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恶人先告状,滚吧,曹盼能让他得逞了才怪。
  “曹盼,你是要仗势欺人?”
  “说得好像你们没有仗势欺人似的?没有仗势欺人,你们为何出现在此?这会冲我嚷什么?”曹盼是随便叫他们歪楼得了的吗?
  “怎么回事?”一道温和却不失威严的声音传来,除了荀彧,还能有谁啊!
  在他身后,身然还跟着个荀攸,荀攸看到那地上倒了一片的人,惊得掩盖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上,明天继续,又要打脸了啊!


第212章 请皇上圣裁
  “令君,令君你看看,看看你的好徒儿做的好事,看看她把人打成什么样了,什么样了!”一见到荀彧,这告状的人就更积极了。
  指着自家的儿子那被曹盼抽了一道道鞭痕的脸就冲着荀彧啪啦啦的说个不停。当然不忘指了曹盼还握在手上的长鞭。
  满宠提醒地道:“令君,此事另有隐情,不可听一家之言。”
  “什么一家之言,满府君,令君最为公正,你之所言,是要帮着曹盼脱罪吗?”杨太尉这话一出,曹盼心下更是冷笑,得啊,这都直接扣上罪了。
  连屈打都免了,直接就想给她定罪啊!
  “师傅,此事无论你与满府君如何处置,诸位大人都会道你与满府君偏袒于我,既然如此,就不劳师傅与满府君了。诸位大人都还在,各自的伤员也都在,这等震惊许都之大事,当请圣上圣裁,诸位以为如何?”曹盼这样的提议,引得一干人都看了她。
  其实,这些人急急地与荀令君告状,连给曹盼说话的机会都不肯,就是怕曹盼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与荀令君说个清楚。如此一来,作为有错在先的他们,想得荀彧庇护是绝不可能。
  而如果没有荀彧庇护,他们想和曹盼对上,君不见曹洪与满宠在侧吗?还有他们身后的兵马,真当那些兵是吃素的。
  “阿盼,小娘子!”曹洪与满宠皆唤了一句,显然不太明白曹盼为何如此提议。这样的事,直接把这些人捉进大牢一了百了,还跟他们打什么官司啊!
  曹盼扬手让他们不必多说,而与杨太尉等人道:“诸位大人总不会觉得陛下也偏袒着我吧?”
  对此,一干人沉寂了半响,原本要是遇到这样的事,闹到皇帝的面前,他们还真是有信心皇帝会偏着他们。架不住!曹盼的生辰那日,皇帝的表现,怎么觉得透着一股子诡异?
  “诸位大人想清楚了,这件事你们究竟要不要闹个清楚?”曹盼见他们竟然没有一口应下,半响眯起眼睛地问了一句,显然耐心也差不多耗尽了。
  凡事总要比个利弊,至少皇帝比完全一边倒的满宠甚至半边倒的荀彧,总是要更偏着他们点吧。
  “进宫就进宫,正好也让陛下看看,你们曹家的人,是如何的嚣张!连一个小娘子,竟然也敢对我们那么多世族动手。”这么恶狠狠的一句话啊,当真是恨毒了曹家呐。
  “好,真是好啊!那诸位大人,请吧。”曹盼也是有官位在身的,要进宫她也有资格。
  “诸位百姓,我曹盼今日要到御前告状,始见事情经过的百姓,不知能否为盼作个证?与盼一道进宫?”请了那些个人,曹盼突然转头冲着围观的百姓说了这话,荀彧立刻看向曹盼。
  曹盼坦荡无比地迎着荀彧的目光,想必这一幕荀彧定然觉得很眼熟吧,许多年前,曹盼也是这样请了百姓与她为证,到尚书台告状。
  荀彧看向那一群还无知无觉的世族,这些人竟然没有意识到这群百姓究竟有何用处,实在是……
  摇了摇头,荀彧便不想再说话了。
  “诸位,今日这些人闹到我的府上,皆因平价盐一事,世族售盐,价之几何,我之售盐,价之几何,诸位都心里有数。我不愿将盐价上调,他们便想将的制盐之法据为己有,盼不愿,方有今日之祸,故,为证盼为护己而防卫,请诸位与我见证。”刚开始曹盼才说,一群百姓在那儿嘀咕着,却没有出声同意曹盼的提议。
  曹盼再接再厉,也算是将事情的起因道破,崔申差点跌倒,巴巴地望向曹盼,他是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平价盐,平价盐呐?
