么?」
「十八炼狱?早在十八年前我就已身在地狱中了,舅舅既然如此顾念亲情,不如都来地狱中陪我如何!」
王麟长息,眼如清泉,消弭了愤怒,携过紫嫣的手温声安稳,不再去看萧萝阳。淡薄的面色,挺拔出尘的身姿,似是已视死如归。
「嗤。」萧萝阳一声冷笑:「舅舅既然这么放不下心,萝阳就将紫嫣与舅舅合葬。如何?」
「你!」王麟脸色煞白,手指瞬间变得冰凉,紫嫣懵懂,他却深知这是怎样的羞辱。
「舅舅不必言谢,好生带着紫嫣在炼狱里等着本宫吧!」萧萝阳眼神一收,声音立时变得冰寒:「杀!」
剑戟丛立,此时都刺向圈中。
「锵,锵…」
一柄突如其来的长剑隔开了刺向三人的剑戟,另一柄则直取萧萝阳,杜嬷嬷袖中倏地弹出一把黑铁尺重击在剑身之上。
「叮——」长剑失了准头。
温玄植一击不中,立时回身防护初苒。初苒低声急道:「你保护公主出宫,我们分头走!」
熟悉的尾音忽然传进萧萝阳耳中,她立时注意了这个方才一直不声不响的小宫女,如果她没有看错,那两个去而复返的暗卫也在极力护她,只是一个宫女么?萧萝阳心生以后,但她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声音到底在哪里听过。
正暗自思索,弓箭手也闻讯赶来,纷纷弯弓搭箭对准了五人。
萧萝阳玉手一抬:「先不要放箭,杜嬷嬷去把那个小宫女擒下,本宫有话问她。」
杜嬷嬷躬身应下,便提了铁尺欲冲进去擒人。
此时穆风护了初苒,温玄植护了紫嫣与王麟,紫嫣行动迟钝反应也慢,好在王麟照顾她的这些年,也学了些粗浅功夫,此时便一手携了她的衣袖,一手持一柄短剑挥舞,倒也能护得周全。
紫嫣被动的跟在王麟身后,眼睛却一直盯住萧萝阳不放。忽然,她扬声恨恨地说:「让虫子咬你,虫子…咬手,花花里有…」
字字如钉,狠狠钉在萧萝阳的心口。
「慢!」
杜嬷嬷停下脚步不明所以,萧萝阳呆若木鸡,心中如电光石一般:「虫子」?「咬手」!
婉嫔中蛊那日不止去了太后殿,之前更去过北三宫。她怎么没想到,她的筠儿那么聪明,好好儿的为什么会去碰了那七夜梦昙?原来是紫嫣…牙咬破了手指,一股血腥冲进萧萝阳口中,激得她胸中血气翻腾,世界仿佛被抽空,只余下紫嫣漂亮的薄唇如锋利的赤刃凌迟着萝阳的心。
除了萧萝阳,震惊的还有初苒,她早知道婉嫔中蛊不是个意外,可她怎么也没料到,诱婉嫔去摸「傀儡蛊」的竟然会是紫嫣。想着婉嫔与紫嫣一般无二呆纳的眼神,初苒眼中忽然就盈满了泪,这算是报应么,一报还一报?命运何其不公,为何要将业报加诸在两个无辜的人身上!
「咬你…咬…」紫嫣仍在笨拙地咒骂。
「啊!」萧萝阳扶额凄厉的尖叫,眼前似有炫目的光将她刺穿,直直后仰的身子如玉山倾倒。
「公主!」
「公主殿下…」
侍人们乱作一团。
第131章玉殒
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长公主身上,穆风与温玄植迅速交换了眼神后,便剑如灵蛇舞出一片光幕,朝宫门退去。
侍卫们因为萝阳公主先前喝止了一声:「慢!」现在都犹豫着不知是不是该痛下杀手,混乱之中破绽渐多。
初苒机警敏捷,又与穆风早有默契,只不过几息功夫,两人便退出数丈远。温玄植护了王麟、紫嫣却甚觉吃力,紫嫣就象个乱撞的孩子,丝毫不知凶险,全由王麟拖拽一步步挪动。穆风带着初苒后退之余,也不断分身去帮温玄植清理后路。
那边,杜嬷嬷见萧萝阳双目凸瞪,唇色发紫,神光散漫。当下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