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坊里这样的纸还有多少?”曹盼问了一声,老伯报了个数,曹盼道:“有多少都先给我拿来,我有用!”
“是!”作坊里的东西都是曹盼,曹盼但有吩咐他们就只照办。
“小娘子准备怎么做?”邱老伯领了曹盼给的赏纸,高高兴兴地回去准备把纸给曹盼送过来。
平娘好奇地询问,曹盼道:“叫阿爹还有诸位族人看过之后咱们再商议。”
“小娘子怎么说就怎么样。丞相看到这么好的纸啊,必定高兴坏了!”
“何止是我阿爹啊,天下人看到这么好的纸,都要高兴坏了!”
作者有话要说: 纸啊纸,这是多么大的发明啊!
第112章 磨刀霍霍
一大早,天才刚亮,丞相府已然人来人往,来人虽然并非全着锦衣华服,门卫却都客客气气地引着他们入内。
府内灯火依然通明,仆人有条不紊的往来,将客人一一安置。
“也不知道丞相召我们两家族人前来有何吩咐,这都多少年了,我们两家还没有那么齐过呢。”大堂内,人人都在大快朵颐。
虽然曹操上朝去了,府里有卞氏在,故将这些到来的族人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一会儿丞相回来了咱们就知道了,问那么多作甚,吃都堵不住你那嘴!”两家人在一块免不得斗嘴,一旁的人都已经习惯了,各顾各的,没管那斗得不亦乐乎的人。
“我说我的,你吃的你,碍着你什么了。”
“我就是听不得你在我耳朵叽叽喳喳个没完没了的!”
“不乐意听滚远点,谁拦着你了!”
“要滚也是你滚。”……
我一言我一语的,曹盼进来就看到满满一屋子的人都在吃东西,偏有两位在那斗嘴斗得乐不思彼。
曹盼好奇地打量着他们,两人看起来都有四五十岁了,精气神不错,至少吵得面红耳赤的两人都没有任何的不适。
旁边的人都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显然这是常态。
“咦,这是,哪里来的小娘子?”曹盼正想着这两位该是什么身份时。
吃得正香的人们终于是注意到了曹盼的到来,刷刷刷的,几乎随着这一声发现的声音,其他人都连忙放下了手里的碗筷,一同站了起来。
待看清曹盼那张脸时,皆是惊叹的表情。
“曹盼,见过诸位。”已经有人问了她是哪来的,曹盼便报上自己的名号。
那被她美貌所惊的人们,很快的反应过来,“这名字怎么听着那么耳熟呢?”
“啊,好几年丞相专门请了几位老太爷进京,不就是为了丞相得了一个小娘子,那小娘子就叫曹盼来着的。”
“对,对,对!”一道附和,这是都想起来了!
“见过小娘子!”反应过来了,一个个立刻知礼地作一揖。
曹盼还以一揖道:“诸位都不必拘谨。我还以为诸位会等阿爹下朝之后才过来的,没想到你们来得那么早,我得了信就急忙回来。你们先用膳,有什么事,我们用完了膳之后再说。”
一群人面面相觑,主要是,他们虽然知道曹操十分宠爱曹盼这个女儿,但是,怎么听着曹盼的意思有点,是她让他们来许都的意思?
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终归没有细究。反正他们都已经到这儿了,是不是,等见了曹操就能得到答案。
“小娘子用过了吗?”还是为首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叔记着问上曹盼一句,曹盼道:“来时的路上用过一些了。你们都请坐,不必拘礼。”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府里的下人已经抬了桌子还有蒲团上来,就放在左侧,曹盼挥动长袖而坐下。
那原本有些诧异的族人们但见曹盼的动作更诧异了。
“都坐,不必站着,你们吃。”曹盼非常坦荡的坐在一旁,一群人都看向那当头的老叔,老叔点了点头,一个个都都坐下,只是这一边吃,一边不住地打量曹盼。
心里止不住地嘀咕,这小娘子长得真好,比画里的仙子都要长得好!
