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叔叔,你是朕的叔叔吗?”质问到此,曹盼变了口气,柔声地问了一句。
曹洪道:“那是自然的,臣与武皇帝自小一起长大,与武皇帝几番出生入死,臣与武皇帝感情深厚,陛下也是臣看着长大的,是臣的亲侄女。”
曹盼道:“如此,当叔叔的是该给侄女添乱,还是帮忙?”
此言问得十分的直白,直白得叫曹洪羞愧。
“洪叔叔家中富裕,而又身居于高位,早已衣食无忧,功成名就,可你为何要去与那需得靠那些田地才能过日子的百姓争这些田,争这些地?想要田,想要地,你手中将士无数,一声令下,他们不愿为你开荒垦地,不愿为你引渠水而灌田?你偏偏要去跟这些百姓抢,逼得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欲哭无泪?”
“我不是。我给了他们钱的,价格很是公道。”曹洪为自己辩驳了一句。
“朕若是想将你手中所有的田地都买,甚至给你双倍的价格,而从此,你再也买不到任何的田地,你可愿意?”曹盼话接得极顺地问,曹洪被堵住了。
曹盼道:“洪叔叔不愿意是吧。将心比心,你尚且是朝中大将,家财万贯,但是你依然认定了,田地才是真正的财产,有田有地在,人只要肯做事,就能让人祖祖辈辈的活下。钱再多,总还会有花完的一天,等花完了,没了田和地,人就像是没了根。”
“为官者,朝中重臣,当思为百姓尽棉薄之力;为宗亲,你是朕的叔叔,当思为朕排忧解难。结果呢,阿爹下令严禁朝臣巧取豪夺百姓的田地,你后脚带着人将洛阳百姓的田地弄到了自己的名下。你说,你可曾对得起朕,对得起武皇后帝,对起得天下百姓?”
厉问地质问于曹洪,曹洪嘭地一下跪下了,“陛下,臣也是一时糊涂,一时糊涂啊!”
曹盼并没有扶起曹洪,而是看着他道:“一时糊涂?不,只是在洪叔叔的心里,没有百姓,你有的是只是自己的私利。”
听着这话,曹洪止不住地闹冷汗,唤了一声陛下。
“朕不妨告诉洪叔叔,你巧取豪夺洛阳百姓田地的证据是朕给的杨修,也是朕让杨修参的你。”曹盼将这事当着曹洪的面给曝了出来,曹洪大吃一惊,“为什么,陛下?”
“为什么,洪叔叔还问这一句为什么,就证明刚刚朕与洪叔叔说的话,洪叔叔并没有听进去,没有。”曹盼利目扫过曹洪而道。
刚刚还冒着冷汗的曹汗对上这一眼,整个人打了一个冷颤。
“那么,朕就告诉洪叔叔。第一,巧取豪夺洛阳百姓之事,证据确凿,洪叔叔自己也承认了确实做了这样的事,非是朕构陷于你,朕既然知道了,就不能当作不知道;第二,此事错在于洪叔叔,朕既为大魏之君,洛阳为京畿重地,天子脚下,百姓上告此事,朕便要管;第三,以此事,用洪叔叔作饵,朕杀一儆佰,用洪叔叔,警示天下。”
“知道朕叫人押了你之后,外面闹成什么样了吗?”曹盼提起了外面的事,曹洪从听到杀一儆佰那四个字,整个人就傻眼了,再听曹盼问起这儿,曹洪咽了口水问道:“闹,闹成什么样了?”
“夏侯氏与曹氏两族的族人都跪在了洛阳皇宫门外,要见朕,更要与你求情,让朕放了你。”曹盼并不瞒着,而是一五一十地道来。曹洪听之而面露喜色,曹盼一眼看到了,“洪叔叔很高兴?”