  曹盼竟然弄出个平价盐来?
  难怪世族们都要打上门来了,盐利几?那是足以富国之大利!
  崔申已经眼睛发亮地盯着曹盼,他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捡了个宝啊!看看曹盼做的事,还有现在说的话,这么煽动人心的话,那可是于己之利啊,百姓会不答应才怪呢?
  “啊,世族们们果然是居心不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也就算了,连对我们好的人都容不下。小娘子,我愿随你一道进宫面圣,为小娘子作证。”
  “我也愿意,我也愿意!”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人,第五个,甚至更多……
  如此曹盼与他们作一揖,“盼,谢过诸位!”
  “洪叔叔,满府君,麻烦你们护着这些百姓一道进宫,什么话都不需要跟他们说,只要把人护好就是。”曹盼这般与曹洪还有满府君那么一说,后一句,更是嘱咐曹洪的。
  “这,怎么弄得如此麻烦,这些人竟然敢冲到你的府上来闹事的,依我看,全都杀了得了。”曹洪捉着脑袋如是说。
  荀攸听着已然皱起了眉头,曹盼道:“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阿爹刚刚出征,我就在后面杀起人来,于后方不稳,对前线的战事只有害而无利。你放心,不杀人,自然也有叫他们痛不欲生的办法!”
  勾起一抹笑容。那头的崔申再也忍不住地道:“小娘子,带上我!”
  大戏啊,绝对是大戏啊,崔申是打死都不能错过。
  “师傅,你请!”曹盼给了崔申一个你安心的笑容,然后朝着荀彧作一揖,十分的恭敬,荀彧道:“你,手下留情。”
  曹盼与荀彧道:“师傅,得让他们学乖。你看昨天我都给他们留脸了,他们却还是不死心的闹到这儿来,那我只好把他们伸得太长的爪子给垛了,杀鸡儆猴!”
  鸡啊鸡,这又是一群鸡啊!不过,杀完这些鸡之后,从今往后,世族们能学乖了?
  荀攸提醒了一句道:“既然是入宫请皇上圣裁,他们一定会请崔尚书,钟司隶,还有程郎将。”
  “此三人皆是心正公明者,何惧之有?”曹盼一语道来,“如师傅一般,他们从不贪我那盐利,所以才会没跟这些人一道来。闹到了君前,他们无礼在先,欲夺我盐利在后,我还用怕他们?”
  对此,荀攸觉得,曹盼对朝中这些人实在是太了解了,了解到可以顺利地利用他们,从中为自己取得极大的利。
  荀彧再次看了曹盼,“盐利之大,太大了!”
  “大,那也是各凭本事,先时的世族们,难道就没有制盐得利多了,他们都是怎么做的?他们敢打到我的府邸里,不就是因为我阿爹不在许都,觉得我一个小娘子好欺负?欺弱怕硬,我非叫他们的牙口都崩了不可!”曹盼这恶狠狠的口气,曹洪大笑道:“好,就该如此,没得叫他们欺负了你,那我们曹家的脸往哪儿搁?”
  关注点不一样!荀彧也罢,荀攸也好,哪怕是很生脸孔的崔申,都不想跟曹洪多说。
  如今,进宫,赶紧的进宫去!
  “陛下,陛下!”宫中,昨日发生了伏后之事,汉帝很是精神不济,听到内侍叫唤,皱着眉头道:“何事?”
  “回陛下,荀令君与一干大臣进宫,说是有事请陛下圣裁。”内侍立刻将外头的情况告知皇帝。
  已经做了太久傀儡的皇帝,基本上朝中的事都没有他过问的余地,这个时候,竟然说有事请他圣裁,皇帝一度怀疑自己听岔了。
  “没听错?”汉帝沉吟了半响问了一句?