而有那熟悉曹操的人也在嘀咕,这孩子的眼睛长得跟曹操真是太像了,这么坐在那儿眼神往他们那么一瞟,就跟曹操坐那儿一样。
心思各异,不过,本来吃得顾不上规矩的人们,这会儿都为了让好看的小娘子不觉得他们太粗鲁,都吃得斯文起来了。
是以,一顿饭吃完,天已经亮透了,丞相府的人都是极有眼色的,立刻将案上的吃食撤了下去换了干净的桌子上来。
曹盼见他们都一副餍足的模样,笑得十分温和,“两族之人,除了在许都的那些叔伯,其他人我都只听阿爹与几位叔叔提起,不知哪位是十一叔公和夏侯五叔?”
曹盼显然也从曹操的嘴里打听过他们的事,这么两个称呼一唤出来,适才那开口的老叔,还有右边的一个圆脸黝黑的大叔都应了一声。
“见过十一叔公,夏侯五叔。”曹盼单独与他们二人见礼,那曹十一叔公受之无愧,倒是那黝黑的大汉连连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
“岂有不敢之理,本家多亏了两位镇守,教导族中的子弟,若没有你们,我爹与诸位叔父也不能放心在外闯荡,此一礼,叔公与五叔受之无愧。”曹盼一言而肯定了他们的努力。
夏侯家与曹家的渊缘,因曹盼的祖父而起,曹操姓曹,却也流着夏侯家的血,或者更该说,他们原本就是夏侯家的子孙。
十一叔公见曹盼说话客客气气,落落大方的,倒是十分满意。
而夏侯五叔哪有曹盼那般会说话啊,听着曹盼这么一说,只连连说着没有,没有!
“曹氏与夏侯氏,皆起于势微,如今看着极好,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却是根基甚薄。我让阿爹请两家族人入许都,是另有所图。”客套话说完了,曹盼也就直言了。
反正,人是她让曹操给请进许都的不假,有没有曹操在,事情都由她来说。眼下离着曹操下朝还早着呢。
这么多人齐齐地等着,还要等曹操下朝回来,多耽误事啊!
故而曹盼果断地决定把话挑明地说。
“啊!竟是小娘子让我们进的京?”夏侯五叔与夏侯渊长得十分相像,脸上露出的惊愣表情,那就更像了。
“叔公与叔伯们都叫我阿盼吧,小娘子,小娘子的称呼,还以为叫的是谁家的小娘子。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曹盼笑得十分亲。
可是,夏侯五叔看了曹盼那张脸,真心叫不出来!
捉着脑袋那叫一个为难!还是十一叔公道:“小娘子让我们入许都,是有什么要事?”
既然曹盼已经挑开了说,十一叔公这位两族的最大长辈,那就不跟曹盼客套了。
当然,他也不唤曹盼的名字,依然唤着小娘子。
曹盼也不是纠结的人,意示胡本他们上来,一群人看到胡本他们手上捧着那白如雪的东西时,表露出浓烈的好奇,“这是什么?”
胡本将那东西每人发了一张,叫他们都拿在手上感受着。
“咦,这好像是纸啊!怎么那么白?”已经有人说出了手里新奇的玩意究竟是什么,那就更好奇了。
“不仅白,还好薄,你们看!”有人拿着白纸照看着,阳光似要穿透了纸照在他们身上了,相比以前他们拿过那粗糙都咯手的纸好得多得多。
“这纸,小娘子是从何而来?”十一叔公是见多识广的人,一下子捉住重点。
曹盼道:“是我手下的一个作坊研制出来的。”
“啊,竟然是小娘子让人研制出来的?”七嘴八舌的随着曹盼的话音落下,一下子都炸开了。
“这么好的纸,写字如何?”人在讨论之时,又有人提出了这么个问题。
“你们可以试试!”曹盼注意到问出这话的是一个穿着其是斯文的郎君问的,曹盼注意到,一行人里头,大部份都是这样打扮的人。
应着曹盼的话,已经有人取了笔墨上来,而且还是已经磨好的!