刚高兴的人被曹盼那一问,硬生生把那欢喜给憋了回去。
“洪叔叔高兴,朕却十分忧心,不仅是为曹氏与夏侯氏,更因为在这背后出了不少力的世族。”
“臣不解。”
第344章 刘备称帝
曹洪并不是多聪明的人,他的高兴是因为有族人求情,他知道有他们求情,他必能逃过一劫,但是曹盼却道了她的忧心,曹洪虽脑子再不好,那也不能乱来。
“朕刚刚说过,朕是拿了洪叔叔作饵,此事朕敢做也敢当,不曾与洪叔叔先时明言,只因朕要的就是洪叔叔的率性而为。”曹盼提起了先时说过的话,曹洪当然还记得。
“洪叔叔以为,世族与我们曹氏还有夏侯氏该是什么样的关系?”曹盼又丢出了一个问题。
曹洪是答不出个问题的,曹盼也并没有要他答出来的意思。
“世族,因阿爹之故,朕之故,他们的坞堡被拆,部曲被征,就连田地也叫我们弄得七七八八了,他们心中对阿爹的怨,都聚了朕的身上,能把朕拉下马,让朕死无葬身之地,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曹氏与夏侯氏族人集于宫门外要见朕,要与你求情,你说这其中就没有世族的出手?”曹盼半眯起眼睛透着危险地问,曹洪干巴巴的半天答不上话来。
曹盼又问道:“世族,那么恨朕,曹氏,夏侯氏,这些年也没少虎口夺食,你说他们为什么会帮着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与你求情?”
这更是让曹洪呆住了,一件事,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歪歪道道,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陛下,臣愚昧不解,还请陛下明言。”到了这个时候,曹洪是半点倨傲的模样都没有了,颤声让曹盼别再吓他了,他是真觉得这件事比他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都要可怕。
“因为,朕如果因宗族的压力放了你,他们便会让朕归还所有朕给他们手中夺去的部曲,田地,更能如愿以偿的将朕拉下马。”曹盼总算是大发慈悲地告诉曹洪了。
“洪叔叔,你别忘了朕得来的证据是百姓送上来的,朕若偏袒于你,他们尽可以此添油加醋,道朕无法无度,只以亲贵而论。这样一来,朕之前设的鸣冤鼓,道为天下百姓而鸣冤的话就是一句空话。百姓好欺却不可欺。三军之将士,皆是百姓,天下而以成县,成郡,成州,皆因百姓,伤了百姓的心,大魏不仅要面对世族的反攻,还有百姓的奋起,内忧外患,朕的皇位还能保?曹氏与夏侯氏的荣华富贵,还能有吗?”
曹洪动了动唇,半天答不上话来,曹盼道:“洪叔叔,你只以为自己抢了几个百姓的田而已,不过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但你之小事,于被你抢了田地的百姓而言,那是他们的命。谁若是想要你的命,你能乖乖的叫人夺了?”
“于己不施,勿施于人。朕只是想要叔叔能多念及天下百姓一些。你的日子过得还不够好?需要夺那被百姓视若性命的田来锦上添花?你若不管不顾,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最终都将因为你的贪得无厌而被毁于一旦,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
“臣没有,臣真的没有这样的念头,陛下。”曹洪被曹盼说得那叫一个汗淋如雨,不断地与曹盼叩首而告罪。
“洪叔叔,朕选择在别人参你之前,而将证据给了杨修参你,朕说过是为了利用你,但也同样是为了保你。因为,在你之后,朕将会彻查天下田地,所有人,但有巧取豪夺百姓田地之人,绝不经饶。与其让你与那些人一道被审,朕先一步将你做过的错事都掀了出来,将来,再无人能对你攻之。”曹盼质问之后这一番细语,字字皆是为曹洪着想的心意,叫曹洪不禁老泪纵横。