  “绝对没有,诸位大人都已经在外面候着了。就是,曹娘子也一道来了。”内侍想了想这么一位特别的人,还是提了一句。
  汉帝直接一愣,“这事难道跟她有关?”
  要不说,蠢人也有聪明的时候呢,这不,但凡有曹盼出现的地方,这绝对,绝对的是跟曹盼有关。
  “那,陛下,咱们去吗?”内侍拿不准皇帝在想什么,小心翼翼的想要个准话。
  “去,当然去了。你不觉得,朕每次只要顺着曹盼说的话去做,就会特别的容易发泄朕心中的闷气吗?”皇帝回想了跟曹盼的两回接触,自己如今的心情和以前比起来,实在是不要好得太多了。
  当然,也是从曹盼的嘴里,他明确的确定,曹操是不会要他的小命的,他只要不再一天到晚的想着杀曹操,曹操绝对会让他一直安安稳稳的当这个皇帝。
  对比死在董卓手上的皇兄,皇帝很是没骨气的觉得,其实自从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他过的日子才有点皇帝的样,若是换了别家还能不能像曹操这样对他,他也是不敢赌啊。
  人都怕对比,之前皇帝觉得自己是天子,理所当然的就该执掌天下,哪怕是曹操也应该听他的。
  可是,被曹盼细数了在他前边的那些同样作为大汉天子的人,他似乎,真的过得比他们好得多了。
  “走,去看看,看看曹盼这一回又要干什么事?”汉帝这一辈子,没什么机会能自己给自己做主,更没机会使用皇帝的特权。
  今天既然曹盼来了,他觉得,或许他能试一试真正当皇帝的滋味。
  汉帝这一说就要往外冲的模样,内侍也不敢多言,赶紧的跟上啊!
  “臣等,拜见陛下。”汉帝出现,一殿之人,皆是跪下。荀攸看了一眼,不仅是他刚刚特意提及的三位大臣,怕是满朝在许都的文武大朝都到齐了,荀攸觉得这局面不太好控制啊,瞄了曹盼一眼。
  曹盼神情自若,连带着站在她旁边的人也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嘛,曹家把他养得那么好,怎么能让他白吃饭不干活呢。另两更推后,没稿了~


第213章 各执一词当何如
  “诸卿平身!”皇帝抬手让他们都起来,目光落在满殿之臣,唯一例外的女眷曹盼身上。
  “谢陛下!”跪拜之大礼,这些面上情,一群人是给足了皇帝的。故而听到皇帝叫起,一个个才起来。
  当然,皇帝也注意到了那一边世族公子的脸上那一条条的鞭痕。
  “诸位公子这是怎么了?”汉帝纯属好奇的问,实在是,这群人很是显眼,看模样都是各家年轻有为的郎君,偏偏又一致的皆是脸上挂了彩,还都是鞭痕。
  “陛下,臣等正因他们身上的伤,这方惊忧了圣驾,所求无非是请陛下主持公道。”皇帝这么一问,已经有人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着要皇帝给他们一道公道。
  “要陛下主持公道之前,是不是该交代始末说个明白?”满宠在一旁提醒地说了一句。
  被大臣那么一哭有些心软的皇帝一听是这么个理,“那什么,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好叫满殿之臣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臣来说!”杨太尉出列,自告奋勇,曹盼倒是淡定,“杨太尉想说只管说,盼不与太尉相争。”
  杨太尉听着曹盼这话,怎么就觉得不太对味呢,朝着曹盼冷哼一声,与皇帝作一揖,“陛下容臣禀,诸家郎君身上的伤,皆是曹盼所为,还有臣等各家的客仆,皆是为曹盼府上的人所伤。”
  得,直接将结果说出来,皇帝的关注点却是不一样,指着那一拨郎君们,“这些人,都是你打的?”
  “是!”曹盼敢做也敢认,认得极其的干脆啊!