已经有人执起了笔,如同曹盼昨日试验那般在上头挥笔如洒,等见那字落于纸上,竟然不曾晕开,脸上都露出了狂喜。
“好纸,好纸。”接二连三的叫好声,显然他们都已经意示到这纸的价值为何。
要知道像这样写字不晕,轻薄之纸,当今天下仍无,曹家得了这样独门的秘方,就等于是握了一笔天大的财宝。“我欲将制纸之法传授之,你们谁想学?”
“啊,小娘子要将制纸之法外传?”听到曹盼的话,众人皆是大喜,喜过之后又带着不可置信。
曹盼道:“非是外传,而是只传曹氏与夏侯氏之族人。而你们,要在最快的速度里,将纸推广于天下。”
“小娘子放心,这样上好的纸,不用我们推,只要将纸押出去,必叫人一抢而空。”
已经有人看到了这纸的商机,眼睛已经直冒精光。
“纸之价格,定为平价。”曹盼又丢出了一句。
“平价!小娘子使不得,使不得啊,那不是叫人白白占了便宜。你是不知道,眼下就是那粗糙得不能再精糙的纸,那也不是寻常人能买得起!更别说小娘子叫人制出这等上好的纸,平价以售,亏大了,亏大了!”
那适才斗嘴的二人中方脸的精明人一脸肉痛的直呼,十一叔公喝了一声,“莫嚷嚷,小娘子必有打算。”
曹盼听着十一叔公将人镇下,总算是明白了为何曹操会说,本家多亏了有这位坐镇。理智,远见,最要紧是稳得住。
“如果你们知道制纸之成本,你们就不会觉得平价贵了。”曹盼缓缓地解释,已经有人大惊,“难道这样上等的好纸,制作成本很低?”
曹盼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与其我与大家诸多解释,不如你们随我走一趟,亲眼看看这纸究竟是怎么做了来的。”
一群人的眼睛立刻都亮了,原以为曹盼说的将制纸之法教给他们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曹盼竟是来真的。
“小娘子真的,真的带我们去看制纸之法?”
“这便走,岂能有假!”曹盼能理解他们震惊,毕竟如今这样的世道,似她这样大气的表现,亘古未有。而于曹盼而言,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她所看到的并非她现在的付出,而是她将来的收获……
第113章 纸名何何
“诸位请看!”
曹盼带着两族人浩浩荡荡地往她那纸坊去,此处是一片竹海,四下无人,如果不是有曹盼带路,他们绝想不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竟然藏了那样大的秘密。
“小娘子,他们砍竹是做什么?”一路走来,看到不少人在那儿砍竹子,青年的郎君稳不住地问了一句。
曹盼解释道:“制纸之原材为竹,将砍好的竹置于水塘浸泡,这是第一步。”
随着曹盼一指,果然在离草屋不远的地方有好几个水塘,里面泡着满满的都是竹子。
“小娘子!”曹盼带人来参观,已经有人去禀了负责曹盼这纸坊的人,正是昔日那叫曹盼买回来教她练武的男人。
不良于行,那汉子叫人抬着来与曹盼作一揖,曹盼点了点头,“无事,你忙你的,我带他们看看。”
“诺!”汉子虽然不良于行,这些年一直帮曹盼打理纸坊,守在纸坊外头的人都是汉子训练出来的,曹盼还算满意。
“小娘子,他们是在做什么?”又有人发现了一处,建得老高的灶,有人往里头不断地加火,更有人往里面倒东西,走近看了看,一旁有人专门在捣粉那些东西,有树皮,麻头,还有旧鱼网。
曹盼道:“这是煮楻足火。”
大致跟他们讲究了这一道工序,一群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些工序,小娘子都懂吗?”有人傻傻的问了一句。
“这些工序都是小娘子教的我们,要说最懂的莫过于小娘子了。”一旁的老师傅听到他们那么一问,已经有人代曹盼回答了。
如此再叫夏侯家与曹家的人露出惊讶之色,还是十一叔公道:“小娘子从何学来如此制纸术?”