“陛下,陛下,臣糊涂,臣糊涂啊!陛下处处为臣着想,臣竟然不解陛下之意,还出言辱骂于陛下,臣万死,臣罪该万死啊!”曹洪这回是真的心服口服,不断地与曹盼叩头告罪。
曹盼站了起来,走到曹洪的身旁,亲自地将曹洪扶了起来,“叔叔,叔叔不必如此。你为大魏,为阿爹立下的汗马功劳,朕不是忘恩负义的人,绝无一刻敢忘。”
打完了巴掌该给甜枣了。一紧一松,曹洪那对曹盼叫一个心服口服,抹着泪道:“陛下,请陛下处置臣吧,臣有错,为安大魏江山,请陛下处置臣,以警示天下。”
这般之乖觉,曹盼拍拍曹洪的肩膀道:“不急,明日廷议,叔叔还得帮朕最后一回。不过,朕是定然要处置于叔叔,叔叔要心里有数。”
“臣之罪,陛下如何处置,臣再无怨言,臣是陛下的叔叔,没能帮上陛下反倒还给陛下添了乱,臣心中羞愧,将来,臣会凭战功再得封赏,陛下只管罚来。”曹洪此番深明大义的道来,曹盼点了点头,“朕,谢洪叔叔了。”
郑重与曹洪作一揖,曹盼也是由衷的感谢。
“今夜还得委屈叔叔一晚,在这宗正寺将就一夜。”
“不委屈,陛下能来看臣,能与臣说这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臣此生无憾了。往后,必以此而铭记,绝不再与陛下添乱。”曹洪郑重地也与曹盼承诺。
宗正寺牢狱一行,曹盼得了曹洪真心实意的认错,还有接下来一心一意的配合,可谓功德圆满。
出了刑牢,杨修已经在外侯着,见曹盼而作一揖,“陛下。”
“德祖与朕走一走。”曹盼相邀,杨修听出她话中的愉悦,便知里头的曹洪必已叫曹盼而折服,心悦臣服的为曹盼所用。
虽已过了正月十五,洛阳的夜晚还是很冷,不过天空却是满天的繁星闪烁,十分的美丽。
“德祖对星象可有研究?”曹盼抬头看天问了一句,杨修道:“略知一二。”
“德祖瞧着那是什么星?”指了天空的一处,曹盼而问之,杨修顺着曹盼所指看了去,“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而成斗柄,亦曰杓。陛下少时游历,可曾听说初昏时以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判断季节话?”
“自然。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曹盼点头表示知道这一点,杨修道:“北斗七星,如今的陛下,亦为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告诉天下人何时何节,而陛下必将带领天下百姓,走向一条富强之路。”
这夸赞意味十足的话,听着曹盼笑了,“德祖这是在夸朕?”
杨修道:“陛下知臣,自来自视甚高,臣此生从未服人,然今却是服了陛下。”
“本是大患的曹氏与夏侯氏之勋贵,有曹洪将军为警示,再有陛下一番告诫,还有陛下诸兄相助,往后,他们必为陛下所用,他们能为陛下所出之力,必更甚于武皇帝时。”杨修一一地分析来。
如果说刚开始他还没弄不明白为什么曹盼由着世族撺掇夏侯渊带着曹氏与夏侯氏的人闹到宫门前也为曹洪求情,随着曹据他们几个闹场,杨修已经明白了。
以曹洪为饵,曹盼是要借曹洪而向天下证明,她,曹盼,大魏皇帝,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就算曹氏宗亲,那为大魏打下一片江山的开国之将军,犯以法纪,曹盼都不曾经饶。别的人,更是一视同仁。如此来日曹盼要如何执法,谁也都得认了。
至于世族们,妄想在其中谋利,却不过成为曹盼的一粒棋子罢了。
任他们肆意的喧嚷,闹得越多的人知道越是好,曹盼,用了曹洪当饵,如今曹洪怕是更会心甘情愿的让曹盼以严惩的。
“看来德祖已经看出朕的布局了。”到了这个时候杨修看出了曹盼的打算,曹盼并不意外。
杨修作一揖,“修虽早知陛下另有打算,却是到今日方知,陛下所图竟是如此之大。”
曹盼道:“德祖以为,朕此计如何?”