  汉帝嘴角一阵抽搐,不禁又想起了那天曹盼在他耳边说的那句话,陛下确定对我能硬得起来?
  数数,数数这是多少人?汉帝赶紧的数数,这,十九个啊!
  “他们是一个个上的?”汉帝又问了一个似是毫无干系的问题。
  曹盼却是知道汉帝为何这么问,摇头道:“不是,而是他们十九个一起上,我把他们的脸给抽了,再放倒!”
  靠!这到底是曹盼太勇武了呢?还是这些世家公子太草包了?
  如此念头,不是只有汉帝一人有,而是其他旁听者,皆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两都皆有。曹盼那鞭练得实在是好,又是极适合群甩的兵器,而这些世族公子们,别看一个个腰中都别着剑,但都是装样子的。
  装样子嘛,打架那会就连抽都没想过要抽,结果,就被曹盼的鞭子招呼上去了。
  “陛下,不管曹盼怎么打的人,她都打了人呐。”杨太尉根本没觉得这里头有什么不对的。
  杨修随曹操一道出征了,他吧,虽然时常听杨修说起曹盼不可小觊,然而并没有过多的将一个小娘子放在眼里。
  盐利之大,关系重大,以至于,他也忍不住地出手,只为将此利夺走!
  “非也!杨太尉,这不得不还手打人,跟上门挑衅打人,那是两回事,你怎么只说了我打人的事,而没有说,为什么你们跑到我家府门前,被我打?”
  “诸位跑到丞相府去动了手?”一听曹盼的府里,汉帝下意识的就觉得是丞相府,那脸色立刻就白了。
  “不是,陛下,丞相府,臣等岂敢造次。”
  “丞相府他们不敢去闹,不过我那小小的府邸嘛,他们是敢去的。”曹盼补充了一句,汉帝就在想一件事了,曹盼竟然不住丞相府?
  确实不住啊!汉帝很是有心想问个清楚的,可惜这会儿谁也没给他这个机会。
  “无论为何,曹盼,你已承认打了人,是与不是。”杨太尉才不想跟曹盼吵下去呢,他只要落定曹盼打人的罪名就好。
  曹盼冷冷地一笑,“杨太尉,难道昔日杨太尉为官就是这么过问朝事的,只问结果,连让人说明来龙去脉的机会都不给?断章取义,定人罪名?”
  这话一出,杨太尉气道:“我何以如此。”
  “那就是说,杨太尉是只对我如此了?盼对此,倒是想问一问在场的诸位了,杨太尉怎么就那么急于定我的罪名呢?诸位难道就由着杨太尉说什么是什么,也不打算问问我事情的经过?”曹盼一眼掠过这满殿之臣,直直地问。
  荀彧出言道:“杨太尉,庶民问罪定刑,当问清楚来龙去脉,而非听一家之言,况明心乃是陛下所封的卫将军。”
  把曹盼的官位丢了出来,是哦,曹盼不仅不是庶民,那还是皇帝封的卫将军,官职不小呢。
  杨太尉想定她的罪,就凭他那么一说,怕是不能的!
  故而,杨太尉的脸色一青,曹盼冷哼一声,与汉帝作一揖,“陛下,你说我要是想打人,需要把杨太尉这么多的人弄到我家府门口去,然后再打人吗?”
  一干人听到曹盼这话,皆是看向曹盼,曹盼道:“打人嘛,打完了走人就是,弄到我家门口去,堵了我家门不说,费心费力,我看起来有那么闲,又有那么蠢吗?”
  哪个敢说曹盼蠢的,汉帝第一个不答应。
  “那,曹娘子言下之意?”汉帝觉得吧,曹盼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有目的的,只要顺着曹盼问就是了,别费脑去想,想了也不一定能想明白!
  不得不说,汉帝也算是悟出了与曹盼的相处之道,不容易!
  曹盼道:“杨太尉,你跟你的人,还有这些人,都到我府上做什么的?去找打?”
  没有回答汉帝,曹盼只问杨太尉,杨太尉却顾左右而言他,“无论我为何到你府上,你打了人是不是?”