“从书里看到的,当初还跟阿冲讨论过。如何,你们要不要学?”曹盼并无意细说,只再问她要达到的目的。
“学!”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曹盼道:“那我们就约法三章!”
“小娘子但有吩咐只管说。”曹盼的话音刚落,一群人已经拍着胸脯道:“别管约法三章还是三十章,我们一定都做到。”
“其一,学制纸之法,无论男女,若为曹氏与夏侯氏之人,当倾囊相授,若为我所知,有不许女子学者,当剔除一家习造纸之术。”要学就都一起学,曹盼已经注意到了,如今女子的地位并不低,为了将来能够保持,或者为女人争取更多的利益,曹盼是防于未然。
听到曹盼竟然连女人都要教,有人道:“若是未嫁之女,以后出嫁了那不是把这门手艺带出去了,小娘子,慎重啊!”
“我也是未嫁之女,难道出嫁了就不是我们家的人了?”曹盼一句讽了出去。
“满门之人,无论男女,皆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诸位若存了当女子是外人的心思,就别跟我学造纸之法了。这法子,毕竟是我一介女流让人费时多年研制出来的。”拿女人当外人的时候,怎么不想想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曹盼是什么。
有用的时候觉得是一家,没用的时候就拿女人当外人,想得倒美。
刚刚还挺不同意曹盼的人一听曹盼的话,立刻都息声了,事实摆在面前,不认都不行。
曹盼都无私的要将造纸之法教给他们了,他们要是敢拦着不让族里的女人学,那,干脆也别跟曹盼学了。
“此事,曹氏必依小娘子所言。”十一叔公开口,那夏侯五叔也连忙点头道:“夏侯氏必依小娘子所言。”
行,第一条都通过了,曹盼接着说第二条,“第二,凡两族所造之纸,无论售于谁,均以平价而售,若有违者,除名出族!”
这个就严重了,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还是十一叔公道:“小娘子如此苛刻,却是为何?”
“我之前就说过,曹氏与夏侯氏根基尚浅,比不得那些四世三公的世族。想跟他们比肩就必须下苦功夫。纸以平价而售,惠及天下,有了纸,买得起纸,天下想读书的人就能读书,此于曹氏和夏侯氏而言,那是千秋万世的功德。我,绝不允许任何人毁了大好的局面。”
“好!我儿有志向,有远见!”一声叫好声传来,只见曹操一身朝服走了过来,众人纷纷见礼。
曹盼也与曹操作一揖,“阿爹!”
“之前问你究竟让族人们入许都是为何事,你一直都不肯明言,没想到,你竟有如此胸襟,为我曹氏诸多打算。好,好!”曹操不吝啬地给了曹盼极大的肯定,看着曹盼的目光十分满意。
曹盼道:“世族垄断,曹氏之大业,硬碰硬要碰,也要多有准备。江山要稳,士农工商缺一不可。士者,非以世族独一。”
“这么说,以平价售纸,只是你的第一步。”曹操立刻察觉了曹盼另有打算,曹盼点了点头。
“有什么是我能帮上忙的?”曹操一看曹盼点头立刻就问了,曹盼侧过头,“等需要的时候我会跟阿爹说的。第二个条件,诸位答不答应?”
凡事说好了,不同意的就别干,答应了她的要是做不到,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好!”想必曹盼既然定了这个价格一定已经核过成本,又还是为了家族而定的价格,必须大力支持。
“第三,两族所得纸利,统一拨两成建族学,兴教育。不仅是曹氏与夏侯氏的子弟可以就读,只要想读书的人,皆纳之!”这第三条一提出来,曹操看向曹盼的目光更不一样了,这个女儿啊,想得太远了!