“妙,既收伏了曹氏与夏侯氏诸位将军的心,同样也让他们引以为戒,从此严于律己,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杨修对曹盼之计十分肯定,他也因此而十分拜服。
“此事明日还得辛苦德祖。”曹盼笑与杨修说,杨修与曹盼作一揖,“愿为陛下驱使。”
曹洪自被下狱后就对曹盼大骂,杨修不会以为曹盼没有听进去。
然而哪怕叫曹洪所骂,曹盼也从未露出半分的不悦不喜,甚至就像好从来没有听见过,在以曹洪为饵时,曹盼又何尝不是在保曹洪。
巧取豪夺,错是有错,但是,曹洪立下那么多的战功,只要以作警示,那会比当曹盼真的要彻查田地之事后闹了出来更好处理。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谁人不怕,杨修纵然早有赴死之心,然而可以一直好好的活着,谁又会不愿意?
今日曹盼面对曹洪如此无礼还愿意饶过曹洪,说明曹盼与曹操是极不同的。
曹操杀人从来不问原因,喜怒无常。当他觉得你有威胁时,他便会寻一千,一万个的理由来杀你。
可是,曹盼与之截然相反,非以不杀之由,能不杀,她便不愿意杀,这是对于生命的一种尊重,也可以说是仁慈。很多人会瞧不上这份仁慈,然而身处于曹盼这样的位置,仁慈是极难得的,尤其是有曹操的先例,曹盼竟然还能保留着这份仁慈,杨修是十分惊讶的。
杨修迎着满天的星斗,突然觉得,其实曹操选了曹盼为作为继承人,真的是极好极好的决定。
曹丕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曹植虽然仁慈,可他不适合做一个政客,更不适合为帝王者。
只有曹盼,心怀仁义,有手段,有远见,驭人有术。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得亏了曹操能下那样的决定,否则错过了这样的人,只能是天下人的损失。
次日,朝会之上,曹盼正坐于上,杨修出列,“陛下,曹将军之事,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还有在宫外的曹氏宗亲与夏侯氏的族人?”
曹盼道:“朕昨日不是说了今日廷议此事。将曹洪将军带上来,还有曹氏宗亲还有夏侯氏的族人们,让他们都一起来。”
昨天由着两氏族人闹了一天曹盼都扛着不见,众人都还在想曹盼究竟是要做什么,如今这让朝臣廷议曹洪一事,还让两族的人来了?
有人偷偷的看了曹盼一眼,能看得出曹盼是何想法才是怪事。
倒是曹洪很快叫人带了上来,一身常服,一来却是直接给曹盼跪下了,“陛下,臣知罪,臣知罪。”
对于昨天被人押走时连曹盼都骂,据说关在牢狱曹洪一张嘴也没闲过直骂曹盼的,怎么会一来就跟曹盼请罪?这是假的曹洪吧?
有些念头非是一人,但是巴巴地看向曹洪,曹洪长的什么模样,认识的人,熟悉的人多了,这么一张脸,岂能有假。
曹盼对这么诚实的曹洪亦是无奈,道:“好,曹将军说了知罪,那么众卿以为,曹将军所犯之过,当如何置处?”
量刑而定,这也是重头戏。
可是夏侯渊一听就立刻出列了,唤了一声陛下。夏侯惇比他更快,“陛下,臣以为当仗八十以作警惕,再将所有的田地都还给原来田地的主人。”
夏侯渊瞪大了眼睛,唤了一声元让,夏侯惇一眼瞪了过去,直把夏侯渊瞪愣了。
“陛下,当按律处置。”这回出面的是世族的官吏。
周不疑也在这时候出声了,“按律处置,曹洪将军为宗氏亲贵,议亲之制,可从轻发落。”
“不成,不能从轻发落。”让人怎么都想不到,表示反对从轻发落的人竟然会是曹洪,他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了他,这,莫不是疯了?
人是绝对没疯,曹洪是还记得曹盼昨天跟他说过的话,曹盼是要用他杀一儆佰,警示曹氏还有夏侯氏的族人的。
要是从轻发落了,那曹盼一番心思不是白费了?曹洪这会儿卯足了劲想帮曹盼忙。
“陛下,臣为宗亲,是陛下的叔叔,可臣竟然知法犯法,还是在陛下刚刚登基之前趁陛下不备之际。为宗亲者,当以身作则才是,故当以重罚,以臣而警示后人。”曹洪难得说出这么一番话,所有人都惊叹地看向他,这,这没疯吧?