  “既然杨太尉不肯说,我说了什么,想必诸位大人都会心存疑虑。既然这样,那就让证人来说好了?所谓证人,便是与你我双方,皆无关系的人,比如,路过的百姓。”曹盼才不跟杨太尉吵呢,各执一词,结果还不是要传证人,既然都是要传证人的,那就让证人一个个的进来,一个个的说好了。
  “庶民之言,何以为证。”杨太尉随口就反驳表示了不同意。
  但是这回用不着曹盼开口了,一位刚正不阿的人说道:“杨太尉此言差矣,你与曹娘子双方皆有利害,你们二人之言,原就不以为证,倒是围观的百姓,与你们并无纠葛,当以眼见而说之,当可取信。”
  这说话的,乃是清河崔氏崔琰,铮铮铁骨的臣子啊,最是刚不阿,不偏不倚了。
  “人是她找来的,万一她叫人串供了呢。”正事上的心思不多,这歪事上吧,一个个的心眼真是不少啊!
  曹盼道:“那又何难,一个一个的问,一个一个的记录在案,想必串供的,供词总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吧。当然,如果都是亲眼所见的,说出来的情况,必然都是一样的。”
  听到曹盼这话,一干正直的人皆是同意地点了头,荀彧道:“诸位觉得明心之言,可行否?”
  “善!我看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几个人单独询问证人,一道听之,若是证人之言皆一致,此案可结!”前头的几个大臣都同意了曹盼出的这个主意,这不一个个的想办法补充。
  杨太尉一听忙唤道:“此事……”
  “怎么,杨太尉怕了?若是怕,那你就自己把事情的真正来龙去脉好好地说出来,我便不与杨太尉计较了。”一看杨太尉想要再出言相阻,曹盼已经出口打断,极不客气的刺了一句。
  “放肆!你一个小娘子,也敢口出狂言!”杨太尉一看曹盼这等模样,那是气得火冒三丈啊。
  “比不得你杨太尉颠倒黑白。”曹盼相比起杨太尉的勃然大怒,那是淡然无波。
  虽然杨太尉年纪不小了,就这修养,与曹盼一比,立刻可见高下,不少人摇了摇头,暗道杨太尉是糊涂了!
  “好了,朕听曹娘子的提议甚好,而且也十分公证。太尉与曹娘子各执一词,难辨真假,如今叫证人来说,也比你们双方可信。”汉帝这样说了一句,杨太尉唤道:“陛下!”
  “莫不是杨太尉觉得,这世上的人都蠢,只有你一个是聪明人,所以你说的话别人该信,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该听,不该信?”曹盼又刺了一句,杨太尉那眼睛都快喷火了。
  至于其他人,连杨太尉都不敌,其他人自觉熄声。
  “此案待问明证人之后再言其他!”见到杨太尉的表现,一个个脸上的失望之情也都流露了出来。
  都不是蠢人,杨太尉他们这些人必然是自己到曹盼的府里去的,既然如此,为的是什么,如今许都什么闹得最大,他们难道不知?
  正是因为知,所以他们才觉得,杨太尉实在是失了风范呐,哪怕盐利巨大,难道就该为此而丢弃了世族的风骨,欺压一个小娘子至此?
  荀彧在内,那真正正直的人自然是不认同他这样的做法的。
  汉帝道:“朕也一块去听听证人之言,也好知道事情究竟孰谁孰非,才好裁定。”
  虽然问的是寻常的百姓,这不是也正好可以弄明白,曹盼为什么对那些世族公子动手?
  “如此,陛下请!”崔琰恭敬地相请于汉帝,就是准备往侧殿去,传证人,拿证词。
  汉帝站了起来,故意慢了数步唤了荀彧上前,荀彧以为汉帝有什么事,错落于汉帝几步,等着汉帝说话。
  “曹娘子不住丞相府吗?”汉帝对于此甚是好奇,便也问得直接。他记得荀彧是曹盼的师傅,这事荀彧一定清楚。
  荀彧没想到汉帝唤他上前只为问这一句,但还是如实地回答,“明心是丞相与夫人和离后,夫人所生之女,自幼与丁夫人居于一处。”
  “和离后生下的,那曹娘子是丞相私生女?”汉帝瞪大眼睛好奇地问,荀彧其实很不想回答这样的问题,但皇帝问了,他只能答。
  “明心虽是夫人下堂后所生,却是未和离时所孕,依宗法礼节,是丞相名正言顺的嫡女!”