最年长的十一叔公看了曹盼一眼,又看了不作声的曹操一眼,他是经过事的人,大概能明白曹盼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曹氏,可是,不问来历而让人他们都入族中读书,先生也是个问题。
“小娘子,族学未成,学生也是个问题。”十一叔公一张老脸提醒了一句。
曹盼道:“只要你们答应,先生我会给你们准备好。”
十一叔公跟夏侯五叔都随着曹盼这话盯着曹盼不眨眼,“小娘子请来的先生,是什么先生?”
“当世大儒!”曹盼回答,两人都心里没底,都在犯嘀咕曹盼这小娘子会不会信口开河,毕竟当世之大儒,就曹氏的名声,谁乐意去他们小小的族学当先生啊!
还是曹操道:“盼盼答应你们的事,就算她做不到,我这个当爹也一定帮她做到。”
然而不管是十一叔公和夏侯五叔听了这话都没有作声,自家人还能不知道自家人的事,曹操的承诺,他们是不信。
曹盼第一个注意到,瞥了曹操一眼,那□□裸地嫌弃之意,十分明确。
曹操忍住嘴角抽抽,曹盼已经扬声道:“诸位放心,我若请不到先生,族学一事便不再提,反之,先生有了,纸利之两成,诸位答不答应出?”
夏侯五叔已经道:“此利既是小娘子所给,眼下小娘子提出用建于族学,亦为两族长远之计,吾等岂有不给之理。”
明白事理的人总是有的。曹盼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毕竟到了现在,曹盼所提的要求都不是为了自己,而都是为了曹氏。
所以,他们有什么不同意的理由。
“如此,还请各择五人一组,我让坊中的师傅亲自授之,余下的人,三日后再换。”曹盼出声作了安排,他们当然没意见。
倒是有人问道:“小娘子,我们这纸叫什么纸?”
那样雪白而无无一丝瑕疵的纸,多好看呐,拿着爱不释手,该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曹冲纸。此纸,是阿冲活着的时候一心想要研制出来的。他活着没能看到,他为曹氏之心,为天下之心,纵身死也当为世人铭记。千秋万世,纵曹氏不存,天下之人,也不能忘了他。”曹盼的话带着对曹冲深深的怀念,她为曹冲之心,以曹冲之名而命此纸,如她所言,千秋万世,哪怕朝代更替,只要还有人用纸,就一定会记得曹冲,一如蔡伦。
曹操已经第一个认同了这个名字,“好,就叫曹冲纸!”
他为失去曹冲而伤心难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渐渐不再让自己去多想,他以为,除了环夫人,再没有人会像他一样时时地记着曹冲。
没想到,曹盼竟然比他们都要记得曹冲,记得他的志向,他的愿望,并为他而一直完成他想做到的事。
曹操伸出手拍拍曹盼的肩,一切尽在不言中。
连曹操都已经同意了这个名字,其他人又哪里会有异议。
曹盼冲着身后的人道:“你们要用心学会,我这作坊会继续研究新的制纸之法,将来的纸会越做越好,所以你们也不用担心被旁人学了去。世上之事,不进则退,你们要将眼光放长远些。”
如果曹盼有三四十岁说出这样的话没什么,架不住她才十四,一个未及笄的小娘子,偏偏说出这样老气横秋又很有道理的话,当爹的曹操已经说不出话来。
夏侯五叔果然地冲着一旁的一个郎君道:“小娘子说什么都记下了吗?看看你,再看看人家小娘子,多学着点。”
“阿爹淘汰后才拿我跟小娘子比,你还不是比不上丞相。”显然这是亲生的,被亲爹教训了,立马就给亲爹捅上一刀。
夏侯五叔被气得扬手又打了他一巴,“你还顶嘴了是吧。”
“阿爹,我就够笨了,你再打,再打就更笨了!”……
“你让人往世族送这些纸,是何意?”见这父子玩笑,曹操与曹盼这父女也在说着话。
作者有话要说: 曹冲之死很多人都觉得难过,可是,曹冲又必须的死啊!