哪怕是夏侯渊也不确定地问道:“子廉,你被人打傻了?”
曹洪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你才被人打傻了!”
这怼人的语气,是曹洪没错。但是,上赶着要曹盼重罚的,这不是傻了是什么,昨天曹洪可是还骂着曹盼,他也听了一耳朵。
“妙才啊,咱们都是陛下最亲近的人,想当年我们跟着武皇帝一块出来打天下,武皇帝临终前是把陛下托付给我们,让我们这些叔叔伯伯一定要好好地照看陛下,多帮帮陛下,万不能叫人欺负了陛下。可是我呢,我就是个大混帐,我不仅没能帮陛下,我还尽给陛下拖后腿,我真是没脸见陛下啊!”
曹洪一边说着一边往自己的脸上抽了好几个耳光,直把脸都抽肿了。
这下别说是夏侯渊了,就算是进来给曹洪求情的人都一下子懵了?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曹洪像是变了一个人,这么深明大义的话,怎么都不像是曹洪能说出来的话,究竟是谁给曹洪洗脑了?
洗脑的那位在上头,最上头的那一个。
曹盼也对曹洪的表现十分惊叹,昨天的一番话,效果远远超出了曹盼的预料之外啊!
“陛下,求陛下重罚,否则臣无颜再见陛下。”曹洪抽完了自己,再继续求着曹盼重罚于他。
“曹洪将军请起。虽然将军原以己身而警示后人,但是律法在前,虽战时而从简,以将军为例,倒是该好好地想想,我们大魏的律法该如何修。今日早朝,只议此事。”曹盼接着又将一个重石抛了出来,修法,修法啊!
杨修原本以为自己昨天算是看透了曹盼的部署了,没想到曹盼竟然还有这一层打算。
“陛下,修法之事,非一时可成。”还是程昱站了出来说了这一句,曹盼点头道:“朕知道,所以朕并没有把算今天就把大魏的律法修出来。所以,朕决定让平原侯回邺城立经、著书、修法。但是,针对抢占民田之事,今日必要议出个结果。”
荀攸嘴角阵阵抽抽,也就是说,今天议定的结果,将来将会成为犯下此罪之人的定刑。
曹盼道:“正好,曹氏的宗亲还有夏侯氏族人都在这儿,有什么意见的只管说。对了,朕听说昨日你们还提到了朕登基之后无封赏于诸位兄长的话,是与不是?”
翻旧帐什么的,这个时候最好了,曹盼说着,目光看向了曹据,曹据道:“陛下,臣等只是想要弄个清楚,陛下要如何才会封赏?”
曹盼一听道:“很简单,上阵以杀敌而得功,文治以利民而得功。最要紧的一条是,非以宗亲而封赏。就是说,别说你们是朕的亲兄弟,将来哪怕是朕的儿女,他们要是没本事为社稷立功,为百姓出力,朕也绝不白给他一个爵位。”
孩子还没有,曹盼却是直接的暴露了她一个严母,而且是极其严厉的严母。以身作则,曹盼才算是做到了极致。
“陛下,这,这事是不是不太妥?”韩宿不确定地问了一句。
“有何不妥?先武皇帝时,以求贤令而广求天下英才,曾言不养闲人,朕以为,这个闲人里头,也包括是先帝诸子,还有朕的。武皇帝打下的江山也好,朕得来的江山也罢,都不容易,没本事的人,谁也别想染指半分。”
天呐,一群人真是被曹盼给惊到了。
“蒙父母之荫而想要不劳而获,将来必为天下蛀虫。你们愿意自己养家里的蛀虫是你们的事,朕绝不允许。所以,听好了,有功之臣朕不吝赏赐,反之,无功之人,别指望从朕的手里得到半分的好处。朝廷的俸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都是百姓辛辛苦苦挣的。养着的人,不为百姓做事,凭什么拿百姓给的俸禄?”