  作者有话要说:  酿大招中……


第214章 黑人的最高境界
  汉帝没想到曹盼的身世竟然还有那么多故事。想了想曹盼的作风,又止不住地问道:“朕看曹小娘子连丞相都不畏。”
  荀彧实在是忍不住地抬头看了汉帝一眼,“心中坦荡,无畏无惧。”
  乍听这话,汉帝不知怎么的觉得有讪讪的,关于曹盼的话题便就此打住了了。
  然后,汉帝就坐在上头,听着作为朝中的最公正的一批人,传召着曹盼带回来的百姓,一个又一个的陈述他们所看所听之事。
  “我就刚好路过,突然看到一大群人跑到那小娘子的府门前,一开始还好好说话,说着说着那些人就要往府里冲进去,府里的守卫当然就不肯了,然后就打起来了,再后来,府里的小娘子就回来了。小娘子从小在那儿长大,我们都是看着小娘子长大的,当然是认得小娘子的,这一看到自己人被打了,小娘子立刻就上去把那些打人打得最高兴的公子抽了,小娘子那鞭子使得真好啊,十几个公子都近不了她身,亏得他们一个腰上还带着剑的,没想到竟然如此中看不中用!”
  百姓们,都是想什么就说什么的,一干听着评论道那十几个郎君叫曹盼一个小娘子抽着没有还手之力,附评一句中看不中用,实在是一针见血啊。
  却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挺没用的啊!
  人是一个个叫进来问的,等问到了第十个,崔琰问道:“十人之供词,可有差异?”
  “并无大的异处,只是因为看到的时间不同,有些出入,事情的经过,却是一致的。”作为记录供词的是人是写得一手好书法的钟繇。
  既然十人分别而出,来过的人都被安置在了一旁的侧殿内,便就没有串供的可能。
  “陛下,有这十人这供词,也不必再问了。”虽然对于曹盼出手太狠,打人专打人的脸,崔琰颇有微词,但是也得认了,谁叫那些都是一个个上门找打的呢?
  汉帝点点头道:“朕听着他们的供词也无出左右,那么,此案可结?”
  各自对视一眼,都这么清楚了,还有什么不可结的。
  “那,当如何处置?”汉帝又问了一句,一干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看向荀彧,“令君以为当如何?”
  荀彧道:“杨太尉等聚众闹事,依律而罚。无论明心所之为何,她伤了那么多世族公子,也不能轻饶。”
  “这个,怎么听着像是小娘子吃亏了?”汉帝提醒地问了一句,那么一副生怕曹盼吃亏的模样算是怎么回事?
  别说是荀彧了,其他人都看向汉帝,汉帝摆摆手道:“朕是觉得曹小娘子不是个肯吃亏的人,真闹起来,闹大了更不好!”
  隐晦地提了提曹盼身后的曹操啊!打到人家女儿的府上,要不是曹操不在许都,这些个人一个个都讨不了好!
  然而,曹操早晚会回来的,要是不能让曹盼满意,曹操为了曹盼都做到什么地步啊?一个小娘子的及笄礼,曹操硬是给换成了冠礼,这不足以证明什么?