有读者竟然猜到了纸名跟阿冲有关,更有猜到曹冲纸,作者表示,亲,你们太厉害了!
第114章 白纸引起的轰动
从世族那里得了不少书,曹盼之前就说过会送他们礼,曹操今早才知道,曹盼究竟送了他们什么礼。
正是这洁白无瑕的纸啊!曹操刚刚听了曹盼将纸定为平价而售,那么曹盼往世族送纸去,绝对不是要大赚世族的钱。果然,曹盼点了点头,“这么好的纸,世家能忍住不要吗?”
绝对不能!曹操非常的肯定,这样好的纸,还是平价,谁能忍住不用。曹盼笑道:“阿爹你说,世族为了拿到这些纸会愿意付出什么来?”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曹操反问道:“你觉得呢?”
“我已经教给了族人,知道此纸方子的人不再是只有我一个,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合两族之力,一定可以极快地推开制纸,趁着这会儿,我牵制着世族,让曹氏与夏侯氏以极快的速度抢占市场。曹冲纸,那是曹氏的标记,想买真正的曹冲纸,就要跟曹氏或是夏侯氏买。这样一来,就算是世族们学会了制纸之法,又能如何?”
品牌效益,先入为主,这是曹盼要先做到的,所以在这之前,曹盼就是要牵制住世族们所有的注意力,让他们只想从她身上得到纸的供应,一如不二酒肆。
“你这一次图谋的极大,远非不二酒肆可比。”曹操指出曹盼此事之图远非不二酒肆可比。
“这是于曹氏大利之事,我不可能让给任何人。”曹盼非常果断地回答曹操,“阿爹能否给我五千部曲?”
万万没想到曹盼此时竟然直接就跟曹操要兵,曹操看向曹盼,“你的阿兄们除了几个贴身的侍卫,手中并无兵。”
曹盼道:“他们是他们,我是我。这五千部曲,阿爹给不给?”
多的一句废话都没有,曹操看着曹盼,他可以肯定,哪怕他不给曹盼这五千部曲,曹盼也绝对有能力自己搞到。
“给!”曹操想也不想地回答,曹盼道:“人给了我,以后就归我。”
所谓归她,那就是吃她的用的她,也只能听她的。
曹操上下打量了曹盼一圈,曹盼半点无畏地由着他打量。
“粮食,兵器……”
“我的人,我养,我供,如何能让阿爹出钱出力,还不能使唤人。”曹盼非常通情达理地接话,曹操道:“好!”
好就好啊!曹盼高兴地道:“谢阿爹!”
“有了五千部曲,我就能做得更多!”曹盼又怎么可能全无打算。
曹操挥手道:“罢了,罢了。想当初我不是也没有听你祖父的话,执意领兵起义,如今你做你自己想做的,总归有我护着。”
给兵又表明了会在曹盼的背后给曹盼当靠山,多好!
曹盼再次与曹操道谢,“多谢阿爹!”
在曹盼看来,其实曹操他们远远没有明白她布的局有多大。倒是周不疑,从听说曹盼以平价售纸时,已经几乎明白了曹盼的打算。
“至此,哪怕不是世族也可以读书了。天下人,都会记着小娘子这份恩情的。”读书写字,一般的人家根本供不起。
书少是一回事,纸之稀缺,一般人根本用不起,竹简亦是难制,有了这平价纸,至少是给平民百姓开了一扇门,其他的,端看各人造化。
用最快的速度,曹盼让人将造纸术分批教出,学会的人立刻赶回老家谯县,曹盼让作坊里的一个师傅随他们一同回去,也是保证到了谯县能最快地建好制纸坊,还有教谯县的两氏族人尽快地学会。
“小娘子,司马家,杨家,荀家,已经往府里递了几次帖子了,都是问小娘子何时有空能否见他们一见。”见到曹盼送上门的好纸,世家没有不动心的,立刻都递帖子想见曹盼。
连带着曹盼的纸坊附近已经接二连三的有人闯入,幸好曹盼早有准备,加上曹操刚给她那五千部曲,直接把作坊围得水泄不通,任何外人都不能进入。
敢近身打探的都被捉了,曹盼严令,“敢胆闯入者,杀!”