曹盼厉声地说完,下头的人一个个低着头,吭都不敢吭上一声。
“所以,你们说,拿百姓的俸禄不仅不为百姓做事,还为祸百姓的人,当如何?”曹盼话题一转,又回到了一开始的话题,曹洪之罪。
但是听着曹盼的话,朝臣面面相觑,曹盼挑眉道:“怎么,往日不是都挺能说的吗?朕让你们廷议此事,一个个怎么都成哑巴了?”
被刺了一句的人,一个个都无可反驳。
依然没有说话,曹睁皱起了眉头,吐字道:“议!”
这一声厉喝,崔申道:“陛下,臣以为,纵以亲贵,亦当严惩。重仗八十,凡抢百姓之田地,双倍还以百姓,若有再犯者,为官为爵者,夺官去爵。”
“这,过于严厉了。”韩宿并不算认同,
周不疑附和地道:“不以严惩,天下勋贵世族何其之多,前朝之鉴,韩大人不知?”
“天下何以纷乱四起,咎其根本,皆因世族巧取豪夺百姓之田地,令百姓流离,无处容身。人皆求生,无生路而反,人之常情也。”周不疑继续将自己的观点道出。
不能说周不疑说得不对,可是,依周不疑所言,难道是让世族把田地全都还给百姓不成?
世族们是绝对不可以答应这样的事的。荀攸道:“陛下,先前世族所为是规矩未立前,既要立法,当以法立为始。”
同样是出身世族的人,荀攸太了解底下这些人的想法了。本来还在想着怎么跟周不疑争执的人,听到荀攸的话都松了一口气。
不揪着从前的事算账就好,他们都放心。
“若以此而论,那曹将军要无罪而释?”崔申问了一句,韩宿已经连忙地道:“还请皇上圣裁。”
直接把问题丢回去给曹盼,曹盼看着曹洪问道:“曹将军以为?”
“臣愿领杖八十,将巧取百姓之田地双倍还之,不够的,臣拿钱来补。”万万没想到,曹洪竟然真的是找打。
夏侯渊急得都想捉头了,曹盼问了曹洪,明摆着就是想给曹洪机会脱罪的,曹洪倒是上赶着非让曹盼惩处他不可,夏侯渊都想跑过去拎着曹洪的领口问一问他,他是不是疯了?
“瞧瞧,这就是曹氏宗亲,这就是武皇帝时一道打下江山的人。”曹洪如此自觉,曹盼又怎么能不给曹洪长脸。
“朕以为,以曹将军杖责四十,双倍归还巧取百姓之田地,若有再犯,夺去爵位,诸卿以为如何?”意思,基本已经照崔申的意思了,除了八十杖责改为了四十。
“陛下圣明。”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荀攸都说了在法未立这前的事不予追究,曹盼还打了曹洪四十棍,更让曹洪把田地还给百姓,这样的处置他们要是还有意见,那就别怪曹盼跟他们好好地算算旧账了。
“来人,行刑。”曹盼一声令下,立刻有侍卫上前架着曹洪往殿外去,啪啪啪的开打,夏侯渊好几次都开口问问曹盼,这究竟算是什么意思,话到了嘴边,又叫夏侯惇盯着退了回去。
等曹洪被打完了扶着上来了,曹洪还给曹盼认错,“臣让陛下蒙羞了。”
真是连曹盼都嘴角抽抽了,与曹洪道:“送曹将军回府,让戴太医去给曹将军看看,用上好的药。”
“报。武陵急报。”曹盼这会儿把曹洪的事办好了,武陵传来了消息,胡本立刻走下去将急报给曹盼拿了上去。
曹盼将信封拆下,看着微微一愣,随之却又笑了,“刘备为其子而发兵江东,要报与孙权的新仇旧恨。”
说着曹盼将书信递了下去,荀攸他们几个都过目了。
荀攸道:“孙夫人已经离开刘备多年,怎么会曝出此事?”