  “臣看那曹小娘子是胸有丘壑之人,既然要罚,就该一并的罚,刚刚荀令君说得极好,依律而定,各依所犯之过,罚之。想必曹娘子是个讲理的人,绝不会不满。”钟繇这么说来,荀彧也跟着道:“明心之性,向来是讲理之人,只要合情合理,其绝不会有异议。”
  对此,荀彧是十分有信心。故而,崔琰道:“那就依律而判。”
  好,都已经商议好了,便都回正殿去吧。
  杨太尉依然黑着个脸,曹盼在那儿气定若闲的,见到皇帝带着诸臣回来,立刻作一揖,而杨太尉唤了一声陛下。
  汉帝与崔琰使了一个眼色,崔琰即将那些百姓的供词都给杨太尉递上,“太尉,这是我等一道听百姓之供词,由钟大人记下,你且过目。”
  杨太尉一听立刻迫不及待地接过,但是这一看,脸色就越发的难看了,冲着皇帝叫唤道:“陛下……”
  “太尉,慎言。”荀彧出言打断,“百姓与太尉无怨无仇,况且这十份供词,是十人分别入内一一道来,言毕又被安置于侧殿之中,没有与其他人串供的可能。所以,这些供词,绝不有虚。”
  荀彧饱含警告地看了杨太尉一眼,“世家风骨,杨太尉,莫忘了。”
  杨太尉一个激灵,曹盼笑笑道:“世家,还有风骨吗?”
  讥讽之意甚浓,荀彧唤了一声明心,曹盼道:“师傅觉得我的话难听了,那他们做的事不是更难看吗?为了盐利,跑到我家门口打人,杨太尉,旁人惧你们世族,我曹盼却不惧。不知陛下及诸位大人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供词已经送上了,曹盼不用看也知道上面写的什么,既然已经有人帮她证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曹盼直接就开火,也是要讨个公道。
  人人都能感觉到曹盼的咄咄逼人,汉帝有些发悚了,“荀令君,崔大人,你们说,你们说。”
  这会儿,汉帝只想赶紧的平息曹盼之怒,所以催促着他们赶紧的说话,说话啊!
  “依律判过!”崔琰这般开口,曹盼道:“哦,请崔大人细言。”
  崔琰道:“杨太尉等大人管教不力,聚众闹事,罚俸三年。小娘子出手伤人,虽为不得己,罚俸一年。”
  这么样的判决,曹盼能答应吗?必须的不能!曹盼勾起一抹笑容道:“崔大人,虽然你不偏不倚,但是,未免判得太轻了吧。”
  崔琰皱起了眉头,曹盼道:“打架斗殴,只这么罚俸一年怎么行?”
  咦,只拿自己的事说事,杨太尉本来还等着曹盼刺他一句,乍听这话都反应不过来了。
  “小娘子觉得该怎么罚?”汉帝在上头,问出了众人心中的想法。
  “斗殴嘛,有失官体,当以撤职。”曹盼淡淡地开口,一干人都傻了眼了,荀彧也皱起了眉头,不解曹盼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曹盼道:“难道朝廷命官可以随便打架的吗?打完了架,罚个俸就行。若是如此,我不缺钱,往后我要是看哪位大人不顺眼,打上一顿把朝廷给的俸禄补上就行?”
  崔申在背后一直当布景来着,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地抬头看向曹盼,你是嫌事不够大是吗?说出这样的话来?
  对啊,曹盼显然就是嫌事不够大,这么重重拿起,轻轻放下的,非她本意!
  “明心,不得无礼!”荀彧斥了一声,曹盼道:“这是我心里话。杨太尉跟他们今天敢闹到我家门来,还想冲进我的府邸,这事休想善了,罚俸,谁家缺那点俸禄钱?真用俸禄钱养家的,早就饿死了。”
  对此,各自都心照不宣了,但是你也别这么说出来啊!
  曹盼冷冷地朝着杨太尉道:“杨太尉今天也见识我的身手了。我能教训得了他们,你道我能不能教训了你呢。”
  “大胆!”在这大殿之上,皇帝面前,满朝文武在侧,曹盼竟然敢威胁杨太尉,杨太尉大斥一声,“陛下,诸位大人,你们都看到了,她如此不知悔改,绝不能轻易地放了她。嗷!”
  让人更想不到的事还在后头,曹盼竟然打了杨太尉,而且打的还是脸,杨太尉这会儿捂着鼻子,乍一松手,鼻血哗啦啦的直流啊。
  “曹盼!明心!”杨太尉怒吼,荀令君也是急切地唤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