故而,纸坊如今已经丢了不少世族暗卫的命。
至于那光明正大递帖子的人,曹盼道:“给各家回话,近日我都有事,不能见他们。”
“荀令君也给小娘子传信,让小娘子务必去一趟荀府。”别的人还罢了,荀彧是曹盼必须要去的。
曹盼看了看天,快入夜了,曹盼道:“备马,我这就去一趟。”
备马?胡本看了曹盼一眼,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没想到曹盼道:“备马,我又不是不会骑。”
胡本有心说,马车准备得也挺好,骑马什么的,是不是叫人注意到曹盼了?
“小娘子入荀府之事叫人知晓了,怕是对荀令君不妥。”隐晦地提醒曹盼刚刚还说有事不见其他世族的人,这么又这么招摇的出门,就不怕叫人注意到?
曹盼道:“那又如何?”
荀彧这个时候让她过府,他还能不知道曹盼会拒绝见其他人,却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离讯赶去荀府见他?
所以啊,荀彧在明知她会怎么做的情况下给她这个帖子,曹盼又怎么还会藏着掖着。
再者,骑马跟坐马车有什么差别?只要曹盼出了门去荀府,该知道的就都会知道。
胡本果断地闭了嘴,这是主子,主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第一回提醒是提醒,再多说就是干涉主子的决定了。
曹盼就这么换了一身轻简的衣裳,骑着马赶往荀府。
她只带了个胡本,才到门口,已经有人认出曹盼来赶紧的打开了门。
曹盼大步地走入,“令君何在?”
“小娘子请随我来!”那守门的很快禀告了管家,管家亲自来引了曹盼入内,曹盼点了点头。
等曹盼入内,竟然看到好几个生面孔,而对于走进来曹盼,一个个皆挺直了背。
曹盼目不斜视地走到荀彧的面前,“师傅!”
那堂中跽坐的几人除了一人闻之皆是一颤,荀彧道:“坐!”
已经有仆人拿了蒲团放到一侧,曹盼也不避讳地跽坐下。
“这是司隶校尉钟元常,荀公达,陈长文,杜子绪!”荀彧一通介绍下来,曹盼立刻明白了,这都是荀彧的至交好友,更是曹操的谋士能臣啊,可惜这么多位她竟是第一次见。
“见过诸公!盼有礼。”曹盼与他们一揖,那其中最是年长的人道:“早就听文若说起收了一个徒弟,今日初见,小娘子闹出的动静甚大啊!”
“钟公过奖了,不过是些许雕虫小技,上不得台面。”曹盼一度认为将钟繇所指归为赌骰,造纸术什么的,她才不会主动提。
钟繇轻轻地笑了,“听闻此纸出于小娘子之手。”
“非也!”曹盼答得十分肯定,“制纸者另有其人,我不过是动了动嘴,并未动手。”
这字眼钻得,几个都跟曹操一般年纪的人对视一看,荀彧道:“你欲何为?”
“师傅和诸公又欲何为?”曹盼反问荀彧,毕竟是荀彧叫她来的是吧,曹盼怎么可能把自己的打算全倒了出来,而不弄清楚他们何意。
要说这些人里,荀公达荀攸是荀彧的侄子,那是一伙的,而陈长文陈群出身名门,鼎鼎大名的颖川陈氏,也是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钟繇和杜子绪杜袭吧,比起荀、陈来,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