对此,曹盼看了周不疑一眼,周不疑面不改变,曹盼道:“此事该刘备去查,不是我们。今日退朝,政事堂议此事。”
说罢曹盼就站了起来,所有人都恭送之,不过曹盼在临走之前一眼扫过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们,直叫他们都打了一个冷颤。
政事堂议事,三省之下的官吏与六部尚书同往,曹盼与周不疑问道:“无名可说何时归来?”
“两日内。”周不疑回答,曹盼道:“也罢,待他归来,听他细言江东是何情形。刘备兴兵,孙权必受朕之封王。”
“刘备兴兵孙权,我们伺机而动?”曹仁提出了一句,他是觉得有可趁之机,所以心动了。
“臣以为大魏不该动。”荀攸与程昱还有周不疑同时开口,说完了三人对视一眼,曹盼亦道:“朕也是这样想的,我们动了,他们反倒打不起来了。眼下于大魏而言,休养生息,提升国力显然更重要。莫说他们没有兴兵来犯,纵是来犯,也当以守而非攻之。等国力上来了,再一块把他们收拾了。”
“陛下圣明。”曹盼能如此理智,虽有一统天下之心,却不显心急,这样极好。
“不过,不能兴兵,在他们打起来的时候添油加醋,未无不可。”曹盼目光幽深地说来,周不疑低头一笑,曹盼与他对视半响,最终周不疑还是只能道:“陛下放心。”
这君臣之间的对答,明白其中之意的没有几个,但是他们两个自己清楚就成了。
随后,曹盼没忘记先时提过的事,下诏与曹植令与返回邺城,将著书立经之大事尽交于曹植。当然,曹盼也派了人辅助。至于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每人抄写一千遍谨言慎行四个字。
话不必说,这么四个字把曹盼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在有曹洪的事在前,个个都老实地抄字,而且,曹盼明摆着用曹洪与他们说明,敢犯的人只管试试,她究竟会不会手下留情。
至此,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都夹紧了尾巴做人。
而此时的贵阳,刘备陈兵于贵阳,与诸将吩咐,当以如何进攻。
赵云背着人与刘备劝道:“主公,眼下我们兵力不足,后有曹魏虎视眈眈,并非与孙权对战的机会。”
“曹盼刚刚称帝登基,这个时候她顾着收拾汉室的老臣,是不会插手我们与孙权的交战的。孙权,杀了二弟,如此连阿斗都能下手,不征江东,难泄我心头之狠。”刘备是被压抑得太久了,诸葛亮也不同意他此时兴兵,可是刘备听不进去。
“主公。”赵云再唤了一声,刘备看着赵云道:“此战,子龙帮不帮我打?”
都问到这一句,赵云岂能拒绝,纵知这一战没有胜算,赵云也只能领兵出战。
刘备见赵云答应了,暗松了一口气,拍着赵云的肩膀道:“好,子龙,如今我只剩下你了。”
“主公言重了,军师,法大人,黄老将军,还有马超将军,他们都对主公忠心耿耿,一心为主公分忧。”赵云这般提了一句,刘备自知失言,连忙改口道:“对,是我说错了,说错了。”
而在这个时候,司马末与秦无碰上了头,“刘备孙权打了起来,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动他们,给他们添油加醋是可行之计。”
不得不说,有什么样的主公就有什么样的谋士,曹盼是蔫坏的主儿,下头的人一个个也都藏了一肚子的坏水。
秦无道:“你在江东就没做什么?”
“做了,我去见了见那位离开刘备的孙夫人。”孙尚香给刘阿斗下毒的事曝出来时候,司马末还在江东呢,这样的大好机会,司马末怎么能放过这样。
“你见她,说了什么?”秦无一脸好奇。
司马末道:“听闻孙夫人离开益州之后,一直不愿再嫁。我记得早先孙夫人入许都行刺陛下,是元直将她带回的上庸,也是在上庸,孙夫人逃过了部曲回到江东的。”
秦无冲着司马末扬了扬眉问道:“那又如何?”
微微一笑,司马末道:“明人不说暗话,你不知何意?”
“那孙夫人对元直是情根深重,我不过是与她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